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历史论文 合作协议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菱塘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凇晨曦 时间:2024-06-09 02:29:0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菱塘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菱塘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党委、政府

    一、我乡2024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和落实扬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和“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战略部署,响亮地提出“跳出菱塘、全面争先,立足全省、重点率先,逼近千强、局部领先”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全乡上下深入开展和推进“学杭集、赶杭集,强乡富民奔小康”活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超历史、超序时、超目标。

    1、经济建设实现加快发展。全年实现经济总量4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农业增加值9600万元,建安产值3.3亿元,三产增加值1.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23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工业经济强势推进,展现高开高走。坚持把工业强乡作为第一方略,全乡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全部工业产销同比增长38%以上,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9.1亿元,销售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招商引资大力推进,显现成果喜人。坚持以吸纳式为发展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落户菱塘。实际利用民资7.4亿元,外资实际到帐142万美元,协议注册外资228万美元。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新增个体私营企业6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61个,新增民营注册资本金2.8亿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如火如荼。今年以来,我乡累计新开工项目40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全乡工业项目累计投入在4.5亿元以上。高效农业全面推进,凸现特色亮点。今年以来,按照“找能人、找大户、找资源、找市场、找项目、找示范”的思路,明确了高效农业“2511”发展目标,到目前为止,已成立8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三里双孢菇园区已经成了高邮和扬州市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典型示范基地。财源建设稳步推进,实现历史新高。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乡入库形势和态势趋稳。尽管民族乡各项优惠政策给企业得到的实惠较多,但是今年全乡的财政收入在去年基础上仍然增长了32%。

    2、社会事业实现蓬勃发展。“四镇”同创结新果。在去年创成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突出在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行业卫生、加大环境整治、推进改水改厕等方面打响了全民战和长效战,狠抓硬件完善、软件补充和长效管理,一次性通过考核验收,9月初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环境整治展新颜。突出把环境整治作为建设新农村、创建小康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严格落实“八进八整治”和“六五四三”系列长效管理机制,高分通过了扬州市、高邮市组织的点评和考核验收。民生工程创新貌。强势推进实施了“十大惠民实事”和“十大建设工程”,北片土地复垦基本结束,邮天路建设元月份可望竣工通车,古清真寺修建、双庆河改造等正在紧张实施和推进之中。五保、社保、低保、医保的保障面有序提升,全乡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改厕率分别达到97%和85%以上。防汛抗洪、抗灾自救工作组织有力、安排有序。特别是“7·3”龙卷风袭击我乡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狠抓灾后家园重建,按照土地节约化、居住集中化的原则,新建了佟桥灾后安置小区,灾民全部喜迁新居,各项救灾物资和惠农政策均得到落实不走样。各项事业谱新章。

    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不断巩固,卫生院环境和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步明显,计划生育率达到99%,计生奖扶政策落实到位。关注弱势群体,扶贫济困和社会救助进一步加强。切实做好双拥工作,圆满完成了征兵任务,工会工作成绩显著,重视残疾人、妇女、儿童、老龄工作,共青团、教育、科技、电力、通讯、社会保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进展。

    3、三个文明实现协调发展。坚持和谐兴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和谐创建活动,促进家庭、邻里、民族的和谐相处。大力实施文化工程,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艺术节和第十四届群众体育运动会,扎实推进社区教育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全乡回汉群众的文化生活。坚持平安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强化民族团结,规范宗教场所管理。多形式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全乡信访工作、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平安创建再创新绩,被扬州市命名为法治建设示范镇。突出强化乡村组三级大调解机制,人民调解工作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坚持与时俱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八破八立八新八干”为主题,加强全乡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建设,多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政务公开,畅通信息渠道,规范行政行为,全乡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勤政廉政的发展氛围。

    二、我乡2024年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安排情况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突出围绕“小而强、特而美、活而精”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全面跨越、全面争先、全面提升、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奋力形成“工业经济大跨越、招商引资大突破、全民创业大增收、建筑三产大提速、小康创建大覆盖、集镇形象大提升、发展环境大优化、民生关注大加强、文明新风大弘扬、民主法制大推进”为主要内容的加快发展新格局,于回族乡成立20周年之际率先在高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倾心尽力打造扬州强乡、江苏名乡、全国模范民族乡。

    (二)主要经济指标安排和新一轮“双十”工程。主要指标:经济总量实现5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9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同比增长25%、28%、31%和14%。全部工业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列统工业产值、销售、利润分别为37.1亿元、37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30%、30%、32%。工业技改用款4.84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增加值1.1亿元,建安产值3.63亿元,三产增加值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0%、18%。协议利用外资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自营出口240万美元。实际利用民资6.9亿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2亿元。“双十”工程:新一轮“十大建设工程”,即:民俗风情园规划建设启动工程;双庆河农民乐园启动建设工程;商务中心建设工程;团结路改造建设工程;住宅小区巷道硬质化建设工程;镇区绿化、亮化、排水配套工程;回民小区、康居新苑一期配套和二期建设工程;交通客运站和通村客运候车亭建设工程;“S333”省道菱塘段规划建设工程;菱塘大圩薛尖段圩堤达标和部分堤顶道路砂石化建设工程。新一轮“十大惠民实事”,即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在惠民实事上设立“十金”:对考入名牌或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设立奖学金;对考入高等院校的家庭困难的学生设立助学金;对因天灾人祸或患重病的对象设立救助金;对全乡特困、贫困的家庭设立帮扶金;对镇区相关部位大龄失地农民每年发给生活定补金;对企业在职职工符合参保条件的,按照应保尽保要求扩大养老保险金,并因企制宜推进实施医保、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对全乡高龄老人设立敬老金;

    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女孩的家庭提高扶助金;对积极主动投身全民创业,当年成效非常突出的,设立创业扶持金;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的,设立奖励金。

    (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

    1、做好富民文章,围绕“小而强”,举全乡之力打造经济强乡。一是工业经济大跨越,强势推进产业进程。充分利用全市电线电缆产业被省确定为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的机遇,乘借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强势推进发展契机,全力树好电缆之乡的金字招牌,将光伏、灯具、服装、玩具、鞋类等过渡成为应税工业、效益行业和富民产业。张扬优势,做大一批领跑型企业。实现产值达20亿元的企业1个(曙光公司),4亿元的企业1个(光明公司),2亿元的企业1个(红旗公司),1.5亿元的企业2个(回民制衣公司、亚光公司),力争过亿元企业3个(晨光公司、金阳光公司、长城公司)。提升规模,培育一批支撑型企业。实现产值超8000万元的企业3个(恒辉公司、东方公司、巨能公司),5000万元企业6个(苏能公司、华城公司、苏豪公司、三友公司、三川公司、赛特公司),3000万元企业6个(金悦公司、中能公司、安达公司、宝宏公司、荣光公司、远通公司),2024万元企业3个(捷迅公司、佳欣公司、飞宇公司),1000万元企业9个(扬子公司、新蕾公司、东阳公司、日欣公司、三业公司、金三元公司、利达公司、恩琦公司、中大公司)。新增列统企业5家以上。创立品牌,打造一批科技型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创牌、用牌、护牌意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主打产品。深化产学研,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组织申报攻关项目、创新基金等高科技项目,力争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个以上,新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力争创国家名牌1个,新增扬州市级以上品牌2个,新建扬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家以上。挖掘潜力,壮大一批本土型企业。高度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营造环境,全程服务,一路绿灯。组织和引导乡内本土企业走科技投入、创新发展之路,走招才引智、筑巢引凤之路,走联合嫁接、扩张发展之路,大胆地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同时要着力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全面提速发展、新上产品发展、进园扩大发展,迅速提升在全乡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着力发展产品优、市场好、前景阔的新兴产业,捻拔我乡工业经济的新亮点,全乡企业数力争超过260家。二是招商引资大突破,强势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要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技改投入为抓手,力争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在20个以上。主要是要突出做好“加减乘除”法,形成四种局势,即: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形成强攻态势;减少干扰,扎实推进,形成服务阵势;乘势而上,强势推进,形成战略优势;除旧布新,与时俱进,形成拼抢攻势。三是全民创业大增收,强势推进富民步伐。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增收之路,实施富民工程,加快强乡步伐,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的日子富起来、全面小康的步子快起来。以引凤还巢为载体、大力发展能人经济,形成“人回转、钱回流、企回迁、业回创”的生动局面;以干部“双带”为促动,大力发展百姓经济,千方百计把干部逼向市场、逼向项目、逼向创业,全乡“双带”型干部比例要占到60%以上,实现“组组有典型、户户有实业、个个有技能、人人有工作”的富民目标;以劳力转移为抓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将以乡建立健全农村劳力供给和需求信息库,切实加强引导、培训和管理,力争从事非农产业劳力占全乡总劳力90%以上,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5%以上;以高效规模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24年全乡高效农业面积新增2400亩,新组建3个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新培植1个省级“四有”合作社和1个扬州市级“四有”合作社。四是建筑三产大提速,强势推进协调发展。接长建筑业“短腿”。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管理,提升资质,强化科技兴建意识,打响菱塘建筑品牌,做到建一批工程、创一流业绩、树一块品牌、占一方市场。放大服务业“亮点”。加快兴菱路综合开发,打造我乡继团结街、商业街之后的又一个商贸聚集区。充分利用邮天路工程即将竣工通车契机,构建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业发展体系,新开辟天长至高邮客运线路。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物流基础的企业或能人,建设天菱河物流仓储中心,打通我乡对外水路运输的主要通道。挖掘旅游业“潜力”。抓好集镇清真寺的装潢,提升对外开放形象,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清真寺修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抓好二期工程的景点扩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融民族宗教、清真食品、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风情园。把双庆河打造成一条集生态、观光、餐饮、健身娱乐、旅游于一体的景观河道和农民乐园。制定北岗生态旅游度假村的建设规划,争取早日启动实施。进一步做响清真食品,打响特色旅游品牌,真正让来菱的友人和客商感到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想头。

    2、做优惠民文章,突出“特而美”,聚全乡之神打造魅力名乡。一是小康创建大覆盖,全面建设富民富村富乡的新菱塘。围绕既定的全面小康村“1225”创建目标,2024年确保龚家、三里、北岗、骑龙、佟桥5个村全部创成,实现全面小康乡。要对照全面小康创建的指标体系,逐条、逐项进行排查、分析和汇总,要在目前大部分指标达标的基础上,着力在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程度和卫生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化进程推进等指标上下工夫,以全面创建、全面推进、全面达标的优异成绩向回族乡建立20周年献厚礼。二是集镇形象大提升,全面建设精湛精品精致的新菱塘。按照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狠抓集镇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品位和档次。以建设为抓手、围绕精湛抓配套;以点缀为抓手、围绕精品抓绿化,镇区人均绿化率超7平方米,以创建为抓手,围绕精致抓管理,按照“四镇”同创既定的部署和安排,扎实抓好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资料的完善,迎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验收,并积极争创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三是发展环境大优化,全面建设宜居宜工宜商的新菱塘。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小康环保大行动,严格按照“八进八整治”和“六五四三”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狠抓落实到位,倾力打造“天之蓝、水之碧、林之茂、路之洁、村之美、乡之秀、人之乐”的宜居环境。大力倡导“大社会、小政府”理念,从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跳出来,加强全社会诚信建设,努力构建“诚信菱塘”。

    3、做实安民文章,紧扣“活而精”,合全乡之心打造和谐新乡。一是民生关注大加强,全面提升幸福指数。2024年,我乡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有”要求,在全面落实“十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全面抓好农村卫生服务站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教育精致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计划生育世代服务品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是文明新风大弘扬,全面提升和谐指数。起步实施数字化电视建设。以“三和四风”为宗旨,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将和谐创建纳入创优争先的重要内容,年终评选“十佳和谐单位、百户和谐人家”,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形成“正乡风、转民风、兴家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民主法制大推进,全面提升平安指数。大力宣传营造人民当家作主和村民自治氛围,巩固和提升扬州市平安乡镇创建“五连冠”成果。以“学法你我他,守法千万家”为主题,深入开展和推进“五五”普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完善打击防范、科技防范网络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谋一方福祉,保一方平安。

    三、关于推进强镇富民进程的建议

    1、虽然扬州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菱塘回族乡发展的意见》,但这也只是笼统化的概念,原则化的提法,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对菱塘的优惠,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对菱塘的照顾,没有从量化、具体化上体现出对菱塘的支持,建议扬州市委、市政府对全

    省唯一的民族乡,在加快发展、推进强镇富民的进程中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扶持,特别是在项目、资金、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期能够切切实实把全省唯一的民族乡建好、建优、建美、建强。

    2、建议扬州市委、政府研究出台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民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带来土地难流转、难集中,这给基层乡镇强势推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和“三大合作”形成了制约瓶颈,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深入乡镇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乡镇具体实际,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土地流转方面相应的政策和办法。

    3、建议扬州市委、市政府在对乡镇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排序公布时,采用按人均占有量来排,这对规模小、人口少的乡镇有着平等的竞争平台,以我乡为例,我乡总人口只有2.23万人,虽然部分指标总量上排序不前,但如按人均指数来算、来排、来比较,这方面我乡有较大的优势。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菱塘回族乡创建省示范汇报材料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创建省 乡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乡镇情况汇报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1日)

    一、关于乡情概况

    我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北郊、高邮湖西畔,是全省唯一的民族乡,现辖11个行政村、1个水产养殖场和2个社区居委会,53平方公里,2.3万人口,其中回民占总人口的3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建立回族乡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乡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和“树好民族牌、建强回族乡、造福菱塘人”的特色发展思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今年预计可实现经济总量100亿元,GDP19.5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万元。先后被命名和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中国绿色小康百佳乡镇、中国最具魅力穆斯林城镇,今年被扬州市明确为11家重点中心镇之一,被命名为长三角城乡一体化典范范例乡镇,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等。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乡被确定为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联系点。

    二、关于省农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创建情况

    我乡现有乡村公路里程73公里,其中乡道30公里、村道43公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由我乡专门成立的乡村公路管理站负责管养(这些路道建设除上级补助的部分外,其余资金全部由乡级财力统一支付)。乡公路管理站有管理人员9人,一线养护工15人,有固定的管理办公用房和公路养护机具。通过近几年加强农村公路管理,我乡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路容路貌逐步稳定

    提高,连续6年获得高邮市优胜乡村公路管理站称号。今年初,我乡被扬州市推荐参加省农村公路管养和安保工程示范乡镇创建。在省、扬州和高邮市交通和公路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乡举全乡之力,全心、用心、尽心地开展创建工作,目前已基本达到示范乡镇的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有条有理“建班子”,完善创建体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抓”。我乡专门成立了“江苏省乡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了办公室、路庄分离工作组、路田分离和路肩整平工作组、桥梁和路面及安保工程维修防护工作组、绿化工作组、安保工作组、环境综合整治组、内业资料组、财务审计组、督查组等“一室九组”,并明确了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考核细则等。二是完善创建网络。因地制宜分区域、按地域设立了4名片长,配备专职管养人员15名,从而基本形成了乡、片、路三级创建和管养的网络,并较好地发挥了管养网络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乡村道路的通行条件和质量。三是建立督查制度“推”。我们把创建工作纳入全乡201050件重要工作事项之一,坚持把创建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与村村景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与农村示范庄台建设妥善结合,并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定期组织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对行动迟缓、组织不利、弄虚作假、工作没有起色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为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有根有椐“定路子”,谋划创建蓝图。我乡农村公路覆盖密度达1.38公里/平方公里,超过高邮市平均水平,遍布全乡各个角落。一是全面调查摸底,认真测算。我乡组织公路、财政、审计等部门,并邀请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路管理站有关技术专家参加,对全乡所有路线包括路面、路基构造物、桥梁、绿化、安保设施等几方面内容逐一过堂。二是精心规划设计,几易其稿。规划方案由乡分管负责人和市局专家共同执笔,乡党委召开多次会议进行讨论。三是专家权威论证,敲定方案。省公路局相关部门领导曾两次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和交通工程学专家东南大学项晓君教授亲临菱塘,现场指导和 2

    审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最终确定方案。四是领导亲临现场,确保成效。在创建过程中,省公路局、扬州市公路处、高邮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站等部门负责人都分别来菱塘进行工作指导,有效地保证了创建实施效果。

    有所侧重“下着子”,推进创建进程。一是突出重点抓宣传。我乡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版报、橱窗、政府网站、过街横幅以及书写墙头标语等形式,着力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十个一”,即:召开一次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印发一封公开信、开展一次“小手牵大手”活动、开展一次专题普法讲座、组织一次专业培训、制作一期广播自办节目、召开一系列督查推进会议、编印一本图文并茂画册、树立一批宣传牌、制作一个专题宣传电视片等。通过宣传,使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关注道路、爱护道路、管理道路的意识,形成了“人人都是责任人、没有局外人”的思想共识。二是突出节点抓建设。创建工作启动后,我乡组织专门施工队伍,对6.5公里乡村道实施路田分离突击整治;对有关河塘、路肩较窄处路段进行石块护坡,利用县道郭菱公路大修凿除的水泥混凝土破碎板块,变废为宝,组织挖土机、拖拉机和护坡专业队伍等冒高温、斗炎热,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对乡村道路河塘险段和路肩较窄的路段共50多处,完成护坡1200立方米,累计投入机运费、人工铺设费近20万元。我们还举全乡之力发动三级干部齐上阵,强势推进,村村行动,对路肩不达标的全部培土加固,统一组织机械,统一组织专业队伍,统一标准要求,统一考评验收达标,打胜了一场路肩培土加固的硬仗。三是突出亮点抓绿化。今年初,我们对部分道路老树进行了统一更新,种植了广玉兰、香樟、冬青、紫薇等1.3万余株。对20多条道路进行了路庄分离,组织专业队伍共建花池、花带1000余个,并栽植桂花、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等绿化8000多平方米。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有关道路进行了路肩种草,计3万余平方米,组织专业队伍对全乡道路绿化进行了修剪、整枝,对道路两旁绿化全部整修刷白。四是突出要点抓安保。我乡按照上级关于安保工程创建要求,组织专业队伍新换标准警示桩1400多根,道口搭接处理8处,处理桥头跳车5处,补转角18处,对9处弯道涵 3

    管进行安全防护,路面维修10多处,安装减速带16道,73公里树木和里程碑、百米桩全部刷白,对桥头、涵头新砌防撞墩、刷警示标线200多平方米,对河塘险段进行块石护坡并安装了近400根警示桩,各种标志标牌280多块,设立反光镜6面。危桥改造和修理桥梁10座,对18处河塘、河道急弯处新建防撞墙(墩)72个总长279米,对12座桥头新建挡墙189米。五是突出重点抓整治。创建工作中,我乡组织路政养护人员对乡内主要路道进行突击清障,共清理路肩5米内种植物60多户计1800多米,搬运砖块8万余块、沙石240余吨、清理杂物400余车,拆除茅厕和路肩上的房屋16处计223平方米、草堆200余处,实现了“八光”,即:视觉范围内的所有垃圾都要运光、所有杂物都要清光、所有卫生死角都要铲光、所有露天粪坑都要拆光、所有水塘和河沟的无用水生植物和漂浮物都要捞光、所有无用的杂树都要砍光、所有杂草都要割光、所有道路两旁的草堆等都要移光。

    有的放矢“投票子”,夯实创建基础。每年我乡在乡财政均安排专项配套资金12万元,专门用于全乡道路的管养,保障了材料购买,保证了人员报酬,稳定了管理队伍。今年,我乡为了进一步加大创建省农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乡镇的力度,乡公路管理站增配了割草机3台、弥雾机3台,还专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近期又新购置了1辆专业道路养护巡查车,落实了办公室,抽调了专门人员,专职其事、专心致志忙于农村公路省示范的创建,按照路政及养护制度及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规范、逐项做好业内资料,坚持做到硬件达标、软件不软,先后共整治归档装册近30本专项软件资料,并制作了专门画册和专题宣传片。今年,为确保创建成功,我乡在管养和安保工程资金方面重点倾斜,主要为路肩培土加固(含防护)67万元,桥梁维修和桥头接长13万元,沥青灌缝16万元,绿化52万元,路庄、路田分离31万元,安保工程62万元,标志标牌18万元,公路配套设施34余万元,其他30万元。除去村级投入的创建资金外,我乡面上累计投入320多万元,为创建工作夯实了基础。

    有头有尾“保果子”,提升创建成效。为了避免为了创建而创建,使创建 4

    工作能够真正取得长期的实效,我们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一是明确人员“专管”抓落实。我乡除设立了由20人参加的专职养护队伍外,还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明确由村组干部兼任路政信息员,且村村落实了义务管理人员,条条道路都明确了管理和养护责任人,形成了乡、村、公路站三级路政管理和道路护养网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位一体”督查办公室抽调专人“专打一”负责环境整治;二是突出三化“细管”抓到位。对近73公里灰色化路面,我乡紧紧围绕“畅、洁、绿、美、安”的管理目的,突出“三化”很抓配套管理,即:道路两旁绿化、路肩两边砂石化、路名路牌规范化。特别是在路名路牌规范化上,我乡投入了35万元,统一设置了路名标志牌、标语宣传牌、管理责任牌和安全警示牌等,全面规范了路名、强化了宣传、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安全;三是一丝不苟“齐管”抓长效。对全乡所有路面,我们按照创建标准、分工到人、明确责任,每年层层签订责任状,管养考核层层落实,多年坚持民主测评、听民意,一环一环抓到位,坚持做到管理要求不减、管理力度不松、管理队伍不散,为我乡回汉群众打造了路之洁、天之蓝、水之碧、林之茂、村之美、乡之秀、人之乐的人居新环境。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菱塘回族乡村会计工作职责

    菱塘回族乡村会计工作职责(试行)

    一、负责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财务制度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对收支凭证的真实性和手续的完整性进行把关,履行好“双核一批”手续。

    二、负责按上级要求认真搞好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的基础资料采集和信息管理,抓好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政策落实,搞好基础资料的登记、农民自筹资金的筹集;指导规范村“三大合作”组织发展,协助有关项目建设的手续完善和资金使用监督。

    三、负责转移支付的“三项资金”、“一事一议”、河塘清淤等财政奖补资金、涉农项目的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协助负责本村“三资”管理工作,履行好财务报账员职责,保管好相关章印,登记好资金拨付台账。

    四、负责本村各项基础资料的登记统计,对人口、耕地、水面等情况准确登记统计,并真实反映。

    五、负责本村文书会计档案管理。对当年的上级文件,各类合同,各种报表等,及时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归档保管,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六、抓好乡党委、乡政府和村党总支、农业支部、村委会及上级统计、农经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

    第四篇:桃源回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桃源回族乡“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汇报

    (2024年3月4日)

    尊敬的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桃源回族乡党委、乡人大主席团、乡人民政府和全乡4万多各族人民对巡视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桃源回族乡“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桃源回族乡位于鲁甸县东南部,距县城7.5公里,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7公里。国道213线、昭待高速公路及其到鲁甸县城连接线从境内穿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乡国土面积60.3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2024年末,全乡总户数9883户,总人口40072人,其中回族人口37667人,占总人口的94%;农业人口39191人,占总人口的97.8%,人均耕地0.85亩。乡内有集镇2个,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9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所,依法登记注册的清真寺36所。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其中烤烟是我乡的支柱产业,畜牧、林果产业发展潜

    —1— 力大,劳务输出前景看好。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过去五年,是桃源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乡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夯实基础,“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1、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202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1.4万元,财政总支出691.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农村经济总收入5323.5万元,比2024年的5112.35万元增收211.15万元,增4.1%;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比2024年的1545元增收145元,增9.3%;粮食总产量704.8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 185公斤,比2024年123公斤增长62公斤,增5%。

    ——2024年实现财政收入1061.8万元,财政总支出691.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855.9万元,比上年增收532.4万元,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1865元,比上年增收175元,增10.4%。粮食总产量86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25公斤,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21.6%。

    ——2024年实现财政收入761.8万元,财政总支出761.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889.7万元,比上年增收3033.8万元,增51.8%,—2— 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比2024年1865元上年增收483元,增25.9%。粮食总产902.9万公斤,人均有粮235公斤,比上年增加10公斤,增4%。

    ——202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37.77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037.77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325.4万元,比上年增收1435.7万元,增13.9%,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比上年增460元,增19.56%。粮食总产1048.7万公斤,人均有粮270公斤,比上年增加35公斤,增14.9%。

    ——2024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189万元,比2024年增加了7518.8万元,年均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3092元,是2024年的2倍;粮食总产1097.9农民人均有粮274公斤,是2024年的2.2倍。

    2、烤烟产业提质增效。乡党委始终把烤烟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始终坚持“双控”政策不动摇,以兴办样板和大力兴建烟田基础设施为抓手,认真做好烤烟育苗、样板打造、转账贷物、大田移栽、田间中耕管理、烟叶收购等工作,烤烟种植更加规范,烟叶质量明显提高。

    ——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274.97万公斤,均价3.88元/市斤; ——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555万斤,均价5.26元/市斤; ——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675万斤,均价7.70元/市斤; ——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811.75万斤,均价7.47元/市斤;

    —3— ——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830万斤,均价7.7元/市斤。2024年至今,全乡累计收购烟叶3146.72万斤,均价提高了近一半,烤烟收入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左右。

    3、林业产业初显成效。全面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使其成为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五年来,全乡共种植核桃48万株44500亩,板栗14万株4300亩,红梨21000株400亩。目前,已有5000亩核桃开始挂果,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4、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回族群众养牛经验丰富的优势,鼓励支持零星养殖户进行肉牛短期育肥;依托扶贫开发项目,扶持发展养殖大户,在拖姑村新建了1家以生产加工“回族风味牛干巴”为主的金牛牧业有限公司;扶持发展了养牛示范大户5户、养羊大户2户、养鸡大户10户、特种养殖大户1户(养野鸡);“春秋两防”、黄牛冻精改良等常规工作扎实开展,各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畜禽存出栏率逐年增加,肉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5、劳务输出成效明显。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强化劳动服务保障,努力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五年来,全乡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9场次10000余人,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800人,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0610万元,务工纯收入达6000万元。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2024年至今,全乡累计争取

    —4— 项目资金6500余万元,用于水利、电力、交通、村容整治等方面的建设,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更加方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配合完成桃源水库、秧田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桃源、拖姑、铁家湾3个村自来水管网及大水塘村6个社的人畜引水管道安装工程,解决了22380人、4100余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新建小水窖2600口,水池3个,沟渠2100米,清淤河道20余公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圆满完成37公里乡村主干道和村社道路硬化工程;改扩建乡村公路21公里,新修机耕路15公里,硬化户间小路15.4公里,新建桥梁2座。

    三是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我乡共有桃源、鸭子塘、大水塘三个集镇,其中,桃源集镇改扩建于2024年6月份启动,截止2024年年底,已完成了总长2105米的街道硬化、绿化和街灯安装;新建综合农贸市场2568平方米;商铺15套,总面积2275平方米,现已售出10套,仅此一项,有效盘活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乡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建设,占地18500余平方米的院坝新建工程、集镇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目前,老集镇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集镇正在建设部门的规划当中,力争今年3月份启动建设。鸭子塘集镇创造了“经济主体工业化、农业生产产业化、管理体制民主化、生活环境城市化、城乡实现一体化”的集镇建设新模式,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5—

    7、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大员”的优势,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举全乡之力,全力打造昆水公路沿线及昆水公路至县城连接线沿线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示范带动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五年来,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与省级重点村建设、民族村建设、集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相结合,整合资金,统筹安排,在全乡5个村建设新农村示范点21个;村内道路硬化12公里,串户道路硬化38公里;建成村内活动场所7个;房屋抿白13.2万平方米,瓦屋面改造7.7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变化。

    (二)注重实效,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1、计划生育工作走上良性轨道。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八.七”事件的影响,加之人民群众计划生育观念淡薄,一度时期,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上出现空挡,人口过快增长,各类因人口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凸显,人口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严峻形势,新一届党委班子在历届党委政府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乘势而上,牢固树立“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团结带领全乡干部职工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彻底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落后局面,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历年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良

    —6— 性发展轨道。2024年以前,全乡累计完成男女结扎885例(含岩洞村192例,普芝噜村131例),而2024年至2024年五年间,全乡累计完成男女结扎2776例,其中二孩结扎1067例,一孩放环1436例,实施补救措施589例;综合节育率为82.1%,绝育率为55.99%,二孩绝育率为85.34%;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证252本,征收社会抚养费108万元;出生率由2024年的17.21‰下降到2024的14.78‰;自然增长率由2024年的13.16‰下降到2024年的9.34‰;计划生育率由2024年的61.18%上升到2024年的93.00%。全乡2024年年末人口40072人,实现了总人口在2024年末不超过4.1万人的奋斗目标。

    2、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乡党委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三免费”和中小学校“两免一补”政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成人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扫盲成果得到有效巩固。2024年,我乡“扫盲”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2024年,“两基”工作顺利底通过国检。全乡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4%,中学辍学率下降到0.78%,小学辍学率下降到2.44%;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校舍条件明显改善。

    3、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乡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开展精神文明示范点建设。五年来,全乡共创建精神文明示范点3个,评

    —7— 选十星级文明户100户,箐门村鸭子塘自然村,铁家湾村小岩洞自然村,大水塘村保家院子自然村被鲁甸县委表彰为“文明村社”;在8个自然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农户160户;乡文化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拖姑村山根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上报省级审批;以特色食品、手工艺制品,民间歌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繁荣,回族民间歌舞曾多次组团参加市县演出,展示了回族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树立了我乡良好的对外形象。

    4、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坚持改善医疗环境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重,新建2幢乡级医疗综合门诊大楼和5个村级医疗卫生室,配齐配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扎实开展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制定《桃源回族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和《桃源回族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功应对了各类疫情;三是加强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年扩大,新农合参合人数从2024年的81%上升到2024年的99.33%,五年来门诊医疗总费用达2462.8万元,减免1223.5万元,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5、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乡党委始终把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来抓紧抓实,转变观念,增强服务,严把评议、审核、公示监督、发放程序四道关口,农村低保、城市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类救灾救济款物得到认真落实,—8— 做到了“应保尽保”,公平公正。五年来,全乡共发放救济粮26.9万斤,发放救济款、城市低保、五保供养、优抚定补、农村低保、老年人健康营养补助、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合计1205.3万元;发放结对帮扶资金3.5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助356.78万元、种粮补助59.95万元、退耕还林补助350.07万元;受理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补贴2658件,涉及购买金额1625.12万元,发放补助金额196.91万元。

    (三)标本兼治,全力促进平安和谐。

    1、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综治维稳基层基础。乡党委班子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始终坚持“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把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抓手,始终坚持“打、防、管、控”原则,以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为重点,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成立了乡综治维稳中心和5个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为基础,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心户长”和 “治安观察员”制度,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户户联防,邻里守望等方式进行群防群治;深入开展 “平安村社”、“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家庭”等多种形式的“平安细胞”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乡共发生各类治安案件187件,查处187件,查处

    —9— 率为100%;立刑事案件53件,破31件,破案率为58.49%,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破毒品案件18件,缴获毒品819.16克,累计收戒吸毒人员255名。全乡未发生严重刑事犯罪和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没有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没有命案发生。

    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为有效预防各种矛盾升级转化,一方面,乡党委积极组织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成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6个,调解小组110个。通过各级调解组织和乡村社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发生,真正做到了“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另一方面,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班子领导赶集日轮流接访来访群众制度,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有效落实信访案件“包保”责任,深入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做到“化解在先,注重预防”,把各类纠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五年来,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1030件,调处成功1026件,调成率为

    99.6%;开展普法宣传14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件;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119人,社区矫正78人。

    3、坚持“四个注重”,全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我乡是全县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之一,境内回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4%,信教群众众多。为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10— 宗教和谐,乡党委坚持“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队伍建设,严把清真寺教长聘任关,配齐配强民族宗教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同时通过民主选举,使大部分村、组党员干部进入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参与宗教事务管理。二是注重宣传教育,经常性组织开展“法律、科普知识进清真寺”等一系列爱国爱教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召开2—3次阿訇乡佬座谈会,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三是注重沟通联系,在每年古尔邦节、圣诞节、开斋节等伊斯兰教重大节日期间,乡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到各清真寺与信教群众共度节日,倾听信教群众心声,交流思想,化解矛盾,增进了解,密切党委、政府与信教群众的关系。四是注重发展支持,有效整合资源,利用县委、政府支持的民族乡发展专项资金,从2024年开始,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5个民族村的道路改扩建,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全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

    五年来,全乡36所清真寺中,有3所被省宗教局、省伊协评为“省级模范清真寺”,14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各清真寺没有外来宗教渗透,没有教派纠纷。各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4、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企业、采石

    —11— 厂和人员密集的学校、医疗场所以及交通要道路段等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狠抓食品药品监管。五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道路交通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巩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5、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乡党委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层层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加强禁毒宣传,严厉打击吸毒、贩毒等毒品犯罪活动,于2024年成功摘掉了“省毒品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吸毒人员从2024年登记在册的285名下降到110名,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三、取得的基本经验和下步工作思路

    五年来,全乡基础设施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缓慢,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仍然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下大力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年来的工作,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紧紧围绕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条主线,牢固树立“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思想,用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促进桃源的大发展。二是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切从桃源的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举措创新和工作创新,才能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能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全乡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四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使全乡上下形成合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今后五年,是桃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五年。我们有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面向西南开发桥头堡建设、昭鲁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县委政府在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村建设、集镇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全乡干部群众盼发展、促发展,渴望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氛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富民强乡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特色桃源、和谐桃源

    —13— 为目标,突出科学跨越式发展一个中心,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两个确保,打牢交通水利、集镇建设、社会事业三个基础,发展烤烟、畜牧、农特产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努力开创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突出一个中心。

    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在“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业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发展,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实现两个确保。

    桃源回族乡是全县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之一,境内回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4%,信教群众众多。历史的经验教训足以让我们警醒,如果“稳定压倒一切”的固有思想不改变,就没有桃源乡近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

    ——打牢三个基础。

    一是打牢交通水利基础。充分发挥我乡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

    —14— 上级加强县乡公路网建设的政策机遇,在积极配合抓好县城至大水塘一级公路建设、鸭子塘至田坝二级公路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筹措项目资金,到“十二五”末,实现乡村之间、村村之间全部建成柏油或水泥路面,村组道路的通行状况明显改善;完成桃源小学至拖姑村龙头山机耕路建设;争取立项实施、完成鸭子塘工业园区到大水塘收费站高等级公路建设。同时,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配套为重点,积极配合抓好昭鲁大型灌区续建、五小水利工程和烟水配套工程项目;配合做好大岩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板栗园水库建设的相关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人畜饮水得到有效保障,水利设施健康运行,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打牢集镇建设基础。新集镇规划即将完成,现已开始征地等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在规范管理好桃源老集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老集镇相互衔接,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建设,重点打造好独居特色的肉牛交易市场,以畜牧业带动集镇商业发展,切实提高桃源集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完成集镇民族文化广场建设,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休闲活动场地;新增集镇面积0.25平方公里,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左右;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依托昊龙公司的强大经济实力,引导支持鸭子塘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把鸭子塘建设为工

    —15— 业性集镇,实现吸纳流动人口5000人,直接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集镇人口达到20000人;启动实施大水塘集镇建设,争取把该集镇打造成物流、大型农用物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使之成为昆水公路沿线的又一特色集镇。

    三是打牢社会事业基础。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成人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增强群众思想认识,充分发扬和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加大宣传力度,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不断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认真抓好新农合政策的落实,着力帮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加大“一放二扎”工作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到2024年末,力争全乡总人口控制在4.15万人以内。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强化民生保障,关注、关心弱势群体,切实把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社会矛盾化解,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及毒品犯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发展四大产业。

    一是烤烟。培育壮大烤烟支柱产业,依托大水塘烟水配套工程

    —16— 建设,从加强科技含量和种植水平入手,不断提高烤烟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末,烤烟产量稳定在10万担左右,“十二五”期间,把桃源建设成“优质烤烟之乡”。同时,发展壮大核桃等林果产业,强化核桃中后期抚育管理,使之成为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实行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畜牧。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继续扶持壮大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等初具规模的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全力扶持、帮助现有的中小型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规范管理,在全乡范围内形成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供销体系,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农特产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以蔬菜、牛干巴等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入驻桃源,利用加工业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是民族文化旅游。积极挖掘蕴藏于民间的优秀民族文化,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科学有效利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拖姑清真寺、“省级模范清真寺”龙头山清真寺发展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着力打造以林湖山庄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依托鸭子塘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7—

    第五篇:菱塘回族乡清真村花木园简介

    清真村天沐园林绿化生态景观园简介

    清真村天沐园林绿化生态景观园由扬州天沐有限公司来该村投资创办,该园是2024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投资主体为苏州客商曹辰。该园总体规划2024亩,目前已栽植花木面积1020亩,下半年将扩栽500-800亩,在秋收结束后将计划实施。至目前,园区建设已投入5000多万元,主要栽植以榉树、朴树为主的高档花木,并完善配套了水、电、路、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向下,该园区将围绕创特色、提品位、重生态、促增收的思路,全力拓展和提升景观园的建设规模、生态品质。该景观园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别具民族风情的景观乐园,为打造全国民族特色村寨培植新亮点。



    推荐阅读:
    菱塘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老员工介绍新员工奖励办法
    丰台中学早晚自习管理制
    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条例
    班级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