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党建教育 800字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6-22 15:51:1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湘办发[2024]2号文件精神,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以园区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特征、彰显比较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度新增规模企业52家,规模企业达612家。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96.12亿元,同比增长38.6%,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88.18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全省前列。省300家**市20户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2.3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6%。全市612家规模工业企业单位产出能耗下降4%,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612户规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5亿元;实现利税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5%、53.0%。

    一、2024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魏太平为组长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制度、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24个市直部门分别出台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措施。全年共组织督查活动52次,工业形势分析会90次。全市上下掀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高潮。

    (二)调查研究,制定目标

    2024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市经委等相关部门到十大行业、40个重点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了六大推进新型工业化目标和十大发展重点。

    六大目标:①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到2024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75亿元,年均增长15.8%;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7万元/人年。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24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8:40: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③工业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十一五”期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的16%,年均增幅达到50%。④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到2024年,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2%以上,拥有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5家以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2家,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⑤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0%左右,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例上升到25%以上。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到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削减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十大发展重点: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电子、材料、能源等新兴产业。坚持以60家重点企业为依托,以20种拳头产品为纽带,以100个重点项目为载体,逐步构建以10亿元为龙头,5亿元为骨干,1亿元企业为群体的新型工业化骨架体系。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1、增加工业投入,加强技改创新。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市之力切实增加对工业的投入:一是各县市区皆筹备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其中邵东县筹资达1亿元,其他各县市区也分别筹集数量不等的资金,创办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洞口和城步县还进行了企业联保尝试,以扩大担保能力,增加企业的融资数量。二是建立了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2024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专项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集群。新邵县、武冈市、双清区等县市区为高新产业科技项目安排配套资金近100万元。三是强化技术创新鼓励引导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更新设备,改善工艺,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2024年,全市20个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22亿元。全年开发新产品115个,同比增加49个,新产品产值8.15亿元,同比增长129.4%。

    2、深化企业改制,发展民营工业。坚持一手抓已改制企业的集中扫尾工作,一手抓新企业改制工作。全年共新启动改制企业81户,盘活资产1.38亿元,引进资金1.86亿元。大力发展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优惠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创业基地,成立民营企业服务机构,改善民营企业创业条件。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或预期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扶植支持,帮助其脱颖而出,迅速成长。2024年,全市612家规模企业中,民营工业有555家,占90.69%;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41.76亿元,占81.64%;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73.94亿元,占83.84%。

    3、突出重点行业,扶持骨干企业。依据现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以品牌、技术为核心,积极引导和推进重点行业发展。建立了重点骨干项目各级领导联系责任制,年内对湘窖酒业、南山乳业、合力化纤、曾氏铝业等40家骨干企业和60个技改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全市骨

    干企业发展迅猛。2024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45家。同比2024年增加22家,南山乳业、湘窖酒业等5家企业被列入了湖南的双百工程。

    4、落实科学发展,注重节能减排。按照省里的要求,我市成立了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能耗降低指标计划,同时与各县市区政府及20户能耗重点大户签订了能源消耗目标责任状。采取市县两级政府牵头,环保、经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方式,对全市所有企业一个一个排查,督促企业做好规划、筹措资金、落实技改、升级达标,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污减排工作机制,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劣汰”的思路,控制新建高耗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清洁能源型企业。一是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依靠结构减排。如隆回县2024年关停小造纸企业25家,县财政投资2400万元帮助雪峰水泥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城步县对东煌冶金公司、吉龙建材公司等高能耗企业治理或关停拆除;邵东县强制关闭了12家不达标企业。二是推行清洁生产,依靠产业减排。如洞口县所有竹胶板生产企业均将锅炉燃料由煤改为谷壳;双清区充分利用热电厂的地理优势,严格控制新锅炉上马,鼓励企业上“煤改气”项目,减少煤的消耗和二氧化硫的生产量,西部牛仔食品有限公司在关闭原有二台锅炉后,利用热电厂蒸汽进行生产,不仅节省了开支,每年还可减少7.5吨二氧化硫的排放。三是狠抓改造升级,依靠设备减排。如神风动力公司每年生产铸件几千吨,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淘汰了原来冲天炉熔炼方式,用500kw中频电熔炼电炉代替,实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零排放。全市工业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98%,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等排放总量达到要求。

    5、加强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2024年以来,全市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89亿元,为企业入园构筑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是抓特色兴园。如邵东县坚持“一业为主、特色立园”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县域工业园为龙头、六个乡镇工业基地为主体的一园六基地,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一园六基地”共入园企业112家,皮具工贸园被确定为省重点创业基地。新邵大坪工业园坚持“特色立园、招商兴园、产业强园”的发展思路,入园企业16家。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工业园区突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二是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北塔区高度园区基础建设,克服资金严重短缺和建设任务繁重等多重困难,实行区级领导分工负责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百日会战”活动,共开工建设8条道路,完成投资6132万元。三是抓项目招商。以夯实招商基础工作为切入点,以搞活土地经营为突破口,加强客商名单库、项目库、企业库建设,精心挑选包装招商项目,充分利用“邵洽周”、“珠洽会”等招商平台,采取网络招商、老乡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如绥宁县引进项目5个,引进资金3.86亿元,中集集团投资4000万元的集装箱项目,山东朝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玖瑰精油提取项目已开工建设。四是抓资金筹措加大投入。如**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开行贷款投入、滚动开发投入等办法,共筹集资金3100万元,投入园区建设,红石工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水、电、路、迅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

    6、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来,采取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为企业发展服务水平;坚决查处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的典型案件;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大力整治周边的治安环境等措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如**县用铁的手腕抓整治,把铲除黑恶势力和打击地痞地霸行为作为整治企业周边环境的重点,先后开展了两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阻工扰事、强揽工程等影响企业发展的违法行为,劳教了1人,拘留了3人,在省市工公安部门的支持下,打掉了九公桥镇的黑恶团伙,抓获了团伙成员50多人。双清区开展了整治周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双清”百日会战活动,集中打击企业反映集中的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行为。企业周边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工业初步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但是,由于我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弱,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化水平滞后。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二是增长方式粗放。工业经济增长仍停留在粗放型增长上,偏重速度与数量的增长,没有突出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创新能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我市规模企业新产品产值只有8.15亿元,仅占总量的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2024年全市推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发展并进,骨干核心企业与大量中小企业发展并重,速度与质量并举,壮大龙头与发展配套互补。依托园区引项目,依托项目促产业,努力实现**工业新崛起。

    (二)发展目标

    规模企业实现产值380亿元,增长30%,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25%,实现利润10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0%,完成技改投入30亿元。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长20%。

    (三)工作重点

    1、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民营工业快速发展。民营工业是我市工业的一个快速增长点,2024年,要继续加大对民营工业的扶持力量,发展民营工业。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做大做强;对改制未扫尾的企业,积极筹措资金,解决遗留问题,加快企业改制扫尾工作进度,再启动一批企业改制,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二是抓政策落实。要坚持公平待遇、政策激励、鼓励发展的方针,消除一切民营工业发展观念、体制弊端,政策规定不合时宜的作法,努力形成投入民资、企业民营、企业民办、设施民建的新的民营经济格局,力争2024年底,民营经济占整个经济总量的90%左右,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30%,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打造一批畅销国内外的民营企业品牌。

    2、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进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生存性强、成长性好,骨干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就业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要突出扶植的重点。2024年要采取重点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等措施,加大对7大优势产业、60个骨干企业的扶植力度,重点要建好8个基地,即以湘窖酒业为主的优质白酒基地、以合力化纤为主的粘胶纤维基地、以三一重工为主的工程车基地、以宝庆电厂为主的能源基地、以神风动力为主的柴油机机体加工基地、以亚华南山为主的乳制品加工基地、以武冈市卤菜为主的卤熟食品基地、以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食品基地;同时,以我市被列入湖南中药谷为契机,大力发展医药工业。其中机械制造业力争进入全省50个产业集群规划。争取2024年7大产业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250亿元、75亿元、20亿元;60个骨干企业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120亿元、35亿元、10亿元。

    3、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要在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整合资源,建好工业园区。一是要继续筹集资金投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体制,实行土地与资本运作并举。二是对入园工业项目,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按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产业共生、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从抓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向抓产业链、产业群转变,尽快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积聚成群”的产业发展模式。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大企业入园。三是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抓工业企业招商引资。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注重围绕资源优势招商、瞄准市场空间招商、盯住战略投资者招商、营造良好环境招商,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签约,更多的资金到位。争取2024年园区投入25亿元,新入园企业100家,园区工业产业产值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0%、35%。

    4、加大执法力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节能减排要突出重点,明年我们将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重点进行治理,首先是引导支持这些企业进行技改,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科技含量,推行清洁生产。其次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组织相关部门对高能耗企业、重污染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帮助其制订治理措施,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依法处罚、直至关闭。三是严把招商引资关,对沿海等发达地区逐步退出的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实行拒进政策,绝不批地、贷款。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完成2024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5、加大整治力度,促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优化经济环境年活动,着重抓好政务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社会环境、司法环境和舆论环境,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搞好优化经济环境测评活动,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水平、服务意识,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与行政打交道的成本。二是查处一批影响、干扰、破坏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典型案件,并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三是对重点企业实行领导挂点联系、挂牌保护。

    四、建议

    1、建立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要措施,全省其他市州均有一定的引导资金,唯独**没有,建议政府一定要从紧缺的财力中提取引导资金。

    2、要加大推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调控权,使办公室有权协调全市新型工业化上报指标,以真实反映推新成果。

    第二篇: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工作总结

    雀塘镇2024年上半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 作 汇 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工业经济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兴工强镇”战略契机,推动工业经济强劲发展,为构建和谐雀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措施到位

    雀塘的希望在工业,为确保“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落到实处,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人员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周少涛为组长,镇长周晓明、党委委员唐涛为副组长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3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工业经济线,专职开展工业经济工作。②保障到位:企业站有专门的办公室,专门制作了牌子上墙,为保障企业站聘用人员做到专职专岗,我镇在县补标准的基础上,每月补助聘用人员1000元做到了企业站人员到岗,待遇到位。再者,在工作经费上,年初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壹拾万元作为保障。③完善制度:年初党委、政府制定了《雀塘镇二0一0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

    二、狠抓经济运行,发展态势较好 1.新办工业企业5家

    鸭婆新型环保砖厂,鸭婆第二石灰厂,雀塘飞黄塑料造粒厂,邵阳市旺湘机械有限公司,黄旗焦化厂

    2.工业企业效益好 全镇工业总产值已完成19202万元,为年计划63%;工业利润845.8万元,为年计划的67%;入库税金为391.55万元,同比增长47%。

    3.规模企业技改工作进展顺利

    新邵县联群煤矿产能扩改现已完成了投资400万元,新邵县昌盛花炮厂新增生产设备,安全设备改造完成投资80万元,技改进展正常。

    4.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生产经营正常

    新邵县鸿远废旧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工业产值4600万元,利润204万元,入库税收92万元;新邵联群煤矿已经完成工业产值1770万元,利润81万元;新邵县鸿祥废旧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工业产值4167万元,利润184万元,入库税收140万元。

    5.我镇骨干企业:如几十家造粒厂,两家废旧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均已实行网上、网下营销相结合,鸿远废旧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还通过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

    6.今年我镇已经完成工业固定投资1600万元。

    7.每月定期与安监办对联群煤矿、新邵昌盛花炮厂进行检查。8.联群煤矿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新邵昌盛花炮厂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

    三、小区建设比较好

    小区企业完成产值15400万元,占全镇工作总产值的80%,小区企业入库税金314万元余元。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园区企业的监管。坚决杜绝园区企业非法加工医疗垃圾的行为。

    四、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镇工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工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规模企业个数太少,支柱产业塑料加工没有一家规模企业。②企业融资渠道少,扩大再生产比较困难。③税收负担较大。④环保问题较严重。解决办法:镇里出面,协调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扩大规模,扶持龙头企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为优质企业提供融资。

    五、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

    1.及时建立新办企业台账,及时向县工业局报送各种表格,及时督促骨干企业按计划进行生产。联合镇安监办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2.督促新联群煤矿进行扩大技改,现投入400万元,新邵县昌盛花炮厂新增生产设备,安全设备改造完成投资80万元,3.培育规模企业一家,新邵县大花纸制品有限公司。新增规模企业一家,新邵县昌盛花炮厂。

    4.建议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检查职能在每月的25—30日进行,对企业进行处罚必须企业站在场。尽量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5.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协调周边环境,为龙头砖厂解决工农矛盾和砖厂内部老板分伙中标协议,联群煤矿产权转让及周边工农矛盾问题,为邵阳市正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指挥部成员。一是白雀公里的修建和硬化工程,二是清水村3组和8组在公司内20亩土地的协调和租用等方面问题。

    2024年4月15日

    第三篇:攸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汇报

    攸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攸县县委

    攸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7日

    今年来,我们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坚持把“兴工强县”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第一方略”,以环境建设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1—7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7.98亿元,同比增长37.5%;完成工业增加值22.83亿元,增长24.6%。二是工业产品产销两旺。全县煤炭、化工、建材、医药保健、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加,产品产销率达99.5%。1—7月,全县生产原煤261.7万吨、水泥62.1万吨、饲料8.6万吨、合成氨6.7万吨、尿素5.6万吨,分别增长6.5%、17.6%、7.0%、44.0%、26.0%。三是规模企业发展加快。全县规模企业数量达到208家,比去年同期新增56家。1—7月,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05亿元,增加值16亿元,分别增长55.1%和32.9%,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0.7和10.3个百分点;规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四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1—7月,全县工业企业完成税收1.42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53.8%;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28%。在工

    业经济的强劲带动下,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7月,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39亿元,增长15.6%;完成财政总收入39638万元,增长26.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7912元、3629元,分别增长12.0%、14.3%。回顾今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抓园区,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一是加大投入,推动发展。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融资、市场运作等渠道筹措资金,投入5380万元,全面铺开了兴工路、新城西路延长线、商业路延长线等三条主干道建设,“三纵两横”的园区道路框架基本成形,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二是狠抓招商,促进发展。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工作方针,加快推进企业入园。今年来,鼎新肉制品、迎名家俱、湘东氨基酸等4家企业相继签约入园,园区企业达到32家,其中投产企业达到15家。1—7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15亿元,增长78.1%;实现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98.2%;实现利税7021万元,其中上缴税收2939万元,增长14.1%。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发展。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项目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和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要求,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方式,真正把园区打造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和相对封闭的实体。今年,我们在去年调整配强园区工作班子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了《园区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了规范有序、高度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着力抓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引项目,加快速度建项目,以项目促投入、以投入促发展。一是积极引进了一批。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NIBO外商工业园,投资6000万美元的e星级酒店、投资2亿美元的万亩绿色欢乐谷、30万吨高强瓦楞纸生产项目先后签订了投资意向,同乐湖生态农业园正式签约落户。1—7月,全县合同利用外资245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93万美元,利用市外境内资金5.03亿元。二是加速推进了一批。1—7月,全县共启动工业项目73个,总投资4.3亿元,其中,煤电一体化、涟钢球团、三星电缆、依格电器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桐坝水利综合枢纽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也即将破土动工。三是改造提升了一批。把推进企业技改作为改造提升企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有效举措,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1—7月,全县共启动技改项目65个,已投入资金3.2亿元,其中县里面确定并重点扶持的海达化肥污水治理、湘化机扩能改造、仙竹米业精米扩改等10个技改项目中,3个已竣工投产,运行良好。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亿元,增长99.1%。

    三、着力抓环境,强化工业发展保障。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以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召开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调整充实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

    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制订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八项规定》,建立健全了公开承诺制度、首次不罚制度、执法检查登记制度、环境监测制度。二是完善了激励政策。出台了《项目投资优惠六项规定》,修改完善了《攸县发展工业奖励办法》、《攸县招商引资若干政策》,加大了奖励和政策扶持力度。今年,我们对2024发展工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共兑现奖金527.24万元,奖励企业84家,单位及个人70个,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上项目、办工业、抓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强化了企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县财政拨款500万元支持鸿运担保公司,充实了担保资金,并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改进项目审批方式,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采取开展行风测评、企业周边环境整治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全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链钢球团、干法水泥、雷伊纸业等项目的跟踪和落实,加快煤电一体化、桐坝水利综合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0个以上,不断扩大工业总量,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继续抓好园区建设。始终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

    工业的“一号工程”来抓,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内部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策、土地和区位优势,着力引导和推动优质项目、优势企业入园,力争下半年引进1—2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着力引导企业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创建活动,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把新型工业化建立在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基础上。

    第四篇:---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以及***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发挥优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县为目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确保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把***建设成***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基本原则:

    1、依托**工业经济圈和**旅游经济圈,利用比较优势,立足***实际,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2、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3、坚持整体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相结合,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相结合。

    4、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扶持和培育支柱产业,带动工业的大发展。发展思路:根据***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建成一个中心(即经过10-20年的时间,把***建成丽江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依托两大市场(国内和国际市场),建设三大基地(一是以乌木河、新庄河流域为主的水电基地;二是以大兴、石龙坝为主的矿产业生产基地;三是以县城、荣将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做强四大产业(一是电力产业;二是煤炭开采及精深加工产业;三是矿电结合的材料工业;四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工业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主要目标:本规划期为2004-2020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07年)为打牢基础阶段。目标是超额完成工业发展的“十五”计划,加快以能源、交通和市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现代工业强县做好准备。行业整合、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全面展开,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力争2004-2007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到2007年,全县GDP总额达到10.8亿元,总人口达到15.22万人,人均GDP达到7096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以上。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

    第二阶段(2008-2010年)为持续稳定推进新型工业化阶段。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开创全县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2010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到2010年,全县GDP总额达到14.4亿元,总人口达到15.45万人,人均GDP达到9320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5.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0%以上。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达到13.7亿元以上。

    第三阶段(2011-2020年)为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成效阶段。目标是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建成***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中国西部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强县,成功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率先在丽江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重点产业规划:

    1、煤炭开采及精深加工产业。一是加快煤炭资源的勘探工作。二是引进和推广煤炭就地转化、洁净煤、煤化工等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洗煤、配煤、炼焦相配套综合开发的目标。三是组建煤炭集团公司,积极引导煤炭产业走集团化、规模化路子。到2007年,煤炭产量力争达350万吨以上。

    2、电力产业。一是在新庄河、乌木河流域实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大梯级电站建设,到2007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二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规划建设火电厂,争取到2005年底3×5万千瓦煤矸石火电厂建成发电,2007年2×30万千瓦火电厂投入运行。三是加大电网建设投入,保持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电源建设。

    3、材料工业。一是依托丰富的矿产、电力资源,走矿电结合的道路,形成可持续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工业群体。二是立足丰富的石灰石矿,大力发展建材业。三是合理利用资源,搞好矿产业的回收利用工程,对于其留下的废渣、废气、废水加以回收充分利用。四是积极寻找新的矿产资源,适时做好赤铁矿、石墨矿、白云矿、粘土等矿产资源的勘测、市场前景预测和规划工作。到2007年,材料加工业产值超过6亿元。

    4、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一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引进开发适宜在***种植的特新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的规范化种植水平。二是依托农产品资源的多样性,逐步形成多品种的农产品加工格局,大量生产特、鲜、奇产品。三是做强龙头加工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经营模式。四是建立鲜玉米、茶叶、芒果、竹笋、苦良姜、日本大萝卜、亚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到2007年,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亿元。

    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以县城为中心,工业园区为依托,一线三点,打造云南西北部现代工业新城”的总体构架来推进城市化建设,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在继续加强以煤炭、电力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建设的同时,加快轻重工业结构调整,把轻工业重点放在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特色工艺品、旅游产品开发上,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

    3、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走科技兴工的发展路子。4、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用大开放促进工业的大发展。

    5、坚持“把***建成个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的方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活力。

    6、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推进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2、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强化服务。

    3、加大能源、交通、水利、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4、优先发展电力,加快火电项目建设步伐,走电矿结合之路。

    5、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资金进入工业项目的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加大引资力度,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投入,多渠道筹集工业发展资金。

    6、针对***工业产业、产品的特点,创新营销策略,做好市场定位,加紧建立和完善现代营销和物流体系,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为工业发展开拓市场。7、居安思危,建立先进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

    8、把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特别是丽江旅游业结合起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9、以人为本,为工业高速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政、科技、管理人才队伍。10、建立完善通畅的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商务的运用,实现***企业与市场信息的对接,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导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管理信息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优良的信息咨询服务。

    11、以谋划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狠抓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2、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黄关春

    2024年第7期 ——第一要务

    孝感要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贡献,关键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孝感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要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明显”目标。一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达到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工业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达到18%以上,实现总量翻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三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十一五”期末,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中争先进位,汉川市要力争进入全省Ⅰ类县(市、区)前10位,应城市、云梦县要力争进入全省Ⅰ类县(市、区)行列,孝南区、安陆市要力争进入全省Ⅱ类县(市、区)前10位,大悟、孝昌县要力争进入Ⅱ类县(市、区)行列。要全面实现上述“三个明显”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必须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市级和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本级规模大、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实行“集优扶强”,促其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期这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上交税金“两

    个翻番”。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倾斜,凡是重点企业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凡是重点企业需要的工业用地、电力负荷等生产要素,优先解决;凡是重点企业需要引进的人才和技术,优先满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扩张战略,到全国乃至国外布点,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好上市的基础性工作,争取尽快上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认真做好“军转民”文章,鼓励和支持“三线”调迁企业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移,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促进“三线”调迁企业主辅分离,采用民营的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发挥雄厚技术力量和先进技术设备的优势,做大民用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企业与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作关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增强企业创建精品名牌意识,支持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帮助企业积极夺名争牌,壮大企业和产品群体。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放手发展,施展才华,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舍得给物质待遇、给政治荣誉、给社会地位。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争取到“十一五”期末,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形成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盐化工业立足于资源优势,加强资源转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成全国重要的盐磷化工产业基地;轻工纺织业加快科技进步,扩大产业规模,建成全省重要的纺织、制膜和中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食品医药业做大做强传统名优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规模优势;金属制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钢制家具生产基地;汽车机电业加快改革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融入“武汉·中国光谷”的分工协作体系,进入东风、神龙汽车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为此,我市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开放式重组。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整合、要素整合、企业整合,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向大企业集中,提高工业集中度,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资源转化。我市有“膏都”、“盐海”之称,还有农业资源优势。盐磷化工业、轻工纺织业、食品医药业都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开展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高附加值的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加强协作配套。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引导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形成研发、生产、营销一条龙,上下游企业专业生产、互相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建立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中介组织,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着力抓好发展载体。开发区、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产业兴园”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推进生产园区化、产业高新化、园区绿化美化。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引导相关产业集中,配套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好市经济开发区的三江航天产业园、纺织工业园和光电子产业园,以及部分县(市、区)的特色工业园区。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集中财力物力,提高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园区品位,提高园区承载力。注意做好土地修编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的力度,探索业主开发等办法,解决资金瓶颈制约。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招商引资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对签约项目,由签约责任人负责督促开工建设,早日投产。注意节约土地,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投资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认真落实省政府〔2024〕26号文件精神,逐步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和管理权限,建立激励型财政体制,强化开发区抓招商引进、抓项目建设的责任,增强开发区、工业园区自我发展的活力。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主体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在工作部署安排上,在综合性的评先表彰上,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同等对待,给予民营经济平等的“国民待遇”。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收费项目,激活民间创业。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经营范围,放宽经营对象,放宽经营方式,引导民营资本或民间智力创办企业,发展实业。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原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品牌和科技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重点做好省下放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市场、品牌和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重组,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创办民营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良性发展。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研究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了解外商及大企业集团的投资新动向,善于将本地资源、存量资产、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与外商及大企业联姻对接,建立全市性的招商平台,调动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的联系,主动研究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动态,建立联络协作机制,帮助企业抓好五个对接。一是抓好供需对接。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通过满足城市圈内居民生活需要,大力发展城郊市场农业、轻工纺织和食品医药业。二是抓好产业对接。根据武汉市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定位和升级方向,选择我市亟待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在输送盐磷化工、纺织制膜等上游产品上下功夫;在配套发展汽车零配件和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功夫;在依托武钢等原材料发展金属制品产业链上下功夫;在争取武汉产业转移和延伸上下功夫。三是抓好综合服务功能对接。依托武汉区域性经济、贸易、金融、保险、会展及中介服务业中心的优势,加大与武汉的合作力度,加快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水平,强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四是抓好科技对接。充分发挥武汉高校云

    集、人才众多、科技成果丰富的优势,广泛开展科技协作,引进武汉人才、技术、项目和先进管理经验,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五是抓好开放对接。借助武汉国际性的商务平台,帮助我市企业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在围绕营造重商兴企、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公开透明、依法行政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成本低廉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诚信重诺、爱岗敬业的人文环境,建立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完善行政审批流程监管办法,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理顺行政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规范其运行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环境的监管,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城市发展中的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等,努力降低投资商务成本。进一步探索城市环卫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在城区推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城建监管行为,维护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按照建设“信用孝感”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通过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带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孝感市委书记)



    推荐阅读:
    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关于蛇的谚语
    职场英语:你的求职简历石沉大海的六大原因
    东方文化诗学推荐书目
    人才培育战略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