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其他论文 初中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范文合集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独影花开 时间:2024-06-24 01:08:4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 朱学奎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农 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者。许多事 实都证明,他们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 含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三明市梅列区实际,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实践与探索 梅列区地处三明市政治、经济中心,农村人口少,经济总量较小,辖5 个乡(镇)、街道,23 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 万人,占全区人口 11.7%;农村党员894 人,占全区党员总数31.17%。农村自然资源少,耕地2.4 万亩,林业用地43 万亩,水域面积1 万亩。近年来,梅列区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速农村人 才资源开发,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 源的观念,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 索,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 才224 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12%。其中党员62 人,占农村实用人 才总数的 27.68%;有初级职称的 35 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 15.63%;有中级职称的6 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2.68%;种养殖 大户117 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2.23%;其它未评上职称但拥有 一定技能并能发挥一定作用的烟技员、卫生员、防疫员等共 66 人,2 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29.46%。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创设服务农村实用人才良好环境 一是打破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的认定,一直是依照 1982 年提出的标准,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有以 上职称的人员”,大量有才之士因为学历和职称这两道“硬门槛”,被 摒弃在人才大军之外。“梅列区突破传统观念,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范围包括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营销、运输、农机、建筑等行业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以及农村经 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民间技术服务业绩突出的人才等。二是完善激励措施。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 实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审批、办证和贷款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村实 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支持;优先评聘 专业技术职务等等。为了解决农村部分农村实用人才的资金问题,从 2024 年起,区委组织部与三明市城区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开展了培育 “农村信用党员户”活动,首批共有74 名党员参评,为部分农村生 产营销大户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发展提供免担保贷款服务,共已发 放小额贷款20 多万元。三是提供服务保障。近年来,我区各级各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扎扎实实地为农村实用人才办好事、办实事。区农业、人事、科技等部门开通“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 技术指导和服务。区人事局为农民评职称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申 报手续,免收各种材料费等;各级农业服务部门在种子、技术和农用 物资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并在费用上给予优惠,积极为他们 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 2024 年陈大镇为了 3 扶持烟农学科技、用科技,解决资金和燃煤等实际问题,共兑现烟农 补贴资金7.39 万元,并准备了烤烟用煤200 多吨,对全镇各烟农烤房 进行自控化烘烤技术改造,全镇740 亩烟叶喜获丰收。

    (二)拓宽渠道,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

    1、加强科普培训。以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为重点,全方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农函大”培 训。从1991 到2024 年共15 届“农函大”教育中,梅列区参加人数逐 年上升,至今已有967 人参加,其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105 人,占 15%,妇女192 人。各乡镇、村依托村党校、文技校,每年举办实用 技术培训班达3-5 期,全区每年参加人数在近5000 人次。二是专题 讲座。发挥城郊乡镇、村的地理位臵优势,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市农业、科技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专家到乡镇、村开设 讲座。如今年陈大镇碧溪村、渔溪村多次邀请了三明市拔尖人才、果 树界权威程建炎研究员为他们上“果树栽培与病虫防治”实用技术课,共吸引了160 多位村民听讲座。

    2、开展实践指导。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方式,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到各村农业基地进

    行实践 指导,通过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农户的科学种养水平。如渔溪村党支部在推广“成龄柑桔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改造”新技术中,多次请来农业专家到现场指导,手把手地教果农如何进行果树矮化 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4 年全村柑桔产量比上年增产10 万公斤,增收12 万元,仅柑桔一项人均增收170 元。同时,区农业局在梅列 市场和列西市场的农资供应点设立2 个农业咨询服务窗口,每周三、周日派出技术专家开展就诊服务,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实行技术干部 与农户结对子方式,开展科技示范服务,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种养水平。4

    3、组织观摩学习。各乡镇结合各村经济条件和种养实际,积极 组织农村实用人才观摩学习。如为了推广成龄柑桔矮化开心修剪新技 术,区农业部门在试点村召开了果树新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参会的 农技员和果农达 50 余人。通过现场观摩、代表经验介绍,使果农对 成龄柑桔矮化开心修剪技术有了较好的认识。徐碧乡的洋山村、后洋 村、廖源村组织果农到陈大镇渔溪等村参观学习柑桔综合管理技术,到长溪村学习沼气综合利用。洋溪乡的新街村、连茂村、岩兜村、饱 饭坑村及陈大镇的渔溪村、台溪村等村组织到三元、永安、沙县等区 参观学习柑橘、桃树的栽培技术,促进果农科学种果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种植天草、金柚、塔罗科血橙新系、大浦等品种 5000 亩,完 成果园综合改造3000 亩。

    4、推广电化教育。为了适应电教和网络教育发展的要求,区委 组织部拓宽了党员电化教育的外延,配臵了一套电教片摄录编设备,积极开展“党员电教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在党员电教VCD 片库 专门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片库”,下发了“农村实用技术VCD目录”,对农户需要的内容随时刻制,共有156 位农户征订了各类实用技术电 教片。区农业局在因特网上建立了“梅列农业网”,及时提供农业政 策法规、病虫害通报、市场行情和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技术信息等,设 立了咨询信箱和联系电话,方便了农户的学习与查询。

    (三)激活载体,注重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 一是树典型,发挥辐射作用。近年来,梅列区结合开展了创评农 村党员经营示范户活动,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也涌现出了 一批敢为人先、经营有方的先进典型。在全区5 个乡镇(街道)共树 立了 47 户种殖、养殖、加工、流通等经营类型的经营示范户典型。区委对其中表现突出的 10 户农村党员经营示范大户进行了表彰和奖 5 励,并通过会议、信息、报纸、网页等载体,宣传先进事迹和经验,树立了一批看得见、学得到的先进典型。二是建基地,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实 用人才领衔创业或开展科技承包,先后同华南农大、福建农大等高校 合作,引进、推广了38 个新优特农作物品种,在洋溪乡、陈大镇建设了 一批生态果园、珍稀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全区共 有7 个农产品先后获得无公害标志使用权,3 个重点项目被列为省级 农业产业化项目。2024 年,区农业局与市龙头企业青松食品有限公司 签订了160 亩的超甜玉米订单合同,在陈大镇长溪村建立30 亩示范 片,有 19 户技术能力较强的农民示范种植,他们在催芽育苗、大田 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等克服了新品种种植的不少困难,示范片玉米长势好,平均亩产达817.53 公斤,最高亩产达1107.4 公斤,平均亩纯收入625 元,最高亩纯收入927.4 元,打消了其它农户的顾 虑,充分发挥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效应。三是办协会,发挥指导作用。以开展“支部+协会”和“村会协 作”活动为载体,推动农村能人牵头兴办种植、养殖、营销等各类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正式签订村会协作 对子7 对,场会协作有1 个,共有48 名有农业技术职称的农户参与 了协作活动,协作内容上涵盖了农作物栽培、果树种植、林木丰产、农产品加工等。如陈大镇渔溪村党员温永金带头建立柑桔协会,并积 极带动和指导果农推广柑桔矮化修剪技术,目前陈大镇已有近3000 亩的柑桔进行矮化修剪,渔溪村 20 万斤芦柑成功打入新加坡市场,并获得客商的好评,销往外省的柑桔数量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了 85%,成功通过了无公害果品质量认证,几年来该村仅柑桔一项增收 达40 多万元。6 四是结对子,发挥帮扶作用。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双带 双创”、妇女“双学双比”、培育农村青年“四个带头人”等专题活动,组织实用人才开展结对帮扶。全区共有600 名农村种养大户或党员参 加该项活动,有103 户的贫困户得到帮带。如新街村村民罗自细,因 田少人多,家庭生活困难,在种菜能手陈家勋的信息、资金帮助下,到市区经营蔬菜,现年收入达2 万元,并盖起了新房。

    二、问题与不足 几年来,梅列区在加快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 的措施,初步培养出一批“土生土长”的科技人才,为乡村经济建设 和区域经济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新时期农村 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各地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较普遍和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人才的氛围不够浓厚。在社会上已对“人才”形成普遍 共识的今天,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管理机关把 其纳入“人才”范围却难以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农村实用人才的待 遇不够落实;社会舆论把人才与高学历、高科技等相联系,把农村实 用人才与“泥腿子”、“田秀才”相挂钩,承认有一定实用技能,但未 形成“实用人才”的认同。二是管理人才的模式不够微观。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加上普通农 民多,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在管 理上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网络、分类、动态”管理等形式,但也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服务相对少,难以形成具 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归宿感、成就感 不够强。三是培育人才的机制不够完善。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实用人才 7 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 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虽然在实用人才的培育上我们开 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由于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实 用人才从事专业杂乱,培训专业的设臵难以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 要,致使对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 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 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四是发挥人才的作用不够充分。受“卖田、卖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打师傅”等老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帮扶致富” 结对等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臵,而在帮扶中也 只是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部分,以致人才的潜力挖掘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建议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 的中坚力量。当前,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 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 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关键,也是逐步破解农村“人才危机”的有 效途径。当前,我们认为重点要从“四项机制”入手:

    1、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 键在管理。要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县(市、区)、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牵头,人 事、农业、科协、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具 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制度管理,由市 8 统一出台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规定,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 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2、完善培育机制,提高人才素质。实用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 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 距和不足,影响着实用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 提高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 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一方面,要充分发 挥乡(镇)党校、村文技校、电教网络等阵地作用,每年定期组织实 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 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用人才 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并根据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实 用人才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 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

    3、完善扶助机制,创设良好环境。一是政策上支持。对科技含 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研生产项目实施者,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为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技术上支持。充分发挥农业专 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家与实用人才结对活动,既及 时帮助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又为专家、科技人 才提供实践场所,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资金上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 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城信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

    业小额贷款向实用人才倾斜,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建议设立实 用人才发展基金、成立实用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进 行互帮互助,逐步形成规模。9

    4、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人才待遇。一是评选优秀人才。将实用 人才的评选工作纳入整个农村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在荣誉上 激励。通过开展“十佳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创评活动,大力宣传实 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 度,扩大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增强荣誉感。二是建立职称制度。将实 用人才的选拔工作纳入全区人才选拔工作之中,待遇上激励。通过人 事、农业、科技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 度,把实用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使有一定技术专长并发挥 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落实相应的待遇,增强责任感。三是深 化“双培”活动。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重点培 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 队伍之中,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同时,鼓励党员带头学技术、学本领,逐步成长为农村实用人才。

    第二篇:关于加强滨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滨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波 谭延军 韩云勇

    滨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城乡二元化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去年以来,滨州市按照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继“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作出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农业农村品牌的决策部署。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关键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树立新型人才观,增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导者,是广大农民中的杰出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滨州市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路子,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27605人,其中生产能手14347人,占到51.97%,经营能人7451人,占到26.99%,各类能工巧匠5807人,占到21.04%。

    滨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农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协调、不适应,与“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观念滞后。认为农村发展不需要高层次人才的认识较深,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贡献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土专家”因理论层次低没有被引起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尚未真正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规划,在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服务体系等方面比较欠缺。二是总量不足。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总人口的0.69%,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内部储备不足、流失严重,外部补充不够、氛围缺失;农村培养、稳定、积聚人才的能力不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相对较差。三是结构不合理。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对地方产业结构依附力较强,滨州市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能手占到51.97%,而经营类和能工巧匠不到一半,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实用人才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体制不健全。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不理顺,导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市场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不到位。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为“三农”发展带来了崭新机遇,也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积极条件。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粮丰林茂·北国江南”新滨州建设的支撑点,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更不能等待观望、坐享其成,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立足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抓好开发、引进、培训、使用四个环节,建设并稳定一支宏大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一是抓好开发环节。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擅长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的培养,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有计划地输送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经营基础、市场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村青年到各类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学习锻炼,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是抓好引进环节。在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同时,建立多元化人才支持机制,引导城市人才、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鼓励各类人才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资金参股、贸易合作等方式,到农村创业兴业。选拔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部门,采取向农村派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校村联建、申办产业基地等方式,帮助农村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实施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三是抓好培训环节。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纳入各级人才培训的重点范围,通过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多渠道投入机制,扩大农村人才培训规模。在充分发挥党校、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等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施教,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互动式培训、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质量。

    四是抓好使用环节。针对农村各类人才特点,结合农村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渠道。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办技术培训班、农业技术研发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

    三、完善体制机制,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构建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稳定并发挥最大作用的保障。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改善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体系。坚持农村人才是农村发展第一资源的思想,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道,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投入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投入,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是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在对农村人才的评定上,打破身份、学历、论文等方面限制,坚持按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农村实用人才,做到“四个看重”,即看重实际技能技巧,看重在本领域或本行业中的业绩和贡献,看重对周围群众的辐射带动力和影响力,看重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推广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可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建立健全政府表彰和社会激励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体系。探索分配激励制度,推行凭劳动、知识、技能、资金等参与利益分配;探索荣誉激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适当给予特殊津贴;探索政治激励制度,把实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支持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决策、分工负责、整体联动、信息沟通、协调服务和督办落实等工作运行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对农村实用人才按类型、产业领域、规模、带动作用、业绩贡献等,登记造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完善政策体系,对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的,在审批办证、立项、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完善市场体系,建立集规划、配置、开发、培训、交流、使用、服务、推广功能为一体,上联城市、下伸农村,与城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四是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领导重视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用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引领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人才工作办法、树立正确的人才工作导向。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纳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人才规划、人才培训、人才投入等基础工作,促使各地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健康发展。(高波 谭延军 韩云勇)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委农工办

    第三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现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以来,饶河县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各项部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管理。我县专门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挖掘人才资源,对全县人才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在建立全县人才库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形成县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信局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具体抓落实的农村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作用,通过调查摸底,群众举荐和组织考核,将农村中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登记造册,评选出县乡两级优秀实用

    1人才,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人才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名。

    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乡镇党委政府、各村组织积极引导和扶植农村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协调运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实效。

    (二)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农广校、党校、职教中心等及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等农村培训基地、农村远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农村各类人才开展集中培训,加大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农民及时、便捷地接受各种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对种植业、养殖业、电汽焊、农用车驾驶、维修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技能。与此同时,重视和推动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的发展,并成立各类协会,健全各种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培训人员,着力扶植一批智能型的农村实用人才。目前,全县建立养殖协会、各种作物协会、农民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个,参加入社的农户3000多户,吸引和带动农户8000余户。围绕畜牧业、种植业和新兴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开展“三农”服务,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农民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等。全县开展种植、养殖、农机等各类培训班共128个班次,培训人数达到12903人次。

    (三)开拓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走出家门,到附近经济发展有特色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如2024年夏季农闲时,县农委组织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到友谊农场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友谊农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施标准化作物生产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加强乡镇农村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四)按需培训,注重实效。一方面开展现行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政策理论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兴业意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紧密结合,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科技等部门,采取理论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并印发简明易懂的实用技术手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帮助提高理论水平。

    三、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

    (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农村实用

    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征用、资金筹措、证件办理、技术攻关、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县科信局在科技立项上,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

    (二)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坚持结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县乡科技人才与农业人才开展“一对一”活动,即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种、养、加、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协调金融部门给予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扶持基金,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四、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一)宣传上侧重。为了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工作纳入到整个农村党员“争先创优”活动中,开展了树立“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和开展“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评等活动。同时,在精神上激励,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各乡镇也组织自己的先进典型深入到各村巡回演讲,通过

    宣传,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更大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二)政治上重视。在政治上,开展“两个培养”活动,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更大的舞台。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对那些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把条件成熟的及时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经过确定对象、学习培训、帮带培养、实践锻炼等步骤,依照程序优先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促使他们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致富转变。我县今年共培养名农村实用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全县已有名优秀实用人才到村“两委”班子任职。

    (三)经济上关心。为创建拴心留人的环境,我们对那些在示范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作为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重奖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四)政策上支持。开辟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评定技术职称、优先推荐担任村级干部,打破职称限额和职称评选年限,按照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做好“农民技术

    员”、“农民技师”等职称的评定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整合农民培训项目,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和农业主导产业领军人才,把实用人才培训与绿色蔬菜、高效农业、特色养殖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与信息平台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培训主阵地、培训分部的功能和配套政策,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并稳定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四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中提出:(1)着力培养一批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和生产能手。到2024年,全省生产能手(包括种植、养殖、捕捞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能手)达到30万人。(2)着力培养一批家庭工业创办者、“农家乐”经营户、小企业经营者、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者、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等各类农村经营能人。到2024年,农村各类经营能人达到40万人。(3)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我省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匠。到2024年,全省农村能工巧匠达到30万人。(4)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到2024年,全省乡村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万人。

    山东省从2024年开始评选“山东省乡村之星”,每两年评选一批,每批100名左右,由省政府命名表彰,并给予奖励。

    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的意见,由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等12个部门单位合力推出20条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村科技致富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文化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等“七大人才培养计划”,大规模培养造就各类农村人才;通过实施“绿色行动”,推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教育、人才、科技等资源,全方位服务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服务体系,全方位激发农村人才创业致富活力。

    意见确定,建立“山东省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制度,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最高荣誉奖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人才,可实行重奖。

    黑龙江省近年来高标准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集聚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了各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中,支农资金逐年递增,6所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确定。

    湖北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评价、激励体系,营造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成长创业环境,使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增加、结构不断优化、能力和素质有较大提高并充分发挥作用,逐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着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123工程”,即培养100万名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农技人员等农村技能人才,培养20万名具有一定管理知识、掌握1—2项农业生产技能的优秀村组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培养30万名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湖南省按照本省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4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0万名左右。各村、乡、县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每个村联络数十名实用人才,每个乡镇培养数百名实用人才,每个县选拔数千名实用人才。并

    重点抓好农业技术推广、营销管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四支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围绕农业增效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技推广人才使用机制。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素质,适度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规模。到2024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型人才总量达到10万名左右。

    ——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升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与农村经纪人的营销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建立农村商品营销网络,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推动乡镇企业与营销合作组织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壮大农村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到2024年,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0万名左右。

    ——种养能手。继续抓住粮食、柑橘、茶叶、油料、棉麻丝、特色蔬菜、奶业、肉制品等8大优势产业,加强对种、养能手的技术培训。根据农业区域布局和种植业、养殖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函授培训和实地讲解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以师带徒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又一批种养能手。到2024年,种养能手人才总量达到20万名左右。

    ——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长的加工、建筑等技能型人才,是生产经营和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工巧匠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能工巧匠传播技艺与技能,并通过承包、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化劳务队伍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学习实用技能,壮大能工巧匠队伍。到2024年,能工巧匠型人才总量达到30万名左右。江苏省:以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培养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村实用人才100万名左右,乡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万名,招募选派5000名高校毕业生和1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活动。城市人才比较充盈,江苏省将采取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把“城里人”引向农村。

    四川省出台的《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规划》提出,到2024年,四川将逐步壮大农村人才规模,重点开发乡(镇)村管理人才、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务工人才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各类新型人才,力争“十一五”期间四川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农林牧渔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1.5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85万人左右,农村外出务工的较高素质的人员达825万人左右。四川将着力实施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战略和以城市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战略,重点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涉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川军”品牌打造、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城市人才支持农村建设、农村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8个建设项目。

    山西省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型、科技型人才,该省将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力争到2024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60.58万,其中农村经营能人18.17万、生产能手36.34万、能工巧匠6.07万。

    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工程旨在建设优势、特色农业创新人才队伍,结合该省农业的“三大优势区”、“四大主导产业”、“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重点培养一批针对该省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其中,优势产业建设项目将有计划地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该省还将结合实际,实施“项目带动人才”创新工程。此项工程主要是依托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如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开展的“旱作节水、种草养畜、农产品加工、移民开发”四大扶贫增收工程等,以项目拥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利用科技人员,结合项目实施内容进行人才培养、引导性培训和带动输出,有目的地培养一批有专门技术的实用人才,并在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和农业开发项目等方面优先对农村实用人才给予支持。

    针对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模式,该省将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将其纳入科技推广体系,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对科技示范户采取挂钩帮带的形式,在科研院所中有计划地指派导师,专项辅导与帮带,形成新的以农户为单元的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则主要针对该省目前对女性劳动力培训重视不够、潜力挖掘不深的状况,帮助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操作方法,采取独办、联合社会资源办、鼓励扶持妇女骨干办等形式,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

    第五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4.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资金投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在现有培训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培训规模。争取培训人数逐步增长,争取2024年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0000人次,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达到30%以上,每个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有明显提高,促进贫困农户摆脱贫困。

    3.突出培训重点,抓好返乡人员技能培训。抓住劳务培训的黄金时期,利用农民工返乡之际,依托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精心安排,及早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发挥示范乡镇、村和星级劳务输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重点开展市场需求的工种培训,切实提高输转就业质量。同时,支持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开展培训。根据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我们将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不断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扩大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

    4.加强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统筹规划

    和综合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建立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积极挖掘培训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深入挖掘和推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的乡镇、村社培训机构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调研,在报刊杂志上刊载培训信息和调研文章,进行培训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培训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针对性。紧紧围绕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开展机械制造、电子装配、建筑安装、餐饮服务和服装加工等行业技能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坚持零距离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做法,方便群众,降低成本,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及时找到就业岗位。四是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地联合等培训模式。加大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由用人单位出资、派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定点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并组织人员,按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定向输出,共同为用人单位培训合格员工,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性思考范文合集
    相聚有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寺庄乡百日攻坚行动自查报告最终稿
    (高新)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发言材料(范文大全)
    婚礼主持|介绍人致词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