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入党材料 涉外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独酌月影 时间:2024-06-30 03:54:4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QZY-JWC-W009(A/0)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七年十二月修订)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也是学校办学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我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我院重新修订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重新修订后的“评价体系”将更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适合于在校内实施的教学,而在校外进行的教学(如集中实训或见习、毕业实习)因受到多种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很难制订对带教(指导)老师教学质量的统一评价标准。

    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任课教师教学综合能力评价等几个方面。各二级教学单位针对教学工作组织的学生座谈会和因特殊需要由学院临时召开的教学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方面。

    对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评价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教研室教师对教师综合教学质量评价、学院督导室课堂听课评价的综合分。

    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的质量评价均在网上实行,一般在每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评价结果(分数)占任课教师该学期教学综合分的一定比例。

    学院督导室和教务处是全院教学质量评价的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操作部门,学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包括实践教学)评价的主要群体。

    一、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

    是指每学期对任课教师个体课堂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学生评价和学院督导室对教师的理论课听课评价,前者由学生在教务管理网上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教书育人等四个方面,由于几乎是对教师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回顾性评价,所以比较客观和准确,其分数在教师综合分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后者是督导室在随机听课中完成,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单次理论教学的评价,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的监督和检查作用。

    学生在网上开展的对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执行《学生网上对任课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见附件一)。

    督导室及其他教学人员对教师的听课评价,按照《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课堂理论教学评价表》进行打分(见附件二)。

    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是指每学期对实践教学的任课教师个体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由学生在网上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在实验课前的准备、实验教学能力、教书育人和实验课后延续工作等四个方面,其评价的分数即为该实践教学教师的学期学生评教分。其次是学院督导室或其他教学人员(含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教师实验实践教学的随机听课评价,其评价内容与学生网上进行的实践教学评价相同。督导室对教师实验实践教学随机听课的评价结果(分数),记入教师该学期的教学综合分中。

    学生在网上评价教师的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按照《学生网上对任课教师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见附件三)。

    督导室和教学人员对教师以随机听课形式进行的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按照《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课堂质量评价表》的要求进行(详见附件四)。

    三、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对教师综合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单位、教研室组织的对本单位教师个体进行的教学综合质量评价,一般安排在学期的中后段,是对教师整个学期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情况,主要是从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文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分数是该教师这一学期教学质评的同行评分,占该教师综合评分的一定比例。

    教学单位、教研室组织的对教师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使用《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学期末对任课教师综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详见附件五)。

    四、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由于体育课是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上课性质有别于其它课程的一门课,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既不可用理论课堂评价标准评分,也不能用一般实验实践课程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因此,对体育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我院制订了《学生网上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见附件六),主要由学生在每学期的后期在学院教务管理网上进行评价。

    五、学生教学座谈会

    学生教学座谈会一般在每学期的第11周至13周进行。

    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的目的,是向学生面对面地了解该学期任课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同时,也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相关信息,也为教学整改,完善和规范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的具体做法是:

    (一)二级教学单位根据教务处的时间安排,制订本单位学生教学座谈会的实施性计划,包括具体时间、地点、班级、负责老师、记录员等的具体安排。

    (二)以班或年级为单位,随机安排15%——30%的学生参加。原则上一个座谈会的会场不超过60人。

    (三)负责教师要对教学座谈会起主导作用,主要是针对该班(或年级)本学期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听取学生的评价性发言。其次是听取学生对教师个体和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记录员要对做好详细记录。

    (四)学生教学座谈会结束后,二级教学单位把各场座谈会的记录整理成座谈会纪要,并理出每位任课教师的优缺点。

    (五)学生教学座谈会记录整理完成后,对比较突出的成绩或欠缺,由二级教学单位分别向相关老师反馈。

    每学期的学生座谈会工作完成后,二级教学单位要进行归纳、综合,写出专题总结(上交一份到学院教务处),并按要求整理和归档。

    第二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我们努力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有力的促进和保证了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实体

    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 1 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2)教学督导监控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3)专项评估监控——通过专业评估、优秀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训室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

    (1)听课制一-校部领导、教研级和同行相结合的听课制。(2)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双向选课制——学生按班级选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教师也有选择任课班级的权力。

    (4)新教师上岗考核制。

    (5)末位淘汰制——学生评教排名末位者停课进修,再次排名末尾者转岗或分流。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培养一线产业和服务工人的技工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办学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高速度必须与高水平相匹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套完整和严格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一)指导思想

    贯彻学校“全员育人,质量立校”的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和完善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先进、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开发.NET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通过严谨的评价程序,以部为测评单位,通过部、学生、督导三方独立测评,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使教师获得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为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等提供基本的依据。

    (二)评价原则

    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结合技工教育教学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状况。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既要看工作的数量,又要看完成工作的质量。只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体现教师工作的特点,使教师评价更具科学性。

    3、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采取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测评结果更切合实际。

    4、三方独立、综合评价

    部、学生、督导均应做到三方独立评价,防止相互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同时,通过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测评产生的数据进行综合测评,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实现“点、线、面”多方独立评价的目的。

    5、发展性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满足教师发展的要求,发挥教师的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作用,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 评价对象为我部上课的所有教师。

    评价范围为部内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四)评价方法

    1、评价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形式上看,主要以网上评价(如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系部评价)为主,辅以实地检查(督导听课、部领导组织的听课、学生评议、教学检查等)。

    2、评价措施

    (1)“点、线、面”立体评价

    “点”是指督导评价,督导通过专家听课、教学检查等形式随机地获取教师教学信息,经过分析后得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结果。

    “线”是指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该教师所授课程的学习,完整、系统地体会和感受教师的教学能力、态度和效果等,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面”是指部评价,部领导或教研组长通过听课、教学检查等形式,结合教师参加教研教改、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学生实训实习等其他教学工作情况,通过量的考核和质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给予全面、综合、全方位的评价。

    因此,“点、线、面”立体评价又可理解为“专家、对象、领导”综合评价。

    (2)三方独立评价

    为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部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相对独立。在三方汇总前,部、学生、督导都无法看到其它任何一方的评价内容。任何一方的评价结果都会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但任何一方却无法单方面决定评价的结果,即“任何一方都说了算,任何一方都说了不算”。

    部评价:部结合学期教学检查情况,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于学期期末针对本部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态度、质量意识及其它相关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学生评价:采用网上评教形式进行全样本评价。在学期课程结束时,5 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督导评价:通过听课、查阅教案、授课计划、学生作业等形式,根据课堂教学督导评价指标随机地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测评。

    (3)等级

    以部、学生、督导三方评价等级为基础,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在部内,根据一定的比例和条件产生出A、B、C、D等若干个评价等级,以区分其质量差异程度。其中A级为优秀,B级为合格,C级为基本合格,D级为不合格(在师德、师风等教师基本素质或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师)。

    (4)学期测评+学总评

    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并在两个学期测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学综合评定。学总评综合了学年中两个学期评价结果,与学工作考核同步进行,并与其直接对接。在学工作考核和学期工作考核时,可参考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和次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

    (五)指标体系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客观性、导向性、系统性、独立性和操作性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我们建立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坚持每项评价指标符合教学过程、教学实际,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2)导向性原则

    我们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是满足评价自身的需要;二是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教学行为走向规范,理解并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推动教研教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技能训练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系统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综合、整体地考虑教师教学情况的各个方面,系统、全面地设计评价项目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分配评价指标及其观测点所占的权重。

    (4)全面性原则

    整个评价指标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教学现状和教学发展的目标,尽可能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形式上,应充分考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差异性,通过建立不同教学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达到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目的。我们共设计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一体化教学三类六种不同的评价标准。

    (5)独立性原则

    我们在设计评价指标过程中,强调各项具体指标及其观测点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以构成有机的整体;又相互独立,使各项具体指标的 7 评价可以单独进行,以避免出现相互交叉、相互覆盖、相互重叠。

    (6)操作性原则

    我们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的内涵界定清晰,表述明确,没有歧义;评价指标是可观测、可测量的,可通过实际观察、测量而得出明确的结论。

    2、评价指标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教师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让大多数教师认为公平合理;又要具有一定前瞻性,体现学校的要求、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更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我们在影响教学过程,特别是在影响人才培养的众多因素中,剔除若干影响教师教学的个性因素,加工、提炼出若干具有共性特征的评价要素,并将其定性和量化,形成具有高技特色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在教学目标上,充分考虑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职业素养目标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特别是职高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它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突出。不能光靠《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几门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将岗位素质要求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缩短学生与岗位职业人的差距,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技能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全员育人的思想。因此,在这里,我们增加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上,充分考虑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素质训导等,特别突出职业素质的训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和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学的具体要求,更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效果上,充分考虑学生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参与的程度以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强调师生教学互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强化教学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各种教学情境。

    为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我们在评价指标中增设了教学改革加分这一项内容。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所突破,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明显效果的教师,在正常评价分值的基础上给予加分。

    (六)评价组织实施

    1、评价主体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只能通过感观和直觉来评价教师,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因此,在学生评价开展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还应正确处理好“严管”与“善管”的关系,不能因害怕学生评 9 价差,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教学督导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及实施者,在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确保督导评价客观、公正,我校加强了督导队伍建设。一方面,强化督导力量,充实督导队伍,树立督导权威,除由校内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担任督导外,另外聘请校外具有丰富职教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督导。

    2、组织机构

    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协调、落实工作,并指定专人操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纪律保证

    (1)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应严格按照评价要求认真组织和布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禁夸大或违反评价原则;

    (2)各类评价者应对被评价者的评价结果进行保密;(3)对原始评价资料应严格保密并妥善保管;

    (4)对违反评价纪律、营私舞弊的行为和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对于严重失实的评价,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研究,可取消评价结果,重新组织评价;

    (5)可公开的数据、评语必须在三方综合评价完成以后才能公开。

    4、结果申诉

    教师个人如对综合评价有不同意见,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诉,学校将酌情进行复查处理。

    6、表彰奖励

    表彰奖励学年评价等级为A级的教师。“教师教学质量奖”每学期将奖励一次。

    第三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XXXXX系教师教学考核办法

    按照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有关规定,我系制订了《XXXXXX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并自2024年开始,在全系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的作用。随着教学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对我系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一、考核范围:我系全体专兼职教师

    二、组织实施:成立系部教师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由系教学督导组成,各教研室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实施,由教研室主任任组长。教学秘书负责考核具体事务。每学期考核一次。

    三、考核内容: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成果

    四、考核细则:

    我系将根据本考核办法对本系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得出具体的评价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15%)、合格和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般教学事故两次或严重教学事故一次及以上者,其本教学考核为不合格。

    系部考核基本分值为85分,具体增减分项目如下:

    (一)减分项目

    1.每学期日常教学工作量(含课内实践教学)不足250课时者,每少20课时减1分,不足20课时按比例计算,兼职教师此项不减分;

    2.每缺一次教研活动(含会议、集体活动)减2分(因公请假除外),注:因公请假需提交教师本人上级主管领导批准的书面材料;

    3.教师应尽量减少调停课次数,每学期第一次调停课减1分,第二次减2分,第三次减3分,依此类推,并累加减分(因公除外);

    4.未按照要求辅导答疑或批改作业的减1分;

    5.未按时提交有关教学文档和材料(如教案、试卷、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报告、听课记录等)每一项减2分,所提交材料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每一项减1分;

    6.阅卷或登陆成绩等环节出错的每次减2分;

    7.学生对教师教学反映不好的,全班有1/3学生联名书面形式提出的,每次扣3分;

    8.在学生教学测评中,排名后10%扣3分;

    9.拒不接受系部和教研室工作任务者,每次减3分;

    10.被学院点名通报批评(书面形式)的每次减5分,并不能评为优秀等级。

    (二)加分项目

    1.承担教学工作量(含课内实践教学)每学期超过250课时者,每20课时加1分,不足20课时按比例计算,兼职教师此项不加分;

    2.指导学生论文和顶岗实习合格,每指导5名学生加1分;

    3.承担系部组织的各项教研任务者,每次加1分;

    4.举行一次讲座加2分;

    5.在学生教学测评中,全院排名前10%加3分;

    6.荣获表彰,国家级、省级、厅级、院级分别加12、8、6、4分;

    7.发表论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校刊分别加12、8、6、4、2分;

    8.成功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国家级、省级、厅级、院级分别加12、8、6、4分,项目参与人前5名(不分排序)分别加4、3、2、1分;

    9.编写教材,字数在10万字以上、5万以上、2万以上、2万以下分别加8、6、4、2分;

    10.在考评期内满勤加3分。

    五、考核结果以及处理

    1.教师教学考核首次不合格,系部安排指导教师帮助该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如连续两次仍不合格,根据学校规定,将取消该教师担任讲授资格。

    2.教师课程教学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申报各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教研教改项目、承担教学建设任务的重要依据和条件。(1)教师有关效益分配将与考核等级挂钩,具体按照学院有关文件执行。(2)教师参评选院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须在学校前一学年教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本细则由XXXXXX系负责解释和实施。

    第四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不断反馈的有效信息为基础,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久提高。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包括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办学特色目标、规模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

    由学校、处室、专业部、教研组、学生教学信息员四个层次构成。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

    主要包括教学副校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专业部和教研组等相关机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务处起主要作用,它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

    (1)教学副校长的职责:

    1)主持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日常工作;

    2)主持制定各种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体系及文件; 3)主持召开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会议;

    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开展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的研究;

    5)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2)、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职责 1)领导和组织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2)根据学校的有关文件,统一领导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 3)组织、协调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及各教学单位等部门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

    4)监督各处(室)及教学单位等部门执行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情况; 5)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 6)对重大问题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3)、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职责

    1)负责学校教学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

    2)制订教学督导与评价的相关制度;

    3)聘请社会、行业人员参与教学督导工作;

    4)制订相关教学督导与评价的计划并督促实施和总结;

    5)深入课堂听课,并对听课对象作出评定和写出评语;

    6)负责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

    7)教学督导与评价信息反馈。(4)、学校教学质评小组的职责

    1)制定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评价办法; 2)审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3)接受教师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申诉。

    (5)、教务处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1)制定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质量标准或规范;2)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并负责提出专项评价标准; 4)负责审定教学研究课题立项,进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 5)组织制定和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6)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7)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

    2、专业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机构

    包括专业部教学督导小组和听课小组,其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其主要职责是:1)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质量监方案制定本部门质控计划,开展评教、评管、评学工作;2)负责对本专业部教研组、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自行完成教学质量等级的初步确定;3)负责组织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价;4)负责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5)对本单位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与建设措施,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6)接受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7)负责有关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

    3、各行政处室(1)、教导处的职责 1)负责学校课堂教学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 2)制订课堂教学督导与评价的相关制度;3)制订课堂教学督导与评价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总结;4)督促各系(部)开展课堂教学督导工作;5)负责课堂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 6)负责课堂教学督导与评价信息反馈。7)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与聘任等;8)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根据需要合理配备师资;9)做好有关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10)根据有关的反馈信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调控工作;11)做好兼职教师的聘任、培训计划,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学团队;12)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理论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2)学生教学信息员:做好学生学风及第二课堂教育的调控工作。

    (三)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质量标准系统就是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集合。各主要教学环节指理论教学(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和辅导答疑、考试和考查等环节)、实践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

    要制定备课、理论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实验教学、实习、考试与考查等各个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教材建设与选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质量标准。

    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四)监控运行系统

    监控运行系统指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制度的集合。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有效监控的先决条件,针对教、学、管三个层面的每一个环节要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做事有准则,处理有标准,做到“有法可依”。要建立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新教师岗前培训与导师带教制度、教师任课资格审批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考核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规章制度。1.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

    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应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提出和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远景规划,审定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确立和正常运行,定期召开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教学工作。

    学校各处室、专业部第一责任人为处室主任、专业部主任。应执行并落实学校总体教育教学规划,有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在本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切实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畅通运行,抓好教学质量的定性定量考核,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强化教研室主任的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教学例会制度。

    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议每两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教学问题。分管教学校长每一到两周召开一次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各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有关教学工作。

    教务处应协助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专业部主任及公共课教研组长的教学工作例会或专题工作研究会,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专业部要定期召开专业教研组长会议和任课教师会议,及时掌握教学过程状况,总结和交流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新教师岗前培训与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

    每年新进的教师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掌握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了解教学规律,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义务。培训合格后,教研组为其配备结对子教师,制定岗前培训计划。在才老教师指导下,参加拟开课程的辅导、答疑、讨论课或习题课、实验实训课等教学环节,按照拟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较熟练地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基本熟悉全部教材,初步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各教学环节的工作程序,写出讲稿(教案)。须进实验实训室,参加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或到临床一线参加实践工作。

    新教师在正式上岗前,由本人填写《新教师上岗试讲审批表》,经结对子老教师签署意见后向教研组提出申请,并进行试讲,经全体同行认真评议,教研组长同意,专业部领导审定认可后填写《任课资格审批表》。

    4.教师任课资格审批制度。

    为保证教学质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实行任课教师资格审查制度。无教学经历的第一次开课的教师、非教师编制,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人员、跨专业开课的教师、新教师均需填写《任课资格审批表》,并进行试讲,审查通过后,方能开课。

    5.新生素质调研制度。

    全面了解学校新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为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就业提供服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要及时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并反馈有关职能部门。

    6.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采取日常教学检查与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及时地了解全校教学运行状态,以达到稳定教学秩序的目的,真正做到常抓质量不松懈。日常检查:以各级人员听课、抽查教学进度、教案、教学秩序、教师上课、实验实训设备、学生出勤为主,不定期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情况。

    定期检查: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在各系部自查的基础上,由教务处进行抽查,并及时进行反馈,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整改措施,以保证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7.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学校教务处、专业部二级教学督导机构,建立教学督导的双向(校领导、管理部门、教师)信息反馈机制,注重发挥 “导”的作用,在 “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对全校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和咨询等作用。

    8.听课制度。

    加强主要教学环节的检查监控。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有利于各级领导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及教务处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应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包括实验实训课),全面了解教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研室应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并通过适当途径将听课意见及时反馈至任课教师。

    9.考核制度。

    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并制订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全校的教学质量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10.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目的是通过了解学校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适应工作程度和上岗资格证书通过率等情况内容,达到了解学校教学质量水平,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主要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掌握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对其中的重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供学校决策参考。

    (五)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就是要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库,收集、整理、分析教学信息、资料和数据。

    1、信息收集渠道:一是学校领导、督导室、考试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领导、专业部领导等人员的听课检查;二是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三是各类教学质量评价;四是学生的意见反馈;五是在校园网教务处主页建立教学信息留言板和信息电话,教务处有专人收集相关信息;六是召开师生座谈会;七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2、信息处理。因为收集到的信息,既有反映事物本质的,也有属于表面现象的,有的是真实可靠的,也有虚假不实的,所以必须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评价意见更为深刻,向被评对象反馈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3、反馈信息。教务处将收集来的教学信息加工处理后,分类进行反馈。其中教师理论课、实践课教学评估分数及教学事故3种信息只在有限范围内反馈,其余信息则公开反馈。

    三、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指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案的集合。是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室、实验室、考试与考查、毕业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开展教学评价应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规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

    1、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三个层次测评,即学校质评小组、教学督导及听课小组和学生评价。对教师,实验人员和见习带教人员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进行评价,输入电脑后统一赋予分值,其中学生评价占50%,同行评价(教学督导、听课小组)占30%,学校质评小组评价占20%。

    2、做好评教、评学工作

    一是及时召开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听取、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汇报;二是通过听课和各教研室教研活动开展评教、评学活动;三是教师开展评学活动,通过座谈会、教师对所授课班级的评价以及记“教室日志”等形式进行。

    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使每位教师更了解自已的教学、工作情况,促进师生的相互沟通,加强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扬长避短,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奖惩系统

    教学奖惩制度是评价结果与被评价者的切身利益全面挂钩,目的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效。

    实施教学奖惩制度,一是把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奖励、评奖、评优挂钩,每学期按照评价结果,在全校排名前10的教师中评出教学质量优秀奖;二是如果评价结果连续两学期均居于后10名者,定为重点帮扶对象;三是教师晋升职称、教学成果评奖及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等均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即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就取消资格。

    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发展,确立以激励导向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监控的发展性功能,通过教师的自我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要关注教师现有的教学状况,更关注教师的长期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篇:唐山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唐山学院

    论文摘要:结合唐山学院近年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对普通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主体、指标体系、实施程序及结果应用进行探讨。

    唐山学院自2024年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以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由学生、同行、专家为评价主体,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实施程序逐渐规范的三维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的构成不同的评价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如何从深层次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这就涉及到评价主体的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自始至终亲身感受一门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师的工作热情、课堂讲授娴熟程度及其能否因材施教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其言传身教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治学与做人等方面,学生评价最具权威性,学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者。

    对于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注意到本学科最新进展,单位时间内有效信息是否丰富等深层次要求则必须由同行和专家来评价。由于同行和专家对评价对象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比较熟悉,他们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评价教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具有权威性。

    由此,唐山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包含学生、同行、专家三个层面。

    2评价体系的构成2.1学生评价

    2.1.1指标体系的设置

    目前,我院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理论教学(包括理论课和体育课)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两大方面、六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指标。

    理论课指标有九项,分别是:①讲课认真,精神饱满,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②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晰,声音洪亮;板书有条理,字迹工整、规范;③内容熟练,表达准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④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安排合理;⑤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得当;⑥因材施教,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⑦教师业务水平高,能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生听课后,收获很大;⑧作业布置合理,批改认真,辅导答疑及时;⑨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认真履行课堂管理职责,学生出勤率较高,学生听课状态较好。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1.3,1,1.2,1.5,1,1,1p

    体育课指标有七项,分别是:①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为人师表;②着装符合要求,精神饱满,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③内容熟练,讲解清楚,专业水平高,示范准确;④内容系统、充实,运动量适中;讲授、示范与活动的时间分配恰当、合理;⑤教学方法得当,练习方法合理,技术指导认真,动作纠正及时;⑥因材施教,关心学生,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⑦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课堂管理好,学生出勤率较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和训练。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1.5,1.5,1.5,1.5,1。

    实验课指标有九项,分别是:①实验准备充分(包括实验场地整洁,仪器设备完好,及时提供必要器材等);②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公正,认真检查学生预习;③按时上下课,不擅自调停课,责任心强;④实验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安排合理;⑤内容熟练,条理清楚,讲解清晰;⑥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高,能及时排除各种故障,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正确解释实验现象;⑦指导认真,耐心回答间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⑧教学组织好,内容讲授、示范操作及实验指导时间安排恰当;⑨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实验收获大。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1,1,1,1.5,1.5,1,10

    实习指导指标有六项,分别是:①安排的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与本专业结合紧密;②实习进度安排合理,组织有序;③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认真;④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习内容,能及时正确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⑤实习中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⑥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收获大。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5,2,2,1.5,20

    课程设计指导指标有七项,分别是:①课程设计目的明确,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准备充分;②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规定每个学生需完成的设计内容和要求并及时下达;③指导时间有保障,认真指导,对学生严格要求;④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⑤专业能力强,能正确熟练地处理课程设计中的疑难问题;⑥质疑、答辩组织规范;⑦设计收获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5,1.5,1.5,1.5,1;20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指标有六项,分别是:①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准备充分,毕业设计任务书规范清楚、要求明确、下达及时;②设计(论文)题目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难易程度及题目大小合适;③认真指导,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因材施教;④指导学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强、水平高,在学生设计(论文)过程中能提供有效的指导;⑥设计收获大,学生知识得到拓展和深化,专业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1.5,2,1.5,2,20

    这组指标从态度、内容、方法和手段、组织、能力、效果等各环节的主要方面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评价,据此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1.2评价工作的组织

    学生评价工作的组织直接影响到学生评价的效果,组织有问题势必造成整个工作的流产。李剑锋等在《唐山学院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虽然大多数同学是认真对待评教工作的,但是各部门的学生评教组织工作存在很大差异”,存在“个别部门的学生评教几乎失去控制,影响了评教结果的公平、公正”。这种现象在工作开展的初期是存在的,因为每项工作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笔者通过详细的研究和学习,认为做好学生评教工作主要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营造和谐的氛围。学校在工作开展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台、信息平台、宣传材料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全院师生深刻领会学生评教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准确把握学生评教“客观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本质,让学生评教回归本位,既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利,保护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同时也更好地发挥学生评教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作用。

    第二,设计规范的程序,严格执行。学生评教工作涉及到全体师生,组织工作复杂。因此从工作的准备、组织宣传、统一部署、具体实施、巡视检查、数据封存与回收、数据的后台处理、结果的反馈等环节都必须制定详细的流程,做到“准备充分、宣传到位、部署得力、实施规范”,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必须严格执行评教工作申报制度(详细的时间、地点、班级等安排必须申报备案)和评教工作的巡视制度,这样既能体现评教工作安排灵活,又能及时监控整个评教工作的全过程。

    以上两项措施已经在唐山学院学生评教工作中得到逐步落实,目前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同行评价

    在系部同行范围内,同行间根据平时互相听课,结合每项指标的权重、分值给出相应的分数,经综合统计后得出人均评价分数。这种评价方式的可行性是建立在教师平时互相听课,对考评教师教学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体现了评价的公正性,因此这种群体性的、有组织的测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目前,唐山学院同行评价涉及理论教学(包括理论课、体育课、艺术课)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艺术类实践课)等环节。理论课、体育课、艺术课主要从教学准备、教仪教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详见《唐山学院听课评价表(理论课用)》《唐山学院听课评价表(体育课用)》和《唐山学院听课评价表(艺术课用)》)。实验课和艺术类实践课主要从教学准备、教仪教态、指导能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详见《唐山学院听课评价表(实验课用)》和《唐山学院听课评价表(艺术实践课用)》)。2.3专家评价

    各系部由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纪律严明、作风正派、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专家组(名单在部门内公示),从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研教改等方面对本部门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通过专家评价,引导教师提高素质,保证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并帮助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适应高校建设的要求。

    专家评价法在评价衡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上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专家本人的素质要求应很高。另外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也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3结果的使用

    教学质量评价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也是对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既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的需要,也是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提供信息的需要。

    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我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依据参评教师的综合总评分的绝对数值及其在群体排名的相对位置,采取常态分配强择评价法,规定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比例。将教学质量优秀作为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对于教学质量评价在后10写的教师,要求相关单位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定期督导,实时跟踪,帮其进步。另一方面,学院对全院整体教学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调控和指标修正,保证全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4.1学生评教满分标准调整的说明

    我院自2024年开展学生评教以来对于学生评教的满分标准有所调整。如表1所示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满分标准为100分,2024一2024学年第二学期满分标准为97分,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以后的满分标准均为95分,这主要是在该项工作开展的初期,为了使学生评教成绩及其分布更加客观并符合学院教学实际情况,这种调整是循序渐进的,并且保证了数据的相对稳定。

    4.2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构成的说明

    我院自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至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构成为:学生评价占5600,系部专家评价占4400(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占240a,对教师教学文档评价占2024)02008-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开展同行评价,并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调整为:学生评价占5600,同行评价占1000^-20%(具体比例系部自定),系部专家评价占2400^-3400(具体比例系部自定)。目前,我院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仍然处于积极探索和不断修正之中。笔者经过仔细研究,认为:学生评价占5000,同行评价占2024,系部专家评价占30%比较合适。

    4.3关于数据使用效果的说明

    我院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目的是实现教师个人以及全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院应该着眼于了解和把握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从宏观角度做出指导性决策。各单位在分析和使用评价结果时,不应过于把注意力放在教师得分的高低上,而应着眼于分析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表扬奖励之余还要总结其良好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对于评价一般或较差的教师,则应该组织专家和教师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使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助其提高教学质量。当然,采用适当的奖惩措施有利于促进该项工作,但是一定要适度。目前,我院对于评价数据的使用效果还存在“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表扬奖励,不总结其良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川对于评价一般或较差的教师,批评加压力,不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更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不当”等现象,这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加以完善。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作用与影响是深层次的。评价工作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教师加大教学投人力度,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使学校对教师的教学了解更为深人,并针对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调整政策修正指标,使学校教学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和科学。



    推荐阅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六年级科学总结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九年级上学期总结
    大学生道德调查(附问卷)
    上一篇:九年级上学期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