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300字作文 教育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夜幕降临 时间:2024-07-09 03:56:3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8-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张力 刘占学

    摘要: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东北地区的人才发展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能否尽快提高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发展

    一、东北地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东北三省做了许多工作,使本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到2024年底,东北地区人才总量为750.6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为293.8万人,占39.1%;吉林省为143.2万人,占19.1%;辽宁省为313.6万人,占41.8%。从总体上看,目前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人才工作基本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

    1、人才层次结构存在矛盾。综合测算,从东北地区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上看,中专以上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11.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32.4%,大学本科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42.3%,研究生学历者仅占人才总量的9.8%,还有4.4%是无学历或其他学历者。人才学历由低到高呈橄榄状态,与理想的柱状分布相差甚远,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相比,学历层次偏低,整体创新能力后劲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

    2、人才区域结构存在矛盾。东北地区城乡间、地区间人才分布极不均衡,人才在数量分布、增长速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集中在长春(占39.1%)、吉林(占15.3%)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吉林省各地人才向省会等发达城市流动的态势,使不发达地区的人才供应状况雪上加霜。越不发达地区,人才的供需矛盾越突出,人才层次越低,形成先进地区越来越先进、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的恶性循环。辽宁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游离于生产第一线之外,全省专业技术人才68%在事业单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发达地区,沈阳、大连两市占全省人才总量的50%,西部五市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的20%,而高技能人才普遍供不应求,许多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现象;引进的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使老工业基地振兴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

    3、人才产业分布存在矛盾。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从事传统产业的多,从事信息服务和科研等新兴学科的仅为15.2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13.7%;高技术人才仅为7.9万人,占7.1%。从人才布局上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约占70.9%,非国有单位比例偏低;教育行业人才数量及高级职称数量均占较大比例,其他行业人才较少;全省三分之二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城市。县、乡所占比重较低,基层人才匮乏。吉林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73.5%集中在事业单位,而企业、重点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10.4%。辽宁省第一产业人才占5.8%,人才拥有量相对不足;第二产业人才占32.5%,与一般发达国家50%到60%的第二产业人才比重相差较大;第三产业人才占61.8%,但金融、保险等专业人才奇缺。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4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68.1%,工业和农业等产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老化。黑龙江省拥有工程院院士27名,全国排第五位;拥有普通高校55所,科研院所(含中直)838个,科技实力在全国排7—8位,但由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知识老化,而且人才的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规范化意识不强,对国际惯例、世贸组织规则及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知识了解不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应变、决策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不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导致黑龙江省人才总量较大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部分学科、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新的产业优势,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完备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壮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吉林省近三年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累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仅占

    3.7%;6个月到1年的占15.3%;3个月至6个月的占24.8%;没有受过培训的占56.2%。多年来,许多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对人才只是使用,很少培养。辽宁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是否需要知识更新”的问题反映如下:有91.6%的人认为很需要;有2.3%的人认为不需要;有6.2%的人认为无所谓。由此可见,高层次专业人才企盼学习、更新知识的愿望十分强烈。

    (三)人才使用效率较低。东北三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比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高1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20%,属全国较早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三个省份。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24年东北地区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人口总量的8.65%,在全国属上游水平。多年来,东北三省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措施培养了较多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人才工作滞后,对人才的使用不到位,导致大批人才闲置,没有把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才使用效率低。据统计,东北三省人口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面积专业人才密度、从业人员专业人才密度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百万GDP所需人才和人才人均GDP两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百万GDP东北三省比全国多用1人,人才人均GDP东北三省比全国低10.5%。二是专业技术人才浪费严重。目前,东北三省人才总量中有68.7%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

    二、阻碍东北地区人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管理阻碍。长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存在人才流动的行政性障碍。如,组织部门管党政干部,人事部门管人才,劳动部门管普通劳动者,教育部门管应届毕业生。作为管理的职能分工这无可非议,但这些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或各自为政,导致人力资源流动的困难增加,这就构成了行政性障碍。又如,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独立封闭的管理;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的人才不同政策等,也是行政性障碍的重要表现。从我国国情来看,人力资源市场本身不成熟且力量较小,政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强势惯性使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和规范运作更多的依赖各级政府的认同和促进。

    (二)户籍制度的阻碍。目前,没有户籍的城市农民工,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和居住条件,就可以长期在城市中生活,不仅接受流人地政府的管理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共服务与保障。但传统的属人管理制度依然使没有获得户籍的家庭和人口无法享受市民待遇。对各类人才来说,向城市或大城市的流动阻力似乎小得多,只要被用人单位相中,就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并获得较高的收入和待遇。但如果没有解决户籍问题,人才所关注的事业发展的条件,如职称的申报、课题经费和专利的申请、培训机会的获得等就会变得不可能或困难重重。人才的后顾之忧,如子女教育、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障等也就大打折扣。应承认,在户籍制暂时还无法取消的情况下,各城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和教育部门已协同出台和实施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生育保障政策。人事部门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更是积极努力。“人才的柔性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为东北地区城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共识。不办户口、不转档案情况下的人才使用形式不断推出,且成效卓然。但这些不能掩盖现实劳动人事的行政管理中不利于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负面效应。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发展战略的构想

    (一)营造宽广的人才高地。东北地区城市密集、人才密集,可形成以各省省会为中心的人才小高地,通过进一步发展,再将这些小高地连成一片,便可以形成一个广阔的东北地区人才高原,并成为统一的东

    北人才大市场。由于人力资源价格在整个市场是相等的,人才资本就会按照等价格波动线进行辐射,这种辐射的结果势必推动人才高地的扩展,整个东北地域必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人才高地”。每个城市都要根据自己在未来人才结构中可能占据的位置提前定位,积极进行人才规划和开发,各城市在加强经济文化联系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原”上城市要积极进行人才辐射。

    (二)构建庞大的人才团队。在营造人才高地的基础上,要构建庞大的东北地区人才团队。人才团队好比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发动机,其动力强劲与否,将制约整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和扩张幅度。人才团队越强,人才资本的集聚和辐射才会越快。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优势都比较明显。因此,东北三省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依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产业项目,在省内大中城市构建强大的人才团队,这种人才团队的形成不仅能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同时可成为全国“重工业人才”“石油化工人才”“森林工业人才”“农业实用人才”方面的人才库。东北地区人才团队的形成可迅速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格局的调整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打造广阔的东北地区人才圈。应以强大的人才团队为依托,对整个东北地区进行人才辐射和人才开发转移。人才开发和经济开发一样,可选择开发区外的一些条件较为相似或较好的基点跳跃性地进行扩张。黑、吉、辽三省的省会城市及其靠近省会的地级市都是人才开发扩张的好基点,特别是辽宁省的大连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黑龙江省的大庆市等城市本身就是人才的小高地,这些小高地对东北地区人才开发有很大的补充和支撑作用。东北人才圈的建立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建立在东北经济圈形成的基础上,要在区域内经济、文化、人才自然辐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联盟。建立东北地区人才圈,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的高速发展。

    (四)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学会利用市场导向,因势利导,积极促进人才开发合作联盟和机制的建立。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应坚持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将各级地方政府或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在规范市场运作的立法和执法及人力资源流动的服务等方面。只要政府放弃对组织用人和个人择业的微观机制的干预,政府问相关政策和管理的协调任务或困难就大大减轻,各级各类人力资源自然就可超越行政管辖区域的限制而自由流动,为劳动者追求自身价值,为用人单位高效择人,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转

    第二篇:东北老工业基地演讲稿

    当谈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家都不陌生。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从形成到发展缓慢再到振兴老工业基地口号的提出,全国都在这块土地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今天,东北工业区正在有序的发展和生产,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2.自建国后,工业一直占据东北产业的主体地位。

    回顾建国50 年来东北工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

    东北地区的经济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积极体制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

    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思想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相结合,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重组。

    2.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优势: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

    3.发挥政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职能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矿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在就业机会。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三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

    五.东北地区在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是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

    四是区内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五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社会、生态问题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六.根据上矛盾和问题,针对东北地区振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1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2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3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加速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4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推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6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在实施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速度,这是我们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的重要条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优化全国经济发展格局,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基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要尽快提升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的地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翻开当今的中国经济版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凸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拓展1: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重点

    冰雪旅游——建设哈尔滨、吉林等冰雪旅游基地。发展高纬度极地滑雪旅游、山地冰雪运动旅游和大众冰雪娱乐旅游。

    森林草原湿地旅游——重点发展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宁东部森林旅游,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草原观光、民俗旅游,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和大兴安岭等湿地生态旅游。

    火山温泉旅游——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内蒙古阿尔山等地的火山岩熔地貌观光、火山湖观光、科考旅游,发展温泉疗养、度假旅游。

    工业旅游——保护最具代表性、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程的工业文化遗产,重点在沈阳、鞍山、长春、大庆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

    文化历史旅游——以红山文化遗址、高句丽遗址、渤海国遗址、辽宁“一宫三陵”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旅游。

    边境旅游——完善丹东、珲春、绥芬河、黑河、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等重点边境口岸城市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善通关环境,丰富边境旅游内容。

    拓展2东北地区部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在倡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以下为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

    1.限制开发区域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禁止非保护性采伐;继续实施天保工程;点状开发,集聚发展;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扩大保护范围,控制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强度,改善湿地环境;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

    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禁止过度开垦、不适当樵采和超载放牧;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加强城镇建设,集聚发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6处,国家森林公园108处,国家地质公园12处。

    第三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辑.

    2024年第 1期 税 务 与 经 济 No.1Jan.15,2024(总第 132期 T axation and Economy(Serial No.13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思维 刘力臻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造 , 国家曾经制定和实施过一系列的变革措施 , 然而却没 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 , 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而要 实现这一目标 ,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关键词 ]东北;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 ]F4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以来 , , , 曾经制定和实施过

    三年脱困”、“ 企业减负” , 规划没少做 , 钱 没少花 , , , 大部分国有企业依旧困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 喊了十几年 ,。原因何在 ? 从制度上看 , 上述种种改革措施 , 都是对 传统体制的修补、扶植、输血和输氧 , 而不是对传统体制的最终突破和经济体制上的真正转轨。从思想根 源上看 , 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东北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 底决裂 , 建立和完善市

    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 济。

    一、赋予 “ 国有经济” 新内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有着本质差异。前者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 业为微观主体 , 企业从属于各级政府 , 整个生产的组织仰仗国家的经济计划 , 并由各级政府直接部署、管理 和经营。因此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必然是通过国有企业、国家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加以体现的。它的最大弊端是缺少内在的发展动力、低效、体制僵化及由此导致的供给严重不足 , 物质短缺匮乏。后者 以产权明晰的私人企业、合资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为微观主体 , 各种生产要素 — — — 生产资料、劳动力、资 金、技术、各种产权、各种资源等均由市场调节和配置 , 并在其要素的自由流动中 , 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 中优化配置 , 以保证各种稀缺资源始终能够被最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经济主体占有和使用 , 从而使经济的发 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 ,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 市场也有失灵、失效和失败之处 , 主要表现为 “ 外部性”、“ 公 共产品”、“ 垄断性”、“ 不确定性”、“ 贫富两极分化”、“ 生产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 经济过度波动” 等等。随 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古典体制” , 向加入了政府干预机制的市场经济 “ 现代体制” 的过渡 , 政府对经济活 动的参与及适度干预成为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在市场经济 “现代体制” 下 , 国有经济被赋予了新的 内涵 , 并主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构加以体现 :(1 国家税收和国家支出;(2 国家运用 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 , 以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平稳增 长;(3 政府在大企业适度控股;(4 资产社会化、共有化、多元化的产权结构;(5 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6 健全的经

    济法治体系和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7 维持生态平衡 , 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 , 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修补和完善 , 也不是向自由放任的古典市场经济 [收稿日期 ]2024-10-02 [作者简介 ]刘力臻(1954-, 女 , 吉林市人 ,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博士生导师。5 体制的回归 , 而是创建一种加入政府干预机制的现代市场经济。因此 , 我们的 “ 国有经济” 也应该主要表现 在上述七个方面上 , 而不应仅仅以国有企业来代表国有经济。对 “国有经济” 重新认识和界定的创新价值 在于 , 在 “ 国有经济新内涵” 的理念下 , 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会不攻自破 , 土崩瓦解。

    二、突破传统的 “ 主体论” 和 “ 主导论” 的束缚

    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 , 主要是以政府的税收行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多 元共有的社会化所有制结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经济法治体系、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来加以体现 的 , 那么 , 东北经济就可以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套在头上的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有经济 “主体论” 和 “主导 论” 的紧箍咒 , 放手实施以市场化为目标导向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转型 , 并通过公开竞卖、引进国内外资金、多元产权重组等转型方式 , 变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合作企业 , 大幅度地降低传统国有经 济的比重 , 在市场准入、投资范围、信贷支持、法律援助、信息咨询、政策优惠等方面全力扶植民营经济 , 与 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决裂 , 为东北经济的振兴打下良好的微观基础。我们之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国有 经济和国有企业 “ 主体论” 和 “ 主导论” 的理念 , 是因为事实反复证明 , 市场经济不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 , 而

    必须以民营化的现代股份制企业为主体 , , 而必须

    以市场为主导。否则 , 东北地区 “ 政企不分” ,下来 , 东北地区的政府就走不出 “ 项目怪圈” , ,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 , “ 抓大放小” 的误区

    “ 抓大放小”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阶段性的措施之一 , 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一面。然而 , 如果从 “国有 经济新内涵” 的视角看 , “ 抓大放小” 的提法和做法容易引起误解 , 甚至不利于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和民营 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所谓 “ 抓大” , 是指政府只抓国有大企业 , 继续给予帮助和支持 , 继续维持原有的国 有产权制度;所谓 “ 放小” , 是指政府放开对中小企业国有产权结构的限制 ,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中小企

    业 , 而将其放还给市场 , 使其民营化。从 “ 放” 上看 , “放小” 的举措无疑是正确的 , 是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

    然而 , 如果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不必通过国有企业的 “主体” 和 “主导” 地位来体现 , 那么 , 对国 有大企业也应该 “ 放” , 放还给市场 , 放开政府对单一国有产权的限制 , 使其成为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企业。如果改革的目标取向是市场化 , 那么 , 政府不仅要 “放小” , 更要 “放大” , 给国有大企业松绑。从 “抓” 上看 ,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 , 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培育一个健全的经济法治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 为微观经济主 体提供优质服务 , 而不是直接抓企业。如果赋予 “ 抓大企业” 的内涵是政府为企业服务 , 那么 , 从公平、公正 的角度看 , 政府不仅要抓好大企业 , 也应抓好中小企业 — — — 即让中小企业获得由政府提供的同大企业同样 待遇的优质服务。不仅如此 , 若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创新价值、在市场竞争中掉头转向

    快、吸收就业人数多、同大企业处于竞争不利地位等因素 , 政府甚至更应该制定和实施向中小企业倾斜的各种优惠政策 , 而不是 放任自流。上述分析说明 , 在国有大企业众多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一味地强调 “抓大放小” , 容易对东北老 工业基地的国有大企业的转轨及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化解 “ 国有资产流失” 的困惑

    国有企业改制转轨的重要方式是变卖和引进国内外民营资本参股。如果从 “ 国有经济的传统理念” 出 发 , 这一过程恰恰是传统的 “ 国有资产流失” 的过程。然而 , 从 “国有经济新内涵的理念” 出发 ,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不再以国有大企业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来体现 , 那么 , 这种 “国有资产流失” 的过 程 , 恰恰又是创建产权明晰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过程 , 是创建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 而这正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 , 国有企业的改制转轨过程 , 不仅不 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过程 , 反而是国有资产通过企业转制 — — — 资产重组 — — — 企业赢利 — — — 国家税收的渠道 实现新生和增值的过程。相反 , 不进行这种制度变革 , 任凭国有企业的资产被搁置 , 被蚕食 , 才是国有资产 的真正流失。从供求理论上看 , 资产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 , 不能用资产的原有价格与资产的即时价格的 差额来衡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正常情况下 , 资产的即时价格与原来价格不吻合是绝对的 , 吻合只是相对 的 , 资产即时价格同原有价格的溢价或减价与否 , 取决于资产在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和市场的供求状况。如果把资产变卖的即时价格低于原有价格视为国有资产流失 , 那么 , 凡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国有资产必然处 于不能流动、不能重组的状态 , 而资产要素的停滞必然对经济带来损害。这些不能流动、不能重组的国有 资产常常是不能继续带来收益的国有资产 , 甚至是不断亏损的国有资产。如果不能将这些亏损资产及时 重组、及时变卖 , 而是不断地上新项目 , 注入新资产 , 由此又带来新的更大的亏损 , 而在国有产权结构的无 责任体制下 , 没人能够对成千上亿的资产损失负责 , 这才是真正的最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反

    之 , 如果能 够把那些亏损的、不能带来收益的国有资产进行变卖、重组 , 并通过变卖和重组转换经营体制 , 使之重新获 得资产收益 , 从而增加政府税收 , 增加就业 , 那么 , 即便是低价出售的国有资产也不应视为国有资产的流 失 , 不仅如此 , 更应看作是国有资产和国民资产的增值。然而 , 在传统的国有经济理念的束缚下 , 各级官员 们最怕承担的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 “ 国有资产流失” 的罪名 , 但却不必承担因上 “ 大项目”、因不改制而造 成的严重亏损的责任 ,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国有大型企业向产权明晰的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转换。从价格 理论上看 , 似乎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 , 不同的只是商品的正价格、零价格和负价格上的差异而已。作为资 产的价格 , 是以该资产能够在未来创造的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 营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相悖 , 又不能及时变卖和重组 , , 甚至是投入多少 , 赔进多少。, 售。, ,。事实上 , 在国有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国有资产出售和重组的操作程序 而是暗箱操作;(2 国有资产出售的价格不是市场价格 , 而是人为地大幅度的压 低价格 , 甚至有掌握实权的各级官员从中受贿。因此 , 建立一套国有企业改制转轨的操作法规是防止国有 资产在制度变迁中流失的重要举措。以上分析说明 , 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对国有企业进行制度 变革和创新 , 是国有资产的最大保值和增值 , 反之 , 不变革、不改制 , 或不以公正、公平、公开的程序变革和 改制则是国有资产的最大的流失。

    任何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 , 先行的总是思想上的变革和跨越。没有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的 重新认识 , 难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地区作为计划经济的重地 , 要在市场经济中振兴 , 要变革旧 体制 ,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 需要政府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定位 , 否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将是一句 空话。按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 , 主要有四大职责 :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平稳;刺 激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笔者以为 , 对于处于体制变革中的政府、对于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府 , 除了这 四大职责外 , 还应将培育市场、提供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制度供给 , 保护生态平衡 , 创造公开、公平、公

    正、民主、自由、秩序的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作为自己的职责

    。而现阶段 , 市场经济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

    何搞好政府定位 , 如何把握政府干预的度 , 实现市场和政府二元调节机制的优化组合 , 达到既保持市场经 济的效率 , 不损害市场机制 , 又能克服市场失灵的理想境地。

    责任编辑 :雨 辰 A New Thinking of Rejuvenating the Old Northeasten Industrial Base LI U Li-zhen(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 :S ome reform measures have been formulated and im plemented on the g 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 trans 2 formation to the old northeasten industrial base but there is no result on it.In order to s olve this problem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and ideas should be broken away from and the market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The g overnment-owned en 2 terpri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should be re-recognized and defined for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is g oal.K ey w ords :Northeast China;industrial base;g overnment-owned economy;market economic system

    第四篇: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24-12-12 17:28:0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发挥区位优势广纳仁人志士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使宁江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去年中央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这无疑是为东北、为宁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所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说

    白了就是一句话,“推销东北”和“二次创业”的一个过程,我们宁江亦是如此,振兴宁江也要靠二次创业。当前,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制约着我们宁江的发展,但这些矛盾都是可以解决的。当振兴宁江的基础被赋予新的机制以后,就会实现第二次创业,宁江的经济就会实现新的腾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人。就是 “以人为本求发展”,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指标,更要追求与人的自身质量相关的指标。在改革和经济转轨过程中,要让全区的人都过得去,都有衣穿,有饭吃,有活儿干;要一边谋求经济的发展,一边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特别是要注重吸纳人才,人才是多方面的,在这一方面上我们区呈现出人才资源匮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缺少创造型的人才、企业家型的人才、高技术型的人才和国际型的人才。而人又是有思想,并且是靠思想所支配的,所以,思想又是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所在,各个方面要想发展、要想进步、就必须时刻保证我们全区的广大干部要具有先进的思想和意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先进的政党都必须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就我们宁江区的实际情况来讲我们又很多的优势。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有古老的岁貉人在这里建立夫余国。这可以说我们宁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又有很好的地理位置,我们地处三江交汇处,区内的交通十分便捷,有明沈、科铁、等国省干线公路贯通南北到达省会长春只需90分钟。这都为宁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的资源优势那?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充分挖掘我们有很好的土地资源、很好的矿产资源、很好的森林资源、很好的草地和水利资源,还有好的历史文化和像松原老醋等一些在省内甚至国内曾经享有声誉的品牌效应。首先,对于这些“优势”我们要合理 的利用、配置,并继续开发新的品牌,在树品牌的过程中政府要帮助、指导甚至要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企业树品牌。树的品牌要打得住压、过得了关、经的起推敲,不要光是牌子,不要一想就树、一树就响、响后就倒。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要注重文化和名人效应。这些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实践的证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桃花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原来只是一个不是很出名的岛子,现在却成了年接纳游客达37万人、创造经济利润达5800多万元的旅游胜地。为什么?原因就在一个人——金庸。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里面多次的提到“桃花岛”这个神秘的“武林圣地”,就此舟山市也就成了旅游胜地,并且给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舟山市的有关领导在总结经验是只说了一句话就是:“金庸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我们以后要发展金庸品牌,只要对我们舟山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做。”远的

    不说,且说我们的近邻——前郭县。它之所以在几年内发展迅速除了是民族自治县以外,是不是也有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在做崇?他们是依靠查干湖发展起来的壮大起来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铁岭等等。那么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项目“三江口”,三江口是一个在国内较少的一道自然风景,那里是嫩江、一松、二松的交汇处,我们可以在那里建一个旅游度假村,也可以找来咱们宁江的文化、艺术名人来做一下舆论么,这也许可以带动我们宁江经济的发展。再次,资源配置应该还包括人的结构优化和配置。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改革产权制度,要实行产权多元化;就是要卸包袱,即抓住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开展社会保障试点的机遇,运用各种灵活方式处理不良债务;根据国家政策减免历史欠税,卸掉国有企业背负的沉重冗员和社会负担;转变职能,即在审批制度上进行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经济整体布局和限制类的项目需要有关单位

    审批之外,其他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二、营造法制氛围搞好服务务求高效资源占有量虽然很好,但是为什么近年来招商引资状况并不是十分的显著?这可能是我们在某些地方运作起来有漏洞,特别是部分地方由于招商引资思路错位,出现“四重四轻”现象,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对巨大的市场“肥肉”望而却步。这与我们宁江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宁江的各级政府渴望外商到来,近年来关于引进外资、保护外商的文件不断出台,很多政府领导更是历尽艰辛,求着外商来投资。那么,为什么我们宁江的上上下下这么重视而取得的效果并不是让人乐观那?这可能就是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在东北,一位投资者打了一个2万元纠纷的官司,打到最后,竟

    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五篇:以人为本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挥区位优势广纳仁人志士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使宁江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去年中央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这无疑是为东北、为宁江的发展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契机,所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推销东北”和“二次创业”的一个过程,我们宁江亦是如此,振兴宁江也要靠二次创业。当前,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制约着我们宁江的发展,但这些矛盾都是可以解决的。当振兴宁江的基础被赋予新的机制以后,就会实现第二次创业,宁江的经济就会实现新的腾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人。就是 “以人为本求发展”,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指标,更要追求与人的自身质量相关的指标。在改革和经济转轨过程中,要让全区的人都过得去,都有衣穿,有饭吃,有活儿干;要一边谋求经济的发展,一边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特别是要注重吸纳人才,人才是多方面的,在这一方面上我们区呈现出人才资源匮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缺少创造型的人才、企业家型的人才、高技术型的人才和国际型的人才。而人又是有思想,并且是靠思想所支配的,所以,思想又是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所在,各个方面要想发展、要想进步、就必须时刻保证我们全区的广大干部要具有先进的思想和意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先进的政党都必须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就我们宁江区的实际情况来讲我们又很多的优势。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有古老的岁貉人在这里建立夫余国。这可以说我们宁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又有很好的地理位置,我们地处三江交汇处,区内的交通十分便捷,有明沈、科铁、等国省干线公路贯通南北到达省会长春只需90分钟。这都为宁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的资源优势那?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充分挖掘我们有很好的土地资源、很好的矿产资源、很好的森林资源、很好的草地和水利资源,还有好的历史文化和像松原老醋等一些在省内甚至国内曾经享有声誉的品牌效应。首先,对于这些“优势”我们要合理的利用、配置,并继续开发新的品牌,在树品牌的过程中政府要帮助、指导甚至要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企业树品牌。树的品牌要打得住压、过得了关、经的起推敲,不要光是牌子,不要一想就树、一树就响、响后就倒。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要注重文化和名人效应。这些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实践的证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桃花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原来只是一个不是很出名的岛子,现在却成了年接纳游客达37万人、创造经济利润达5800多万元的旅游胜地。为什么?原因就在一个人——金庸。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里面多次的提到“桃花岛”这个神秘的“武林圣地”,就此舟山市也就成了旅游胜地,并且给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舟山市的有关领导在总结经验是只说了一句话就是:“金庸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我们以后要发展金庸品牌,只要对我们舟山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做。”远的不说,且说我们的近邻——前郭县。它之所以在几年内发展迅速除了是民族自治县以外,是不是也有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在做崇?他们是依靠查干湖发展起来的壮大起来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铁岭等等。那么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项目“三江口”,三江口是一个在国内较少的一道自然风景,那里是嫩江、一松、二松的交汇处,我们可以在那里建一个旅游度假村,也可以找来咱们宁江的文化、艺术名人来做一下舆论么,这也许可以带动我们宁江经济的发展。再次,资源配置应该还包括人的结构优化和配置。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改革产权制度,要实行产权多元化;就是要卸包袱,即抓住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开展社会保障试点的机遇,运用各种灵活方式处理不良债务;根据国家政策减免历史欠税,卸掉国有企业背负的沉重冗员和社会负担;转变职能,即在审批制度上进行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经济整体布局和限制类的项目需要有关单位审批之外,其他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二、营造法制氛围搞好服务务求高效资源占有量虽然很好,但是为什么近年来招商引资状况并不是十分的显著?这可能是我们在某些地方运作起来有漏洞,特别是部分地方由于招商引资思路错位,出现“四重四轻”现象,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对巨大的市场“肥肉”望而却步。这与我们宁江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宁江的各级政府渴望外商到来,近年来关于引进外资、保护外商的文件不断出台,很多政府领导更是历尽艰辛,求着外商来投资。那么,为什么我们宁江的上上下下这么重视而取得的效果并不是让人乐观那?这可能就是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在东北,一位投资者打了一个2万元纠纷的官司,打到最后,竟然



    推荐阅读: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青蓝工程结对帮扶计划
    (三年)幼儿园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多媒体运用于初中美术欣赏课
    鸡西的变化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