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精品范文 入党申请书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市教育年度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青苔石径 时间:2024-07-17 00:54:0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市教育年度工作总结

    市教育年度工作总结

    我市教育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市综治委、城区综治委的安排部署和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创“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狠抓青少年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努力解决各级各类学校中突出的治安安全问题,促进了学校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优化了育人环境,确保了一方平安,为全市教育实行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做到齐抓共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新时期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一项不可少或缺的举措,也是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是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也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市教育局党委、行政历来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充实健全了综治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局长杜荣怀同志任组长,吴尚贵、荣学碧、刘兴明、敬天富等同志任副组长,还设立由蒋礼同志任综治办主任,何百舸、袁爱军、张绍华等同志为成员的综治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综治工作。年初,把综治工作纳入了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目标,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还制发了遂教办2024]03号文件《关于印发的通知》,对全市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同时,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在机关和市直学校校长会上多次讲综治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学校的稳定、安全工作作了强调,分管直属学校的领导经常深入学校检查督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两谁”、“三好”原则,使综治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各级各类学校,今年2月28日,市教育局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在遂师附小召开了市直属学校二00一年综治、普法工作会议,会上对二000年度综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肯定了成绩、找出了问题,并表彰了在综治工作中涌现出的3个先进集体、13名先进个人。会上,市教育局的第一、二责任人分别与市直属学校的第一、二责任人以及教育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签定了《二00一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书》和《市城区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XX市中小学安全工作责任书》。市直属学校也与内部各处、室、班、组签定了相应的责任书,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同时,我们还按照综治委的要求,对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坚持月查季评、半年小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防患于未然。12月28日,市教育局对市直学校综治工作进行了检查,得分均在97分以上,效果良好。据统计,今年市教育局和市直学校共建立综治领导小组13个,领导小组成员80人,建立健全综治基层机构281个,签定责任书295份,达应签面的100%;市教育局和市直学校领导经常性宣讲综治、安全工作。市教育局办公室发教育简报3期,对市直属学校一季度和半年、全年的综治、消防安全工作检查情况得分予以公布。同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市教育局和直属学校加强了同辖区的党委、政府、公安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综治活动,把学校综治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治工作的一部分,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校的综治工作。通过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推行,既充分发挥了党政主干线的核心作用,又发挥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担负起了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切实抓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宣传活动,是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202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市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由于我市部分地区严重拖欠教师工资、邪教组织“法轮功”亡我心不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交错集中,维护学校稳定,关系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教育局一方面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的决定》精神,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性认识。积极参加、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维护稳定会议精神,并对本系统的教职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另一方面市教育局积极组织了以继续深入贯彻学习《条例》、《决定》为主题,以“一纲五法”、“刑法”等为内容的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并把每年的3月定为综治工作宣传月,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干部师生遵纪守法,维护大局意识。一是层层召开会议,组织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条例》、《决定》和上级有关的综治、稳定文件,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力求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明白,并响应号召,自觉遵守,不利于稳定的话不谈,不利于稳定的事不做。二是充分运用广播、录像、板报、标语、墙报、展板、知识竞赛、图片等形式,既大张旗鼓,又扎扎实实,寓教于乐,把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宣传活动中,做到了“五落实”,即经费落实、资料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阵地落实。法制教育课开设面达100%以上,做到了有课时、有教师、有考核。三是积极组织师生员工面向社会,开展街头宣传活动,力求把综治、法制、稳定等有关精神辐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3月2日、28日,6月26日,11月9日,12月4日先后共六次组织师生分别围绕“综治”、“严打”、“禁毒”、“消防”、“法制”等不同的主题进行街头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义务咨询5000余人次。6月26日,市直各校师生走上街头,参加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突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主题,明确了在“创建无毒社区”中的职责。根据城区综治委和市消防支队的安排,今年,组织了市直学校师生10000余人观看“扫黑除恶”专题影片。组织了万余师生参加声势洁大的法轮功捕判大会和扫黑除恶大会。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了正气,提高了遵纪守法的意识。在宣传活动中,各学校综治责任人均到场组织、指导,市教育局综治领导小组亲自到场督促、检查,保证了宣传时间、宣传效果。据统计,街头宣传活动中,市直属学校无一缺席。四是积极购买综治资料。全年机关和市直属学校按城区综治委的要求订阅了《长安》杂志,还主动订阅了《民主与法制》、《四川法制报》等综治报刊。五是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市教育局多次到区县、乡镇督促兑现教师工资的发放,对部分学校教师、家长排忧解难。针对XX区个别地方因拖欠教师工资而出的停课现象,市教育局要求中区教委积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当地党政争取大努力解决教师的困难,避免了事态事进一步扩大,有力地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对遂中等招收初高中五年一贯制实验改制班;市区教育资源优化重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市教育局多次向市委、市府领导请示,汇同有关部门多次研究,广泛宣传,本着积极、稳妥、公平、公开的原则,顺利地进行了实施,既对我市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受到了社会普遍赞誉,维护了社会稳定。

    由于工作落实,在今年教育局机关和市直学校教职员工没有出现一起违背有关政策规定的事件,市直属学校师生员工无一例练习法轮功者,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各校加强了对师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发现排查不安定因素,无一起集会、游行等事件,校园秩序正常,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的教育,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合格的劳动者,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局在抓预防养活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突出德育工作首要地位。各级各类学校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管理,突出“三育人”过程实践。除继续贯彻实施《学生品德考核细则》外,还印制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品德考核细则》,并根据各校实际制定了《操行评分细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核。同时,各校还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为了帮助师生认清“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本质,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今年我们在学校广泛开展了“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拒绝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征订了16万册教材,使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2、启动“四五”普法。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法律常识》课,开课率达100%,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条例》、《集会示威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各校还聘请法制教育副校长和辅导员定期到校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纪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得到增强。市教育局“三五”普法工作受到省委、省府和省教厅的表彰。

    3、严格控制学生流失,加强对双差生的教育转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犯罪现象有向小龄化发展的趋势,学生中特别是双差生违纪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不把适龄学生推向社会,我们把控制学生流失,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作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严格执行《关于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的通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即实行学生流失报告制度,审批制度,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让大家都来关心弱差生。对教师中歧视、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差生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大力倡导教师“爱心”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差生与培训一个优生同样光荣”的观点,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两全”原则的具体体现。四是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活动,市直属学校均设立了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对特困生予以减少学费,给予适当生活补贴等,避免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发生。同时,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几年来,全市中小学生流失率大幅度减少,这对于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防范机制,增强整体防范能力 为了确保校园的稳定,我们根据“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综治方针,既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政法部门的“严打”等专项治理工作,又按照“三好”原则,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起预防机制,对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随时做到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一是机关和各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如守楼护院制度、巡夜制度、门卫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居民公约等,并制定了奖惩措施,市教育局还与职工签定了安全文明楼院责任书、住户之间相互签定责任书,明确职责义务,共创文明小区。在今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节假日,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实行全天候领导值班制度,对重点消防部位专人守候,确保学校稳定无事故。这些制度的完善,使学校的各项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转道,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人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网络。教育局机关、直属学校根据综治要求和自身特点,注重物防技防有机结合,重点突出人防优势,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守楼护院队、义务消防队、治保会、调解委员会、家属委员会、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委员会、违青帮教组、学生保卫部、夜间巡逻队等组织共109个。同时增加投入,对学校的图书室、财务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建立安全文明责任区,增添物防设施,整改安全隐患,实行专人负责专人守护。在今年,一中、三中、职中、师校、遂中等学校建修期间,人员进出复杂,给学校管理、安全工作增加难度,但由于各校领导重视,强化了管理责任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三是各校加强了对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员的管理,建立了暂寄住人口登记卡。制定了房屋出租责任制,并且随时查情摸底,杜绝了流动人口、暂寄人员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四是突出抓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校均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使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同时,实行安全工作责任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经常性地抓好校内校舍、消防、卫生饮食等安全工作,加大了师生安全常识教育,在教育系统经常讲安全工作,使抓安全工作就是抓发展、抓效益、抓质量、抓稳定的观念深入人心。全市有十万余师生参加了安全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防范能力,使各部位的安全守护做到了全天侯、全方位不失控,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今年市教育局和市直学校无刑事案件和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四、继续深入开展“创模”和“创安全文明小区(学校、楼院)”活动,综治工作成效显著

    “创安全文明校园(小区)”活动是“创模”活动的具体化和深化。安全、祥和、文明、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是实现综治管理目标,实现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物质条件。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既净化了师生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又通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的习惯。为此,我局认真贯彻省综治委1997]11号文件《关于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建设,深化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的意见》,严格按照城区综治委的安排和规划,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市教育局和各校均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全年创建规划,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布置。二是加强共建,治理好周边环境。遵从属地管理原则,市教育局及各校均自觉接受各地所在的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综治机构的督促检查,积极参加综治会议和有关活动交流信息,从不缺席,按时报送各种表册。并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内校外周边环境,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告别‘三室两厅’,争做‘四有’新人”的活动,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美化校园,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在这项活动中,各校均创出了成效,遂宁师校获得“省级综治模范单位”称号。目前,市直属学校中有省级综治模范单位1个,市级综治模范单位2个,县级综治模范单位3个。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今年,我市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系统政治稳定,学校安全,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刑事案件、火灾、交通、重大灾害事故发生,也无非法集会、示威、罢课、集体上访等闹事事件,校园秩序良好,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教育系统队伍庞大、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综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校园内偷盗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校还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工作中一些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宣传、贯彻上级有关综治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中央《决定》和省上《条例》,继续坚持综治工作的“两谁三好”的原则,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周边环境的治理的力度,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努力促进全年综治工作目标的实现,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我市经济腾飞、教育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市教育学会2024工作总结

    **市教育学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兴市”战略,积极发挥学会指导、协调、服务教学的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校本革命,创建高效课堂,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加强了“xxx”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对承担的河北省教育学会10项科研规划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情况汇报,观摩实验教师专题研究课,查看课题研究档案资料,并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优化成果管理。认真总结研究成果,今年,有四项教育科研成果获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三项科研成果获邯郸市教学成果奖。同时,通过办好学会内刊《**教育》,开展报告会、展示会、观摩课、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第三篇:市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精选)

    市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

    20**年,是镇江教育“一手抓以布局调整为重点的硬件建设,一手抓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核心的软件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率先当强’”的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第五次党代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把握大局、统筹兼顾、狠抓落实,突出抓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布局调整、素质教育、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镇江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表现为六大方面: ⒈教育布局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市属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省镇中改扩建工程竣工。省镇中改扩建方案由同济大学设计,共拆迁校内住家108户,重建了校园的道路和管网,新建了大门、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计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于今年9月竣工。省镇中改造后,校园面积扩大到160亩,不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被称为江苏省老校改造的典范。今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回母校参观;教师节之前,市委、市政府又为改造竣工的省镇中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二是一中XX区校主体工程封顶。一中XX区校占地350亩,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目前征地工作已完成,教学区拆迁已结束。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2亿,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6.2万平方米,体育馆、田径场也已破土动工,一期工程的校园绿化已经启动。三是多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易地新建旅游学校、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2024年市政府为民办的15件实事之一。截至10月30日,市旅游学校已与蒋乔镇、五凤口社区签订了征地协议,新校区东边地块的放线定桩也已完成,年底前将举行开工典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完成投资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其中科技楼、劳技楼已竣工,建成科学探究室、通用技术实践室、钳工实践室、木工实践室、车工实践室等15个劳技课专业教室,电力增容已完成,绿化工程即将进场施工。由恒顺集团承建的“恒美山庄配套初中”8月份正式开工,已完成土地平整、高压线迁址,正在履行建设报批手续。实验高中风雨操场、塑胶跑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⒉深化素质教育结新硕果。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的“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素质教育要求,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推进高中阶段课程改革。

    第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4月份,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抓好行为养成教育。将“三仪式一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纳入德育考核内容,举行了“好习惯伴我行”童谣比赛,评选了32所“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二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市属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研组,上半年开展培训活动22次,开设学生讲座6场,家长讲座4场,面向社会讲座3场,接待学生、家长咨询2024多人次。三是抓好法制教育。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课时、教师、教材、考核“四落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少管所参观,对师生进行警示教育。四是抓好暂差生教育。学校普遍建立“暂差生”档案,充分发挥关工委、法制副校长作用,与“暂差生”建立帮教关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将全年刑事作案成员中的在校生比例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

    第二,扎实推进课改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围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展了“开齐开足课程”、“利用节假日补课”的两项专题督导检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市教研室举办小学课改巡回观摩周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送教下乡;市教育工会举办了“魏书生课程改革现场报告会”,并请魏书生为千名教师上了语文公开课。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结合研究江苏省2024年高考新方案,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会议”。职业教育启动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教学为特征”的职教课程改革,开展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年”活动,组织师生举行了职业技能竞赛。与此同时,市教育局研制了高中学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通过创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第三,坚持学校特色创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学校越来越重视特色创建。2024—2024学数、理、化、生物、信息技术奥赛中,获省级一等奖的学生达到33人次;在江苏省第六届运动会上,江苏省镇江中学夺得男子排球比赛乙组第一名、丹阳六中夺得女子足球比赛第一名、镇江九中夺得手球比赛第一名;在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文艺节目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2个。21所中小学创建成“XX市健康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得到了扎实实施,育人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⒊强化、优化管理有新成效。一年来,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促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第一,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今年,我们引进了英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已在上海试行6年、常州试行3年)理论,市属学校全面制订并实施2024—2024年三年发展规划工作。暑假以来,通过逐校调研、评审论证,促进校长增强办学责任,明确发展目标,系统超前谋划,自主生动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与此相配套,正在研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制、督导评价制、履职考核制,以此促进每所学校立足现有基础,积极主动发展,探索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主动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第二,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普通高中,针对办学规模、生源状况变化的实际,不断完善“年级部管理”、“双案制教学”、“晚自习管理”“寒暑假工程”等新型管理模式,着力建立各方面协作共进的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初中学校,我们通过引进常州中考试卷、解剖XX市后六中学现象,引导校长、教师总结反思,向教学管理“精细化”要质量、要效益问题。第三,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意识,发挥教研、教科部门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职能。教科所抓好重点课题研究,进行国家级、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评价”等的研究,取得阶段成果。教研室服务基层,预约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有力指导。六所老重点中学加强了协作机制,组织调研性测试和统批、分析工作,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

    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24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市本

    一、本二以上达线率分别超出省平均值1.25和0.58个百分点,总平均分比去年提高了13.39分;市属高中本二以上达线突破1000人大关。镇江一中张梦媛、周枕竹两学生的成绩分获江苏省文科第4名、理科第10名,并列为XX市文、理科“状元”。

    ⒋队伍建设有新举措。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年来,我们以“三大”活动为主线,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抓好校长培训。以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为主题举办暑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市教育局选派11名教育管理干部、校长到常州挂职。二是开展“三大”活动。在去年“三爱”师德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启动了“三大”,即“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技能大练兵、专业知识大比武”为重点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活动。市教育局指定必读教材6本,集中购买发给每位教师;成立活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网络;暑期全市教师提前三天集中,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组织多场报告、演讲、交流会,促进教师认真读书;开展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个人网页评比,以先进典型引路等,活动既轰轰烈烈也扎扎实实。“三爱”、“三大”活动构成了具有鲜明镇江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姊妹篇”,与深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起来,营造了教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发展专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学校、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激励、比学赶帮的热潮。三是公开招考新教师。会同人事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新教师63名,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机制。

    ⒌区域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步。今年,我们高度重视县(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工作。一是各项教育投入政策得到落实。上半年结合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下半年结合减免学杂费专项督查,加大了对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6项财政教育投入政策(预算内执行班主任津贴新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新标准,以及足额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设备和校舍维修专项经费、减免城乡“低保”家庭相关经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和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的督查力度。今年,各地财政预算内都加大了教育投入。例如,班主任津贴都执行了新的标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都做到了不低于小学60元/生·年,初中90元/生·年。2024年,丹阳预算内教育拨款比2024年增长了20%左右,净增约4000万元。秋学期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工作首战告捷。9月份,财政第一期补助资金1412.25万元已拨付到校,23.2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和信息技术费获得减免。二是合格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市政府召开了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器材、理化生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四项“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截至10月底,省帮扶的句容、丹徒农村定点初中均通过了省四项“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验收;其他地区均制订了规划,落实了资金,明确了进度,为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积极推进。镇江新区、XX区积极推进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新区统一规划了姚桥、丁岗、大路三镇的中小学布局,撤并了丁岗中学,原校址交给镇江机电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新区职业技术学校。明年拟撤并三镇的石桥中学和所有村完小。今年已投入800万元,新建了丁岗中心幼儿园、丁岗中心小学综合楼和大路中学食堂,并准备明年建造大路中学综合楼。9月份,XX区也启动了高桥中心小学易地新建工程,目前已征用土地48亩,规划新建校舍10000平方米,基建工作已进入到图纸设计阶段,所需资金约1000万元正在筹措。四是开展创建调研。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省教育厅先后两次下发《2024年—2024年江苏省县(市、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征求意见稿)》(24条版本、15条版本)。3月份,组织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认真方案。10月份,又到扬中专题调研,解剖麻雀,分析现状,研读指标,查找差距,督查推进。

    ⒍教育宣传再续新篇。今年,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努力唱响教育优先发展的主旋律。围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高考大面积丰收、省镇中改造竣工、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三大”活动、毛芊老师事迹等话题,上半年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量突破了200篇,其中在《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3篇,省级教育报刊发表8篇。报道总量及国家、省级媒体报道数均已达到去年全年报道量。与电视台、电台联办《教育在线》栏目功播出节目80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加强,为优化镇江教育环境作出了新贡献。

    此外,在党团、工会、招生、安全、国防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统计,20**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8%,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7%。创成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3个,省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各1个,省级职业学校示范专业2个。市教育局被国家有关部门表彰为“全国人口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政府、省有关部门表彰为“江苏省“四五”普法先进集体”、“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XX市“四五”普法二等功单位”“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二等功单位”、“2024-2024全市档案工作集体”“XX市环保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工会获得“江苏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创新成果二等奖”等。

    今年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还未引起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句容、丹徒等地用教育费附加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减免学杂费的金额还比较多,XX区预算内教师工资还留有250万元的经费缺口等。三是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遇到突出矛盾,影响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进度;市实验初中二期工程、市六中操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还未能解决。

    第四篇:市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市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20**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为主线,以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县“三二一六”战略目标,努力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就一年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们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任务,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狠抓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和党校主体班培训、干部赴外培训、省市调训、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干部学历教育以及乡镇、部门分散培训七大板块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级各类培训任务2.6万人(次),占全县干部总数的436%。一是采取集中轮训、分散培训及电化培训等方式,举办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班12期2024人(次);二是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举办主体培训班15期,培训干部1539人(次);三是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任务,积极组织134名干部赴外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四是以省市调训为契机,选派69名干部参加了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全面完成了上级调训任务;五是以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为载体,组织开展流动党校培训53期3790人(次),举办广播电视党校专题讲座24期24课题;六是以乡镇电化教育播放站点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为依托,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培训116期1.25万人(次);七是以县委党校、县农广校、县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地,开展函授教育240人(次);八是按照分层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干部培训84期5620人(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思想领路,树立创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下功夫,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重点问题上创特色、在热点问题上出成果的目标要求,从转变老思维、培树新理念做起,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原则和方向。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把每名干部都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领导科学等领域的学习提高,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二是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坚持提高素质与增强本领相结合,在抓好理论武装、党性修养、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文化素养“五大板块”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把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推动中心工作的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全县“三二一六”的发展战略,举办了多期项目建设培训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民营企业主赴外培训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省市专家教授举办畜牧养殖专题培训班、林果栽培培训班等,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线”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线”展开,从而把干部培训的实效直接转化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三是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既是一项义务,也是一项权利。县上秉承这一理念,制定完善了《XX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XX县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培训计划,连续五年实施了全县党员干部“双百双千”培训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干部受训面,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干部成长、服务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树立整合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和协调主管的职能作用,每年年初,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将全县各部门、各行业的培训计划进行有效整合,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培训计划,县财政统一安排培训经费,县委党校(行政学校)等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培训。全年先后举办了新提拔干部、党务干部、团干、妇干、“三方面”干部、科学发展主题辅导员、优秀中青年干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村干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等一系列主体培训班,有效整合了资源,保证了干部培训协调有序进行。

    (二)拓宽培训渠道,构筑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一是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调训这一“主渠道”。县委把保证和落实上级调训作为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的基本任务,今年,按照上级培训部门对参训干部的要求和培训范围,先后积极选派69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干部,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二是不断巩固党校培训这一“主阵地”。县上在对县委党校进行了整体搬迁后,投入资金15万元配套建成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络c级站和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中心,成立了县委党校函授辅导站,配备讲师职称以上的理论教员5名,编发《农村党员简明读本》、《在党旗下》等学习教材20多种,极大地改善了县委党校的办学条件。近5年来,利用县委党校的师资力量,共举办党校主体班60多期,培训干部1.5万人(次),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29.1%。三是积极搭建党员干部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培训两个“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灵台党建网的布局和功能,13个乡镇机关全部接入互联网,在184个村全部建成了“三好”播放点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拍摄制作了《奋斗者的足迹》、《小康路上一面旗》、《作用在实践中发挥》、《公推直选“当家人”》、《达溪河畔党旗红》、《风好正是扬帆时》、《好雨知时芳草碧》、《试点催开民主化》等反映全县党员干部创业的电教专题片,开办了“党旗飘飘”电视专栏,大力宣传报道全县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十先百佳”等典型。近年来,县上共发放电教片602盘,县、乡、村播放站(点)共播放电教片3512场(次)。四是坚持办好“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两个“新窗口”。结合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活动,组织8名理论教员深入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各乡镇和西沟门煤矿开展流动党校培训53场(次),培训干部职工3790人(次);开展广播电视党校政治理论及实用技术专题讲座24期24课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五是大力拓展干部赴外学习培训这一“新途径”。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培训资源优势,分别在山东潍坊和浙江温州建办了干部赴外培训基地,依托基地拓展延伸,积极开展赴外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1393名县乡领导干部、乡镇XX县直部门负责人、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山东潍坊、陕西杨陵和天水、敦煌等地考察取经,实地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思维理念,组织各乡镇XX县直党委副书记赴兄弟县区学习党建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建设小康家园的实际本领。六是大力推进干部学历教育这一“新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通过函大、农大、电大、自学考试等形式参与在职和离职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有1192名干部参与学历教育,有289人已取得了本科学历,520人取得了专科学历。在县委党校开办了村干部大专班,在县职教中心、农广校开办了村干部中专班,先后有276名村干部参加学习,已有134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62名村干部取得了中专学历,为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培训实效,创新多手段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各类班次参训干部的职业特点、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合理恰当设置课程和培训内容,不断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实用性。把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作为确保培训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确定培训内容,建立与培训对象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促进“教”与“需”的结合。一是围绕重点工作确定培训内容。每半年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制定一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落实计划,对乡村干部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果树管理、畜牧业养殖、劳务经济等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乡村干部200多名,收到了较好效果。二是围绕基层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党建工作考核,每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各级各部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情景模拟等研究式、体验式现代教学方法,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提高了培训的综合效果。三是围绕干部知识现状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干部年终考评中反映出的干部队伍在知识、经验、修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对应的培训班次或组织干部外出培训。近三年先后选派328名乡镇领导干部参加了县上组织的赴外培训和省、市统一调训,提高了乡镇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政治素养和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一是变“固定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确保干部学有兴趣。在开展培训前,我们组织乡村党组织采取发放调查表、开展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干部的所思所盼,根据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将苹果种植技术、肉牛饲养技术、外出务工常识及强农惠农政策等农村干部普遍期盼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作为重点内容,由干部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参训班次,充分尊重了干部的意愿和要求,激发了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变“填鸭式”培训为“互动式”培训,确保干部学有所获。在培训组织上,注重与上级培训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教授的沟通交流,采取邀请专家学者“送学下乡”,现场授课,现场分析解决难题的“动态”教学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重视教员与学员的互动,积极推行双向互动的“群言堂”教学,采用研讨式、问答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培训教员和参训干部的双向交流,有效调动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变集中培训为“送学到家”,确保干部全面受训。针对乡村干部分布面广、不便于集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办班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在县电视台策划开办了农村干部致富能力培养“科技苑”专题栏目,确定每周播出一个专题讲座,使广大基层干部坐在家中即可观看专家讲座,接受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四是变定点培训为流动培训,确保干部学而不厌。县上积极与省、市业务部门有关专家和甘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邻近高校专家教授进行了衔接联系,组建了由专家教授及县内中级以上职称及大学本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巡回各村、各种养基地、示范点,对种养干部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受到了乡村干部的普遍欢迎。

    (四)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全县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一是把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县上成立了由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社局、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农广校为成员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培训工作,履行协调指导作用。制定出台了《XX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XX县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组织、人社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形成了多方联手,齐抓共管的干训工作格局。二是把落实经费、加大投入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保证。县上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在十分紧困的情况下,坚持优先预算安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20**年拨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40万元,五年来累计达到140万元;各单位、各部门也从包干经费和预算外收入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坚持“分级负担,配套扶持”的原则,采取县管党费拿一点、积极向上争一点、干部单位出一点、培训对象交一点的办法,不断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渠道,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把健全制度、强化考核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

    县上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年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一并考核,有效调动基层各单位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了干部培训班审批备案制度,对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县上集中开展的赴外培训活动,要将培训资料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登记;对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开展的干部培训活动,一律要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培训情况,有效增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了干部培训通报制度,采取定期通报和不定期通报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每半年和年终分别对各乡镇、各部门参加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情况通报一次,对干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违纪情况进行一经发现立即通报。继续完善干部培训登记制度,每次干部脱产培训,及时做好《干部培训情况登记册》的填写工作,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情况登记册的基础性作用,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县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较,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干部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对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得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分析能力。二是培训机会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出“四多四少”局面,即:领导干部培训的多、一般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的少;管理干部培训的多、专业技术干部及业务人员培训的少;县直部门培训的多、基层干部培训的少;党员多、非党干部少。三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与各级干部多样化的培训需求还有差距。干部培训的普遍性需求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结合不紧密,理论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调,专业培训精细化、个性化水平不高等。

    2024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要求和中组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全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灵台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1.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干部综合素质有新提高。一要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武装干部的头脑,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启迪干部的思维,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美化干部的心灵,引导干部时时刻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要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提高各级干部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本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运用掌握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和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三要以业务培训为重点,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岗位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业经济等方面新知识的培训和与干部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技能的培训。四要以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为重点,拓展知识视野。大力开展文化、经济、法律、管理、心理知识的培训,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头脑。2.进一步抓好统筹规划,开创干部教育培训新成果。一要抓好领导干部培训。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努力开阔他们领导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视野、思路和胸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二要抓好后备干部培训。以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和党性修养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后备干部培训,促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科学发展、为民谋利、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本领。三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对乡村干部加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等方面能力的培训;对社区干部加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能力的培训;对企事业单位干部加强实践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四要抓好专业人才培训。围绕实施科教XX县、人才强县战略需要,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有重点地切实抓好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切实解决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3.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开辟干部教育培训新渠道。一要加强调研,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充分听取主管部门、各级干部、参训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培训需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和教学内容。广泛征求参训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时间安排、教师授课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二要拓宽渠道,增强培训的开放性。坚持重点培训与干部轮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干部在职自学相结合,实现培训渠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突出实践锻炼在干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完善现有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培养形式的基础上,采取上挂、下派、交流等方式,扩大干部到基层一线、邻近市县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规模,实现培训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三要改进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推动培训重点由知识培训为主向党性锻炼、能力训练、思想和工作方法培养转变;教学方式由课堂讲授为主向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互动式教学、心理调适等方式相结合转变,提高在学习锻炼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体制。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制定落实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具体《实施意见》,并督导各部门制定并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分项规划,把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干部参学、参训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目标,切实解决干部重复参训、多年不训、重要岗位干部难调训的问题。二要加强基础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区内外高等院校建立培训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办班等形式,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推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加大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办法,保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积极拓宽培训经费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单位、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四要加强学风建设。要建立学风建设督查制度,把学风情况纳入干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的重要条件,作为衡量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准,推动学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五要健全工作机制。对培训资源进行大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督导检查机制,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联系会议的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大规模格局。

    第五篇:市的教育工作总结

    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XX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1.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实施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2.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网120个(使全市达到233个);完成常州教育网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过30万,累计访问量超过80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0g;1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4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的88%。

    3.规划新一轮教育布局。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XX-2024年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等3所职业类学校进行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及6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按时竣工。

    5.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9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8所(使全市达到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使全市达到7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项目。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两地教育合作项目,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6.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管理和控制“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继续实施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合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继续实施“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在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动儿童少年专门学校,规范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249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2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7.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设,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5所(使全市达37所)、省级实验小学8所(使全市达54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44所);全面开展星级高中转评工作,100%的省重点高中顺利转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96.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XX年,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情况下,我市再次取得佳绩:万人进线率为万分之十九,第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本科录取率56%,其中市区高达70%,名列全省前茅;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比例为万分之四十八,位居全省第一,超省平均一倍。

    8.职业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新创省级示范专业16个,市级示范专业(含中专校)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达96%;1563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达44%,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达35%,名列全省前茅。



    推荐阅读:
    市教育年度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手语第一课
    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
    举办基层红十字专兼职干部培训班(推荐)
    美术 2
    上一篇:浅析中职体育教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