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运输合同 服务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2024年山东省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小文档整理)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红尘浅笑 时间:2024-07-29 06:51:0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山东省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小文档网整理)

    2024年山东省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转调压力,莱芜市围绕“转调”做文章,工作重心向质量、效益转移,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优化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4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3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1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7.95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2024年的7.0:57.8:35.2调整为7.6:56.0:36.4。

    一、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09万亩,粮食产量28.24万吨。生姜产量18.74万吨,大蒜产量20.82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财政农林水务支出7.74亿元,较上年增长14.5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6.8万千瓦,增长1.68%;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65万亩。

    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9.45亿元,同比增长12.54%,增幅列全省第7位。32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81.25%。主要产品平稳增长。其中,铁矿石原矿增长10%,钢材增长5.9%,软饮料增长73%,服装增长35.7%。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钢产业实现增加值168.35亿元,增长16.6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2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92%。非钢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1.1%,首次过半,比上年提高 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实现产值272.4亿元,增长20.8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7.39%,比年初提高1.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平稳,经济贡献不断提高。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7.95亿元,同比增长8.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4%,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提高点数居全省第7位。服务业完成税收26.1亿元,增长6.73%,对全市税收贡献率达到101.56%。从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8.94亿元,增长5.0%。金融业实现

    增加值32.04亿元,增长9.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51.75亿元、57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2%、4.69%;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24.98%。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3.11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7.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4%。

    (二)三大需求保持平稳,经济支撑基础稳定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7.75亿元,增长13.02%。其中,批零行业232.41亿元,增长14.6%。住宿餐饮业25.34亿元,增长0.12%。销售额增长较快的商品为: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金银珠宝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其销售额分别增长31.4%、32%、83.2%。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63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一产投资2.58亿元,下降24.2%;二产投资322.87亿元,增长18.2%;三产投资147.18亿元,增长26.4%。从投资结构看:服务业投资加快,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31.14%,较2024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60.8亿元,增长17.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34.02%,较2024年提高1.84个百分点。大项目支撑明显,617个建设项目中,过亿元项目458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397.63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83.96%。

    外贸形势逐步好转,出口结构升级。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进口17.53亿美元,增长26%;出口7.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全年外贸形势逐步好转,进出口、进口、出口全年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7.4、21.7、9.2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看,钢材出口3982万美元,下降66.2%;纺织服装出口9701万美元,增长0.6%;农产品出口36336万美元,同比增长8.9%;机电产品出口7549万美元,增长10.6%。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深加工农产品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26.3%,比去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精细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三)三方收入稳步增长,分配结构加快调整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9元,增长9.7%;人均消费性支出16977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12161元,增长11.7%;人均消费性支出6737元,增长10.57%。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达到4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4年的2.44:1下降至2.4:1。

    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42亿元,同比增长14.56%;利税63.94亿元,同比增长90.01%;利润34.86亿元,同比增长412.52%;亏损企业亏损额6.26亿元,同比下降77.74%。

    财税收入保持平稳。全市实现税收总收入84.35亿元,增长1.96%。其中,国税49.94亿元,增长1.55%;地税34.41亿元,增长2.56%。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9%,列全省第7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76亿元,增长

    1.72%。财税质量明显提升,税收占比达到81.58%,比2024年提高3.34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省4.08个百分点

    (四)运行环境总体趋稳,回升苗头显现

    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增强。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市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仍然强劲。全年纳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比2024年增长81.3%;年末全市上规模的“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较上年末增长19.1%。全年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10489家、私营企业2024家,同比分别较增长46.3%、0.8%。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不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通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保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下降2.2%,工业企业生产压力逐步缓解。

    货运周转量稳定增长,工业用电逐步回升。从反映经济活力的两项指标看,全年货运周转量58.6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96%,增幅较去年加快1.3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93.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9%,增幅较去年提高16.95个百分点。

    (五)民生保障不断提高,就业形势稳定

    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34万人,增加2.0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58万人,增加0.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2 万人,增加2.3 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7.4万人,增加 0.7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人数达41.89万人,增加0.9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7.6万人,参保率达到9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9.88%。就业形势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403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2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

    从产业结构看,尽管2024年服务业比重提高较快,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仍低4.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分别较GDP、工业增加值分别低1.8、3.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仍高达6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比全省低1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新兴产业发展还相对薄弱。从区域发展看,受主导产业影响,近年来钢城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短板。2024年,钢城区财政收入下降14.73%,影响全市增速5个百分点,且较2024年仍然下降17.88%。

    (二)经济发展效率有待提高

    一是投入产出率较低。2024年全市GDP与固定资产之比为13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4位,说明我市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大,也说明全市投资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二是企业盈利水平偏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润率只有1.9%,资产贡献率也仅为6.7%,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4.5、13.4个百分点。

    (三)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回升空间有限

    总体来看,2024年拉动全市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数据虽然有积极的方面,但也仍显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列全省15位,出口增幅列全省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列全省17位。同时作为全市主导产业的钢铁、建材等行业深陷产能过剩压力,供需矛盾突出。在国际经济形势无明显好转,外贸摩擦加剧,国内需求竞争激烈且回升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全市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

    三、2024年经济发展形势展望及建议

    2024年,是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调发展,建设“五个莱芜”的开局之年,展望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有利因素有所增加,但运行风险依然存在。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2024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及日本消费税提高给国际经济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的传导风险。而我国经济发展也已经进入“换挡”期,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经成为长期趋势,从反映今后经济增长点的新开工项目看,2024年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长14.2%,较2024年回落14.4个百分点。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总体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二是全市经济投入增速回落,发展后劲减弱。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工业投资增长18%,增幅较2024年回落37.6个百分点。这对2024年工业产能扩张有较大影响。同时,2024年新开工项目294个,较2024年减少了110个,这对2024年市场主体增加的带动也有所减弱。三是主导产业低位徘徊,形式依然严峻。一方面,房地产、汽车、船舶等下游产业发展依然不明朗,对原材料的需求不会有较大变化,同时在产能过剩压力下,钢铁行业不会产生明显好转。同时随着环保压力上升,必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环保成本,按目前情况预计,到2024年,吨钢还需增加130-150元环保运行成本,全市则需要投入环保成本约22亿元。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世界经济总体在复苏。2024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体复苏,美国、日本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7、2.3个点,欧元区下降幅度三季度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年全国经济增幅7.7%,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国内经济平稳的趋势在2024年将有所延续,这将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投资结构调整明显,利于经济结构转型。2024年投资增幅虽有所放缓,但内部结构有了较大调整。服务业投资加快,占比提高,利于今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投资主要偏向技改投资,且技改投资占比较往年有所提高,特别是随着莱钢新上电炉、泰钢不不锈钢升级改造完成,为全市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济莱协作区建设深化,利于服务业发展。随着济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项壁垒破除,同城效应将在物流、资金、人力等流动性较强的资源交流上率先发力,对全市服务业特别是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四是经济增速放缓为转调赢得空间。2024年全市经济增速较2024年放缓1个百分点,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在此基础上又下调0.6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目标0.6个百分点的适度回落,可以减轻高耗能产业约20亿产值的“保底”压力,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预留了空间,利于“质效导向”的发挥,能主动引导各级工作重点向“转调”转移,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总体来看,2024年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仍然严峻复杂,风险与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全市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转调发展,培育内生动力,努力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一要加快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我市赶超压力与转型压力并存,要保持速度与质量并存,就必须加快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高起点发展,新产业带动,尽快跨过“转型节点”。因此,要积极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扶持政策,打造政策高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竞赛”积极引进新兴产业落户莱芜。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推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二要强化传统产业升级。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既是全市经济的基础,也是发挥集聚效应的优势,不能丢掉“优势”找“优势”,在重视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以泰钢不锈钢为例,不锈钢产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12.7%,远远高于全市钢铁行业0.4%的利润率。因此在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上,要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引导资金向精深加工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因地制宜的编制发展规划,增强各镇域、园区经济载体的承载力和特色产业集聚力,积极推动成熟型资源区域的路径转换,尝试招商信息共享,项目协调选址,探索合理的考核与收益分配办法,鼓励各级发展“飞地经济”,实现资源能整合,区域能协调,载体有特色,特色促转型的发展模式。四要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莱芜地域狭小,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城市集聚效应弱,通过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主动对接省会济南,积极破除要素流动藩篱,一方面利用省会优势,增强莱芜城市吸引力,优先引进人才、管理、资金等要素。另一方面做好园区共建,推动产业融合。

    第二篇: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立足农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由当初贫穷落后的小县城跃升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展之初,寿光既无区位优势,也无资源优势,但就是依靠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全面构筑现代工业体系。依靠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寿光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寿光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新发展优势,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市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工业都是封闭型的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工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农村道路坑坑洼洼;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1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4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寿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4.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5.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面快速发展使寿光在山东省和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快速跃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寿光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24年名列第四十一位。如今的寿光,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成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寿光市在区位上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不毗邻大城市,享受不到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没有资源优势,缺乏依靠富集资源实现发展突破的条件;不靠近交通运输要道,无法借助物流集散和交通便利起步。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寿光人民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靠辛勤劳动和扎实工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的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发挥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寿光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及时认

    准了这个优势,依靠家庭承包经营激发出的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力发展农业,推动经济发展快速起步。寿光发展农业的思路和模式是:靠蔬菜产业领跑,靠科学技术助力,靠产业化经营提升。为了使蔬菜成为一个主导产业,采取生产、流通、加工、品牌一起抓的办法。生产方面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发明推广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流通方面先后建立蔬菜批发市场、举办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兴建全国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加工方面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积极扩大出口;品牌方面先后认证优质农产品312个,用品牌开拓和占领市场。在蔬菜产业链条上发育形成了储藏、包装、运输、加工、流通、出口、服务、科研、会展、旅游等一大批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寿光崛起的重要支撑,成为寿光的标志性产业。在农业及其培育的工业基础上,寿光市不断拓宽发展视野,明确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和要求,适时调整工业发展重点和模式,推动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靠工业强市。从2024年起,重点建设晨鸣、科技、东城三大工业园区,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效聚集,实现规模效应。2024年以来,积极实施寿北开发战略,在寿光北部规划建设了渤海化工园和侯镇项目区。目前,寿光已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纺织服装、海洋化工、机械装备、板材家具、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6家。

    工业崛起使寿光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寿光市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市区、中心镇和重点村发展联动,实行“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五化”、“五通”、“两改”、“一有”建设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每年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社保等社会事业。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2024年财政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达45837万元,比2024年增加7倍;农业农村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3%,比2024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寿光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活力。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实行了企业划型动态管理、名牌奖励、上市融资、出口创汇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抓投入、上项目、调结构、增效益、快发展。围绕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技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组建城市投资建设管理中心,探索采取特许经营和“转让-经营-转让”(TOT)、“建设-经营-转让”(BO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市场建设等重大项目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中心,由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实行封闭运作,企业滚动发展。

    寿光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

    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几十年来,寿光市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长效机制,为实现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寿光市提出,以建设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强市为基本目标,到“十一五”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和1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十一五”及2024年期间,努力构筑区域经济的“六大板块”,即突出现代商贸特色的中心城区板块、重点发展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东城新区板块、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的南部板块、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业和造纸包装业的西部板块、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北部板块和重点发展盐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寿北板块。

    第三篇: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曾被称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的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的位次跃升到第二位。

    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威海的实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威海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威海发生了巨变

    2024年与1987年相比,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2倍,在山东省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二位。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

    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5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24年,威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年进出口额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提高到51.1%。

    威海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人口2024年比1987年增长9.6倍,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261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远程教育、闭路电视、宽带网、公共汽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村村通”。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46%、96.9%。

    威海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7年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和3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11辆。威海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威海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成功的经验

    威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潜能的切入点,不断破除思想禁锢,坚定了前进方向。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又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样子干”。解放思想增强了机遇意识,1997年,威海市抓住亚洲金融危机后韩资急于寻找新投资方向的机遇,引进韩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威海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他们先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目前,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实际利用韩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此后,又提出“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追求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和品牌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威海的竞争力体现在了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承接韩国、日本产业转移,并注重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培植了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群”。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

    亿元企业759家。二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20年来,旅游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三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26.9%。

    威海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十五”以来,全市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建立完善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外资20多亿美元、内资200多亿元。威海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拓展纤维、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科技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863计划项目50多项。加大引才借智力度,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7万人,还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海的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威海坚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与改革创新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威海市平等对待外来企业,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前已有2万多韩国和20多万国内外地人口在此生活工作。威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程序,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五大产业群都由市领导牵头,成立项目推进小组;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都及时为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提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威海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2024年,威海市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两番,到2024年翻三番。重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高水平地打好4张牌,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创新、开

    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打好科技牌,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创新型城市。二是打好开放牌,力争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

    三是打好环境牌,适度超前、求精求美,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是打好海洋牌,重点发展能源、石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和海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基地。

    第四篇:山东省莱芜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省莱芜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对外全面招商

    热烈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我们将会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越的社会环境,确保外来投资者在莱芜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附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莱芜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项目单位:莱芜凤城农产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徐先生手机:***

    刘先生***

    电子信箱:lcqfwy6112007@163.com

    地址:凤城街道办事处姚家岭村

    投资规模:计划总投资1.4亿元,农产品年销售量达到50万吨。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独资

    主要建设内容:市场总占地规模500亩,首期市场占地面积170亩,投资约9000万元,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分六个功能区和四个辅助区。

    建设条件:莱芜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重点工程,是全市人民的“菜篮子”工程,也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类发展项目。该市场地处凤城街道办事处姚家岭村,位于鲁中西大街与莱城大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效益预测: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年实现经营收入10亿元,利税1500万元。

    第五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2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2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2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24年4月2日



    推荐阅读:
    2024年山东省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小文档整理)
    人大主席工作报告(共5篇)
    会员大会策划
    淄博实验中学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如何做好储备人才选拔工作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