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经济论文 保险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4年[全文5篇]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花时节 时间:2024-08-05 12:13:3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4年

    2024年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全国各地区学生放暑假时间不是统一规定的,具体暑假放假安排以学校为单位自行规定,基本上都是在七月中旬开始放暑假,八月末到九月初开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4年最新,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4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

    新生开学时间:9月6日 非新生开学时间:9月5日

    上海戏剧学院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英文:Shanghai TheatreAcademy,英文缩写:STA,简称:上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艺术院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该校为世界戏剧院校联盟、ITI/UNESCO国际表演艺术高等院校联盟成员。

    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创立。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家文化部直属的重点艺术院校。202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2024年,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

    据2024年12月该校官网显示,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和浦江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20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截至2024年9月,有专任教师270人。

    大学生报名注册流程

    新生资格审核

    到达学校后,你会看到各院系的迎新人员举着标明院系的彩旗在车门口迎接新生。只要找到自己的院系的迎新人员,他们就会领你到你们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到了自己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就会有院系学工组的老师为你做新生资格审核,你必须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自带档案的同学需上交档案。而后你会被告知自己的宿舍房间号和领到一张报到证,上面会注明你的院系和你的学号,你凭着这张报到证去办理后续的手续。

    住宿手续

    迎新的老师会安排一位师兄或师姐陪你去办理各项手续,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马上请教。各位师兄师姐顶着烈日甚至有时是冒着大雨都面带微笑热情地为你服务,一定要记得对他们说声谢谢。

    学长会先带你去宿舍,办好住宿手续。住宿手续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只要到住宿管理中心或公寓一楼的宿管处,向工作人员出示你的报到证并填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对方会告知你的宿舍号和床号并交给你一把宿舍钥匙。将行李放到分配好的宿舍,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办理入学手续。

    小贴示:

    记得要把行李摆放在自己的位置,防止别人拿错,可请留在宿舍的舍友帮忙照看一下行李,或者宿舍内有衣柜的话可将行李锁好。贵重物品如银行卡、手机等要随身带,切勿留在宿舍,因为新生宿舍里人进人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顺手牵羊。

    入学手续

    学校的相关部门会集中在一个地点统一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一般的入学手续包括以下几部分:

    1。缴学杂费财务处(已通过银行代扣学杂费的同学可凭通知书直接领缴费收据。)

    2。户口迁移保卫处(交户口迁移证)

    3。办理保险学工处(学生本着自愿原则购买保险,如购买则在入学时一次性交完大学四年的保险费和办理相关手续,所买的保险为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学生保险费不高,且理赔的范围涉及面广,所以我们建议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新生应该购买保险。)

    4。办理校园一卡通后勤集团(校园一卡通是学校为了方便学生而推出的,集吃饭、洗浴和其他所有学校内部消费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卡片,每张卡都存储有相应持卡人的信息,就跟刷信用卡消费一样,非常简便快捷,但仅限于校园内消费。学校在入学前已为你办好了一卡通并预存了一定的金额,你只需交预存的金额和办卡费就可领到自己的一卡通。)

    5。办理党团关系团委(交党团组织介绍信)

    6。绿色通道学工处(近年来,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在报到时持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以上政府所开贫困证明,高校一律先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予以资助。)

    虽然以上介绍的手续很多,但由于是集中办理,所以实际办起来会很迅速。同学们只需按着流程图一步步走,就可以顺利办理好手续了。不懂的问题可随时咨询工作人员,非常贴心周到。

    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4年

    第二篇:上海戏剧学院报

    上海戏剧学院报

    2024年第6期(总第174期)2024年6月15日

    第1版

    戏剧教育与管理高峰论坛举行

    本报讯

    (记者雨田 筱筠)6月1日至2日,由我校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24戏剧教育与管理高峰论坛”在我校新实验空间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云南、香港以及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内外戏剧界的近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在6月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贺寿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前院长克拉克J.Clark分别致辞,祝贺论坛胜利召开。开幕式由副院长孙惠柱主持。

    在接下来的主题发言中,我校副院长韩生做《大戏剧教育观》主题发言,陈明正、胡导、荣广润、丁加生、宋捷教授分别做题为《回顾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风雨六十年》、《导演教学要发展,要持续发展》、《实践能力训练与专业基础并重——戏文系人才培养之道》、《往后看——舞台美术教学回眸》、《中国戏曲的导、表演教学》的主题发言,国内外嘉宾代表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前院长克拉克、意大利米兰欧洲剧院导演迪卢卡、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副教务长俞唯洁、新西兰国立戏剧学院副院长克莉丝汀、喜剧演员陈佩斯、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分别做题为《澳大利亚戏剧教育的新发展》、《米兰欧洲剧院的教育方式》、《新加坡戏剧教育及其与业界及职业前景的互动关系》、《霍诺加:一种新西兰戏剧教育》、《喜剧人才的培养》、《戏剧教育与戏剧发展前途》的主题发言,各院系领导徐幸捷、龙俊杰、陆军、卢昂、刘永华也在论坛上发言。

    在“院团管理者看戏剧教育”板块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我校演艺中心主任王履玮也分别作精彩发言。

    最后,在“小组辩论与讨论”中,还进行了《饿不死的中国戏剧?》、《中国到底有没有艺术管理?》、《戏剧改革何去何从?》、《中国戏剧的地位?》等主题讨论。

    本次论坛围绕中国话剧所面临的种种选择与困惑,开展关于“中国戏剧教育与艺术管理”的讨论,真诚地发表了看法和见解,摩擦出了思辨的火花,为未来的话剧发展带来些新的思路。这是一场总结中国话剧经验的盛会,也是一场让经验面对理论的盛会;同时又是一场全方位探索中国话剧未来之路的盛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我们以戏剧人的真诚,不媚俗、不功利,不计形式、不计得失,一起为中国话剧出点主意,做点什么!”

    我校举行拔尖学生汇报演出

    市府副秘书长洪浩、团市委书记马春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等领导在我校领导贺寿昌、葛朗、韩生、孙惠柱、刘志钢陪同下观看演出

    本报讯

    (记者 雨田)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领导对我院指示精神,推进文教结合工程,加大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繁荣上海文化艺术事业,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我院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邀请国际戏剧大师及国内艺术家培育尖子学生。最近,我校选拔一批尖子学生创作排练了一台《放飞——上海戏剧学院教学成果展示暨拔尖学生汇报演出》。6月7、8日,该台晚会在我校端钧剧场内隆重举行,向领导和社会各界进行汇报。

    6月8日晚7点15分,市府副秘书长、世博局局长洪浩,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市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市文广局党委书记陈燮君、市文广局局长穆端正等一行领导出席观看了演出,我校领导贺寿昌、葛朗、韩生、孙惠柱、刘志钢陪同观看。一同观看演出的还有世博局、民革、民盟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同志。

    演出整合了全校各方面的资源,共分为六个板块:舞美系板块、戏文系板块、表演系板块、舞蹈板块、导演系板块、戏曲板块。电视艺术学院的学生担纲主持并承担了整台晚会的摄制工作。各板块集中体现了各系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集中展示了学院汇集国际、国内好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出人出戏的过程。整台晚会呈现出三大特色:

    1、舞台演出与培养措施、教学特色融会贯通;

    2、高科技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

    3、艺术教育家与拔尖学生同台献艺。

    满台桃李芬芳,代代英才辈出。今夜,我们共同见证了拔尖学生迈向社会的新起点。今夜,我们点燃了拔尖学生展翅高飞的新希望。每一项拔尖人才的成果都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与支持。每一个拔尖人才的成长都记下了上戏人不断创新、探索教学模式的轨迹。但愿上戏的每一个夜晚都像今天一样温馨浪漫。但愿上戏的每一个夜晚都像今天一样星光灿烂!让我们托起梦想,放飞希望。愿我们不负重托,奉献社会。

    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落实

    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刚闭幕的市九届党代会上提出,“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对上海文化发展的决心,也是时代发展对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期待,更是我们文艺院校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担纲历史使命的责任!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党代会工作报告,通篇的感受就是,上海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形势喜人,也逼人。特别是文化事业方面,我们在取得了成绩的前提下,也要冷静地看见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在全国有名望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还不够多,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艺术新人还不够让人瞩目,等等。克服这些缺陷,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领会党代会的精神,怀有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才能走出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落实。一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从上海城市发展乃至国家文化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的定位。“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目标不是脱离上海和国家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一流和著名都是城市和国家的定位,都是客观环境决定的。二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发展的布局中,始终要有大局观念、全局观念。哪些专业要巩固、哪些专业要提升、哪些专业要调整、哪些专业甚至要合并,都要在这个大局和全局中才能找到答案。三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并重的同时,把人的造就、人的培育这个工程建设好。优秀人才在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中的不断涌现是我们事业的根和本。拔尖人才专场演出获得好评,就是一个证明。今后,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加深厚度!

    学生党总支举行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座谈会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抒)6月11日,由上戏学生党总支、奥力孚联合党支部、雀巢公司党支部联合举办的“青春互动,共驻共建”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在熊佛西楼会议室召开。我校组织部长、学生处长邱中岳,团委书记陈云和上戏学生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奥力孚、雀巢公司党支部党员们共同参与了此次交流。

    座谈会一开始便回顾了06年“在共建中促进社区和谐”一系列主题活动,如静安社区和谐摄影展、“宏成杯”乒乓赛、上戏学生党员和白领党员参观蔡元培故居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充分体现了“交流、沟通、联谊、互动”的主旨,使党员们受益匪浅。

    这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为此大家也提前作了精心的准备。雀巢公司党支部一名年轻党员首先作了题为“将创新意识融入党代会”的发言,强调了本次党代会中的“四个率先”、“四个中心”思想。接着导03学生党员许曼地、导05预备党员郝甜分别以即将毕业的党员身份和新预备党员的角度畅谈了自身切实的感受,通过学习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明确了我们学生党员应当不断反思,不断“回头看”。此后奥力孚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上戏研究生党员等等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座谈会最后,由邱中岳老师作总结发言。他说本次党代会是在上海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是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大会,是发扬民主、团结奋进的大会,上海的发展将在一定的高度上取得更大的飞跃,同时寄希望以“青春互动,共驻共建”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也能继续向前发展。

    《喜玛拉雅王子》成功上演上海大剧院

    本报讯

    (记者 雨田)5月23日至24日,由我校培养的五代藏族班学员同台献艺的《喜玛拉雅王子》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首演,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王勇才、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副团长叶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陆凤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箴、市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胡雅龙、市文广局党委书记陈燮君、市文广局党委副书记刘建、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市教委副主任王奇出席了首演式并观看了演出。我校领导贺寿昌、葛朗、韩生、刘志钢、孙惠柱陪同观看了演出。演出获得盛大成功,演出结束后,领导上台亲切慰问演员并合影。

    从1959年至今的近50年的时间里,上海戏剧学院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了200多名戏剧艺术人才。话剧《喜玛拉雅王子》的演出,正是上海戏剧学院培养藏族戏剧艺术人才的集中展示。索朗绕登、德庆卓玛、洛旦、索朗仁次、索朗卓戛等在剧中饰演重要角色的藏族演员,分别是第一至五届上戏藏族学员班的代表。著名导演胡雪桦以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雷特》的情节为素材,改编拍摄了电影《喜玛拉雅王子》。之后,他又将其改编成话剧,并出任总导演。胡雪桦说,在话剧《喜玛拉雅王子》中,他以远古的西部高原为背景,展现一幅具有深厚藏文化底蕴的历史画卷。“好男儿”冠军蒲巴甲的领衔主演也为话剧的成功上演加温不少。

    演出的成功,引起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我校数十年来坚持对西藏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赞誉。

    高校“书记沙龙”在莲花路校区举行

    本报讯

    (记者

    筱筠)5月23日下午,市科教党委组织本市各高校分管书记在我校莲花路校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召开“书记沙龙”。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我校党委书记贺寿昌、副书记葛朗,本市各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近三十位书记,以及科教党委宣传处、德育处、体卫艺科处领导王宏舟、劳晓芸、梁建敏,我校宣传部长张生泉、舞蹈学院党支部书记顾成明、院办副主任林剑龙等出席会议。

    本次“书记沙龙”旨在交流信息和布置近期工作。会上,翁铁慧同志就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等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各高校分管书记也纷纷发言,交流了各自学校的相关办学经验。

    作为本次“书记沙龙”的议题之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府领导来我院调研讲话精神,我校向科教党委的领导和各高校的分管书记展示了近期尖子学生的培养成果,来自舞蹈学院和舞蹈学校的尖子学生们一同向领导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舞蹈专场演出,演出异彩纷呈、美轮美奂,博得了领导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电视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校等各院、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陪同与会领导一同观看了演出。演出由电视学院的尖子学生主持。

    会后,与会领导还专程前往上海大剧院,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校五代藏族学生同台演绎的大型话剧《喜玛拉雅王子》。领导们纷纷表示,在一天之内连续看到了两场艺术盛宴,有目不暇接之感,这充分说明了上戏的尖子学生培养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长生殿》与昆曲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6月2日上午,《让古典走进现代——长生殿与昆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静安宾馆举行。这次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曲学会、上海昆剧团协办,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研究中心承办。大会共邀请了来自海外、台湾等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50多人参加。这次大会旨在探讨中国古典戏曲的前途与命运、洪昇《长生殿》的演出史问题以及有关这次全本《长生殿》的演出情况等。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贺寿昌在开幕上致词。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各地的代表都纷纷发言,讨论了中国的戏曲在当今的命运和发展方向。

    研讨会期间,代表们在兰心大戏院观赏了全本《长生殿》演出。此次昆剧全本《长生殿》是300年来首次完整呈现,并由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分别演绎。演出结束后,代表们在上海宾馆举行了关于此次演出的研讨会,来自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古典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播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热烈讨论了这次《长生殿》的演出情况。

    (宋敏)

    党委召开稳定工作会议

    本报讯(记者 生泉)6月13日上午,党委在佛西楼会议召开了稳定工作会议。党委书记贺寿昌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党委副书记葛朗主持会议。各院、系、校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由葛朗同志传达上级有关稳定工作的文件精神,然后由各基层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贺寿昌同志在听取大家汇报后指出:我们学校工作的整体走势是好的。《喜玛拉雅王子》公演获好评;尖子人才演出成功,两次学术会议召开引起良好反响,各项教学和行政工作进展顺利。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丧失责任心、警惕心,要看到现在出现的问题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分别认识,区别对待。特别是要找出原因,明确责任。什么要马上解决、什么要妥善公决、什么要预警。这些都要胸中有数。

    早在半个月前,党委就曾经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听取大家对教学和管理的意见。有很多问题,会后马上解决,得到学生好评。葛朗同志强调: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建立维护稳定的机制,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进行。

    表演系举行科研学习辅导会

    本报讯(记者 白水)6月13日中午十二时半,表演系教师科研工作学习辅导会在佛西楼举行。会议由龙俊杰主任主持,科研处长姚扣根应邀作了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辅导报告。

    表演系是我校主要教学单位,上戏60多年的辉煌中有表演系贡献的巨大成就。随着时代发展,表演系教师认识到,如果没有科研的支撑,要续写辉煌,要创造一流是不行的。通过姚老师的辅导,老师们都获得了许多科研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如何申报题目、做好项目、促进教学也有了信心。

    图片新闻

    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毕业歌》编导一行6人于近日抵达我校。在听取了学校方面的意见后,整体的演出、录播方案已定。目前全院上下正齐心协力,协助央视力争把这台晚会搞好,向全国人民展现上戏人的风采。

    图为央视编导白志群(右三)、姚尧(右一)、张均军(右四)等与我校葛朗(左一)、汤逸佩(左二)等有关领导和老师在研究工作。图/雨田 文/白水

    舞出真我

    ——舞蹈学院拔尖学生宋洁人物专访

    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民间青年组A级二等奖获得者,全国第八届“文华奖”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二等奖获得者,第四届“交银理财杯”CCTV电视舞蹈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在山东省艺术学校就读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三好学生”及“优秀干部”荣誉称号;在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就读期间连续获得二等奖学金;2024年荣获上海市艺术专业优秀学生奖;2024年荣获上海高等艺术院校优秀毕业生奖;中泰建交30周年。应泰国皇室邀请,参加“中泰一家亲”的国事演出,受到泰国前总理他信以及皇室成员的亲切接见,深受好评„„这位频频获奖的女孩就是我校舞蹈学院的拔尖学生、中华民族民间舞03级毕业生——宋洁。

    当接到采访任务时,我兴奋不已,因为在看过“上戏教学成果展示暨拔尖学生汇报演出”后,对于舞蹈学院的宋洁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她和同学们一起演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出色的舞技让人印象深刻。当我在无意中发现她们候场地时,没做过多的思考,就冲了进去,赶在她们演出前给她做了个简短的专访。

    宋洁本人正如她的名字一样,长得清秀洁净,说话也简洁明了,温文尔雅。宋洁是山东青岛人,因为自幼就喜欢舞蹈,8岁就开始学习舞蹈,中专毕业时被上戏挑中免试入校,专业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因为在上海呆了4年,宋洁的身上既有北方女孩特有的洒脱和爽快,又有南方女孩的温柔与知性。高挑纤细的身材,水灵清秀的面容,可谓是“全面胜利型”的女孩。

    记者因为你今年即将毕业,听说总政歌舞团有意要招你去,在很多人看来是个非常好机会,是一光明大道,但你却拒绝,选择了留校,能说说原因吗?

    宋洁:(莞尔一笑)因为我喜欢舞蹈,所以我学习舞蹈。虽然选择总政歌舞团的确是个很有前途的道路,但我更喜欢上戏这种自由的氛围。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所以我选择留在上海。

    记者那你有现在的成就是在进上戏之前还是之后呢?

    宋洁:之后,在进上戏之后。上戏真的给予了我很多很多的机会,在学校这些年,很多的老师和领导对我关心和照顾,我都点点滴滴记在心里的。上戏的老师们看着我一步步成长,挖掘我的潜力,给我创造了很多的平台施展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如《赞哈》就是我们学院的院长特地找了编舞老师为我编排的,周蓓老师和赵丽老师一路陪我练习,抠动作,直到比赛结束。尤其是周蓓老师,她怀着身孕全程陪伴着我,帮我练舞,抓细节,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和不容易。我有今天的成就也十分感谢老师的关爱,学校的支持。

    记者听说你现在接了一出舞剧的演出任务,那你能谈谈对这部剧中你饰演的角色的看法吗?

    宋洁:我将出演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赵明老师编排的舞剧《杨贵妃》。这是一部中日合资的大型舞剧。我在里面饰演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叫做谢阿美。她是一个中日混血儿,因为非常欣赏杨贵妃的舞姿,所以从日本来到中国向杨贵妃学习舞蹈。谢阿美在最后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替杨贵妃喝下毒酒死去的。她实际上是一个善良又重感情的少女。由于是虚构的人物的原因,对于人物的把握上缺少历史的评价也没有熟悉感,所以表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是我会尽全力去表演出色的。

    简短的采访很快结束了,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我强调要替她感谢周蓓老师和赵丽老师。这时我能在她身上看到谢阿美的影子,衷心祝她在即将出演的《杨贵妃》以及今后的舞蹈生涯中演出成功,舞出真我!(06艺管 陈珊珊)

    第2版

    工会干部也为培养拔尖人才出力

    ——我校举行工会干部会议贯彻市领导讲话精神

    本报讯

    (记者 白水)近日,我校工会干部在教师活动中心济济一堂,学习落实市委领导前不久到我校调研时讲话精神,决心为培养拔尖人才出力。工会常务副主席陈秀珍同志主持了会议。

    党委副书记葛朗同志出席会议,对工会干部如何在这场贯彻、落实市委领导调研讲话精神,为培养尖子人才出谋划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培养尖子人才不仅是专业老师的事情、也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事情,它还是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工会干部的事情。这几年工会干部在结对子、师德教育方面贡献很大,我们要用这种精神来支持、关心和协助老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和谐校院构建,要有聚焦点,这个聚焦点就是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活动舞台。老师把爱心献给学生,我们工会干部要把爱心献给老师。三是在干部聘任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党委一直很重视。我们希望工会也要关心这些青年同志,为他们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帮助。

    党委宣传部长张生泉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且向大家畅谈了自己学习市领导讲话精神的体会。他希望工会干部要在这场学习热潮中,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陈秀珍同志代表工会对近期工作,特别是在培养尖子人才工作中如何开展结对子活动提出要求。对市科教工会最近下达的评选工会先进和教工疗修养等工作作了部署。

    我校师生参加“为人、为师、为学”演讲比赛

    本报讯

    (记者 雨田)5月28日至31日,“为人、为师、为学——讲述我们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演讲、小品、音乐剧比赛”在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市科教工会主席夏玲英出席开幕式。我校学生处老师徐莹、03级西藏班学生格桑德吉参加了此次比赛演讲环节的角逐,她们演讲的题目分别为《老挝志愿者之约》、《谱写西藏文化事业更灿烂的辉煌》。

    此次比赛由上海市科教党委主办,来自上海各高校、普教的200余人参加了比赛,充分体现出各高校、普教的广泛参与性、群众性。专家评委由上海各界专业人士组成,此外,还邀请了教师、学生、家长组成教师评审团、学生评审团和家长评审团,我校宣传部长张生泉出任教师评审。

    比赛涌现出一大批感人的师德代表,展现了市科教系统老师的高尚风采。树立了受人尊重的优秀典型,对师德建设起到了良性的推进作用。

    据悉,比赛将分别决出演讲、小品、音乐剧3个项目的优胜选手,并将于近期在科教网站向公众公布比赛最终结果。

    实验剧院改扩建工程初具规模

    本报讯

    我校实验剧院改扩建工程按原定计划一环扣一环顺利进行。如今,新剧院外立面已初具规模。设计施工配合协调,施工方严格按图施工,安装方面目前各项设备招标相继接近完成,工作界面基本明确,监理代表学院对工程规范质量和安全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执法,比较尽职,投资建立财务监督和学院审计财务密切配合,控制工程投资,设备材料批价,工作比较协调。

    结构加固方面,根据剧院老结构的状况,以及新的承载增加和新的功能需要,目前舞台观众厅的屋架钢结构加固开始进行,加固任务完成后,除了规划局批驻的1000平方外,后台200平方排练场,南厅咖啡廊,北厅展示厅,后台化装间,绘景教室搭建都满足了结构要求。设备方面,舞台机械吊杆增加一对一变频,灯光吊笼增加升降平移,灯位、回路增加,控制设备数字化。舞台音响效果得到改善尤其前排部分,灯光音响控制设备和社会先进剧院设备处同一平台,改变以往设备与社会剧院设备脱节现象,同时新设备为今后升级提供可能性。空调水冷、VRV、挂机三结合,方便使用可分区,节约能源观众厅采用地送风风管,管道防水密封,减少消耗,水冷机组还在协调中,VRV机组青岛日立机组中标。

    新剧院在设计上增添了许多更为艺术化、人性化的设计,如,后台化装间将分成主角、一般、群众演员三类,化妆间里增加冷热水淋浴、卫生间、演员休息候场。同时,增加网络、投影、字幕、舞台监督系统、摄录编辑、转播、安保、预留门禁线路。

    后勤处将在学院领导的统一管理下,力争将新剧院的建设与国际优秀剧院接轨靠拢,落实每一个细节。

    (后勤处)

    我校举行新剧本朗读会

    本报讯

    (通讯员 晓真)时值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我校创作中心、演艺中心,戏文系联手举办上戏新剧本朗读会。参与朗读的话剧《清明上河图》、《都市TMD》、《黑眼圈》、《梦幻森林小木屋》、《惊蛰》、《黄昏站台》等作品,大多是获得2024年“上戏杯”全国原创剧本征稿比赛奖项的原创剧目,也有戏文系戏剧文学专业研究生与高级编剧研修班在读生的作品。尤为可喜的是,电视艺术学院06级编导专业的邹佳妮同学进校还不到一年,就独立创作了一部有一定深度的独幕剧《黄昏站台》,并自导自演,参与朗读。表演系、导演系、戏文系、电视艺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师生们分别承担了这些剧目的朗读任务。

    创作中心每年从众多的师生来稿中遴选出一批优秀剧目进行朗读,这不仅为更多师生的作品能够早日走上舞台、接受观众的检验提供机会,也为学院的教学和演出积累优秀剧目。在新剧本朗读会的基础上,学校已经成功地把话剧《天堂的风铃》、《禅师与营妓》、《山里山外》和《英特纳雄奈尔》等推上舞台,面向社会正式演出,并获得好评。

    作为学校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成果,新剧本朗读会,这一简洁、独特的演出样式,不仅被师生们普遍接受,也受到了社会上戏剧专家的一致认可。自2024年以来,每年一届的新剧本朗读会,已成为上戏师生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期待。

    上戏附中表演教学汇报成功举行

    本报讯

    6月12、13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08届表演班的同学们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小剧场内,向社会各界展示他们两年以来艺术学习的成果。

    反响热烈的07届表演班汇报演出“梦,开始的地方”还令人意犹未尽,去年坐在台下观摩学习的学弟学妹们,今年自己站在了令人向往的舞台上。在观看了08届表演班认真忘我的彩排后,不久前刚结束高考的07届学生纷纷表示学弟学妹们“很不错”、“很认真”、“有天赋”,“虽然风格有些不同,但他们非常青春、时尚”。

    08届表演班自从入学开始,接受了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们的精心栽培,形体课的汗水,声乐课的用心,表演课的思考,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像一棵棵小树,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开始抽枝发芽、茁壮成长。

    今年的演出有大量的集体歌舞,这不仅要求大家的歌唱、舞蹈都有一定的水平,对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要求也非常高,不论是台上的演出,还是台后的换装,08届表演班的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强的团结精神,台上表演优质、整齐划一,后台换装井然有序,体现了上戏附中学生一贯的艺术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美丽的笑脸、整齐的制服,08届表演班同学们举手投足都透着青春、活力;一曲感人的《Memory》 一段节奏感强烈的街舞,大家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充满时代气息的时尚感。整台节目经过认真地排练与准备,梦,从这里再一次开始,青春,在这里飞扬!

    (附中)

    舞坛蓓蕾放光彩

    ——舞蹈学校近期实践演出荟萃

    本报讯

    舞校自今年开展教学质量年以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互动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学校精心组织安排、集中师资力量和优秀党员,推出较高水平的节目参与社会各类演出以及市、区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通过系列演出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特别是为培养尖子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展示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生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中外专家以及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扩大了学校声誉。

    5月以来舞校参加完成的市、区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和社会演出有:

    5月1日中山公园,参加长宁区政府主办的“五·一”大型游园演出活动,演出现代芭蕾《光之翼》。

    5月4日美琪大戏院,由舞蹈学校、上海芭蕾舞团和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芭蕾舞团联合举行中美合作演出《飞舞——芭蕾精品集锦》舞蹈专场晚会。

    5月23、24日,参加由上戏排演在大剧院演出的话剧《喜玛拉雅王子》,这部戏是上戏主抓的一部重点话剧。此剧中舞蹈都由我校学生担当表演。

    6月1日《四小天鹅》《白毛女·北风吹》参加河南电视台主办的《“六·一”主题晚会》 6月1日《四小天鹅》、《牧童》参加普陀区红十字会主办的“阳光陪伴成长、博爱挥洒人间——普陀区救助大病儿童慈善活动”义演,并当场捐款500元。

    以上演出都由学校三年级至七年级各年级学生参与完成,参加人数达181人次。期末学校还将在长宁文化中心举办2-4场舞蹈专场晚会。

    (舞校教务科)

    原创话剧《云之南》 在话剧艺术中心成功上演

    本报讯

    5月30、31日晚,戏曲学院艺术管理系05社会文化管理专业的毕业汇报演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盛装上演。

    这台名为《云之南》的原创话剧,以05社文中两个西部志愿者为原型,塑造了三个志愿者形象:一个带着丰富的人生感受、抱着想在那片土地上有所作为的意志,留了下来的理想化人物形象;一个选择逃避,挫折与心灵的折磨让她对所肩负的人物失去信心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还有新来的志愿者,代表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他们的选择又将会是怎么样呢?

    《云之南》中映衬了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满怀激情的大学生志愿者。是青春?是迷茫?是奉献?是理想?还是?

    张仲年教授观后谈到:这是一出富有生活质感的校园话剧,是一部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表现自己的健康话剧。与以往描写志愿者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把志愿者理想化,而是准确的定位在“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而不是作想做的事情。”尽管是初创,有稚嫩。但它的朝气、它的质地令人高兴。据悉,《云之南》所有创作人员近日起着手准备在各大院校巡演,敬请关注。(戏曲学院)

    新人版《杨门女将》亮相逸夫舞台

    本报讯

    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精心打造的新人版《杨门女将》于6月10日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杨门女将》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古代传奇故事,讲述宋朝大将杨令公一家为国效力,男儿竞相战死沙场,家中女流担起保家卫国重任的故事。京剧《杨门女将》50年代末由杨秋玲、王晶华、冯志孝等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青年京剧演员搬上舞台后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常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堪称为新编传统戏中的经典。

    戏校演出的《杨门女将》早在六十年代赴港演出时就引起轰动,演出39场,场场爆满,陆续有2024余篇报道、评论、照片在报刊发表。此次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出的新人版《杨门女将》,在借鉴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故事情节更简洁明了,学生演出整齐划一,水袖素衣,辗转婀娜之间征程万里;红颜白发,朝钟暮鼓声里誓保边关;铜锣一声,敲开这百年风云沧桑变幻。新人版《杨门女将》是一出故事情节完整、角色行当齐备、唱念做打俱全的全本大戏,并具有时代特征,更贴近普通观众,该剧演员大多由我校戏曲学院的学生担纲主演,他们都是梨园新秀,“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在剧中得到充分展现。

    新人版《杨门女将》通过文戏与武戏的有机结合,智谋与勇武的相映成辉,喜剧场面与悲剧氛围的适当点染,使整个舞台呈现出花团锦族、美不胜收的审美效果。特别是高红梅扮演的穆桂英的形象在剧中格外引人注目,她嗓音甜美,身段婀娜,唱念细腻,感情深沉,武打英勇,身手矫健。她不仅刻画出穆桂英感情上大喜大悲、跌宕起伏,更突出了她在国难当头时的凛然正气。剧中佘太君的扮演者郭文华嗓音洪亮,韵味醇厚,台风端庄大方,她细腻地把佘太君老谋深算、沉着刚毅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戏校)

    走近莎士比亚,走近快乐的学习

    ——上海外国语大学访问学习记

    ○石 俊

    选择老师的职业有很多理由,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条:一,在学院和同学们在一起是快乐的,二,学习是快乐的,而学校可以给我们学习的机会。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提高,交流与拓展。

    去年秋天,我在人事处的支持下录取为教育部06国内访问学者,师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著名的英语文学专家史志康教授研习莎士比亚作品。在上外研习的一年间我除了选读《哈姆雷特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影视的文化分析》、《英美小说读解》等课程以外,也比较深入了解了上外的研究生教学和校园文化与管理。

    首先是开放的办学与内在资源的共享。上外原本就有一批教学和学术水平均不错的老师,为了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了解课程,了解导师。每学期前两周为试听,第三周开始为正式听课,有相当多的系科学生可以共同选课。此外,研究生院还以课程的形式安排校内教授与专家的专题讲座,使其时间固定,内容新颖与扎实,并追求传达的平实大众,也使同学的知识结构得到多元化发展。我就在这些讲座中听到了《米兰昆德拉的情结》、《德国小说与文化》、《现代叙事学》等颇有新意的内容。此外,上外由于其专业特点会有较多外教老师,他们的课程并非简单的语言,有相当多的专业课程,我选读的《影视的文化分析》就是美国老师魏明讲授的,其对电影的文化分析,影像内在涵义的剖析都相当深入,教材是美国大学的原版复印影视课程教材,课堂相当活跃。

    学生的学习自觉与自律。由于是考分位于全国前茅的学生,同学的学习自觉性非常高,我在几个课程研习期间发现导师几乎从不点名,学生只是自觉划到,可是课堂出勤率相当高,显示了很高的学习自觉性。图书馆和自习教室一般也会较满,而且纪律良好。由于去年我院评估,我迟报到入学一个月,没想到同课程的同学主动帮我复印教材,提供教学进度,每次课后都会有同学与老师交流和替老师擦拭黑板,调试多媒体设备,显示出良好的学风。

    多元快乐的校园文化。每次我走进上外的校园,都会看到横幅或电子屏上显示的校园文化消息。有中央台主办上外承办的英语主持人大赛,一年一届的莎士比亚文化节等。此外,上外主办和接待的全国英国文学研究会年会等也向学生开放,与专家共享研究成果。在很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同学自己组织自己宣传与策划,享受过程远高于结果。我就观摩了同学们自己排演的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英国剧作家马洛的名剧《马耳他的犹太人》,同学们自己排练,自己化妆找道具,在食堂排练演出,显示了对戏剧课程的浓厚兴趣。

    这次的学习,体验是多重的。除了进一步在导师的引导下研读了莎士比亚作品以外,其他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体会与学习也会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提高,更高兴的是发现了那么多依然喜欢戏剧,喜欢诗歌的师生——因为莎士比亚人文精神和诗歌的谬斯女神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统战园地

    五代同堂演绎经典 八方相聚共话团结

    5月31日,在市民族联和我校统战部组织下,一个八方藏族同胞欢聚上戏、畅谈话剧《喜玛拉雅王子》、共话民族团结的座谈会在上戏佛西楼会议室召开。市民族联、科教党委统战处、静安寺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少数民族工作者、上海部分藏族代表人士、第五届西藏班文化指导员乔奇、刘子枫和话剧《喜玛拉雅王子》艺术总监张仲年、导演胡雪桦、主要演员索朗绕登、德庆卓玛、洛丹、索朗次仁、索朗卓戛等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我校统战部长黄桂英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朗到会致辞。

    座谈会上,曾经和正在上海工作、学习的藏族朋友共同畅谈了观看话剧《喜玛拉雅王子》的感受。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大学教授雍丽说:“没想到在上海大剧院看到了家乡戏,既惊喜也很感动。《喜玛拉雅王子》的几代藏族演员演得真好,很有功力。特别是剧中的音乐,一听到这音乐,就使我想起了家乡,十分亲切。”市人大代表、卢湾区民族联副会长央金说:“我来上海几十年,演文成公主的上戏第一届学员与我是同龄人,看过几届藏族班学生演的话剧《文成公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次看五代话剧演员同演《喜玛拉雅王子》,倍感亲切。莎士比亚的名剧用藏语来演出,虽听不懂说话、看不懂字幕,但看得懂剧情,说明上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一种创新。在上海大剧院,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听着用家乡话来演绎、反映远古西部高原藏文化深厚底蕴的历史画卷,倍感亲切,也使人激动。”

    简 讯

    ▲ 5月10日上午,市民族宗教委、市民族联联合召开“帮困助学经验交流会”,我校党委统战部长黄桂英同志参加会议。11日上午,黄桂英同志即召集学生处徐咏副处长、李冬梅同志、统战部张洁共同商量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帮困助学工作的开展。在以往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帮困助学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措施,争取为我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争取更多的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 6月8日-10日,由市委统战部、市科教党委统战处组织的第四届“爱我中华”在沪澳台大学生夏令营在南京举行。我院香港学生李志贤、台湾学生潘妍洁在统战部张洁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

    (栏目主持人

    张洁)

    统战部组织学院民主党派 侨联成员外出考察交流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洁)5月18日,统战部组织学院民主党派、侨联成员赴浦东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参观。参观后,老师们对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坎坷跌宕、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境界无比感慨,对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钦佩不已。在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老师们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世界流连忘返。

    在和中医药大学的民主党派、侨联负责人召开的恳谈会上,两校民主党派、侨联负责人就工作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友好和富有成果的恳谈。

    戏苑传真

    市总工会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

    本报讯

    5月30日,市总工会宣教文体部副部长程友谨、市总工会《主人》编辑部主笔朱惜珍,科教工会宣教文体部部长刘光震等同志莅临我校虚拟实验室检查工作,并带来了我校虚拟实验室被评为“市文明班组”的好消息。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朗,工会专职副主席陈秀珍及宣传部长张生泉参加了检查活动。虚拟实验室负责人徐承志向检查组介绍了实验室概况,并演示了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的制作过程,获得检查组领导的高度赞扬。

    (国祥)

    上海文广副总裁滕俊杰 来校做讲座

    本报讯

    6月4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滕俊杰先生做客上戏,为主持艺术研究方向全体研究生带来一场名为“中国娱乐节目当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精彩报告。我校副院长孙惠柱亲自向滕俊杰先生颁发艺术硕士生导师聘书。

    当授课开始时,平日里受人瞩目的当红主持人董卿、豆豆、贝贝、优嘉、妮妮等等纷纷翻开笔记本,认真做起了笔记。滕俊杰先生从多年的工作实例说起,深入浅出地为在座学生做了一堂生动的报告,其间掌声与笑声不断。

    报告后,滕俊杰先生还指导了首届MFA艺术硕士生的毕业作品创作。

    (贝贝)表演系音乐剧工作坊 汇报演出成功举行

    本报讯

    6月5日,表演系音乐剧工作坊在新空间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剧工作坊汇报演出。汇报演出由表演系工作坊负责人徐卫宏老师主持。

    本次演出是美国蒙特克莱尔大学音乐剧项目主持人詹姆斯·克莱尔教授与表演系音乐剧工作坊的第三次合作,历时四周。克莱尔教授以最近在百老汇热演的剧目,如《歌舞线》、《女巫》、《发胶》等剧目的片断为教材,着重对一年级音乐剧班的同学们在音乐剧的形体和肢体表达方面进行了训练。克莱尔教授选择的曲目风格多样,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同学们经过此次工作坊的训练,对百老汇音乐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唱,舞,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表演系)

    戏校召开文明单位 创建座谈会议

    本报讯

    5月30日,戏曲学校文明单位创建座谈会在莲花路校区召开。宣传部长张生泉,戏校党政领导叶恭舜、田恩荣、孙秋红、贡献国以及师生代表共计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戏校党总支副书记孙秋红主持。

    张生泉部长首先代表学校精神文明办公室对戏曲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成效表示了感谢。在肯定前一阶段戏曲学校为精神文明创建所做出的贡献的同时,张生泉部长还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个“人人工程、天天工程”,仍需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上戏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戏校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感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重视,一定要加倍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

    (一品)戏校师生演出

    《从清晨到午夜》获好评

    本报讯

    5月17、18日晚,戏曲学校话剧影视教研组师生同台演出了德国表现主义话剧《从清晨到午夜》,观看演出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张仲年、徐幸捷、孙重亮、田恩荣、孙秋红、李建平、糜曾、曹树钧、付小萍等对师生演出表示肯定。该剧由戏校表演课教师孟真宇担任导演;徐尧、王卫、王海燕、宋乐等老师担任主要角色;戏校05级话影班的张思颖、朱莹莹、孙庚等数十名学生和戏校毕业生胡是之、施维等参与演出。

    (黄暾炜)

    第3版

    打造精品

    争上一流

    ——舞剧《一把酸枣》成功的启示

    张仲年

    手机发出短促的铃声„„

    打开短消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排的舞剧《一把酸枣》入选2024-2024十大精品剧目!

    我的心立即沸腾起来,禁不住感慨万千!那年第一次认识张继刚,李力院长就说请他来做《一把酸枣》。当时,我并不很肯定它能够取得多大成功。我知道,一个学院凭自己的力量要做成这样庞大的创作,太难太难了!我抓的就是创作和演出,实在了解其中的甜酸苦辣。如今,巨大的成功摆在眼前,不由我想起了余秋雨的“抱愧山西”。我太不了解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不了解学院全体领导和师生的决心和干劲。

    一般来说,学院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是培养人才。出不出国家精品无妨大碍。就是出了又如何?学院还是学院,还是上课教书!其实大不然。

    一所追求一流的大学,必须强调出类拔萃。决策人的前瞻和勇气,在于做尖端的事业。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教授说:“我们愿意冒险。要是缺乏冒险精神,你就犯了无动于衷的错误。”说得多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诗人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斯坦福大学工程院院长说:“与其追求一个稳定水平,还不如选择世界级水平。”引自文汇报2024年12月14日第3版

    国家精品是什么?文化部陈晓光副部长作过详细的解释:“一是要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要求形象鲜活、内涵丰厚,能够代表当前本艺术品种的最高水平;二是在继承本艺术品种的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作品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推陈出新意义,有助于推动本艺术品种发展;三是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四是作品要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陈部长说完四条,着重指出:“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依我看,是非常高的标准。

    《一把酸枣》几年来的奋战冲刺就是为了达到以上的标准,这证明了他们的认识已经达到应有的高度。

    前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曾经这样写道:“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的文化形象则被描述为一个疲弱、保守的形象,甚至是遭受着曲解和贬抑的边缘形象。”因此,“国家文化艺术形象的重塑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言而喻,国家的文化艺术形象,意味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标志着非常崇高的荣誉。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样的要求,《一把酸枣》作为国家精品,已经进入到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层面。在四十部精品中,只有今年这一轮,有两个作品是艺术院校创作演出的。一个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另一个就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舞剧《一把酸枣》。前者是本科艺术院校的代表,后者就是职高的排头兵。这两所院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目标就是打造国家精品。别的都可以不干,集中经费、集中人力、集中设备,打一场战役,打一场硬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流的学校生产一流的作品,但一流的作品同样会塑造一流的学校。国家精品带来的直接效应,是迅速提升学院的品牌和地位。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国内还是国外的人们,都将通过《一把酸枣》认识和评价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撒下一把酸枣,立起一块金牌。涂抹晋商文化,铸成校史丰碑。我们追求一流,难道就不能像他们一样,狠狠的做个国家精品出来吗?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确定自己发展方向时,正确的把舞蹈学科作为突破口,并以舞剧的艺术形式,带动学院的整体发展。这样的决策完全符合艺术院校的办学规律。艺术院校从根本上不应是研究型高校,它注重实践。尤其是演出实践。演出是产学研的终端,是向社会展示的窗口,也是学院为社会服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演出是人才成长的平台,演出是学院综合实力的凝聚点,更是学院教学水平的检验所。创作演出是我们专业院校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学生不演出,永远成不了演员。学生不参加高水平的演出,永远成不了艺术家。所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们是幸运万分的,他们能在最高水平的演出中领略艺术的真谛。在以国家精品为标杆的排演中,师生们学到的东西也许是许许多多艺术工作者一辈子向往而得不到的东西。

    办过学的人都明白,演出离不开教学,没有教学的支撑,没有足够的队伍,演出不可能进行。《一把酸枣》的成功经验中,我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有效。即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果我们坚守以往的封闭式训练教学,坚持把教学独立于社会文化建设之外,那么,教学实践只能够是一种“自娱自乐”。师生得到的锻炼有限,学院对社会的贡献可怜。一定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造就优秀的为社会承认、赞许的演出。《一把酸枣》就是最闪耀、最完美的一个。

    《一把酸枣》的创作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创新转变:“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起来。这个模式对艺术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实践特征、市场特征”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阐释,提出“艺术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出路;艺术作品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艺术市场是检验艺术职业人才的试金石”的系统化、具有理论化形态的新观念。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强有力结合,由于兼备了教育家和艺术家的综合思考,由于坚定的意志和非凡的能力,获得了创作教学双丰收。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成功实践荣获文化部“文化创新奖”。这值得我们深深的思索和借鉴。

    (本文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演艺中心艺术总监、教授)

    对话熊源伟

    一 品

    一品:余华一直以深刻和悲情著称,总是力图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表现大背景下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作品文字干净和充满警醒。这次您导演他的新作《兄弟》,请问您是如何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余华作品的特色?话剧《兄弟》和原著相比,不一样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熊源伟:《兄弟》是余华的新作,可以说,是在他原有的作品风格基础上,渗透了他近几年来对人生、对社会的新思考、新认识。排演《兄弟》的挑战性在于,小说对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发展都会有一种形象和深刻的表述,在叙述上有独到的把握。而话剧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话剧《兄弟》是要符合剧场审美的需要,戏剧艺术的需要,所以必然会对原著有所改动,放弃了偏重煽情的小说上部,而选择了真切反映社会现实的下部;割舍了其中的一些人物,又创造了另外的一些人物,在没有削弱小说原有的立意之上,实现了从小说向舞台的过渡。我们的话剧在保持小说的悲剧成分的同时,穿插了时下的流行语来调侃时尚节目,让整部戏变得更加好看,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我所要表达的意蕴仍旧是余华小说中最为深刻的那部分,即当前整个社会的浮躁情绪,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警醒,有所反思。

    一品:您这次选择徐铮出演主角,这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因为他在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中演的猪八戒实在太深入人心了!要在《兄弟》这样一出有厚度的戏中担任主角,您难道不害怕观众对此不认同吗?

    熊源伟:不害怕!我对徐铮充满信心,事实也证明,他不但是一位好的电视明星,也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我和徐铮达成了共识,我们希望《兄弟》的剧场效果是,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喜剧的背后有深厚的底蕴,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正因为徐铮本身的话剧功底和喜剧色彩,《兄弟》增色不少。而且,从另外一方面,徐铮的明星效应更能为《兄弟》争取大众的眼球。

    一品:您是一名多产的话剧导演,您觉得《兄弟》和您过去导演的话剧相比,有什么突破吗?

    熊源伟:我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都是风格一致的,你看这两年我导过的作品,像《4:48精神崩溃》、《红星照耀中国》、《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等,有些是实验话剧,有些是主旋律,有些是需要夸大罗曼蒂克小资情调的,这些都没有固定的类型,表现的手法也是比较多元的。

    一品:那么这些不同之中有相同之处吗?

    熊源伟:如果说共性的话,那我想我的作品要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中国处在一个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存在了很多问题,但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话剧形式表达出我们对于人性回归的期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当代世界文化潮流的交汇中蕴有的精神氛围和人文关怀。

    一品: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的学者,一位有声望的导演,您曾在江西、深圳、北京等地教书育人。您还曾获得了中戏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学院奖”,又同时被上戏聘为客座教授,请问您为何最后选择留在上海,留在上戏?

    熊源伟:上戏是我的母校,我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令我最难忘的求学时光,也是在这里,我迈出话剧事业道路的第一步。从我个人感情而言,我希望能够“落叶归根”回到上戏。况且,今年还是我的老师朱端钧先生诞辰100周年,朱先生是我的恩师,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为人处事都对我的影响至深,我想或许冥冥之中他也希望我能够回到母校,尽我个人之所能,回报母校。

    从另一个角度,我也想为母校努力培养更拔尖的导演人才,培养更多的把戏剧视为生命的人,把我四十年间教学、导演生涯中珍贵的积累及时传递到新一代手中,正如当年朱先生对待我们一样。譬如现在我去话剧中心排戏,就喜欢把我们的学生带过去做副导演,让他们走出校园,去直接接触成熟的话剧演员和成熟的话剧表演,让他们看到学到校园里没有的东西,我想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但我更要强调,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紧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淬炼,是精神的传承,把对戏剧的虔诚、敬畏、奉献,小心翼翼地传承下去。

    我们的感动——《新剧本朗读会》侧记

    5月30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戏剧学院剧本朗读会落下了帷幕。我们06级电视编导的学生也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成功地上演了《黄昏站台》。这一部由06级电视编导学生邹佳妮创作,李家麟,武博,王岑和杨学敏参与演出的独幕剧。这是我们06编导班入学以来第一次在华山路的“新实验空间”作展示演出。在连续的七天的排练中,与其说是排练,不如说是收集感动的过程。

    感动一:从接到通知到正式演出不足十日,我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排练。我们坐在一起挖掘剧本的深层内容,领会文字背后的含义。努力把平面的文字剧本通过导演手段立体呈现在舞台上。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剧本和自身表现力上的问题并努力进行了解决。特别是随着对剧本越来越深的理解,我们的表演功力明显落后,不论是台词上还是形体上,都有很多存在的问题。随着汇报的时间越来越近,剧组的每一个人都紧绷了神经,追赶时间。好在大家忙而不乱,并不泄气。在提升进度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综合表演能力。演员们每日很早就来到排练厅开嗓,晚上用心背台词,自己消化一天的排练,以便第二天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大家的身和心都在这次活动中,让人感到了凝聚的力量。

    感动二:演出当日,我们请来了服化的学生给我们化老人装。化妆的过程很安静,但一结束,整个化妆间都沸腾了。大家都互相嘲笑对方的脸,那么老那么丑。但是突然全都安静了下来。我们说,50年后,我们是否会像现在这样彼此看对方呢,我们看到的会不会就是五十年后的大家呢?五十年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现在一起奋斗的时光是那么地让人珍惜。十分钟,年华老去,但我们要用很多的时间来珍惜在一起的岁月。

    感动三:演出当天,全班的同学都来到了上戏新空间。“光影陆战队”的队友们还扛来了摄像机。8位女生跑到后台积极协助搬迁布景。在等待上一个节目结束的过程中,大家躲在下场门后轻声地互相鼓励。此时的06编导是最团结、最有力量的。

    演出圆满结束了,但06编导的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谢谢学校对我们这个班的支持与鼓励。而这三个感动也仅仅是无数感动的结晶,它们会永远固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在一起,这条艺术道路上就会开出更多的感动奇葩。(06电编)

    一出富有生活质感的校园话剧

    ——评话剧《云之南》

    重年

    话剧《云之南》是部很有特色的校园戏剧。因为它的创作者是大学生志愿者。作者的真切情感在剧中充分的表露出来。志愿者眼里的云南人民和完全不同于大城市的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舞台上。志愿者本人对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剧中经历了变化,使观众感到亲切。作者对剧中人物的观察很细致,抓住了他们独特的性格。尤其是书记这个人物,非常具有生活质感。他是粗鲁,拆老百姓的房几近野蛮,哪是共产党员所作所为!然而当他遭到志愿者的质问和谴责,他吐露出来的心声令人震撼。他不是为了糟践百姓而是为了保护家乡。他为百姓的愚钝感到无可奈何,他为家乡的前途忧心忡忡。只有自己扮演暴君角色才能力挽狂澜。舞台上冲突激烈,真实丰富。很少见到这样描写党的书记。很有勇气。这个人物如能深入挖掘,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共产党员艺术形象。

    与以往描写志愿者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把志愿者理想化,而是准确的定位在“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而不是做想做的事。”志愿者不可能彻底改变现实,只有他是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尽心帮助他们向现代化生活迈进。剧中设计了三个志愿者:一个带着丰富的人生感受、抱着想在这片土地上所作为的意志,留了下来。一个理想化的形象。一个选择逃避,对肩负的人物完全失去信心。还有一个新来的志愿者,她会选择哪条路呢?这样的安排颇具匠心,也让每个观众尤其是大学生观众有所思。三人的关系把握得分寸适度。尽管这还是一部初创的作品,但它的朝气、它的质地令人高兴。《云之南》是一部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表现自己的健康话剧。

    用真诚面对学术

    ——“2024戏剧教育与管理高峰论坛”发言摘要(部分)

    编者按:6月1日至2日,由我校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戏剧教育与管理高峰论坛”在我校新实验空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中国话剧所面临的种种选择与困惑,开展关于“中国戏剧教育与艺术管理”的讨论,真诚地发表了看法和见解,摩擦出了思辩的火花,为未来的话剧发展带来些新的思路。用主办方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我们以戏剧人的真诚,不媚俗、不功利,不计得失,一起为中国话剧出点主意,做点什么!”

    陈明正(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六十年的历史是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中的重要一页。六十年来,上戏表演系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传统,关注社会发展,发扬话剧的战斗精神,请名师上台言传身教。在教学上,上戏表演系深入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并使之不断发展,请多位优秀的苏联专家辅导教学,使斯氏的现实主义表演体系成为表演教学的基础与重点。同时,上戏表演系还把中国戏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话剧表演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民族土壤中吸取养分。除此之外,上戏表演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指导下,在教学、排演中引入各种表演流派,带来了实验话剧的繁荣。

    通过翻开上戏表演系的历史,找寻出艺术教育、表演教学的成长轨迹和客观规律,是为了让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再次浮出水面,给我们今后的发展以启示。

    宋捷(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曲艺术的丰美神韵,凝聚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戏曲艺术,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怎样继承和创新?这是高校戏曲教学始终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上海戏剧学院的戏曲表演教学虽然也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戏曲导、表演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已然成功激活了新的教学模式,05年戏曲导演班学生创作演出的戏曲片断《李娃传》、《匕首剑》、《凿壁取光》、《董生和李氏》等都是导、表演学生创作的成功结合,06年首届导演学生毕业创作的实验京剧《培尔·金特》、新编京剧《墙头马上》、整理改编传统戏《清风亭》担任主演也是大学表演专业的二、三年级年级学生,今年刚刚创作的第二届导演毕业剧目小剧场超时空京剧《青凤与婴宁》担任主演的又是大学表演专业的一、二年级年级学生,他们升华了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解,得到观众、专家的肯定。这是一种以新剧目为课题,以教学实践逐渐确立戏曲表演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办学特色的新亮点。

    胡导(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上两个学期我观看了四个作业的汇报,还有表演系的毕业大戏《死无葬身之地》等等这些作品都给我带来了非常振奋的感觉,所以先来谈谈这三点发现:

    一、看到学生导演们在技巧学习方面的运用,正好可以对我书中提到的论点阐述做检验。从《死无葬身之地》这个戏来看,它情境的选择,舞台装置的设技和观看都验证到导演必须做出的处理。

    二、老师相应的结合材料,制定主要具体的教学内容。我校也请到苏联专家来讲解,他们曾经认为导演教学没有明确的内容,只是就事论事。不过,这次我看到他们大三的演出,很明确,也懂得利用演员的演技来展示作品,比如《虎妞》等。所以学生导演创作必须学会掌握运用诸多导演技巧元素,对表演也要,同时区分在性质方式上的不同。

    三、将表演导演集中在导演上,又要并轨同时进行教学的方式。同时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导演这一门功课上,以表演训练元素和导演训练元素来互补进行教学。

    陈佩斯(著名喜剧演员):近几年在舞台喜剧的演出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警惕:三个主要输送人材后备的院校(中戏、上戏、北电),人员成材率不高,次品太多(我指的是以我对舞台喜剧的要求)。反映出的问题是:基本功不扎实,发声方法错误,肢体和语言表述能力不足,缺乏熟练掌握一个次要艺术行当的能力。下降最严重的是发音。会有很多孩子喜欢时尚的音乐,但既然他们进了学习戏剧的学校,就必须按照戏剧的成材标准要求他们,如果学生自己觉得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就赶快为孩子重新择校,以免误人子弟。

    吴卫民(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在我看来,戏剧文化的“应用功利”是上述探讨和设想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如果我们能够从应用戏剧学研究和应用戏剧教育去思考“戏剧”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把戏剧应用到别的领域和别的学科里去,无论是交叉学科还是应用领域,都有很广的前景和很深的意义。关键在于,我们的戏剧教育机构是否准备好了戏剧与别的学科交叉、戏剧与应用领域的互渗互融的学术平台和教师队伍。我想表达的是:戏剧教育应该在继续精耕细作好专业戏剧艺术人才的事业的同时,还应该开始积极构想和实施应用戏剧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工程。上海戏剧学院的创意产业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管理系的设置,实际上已经迈出了戏剧教育向应用戏剧探索的步子,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酝酿并开展的“中学生语文、历史课本剧工程”已经启动。但是,总体说来,中国大陆的“应用戏剧教育”和“戏剧应用事业”还远远没有开展起来,社会生活当中有不小的空间等待应用戏剧去填补,这是戏剧教育和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所在。

    杨绍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我们今天做戏剧,要有小众的心态、大众的追求。今天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个不相信眼泪的时代。换句话说,不要指望全世界都在关注你,你一定要守得住孤独,要守望孤独,坚守自己心中的理想。这是其一。其二,为什么要大众的追求呢?因为我们确实处在一个既是理性又是孤立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的今天。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你没有的追求的话,我说过,这是一个不相信眼泪的时代。我就想到了梵高的时代。大家今天都认为梵高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当初也照样不得不选择自杀。所以说,只要你选择去努力,总会在这个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你守望孤独和不懈地去追求,努力地让大家了解你、认识你,争取方方面面对你的理解、支持和认知。只要你去努力,就总是会有回报的。也许我说得很空,但是我觉得这是今天的戏剧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品质。

    胡雪桦(著名导演,上戏客座教授):我们有两点必须要记住的,一个是传统不能丢,另一个我们要放眼,我们要看到未来。我们最近和上海戏剧学院和西藏话剧团我们做的这个《喜玛拉雅王子》,这个戏就是另外一种运行的方式。它是由一个学院机构和一个演出团体来共同推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来讲就有意义,同时我觉得非常好,像上海有话剧中心、有现代人剧社、也有像上海戏剧学院这样的机制,就出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整体的演出的机构,我觉得我看了非常的高兴,而且我希望这种运行的方式能够产生,很简单,要竞争,要有各种各样的人和团体,不管是个人的也好、国家运营的也好,介入这种创作,话剧才能够发展,才能够运行。熊源伟(著名导演,上戏客座教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可以发展,因为它后面有个人才培养基地,就是上戏,我觉得这个培养基地是非常重要的。昨天我们在上戏研讨戏剧教育,现在我们的戏剧观念又在拓宽,我们建立一个大戏剧观,我们的创意学已经变成了本科生的必修课,而创造性的劳动恰恰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

    我们要培养敌人,这个敌人当然是打引号的。培养“敌人”,一是剧院,比如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做大学生的东西,我们戏剧学院也在做,大学生的剧社,业余剧社、私人剧社,蓬蓬勃勃地展开,当只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不是一家独打的时候,而又很多很多的剧团在那里虎视眈眈地看着你的时候,我觉得上海话剧中心的生存才更好,它的生命力就更顽强;还有,在中小学中普及话剧,大学里去普及话剧,这是树立敌人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另外一个树立敌人,我觉得中国话剧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戏剧评论。我想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如果我们的文艺批评在今后的十年当中,在上海能够把它建立起来,我想我们上海的戏剧的发展的力度会更好。

    钟海(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戏剧改革何去何从”在我的理解来看,在中国谈起改革,在80年代时谈得最红火,这个时候主要是戏剧观的讨论,而这次是管理概念上的改革,这是我的理解。从我的剧院实践来讲,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这么大的激论。中国的专业院团应该有七八十个,但是现在据我所知,做得好的,大概只有十个以内。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们现在目前的体制情况下,并非说体制完全限制了我们院团在戏剧事业上的发挥。我们很多院团的领导大多是专业人士转行来做管理的,所以这些同志们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没有更多科学的管理经验指导,大多数是摸索着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借口可以推托。我们目前很多的国家剧团演出不景气的原因大概也在此。

    中国戏剧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从我们每个剧团做起。有些民营剧团和国营剧团都做得很好。大家都在科学地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去做这个事情,应该是能做好的。

    黄平安(河北省话剧院院长):中国话剧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像百年最初的那样,还得像外国的某些方面学习,还带着这样的任务。中国戏剧有多少剧目能站在当代思想文化的高度上来审视自身?在很多戏剧中,商业戏剧可能会获得局部的成功。但是把戏剧放到大文化的背景中,话剧为什么不吸引观众?有一个方面要反省自己的:没有站在当代思想文化的高度,没有站在知识分子的良知以及对社会批判的高度来创作。严肃的戏剧我相信还是会吸引观众的。好多年以前我看过许多阿瑟·米勒的文章,他的创作精神远非我们现在的戏剧作家所能达到的。

    还有,外国戏剧的引进和翻译我们也要做。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跟高水平的院校、研究所、外国戏剧专家等一起来做这个工作,填补市场的空白。

    沈亮(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讲师):我初到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最厉害的不是百老汇,而是非盈利戏剧。在2024年有一个统计,百老汇的戏剧观众是1300万人,收入是8.62亿美元;全美1490家非盈利剧团那一年的营业收入是8.45亿美元,同时他们还有8亿美元的捐款。非盈利戏剧和商业戏剧的最大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而是为了目标存在的。最初并没有非盈利戏剧,就是那么几个人,他们就是热爱戏剧,他自己出钱,朋友出钱,甚至借钱,自己搞剧场。全国各地就有这么些小小的萌芽在开始。然后才受到了美国大基金的关注,才开始了对他们的资助。中国戏剧的未来要做到真正把戏剧还给观众,我是说把演戏的乐趣还给观众,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看戏。这样将来才会有一个非常壮大的戏剧„„我不说市场,因为我们不是单纯地在寻找市场而已,我们相信戏剧是人类存在的必需品。

    郭庆亮(新加坡戏剧盒艺术总监):新加坡是没有国营剧团的,全部都是民间的。新加坡在艺术教育中,也是很缺乏戏剧教育这一块。现在慢慢有了。但是由剧团去教学生是很难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教老师,让老师再去教学生。这是间接的让学生学习什么是戏剧。新加坡到现在为止,政府越来越关注戏剧教育这一块。他们设立了新的学校,叫艺术学校,让学生去学。但新加坡还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由国家建立一个艺术大学。所以我看中国,看欧洲,我真是很羡慕。我们这批人都不是科班出身的,虽然我们没有很正统的训练,但是他们会给社会,国家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很重要的。

    张璐璐(美国亚洲百老汇娱乐公司经理):主流跟民间的这个对话,我自己有一个感想。像袁鸿的北剧场,这是一个非赢利的剧场,这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美国政府很大一部分的钱就是给这样的剧院的。他的东西可能是比较先锋的,比较边缘的。但是他们组成了艺术界。现在话剧中心、国话,因为国家给钱,就是主流。但是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等,他们是非赢利性的。国家给他们钱,但是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们不是国家单位,他们是民间单位。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很关注所谓的主流,随着市场化的进行,你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们必须要为国家做很多事情,受到国家很多的干预,这是中国很独特的一点。

    主流的,民间的之外,那外来的,你们怎么看?百老汇剧团联盟要成立了,狼要来了。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作为外方,我很想了解你们的想法。

    贺寿昌(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不管你是主流的,民间的,国内的,国外的。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是戏剧地位确立的要素。过去一个戏就叫戏剧,但今天来看,实际上是一个链。这个叫中国地位的戏剧。从这点来讲,我们在台上的发言者,你们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艺术家从艺术的角度来赢取事业。但其他的工作,由在座的,体制下的角色来担当。

    我觉得百老汇的东西不要小看。跟我们前一轮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实际上是一回事情。现在是全球化以后,文化经营活动的一个。我们要有足够的本领和思想来应对。你做得再大,也就是几千万,你的外部环境并不是很好。如果我们对自己目前的文化生产小打小闹的就满足的话,非常可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某些东西要向百老汇的营运方式学习。但是我们也用不着太恐惧,因为中国的文化市场毕竟十分庞大。文化产品的制作肯定有一个运筹学。百老汇有百老汇的优势,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可能需要大家冷静下来,看看优势跟劣势怎么互补。

    第4版

    “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我看当前“选秀”热

    舞蹈学院04级民间舞 崔斯琪

    如今,选秀活动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国内的娱乐节目市场,为平民的自我展现提供了一种途径,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娱乐方式。而许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也热衷于各类选秀活动,想透过舞台证明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明星梦。他们渴望展现、向往成功、期盼荣耀,但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参加选秀会耽搁大量的学习时间,并淡化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这无疑给自身的学业造成巨大影响,削减了将来踏入社会竞争的能力。而大学生过早地介入名利追求,也必然会模糊、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众多的选秀活动只会使年轻人产生浮躁的心理,助长不劳而获的侥幸意识。“一夜成名”的思想,只会带给人意识上更多的误导,当代大学生不应沉溺于幻想之中!

    其次,选秀偏离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沦为商家牟取暴利的重要手段。它是一个短期投机行为,背后是利益的驱使,其导向背离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选秀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只会是媒体和商家,如果学生和年轻人过多地推崇这些,那么推动的只是媒体的发展,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再者,选秀形式缺乏创新,互相克隆导致审美疲劳。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甚至连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也要通过短信投票进行选秀,连小学生也要搞“班花”淘汰赛,整个社会俨然成了一个大秀场。如果选秀活动不思进取,等到观众对这类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也就是这些节目寿终正寝的时候。

    由此可见,当前的“秀”,纯然是文化工业的商业炒作,文化工业的典型产品,它和严肃的艺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一些商业运作而生的选秀活动,其传统、高雅、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成分太少。而文化工业的拜物性质,在鼓涨了商家荷包的同时,培养了一代浮躁青年,引发了恶性竞争,更导致人们艺术鉴赏力的衰退。当然,选秀在反映大众文化心理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大众文化心理。对于没有“质”的提高与飞跃,没有“声”的苛求与权衡,没有“美学”的标尺与鉴别,没有声学专门家的权威与判决的“唯娱乐性”的大众化盛会与狂欢,终将产生厌倦、厌烦、疲惫甚至于摒弃。这项活动所存在的意义决不会是长远、渐进与牢固的。

    我们应该看到:大众文化虽然不能成就深刻的思想,但凭其从众流行的巨大感染力,在无形中解构了过去一体化的文化专制,并通过大众传播得到充分发挥。而精英文化为了延续它历史的使命,摆在第一位的往往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民族经典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提升。精英与大众的统一,是人的美与真相结合的最佳体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兼容乃至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改造自身的素质,要在文化传播中融入更多的精英文化,寻求美德与崇高,实现人的意志延伸。同时,吸收大众文化中合理的方面,重视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涵与思想品味,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同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我们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应该求真务实,而非功利浮躁。我们要的是名副其实,而不是名不副实。我们只能视选秀为一种娱乐大众的形式,而不是获取名利之阶梯——成功没有捷径。面对选秀,我们要“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有所肯定的基础上加以鉴别。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学习知识技能为首要任务,不应盲目参加选秀活动。我相信,用知识武装自己,以真才实学、脚踏实地立足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敢问大学生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走进戏曲

    走向经典

    ——小记我校戏曲拔尖学生汇报演出

    ○ 06戏文 耿耿

    六月八日晚七时,上海戏剧学院教学成果展示暨拔尖学生汇报演出在端钧剧场举行,各个院系的优秀学子济济一堂,奉献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台精彩的演出。

    来自戏曲学院的尖子生带领着观众们“走进戏曲”。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由戏曲表演04级的田慧表演,曾获CCTV第五届中国京剧大赛荧屏奖的她嗓音甜美,气质典雅,是不可多得的梅派青衣好苗子。京胡伴奏陈平一被业内专家誉为“京胡演奏小神童”。2024年举办了个人京胡独奏音乐会,与梅葆玖、尚长荣、吴正明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同台合作演出。老师根据陈平一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给与他施展才能的平台,使他的专业技艺越发娴熟,演奏风范更加稳定,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扎实的功底跟老师的辛勤教导和自身的苦练紧密相连,也和从小的培养分不开。在此次表演中,我们从八岁的小演员身上看到了初具风范的手、眼、身、法、步。

    在接下来的《夜深沉》的曲子中,郝帅、杨扬、董洪松、高红梅、兰天、杨亚男等同学呈现了戏曲中的各种扮相,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艺术感觉为他们赢得了阵阵掌声。

    戏曲学院的院长徐幸捷在晚会上说,我们看到了满台青春,满台朝气,我们深信戏曲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戏曲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戏曲学院联合上海越剧院招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报名人数是近实际招生人数的百倍,真可以说是百里挑一,这一届招到了可以说是近20年最好的生源。徐幸捷院长还说,一个士兵是不是勇猛要体现在战场上,一个演员是不是拔尖要体现在舞台上,戏曲学院非常重视培养演员的舞台感觉。针对当前中国戏曲界老一辈艺术家的逐渐减少,中年戏曲家渐渐老化的形势,只有大力培养新一代戏曲接班人才是唯一的发展大道。我校戏曲学院在戏曲接班人培养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周日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拔尖学生高红梅挑梁主演的经典京剧《杨门女将》将率先拉开尖子学生系列展演的大幕。接下来新人版的《牡丹亭》也即将上演,演员班底是全国最年轻的。此外,随着2024年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也为此积极准备,利用上戏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丰富的意识资源,打造全新剧目《国粹与时尚》。届时,让更多世界友人了解戏曲,从而走进戏曲,走向经典。

    与时尚同行,与美丽同在

    ——记舞台美术系《“着色”07》演出

    今年的五月底不同于以往,原本安静的校园开始喧闹,原本单调的红楼绿树之间也呈现出多彩。是缤纷的色彩在重新装扮校园,是时尚的造型在重新构建校园,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形象展示“着色”活动拉开了帷幕。5月26日、5月27日“着色”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专场演出,6月8日又作为“上戏教学成果展示暨拔尖学生汇报演出”的项目进行了部分展演,可以说“着色”一时间成为了校园中的热门话题。当亮丽的模特行走在“T”型台上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有思想上的饕餮大餐。每一套服装都是精心设计的,其中包含有许多文化的符号和作者对这种文化的重新自我解读,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这次“着色”中,就有多套以中国传统戏曲为设计灵感的服装,让人倍感亲切。大红大紫的色彩,京剧脸谱式的化妆,传统的戏曲元素通过现代时尚的服装展现出来,惊艳全场。这些只是绚丽夺目的“T”型台服装中的几个代表。每一位学生设计师的思维都很活跃,设计灵感的来源也很广泛,还有取材于海洋的、借鉴中国旗袍的、对未来幻想的众多服饰,每一套服饰都闪射着灵性的光芒,传递着思想与文化,这既是一种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又是艺术本身不断融合发展的有力证明,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

    舞台上的眩目耀眼让我感受到了原创精神的可贵。尽管创造力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一部分是人天生具有的,但重要的是发现创造的潜质,激发创造的能力,这离不开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舞美系以服装化妆专业为代表,形成了一系列发挥学生创造潜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观察、多体会、多动手,积极与其他专业配合,在舞台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灯光设计、平面设计等各领域发挥专业所长,通过在大型活动中与不同专业的同学接触与配合,从多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专业,进一步加深了对舞台的理解,更好得为舞台演出服务。此次“着色”活动就是服装化妆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并勇敢地从幕后英雄蜕变为台前明星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上也是一次探索和改革。

    能有这场视觉盛宴,离不开舞台美术系同学的努力,除了作为演出主体的服装以外,舞台设计,灯光控制也都是一流的。在这些日子里,总能看到红楼三楼服装化妆设计教室的灯照亮深夜,尤其不能忘记的是“着色”的指导老师们。服化教研室主任徐家华教授说到:“着色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探索和改革,以‘着色’这样一种直观的展示形式来组织教学,既能激发同学们的激情,让他们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习和作品设计、制作当中,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又能增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直接用彼此的作品进行交流和学习,激励他们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展出结束后同学们都说收获了很多,不仅有学业上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其实,舞台是多彩的,舞台上不仅有歌声、戏剧、舞蹈,更有每一位同学的灵感与创意,“着色”的上演也是对舞台的一种新的诠释,这也符合上戏目前提出的“大戏剧观”的教育理念,更是对“大戏剧观”教育的一种延伸和开掘。衷心祝愿“着色”越办越精彩,也祝愿舞台美术系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艺术管理06

    苏杭)

    展出来的成就感

    ——在制作《喜玛拉雅王子》展板的日子里

    ○ 06级舞美 陆圣东

    《喜玛拉雅王子》的成功公演,台前幕后,无不为之为之欢呼雀跃。虽然没有加入到剧目的舞美布置,却有幸能亲自参与了西藏文化宣传展板及上戏五届藏班宣传展板的设计任务,也确实体会了一把所谓“为一出剧,流半公升地汗”之辛苦。

    那日陈晔老师接到展出的任务之后,设计布展小组便匆匆成立了,包括带队的陈晔老师,我班的两位同学以及笔者自己。距正式布展只有不到六天,时间紧迫,展板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我校五届藏班的风采展《雏鹰的展翅》,其二便是藏族人文的风采展示《多彩的哈达》,合计共十九块展板。作为舞美系的学生,在一年级时便能接到这样的任务,虽说是无尚光荣,也颇感兴奋,但考虑到本次展览的规模和要求,却也体会到责任的重大。之后的几天,工作便风风火火的开展,四天五夜地连续奋战,加班加点地赶稿,一遍又一遍地校对,字字句句地甄别,讨论,冥想,调整,甚至不断地否定原先已做的稿件,很是折腾,倾注了小组每个人的心血。现在想来整个的过程虽不如原先想象得那样轻松自在却也让我们几个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我们自嘲其为“工作初体验”。津津乐道,每每谈起,还颇有几分得意。

    公演那日上午,布展小组一行人便早早地赶往大剧院布置展厅。天气闷热,工作还未展开便已经个个大汗淋漓。于是将单重十几斤的展架包从后台搬到前厅便是件不容易的事。搬运,组装展架,排序。待到十九块大展板摆放到位,终能歇口气时,却下了零时调换展位的消息,着实让我们呼天喊地了一番。只得将沉甸甸的十九块展板再次转向搬走„„

    一切辛苦的付出,唯能与之匹敌的幸福感便是可以得到旁人的肯定。偶尔路过的几位剧院工作人员,匆匆的脚步却在我们的展板前悄悄减速,不经意间的谈话中带出的“漂亮”二字,似是酷寒冬夜里的一杯热饮,顿时倍感慰藉。便像陈晔老师常说的,何谓工作的幸福,幸福大抵如此罢。

    不久便迎来了《喜玛拉雅王子》在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也终要将展板撤出剧院,说实话是有些不舍的。人便是如此矛盾的,辛苦工作一周,终成功完成任务,便又开始对那十九块“作品”恋恋不舍。

    都说我们这个专业不是“学”出来而是实践出来的,每完成一个任务便能学到很多,如此下来,是真的感同身受了。很值得让人留恋的一次实践课,希望以后能有越多越好。感谢带队的陈晔、吕品等老师,更感谢一周来并肩奋战的每个小组成员。我们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一同前进„„

    传播艺术之光

    上戏杨东共建和谐

    ——记上戏研究生牵手杨东学校爱心志愿行动

    本报讯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5月17日下午,宝山区杨行镇杨东学校的大礼堂里传出了这首由该校老师自己作词谱曲,孩子们用心演绎的心灵之歌。这是由我校研究生团总支牵头,发动各个专业研究生,为杨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义务排练该校首届艺术节开幕式的现场。现场真挚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学生老师,赶来观摩的家长和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同学。

    民工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总是飘飞在他乡。民工子弟学校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下的产物。为了能让更多的民工子弟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让这些孩子和谐融入他们生活着的这座城市。上戏研究生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表演水平又使自身的思想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种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让孩子们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还为下一步的我校与该校长期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俊)

    我校科普小舞台亮相2024上海科技节

    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在上海科技馆隆重开幕,由我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三个科普小品《会变魔法的风》、《节约新时尚》和《空气大力士》亮相本次科技节,获得巨大成功。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造型、深入浅出的科学知识讲解、精彩的互动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前来参加科技节的小朋友,机器猫、外星人卡卡、阿龙博士等等人物成了我们科普小舞台上小朋友竞相追捧的明星。在创排节目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面,我们的同学克服了众多困难,认真排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三个小品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5月20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也兴致盎然地观看了我们的科普小品,并给予很大肯定与鼓励。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科技节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学到了不少科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人文素养,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投身到艺术与科技的舞台上。(徐晶)

    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来我校调研

    本报讯

    5月28日上午,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一行四人来我校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朗,学生处副处长徐咏,团委书记陈云及第六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徐莹共同参加了本次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由第六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顾晨洁就徐莹在老挝志愿服务期间的表现做了简单介绍,对她在老挝服务期间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对于志愿者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葛朗老师在听取介绍后表示,感谢团市委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的青年教师有了一个锻炼与成长的平台。我校的文化志愿者工作开展十年来,硕果累累。第六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志愿者服务队的十三名队员中,有两名队员都来自上戏,青年教师徐莹和在读博士生叶长海,这样的一段经历也是他们一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接下来,学校已有计划对徐莹的高尚行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表彰活动,让志愿者的精神感染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号召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者行动中。(晶晶)

    导演系06班团支部到 静安区敬老院慰问演出

    本报讯

    2024年5月26日上午,导演系06级班团支部和表演系05班团支部的同学来到静安区敬老院给老人家们义务慰问演出,获得了好评。该活动是表导演系团总支成立后系列团日活动的第一次比较大型的集体活动。

    自去年表、导演系分别成立了二级团总支以来,两系的团总支书记制定了系列团日活动工作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组织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本次活动由导演系06班团支部倡议,联合表05团支部联合举办的。表导演的同学们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有相声、歌舞、合唱、朗诵,还有游戏互动,同学们精彩的演出和天真的笑容为老人家们送去了欢声笑语,老人们都很高兴。

    活动后很多老人拉住同学们的手依依不舍,希望同学们下次再来。同学们也被老人感动了,大家觉得能为老人家带去欢乐,自己也获得了快乐,被人需要的感觉,很幸福。

    表、导演系团总支已和静安区敬老院结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后定期将会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导演系学生会)

    大学生演讲培训班

    顺利结束

    本报讯

    6月9日,第四期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在上海戏剧学院顺利结束。此期培训的主题为“演讲和口才”,吸引了全市20多所高校的共计40名优秀大学生。在吴洪林老师、宋怀强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们在上戏的东排练厅,以不同的题目,进行了多次的演讲练习和口头表达训练。虽然培训只有短短四个周末,但大家在相互的接触和了解下,结下了珍贵的友谊。面对分离在即,大家都显得有些依依不舍,互相间都在课下留下了联系方式。中午休息时,男生们还一起打了一场篮球,在运动中更加深了大家之间的情谊。

    下午汇报表演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面对来自各高校宣传部和团委领导的关于演讲和口才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议,另一部分是学生们的汇报演出。专题讨论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每位与会者都对会议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之后的汇报演出更将今天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汇报演出分为“自我介绍”、“说文解字”、“看图说话”、“命题演讲”、“自由辩论”五个部分。大家站上舞台,将青春的自信与激情展现在了自己学校和其他高校的领导面前。汇报最后,每个同学还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培训的感想和体会。在这次培训班中,通过王群老师、吴洪林老师、宋怀强老师和陈贝贝老师精彩和激情的授课,大家充分领略了语言表达上的魅力,知道了沟通和演讲对于人们交流的重要意义。站在这个舞台上,大家所做的不仅是一个展示,更是对于自己的一种锻炼和提高。语言的训练,不仅使得大家说得更好,更精彩;更重要的,是使大家更有自信,更有激情,对生活更加热爱,对自己,也了解得更深入。舞台,不仅是一个对他人表演的场所,更是一个锤炼和升华自己的地方。

    汇报结束后,来自各所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分别对于自己学校的同学授发了结业证书。舞台上下,洋溢着老师们的欣慰之感,同学们的喜悦之情。

    (记者团 刘虹冰)

    5月24日,我校老干部处组织了部分离休干部看城乡变迁主题教育。图为学院离休干部在松江区听取春申村书记作新农村事迹介绍。

    (周鸣/图

    刘云伟/文)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师的辛勤栽培。图为手捧鲜花的表演系老教师代表正在认真观看6月8日尖子学生的汇报表演。

    (雨田/图

    一品/文)

    第三篇:上海戏剧学院常年招生办法

    【上海戏剧学院-高考】:

    常年招生专业考试制是经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我校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艺术类院校春季专业考试基础上,多次组织专业招生考试的改革尝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学校选择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给专业优秀的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合适时间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

    经校领导批准同意,在2024年11月继续举行常年招生专业考试。常年招生专业考试主要面向国内外重要艺术赛事中的获奖者或有专业方面社会实践成果和专业素质优秀的考生。经过学校常年招生专业考试,确认专业合格,据此考试成绩结合2024年高考(论坛)文化成绩,进行择优录取。

    一、专业招生试行的范围

    在2024年招收本科生的表演(戏曲表演、戏曲音乐--京剧器乐、民乐)、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范围试行。表演(戏剧影视、舞蹈)等专业待安排。

    二、常年招生专业考试流程

    (一)下载报名登记表(各专业不互相兼报)

    考生于10月22日开始登录上海戏剧学院网站(),点击“常年招生专业选拔报名登记表”(点击下载),下载后按报名登记表要求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及相关填写内容。国内外重要艺术赛事中的获奖者应详细填明奖项全称。

    (二)交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递交截止时间:

    戏曲类专业2024年11月4日(星期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三)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三)

    递交材料地点:

    戏曲类: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招生办公室:莲花路211号行政楼二楼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公室:华山路630号(佛西楼与端钧剧场之间)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同上。

    以下4项材料缺一不可: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一张复印件)、一寸报名照片两张,应届考生应出具学籍证明或学生证,往届生应携有高中或中专的毕业证明;

    (2)近两年国内外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证书及复印件;

    国内外重要赛事的界定:

    国内外重要奖项必须是近三年来所获得的,由政府机构和权威艺术专业、学术机构主办。

    戏曲、戏剧类国内重要赛事包括:

    “小梅花奖”、“白玉兰奖”、“田汉奖”、“文华奖”、CCTV青年京剧大赛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优秀人才的认定:

    A,有文艺作品(体裁不限)在国内正式文艺刊物上发表或出版者;

    B,在省市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全国性作文大赛(如“新概念”等)中获奖者;

    C,省(直辖)市重点高级中学文科尖子生(须由校长和所在班班主任推荐,并附尖子生证明及相关材料)。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优秀人才的认定:

    A,担任过省市有关报刊、杂志的美术编辑、记者或有美术设计作品(体裁不限)在国内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出版者;

    B,参加过市级以上比赛或展览,并在比赛、展览中获奖者;

    C,经所在高中校长和有关专家推荐,文化成绩特别优秀者。

    (3)提交三名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家(其中两名我校专家)的推荐函。

    (4)网上下载后,已经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

    (三)公布经校招生委员会讨论审核后通过的具备常年招生考试资格的考生名单(请登录查询)。

    戏曲类专业公布时间:11月5日(星期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公布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公布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四)现场确认

    按照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公室发出的常年招生专业考试通知的要求,进行确认报名:

    1、戏曲类报名时间:11月6日(星期五)8:30—16:00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报名确认时间:11月20日(星期五)8:30—16:00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报名确认时间:11月20日(星期五)8:30—16:00

    报名确认地点:同递交材料地点

    (五)按照专业招生考试规定的科目,缴纳相应的报考费。

    (六)专业考试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报名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戏曲类专业:11月7日(星期六)8:00初试 13:00复试 18:00三试

    戏曲类专业考试地点:莲花路211号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时间:11月21日(星期 六)

    生名单(请登录查询)。

    戏曲类专业公布时间:11月5日(星期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公布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公布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四)现场确认

    按照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公室发出的常年招生专业考试通知的要求,进行确认报名:

    1、戏曲类报名时间:11月6日(星期五)8:30—16:00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报名确认时间:11月20日(星期五)8:30—16:00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报名确认时间:11月20日(星期五)8:30—16:00

    报名确认地点:同递交材料地点

    (五)按照专业招生考试规定的科目,缴纳相应的报考费。

    (六)专业考试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报名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戏曲类专业:11月7日(星期六)8:00初试 13:00复试 18:00三试

    戏曲类专业考试地点:莲花路211号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时间:11月21日(星期六)

    上午8:30—11:30 命题作文 下午1:00—4:00故事写作

    下午4:00--5:00 面试:综合素质测试 晚上6:00--9:00 戏剧评论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11月21日(星期六)

    上午8:30—11:30 素描 下午1:00—4:00彩画

    下午4:00--5:00 面试:综合素质测试 晚上6:00--9:00 命题创作

    1,由校招生委员会领导,招生办公室负责牵头,院系组织专业专家考试组按照招生专业考试的规程、专业考试的基本要求与流程,进行各科目考试。

    2,专家考试小组的组成:面试每组不少于5人,专业导师(专业主讲教师)原则上应为指定专家,其它考试组专家由招生委员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进行聘请。校外专家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校内专家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考试科目和考试认定方法:常年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与2024年春季本专科招生考试的科目基本一致;常年招生专业考试认定采用不记名评分方法,在《考试评分记录表》或试卷上打分,最后进行评分汇总排列名次。

    (七)考试结果的审定

    1,专家考试结果提交学校招生委员会审定。

    2,学校招生委员会根据专业考试程序与执行情况,审定其有效与否。

    3,学校招生委员会根据专业的优秀人才考试情况,综合平衡,决定发放专业合格通知,常年招发放专业合格通知的数量原则上控制在2024招生计划的5%以内。常年考试坚持严格掌握招生质量标准,宁缺勿滥。

    4,常年招生专业考试进入发专业合格证的考生,都必须参加2024年的国家统一文化高考,按各省市要求参加并通过本省市相关的专业统一考试,我校才能进行择优录取。

    第四篇:上海戏剧学院课程介绍201303

    1.艺术学课程:

    跨文化艺术交流概论与案例分析(授课老师:王伯男)

    本课程是针对研究生相关专业开设的有关跨文化交流和艺术方面的理论、案例分析课。通过理论讲授和典型案例的讲解和分析,采用教师讲解和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白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艺术怎么样更好地为交流服务;在交流过程中,怎样艺术地使用交流手段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使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掌握自身优势专业的同时,能学有所用,更好地国际接轨,让艺术在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判 断 力 批 判 导 读(授课老师:吴爱丽)

    (待增加)

    2.戏剧与影视学课程

    世 界 当 代 纪 录 片 研 究(授课老师:吴保和)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世界八十年代以来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各国当代重要的纪录片导演如美国的迈克·摩尔、埃罗莫里斯、德国的维姆·文德斯、法国的克劳德·朗兹曼、尼古拉·菲利贝尔、智利的古兹曼、英国的麦克唐纳、日本的原一男等人。通过大量有影响的纪录片代表作品,介绍世界当代纪录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类型,如观点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人物传记纪录片、社会问题纪录片以及音乐纪录片、学术纪录片等。授课内容主要是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与美学价值,创作规律与创新手法、对国内纪录片创作的影响等方面。通过课堂讲授、观摩讨论、学生作业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当代纪录片的现状、主要类型与创作规律,使学生在宽阔的视野中对世界当代纪录片的最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清楚的了解和掌握。

    综 艺 编 导(授课老师:付小萍)

    《综艺策划与创意》与《综艺编导》是一门课程的两个阶段。意在将大型综艺晚会或综艺活动的操作性课程和理论课程分开,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好的认识本门课程的操作性和审美意义。

    “策划是综艺晚会的生命线”为题经行阶段性专题考核。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综艺策划的深度理解和掌握。节目策划是一台节目的蓝本,所以策划对晚会的整体运作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综艺策划的关键点,有比较好的侧重点和研究思考。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加以操作上的再认识。本课程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大型综艺晚会编导”主要面对晚会编导的审美意识研究与思考。从宏观上把握综艺的性质与艺术创作规律上的探讨。课程主要内容:综艺活动概述、性质/综艺晚会结构、铺排/综艺编导宏观把握与研究、策划文案写作既要等。

    戏 剧 符 号 学(授课老师:宫宝荣)

    戏剧符号学是一门将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戏剧研究之上的学问,其最大特点在于其方法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因而一度风靡欧美戏剧学界。本课程除了系统地学习戏剧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之外,更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就文本与演出、演员与人物、文本空间与舞台空间、话语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讨。课程内容:

    一、文本与演出

    二、演员与人物

    三、文本空间与舞台空间

    (一)四、文本空间与舞台空间

    (二)五、文本空间与舞台空间

    (三)六、文本空间与舞台空间

    (四)七、文本话语与戏剧话语

    (一)八、文本话语与戏剧话语

    (二)*另:本课程需要观摩若干部戏剧演出,费用由学生和研究部共同承担。本课程拟从相关研究生中招助教一名。

    新 中 国 电 影 导 演 史(授课老师:厉震林)

    《新中国电影导演史》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它兼有史学 分析、文化阐述和修辞细读三者融合的教学特点,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文革前“十七年”

    电影导演、以“第五代”为标志的八十年代电影导演、“第六代”艰难生存的八十年代电影 导演和新世纪的青年电影导演群落的出身情况、美学风貌和文化成分,以及与新中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经济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新中国 电影导演的发展历史有着较为系统的全面了解,而且,可以深入地理解电影和电影导演背后深刻的电影生产动机,即电影与新中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经济之间的搏弈、妥协和合谋关系,是新中国史学的另外一种阐释通道。

    当 代 英 美 戏 剧 研 究(授课老师:胡开奇)

    本课程着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美戏剧名家名作的介绍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英美当代戏剧最新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名剧片断观摩与讨论,加深学生当代英美戏剧现状的认识和了解,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研究与借鉴英美当代戏剧的兴趣、能力和素养。

    在学生精读名剧原作基础上,课堂讲解、百老汇名剧片断观摩、讨论与书面研学小结,期末完成学期论文。

    课程分为八至九讲,1990—2024英美戏剧概况与名家名作:英国剧作家品特、邦德、斯托帕、邱琪尔、弗雷恩、尼尔逊、凯恩、麦克多纳,美国剧作家米勒、阿尔比、谢泼德、马梅特、威尔逊、库什纳、沃格尔等,英国戏剧导演豪尔、布鲁克,美国戏剧导演泰默、威尔逊、博加特;英美戏剧奖、英国剧院、美国戏剧节等。

    3.设计学课程

    舞 台 绘 景 技 术 基 础(授课老师:傅建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本院非影视美术设计类的同学对舞台美术绘景有比较基本的了解,对舞美绘景的一些常用基本技术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对绘景常用材料的性能功效有一定的了解。以使同学能够在各类影视演艺布景制作的实际工作中基本能够了解如何完成制作,对复杂的绘制能够了解基本方法和技术。教学基本要求: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作业练习,了解美术基本知识,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练习舞台绘景的一般布景绘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各类常用绘制材料的性能。课程内容为:

    1.讲授:舞台绘景的基本介绍(何谓舞台绘景。绘景工作的基本范围。绘景在舞台和

    影视艺术中的具体应用。绘景基本方法和技术。)

    2.讲授:绘景和绘画的联系,绘景师的基本能力。绘画一般基本知识(构图关系,明

    暗关系,平面与立体关系,色彩学基本知识,光色原理,冷暖色原理)

    3.讲授与教师示范:绘景与风景画关系;(透视学基本知识,风景透视原理,风景画一

    般基本方法示范画。)

    4.讲授与教师示范画:绘景一般基本方法与技术;(单元景的绘制,天幕场景图绘制)

    5.练习作业:简单风景画的基本画法练习,单元景绘景练习。

    第五篇:2024上海戏剧学院招聘1人公告

    2024上海戏剧学院招聘1人公告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zgjsks.com/)

    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联合制作 招聘部门:音乐剧表演艺术中心

    岗位名称:办公室秘书 招聘人数:1人

    任职要求:

    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英语口语流畅,英文写作能力强;

    2、能胜任教务、文书等行政工作,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能编辑网页、做好网站维护工作;

    3、热爱音乐剧,勤奋踏实,中共党员优先。

    应聘截止日期:2024年7月14日

    应聘方式:应聘人员登陆上海戏剧学院招聘系统http://zp.sta.edu.cn/zpsys/,进行网上应聘。

    上海教师招聘学习群① 126052361强化备考微信号:shjsksw 2024上海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http://sh.zgjsks.com/html/jszp/kszx/ggxx/



    推荐阅读:
    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4年[全文5篇]
    我美丽因为我作文自信600字六年级(汇编)
    2024年伤感的毕业赠言五篇
    关于二年级数学日记(精选合集)
    写给儿子十岁生日的一封信(推荐阅读)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