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半年工作总结 服务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暖阳如梦 时间:2024-08-29 22:09:4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老年大学网 2024-06-19 14:02:33 作者:吴忠扬 李 兵 来源:四川省资中老年大学

    资中老年大学成立于1988年。24年来,学校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2024年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全国先进老年大学”荣誉称号,同时被评为“四川省A级老年大学”。2024年被全国老年大学协会评为“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老年人,一切服务于老年人,一切着眼于实践老年人第二人生的价值,使老年人寻知得知,寻乐得乐,寻友得友,寻健得健”的办学宗旨,还提出了“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针。为落实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学校进行了“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开心”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

    (一)开导言行,平和心气

    步入老年,许多人都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而到老年大学学习,又有一个心理和学习的适应过程。老年大学教育与管理的实施,其前提是需要对学员“开导言行,平和心气”。

    每学期,学校对新学员都要专门开设一课,即《正确的老年观,实践第二人生价值》,同时还进行“每步走好,安全可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态平和,健康常在”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在进入老年时的心理适应和进入老年大学的学习适应。

    此外,学校通过政治课和“三观”教育帮助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等问题进行教学,在他们头脑中安装“无线电台”,使他们与时代同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教他们把握好“遥控器”,使他们与时代相通,不断转换,不断更新;给他们一个“调压器”,使他们与时代相适应,随时调整,常保平衡。总之,做到不停顿,不错位,不掉队。

    学校还通过理论研讨会“开导言行,平和心气”。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有:“爱我老年生活、爱我老年大学”“健康老龄化”“自我保健、提高生存质量”“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以和为贵、平等友爱”“当新世纪的老人”“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如何适应学习型社会”等。广大学员通过认真的思考,理论文章的交流,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自我教育到意境升华,普遍地认识到:不能要求社会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社会;不能要求自然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自然;不能怕走向衰老,只能延缓衰老;在第二人生里,必须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和、与自然和,体内平和。

    为“开导言行”,学校制定了《学员守则》,其中规定:“坚持和谐相处,平等友爱;在学习和对外活动中,既要以老年大学学员为荣,又要做到维护老年大学的荣誉„„。”还向学员提出了《十要十不要》,其中要求: “雨天上学要防止路滑,不要麻痹大意;上下楼道、进出教室、会议室要慢,不要拥挤;组织在校外活动要注意安全,不要出事故;„„”

    (二)开启才智,敞亮心扉

    老年大学也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多数学员入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寻求新知。为了使学员拥有人生第二个美好的春天,实现自己第二人生的价值,学校坚持以学为主,以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广大学员“开启才智,敞亮心扉”。

    学校始终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将学校办成寻求新知的课堂。一是实行普通班、进修班、专业班三结合的学制,这样既照顾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异的特点,又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学员统一编入7个必修班,同时又照顾其个人爱好让其自选专业班。参加23个专业班学习的学员达到70%以上。二是按照贴近学员(老年)生活、贴近时代潮流和贴近常学常新的“三贴近原则”安排课程。先后开设了养生、保健、政治、文学、科技、书法、美术、诗词、摄影、音乐、舞蹈、民乐、英语、法制、名城、门球等16门课程。突出“用”和“新”两个字。三是按照以学为主的原则安排课时,每学期周一至周五行课,各学科课时总量不少于120节。四是按照自编为主的原则编写教材,努力把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康乐性结合起来。教师自编教材已编印8本。五是按照相对稳定的原则建设高规格、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我校先后聘用教师达98人,现任34位教师中,50%是县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等医疗专家,其余是退休知名人士和专家。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各学科教师坚持从学员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原则,实施教学。保健课先后对150多种疾病的防治、40多种常用药常识,30多种按摩常识及10多种护理常识进行了讲授。音乐课先后教唱歌曲500多首,舞蹈课教会舞蹈80多个。文学课寓艺术美的享受于形象感染之中,字字珠玑寓世情。英语课教学与英语歌、英语表演紧密结合,学员兴趣很浓。历史课谈古论今,史料翔实,格外生动。趣谈课海阔天空,寓教育于哲理之中,别有一番情趣。科技课效果也很明显。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就讲核电常识;汶川大地震后,就讲地球结构与地震以及防范方法;“神七”上天,就讲航天常识,还讲了许多天象、气象,营养用油等生活科技,很受欢迎。总之,丰富的教学内容,反映了较高的教学质量。

    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常年到课率在80%以上,记课堂笔记已形成风气。二十周年校庆展时,学校展出课堂笔记1259本,其中10万字以上的上百人,30万字的18人,有3人近100万字。据一班学员税伯均的笔记,在20年中,听保健课312节,了解12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识,学了20多种按摩,10多种护理常识,还学了30多种用药常识。广大学员普遍感受到:越学越有乐趣,越学越感到“人生苦短”。有学员诗曰:“学习添得乐和趣,不负今生度夕阳”“但期借得余年寿,发奋在读十年书”。

    (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

    老年大学的学员不少具有才能和潜能。一些学员因多年工作的原因其才能和潜能没有能发挥出来。因而除了第一课堂的知识学习,他们也渴望在其之外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学习。由此,学校把握多科性综合学习与课内外个人兴趣爱好结合的原则,通过第二课堂为学员“开发潜能,深邃心智”。

    一是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学总体安排。一部分纳入课表,一部分纳入每周、每月、每学期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分别要求,分层次管理。二是组建了门球、歌咏、舞蹈、书法、绘画、摄影、棋牌等课外兴趣小组,有90%以上的学员自愿参加了1——2个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三是突出“多、广、常、联”的特点。“多”即多种活动,多种情趣,一学年内安排有20多种活动;“广”即学员广泛参加,各取所好,人人到位,各有所乐;“常”即经常组织,常乐不衰;“联”即广泛联谊,参加校内外的联赛,努力建设一支引人注目,交口称赞,全县重大活动离不开的队伍。四是以“唤回童心,焕发青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为主题创新活动类型。主要有六种类型,即以仿儿童游艺为特色的康乐型活动,以强身健体为内容的陶冶型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内容的教育型活动,以班会为内容的自治型活动,以校友会为内容的联谊型活动。在学校的倡导下,学员踊跃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学员彭昌树原做行政工作,入读老年大学后开始学写诗词,其创作的诗词还在《巴蜀诗钞》和《诗刊》上发表。学员参加课外歌咏队的特别多,有些久停歌喉,不开口唱歌了。据对进修一班的调查,上老年大学前三年以上不唱歌的22人,五年不唱歌的16人,10年不唱歌的10人,15年以上不唱歌的22人,有50人已经是20年以上不唱歌了,上老年大学后使他们青春焕发,歌喉响亮了起来,两次参加县举办的百人合唱歌咏赛均获一等奖。20多年来,学校举办文艺演出192次,其中校外102次,观众数万人;校内上台演出人数占学员80%。学校编辑诗集5本。另据不完全统计,学员的文艺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发表200多件。学校举办书画展、摄影展53次。参加校、县、市以上书画展87件。2024年全国老年大学“兰亭杯”诗书画影展大赛,学校报送摄影作品21人34件,获金奖5件、银奖7件、铜奖6件。校庆二十周年展,有参展作品的学员431人,展品4464件,连同文艺才艺表演,有90﹪以上的学员展示了才能,展现了丰采。

    (四)开阔眼界,宽广心胸

    学员们退休后接触的范围窄了,接受的信息少了,这增加了他们思想封闭性、认识肤浅性的可能,这不利于他们丰富信息,了解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实践第二人生。为此,我校努力为学员“开阔眼界,宽广心胸”。

    一是开设专题讲座。先后讲授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最大乐趣》《认清两种生产的辩证关系》《用正确的观点看形势》《人际关系常识》《经济形势与深化改革》《当前形势与对策》《资中的历史沿革、历史名人、古文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专题。

    二是请县领导做报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转型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学员思想上存在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很容易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问题不理解。因此,学校先后有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近37位领导到学校上大课117次,内容广泛,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其中宣传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全会精神12次,通报经济工作、全县规划、招商引资、三农问题等37次,专门讲改革、开放问题12次,就热点回答问题6次,讲依法治国10次,讲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5次,讲团结、稳定7次,讲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多极化等国际形势及我们入世应对9次,其他专题19次。通过讲解和通报,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促进了对形势的了解。

    (五)开门办学,拓宽心境

    第二课堂是让学员走出教室,是请领导专家走进校园,这是开放教学的一方面。同时,学校也注意开门办学,鼓励学员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一是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学校积极发挥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一个基地、一条渠道、一股力量、一种风气的作用。学员既向社区老人宣传学得的知识,又通过学校反映老年人的意见要求;为街道老年迪斯科队教会了数十个舞蹈,十年如一日,组织200多老人晨练;为老年门球活动培养了骨干和裁判数十人;为气功、太极拳培养了骨干;为街道居委会活跃老人生活出力服务。

    二是面向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组织参与社会宣传,每年都有一二次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多次震动县城;培养出一批积极分子,在社会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有常年迪斯科队,有门球裁判队伍,有气功体育锻炼骨干;书法班骨干举办青少年周末和寒暑假书法班17期,培养少年儿童1000多人次,有7名少儿获“中国当代少儿书法作品选集”金星奖,25名获优秀奖。书法班教师2人获国际书法丛书中日书法展三等奖。

    二、“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几点思考

    在进行“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认识,这是我们实践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开心教育”模式定义的认识。模式就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也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开心教育”模式是针对老年学校教育提出来的,其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是指在一定课程观的指导下,为落实五项“开”的教育措施,达到五个“心”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模式化的教育过程、组织方式和相应策略。

    (二)对“开心教育”模式内容的认识。在“开心教育”模式中,“开心”不是纯粹的“心情舒畅,快乐”的意思,但其最终教育目的要达到“开心”。其内容主要包括:开导言行,平和心气;开启才智,敞亮心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开阔眼界,宽广心胸;开放教学,拓宽心境等。其中“开导言行,平和心气;开启才智,敞亮心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主要是第一课堂的教育内容,“开阔眼界,宽广心胸;开门办学,拓宽心境”主要是第二、三课堂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思想。五项“开”的措施与五个“心”的目的之间存在必然的辩证关系。

    (三)对“开心教育”模式实践原则的认识。实践“开心教育”模式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学科并进的原则,就是学校的各个学科都要实践,其中可以先在部分学科试点或试行然后再全面推行;二是课堂并进的原则,也就是要处理好三个课堂的辩证关系,既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也不能忽视第二、三课堂的重要作用,否则“开阔眼界”“开门办学”的内容就不能完成;三是心智并进的原则,就是重视新知的传授,开启才智,开发潜能,也要注重老年心理问题的疏导,促使学员心智都健康;四是师生并进的原则,就是要在“三个课堂”认真落实好“双边教育”的一般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启发为主要方法,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做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对“开心教育”模式实践支撑的认识。实践“开心教育”除了坚持以上几条原则外,还需要研究落实一些具体的教育途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些切不可忽视,因为这些是对实施工作的有力支撑。离开了这些支撑,“开心教育”的实施都将会成为纸上谈兵,一句空话。

    (五)“开心教育”模式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一些问题。虽然学校的“开心教育”模式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是初步的、肤浅的。我们认为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全面化、规范化问题;二是“开心教育”模式实践成果的评估问题;三是“开心教育”模式经验的提炼与理论的提升问题。四是“开心教育”模式的深化研究与成果推广问题。

    第二篇: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到2024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制度相互衔接、政策相互支撑、工作相互促进的“大社保”社会保障体系。

    一、“大社保”宝鸡模式的提出与特点

    “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综合实力在西部中等城市前移4位,步入了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中等发达地区迈进的转折期。在经济快速发展、做大“蛋糕”的同时,我市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从2024年开始,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探索创新,从群众最关注的就业、医疗、入学、住房、养老等方面入手,根据城乡不同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对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总体设计、超前规划、分步推进、逐步扩大,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以大保障构建大和谐,初步构建起了具有宝鸡特色的“大社保”社会保障模式,宝鸡社会保障水平已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46位,先后受到国务院、国家部、委和省政府表彰。

    1、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从2024年起,我市瞄准中省社会保障制度的空档,不断完善制度设计,系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各项保障政策全面覆盖。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贫困大学生和低保家庭高中学生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补助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一整套相对完善和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

    2、就业创业体系逐步健全。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创业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带动创业。在全国打响了“宝鸡技工”品牌,每年创业培训1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超过1万人,向全国输出各类技能人才超过6万人,形成了全国性的技能型人才市场。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1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76 %。

    3、医疗服务水平显著增强。不断加强市县乡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可到达一个医疗服务点,农村居民可就近接受医疗服务,有力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率先建立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分别达到95%、92%和95.3%,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4、社会救助更加便捷。建立完善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救助标准,逐步扩大救助范围,解决了城乡七类特殊人群危困问题。城乡低保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水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对全市敬老院进行集中整合,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8.5%。大力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3万套,使符合保障条件的18371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整合农村扶贫、灾后重建、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解决了农村1.6万人住房困难问题。

    5、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落实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事业。高标准建成了宝鸡华夏老年大学和“夕阳红”艺术团总部,成为功能齐全、设

    施完备、西北一流的全市综合性的老年活动中心。在全市大部分社区建成了设施完善的福利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业务。

    二、“大社保”宝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近年来,我市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突破,加快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浙江、山东、云南等地的“大社保”模式比较,宝鸡“大社保”模式具有“制度全、服务快、易推广”的特点,在制度设计上,用社会保险管大群体、社会救助管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和慈善等制度管特殊群体,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的目标;在服务上,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政策与群众的对接;在效果上,“新农保”经验被全面推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为全国全面推行进行了大胆探索,“大社保” 宝鸡模式具有在全国欠发达地区推广的价值。

    保障对象“全”。“十一五”期间,针对部分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实际,我市对国家已经出台的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保障政策,坚持“广覆盖、高标准”实施,对国家尚未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教育资助、大病救助、免费职业教育,坚持率先试点,创新完善,弥补政策空档,使城乡不同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宝鸡“大社保”保障制度,涵盖了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被征地居民、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大学生、少年儿童、残疾人等各类群体,涉及人一生的教育、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重要阶段,基本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

    制度设计“新”。结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用制度上的超前性弥补社会保障欠帐。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形成了多渠道筹资、“两头补”财政补贴联合式参保的“宝鸡经验”;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中,设立专项资金,向土地使用者收取最少不低于每亩1万元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费,并为农民留足三产用地,把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事业登记制度和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在医疗保险中,实行市级统筹、城乡制度统筹,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2024年增加为1.6亿元,对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困难群众,在住院费用按标准报销后,再实行分层次、按比例救助,每年最高救助封顶线达到30万元,切实减轻了患大病居民的医疗费负担;在社会救助上,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形式多样化,救助标准就高不就低,不同阶段救助政策衔接,社会救助体系全方位统筹。

    筹资渠道“多”。近年来,我市在民生欠帐较多、群众收入比较低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财政责任,整合各方面资金,统筹使用,全力推进各项保障制度的实施,充分发挥保险、救助、福利、慈善等方面作用。比如,在大病统筹救助制度筹资方面,市财政安排6000万元专项救助资金的同时,整合使用民政部门社会医疗救助基金、城镇职工大病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扩大大病救助基金规模,极大地降低了城乡居民大病负担,提高了医疗保险、救助等方面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设计上,把城乡居民个人缴纳费用作为建立保障制度的基础,不是简单的向群众给钱,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在养老机构、幼儿园建设上,制订优惠政策,注重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拓宽筹资渠道,缓解财政投入不足压力。

    经办服务 “快”。在目前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下,整合各方资源,健全信息化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大社保”经办模式的质量和水平。对现有社会保障的资金、政策、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建成了市县两级市民中心和社保服务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使城乡居民就近办理各项社会保障业务。大力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促进信息技术与社会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建成了社会事业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信息通道,市民可就近到村或社区依托网络办理社保业务,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做到“人不跑信息跑”,使各项政策更加方便快捷地落实到群众身上。

    三、“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启示

    “大社保”宝鸡模式经过了先期探索、逐步完善、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历经五年完善逐步建立,基本实现了“全省领先、西部一流、全国有位、群众满意”战略目标。五年多的实践探索,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尽力满足公众需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保障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我市在财力并不宽裕、经济发展任务依然繁重的情况下,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出发,下功夫做好社保工作,着力建设包括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在内的大社保体系,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同步发展,政府得民心与人民群众得实惠双赢目标,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落实,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关键在农村。我市在工作实践中,把社会保障工作优先向农村延伸覆盖,在医疗方面,不断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简化办事程序,使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基本相当;在养老方面,率先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早、推广早,使农村居民及早享受到了保障政策。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制度体系。在我市这样一个工业优势明显、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较大的城市,如何建立既符合市情又遵循通行规则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因此,我市在加快建立大社保体系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在中省大的制度和政策框架下,通过持之以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了大社保体系的日益完善,通过逐年加强民生预算,舍得向民生领域投钱,保证大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使“大社保”宝鸡模式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坚持服务便捷,着力提高为民办事水平。社会保障每一项制度和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乡镇,落实到街道,落实到社区,都离不开基层的管理服务机构。实践证明,基层网络体系是否健全,基层工作效率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工作满意不满意,关系到整个大社保体系建设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社保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力量,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支撑,使好制度、好政策能有效地和人民群众对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为民办事水平。

    四、完善“大社保”模式的思路目标与对策

    “十二五”时期,着眼于把 “大社保”宝鸡模式打造成为特色品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战略需要,我们提出完善“大社保”宝鸡模式的思路和战略目标是: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的发展理念,把“底线公平”作为完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在已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础上,加快弥补制度短板,把社保制度最大限度地延伸覆盖到各类群体;坚持城乡统筹,把农村与城市同思考、同安排、同推进,实现城乡一体;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水平,使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支持。

    围绕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提升“大社保”总体水平。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并轨整合,逐步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用两年时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订宝鸡市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办法,保证各类人员社会保障关系自由转

    换、顺畅接续。探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等补充养老,拓展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开展免费培训、发放岗位补贴等预防失业功能,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充分发挥失业、工伤保险的功能作用。

    (二)提高标准,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鼓励中小企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镇职工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步扩大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各类保险保障标准,使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水平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同步增长。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提高征地补偿安置水平,确保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得到保障。针对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现实,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五级联网体系,为城乡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三)强化保障,促进保障制度公正公平。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建立健全社会捐助接收网络,做大基金规模,发展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实行“普惠加特惠”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残疾人生活和发展保障机制。提高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完善对困难学生的特殊资助,实行免费职业教育。强化对城乡低保对象的监管,建立信息公开、群众监督等办法,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促进保障制度公正公平。

    (四)优化服务,健全“大社保”管理网络体系。一是建立统一的综合协调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成立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筹整合全市社会保障资源,全面负责全市就业、社保、救助、福利、慈善事业“五位一体”等工作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考核检查、督促落实和审计监管,增强全市“大社保”工作的协调性和整合性,确保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统一、管理有序、发展规范。二是加快大社保基层组织建设。在乡镇(街道)设立“公共服务中心”,主要行使就业指导、社保缴费、低保审批、劳动仲裁、廉租房申请、残疾人救助等职能,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服务提速提质。在社区(村)一级层面建立“公共服务站”,由大学生村官或者公益性岗位人员来做具体工作,使城乡居民就近办理各项社会服务业务。三是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网络并联、信息共享、全市统一的大社保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实施“市民卡”工程,借助互联网络技术和数字证书认证技术,开设网上“业务大厅”,实现网上社保信息查询、网上业务申报和网上结算等业务,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畅通大社保转移接续通道。建立政策“通道”和制度“接口”,健全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机制,使同一险种体系内可以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而转移接续。

    (五)加大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大社保”基金筹措机制。一是公共财政正常投入机制。在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上,市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逐年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特别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险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保缴费的扶持。二是社会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在做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居民家庭和个人、社会其他方面共同负担的大社保投入机制,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统筹基金的规模。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依法对社保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值增值。加大对以非

    法手段获取社会保险待遇行为或挪用社保基金行为的查处力度,堵塞基金支付漏洞,严防基金流失。

    第三篇:激励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激励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探索。激励教育就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激 发学生的主体动力和内在潜能,培养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促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和个性特长都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人。

    激励教育模式就是依据激励教育涵义,由目标系统、操作系统、调控系统等组成的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

    本文阐述了激励教育的涵义;介绍了激励教育模式的构建;论述了激励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思想观念、目标要求、结构特征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激励教育模式在实践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思路;探讨了在当前普及中学教育的条件下,如何改善学生学习心理品质,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做法。

    激励教育模式是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育人目标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激励教育与激励教育模式

    激励从字面上理解为激发鼓励之意。在心理学上,激励就是用诱因来诱发和激起有目标指向的行为。具体说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因素去诱发活化其相应的动机,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它所强调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拓展人的内在潜能,从而促使人们在学习上、工作上取得成就。

    激励教育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才的愿望和需要,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激励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革,建立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动力和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促使他们在品行、学业和个性都获得全面发展。激励教育模式就是依据激励教育涵义,由目标系统、操作系统、调控系统等组成的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具体如下:

    目标系统中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以激励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中介,建立完善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并努力做到两者协调统一,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和谐发展。主动学习是爱学、勤学、会学;和谐发展是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在这个总目标下,我们还建立了班级教育目标和各科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目标。为了发挥目标的激励功能,我们要求在纵向上应具动态性,即目标和要求有一个从学生个体标准到社会标准的变化过程;在横向上应具层次性,目标和要求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只有两者协调统一,才能发挥目标的激励功能。

    操作系统我们提出“四优化”。一是课程结构优化,要求健全学科课程,发展活动课程,建设潜在课程;二是课堂教学优化,要求教学方法上采取目标教学,分层递进,及时反馈,教学组织上低起点、小步子、分层次、多反馈;三是班级管理优化,在管理制度上多奖励少惩罚,在教育行为上多鼓励少批评,在教育活动上多主动少强迫;四是学生评价优化,在标准上主要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参照标准,在形式上以模糊评价为主,在方式上主要是鼓励和表扬。

    在调控系统中,我们抓住了两个激励机制的建立,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创设成功的环境和事件,引导学生、教师、家长作积极性的评价,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因果的良性循环,如每年评选学校最佳师表形象、“十佳学生”、“学业进步奖”等;二是协调教育合力,通过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和谐共振状态,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环境,如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社区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文明校园活动等。

    实践证明,激励教育模式的确立,较好地为我校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选准了突破口,并逐渐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激励教育与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首先,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教育思想。其次,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终结。第三,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机制。从方法论看素质教育,就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进行整合重构,形成一个由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心素质等多个方面复合构成的全面和谐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全体性、整体性和主体性。

    激励教育突出强调了人的素质结构内容的核心——心理素质,并把教育首先指向教育的主体——人,拓展人的潜能,建立改善人的内部动力系统,确立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为导向,形成三个具体结构内容: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扎实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因此,激励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反映和体现。

    激励教育强调解决学习的主体机制性问题,它从本校的学生实际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强调形式和发展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提出要建立合适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激发形成学生积极的成功体验,促使建立完善良好的心理品质,既是激励教育的素质培养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介手段,并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原动力。所以激励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机制和基本要求。

    激励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树立一个教育信念,就是承认每一个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这符合素质教育全体性原则。激励教育提出强化和增加与提高学生素质相关的教育、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激励教育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征,创设机会,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作用非强迫性,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化,从而内化教育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激励教育实施激励性的评价,采取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环境,教育的个体发展差异性原则。促使学生发现自我、拓展自己,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符合素质教育的个体发展差异性原则。

    综上所述,激励教育是一种针对当前学生学习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以改善学生学习心理品质为中介手段,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育。

    所以,我们认为激励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三、激励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实践

    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的简要表述。依据素质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构建素质教育的实施模式,是我们构建激励教育模式的目的和要求。在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分析注意到,一方面由于中学教育普及,招生方法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怕学思想导致部分学生学业不良,中下生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未能很好地向素质教育转轨,学生负担过重,学习兴趣减低,学习自信心下降,大量学生在选拔过程中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当务之急。所以,由目标体系、操作体系、调控体系组成的激励教育模式,力图通过强化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系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人。

    在目标体系中,激励教育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学校培养目标、班级培养目标、各科培养目标都指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进步过程中,逐步开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动力性机制,让学生主动得到发展,包括在各方面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充分拓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操作体系中激励教育模式,抓住教学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强调做好教育教学过程的“四优化”。

    首先是针对现行的课程模式单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功能不健全,从而导致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不到合理的、全面的发展;我们提出一是健全学科课程,所有的课程不能因应试的要求随意删除,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二是加强活动课程,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目前每学年全校都开设课外活动小组超过60个,学生参加率为94.3%。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专项活动。三是建设潜在课程,包括由校容、校貌、绿化、卫生等组成的校园环境;由校纪、校规等组成的制度环境;由校风、校园文化等组成的精神环境。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拨出10万元左右,用于发展潜在课程,使学校处于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之中。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注重课内反馈、强化、矫正。在教学目标上细要求,把学生学习活动上的要求分解为较小目标,并逐个实现;在教学内容上找准起点,分层渐进;在教学要求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充分让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进步,从而使学生不断坚定对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制订的课堂教学要点如下: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做好教学设计,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所要达到结果和规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意等内容及它们深度和广度。

    1.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并组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为每一学生创设教育机会。分层的涵义一是教学内容多设台阶、分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小步前进;二是按照学生个别差异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实施教学要求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激励发展。

    2.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注重教学过程的多向交流,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使学生与教师平等地进行课堂交流讨论,协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4.制订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行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都能取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一套适应学生特点和需要的评价奖励标准和方法。

    再次,在班级管理上,我们以中介性素质——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结合点,专门开设心理常识辅导讲座,加强班级建设中的行为训练和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日常学习、班级生活中的问题,设计自我发展的目标,制定自我教育的措施,进行自我评价,激励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调动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逐步发展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形成。我们制订的班级教育要点如下:

    1.深入了解学生,收集分析信息。关心尊重学生,根据学生发展特征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向性激励教育。

    2.重视非智力因素教育培养,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良好心理品质形成。

    3.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不断进行过程性激励,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4.不断对学生提出积极期望,实施目标激励,逐步内化教育要求。

    5.采取激励性评价,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教育机会,逐步提高自信心。

    6.认真重视班级集体常规建设和个人进步计划制定,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feisuxs查看)总之,激励教育模式在实践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做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具体表现为在教育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师生双向活动;在教育教学内容上,面向全体学生,切合实际,小步子、多台阶;在教育教学评价上,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在素质结构关系上,加强中介性素质——学生心理品质的训练培养;在具体的实践中,制定了系列的实施方案,逐步确立了相应的教学,教育目标和原则。所以激励教育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激励教育模式是一种素质教育模式。

    第四篇:生态学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

    生态学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

    2024-02-17杨劼 赵吉 周延林 朴顺姬 梁存柱 王艳荣 牛建明

    一、生态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的重要学科。生态学在促进科学进步、发展经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维护人类持久生存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作为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宏观生物学与环境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诸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入侵等直接导致全球生态失衡,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接受和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的巨大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生态退化加剧了贫困,因灾返贫,贫富差距加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性生态问题的解决不完全取决于生态学的发展,但生态学的核心作用和具有的特殊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生态科学在促进科学进步、发展经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维护人类持久生存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府在对涉及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和议题进行决策时,需要借鉴和依赖相关学科原理及其研究成果和结论。生态学作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中重大问题的理论基础,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1.生态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学科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对生态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可持续发展”信念、价值观和能力的和掌握基本生态学原理的新人,这是我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稳定生态学本科教育规模,加强研究生教育。坚持多样化发展,无论从“人力需求”还是“社会需求”,无论是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需要,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坚持特色化发展,“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水平。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学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经济建设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生态学人才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学人才需求是长期和稳定的。我国生态学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包括:生态学领域需要具有生态学功底扎实的研究型人才;具有生态学教育背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对全民实行生态学普及、素质教育的师资等。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类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乐观。

    2.生态学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

    生态学专业本科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地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等信息的技能,具备从事生态学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本科培养方向主要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随着生态学学科的发展,生态学超越了其最初起源的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范畴而成为研究生物、环境、资源及人类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生态学研究的空间尺度不断拓展,已经突破了以研究个体、群落、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在宏观方面向景观、区域和全球发展,微观上则向器官、细胞核分子水平上延伸;生态学研究的时间尺度,从对当前现象的描述向历史的回溯和未来的预测发展;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扩展,从结构与功能研究向过程与预测研究发展,从局部的、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的网络化研究发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众多的结合点,使得新的边缘分支学科不断涌现。美国生态学会在1996年提出了21世纪生态学发展的五个前沿领域是: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设计、工业生态和生态(环境)伦理。这对我国生态学教育发展战略的确定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研究方法上,从以定性描述为主向定量模拟为主发展。

    生态学必须成为决策管理的重要工具。没有对人与环境复杂多变生态关系的深刻理解,我们的决策就可能出现严重失误,给未来造成严重问题。人类未来的健康取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质量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之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而生态学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平衡的运行、受扰机制及服务功能。

    生态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现代科学的舞台,并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为此,生态学本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生态学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学科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3.生态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根据生态学专业多年来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1)在教学观念上,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三者的综合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技能、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方式上,建立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在专业技能上,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以及生态学的“综合性”和“宏观性”特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从事实际工作的素质。毕业生可担任农业、环保、计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的科技工作,各级技术推广单

    位的技术管理和推广工作,各层次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区域农业开发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管理工作。

    二、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建设

    1.生态学专业的建设

    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的设置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为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专业。

    内蒙古大学建校之际,我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李继侗学部委员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的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教研室移植到内蒙古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期,李博院士在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基础上,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并邀请国内著名生态学家阳含熙、陈昌笃、周纪伦、胡适之等到我校举办生态学专题讲座,使我校生态学专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之上。1989年,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建设”获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生态与环境生物学专业的创建与发展”获自治区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内蒙古大学多次参加和主持全国生态学专业建设与教改工作。始终坚持“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办学思路;“立足边疆、服务内蒙、面向全国”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草地生态学与农牧业生物技术”的办学特色。生态学野外实习持续40余年,使学科特点与地域特色紧密相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近5年,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平均达到50%以上。本专业毕业生的生态学基础知识扎实、野外工作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2.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建设

    本专业设有生态学综合实验室、动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土壤学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生物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分析测试室以及其他相关的支持体系。拥有一流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大型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CO2/H2O分析仪、叶面积仪、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稳态气孔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定氮仪、纤维素和脂肪分析仪、土壤粒度分析仪、自动气象站等大型仪器设备及其他小型仪器设备200多台(件、套),总值1350多万元。这些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室内外测试手段的先进性以及数据的精确性,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野外实习基地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西鄂尔多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皇甫川水土保持试验站、大青山和蛮汗山等。

    将本科生“创新基金”、大学生“挑战杯”、高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在本专业的“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的内容相结合,指定专门教师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进行培养。参加“创新基金”和“挑战杯”的学生在二年级末即可进入实验室,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在三年级末进入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对这些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本科实验室也针对高年级学生开放。

    3.“普通生态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特色

    “普通生态学”属环境科学和生物学类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许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内蒙古大学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生态学专业(1978年)的高校,“普通生态学”课程传统悠久而积淀深厚,是内蒙古大学几代生态人心血的结晶。该课程在几十年持续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点。

    (1)面向不同对象授课,教学形式多样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面向不同授课对象,创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学课程体系。“普通生态学”是面向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面向生物学基地、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

    (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编著出版基础课教材、实验实习和辅助教材共14部,在国内生态学教学中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地区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强化野外综合实习;课外科研训练。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办学思路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依托长期形成的草地生态学学科优势,结合40余年野外综合实习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对本科生态学教育的思考

    高等生态学本科教育任务不仅是培养环境科学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具有为之奋斗的精神的一代新人。社会更需要掌握生态学理念的各类人才,而不是大量的生态学专门人才。

    1.非生态(环境)专业的生态学教育

    (1)生态学已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一门科学

    生态学学科已成为指导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之一。生态学将是指导与实践人类这一伟大战略进程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且在指导人类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生态学家承担着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划时代重要思想和实践的重大责任。

    (2)生态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理想课程

    高校应当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普通生态学”课程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课程。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因此,建议将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列入非生态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素质教育必修课。

    2.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教育

    (1)转变教育观念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要采取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分类型、多样化进行培养的思路,要确保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中,既能满足量的增加,又能保证质的提高;要将“专业对口”的观念转变为“专业适应”的观念;要将“专才”、“统才”培养模式转变为“通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将“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模式。为此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更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生态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有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在所有的生物基础学科之中,生态学与生理学、遗传学、进化论和行为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研究生物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时,还依赖于许多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分支学科的发展,将是生态学理论方法论上发展的最活跃部分,它们是生态学中具探索性、先导性的前沿研究阵地,如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和遗传生态学等。它们都将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参加宏观或微观的一些较复杂的功能和较深入的机理的研究。在原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许多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强调,生态学应被理解为自然经济学,是管理自然的科学,在相关的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中可考虑列入教学计划。

    (3)突出特色与品牌

    作为一个专业,一定要有相对稳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能力,创出品牌。而这种规格和能力,应为用人单位所熟悉,好像产品目录一样。尤其是生态学,由于植被分布、利用、研究方法等的差异,更容易体现出特色。因此,抓住区域特色可能会使打造品牌的过程更容易些。

    3.大学本科生态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课程没有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技术出路、经济支持和社会运作等方面的问题系统地进行阐述,使学生难以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切入点;国内生态学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分析、解决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社会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生态学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较大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庞大的生态学知识体系与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矛盾。一方面,生态学学科需要以多学科为基础,需要多学科的支撑。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除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要学习公共课程之外,还要学习数、理、化、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学等必需的大量基础课程,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而真正用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生态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实训,如生态工程、生态规划、污染生态、产业生态、生态毒理等。然而,国内多数高校此方面的条件普遍欠缺,即使开设这些课程,也多为理论学习,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实践训练。

    (2)对策

    鉴于大学生态学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从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通盘考虑。然而,不管是从社会需求考虑,还是从学科自身的特点考虑,其首要的问题,是需要对现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改革,协调好“宽、专、交”的相互关系,适度淡化专业,生态学更专业化的教育应放在研究生教育中,进一步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由于生态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各学校在制定、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时,要结合各自的特点、优势、条件等,制定出既能适应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态势,又能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创造空间。

    积极推进通识课程的改革,强化宏观生物学基础教学。我国生物学教学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及“宏观生物学”课程已大大削弱,不少青年学者连标本鉴定和土壤识别都十分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产生优秀的生态学家。在面对这些无法用传统的线性思维和单学科途径来解决的问题时,生态学以其固有的非线性思维模式、系统性观点、整体性理论、多学科研究的传统和近代发展的环境策略与模拟方法等,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提供了科学基础与框架。建议组织力量认真探讨现代生态学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点的需求,编写出在内容上和学时上适合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的教材。

    在政策措施方面,呼吁建立环境科学类(生态学)基础科学与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提高本科生至研究生的培养比例,为培养精英人才做准备。生态学科的真正发展,还有赖于提高我国全民族、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增强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因此,开展全社会的生态学普及教育,包括幼儿园到高校的生态教育体系,无疑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社会义务。积极地开展生态学普及教育,也是生态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第五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福建医科大学从1981年开时招收研究生,至今经历了31年的发展历程,研究生数从开始招生时硕士研究生4名(1981年)、博士研究生2名(1991年),发展到目前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共24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32名,硕士研究生1923名,七年制本硕研究生289名,分别隶属于12所学院,分布于上街校区、台江校区,涉及省内外38所培养单位。

    二、近几年主要的工作实践

    几年来,研究生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加强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首先在于完善基层组织设置,理顺组织关系。2024年9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不断规范,突出了将党支部建在学院、建在班级的工作思路,同时兼顾“专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采取三种方式设置党支部。一是将支部建在学院,党员数量相对较少的学院按学院设立党支部,每一个支部负责本学院的工作,每个年级设党小组;二是将支部建在年级,党员数量较多的学院按年级设立党支部,每个支部负责本年级的工作;三是按培养单位地域分布分别建立党支部。通过这些举措,研究生党支部数量由原有的博士3个、硕士3个发展到现有的34个党支部,优化了组织设置,形成了纵横工作网络,扩大了组织覆盖面,充分实现了研究生党组织在班级、学院各个层面的全面辐射,为研究生党组织发挥其核心作用提供了有效保障。

    2、重视学术活动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形式和内容,可以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研究生是高校学生中学历层次最高、与学科发展最紧密的群体、是与最新科技成果和文化前沿接触的学习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应当引领校园科技文化潮流,成为高品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广大研究 1

    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自2024年9月创办“博士生讲坛”以来,迄今共举办97场,直接听众近万人次,成为研究生的品牌学术活动。此外,“学术瞭望台”、“薪火相传,拥抱梦想——新老硕士生经验交流会”等各项学术活动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成功地构建了多层次交流平台,开拓了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为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建立奖惩机制

    相对于本科生来讲,研究生专业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所在学院不同,参加社会活动不同,所以在评价时标准难以把握,也不能像本科生一样搞综合测评。2024年4月发布的《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励管理办法》,是我校研究生教育20多年来出台的第一个面向全体研究生的奖励办法。随后每个学年开展的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奖学金”,受到了全体研究生的关注与欢迎。此外,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党组织在各项研究生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结合党建工作开展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支部”评选工作也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通过多种奖励机制,旨在调动广大研究生参与学生和学校管理事务的热情,激励研究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研究生团队和谐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4、关注特殊群体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解决大学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力度,但是研究生获得助学贷款、助学基金等资助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我校每年都有许多品学兼优的研究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很大困难。2024年,我院倡导设立了以“诚信、友爱、互助”为原则的“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爱心基金”,简称“爱心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获奖研究生的奖金捐赠,基金倡议受资助的同学在有经济收入时适当回报本基金。迄今爱心基金已为数十位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提供及时的经济资助,为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生助学成才的渠道。

    除了经济困难,近年来,学习压力、科研压力、就业压力、婚恋问题等给少数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也造成了个别严重的后果;在日常管理和思政工作中,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对于特殊学生予以密切关注、沟通、指

    导,建立“研究生-家长-导师-管理部门-辅导员-学院书记”的联系网络,多途径帮助心理障碍的学生。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学校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今后将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眼于研究生真正全面成才,创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

    1、理顺管理机制

    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研究生处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定位与职责,“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成熟后,各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等工作;各学院党总支主要负责人分管本学院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日常管理以及就业等工作。各学院按在册研究生规模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秘书和辅导员。学校成立研工部(或在学工部设专员),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统筹和协调各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和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生归属各学院管理,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校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三助”工作逐步扩大到院系层面。研究生学历层次高,党员比例高,专业知识扎实,这就为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生兼任本科生助管工作,有助于弥补辅导员队伍人员的不足,同时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2、发挥导师作用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动态管理,要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制订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定期进行考核检查,不断提高导师育人水平。鼓励导

    师参与到研究生党团和班集体建设及各类活动中,有效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培养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国家进一步放宽对研究生的招生政策,这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也同时带来了质量问题。研究生的生源状况复杂、多样,研究生生源的结构组成也有了新的变化,如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这就使得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如何在研究生扩招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入学以后的培养质量。要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一是把好初试和复试的关,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精心制定复试的内容和标准,加大复试中人才选拔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注意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好,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有培养前途的考生入学。二是在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针对不同生源结构研究生的专业背景或特殊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如加强本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提倡人文关怀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活动,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应当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例如,按照当前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学位授予条例的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两门学位课程不及格,经补考合格者,不能申请硕士学位。在近3年的研究生中,因为学位课成绩不及格而不能申请学位的有21名,其中10名已申请退学,仍有11名同学继续研究生学业。尽管此类学生占总数不足1%,但是这些同学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将严重影响其就业及今后的事业发展。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既要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彰显人文关怀,使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导向性和科学性,从而营造宽松、自由、和谐、向上的绿色育人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推荐阅读:
    “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工科类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电子商务论文题目及格式要求
    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振兴东街小学-郝昌英培训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