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婚礼大全 行政公文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向县政府产业集聚区建设汇报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中情人 时间:2024-09-15 09:54:4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向县政府产业集聚区建设汇报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2024年5月21日)

    一、基本情况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是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批准面积16.33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规划面积9.65平方公里,以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南区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以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止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环评和9000亩土地储备任务;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9亿元,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等设施初具规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51.2亿元,入驻企业28家。

    二、今年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介绍

    (一)搞好规划调整,拓宽发展空间。按照“三规合一”和培育主导产业的要求,超前做好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调整工作,规划打造“新型建材、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三座产业新城,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商务新区、宜居新地、生态新城。目前,省政府已同意在原有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基础上,再增加7.7平方公里,使鲁山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到16.3平方公里,省联席办已原则同意这一方案,我们正在积极跟进。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围绕完成总投资8.8亿元以上,修建道路10条全长约21.5公里;完成企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标准化厂房等建设任务这一全年目标。通过完善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与我县老城区、城南新区无缝对接,逐步完成与宝丰、市新城区等周边区域的衔接。目前鲁兴路、保障路等4条道路和北区标准化厂房一期已开工建设;同盟路、企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北区110千伏变电站和南区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

    (三)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抓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圣光保健器材科技园二期、方圆碳素、鲁吉兰美体内衣、尧盛针织、河南靖焜丝绸等项目正抓紧建设,石材建材城、海亮兴发工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围绕一主(新型建材)二辅(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依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引强,实行针对性招商。目前,已与深圳荣格集团和海威香港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投资协议。

    (四)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步伐,提升产城互动发展水平。把区内村庄改造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分步实施,和谐改造,妥善安置”的原则,计划首批完成大王庄等7个村搬迁任务,建设可容纳1.5-2万人居住的露峰和汇源两个社区,加快人口向社区转移。目前,已成立新型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专人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批两个社区建设规划已确定,搬迁方案已制订,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办理土地征用、招商等工作。

    (五)加大土地储备,提高利用效率。今年,计划采用土地入股、分期补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完成已征5000亩土地的报批和新增10000亩土地的征收任务。同时,加大对闲置企业用地和违法占地的清理整顿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成立了土地综合利用指挥部,扎实推进土地征收工作,已征收土地3700亩。

    (六)构建融资平台,突破资金瓶颈。积极探索投融资建设新机制,引导大企业、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级财政奖补资金、税收返还资金及区内土地、标准化厂房等公共基础设施注入投融资平台,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融资能力和水平。实施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建设百亿筹资计划,加大基础设施融资担保服务力度,规范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平台,变单纯由政府投入为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不断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变建设集聚区为经营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已利用BT、BOT等形式实现融资1亿元,并拟对隆源公司进行扩股改制。

    (七)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围绕全省 “项目

    落地年”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速工程,积极为入驻项目提供联审、联批等“一站式”服务,为重点企业开通优质服务“直通车”,变企业找部门办事为部门主动下企业服务。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加大对服务单位的评议和对建设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的奖惩力度。今年以来,对全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检查项目进行了集中梳理规范,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确保环境零干扰。

    (八)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一是成立产业集聚区各项工作推进领导机构,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招商选资、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建设管理、新型社区建设4个指挥部已成立,正在积极开展工作;管委会 “四局二办”内设机构正在配备。二是坚持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召集人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不动摇;坚持对工作中的困难问题由集聚区管委会、联席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的四级保障机制不动摇;坚持大员上前线、5+

    2、白加黑、倒排工期、定期约谈等措施办法不动摇。三是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依据《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奖惩实施办法》,实行 “周督查、月评比、季奖惩”监督推进机制。在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奖惩大会上,对建设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

    3个未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建设单位、行风评议后2名的服务单位和建设速度慢的3个项目给予通报和问责,有力促进了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止4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61.3%,占全年目标的25%;实现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30 %,占全年目标的 28.3%;实现税收6000万元;从业人员达4350人;全区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报批速度慢。手续繁杂不能满足项目入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壮大。

    2、融资平台利用不灵活。融资渠道单一,直接影响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3、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少。特别是对围绕主导产业的国际、国内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难度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全市产业集聚区提升行动要求,围绕打造品牌产业集聚区目标,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一是把抓发展的重点放在规划调整上。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和“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尽快完成使产业集聚区

    规划由16.3平方公里的批复工作及做好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跟进工作,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二是把增后劲的重点放在搞好招商选资上。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选资工作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发展前景好,产业链条长的龙头企业。三是把出形象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扩大基

    础设施覆盖范围,提高建设标准,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大运用BT、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项目入驻提供有效空间。

    四是把提效益的重点放在项目入驻上。进一步加强发展

    软环境建设,创新服务理念,力争通过几个大项目、好项目的带动,使集聚区的整体效益得到一个新的提升。

    五是把促进度的重点放在问题解决上。对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设立解决问题的台账,明确具体负责人,限定问题解决期限,发挥产业集聚区效能监察办公室职能,对照问题,督促解决进程,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篇:最新产业集聚区建设汇报材料[定稿]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

    (2024年3月20日)

    尊敬的各位市领导:

    今年以来,鲁山县按照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跨越行动,强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下面,就我县产业集聚区1-3月工作推进情况和全年工作打算向在座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1-3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1-3月底,我县产业集聚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项目投资9.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1.4亿元,同期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和“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年总目标的17%和19%;从业人员达4350人;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其中,投资300亿元的鲁山县石材建材工业城、投资50亿元的海亮工业园、投资13亿元的中德纺织科技园、投资3亿元的海威特种布等5个项目,预计下月开工。

    二、明确全年目标,狠抓任务落实

    我县产业集聚区的奋斗目标是: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 1 亿元,区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利税1.5亿元;区内就业人员达到2万人,所在地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产业集聚区年终综合考核力争进入全省前50名行列。根据奋斗目标,确定2024年全省排位第45名的南阳市桐柏县产业集聚区为我县赶超目标,并力争超越。

    今年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规划调整,拓宽发展空间。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按照“三规合一”和培育主导产业的要求,超前做好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间50平方公里拓展区的规划调整任务,规划打造“新型建材、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三座产业新城,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成商务新区、宜居新地、生态新城。目前,省政府已同意在原有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基础上,再增加7.7平方公里,使鲁山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到16.3平方公里,我们正在积极组织报批。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今年,我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计划总投资8.8亿元以上,修建道路13条,全长约21.5公里,完成企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了鲁兴路、同盟路、保障路和企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图纸会审和评审。招商、招投标、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理等工作正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通过完善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与我县老城、城南新区无缝对接,逐步完成与宝丰、市新城区等周边区域的衔接。

    (三)突出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围绕一主(新型建材)二辅(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依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实施针对性招商选资。全年计划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签约金额在180亿元以上。目前,已设立9个招商分局,外派5个招商小分队,由县级领导带队,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招商。2月中旬,郭县长亲赴东莞拜访东莞市台商商会、海威纺织有限公司、台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目前,已与荣格集团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与海威纺织等国内知名企业已达成3亿元的投资意向。

    (四)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步伐,提升产城互动发展水平。今年,我们把产业集聚区村庄改造作为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环节,成立了新型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15人,成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25个村庄的搬迁事宜。按照“分步实施,和谐改造,妥善安置”的原则,首批计划完成7个村(大 王庄村、军王村、詹营村、王瓜营村、申庄村、后营村、新华村)的搬迁任务,建设可容纳1.5-2万人居住的露峰和汇源两个社区,使产业集聚区吸纳承载更多的居住人口,加快人口城镇化转移速度。目前,第一批两个社区建设规划已确定,搬迁方案已制订,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办理土地征用、招商等工作。

    (五)加大土地储备,提高利用效率。产业集聚区土地综合利用指挥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土地政策,不断创新土地储备方式,缓解供求矛盾。对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及拓展区域内土地采用土地入股、分期补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今年计划完成对已征土地5000亩的报批和新增10000亩土地的征收任务。同时加大对闲置企业用地和违法占地的清理整顿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构建融资平台,突破资金瓶颈。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破解资金瓶颈制约,我们不断探索投融资建设新机制,引导大企业、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融资能力和水平,变单纯由政府投入为多渠道、多元化投入,变建设集聚区为经营集聚区。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利用BT、BOT等形式共实现融资1亿元。

    (七)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县领导深入企业 现场办公,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保障环境零干扰。扎实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县联席办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落实好联审、联批,积极为入驻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和单位进行集中梳理,为重点企业开通优质服务“直通车”,变企业到部门办事为部门到企业服务,全力提速行政效能。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分包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融资担保、人才引进和招工培训等问题。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分包、一套人马服务”的“三个一”工程。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加大对服务单位的评议和对建设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的奖惩力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着力打造我县产业集聚区品牌,全面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和能力。目前,所有在建项目正稳步推进。

    (八)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一是健全机制。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产业聚集区建设“松绑放权”的精神,配齐配强我县产业集聚区“四局二办”内设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招商选资、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建设管理和新型社区建设4个指挥部,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二是落实三个坚持: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召集人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不动摇;坚持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别由集聚区管委会、联席会议、县政府常务会、5 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的四级保障机制不动摇;坚持大员上前线、5+

    2、白加黑、倒排工期、定期约谈等措施办法不动摇。三是简化审批程序。落实决策咨询、联审联批和直通车制度,采取“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模式,建立项目建设服务机制。四是落实奖惩措施。依据鲁发[2024]2号《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奖惩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对服务单位月评议、对企业建设进度“月评比通报,季综合奖惩”、对贡献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对产业集聚区整体建设进度实行“周督查、月评比、季奖惩”的监督推进机制。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总之,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前一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位领导提出的指导意见,加强工作研究,狠抓整改落实,力争使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早日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先进行列。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全面推进市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

    市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抢抓机遇,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立足一个“新”字,创新发展理念

    2024年是全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市产业集聚区大干快上,奋勇前进的重要一年。推进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缰绳”,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四架马车”快速前进,全力拉动产业集聚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敢想敢干,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积极谋划工作新思路,探索发展新路子。要坚持“一年迈大步,三年大发展,五年建成豫南工业城,十年再造一座驻马店新城。三年内工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五年内超500亿元,实现税收26亿元。”既定目标不动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 1

    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工作要求,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群智群力,集思广益,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全力将市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全市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全面提升市产业集聚区整体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招商引资突出一个“大”字,形成集聚优势

    推进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形成集聚优势,以产业集聚推动发展。在招大引强、产业承接、产业延伸上精选项目,瞄准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大项目,力求引进一个,带动一线,辐射一片,形成集聚效益。一是要实施产业招商。围绕区内昊华骏化、平煤蓝天、天方药业、南方钢铁四大集团和煤化工、医药两大产业,着力引进引领型、补链型、核心型的产业提升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加速培育现代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二是要实施以商招商。大力开展以企引企和以商招商,支持现有大型企业与国内外行业龙头进行强强联合,促其整合资源,嫁接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要实施专业园区招商。依托已启动建设的闽商工业园、台商工业园和医药园区等专业园区,积极承接台资和闽资产业转移,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大型骨干企业紧盯不放,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项目,培育壮大园区特色主导产业。

    2024年,力争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3-5亿元以上项目5个。

    三、项目建设把握一个“集”字,推进工业突破

    推进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必须推进工业突破,以工业项目带动发展。要在项目建设中把握一个“集”字,突出企业特色,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一是要实现园区企业集中布局。要在已形成煤化工、医药、钢铁、纺织、能源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体系基础上,在规划、布局、建设、管理等方面统筹考虑,引导企业按总类、按布局入区,促进产业上下延伸、侧向配套,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群发展。二是要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要立足园区实际,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依托平煤蓝天、昊华骏化、蓝天集团等骨干企业,建设以煤制焦炭、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尿素、二甲醚、三聚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豫南煤化工产业基地。要注重发挥通用天方集团产业优势,鼓励其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拉长产业链条,陆续开工建设头孢氨苄生产线、药渣生物复合肥和维生素C3项目,实现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三是要实现资源环境集约利用。要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要注重强化土地投资强度,逐步提高项目投资门槛,重点引进产业性能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的工业项目,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城市建设谋求一个“快”字,推进三化进程

    推进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化三化进程,以城市建设助力发展。在城市建设中要谋求一个“快”字,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加快道路工程建设。要坚持走“市场化运作,滚动式发展”的路子,采取“BT模式”与融资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区内道路工程建设步伐。2024年要多方筹措资金5亿元,启动前进路、中原大道、蔡州路、工业一路等9条总长约27公里的道路工程,加速构建完善的道路网络。二是快速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供水、供电、供气的全覆盖,满足项目发展需要。三是加快练江河综合治理工程。对京广铁路以东、京港澳高速以西长约6000米的练江河进行拓宽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把练江河真正打造成我市绿色、生态、休闲景观带,成为驻马店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四是快速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已建成道路的绿化、亮化、卫生、及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等管理工作,力争实现道路修建到哪里,绿化、美化、亮化到哪里,各种管理就延伸到哪里。要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切实营造市产业集聚区优良城市环境。五是快速推进拆迁安置。走和谐拆迁的路子,对失地群众采取先安置再拆迁的办法妥善拆迁安置。在产业集聚区安置小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分配的基础上,快速启动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三期、四期工程,为下步拆迁安置工作夯实基础。

    五、营造环境体现一个“优”字,形成创业“宝地”

    推进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必须营造优良环境,以优良的环境提升发展。在具体实施中体现一个“优”字,一切工作围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展开,切实打造“服务高地”、“投资洼地”和“创业宝地”。一是要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行“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重实效”的工作标准,工作中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全区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就在一线检验,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二是要深化企业服务,推进工作落实。要继续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经常开展走访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每个新上项目都要成立协调服务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指派专人从项目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营进行“一条龙”、“零距离”、“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建得快。三是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园区企业要做到主动上门,热情服务,真诚帮扶,排忧解难。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干群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产业集聚区投资环境,人人都是产业集聚区形象”的观念,在全区上下形成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产业集聚区汇报材料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

    按照市委、市政府2024年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有大突破的要求,柘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体部署,坚持‚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做强骨干、培育支柱、发展龙头、壮大实力‛的发展方针和‚又好又快、能快则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填空计划‛、‚栋梁计划‛、‚壮骨计划‛、‚融资计划‛、‚筑巢计划‛,举全县之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工业项目99个,总投资62亿元,其中建成项目73个,在建项目26个,从业人员达到20600人。2024年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份,我县产业集聚区代表商丘市迎接了全省的巡回观摩,省、市两级对柘城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现将产业集聚区2024年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的西部和东北部,全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7平方公里,发展和控制区面积 8.3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以机械制造(金刚石及其相关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和医药制品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坚持二、三产业和物流融合发展,达到宜业宜居,1

    产城融合。

    二、科学编制规划情况

    按照‚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方位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七通一平一大一美‛的建设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制,优先安排集聚区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BT融资、招商引资、贷款融资、土地置换等多种渠道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了土地平整、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核心区形成了‚四纵四横‛、东核心区形成了‚四纵一横‛的交通网络。特别是今年以来,投入资金超16亿元,实施了北海路、大连路、广州路、苏州路、杭州路、迎宾大道、未来大道等道路的拓宽、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天然气、弱电入地等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学苑路、长江一、二、三路、学府大道,加快了容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项目建设。

    为了增强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县委、县政府在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截止目前,累计投资9.8亿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8万平方米。

    四、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24年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5.64亿元,落地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3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具体是德兴纺织、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华商药业、海乐电子项目、惠丰金刚石、海涛面业、恒生药业、来堂服饰、哈药集团项目。

    五、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24年招商引资要有大动作的要求,我们把2024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升年,进行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

    1、完善招商措施。一是严格奖惩;二是加大项目扶持;三是加快项目组装。

    2、优化投资环境。近年来,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为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牢牢抓住环境建设这个重要环节,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集聚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3、转变招商方式。我们转变传统招商思维定式,主动与外地品牌企业协调对接,围绕对象企业的扩张需求,多元化筹集财力、物力,营造厂房、购置配套设备,吸引对象企业投入流动资金和一流的经营团队来我县开办分厂或第二车间。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我们称这种招商方式为‚造车找驾‛,转变了尾随发达地区的被动局面,使做大做强高科技产业、高税收产业有了可能。

    4、有针对性招商。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把承接转移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作为,大力承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医药制品等产业转移项目。

    五、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了金刚石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医药制品产业园和纺织服饰产业园,为项目的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搭建了平台。金刚石产业园已集中了以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新源超硬材料为龙头的15家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已入驻的企业有河南省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柘城春海辣椒食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恒星食品有限公司、柘城万昌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等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纺织服饰产业园已集中了德兴纺织、永利服饰水洗、财通制衣、双丰制衣、顺丰制衣等8家纺织服饰企业,并逐步形成了纺织、水洗、制衣较为完善了的产业链条;在医药制品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医药制品产业园主要企业有河南华商药业有限公司、商丘坤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盛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老君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恒生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产品涉及兽药、沙坦类医药中间体、保健药品等,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值高。集聚区

    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基本实现了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六、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加快产城互动发展情况

    1.选准破解资金瓶颈突破口。柘城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解决原始积累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问题。我们从旧城改造入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精心选址。二是和谐拆迁,为破解拆迁这一旧城改造的主要难题,我们始终把握以‘三合’、‘三公’、‘三深’促进‘三动’。坚持‚三合‛原则,即合法、合情、合理,科学制定安置补偿方案,采取货币补偿、回迁安置、异地安置等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使被拆迁居民能够自主选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赢得被拆迁户的信任;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方案精神、深入居民家中、深情开展思想工作,算好经济补偿帐、环境改善帐、生活质量帐和就业岗位帐,从而促进被拆迁户达到‚三动‛,即感动、主动、行动。三年来,实施拆迁项目46个,动迁面积160万平方米,拆迁居民5680多户、2.8万人,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聚区建设。

    2.靠产城一体做强集聚区配套服务优势。根据我县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分成西区和东北区两个

    区,坚持产城互动、有机发展的原则,在建设时注重体现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公共设施的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利用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宾馆、饭店、公寓、剧院等使产业集聚区的员工生活有了充分的保障,节约了产业集聚区社会管理的成本。我县产业集聚区西区是正在发展的区域,现有企业员工18000人,管理人员800多名,由于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的完善,员工购物、休闲、娱乐、就餐和住宿十分方便,通过做强集聚区配套服务优势,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就地转移成了城镇居民,调动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汇报

    一、规划调整进展情况

    我县原有市级产业聚集区三个分别是:长垣县起重产业聚集区、卫材产业聚集区、新城产业聚集区。其中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已纳入省级规划,后经衔接,省有关部门同意对我县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整合,申报长垣县产业聚集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调整草案如下:

    1、布局设置、以城区远期规划为依托(起重园区已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长垣县产业聚集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南部为起重,含起重园区、参木及木岗,北部为新城工贸,含蒲东、蒲西。

    2、规划面积:在土地规划修编时,将可调一般农田充分向聚集区周边集中。但为了保证本次申报成功,应遵循省政府产业聚集区的政策,整合后的长垣产业聚集区总面积暂定为40.8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其中起重园区21.8平方公里,蒲西8平方公里,南蒲木岗4平方公里,参木4平方公里,蒲东3平方公里),聚集区所用一般农田外的剩余指标在本次规划区周边预留。

    3、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省分配我县建设用地指标为7.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要侧重用于城区建设和聚集区建设,暂提以下分配方案:起重园区1.5平方公里,蒲西0.7平方公里,蒲东0.6平方公里,参木0.7平方公里,木岗0.5平方公里,电厂0.8平方公里,合计为4.8平方公里,剩余指标及新争取到的用地指标放在城区建设使用。

    4、规划修编工作:已选定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我县产业聚集区规划进行修编,资料采集和经费协商已结束。计划4月27日将规划布局图报领导审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2024年计划修建、续建道路18条,计划完成总投资17672.35万.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2条,正在建设16条,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第一初级中学,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园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参木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200万元的西客站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工业区域绿化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联通信息开发建设项目。

    三、招商引资情况

    目前招商引资情况整体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的进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新入驻、开工建设企业8家,2024年计划完成总投资 万元,参木工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家,2024 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新城工贸集聚区新入驻企业4家,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木岗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 家,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

    五、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由所辖地的乡(镇、办事处)负责,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我县产业聚集区布点多,且多头管理,要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建设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集聚区。对集聚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及其市场趋势等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区域环评的编制。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本规划相衔接,做到“三规”协调。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八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深度,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中小企业发展成本。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根据我县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如我县的起重机械装备、卫材、汽车配件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力争多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其次要紧紧盯住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好更多产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同时对引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县(区)产业聚集园区的活广告和“金”字招牌,争取通过老客商引进新客商。第三,要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长垣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发展二、三产业。第四,对于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紧盯不懈,具体政策特事特议特办。

    (五)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水平。按照产业类别和产业的关联性分区布局,实现工业逐步向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承诺服务首问责任制,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理念,树立起尊重客商、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的扁平化无缝对接。二是要健全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二十五天宁静日”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促进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季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各产业集聚区负责 人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通报。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入驻企业及新上项目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七)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各产业集聚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多层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争取上级资金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推荐阅读:
    向县政府产业集聚区建设汇报
    人力资本产权
    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上的讲话4.6(定稿)
    交通运输
    我国PLC市场发展策略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