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礼仪范文 八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整理(精选合集)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琴心剑胆 时间:2024-05-22 20:51:20

    第一篇:《逍遥游》知识点归纳整理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色深黑。

    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4.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5.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反:通“返”。

    6.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7.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8.知效一乡 知:通“智”,智慧

    二、古今异义

    (1)其正色邪? 古义:真正的颜色

    (2)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3)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4)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7)而征一国者 古义:取信 今义:远行或用武力制裁

    (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9)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10)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无功劳三、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5其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指风)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6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满意)

    (5)而征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名词用作动词 称赞)

    五、虚词

    1.之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4)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

    (9)则芥为之舟(代词,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12)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15)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2.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表顺承)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4)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用)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6.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4)其自视也,亦若此亦。(代词,他们)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倒装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

    第二篇:逍遥游知识点总结

    《逍遥游》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6)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名词用作动词)

    (2)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征一国者(使……信任)(使动用法。)

    (3)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名词用作动词)

    (4)绝云气(绝,穿越,形容词用作动词)

    (5)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名词作状语)

    二、文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代词,他。)

    (5)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这些)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2.而

    (1)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承接)

    3.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副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第三篇:《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学会读老庄的书;在现代社会乐观地生活;适当掌握一些文言的虚词实词句式等。【教学方法】填鸭式、讨论式、自助餐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

    前一篇,我们学了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了先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信念和牺牲精神。我们或许应该思考,人活着,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主要是为追求幸福。而人有两面,社会人和自然人;那么这幸福体现为两面:

    一、作为社会人的幸福;

    二、作为自然人的幸福。

    作为社会人的幸福:为国为民为集体为社会,奉献力量,实现兼善之志;作为自然人:追求个体幸福与感受,为自己而活,活给自己看,时时舒展自己,独立的幸福体验。孔子曾问弟子之志,其他人都要治国安民,只有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叹,叹出了孔子心灵深处的梦——做一个治世的自由自在的人,于是那个名叫金人瑞的改名叫金圣叹了。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谈到人生的四种境界——主要侧重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老庄的作品则是抛开社会人的那面幸福而谈自然人的幸福——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教材和德育工作中十分欠缺的。

    李白曾写过一首述志诗: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在诗中,李白以冲天而起的大鹏自比,表示自己志大才高,气魄非凡;即令时运不好,也决不屈服,表现了一种睥睨一切,虽败不馁的英雄气概。李清照词中亦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之语。岳飞取表字“鹏举”。人们用“鹏抟”(喻指人的奋发有为)、“大展鹏图”(“鹏图”形容人的宏大志向)、“鹏程万里”(“鹏程”比喻人的远大前程)互相祝愿着,传达着不平凡的志向。“鹏”这个意象正是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今天,我们就学习庄子的这篇《逍遥游》。

    一、了解庄子的散文的价值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我们将通过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对文章字词句的疏通

    (一)字词

    1.字音识记:鲲、抟、谐、坳、徙、冥、阏、沮、枋、鷃、舂、朔、泠、蒿、翱、恶、发、知、决、数数、飡、蟪、蜩

    2.通假现象:冥通“溟”;飡通“餐”;反通“返” ;知通“智” ;辩通“辨” ;而通“能”; 辩通“变”;有通“又”,反通“返”。3.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志怪者也(志:记载)

    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众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适(奚:哪里)是鸟也(是:这)

    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凭)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适百里(适:往)以久特闻(特:独)

    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4.词类活用

    ⑴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⑵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⑶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5.文言句式

    ⑴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⑵《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⑶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⑷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⑸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⑹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⑺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6.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二)文句(借助注解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已。”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三、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泛读全文,回答问题:

    1.教师:文中写了几次“笑”?各笑什么? 2.学生找出并回答。

    明确:写了三次“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鷃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3.理解三“笑”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知效一

    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朗读第四、六、七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⑴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作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⑵斥鷃为什么笑鲲鹏呢?作者对斥鷃的“笑”是什么态度?

    ⑶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

    宋荣子的态度又怎样?

    5.老师小结:蜩与学鸠嘲笑鲲鹏是因为它们眼界太狭窄,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

    对蜩与学鸠、斥鷃、宋荣子作者都持否定态度,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文中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一一否定,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本文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6.问: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一方面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另一方面是因为庄子要以“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给生活在世俗中执迷不悟的人们以当头棒喝!引导他们改变人生观、世界观。7.问:怎样做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游于无穷„„

    8.哪种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明确:“至人、神人、圣人”,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9.怎样理解这“无己、无功、无名”?

    人的本质的一面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之中。“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间世》)关系网的束缚在客观上是存在的。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做到如佛家所说的“去我执”,就可以解脱了。“至人无己”,正是这个意思。既然“无己”,哪怕它个密网宏罗。人把自己看得很重,主要在“功名”二字。在功名上的追求越多、越高,“我”就越膨胀。要做到“无己”,或要做到《齐物论》中的“丧我”,首先要放弃功名上的追求,做到“无功”“无名”。因此,“至人无己”三句下,宣颖《南华经解》评曰:“此三句一篇之主也。第一句又三句中之主也。”功名在人生中的意义,古今思想家的看法截然不同。

    10.古今的名人有类似的思想么?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板书设计:

    四、文章的写作特点

    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五、讨论《庄子》(逍遥游)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苏轼《赤壁赋》、李白、陶渊明、李清照

    六、课外阅读: 郭沫若所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

    1.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2.庄子《秋水》《庖丁解牛》 3.冯友兰《人生境界》 4.南怀谨读《逍遥游》

    第四篇:逍遥游

    御气乘风来,逍遥天地间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是《逍遥游》的起始段,也是开篇立意之段落。起篇便以鹏飞南冥之浩然气息引人入胜,犹如一股蓬勃之生命侵入脑海,映入灵魂,不灭不休,直至文末。庄子的自由之思想透过这豪放的文字,奇幻的比喻映然纸上,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这,让我不由想起了我曾经玩过的一款游戏中的人物,就是《仙剑奇侠传》中的酒剑仙,他曾经自念过一首诗,即“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癫。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这首诗让我回味颇久,其中蕴含的酒剑仙的洒脱与不羁令我感怀。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啊,逍遥自在,不拘于世。

    我不对全篇的《逍遥游》发表感想了,那样的话,我的思维就非得括进江河,容纳百川了。就就着前文的话,说一些我自己的感想吧。

    我们看逍遥游,主要是看其中蕴藏着的自由的思想。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太过压抑,让我们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之地了吧,我们总是向往着一片自由的土地,而逍遥游恰巧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地方,所以我们趋之若鹜。可是,在盲目追求“自由”思想指引下,我们有没有真正领会过逍遥游,理解它的含义。

    在文章的中篇说了这么一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依持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们想要获得逍遥自在,还是不能忘却自己的心灵啊。一味盲目地追求所谓自由,结果恰是将自己陷入更大的囹圄里,得不偿失。正所谓:

    “心安身自安,身安心自宽。

    身与心俱宽,何事能相甘。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仙山。

    谁谓一室小,宽为天地间。

    安分身无辱,身意心相合。

    虽居尘世上,却是出人间。”

    要记得,逍遥游的目的是为了达于自由这不错,但还必须具备逍遥的心境。逍遥之心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其实都沉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是未被激发而已,因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那个忙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并未觉醒,所以,逍遥之心的获得,只能是在静虚的时空里让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呈现。

    “内我而外物”是一种准则,切不可本末倒置,这是庄子一再提醒的,同时逍遥之心得加入到逍遥之境中去,成为这个超越之境的有效体念者,并把这体念强化成生命本身的超验存在,这样心与境的契合便完成了逍遥。

    正如我题目中所讲的那样,御气乘风来,逍遥天地间,只有当我们的心真正放开,感受天道自然,融于天,融于地,乘着天地的气息,才能无拘无束的翱翔在天地之间,真正逍遥于世。

    诚然,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难做到,但只要我们保持着这种心态,其实,逍遥,就与我们相伴。

    第五篇:逍遥游

    庄子轶事

    •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 “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 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 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

    神龟 •

    • •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庄子》中的典故

    • • 庄周梦蝶 庖丁解牛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 涸辙之鲋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

    题解

    “逍遥”也写“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 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庄子本身的主观原因: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 天下无道,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涸辙之鲋)

     运斤成风

    惠子是庄子的朋友,也是辩论对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等观点相互争论。惠子死后,庄子去送葬,回头对门徒说:“楚国郢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这滴泥土就象苍蝇翅膀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板斧,挥得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捣石灰的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匠石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表演一下?'匠石说:'我过去可以这么削,但现在不行了。因为能站着让我用斧子劈去泥点的人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没有可以推心置腹谈论的对象了。”



    推荐阅读: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整理(精选合集)
    《天道》观感(合集)
    “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大讨论交流发言(推荐五篇)
    传廉洁树家风倡议书2024年[样例5]
    收款证明协议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