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转让合同 采购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倾听心灵 时间:2024-06-05 18:41:2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挑战,战胜各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四个确保”目标和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主要指标实现“两个不低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90亿元,增长16%,总量位居全省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40%,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36.9%,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保增长目标如期实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大旱之年农业减产不减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93.9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55.6亿元,增长

    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9亿元,增长22.3%;工业用电量增长14.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工业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企稳回升态势业已形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9.9亿元,增长18.3%。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拉动内需作用进一步增强。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18.4%;引进域外资金214亿元,增长91%;外贸出口8.1亿美元,增长9.4%。锦州越来越为国内外所关注,沿海区位优势逐渐显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820元,增长12%。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各项主要指标顺利实现“两个不低于”,我们赢得了“四个确保”的重大胜利!

    (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沿海经济带建设取得新成就

    锦凌水库开工建设,几代人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滨海大道竣工通车,28.68公里抻直入海工程创造了全国公路建设的奇迹。中电投锦赤铁路、国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快速推进,滨东大道、阜盘高速锦州段、盘海营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大唐锦州热电2台30万千瓦机组、国电黑山10万千瓦风电等一批能源项目投产发电。城市热网改造工程和6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华润锦州发电厂2台100万千瓦机组、城市垃圾发电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

    锦州港与大连港深度合作效益显现。209、210集装箱泊位开工建设,西部港区基础工程进展顺利,中电投和华润电力煤炭码头项目已经报批。港口吞吐量完成5200万吨,增长10%;集装箱运输68万标箱,增长4.6%。西海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白沙湾行政生活区路网建设、房地产开发、绿化亮化工程快速推进,滨海体育中心、网羽运动中心、职教园区开工建设。娘娘宫经济区规划已经完成,光伏和纺织产业园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大有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全面开工。沿海经济带“五大板块”建设加速推进,大开发、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

    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24年的18∶43.9∶38.1调整为16.7∶44.5∶38.8。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00户。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全面发展。晶技太阳能2700万片硅片、日鑫硅1000吨单晶硅、天合精细化工1.5万吨烷基苯磺酸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阳光能源300千瓦光伏发电站投产并网发电。华昌光伏200MW太阳能电池、博阳光伏科技300MW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5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70亿元,增长20%。节能减排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18户企业完成改制,40户工业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污水处理厂完成股份制改造,燃气总公司顺利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菜、肉、蛋产量均居全省前三位。畜产品

    质量安全监测位居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增加,农业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黑山庞河、北镇沟帮子、凌海大有、义县七里河等重点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3亿元,实现“五通一平”的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园区主导产业全面确立,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山东华山集团联合收获机和雨润集团肉食品加工项目落户黑山。投资18亿元的辉山乳业项目落户义县,90万吨焦炭项目正式投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50户,其中亿元以上9户。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55.3%。黑山、义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排位分别上升了4位和3位,北镇、凌海也各上升1位。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义县速度”的脱颖而出,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显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老城区改造及中央大街十里商街规划已经完成,招商工作全面展开。锦州国际酒店、文化体育会展中心、千盛购物广场、天宇商务大厦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农村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家电下乡销售8.6万台。新建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农家店200个,覆盖面达到80%以上。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6亿元,施工面积542.3万平方米。金融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增各项贷款83.9亿元,增长27.7%。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完善,6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锦州银行继天津后又在沈阳、大连设立分行。中国(锦州)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古玩文化节等会展品牌日趋成熟。旅游业实现总收入89.1亿元,增长28.2%。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充分利用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名片,全方位扩大锦州对外影响。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积极创造项目落地条件,精心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十里商街——中央大街改造项目”、“中国海洋城”等主题概念招商影响广泛,锦州光伏、黑山农机装备制造、义县电力电器、北镇工业炉、凌海航天航空新材料和中国北方(锦州)纺织工业城等集群式招商推介活动成效明显。共引进项目15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

    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深挖缴资潜力,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进资顺利。阳光能源成功在台湾挂牌上市,募集资金2.28亿港元。汉拿电机、万友机械成功并购英属维尔京年城有限公司和香港友桦有限公司。大力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5个、国外智力项目12个、外国专家230人次。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促成锦州中石油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继续扩大进出口主体规模,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40家。

    (五)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普惠制就业培训6.1万人,城镇实名制安置就业9.7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登记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7、112.9、38、26、15万人。城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0%、32%和26%。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7.96、8.4万人。完成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1769套、租赁补贴884户、经济适用住房2500套。

    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完成整村推进式扶贫项目37个。3.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稳定解决。救助灾民18.9万人次。发放慈善福彩助学金95.4万元。改造农村低保户危房879户,维修灾民住房1300户。新建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4所,改造乡镇敬老院9所。

    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2万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完成校舍安全排查鉴定。黑山职教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提高普九”工作全面完成。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400个。京剧《东丹王传奇》等4部作品获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组织奖。《陈桂秋评剧表演艺术》等4个项目入选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央视专题片《走遍中国看锦州》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农村健身示范广场30个。圆满承办了中国国际象棋棋王棋后赛等体育赛事,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4金3银1铜佳绩。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和改扩建县级医院4家、乡镇

    卫生院11家、社区服务中心7个。完成市传染病院二期工程和市中医院门诊楼建设。老年心理医院正式挂牌。农村常住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卓有成效。5家新建、扩建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20家乡级中心服务站投入使用。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8‰和

    1.51‰。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云飞街小凌河大桥开工建设,东湖森林公园三期工程和松山新区“九街五路”绿化工程全面完成。吉祥街、北京路等18条街路新建、大修、改造工程如期完工。新建、改造路灯1552基,“两河四桥”等城区景观亮化工程顺利完成。加大交通秩序、占道市场、路园环境等整治力度,城市综合整治收到明显成效。新建乡镇客运站10个,1109个村全部通油路。

    和谐锦州建设扎实有效。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实战中得到凸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社区防控能力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超额完成法律援助任务,乡镇司法所国债项目全部完成。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和“解难题促和谐”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安全生产年”活动成绩明显,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国庆安保任务。

    (六)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的社会监督,坚持定期向市人大和市政协报告、通报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365件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见面率、办复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政府行政行为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全面开展执法、廉政和效能监察,从严查处各类案件。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十学大连”活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有效改善,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成绩显著。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工作不断加强。审计、统计、质监、物价、气象、档案、对台、残联等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经受住了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一年来,我们戮力同心,负重奋进,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空前高涨,不仅确保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和社会的持续稳定,而且实现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滨海新锦州建设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实践再一次证明,市委的领导是坚强有力的,“锦州人是能干事的,是能干成大事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向驻锦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锦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外向度不高,外贸出口压力仍然很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软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全面推进锦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年倍增”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尤为重要。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抢抓机遇,深入实施“一纲五线”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努力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达到9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达到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达到5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22%,达到3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和域外资金分别增长36%和40%,达到5亿美元和300亿元;外贸出口增长15%,达到9.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以上指标,与“三年倍增”计划和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相衔接,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力争更好更快发展,确保主要指标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不低于去年在全省的位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加快沿海经济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以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锦州港、西海经济区、娘娘宫经济区、大有经济区、建业经济区“五大板块”开发建设,努力形成组团开发、横向连接、互为支撑的沿海经济带发展新格局。全市共安排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48个,总投资609亿元。

    加快亿吨大港建设。继续推进锦赤铁路通道扩能等项目建设,确保中电投和华润电力煤炭码头项目年内开工,209、210泊位竣工交付使用。完成港建投资19.8亿元,其中新建10.2亿元。港口吞吐量达到5500万吨,集装箱运输70万标箱。

    加快西海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石油储备基地、蒙古贞热电厂、15万吨高碳铬铁等18个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全面完成白沙湾行政生活区路网及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打造沿海景观带和中轴线景观带。加大汤河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加快娘娘宫经济区建设。6.2平方公里商住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光伏产业园实现“七通一平”,已落户的5个项目竣工投产。着手筹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抓紧启动娘娘宫新港建设规划。开工建设城际铁路。滨海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完成,滨东大道竣工通车。

    加快大有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航天航空新材料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确保5平方公里起步区具备项目落地条件。开工建设锦州机场和滨海大道至凌海支线。

    加快建业经济区建设。抓紧启动经济区、锦州湾航空物流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腹地能源、交通、农业、商贸流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创造更为有力的腹地支撑。

    (二)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壮大石化、铁合金、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年共安排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46个,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加快特种铁合金产业发展。确保中信铁合金30万吨中低碳锰铁扩能改造、天桥钼业3500吨精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中信铁合金1万吨电解金属镁、2.7万吨氯气、1万吨海绵钛和宝钛华神6000吨海绵钛技术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铁合金总产量85万吨、产值280亿元。

    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确保新世纪1000吨低成本多晶硅、锦懋光伏科技200MW太阳能组件、博阳光伏科技600MW太阳能组件、佑华硅2024吨单晶硅及8000万片硅片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新世纪1万吨低成本多晶硅、佑华硅2024吨多晶铸锭、博阳光伏科技200MW多晶铸锭及切片等7个项目建设进程,全面启动光伏并网发电、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和光伏发电城市亮化工程。实现光伏产业产值100亿元,增长230%。

    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确保锦恒40万套方向盘、14万套安全气囊产业化技术改造和抚挖锦重460台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技术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恒亚内燃机配件16万支曲轴扩产技改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值90亿元,增长80%以上。

    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确保锦州石化公司130万吨加氢裂化装置、天合精细化工2万吨无灰分散剂等项目竣工投产,中信铁合金3万吨钛白粉、锦州石化公司100万吨催化汽油脱硫装置、10万吨异丙醇装置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精细化工产值45亿元,增长30%以上。

    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项目向先导区集中,向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各工业园区起步区都要实现“七通一平”,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落户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确保每个县(市)尽早形成一个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辉山乳业液态奶项目正式投产,饲养3.36万头奶牛的12个养殖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再掀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努力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更大幅度的增量升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五大产业结构和五大运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新增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以上、设施农业面积20万亩、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23个。全面推进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转变,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300个。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项,新建千亩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0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500万亩,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检验检测率达到5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基本农田和土地开发保护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继续实现正增长。大力推广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三年绿化工程,切实抓好南山绿化三期、锦凌水库水源涵养林等8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建设1.2万个户用沼气池、2处省级秸秆气化站。解决农村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四)加快城区经济发展

    借鉴县域经济“双增升位”的成功做法,强力推进城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区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下放管理权限。加快推进娘娘宫“凌古”工业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切实解决老城区发展空间受限问题。按照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科学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0%以上。

    围绕中央大街十里商街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启动老城区的开发改造,确保亿隆国贸、温州名购、茂业百货、家乐福商场等一批商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香港锦昌、深圳大中华、山西宝地置业等在锦投资项目进程,尽快提升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增强农村消费拉动能力。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大闾山”开发建设,加快打造滨海大道旅游观光带。安排房地产项目110个,总投资126亿元,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大力发展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家。继续加大对政府关联类项目和重点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银行信贷资金实现倍增。

    (五)强力推进对外开放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精心包装策划,开展强势宣传,全面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坚持以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认真组织好一月底香港、四月大连、六月和九月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活动。举全市之力,切实抓好电力电器、工业炉、农机装备制造、航天航空新材料、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商业地产等主导产业的集群式招商,确保在引进规模大、技术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重大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依托现有国企资源,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盘活资产,推进改革。

    用足用好国家、省鼓励出口政策和资金,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竭力为出口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重点做好油品加工贸易,保持出口规模。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机电、光伏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确保外贸出口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强化与市场对接的普惠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完成普惠制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1500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10人。确保完成城镇实名制就业5.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登记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全部实现当年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保险扩面专项行动,确保政策覆盖范围内的人群得到应有保障。提高城市低保对象分类救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440元。切实解决25万农村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新增城镇养老床位400张。新增城市社区办公用房5000平方米,完成1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建廉租住房1769套,新增租赁补贴1348户,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500套。

    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双高普九”规划。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万平方米,完成市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开展笔架山海洋音乐节、国际民间文化节、古玩文化节、古塔庙会、周末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如期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精心组织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全力承办好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推进医疗卫生工作。认真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乡镇卫生院与城市大型医院集团化经营管理试点。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市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覆盖城乡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人均不低于15元。新农合筹资标准由年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大力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锦凌水库建设。实施站前广场改造。新建、大修云飞南街、解放路等11条街路,完成50条街路人行步道的修建任务。增改交通信号灯126处、视频监控系统216处。广州街公铁立交桥、中环路三期等工程开工建设,云飞街小凌河大桥建成通车。启动松山新区欧洲风情小镇建设。完成凌南供热管网改造。新增集中供暖面积5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295栋住宅楼老旧二次供水管线及设施。新增燃气用户1万户。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巩固整治成果,提升管理标准。大力推进县城老城区改造和小城镇建设试点。新建乡镇客运站7座。完成滨东大道等8项交通工程。

    加快和谐锦州建设进程。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认真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高水平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做好“六五”普法准备。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平安锦州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市县两级信访大厅建设任务,实现信访工作投诉在大厅、办理在大厅、解决在大厅。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强化行政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高度重视食品、药品、交通和消防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继续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实施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民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开展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纠风专项治理行动,坚决纠正阻碍发展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

    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锦州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加拼命”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直面困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不畏艰险、一往无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全面推进锦州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加速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8日在锦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刘凤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苦干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44.9亿元,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2.1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91.2亿元,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6.1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4亿元,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增长13.5%;出口创汇21.2亿美元,增长21.1%;域外招商引资到位额857.6亿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40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12137元,增长12.5%。

    (一)沿海开发开放实现突破

    世园会圆满成功。累计接待游客1119万人次,兑现了“世界给锦州一次机遇,锦州还世界一个精彩”的庄严承诺。国际园艺论坛、世界海洋城市论坛、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等重大活动亮点纷呈,全面提升了锦州的开放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广大建设者创造的“锦州世园精神”,已经成为推进全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锦州港中电投煤炭码头主体工程竣工,华润煤炭码头、中丝石化仓储项目进展顺利;实现货物吞吐量8500万吨、增长6.3%,集装箱运输90万标箱、增长12.5%。龙栖湾港区总体规划获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锦州湾机场可研报告要件全部获批。滨海体育中心“两馆一校”投入使用,体育场主体工程竣工。工业园区、生活区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全面推进。渤海大学滨海校区、辽宁医学院、锦州师专、锦州中学新建迁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美化、绿化、亮化提档升级,开发区城中村搬迁改造步伐加快,滨海城市展现新的形象。

    临港工业发展快速推进。辽宁嘉合精细化工一期60万吨碳四综合利用、海森堡石化135万吨燃料油、康泰10万吨润滑油等项目建成投产,中北石化60万吨润滑油、中石油天然气石油洞储等项目顺利推进,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龙栖湾差别化纤维一期25万吨聚酯、20万吨拉丝项目即将投产。格兰德分布式能源工业化应用项目落户大有。

    服务业取得新进展。365客服基地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已开设服务席位3000个,微信114信息导航项目落户基地。新港湾酒店、东一雅阁国际酒店投入运营。十里金沙滩建成投入使用。天沐温泉度假村体验区对外运营,大有温泉生态城建设如期推进。

    松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汤河子产业园区纳入省沿海经济带规划范围。百威英博一期30万吨啤酒、宝钛华神1万吨海绵钛、锦州钛业3万吨钛白粉扩能等项目建成投产。

    (二)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工业五项工程扎实推进。全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582个,其中亿元以上107个、10亿元以上8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7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839户。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8户,总数达到39户。13个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基本完成,省重点考核的5个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20亿元。完成并购项目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

    石化产业逆势上扬。锦州石化公司对全市的财税贡献好于往年。

    光伏产业开始走出低谷。全行业累计实现产值145亿元。奥克阳光200MW多晶硅锭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光伏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取得新进展,东旭太阳能、瑞德兴阳光伏项目成功签约。中美清洁能源合作项目示范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

    工业运行质量继续向好。工业用电量稳定增长。召开11次地工产品产销衔接会,签购销协议52项。组织银企对接会活动,帮助企业融资45亿元。

    科技创新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260.6亿元,增长33.9%。新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11个。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三)县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园区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亿元。新上固投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其中亿元以上26个。黑山生物科技和农机装备制造、北镇工业炉及配套和食品加工、凌海农产品加工、义县精细化工和冶金等产业集群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产量50.7亿斤。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56.7万吨、935.1万吨、149.6万吨和42.5万吨,位居全省前列。新增设施农业8万亩、节水滴灌19.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2.4万亩。新建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区58个。农机耕种收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分别达71%和90%。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覆盖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防控、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气象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凌海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增龙头企业101家。12个10亿元以上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顺利推进,黑山百锦盈食品、北镇五峰米业谷物精深加工、凌海宏基园菊苣糖、义县国大乳业奶粉加工等项目即将投产。辉山乳业集团总投资70亿元的全产业链乳品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良种奶牛繁育集群项目分别落户黑山、义县。“一县一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未利用地开发、海陆统筹用地取得明显成效,保证了发展用地需求。

    县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358万平方米,增长35%。

    (四)服务业和城区经济蓬勃发展

    向城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67项,城区发展活力增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央十里商街三大核心商圈基本形成,亿隆国际、温州名购、五金机电城、家乐汇等项目即将投入运营,太阳广场、红星美凯龙、银河广场、大连港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关外古玩第一城、茂业百货、蓝天百脑汇等9个项目列入省服务业100个重大项目计划。锦州银行、恒大物流等4户企业被省授予服务业领军企业。

    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夜经济、假日经济持续升温。北方农展会、古玩节、汽车展、房交会等品牌展会效益创历史新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旅游规划深入实施,温泉旅游、乡村旅游、沟域旅游初具规模。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315万人次,增长30%;旅游总收入308亿元,增长31.5%。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36.1%、19.4%。锦州机场开通2条国际和地区临时航线,旅客吞吐量达19万人次。

    积极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五峰米业等4家企业上市工作进展顺利。义兴铁塔、天鹅焊材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首批挂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锦州分行挂牌营业,全市银行金融机构达到11家。锦州银行在鞍山、朝阳设立分支机构。47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开业。全年新增贷款120亿元。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

    规划重组国有优势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华信集团、城投公司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监管水平和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融资模式,综合利用短期融资、中期票据、私募债、城投债、县域集合债等融资方式,非信贷融资实现重大突破。新组建了锦州粮食产业集团和航空物流集团。工商和质监管理体制调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稳步实施。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与新兴际华、韩国SK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万达广场、理文纸业和化工、恒力纺织工业园、国测石墨科技产业园、义县再生资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签约。

    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辽宁台湾周,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台湾周永久举办城市。锦州外经贸产业投资说明会签约项目27个,协议投资额22.8亿美元。与省外经贸厅签署了《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石化、光伏产品出口基地晋升为省级出口产业基地。

    (六)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规划先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沿海经济带、龙栖湾海洋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十里商街、城市水系等10项重点规划编制完成,初步形成了覆盖锦州全域的规划体系。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空间价值进一步提升。

    锦凌水库下闸蓄水,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60米高程以下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14个新建移民安置点具备入住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广州街公铁立交桥、市府西路、解放东路、城市滨河路、中央南街立交桥东西主线,以及阜盘高速锦州段60公里续建工程竣工通车。滨海大道凌海东联段工程进度过半。大中修改造公路639公里,国道102线北镇东环路续建工程完工。锦凌水库净水厂开工建设。

    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维修道路226条,增设维修交通标志牌2376块,增设垃圾箱1500个。摆放花箱1930个,栽植各类树木82.8万株。4个城市出入口绿化、美化全部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城市医疗垃圾全部集中处置。街路网格化管理逐步完善,城区环卫保洁不断加强。

    青山工程取得实效。清退“小开荒”17.4万亩,超坡地还林4.1万亩,围栏封育里程1109公里,人工造林47.8万亩。

    碧水工程顺利推进。小凌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城区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大桥段生态休闲健身广场、凌河区段堤防优化工程基本完成。大凌河治理义县城区段一期和凌海城区段工程全部完工。凌河退耕封育18万亩。城市第二、第三和龙栖湾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百股河截污干管基本建成。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以上。

    蓝天工程全面实施。新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151辆。节能热电有限公司热源厂、汤河子工业园区气化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5%。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10个,新建垃圾处理场点182个、污水处理设施10个,新增“一池三改”用户1万户,新建绿化新村120个,硬化村内道路1075公里。

    (七)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城镇实名制就业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省定“五大保险”指标超额完成,医疗保险基本实现省内定点医院异地就医“一卡通”。

    新建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增养老床位850张。60-69岁老年人半价乘坐公交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服务等10项救助工程收效明显。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60套(户)。完成2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增社区办公用房1.5万平方米。完成21个乡改镇、镇改街道工作。14.6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解决了9.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园35所。职教园区主体工程竣工。凌河区通过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工作验收。新农合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健康卡、健康云服务项目顺利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圆满完成,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收效明显。

    世博园被授予“辽宁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奉国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基本完成。成功承办了十二运羽毛球、拳击赛事。

    城区巡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圆满完成了以十二运、世园会安保为重点的维稳工作。公安机关服务软环境建设十三项措施赢得良好社会反响。律师品牌所、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成果显著。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价格监管、群众信访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平安和谐锦州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八)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和政协报告、通报工作,积极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86件,见面率、办复率均达到100%。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面推进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落实政府债务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措施,审计监督职能不断强化。严格机构编制管理,财政供养人员编制零增长。新建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106个,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6项,行政审批效能明显提升。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政府系统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廉政和效能监察,公车私用、公款宴请、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公共资源交易等“五大系统”建设全部完成。

    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步,双拥模范城创建深入实施。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慈善救助、应急管理、防震减灾、地方志、住房公积金等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了多方面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锦州310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锦州发展建设的中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向驻锦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锦州发展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涉土税收、非税收入占比较大,主体税种收入贡献不足;二是服务业占比只有36.1%,调结构的任务还很艰巨;三是外贸依存度只有15.3%,低于全省近12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迟缓,缺少具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还没有形成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五是城镇化率只有51.8%,低于全省近14个百分点;六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沿海突破战略作用还不明显。同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政府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继续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活力,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0%,出口创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全年95%以上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一)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根据省里部署,今年要统筹推进七个方面改革工作: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规范国资国企监管运营,加快国有资产规划重组,组建文化、旅游、交通、供热、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集团,加大公司化改造力度,全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妥善解决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预审和前置审批环节。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改进政府管理。强化政府机构和职责整合,启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进政府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和指标体系。加快推进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分离改革管理制度。注重税源培养,加强税收征管,切实改变财政收入增速缓慢、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做大做强华信、城投等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增强投融资能力,突破资金瓶颈。建立财政统筹的归口管理机制和融投建管还的风险管控机制,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全面深化水、电、燃气价格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奖励基金和土地出让履约保证金等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平台。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太和区、开发区和松山新区全域城镇化建设步伐。

    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全面做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各类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加大金融、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力度。

    推进教育、科技、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步伐,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市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国家级古玩交易中心,建设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下放城市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城区政府属地化管理的主体责任,尽快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网格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锦凌水库附属工程建设,推进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尽快发挥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完成锦凌水库净水厂主体工程。

    加快锦州湾机场建设,确保年底具备通航条件。开工建设机场一、二号主干路和小凌河东支流大桥工程。统筹推进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航空物流城建设。

    确保滨海大道凌海东联段工程建成通车。启动龙栖湾疏港铁路、公路和大凌河入海口右岸滨河路建设。

    加快锦州港西部海域防波堤、煤炭码头工程建设,实现货物吞吐量9000万吨、集装箱运输100万标箱。完成龙栖湾港区一港池2个通用泊位、3万吨级航道等工程建设,实现简易通航。

    开工建设华润锦州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项目。

    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开工建设中环西路、南广西路、滨河路二期、重庆东路、士英街铁路桥拓宽改造、广州街跨小凌河大桥等工程,打通林西街、吉祥街、徐州街等断头路,打造锦娘线城市景观路。

    启动京沈高速公路与黑山县连接路、国道102线沟帮子外环路工程。完成义县外环路续建工程。

    完成省下达的京沈客专锦州段拆迁征地任务。

    (三)全面提升沿海经济带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点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整体搬迁改造开发区5个村屯。辽宁医学院、锦州师专、锦州中学等迁建工程全面开工。

    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建设。着力推进开发区化工产业园、龙栖湾化纤纺织工业园、松山健康产业园、汤河子中国“钛都”等重点园区建设,力促理文纸业和化工、恒力纺织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中北石化60万吨润滑油、宏利达糖业6万吨食品、仁禾生姜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滨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世博园良性运营。加快白沙湾温泉休闲度假区、大有温泉生态城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协会永久论坛和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项目落户锦州。确保王府井·滨海新天地、亿达希尔顿酒店、东北亚国际物流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深入实施工业五项工程。计划安排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33个;5000万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100个;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

    全力推进工业“6921”工程。围绕以石化及精细化工等为重点的6大产业集群,以开发区西海工业园区等为重点的9个工业园区,加快培育壮大锦州石化分公司等21个龙头企业。集中政策倾斜和要素保障,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开工投产,尽快形成对全市的支撑能力。5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520亿元,增长24%。大力发展工业地产,确保工业地产取得突破。

    强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确保瑞德兴阳100MW太阳能芯片、阿特斯4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东旭集团200MWp地面光伏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奥克阳光、赛瑞新能源等5个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国家住建部20MWp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提供要素保障。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好地工产品产销衔接。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完善各类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健康产业、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申报国家级科技园,争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五)加快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

    县域经济要为全市经济发展做贡献,确保经济总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抓好项目引进、开工和投产。确保新上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每个县(市)形成1-2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区6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家庭农场1000个。加快推进黑山蛋鸡、北镇葡萄、凌海外贸菜、义县奶牛产业等“一县一业”建设。力争每个县(市)新上1-2个10亿元以上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节水滴灌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2万亩,改洼治涝1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以上。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推进气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耕地保护,集约节约用地。用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做好存量土地挖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

    加快县域城中村、城边村、老旧小区拆迁改造,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完成县域房地产开发面积400万平方米。

    (六)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和服务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方向,也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点。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协调,大力营造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占比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启动中央十里商街拆迁改造,为重大服务业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太阳广场、深圳茂业、银河广场、红星美凯龙、蓝天百脑汇、大连港总部大厦项目建设,力争万达广场项目上半年开工。

    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10大重点产业。继续办好汽车展、房交会等品牌展会。加快县域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强做大北镇窟窿台蔬菜、黑山杂粮加工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滨海旅游、温泉旅游、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争取有2家域外银行落户、3户企业上市。实现新增贷款130亿元。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力度。

    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

    (七)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政策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用高水平的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

    坚持内商外商齐招,内资外资并引,精心组织好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港台、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在主题概念、主导产业招商和引进研发团队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强做大1个国家级、5个省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台商大厦、台湾产业园、台湾商品一条街,全面提升辽宁台湾周永久举办地的水平和影响力。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高外贸依存度,加快建设外贸出口大市。加强与蒙古国经贸合作,推进锦州港出海口建设。全面优化对外开放软硬环境,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积极争取在锦州设立自由贸易区,提高服务开放的能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八)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青山长效保护机制。全面推进3年大规模造林绿化工作,完成沿海、城北和环西北边界“三带”防护林25万亩,经济林产业带25万亩,南山、锦凌水库周边新植苗木170万株,以及“千村”绿化和渤海大道、龙栖湾大道、嵩山路绿化工程。

    全面开工建设城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大凌河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加强海洋环境监管与保护。结合棚户区改造,有计划“退楼还绿、拆墙透绿”,增加住宅区街心花园、健身广场。确保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启动中水回用管线铺设工程。

    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开工建设2座热源厂,逐步拆除分散燃煤锅炉。加快推进燃气管网和分输站建设。完成现有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淘汰黄标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建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1座。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

    发展义务教育。完成10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

    提供医疗保障。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年人均400元;在全市1147个村卫生室、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部署健康管理云终端,形成医疗健康信息一体化服务网络;实现计划生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技术服务目标人群全覆盖。

    发展文化事业。开展“美丽锦州、幸福歌潮”群众性主题文化广场演出100场,“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0场;建成城市社区书屋79个。

    推动全民健身。新建农民健身工程20个、城市社区健身路径 100套。

    加强就业工作。实现实名制就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强化社会保障。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救助标准分别提高10%以上;残疾人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确保6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

    大力推进棚改。安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4150套(户),搬迁改造21个城市棚户区11588户。

    建设公益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辽西大剧院、市博物馆新馆、青少年宫、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公益性建筑;开工建设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第三军休服务管理中心;新增社区办公用房1.4万平方米,社区办公用房全部实现200平方米以上;新建城乡公益性公墓20处。

    改善城市环境。新建配水池遗址、768、新制北里、士英街等4处绿地公园;完成2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

    治理农村环境。全面完成村庄亮化工程;完成2座农村客运站、4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大中修县级公路379公里;解决6.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公安信息化应用创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水平。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行动。全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安全监管和隐患治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重大决策政务督察,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抓好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强化政府重大投资、经济责任跟踪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共同谱写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三篇: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6日在锦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刘凤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按可比口径初步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6亿元,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亿元,增长17.5%;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20%;引进域外资金700亿元,增长75%;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增长22.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9307元,增长2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49∶35。实现了全年“两个不低于”的奋斗目标,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沿海经济带建设实现新突破

    抢抓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和举办2024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等历史机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沿海大开发大开放格局全面拉开。

    世园会筹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得审批;土石方回填、微地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树栽植等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完工;展园及标志性建筑、近背景区改造等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招商招展、宣传策划工作全面启动。广大建设者在攻坚克难中凝聚成的“锦州世园精神”,正激励着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确保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海上世园会”。

    “双亿吨”大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锦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7200万吨,增长19.9%;集装箱运输80万标箱,增长14.2%。中电投煤炭码头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龙栖湾港区规划调整全部完成,防波堤、围堰、2个5万吨级泊位及航道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口岸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

    开发区西海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石油储备基地、中信金属15万吨高碳铬铁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临港产业初具规模。滨海体育中心、职教园区等项目加快推进。白沙湾生活区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龙栖湾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基本完成。道路管网、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澳海澜庭”等地产项目开工建设,“中国海洋城”建设开始起步。奥克阳光、阳光能源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国光伏材料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正式挂牌,锦州被命名为国家硅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差别化纤维一期20万吨项目顺利推进,光伏、化纤纺织“双千亿”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业经济区管理机构正式成立,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大有经济区起步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科诚电阻器、光华航模发动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二)工业五项工程建设迈出新步伐

    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67.5%;共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7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7户。

    项目年活动收效明显。辽宁抚挖460台大吨位起重机、石化公司天然气制氢装置等24个项目竣工投产;石化公司25万吨烷基化装置、惠发天合50万吨船用油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天桥钼业1500吨钼酸铵、3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技改扩能项目顺利实施。光伏、钛及特种金属、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8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其中光伏产值突破150亿元。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4户。完成并购项目6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完成专利申请557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27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引进海外研发团队7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5%。

    (三)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县域新一轮“双增升位”计划开局良好,四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5亿元,增长32.2%;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32.5%。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同步推进。四县(市)新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标准厂房85.6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22.9平方公里。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基本确立,累计新引进项目389个,总投资359亿元。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斤,肉蛋奶总产量突破140万吨。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万亩、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91项,订单农业达到240万亩,“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70万亩。义县辉山国大乳业、北镇五峰谷物、凌海宏基园菊苣等8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农业“一县一业”基本确立。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节水滴灌增收工程全面启动。土地开发利用和耕地保护卓有成效。气象预报预警、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连续6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完成小流域治理27.3万亩。解决了10.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8.74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新建农村客运站5座,新增农村公路里程330公里。建成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网点120个、户用沼气池1万个。县域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

    (四)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实现新提升

    推动了城区下放管理权限和区划调整两项改革,城区发展活力日益显现,第一个城区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全面完成。古塔、凌河、太和三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33%。

    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势头良好,中央大街十里商街服务业聚集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区,古塔区商贸流通聚集区、辽西小商品·古玩商贸流通聚集区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亿隆国际、温州名购、茂业百货、地一大道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太阳广场、站东、安乐里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喜来登酒店、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运营。

    中国(锦州)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等展会品牌日臻成熟。锦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凌河紫荆圣泉度假山庄等3个温泉旅游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旅游业总收入185.5亿元,增长53.8%。全市实现房地产投资110亿元、商品房销售额143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0亿元。新华龙钼业、锦州银行、五峰米业、光和密封等企业上市工作进展顺利。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国企改革实现新突破,86户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安置职工3.32万人。文化院团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通过省验收。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中国光伏之都、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宁波温泉旅游、香港新城新市镇建设等主题概念招商和主导产业招商活动收效明显。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锦州)国际光伏产业博览会,签约协议金额232亿元。第四届中蒙八地区经济合作交流会在锦召开,与蒙古国签署了铁路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全面推进。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扶持力度,确保了外贸出口的平稳较快增长。

    (六)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迎世博绿家园”活动和青山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城市街路、绿地加密覆盖工程,新增城市绿地15.6万平方米。渤海大道、龙栖湾大道、南站地区绿化亮化改造工程效果明显。凌河流域生态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封育面积17.5万亩。全市完成造林绿化53.8万亩。北镇市获得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殊荣。并网改造小锅炉22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5%。8座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4条出市境河流断面监测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

    锦凌水库截流工程成功合龙,枢纽工程初具规模;建成移民安置新村3个。锦州湾机场项目进入国家审批阶段,飞行区地基处理与填筑试验工程通过验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筹建工作扎实推进。凌海大道、生活垃圾及污泥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街公铁立交桥实现简易通行。中央南街等16条街路新建大修工程如期完工。

    (七)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新成效

    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普惠制就业培训4.8万人,实名制安置就业5.6万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登记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连续6年保持农民工工资无内新生拖欠,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偿还率达到100%。

    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1810套公租房、1800套廉租房、520套经济适用住房、9926套棚改房及1060套农垦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设指标。城乡低保和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提标工作顺利完成。新建、扩建民办养老机构8所,新增养老床位612张。新增城市社区办公用房1万平方米,建成农村社区服务站40个。

    全面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和平安校园建设,新建改造校舍3万平方米,全面消除D级危房。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21所,全市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89%。成功举办了“中国锦州笔架山海洋音乐节”、“红诗红歌、唱响锦州”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76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道光廿

    五、辽西木偶等4个非遗项目赴台湾展示展演。新建农民健身示范广场30个。网羽中心竣工投入运营。

    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5家医疗机构建立电子病历。康宁医院完成整体搬迁,4所县(市)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农合筹资标准提升到年人均230元。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计划生育家庭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公安信息化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区警务改革经验全省推广,群众安全感指数名列全省前茅。“五五”普法成果显著,“六五”普法全面启动,乡镇法律援助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平抑市场物价,生活消费品价格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狠抓源头预防化解,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谐锦州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八)政府机关作风建设实现新转变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的社会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和政协报告、通报工作,积极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17件,办复率、满意率达100%。

    行政执法监督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全面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重大项目投资跟踪审计,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五大系统”建设全面展开,政府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成绩显著。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对口援建工作扎实开展。国家安全、妇女儿童、应急管理、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工作不断加强。统计、质监、档案、残联、慈善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向驻锦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锦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锦州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实力不够强,县域和城区经济总量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个别县(市)区主导产业定位还不够明晰,产业集群规模不大,优势不明显;三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具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多;四是软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世园会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倍增”的决战之年。扎实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加速推进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总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加快推进沿海、县域、城区三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引进域外资金增长10%;出口总额不低于全省平均增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

    今年,国际经济会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也将趋缓,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但这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也恰恰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调整结构的重大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就完全可以战胜困难、逆势上扬,全面实现发展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和全年“两个不低于”,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按照以上要求和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世园会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沿海突破战略

    充分发挥实施沿海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国家和省级开发区等政策优势,以世园会建设为牵动,强化规划引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优化沿海经济区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和城市功能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沿海经济隆起带和沿海城市带。

    举全市之力加快世园会建设。继续发扬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锦州世园精神”,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标志性建筑、80个展园以及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园区各类商业资源开发、大型文化演艺活动策划、市场宣传推介等工作。龙栖湾大道、渤海大道背景区景观带要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厂、安保中心、公交中心要投入使用,确保全面具备开园基础条件。深入开展“我为世园做贡献”全民行动,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快形成人人关心世园会、人人参与世园会、人人奉献世园会的浓厚氛围。

    加大锦州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25万吨级航道、华润电力煤码头和油品罐区,确保三港池3个通用泊位投入试运行,实现港口吞吐量8000万吨、集装箱运输90万标箱。积极推进龙栖湾港区3万吨级航道、防波堤、一港池通用泊位等工程建设,确保2个泊位具备简易通航条件。

    强力推进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和中北石化润滑油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大临港工业。开工建设365互联网客服基地、白沙湾国际温泉休闲度假区、滨海新城医院等项目,加快滨海体育中心、职教园区、商贸中心、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实施白台子村、崔庄子村、孙家湾村整体搬迁,切实抓好锦港大街等8条街路绿化改造及滨海路景观带建设,树立滨海新区崭新形象。

    加速推进“中国海洋城”和“双千亿”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龙栖湾新区形象。深化同西部控股等基金公司的合作,推进土石方回填、道路管网、绿化亮化及世园会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总部基地、渤海湾1号、海洋巨蛋、五星级酒店等10个项目和客运枢纽、邰滨线一级公路工程,确保旭龙太阳能30兆瓦太阳能电池、差别化纤维一期20万吨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

    建立健全建业经济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公司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城空间和产业规划,加快推进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锦州湾机场、航空物流城主干路和机场防护堤工程。

    全面推进大有经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产业转移承接地示范园区建设,引领和带动其他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更大作为。

    (二)以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工业五项工程

    全年计划安排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575亿元。其中新开工10个,总投资100亿元。

    重点推进光伏和化纤纺织“双千亿”产业基地、钛及特种金属、石油精细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冶金材料、大型工业炉、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力促奥克阳光500兆瓦多晶硅片、北镇辽宁华美达铜业10万吨无氧铜杆等续建项目竣工投产,确保锦州钛业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义县众德广润300万吨短流程连铸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7-8户。完成并购项目6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积极推进公用事业企业和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做好86户企业资产处置及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充分发挥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聚集的优势,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快将松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新兴产业转化。完成专利申请565项。开发新产品580种。争取4-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30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引进海外研发团队6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5%。

    (三)以“三化”建设为重点,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咬定新一轮县域经济“双增升位”计划不动摇,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同步推进,落实扶持政策,下放管理权限,狠抓要素保障,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四县(市)新上规模以上项目100个,每个县(市)至少打造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

    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统筹规划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实施黑山“两城一区”、北镇广宁新区和沟帮子河西新区、凌海凌河新城、义县宜州新城等新城新市镇建设,加大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力度,确保四县(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抓好义县辉山国大乳业、北镇五峰谷物等8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开工建设黑山励家杂粮加工物流园、北镇广宁台湾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义县万华秸秆板材和水产养殖加工等4个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户。进一步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力争有1-2个县(市)成为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继续实施凌河保护、辽河治理和青山保护工程,全面完成省任务。加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预警、防灾减灾能力。新增节水滴灌面积13万亩、水浇地面积1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8万亩、造林绿化面积56.1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

    全力做好土地供应工作,推进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进程,扩大周转用地指标,加大对批而未用、低效使用和废弃地的处置力度,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

    (四)以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发展

    大力实施新一轮城区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进一步向城区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激发城区经济发展活力,形成支撑和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

    全力打造中央大街十里商街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茂业百货、亿隆国际、温州名购、国际五金机电城等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开工建设太阳广场、安乐里、站东、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国际烧烤美食总汇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促台湾百脑汇IT总部大厦、SK信源农产品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全面繁荣城乡消费市场,建设商品配送中心2-3个、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网点150个,改造信息化连锁农家店500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办好光伏产业博览会、农展会、古玩文化节等各类展会。确保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15%以上。

    整合旅游资源,强化宣传促销,加快医巫闾山、北普陀山文化旅游项目和紫荆圣泉度假山庄等温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宾馆酒店和景区提档升级,努力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和城市形象大提升。

    拓宽融资渠道,搭建合作平台,确保筹措发展建设资金300亿元。积极推进光大银行等域外银行在锦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0家、融资担保公司5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确保新增上市企业2户。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设立市级招商直属分局和部门分局,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包扶、亿元以上项目备案制度,制定落实新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层层放大招商工作平台,尽快形成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有效整合配置现有项目资源,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切实抓好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的主题概念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全面做好欧美、日韩、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题招商,确保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项目承接能力,吸引更多的东南沿海企业聚焦锦州、投资锦州。

    加强石化、铁合金等6大出口基地建设,大力扶持机电、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产品和农产品出口,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努力实现出口创汇的新突破。

    (六)以城市规划为重点,加速提升锦州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规划是重要战略资源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抓紧整合提升城市总体规划、沿海经济带总体规划及重要功能节点的规划设计水平。统筹老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面提升重要发展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和项目承接能力。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空规划和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围绕小凌河、女儿河、北普陀山、南山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重点做好小凌河、女儿河城区段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做好锦凌水库、中央大街十里商街、松山新区等重要空间节点和功能区域的规划,加快城市“南扩”、“东联”、“西进”、“北展”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提升空间价值。

    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要全面开工建设。确保锦凌水库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全面完成混凝土坝、桥梁、闸门安装等建设任务和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任务。加快推进锦赤铁路建设,开工建设中央南街光彩立交桥、广州街小凌河大桥、单洞扩孔和解放路东扩工程。确保凌海大道、阜盘高速公路锦州段工程竣工通车。新建女儿河“南湖公园”,全面打造“两河”滨河景观带。完成16条城区主干道和宝锦线、大锦线等公路大修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并网改造小锅炉11台。全年96%以上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围绕世园会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园林生态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城市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道路畅通工程,全面提高住宿、餐饮、商业、娱乐等设施的服务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城市面貌的大改观和接待能力的大提升。

    (七)以改善保障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确保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实施普惠制培训3万人以上,实名制安置就业4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强力推进“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平均净增参保人数1.2万人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启动实施事业单位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确保10.8万农村低收入群体年人均收入超过2200元。解决农村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城市新水源地。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物价。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努力使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各县(市)区全部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力争有1-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首批基础教育强县(市)区行列。加大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组建5个职业教育集团。强力推进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工作。加大医疗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公共卫生中心和五官医院。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就医“一卡通”。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面向家庭、全社会、全人口的服务新模式。加强“一乡一站”建设,推进乡镇文化站提档升级。实现市、县“三馆”免费开放。以辽西古玩城改扩建为重点,新建5个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高标准做好第十二届全运会羽毛球、拳击比赛项目筹备工作,举办锦州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大会。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实施新华书店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文化广电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着手筹建锦州演艺集团。切实做好统计“一套表”改革工作。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城区警务改革,深化农村警务改革,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管理效能。继续保持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大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开展第八轮双拥模范城争创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巩固民族团结和谐局面。全面推进“六五”普法,深化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和信访接待日制度,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继续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全力维护锦州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八)以提升行政效能为重点,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全面推进“五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大力开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年”活动,启动实施第五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建立坚强有力的行政指挥系统。大力倡导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始终满怀发展激情,勇于担当,敢于决策,全面提高行政理解力和执行力,善于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着落、有结果。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的责任目标体系,努力塑造务实高效、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任重道远,催人奋进;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锦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军转 张为臻 军转公选 军转论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8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971亿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8亿元,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3元,均增长10.1%。

    (一)狠抓经济运行,稳增长扎实有效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落实市领导包扶重点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办地工产品产销衔接会等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锦州石化280万吨柴油加氢、天龙20万吨差别化纤维等8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城市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示范项目通过省验收。5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1271亿元,增长6.5%。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2户。实施企业并购项目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

    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中央十里商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北普陀山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获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6个省级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亿元,增长20%。“夜经济”持续升温,“老锦州食坊”和“凌河美食街”建设全面启动。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9.6%和15.7%。完成房地产投资20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销售额160亿元。设立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22.5亿元。会展业实现交易额50亿元,增长20%。温泉、沟域、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北镇观音阁和青岩寺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275.8亿元,增长14.3%。成功举办辽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座谈会,盛京银行锦州分行正式营业,辽宁精细化工公司在香港上市。全年新增贷款149亿元、非信贷融资90亿元。完成个体户转企升级2828户,54户工业企业完成主辅分离。张为臻博客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锦州湾机场主体工程竣工,锦凌水库如期蓄水,滨海大道锦州段续建工程、机场1号路A段、中央南街立交桥、滨河路二期主体工程等建成通车,龙栖湾港、滨海体育中心体育场、锦凌水库净水厂、士英街桥洞拓宽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

    对外开放势头良好。落实主体责任,县(市)区招商引资主动性明显增强。圆满承办第十三届“辽宁(锦州)台湾周”,央企、民企、沪企辽宁行和港台、北京、上海等地招商活动成效明显,上海复星生物医药、新光台湾工业园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落实出口扶持政策,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58家,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342亿元,均增长10%;外贸出口24亿美元,增长13.7%。

    锦州石化、中信锦州金属、锦州港、锦州银行等企业为全市稳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二)创新体制机制,促改革实现突破

    大力简政放权。完成第六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调整、合并行政审批事项212项,取消行政审批前置要件80项,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11项。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275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新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城市规划管理行政处罚权以外的9项城市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城区。

    机构改革卓有成效。整合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建业经济区,组建锦州滨海新区。完善食药监、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整合卫生和计生、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与房产管理等相关机构。成立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大督查体制。通过改革共精简政府工作部门7个、撤销事业局和单位5个、减少内设机构59个,137家事业单位完成隶属关系调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不断加快。

    国有资产整合与重组工作稳步实施。15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化改造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及整合工作深入推进,新华书店转企改制、锦州广播电视报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展顺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2万户。

    坚持有效防控债务风险。调整完善市规划委员会职责,整合市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市土地储备委员会、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规划审批、土地收储、投融资工作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工作全面加强。

    (三)推进转型升级,调结构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6:46.7:38.7。

    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锦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和1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13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11项,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家。成功举办“高校(科研院所)锦州行”活动,成立4个院士工作站,市政府与18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沿海、县域、城区三大经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滨海新区嘉合化工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中北石化、海森堡石化等项目即将投产,365客服基地主体工程完工,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大学城建设全面启动。大有格兰德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新上固投亿元以上项目10个,北镇工业炉及配套、义县新型冶金材料两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和200亿元。“一县一业”不断壮大。黑山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物产黑山”商标,“黑山褐壳鸡蛋”畅销全国。凌海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农业(生猪)标准化示范县。积极应对罕见旱灾,粮食产量达到38亿斤。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灌溉面积16.8万亩,新建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区6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8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3172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中村、城边村改造稳步推进。城区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两项改革”成效显著,城区经济日趋活跃。古塔区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拆动迁等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凌河区百脑汇IT总部经济大厦、茂业百货、银河广场等重大服务业项目顺利推进。太和区以粮食物流产业园为牵动的大宗商品物流业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松山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兴隆大家庭、国际五金机电城等项目开业运营。

    (四)注重生态建设,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统筹推进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两河”治理工程完成总任务70%,太和区亮甲河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大凌河义县城区段二期绿化和凌海城区段河道生态工程竣工,退田还河生态封育18万亩。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完成环西北、锦州城北和沿海防护林带26.4万亩,实施青山围栏封育100公里、闭坑矿山治理738亩、水土流失治理32万亩,建成千村绿化示范村35个。新热源厂开工建设,取缔燃煤小锅炉55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25台。

    强力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半年行动。取缔客运人力三轮车4438台,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5万处,重新硬化绿化63万平方米,打造示范街路20条。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200万平方米。儿童公园改造工程竣工。新建停车场14个,施划临时停车泊位2.7万个,城区车辆静态管理全面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网吧、小饭桌食品安全、禁限燃放烟花爆竹、学校及医院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顽症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环境治理“半年会战”任务圆满完成,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道路及边沟整治等工作全面展开,宜居乡村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五)办好民生实事,惠民生成效明显

    城镇实名制就业4.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完成城乡低保对象重新核查认定,清退不合规低保2.3万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2%和10%。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632套,回迁安置房4254套。黑山八道壕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纳入国家首批东北振兴政策支持项目,沉陷区治理创造了10天搬迁2024户的新速度,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32栋回迁楼全部封顶。新建锦凌水库移民安置点7个。6.4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6.6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新建民办养老机构18所,增加养老床位1800张。新建城市社区办公用房1.5万平方米。新建城乡公益性公墓16处。城区新增、延伸公交线路6条,建成农村客运站2个、农村公路候车亭20对。大中修县级以上公路293公里,新建村内道路456公里。凌海市村内道路建设排名全省第一。

    完成10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5所,市职教园建成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凌河区通过国家验收,北镇市、古塔区通过省验收。北镇市基础教育强县(市)区通过省验收。77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居民大病保险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400元和320元。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顺利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单独二孩”政策有序放开。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鼓手大赛,组织大型广场演出10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万场。义县奉国寺申遗工作进展顺利,北镇庙古建筑群维修工程获评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新建农民健身示范工程20个、城市社区健身路径100套。

    (六)切实转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88件,办复率达100%。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55万平方米,清退违规用车170台。强力推进机关作风、政法机关执法执纪等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全市868个单位查摆整改问题6081个,清退在编不在岗人员167名,公开处理违纪人员153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执法执纪行为不断规范。开展法治锦州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五大系统”建设成效明显,行政执法监督、政务公开、廉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锦州发展大讨论,锦州建设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加明确,新一轮振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快速集聚。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依规开展信访工作,狠抓食品药品安全,平安和谐锦州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妇女儿童、慈善救助、防震减灾、气象服务、地方志、住房公积金等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参与锦州发展建设的中省直单位,向驻锦部队和武警官兵,向社会各界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锦州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动力不足,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没能完成预期目标,一些既定的城建项目没有开工建设。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县域经济增长乏力,服务业特别是大宗商品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缺少具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放缓,政府债务进入偿还高峰期,收支矛盾突出。四是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先导示范作用不强,开放度不高,创新创造活力不足。五是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六是政府个别部门还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腐败问题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仍处于易发多发状态,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常态带来的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和新要求,我们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全市上下必须紧紧围绕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宏伟目标,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继续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法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深入实施对外开放、创新驱动、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战略,努力打造实力、法治、文明、生态、幸福锦州,全面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

    围绕全年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先导区建设,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

    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构建沿海开放新高地和创新发展新平台,引领提升锦州城市综合竞争力。

    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大海港、空港建设力度,推动临港临空经济和港铁联运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港兴产、以产促城、港城联动新格局。主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全力推进锦州港作为中蒙铁路新通道出海口建设。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锦州港货物吞吐量稳定在亿吨以上。加快龙栖湾港疏港铁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确保龙栖湾港区及临港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锦州湾机场建成通航,机场主干路全部贯通,启动空港经济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推进邈矣芳烃化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天龙差别化纤维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锦州滨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营。完成汉拿电机整体迁入滨海新区,做强做大国家火炬锦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统筹大有经济区生态旅游、健康食品、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开工建设大凌河滨河路、大有经济区污水处理站,加快天沐温泉、龙海馨港等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建设。

    进一步优化滨海新区发展空间,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城市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城中村搬迁改造,推进重点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和街路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商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城市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大学城,确保渤海大学滨海校区和辽宁农业经济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推进辽宁医学院、锦州师专整体搬迁,加快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本科校区建设,谋划新的职业学校入驻职教园区,积极吸引国内知名高校来锦设立分校。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研究出台支持创新创造相关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和海外研发团队,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合作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与驻锦高校合作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企业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步伐。强力推进松山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开工建设光电产业园、五金机电城三期、道光廿五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复星生物制药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卫星导航服务等产业。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建设“智慧城市”。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构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

    用足用好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落实市领导包扶重大项目责任制,抓好已洽谈项目对接,加快推进北镇石墨产业园、中节能城市环保合作、上海联影医学影像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主动对接各项支持政策,深入挖掘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古塔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项目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和国家、省“十三五”规划。加强与中信、华润等央企的深度合作,力争在共建产业园、培育新兴产业、工业废弃地和老矿区环境整治、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科学编制好锦州“十三五”及未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确保已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到位。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坚决清理并取缔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新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建设网上审批平台,落实“两集中、两到位”,确保部门和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实行审批事项责任清单管理,实现清单外无审批。筹备承办好全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工作现场会。

    有序推进各相关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华信集团等企业资产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理顺市本级与主城区、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协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稳步实施公用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面向日韩、欧美、港澳台、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和地区的专题招商、定向招商力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织好钛及特种金属等产业链招商。加快完善基础条件,狠抓项目落地,推进央企、民企、沪企辽宁行签约项目及早开工建设。研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收购海外研发团队和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政策优势,深度参与环渤海协同发展,主动接受京津冀产业转移。承办好“第十四届辽宁台湾周”。积极推进在锦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工作。强化重点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重点扶持一批出口基地和龙头企业,力争汽车零部件、铁合金两大基地升格为省级出口基地。支持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确保外贸出口增长5%。

    (三)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稳步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组织企业参加地工产品产销衔接会、产品订货会和展销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用好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100户重点企业实时监测分析,千方百计确保工业企业稳定运行。

    继续实施工业“6921”工程。加快精细化工、钛及特种金属等产业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台“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鼓励引导20户龙头企业和100户成长型企业争创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个省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

    全面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创新扶持模式,着力解决企业在创办、成长、创新、税费、融资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鼓励全民创业,让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形成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发展浪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四)坚持“三化”同步推进,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立足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

    夯实县域工业基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检验检测平台和研发中心建设,不断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做强做大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兴冶金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今年每个县(市)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2个。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100家、设施农业10万亩、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新建粮油高产示范片区58个,完成16.8万亩节水滴灌工程。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继续抓好12个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续建投产工作。加快黑山蛋鸡、北镇葡萄、义县奶牛养殖、凌海生猪养殖等“一县一业”发展。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

    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推进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适时启动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着力培育和发展支撑性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聚集人气。稳步推进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常驻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城区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壮大新兴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稳步实施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以中央十里商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百脑汇IT总部大厦、太阳广场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古塔区香港乐天城市综合体、凌河区迪卡侬卖场、太和区红星美凯龙综合体、松山新区万达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打造辽西物流中心。推进辽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力争浦发、华夏等域外银行在锦设立分支机构,锦州银行等企业上市。加强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全年新增贷款140亿元,非信贷融资70亿元。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整合旅游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强化宣传促销,推动服务升级,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培育品牌展会,力争展会交易额增长20%。进一步繁荣城乡商品市场。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实施工业、旅游、商业、健康养老、体育等地产综合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各城区要充分利用区位、基础和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发展,逐步实施“退二进三”。古塔区要以石化、电子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休闲旅游和总部经济发展。凌河区要依托辽西小商品·古玩商贸流通集聚区和中部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太和区要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

    (六)加大建设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功能和城乡环境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环境整治,保护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融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开工建设广州街小凌河大桥、中环西路、滨河路三期、科技路西段、垃圾处理场等工程。完成锦凌水库25万吨净水厂主体、士英街桥洞拓宽改造、义县外环路续建等工程。启动林西街和徐州街等断头路贯通、云飞街和人民街公铁立交桥改造、城北外环路等工程前期工作。着手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综合规划,有计划改造地下老旧管网。完成中央南街立交桥绿化工程,支持京沈客运专线建设,完成征地拆迁收尾工作。

    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制定生态建设规划,继续推进碧水、青山、蓝天工程。高质量完成“两河”治理工程,实施锦凌水库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推进凌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新建10万吨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城区截污干管建设工程,彻底解决城市污水直排问题。强化海洋生态保护,集约节约利用海域资源。突出抓好三北、沿海、沿河防护林和中央财政试点造林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17万亩、闭坑矿山治理647亩、水土流失治理32万亩,建成绿化示范村50个。重点抓好清洁生产、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工作,开工建设华润锦州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项目,新建热源厂2座,取缔燃煤小锅炉28台,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任务。

    巩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确保城市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向城乡结合部和县域延伸。完成中央南街立交桥等7座桥梁亮化和5条街路线杆撤线入地工程,全面提高城区美化亮化水平。

    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宜居乡村创建工程”。突出抓好消灭“四堆”、道路畅通、排水畅通、绿化、美化、文化广场建设等工作,支持有条件的村实施生态景观改造。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和管护体系,打造美丽乡村35个、宜居示范村50个、宜居达标村300个。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面对全市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进度,带着感情和责任重点办好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

    ——开展基础教育建设年活动。出台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施意见,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促进产教融合,做强做大职业教育,探索成立职业教育集团。

    ——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和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设。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推广智慧医疗,实现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和大病商业保险制度“一站式”服务。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50元。继续推进省内医保异地结算平台建设。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首届锦州群众文化节,组织惠民演出200场,实施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程,建成社区书屋96个。开工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市京剧院维修改造工程、万人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做好奉国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础工作。加强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新建农民健身路径600套,实现全市农民健身工程和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加强滨海体育中心运营管理,完成体育场建设。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城镇实名制就业4.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大力开展就业援助,登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加快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筹建第三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启动市殡仪馆新建工程。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建设步伐,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

    ——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实施棚户区改造3910户,推进暖房子工程。开工建设配水池等4处绿地公园。整治老旧小区237万平方米,对老旧小区连接主干路破损路面及小街小巷实施维修改造。解决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确保7.76万农村低收入群体稳定脱贫。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5个。对92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1000件。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试点和慈善事业发展。

    ——营造便捷出行环境。新建、大修城区街路17条,彻底消除摸黑路。新增更新公交车100辆,市区至滨海新区开通公交车。规范出租车管理。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县以上公路大中修269公里,新建村内道路4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候车亭25对。

    ——推进平安锦州建设。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法律援助,坚持依法处理信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八)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政府领导班子要从自身做起,真抓真管、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法治锦州建设年活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积极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力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坚持政府联系服务代表、委员制度,拓宽沟通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建设高效政府。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四风”整治措施,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整合优化投诉举报平台,强化重大决策政务督查,严格政府绩效考核。大力倡导“钉钉子”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满怀发展激情,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环环相扣抓落实,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五大系统”建设,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办分离,深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强化政府重大投资跟踪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落实审计整改要求,努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坚决做到“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各位代表,新一轮东北振兴大幕已经拉开,机遇千载难逢,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为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创造锦绣之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原题目:2024年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来源:锦州政府网)

    第五篇:锦州市店名

    锦州市店名、街(路)名文化内涵及其功能探析 中文系09级一班李娇,学号:09010023 引言:生活在经济高速发达的我们在体会经济科技带给我们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体验着与之发展的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于是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异彩丰富的人文精神。走在锦州市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店铺、街(路)以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字向顾客、路人传递了丰富的文化蕴涵以及它们所能达到的功能效果。

    关键字:锦州市店名、街(路)名;语言;文化内涵与功能。每家的店名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一样,都有它独特的深刻含义,这种特殊的含义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表现来表达的。一个别具特色的店名一定会为这家店吸引来很多客人前来关顾自然也就实现获得丰厚利益的目的。然而所起的店名里蕴含了许多文化知识和技巧,下面的两组例子就充分的验证了起名者的用意。

    第一组:以饮食为主,荣鹏风姿烀饼、盛达园特色菜馆、。御烧烤、红焖羊排、手切羊肉、福成肥牛、肥大妈粥吧、鲜味冷面„„.这些店名很明显,一看就知道是经营哪类饮食的店铺,虽然没有特别的新意却简单明了给人以一种东北特有的实在朴实。

    第二组:以婚庆为主,俏佳人婚庆店、玫瑰之约婚庆店、红嫁衣婚庆店、红鸳鸯婚庆公司、喜迎门婚庆中心、红百合婚庆礼仪公司、玫瑰园婚庆礼仪公司、今生有约婚庆公司„„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得出来,这些公司都采用了与喜庆的结婚气氛有关系的词汇,使人看上去心情愉悦,为原本幸福的恋人增添了更加美满的结婚气氛。除此之外,有一些店名充分运用语言的力量来彰显它自身的特色。如:人民街的**山庄,整个饭店都给人们一种英气云天的古代英雄气魄,同时也给顾客们留下了慷慨大方的印象。还有一些则直接用姓氏作为自己的店名,如:许家风味食府、王丹婚庆礼仪庆典有限公司、白家锅烙等等很多都是如此,这样会给人们一种亲切平实的感觉,同时也显示出店家的手艺很不错,会吸引更多的客源。

    为了更加充分论述语言在文化领域的独特表现和丰富内涵以及它所具备的功能,我对以下店名及街(路)名进行了收录并且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以下所取得的语料资料分别通过沿街识记、网上搜索和询问他人所得。具体过程是因为陪同学送她姐姐去火车站,坐在出租车里,便将一路所看见的各类商店的店名记录下来了;另外还有一些则是在回来途中从中央大街沿着人民街一路走来所看见的。

    为了更加明确的进行论述,我将各类店名分类来说明。

    一、以城市名作为店名,例如:西门外的兰州拉面馆,抚顺麻辣拌、山西凉皮、川骄火锅城、瓦房店轴承店、沈阳线缆、大连港海鲜码头„„这类商店都采用了地名作为自己的店名,一方面是由于所开的店铺经营的都是这些地方最有名气的特色;而另一方面也象征着锦州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域文化特色,锦州这一文化历史古城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也为锦州的本土文化添加了异地的风采。另外还有一家火锅店名字做蜀骄火锅,再此单列是由于蜀的特殊含义,我们都知道川、蜀都是四川的简称,然而对于它的历史意义却不是很清楚。蜀字的本义指的是一种蚕,《说文解字》中说:“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蚊子的幼虫)。《诗》曰:‘蜎蜎者蜀。’”我国很早就有采桑养蚕的历史,并且将它作为国家的大事,由后妃亲自领导。《礼记·月令》记载:“(季春之月)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路史·后纪》也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可见嫘祖就是养蚕术的发明者,而她的籍贯就是四川。由此可见,四川实是养蚕业的故乡。根据考证,四川地区在历史上的丝织业一直非常繁荣,而蜀锦就是著名丝织品。用蜀来为四川命名,给中原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恰如中国瓷器传到西方,西方人便以瓷器之名为中国名称一样。就是简单的一家火锅店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锦州市内的街道名称,如上海路、南京路、延安路、宜昌路、成都路、重庆路、南宁路、山西路„„都是用全国各地的城市命名的,其意义如同采用城市名作为店名是一样的。

    二、以人名、称呼为店名,如:志强牙科、李宁服饰专卖店、乔丹专卖、李先生牛肉面、发哥烧烤、四师傅五金店、七嫂蒸饺、五哥炒饭„„很多店名都是以这些平易近人的平常称谓和自己的名字作为点店名的,其效果既熟悉亲切又很容易识记,可以迅速的在顾客心中占据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的宗族排列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是婚配方式在现代社会的保留;以此同时,商家也利用了名人效应,用名人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店名,由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做更好的宣传。

    三、用现代意味的名字或外来词语、外域文化作店名,如:欧洲坊、巴黎春天摄影、开菲尔现酿鲜奶屋、韩都烤肉城、杰克琼斯;搜裤一族。潮流前线、凯伦咖啡、德克士汉堡店„„这些充满了现代韵味和西方色彩的店名为锦城这个历史久远的古城街道增添了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现代新社会氛围,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也满足了现代消费人群的生活品味要求,并且是洋为中用的典例。象这些不作任何翻译的外来词语:开菲尔、凯伦、德克士等等直接的被借过来用在店名上,它们大多数是来自于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及地区的语言,可以看出大量的吸收外来词语与我们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词语的出现有的是出于求新心理的社会大众需要,有的是出于用词简约,可以起到使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四、运用历史事件、典故、名著作为店名以及街(路)的名称,例如:士英街、云飞街、石头记、三毛粥店、茶马古道„„首先来说说士英街和云飞街。它北起松坡路,南至南京路,是以辽沈战役中牺牲的梁士英烈士名字命名的。该街始建于1941年。1948年10月14日,锦州攻坚战中,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五团八连战士梁士英舍身炸敌堡,牺牲于该街铁路桥旁。为纪念梁士英烈士,解放后锦州市将这条路改名为士英街。

    顺着士英街往北走,在士英桥洞西北侧就是梁士英舍身炸碉堡遗址。当年梁士英把两根爆破筒绑在一起,投向了敌堡的射击孔,当发现爆破筒被推出来后,他依然用自己的身体顶住了爆破筒,为攻城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1950年锦州人民修建了梁士英墓。1963年9月,这里被辽宁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士英街一样,云飞街也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它北起湖北路,南至小凌河堤,全长2350米,是以辽沈战役中牺牲的马云飞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解放锦州前夕,马云飞带领锦州地下党员搜集了大量的敌军情报,为我军攻打锦州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48年10月14日,马云飞为解放军攻城部队带路时不幸中弹牺牲。为了纪念马云飞烈士,辽西省委决定将这条路改为云飞街。

    而“石头记”我想我们都很了解,清代末期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引起了红学热,也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别名就叫做《石头记》,然而起名为石头记也寓意着让人们在回归自然的省思中与石有约,与石结缘,在返璞归真的期待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美妙会合。至于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我想那是属于我们儿时的美好回忆,不仅是我们上辈的人也很喜欢,而且还有一位女作家陈懋平笔名为三毛,表达她本人对于自己的作品谦逊的态度,把三毛用在粥店上似乎也有了店主谦虚的含义,同时也可以让顾客在品味粥香的时候好好回味一下儿时的情景,更加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提到茶马古道,自然与茶有关,“茶马古道”是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也可以说是先有得“互市”,而后有的“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马换茶或以茶易马为内容的贸易往来活动。早在宋代的四川名山等地就已经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途径。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到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形成于汉藏民族“茶马互市”的贸易往来行为,积淀着唐代以来近2024年的历史文化。茶马古道所经过的地区都是自然风光秀丽的地区和人文景观丰富的古城,茶马古道是昌都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的一条重要线索,自然界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著的向往;它穿过了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间的民族走廊地带,是多民族生养繁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绎历史悲喜剧的大舞台,在这里存在着永远挖掘不尽的文化宝藏,是十分值得我们去追思和体味的。

    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北京大学学者陈保亚向记者介绍说:“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茶店以此作为店名其中的深意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五、用与本行业有很大联系的相关词汇,如:原审美美发、美妙实用工艺手坊、佳视德眼镜、选择造型等等,不需要多解释什么就能看得出这些商店是干什么的,特别是选择造型运用的十分恰当得体,巧妙地将语言的功用展示出来,也体现了中国以人为本的尊人思想,以顾客为上帝的宗旨。

    六、用传统的形式作为店名,如:杜记馄饨、同福客栈、圆中园、高烤状元楼、神炭烧烤城、百草汇大药房、成大方圆药店„„很多大药房都是以“仁、堂”一类的词语作为自己的店名,其寓意深刻独到,充分的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表达了对来自各地的顾客的美好祝福,如高烤状元楼,里面蕴含了很多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高烤与现代我们这些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高考音相近,是店主应用了谐音的语言技巧,而状元又是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这种将古今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寄予了由衷的祝愿,希望前去光顾的人们能够学业有成,事业高升。

    七、以传统的富贵寓意的词语或“香”、“韵”作为店名,例如:聚鑫源烟酒店、千福肥牛、香沅桥、千百韵女子美容养生馆。富贵、....平安、吉祥这是从古到今我们都很向往的美好追求,特别是春节到来,每家每户都会贴满各种各样的褔字。福字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周代,相传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因此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在宋代有了关于贴福的记载,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福字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列为“示”部,“示,天众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随着时代的进步,福字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书·洪蔂》:“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福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化了。从对福字的解释来看,“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并非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可知,人们对幸福的向往由来已久,而现如今用在店名里更是表达了人们追求富贵、吉祥的心情。

    相对于福字,香和韵的结合似乎有些戏剧性的文化韵味。香的本字便是韵字,在《诗·大雅·生民》中:“其香始升,上帝居韵。”郑玄笺:“其馨香始上行,上帝则安而韵享之。”《说文·欠部》:“韵,神食气也。”古时的人们进行祭祀活动给鬼神享用祭品只是用鼻子嗅闻祭品的香气韵。唐代的诗鬼李贺在《神弦》中也提到了:“呼星召鬼韵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在上举例子中韵都是闻、嗅的意思。将过桥米线的店名起做香沅桥,但从香字就能嗅出米线扑鼻而来的香气。

    看来从这些各行各业的店名和街(路)名称真的能够窥探出其中隐藏着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真谛,也充分的证明了语言、文字在运用中的强大功能。仅此这些我还并没有对成语套用,一语双关,谐音示意等等各类语言技巧进行具体入微的分析,象钻木取火烧烤、爱手爱脚美甲、富足天下洗浴中心、食全食美美食城、舞指飞扬美甲这些店名,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无比丰富。

    通过这次作业,对店名的文化内涵与功用进行分析说明,使我从语言学概论的角度更加深入的认识了我们意蕴丰富的语言文字与源远流长的文化,真的被它们深深地吸引了。引文: ⑴:郝铭鉴主编的咬文嚼字(合订本’96)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三次印刷’96-7第24页字里乾坤中的四川为何称“蜀”——汪滔著

    ⑵:由刘国平、周家明、范江萍主编的当代学生星期六文库中贺国伟编著的《前卫词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第三次印刷,第140页第一段及第144页最后一段

    ⑶:锦州人身边的红色风景http://www.feisuxs 2024年04月29日15:56 锦州晚报

    ⑷:洛阳网-洛阳晚报-新闻频道-文萃“新春说褔”节目http://www.feisuxs/news/cy.asp?newsid=129478 ⑸:郝铭鉴主编的咬文嚼字(合订本’96)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三次印刷’96-12第41页~第42页词语春秋中的“香”与“韵”——吴连生



    推荐阅读:
    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
    分享如何做好医院口碑营销--广州仁爱医院
    薪金收入证明范本
    2024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