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辞职报告 赠与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科研工作总结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红叶飘零 时间:2024-06-10 09:53:2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科研工作总结

    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总结

    金海学校 石春梅

    我校坚持以“十二五”教育工作和区科研工作整体思路为先导,实现我校“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活动实效性。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共有任课教师75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41人,占教师总数的54.7﹪。青年教师中任职不到五年的有15人,占青年教师人数的36.6﹪。由于教师流动性大,青年教师中区骨干教师只有3人,仅占青年教师人数的7.3﹪。另外,还有5名教师未取得教师资格,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通过问卷调查,33.3﹪的教师认为自己驾驭课堂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抓住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84.3﹪的青年教师觉得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认为教学工作中杂事多,精力有限,老师们疲于应付,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青年教师渴望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得到相关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于上学期申报了区级课题“提高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并于2024年5月20日被批准立项,本学期科研室以此课题为龙头课题,带动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开展。下面就主要把此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

    一、提升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速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专业结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调整,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进行整合,这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很重视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

    开学初,科研室就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首先编写了青年教师科研工作手册,下发到每位实验教师手中,组织教师学习开题报告,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2024年9月6日,对新调入和新毕业的教师进行了规章制度、班主任工作、备课、上课等知识的培训。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技巧”的培训并分组学习讨论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技巧,还将在学期末进行全体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评出“优秀教学设计”。

    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是先导,理论学习是基础。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供教师阅读,如《班主任》、《大兴教育研究》、《青年教师》、《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教育》等,每次负责人都亲自把这些书籍送到各个办公室,使教师有书可看,有感而发,为撰写教育故事、论文、随笔打下基础。

    我们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科研室要求教师每月把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价值的事件记录整理撰写成一篇教育故事,月底上交。教师上交的每篇教育故事,科研室都会逐一阅读,择优上传到《大兴教育研究》编辑部和相关部门。

    二、制定发展目标,明确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向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学校认识到“只有教师会思考了,才能教出会思考的学生。只有教师会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了,才能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三年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个人发展计划。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学校要求在制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更要落实行动,并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档案袋的建设使青年教师的成长的积淀更加丰厚,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助于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很好的显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为教师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扎实开展活动,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

    (一)青年教师推门课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效益,本学期我校对所有青年教师进行推门听课活动。领导干部随时深入课堂听课,不给教师任何准备。这样做是检查教师常规授课情况,促使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每听过一节课后,听课老师和授课老师都要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评课,在欣赏、捕捉教师授课中的闪光点的同时也提出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达到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实践,现在学校听推门课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老师们也能深切体会到领导“为了学校、为了教师、为了学生”的良苦用心,推门听课的效果是积极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二)骨干教师引领课活动

    2024年9月22、23日两天,金海学校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12位区、校两级骨干教师做了示范课。这次活动是中心校与完小骨干教师同展示的教学活动,目的之一: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加大学校学科建设的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好我校学科建设工程,加强校本教研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其二:促进年青教师迅速成长,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三:加强中心校与完小的之间的交流与互助,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为完小骨干教师搭建平台,构建中心校与完小教学研究共同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以创建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全校骨干教师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观摩课,他们自然质朴的语言,高超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张弛有度的课堂调控能力,让所有听课教师开阔了眼界,这种富于实效的教学观摩活动,为全体教师们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将引领我校青年教师不断进步、提高。

    (三)青年教师研究课活动

    活动以教研组研究课为依托,采取课前研究,课堂听课,课后研讨的形式展开。各教研组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用结合”“多元合作”精神,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敢于把自己的课堂呈现在教研组所有教师面前,不怕献丑,不怕揭短,同组教师之间进行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切磋,并从中找到个人可以借鉴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领导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听课、评课、分析优点与不足,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

    我校规定,凡毕业或调入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要对其进行跟踪听课,并对其讲课情况进行评价,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对讲课合格的教师颁发青年教师达标课证书,不合格者下学期继续进行跟踪听课,直至合格为止。这些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师徒结对活动

    为了充分利用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资源,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加快专业发展,促进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我校一直坚持师徒结对活动。师徒结对中徒弟的对象是年轻教师和新调入的教师,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

    《金海学校师徒结对工作方案》中对结队师徒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坚持做好帮扶记录,学期初拟定师徒结对计划,学年末写好师徒结对总结。二要坚持听课学习,做到教学相长,师徒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8节。三要加强指导,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师傅每周指导新教师备课一次、作业批改一次,每学期指导新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四要认真填写活动记录,做到活动实在,资料齐全,并对师徒组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师傅能把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对徒弟严格要求,多加指导;同时也希望徒弟能向师傅虚心请教,多听课,勤思考,善提问。

    (六)开展为青年教师赠书活动

    为了使青年教师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进取的精神,学校领导为青年教师购买了《给新教师的建议》和《给教师最有用的建议》两种图书共60本。12月26日下午,金海学校举行为青年教师赠书活动。

    四、搭建成长平台,拓宽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

    (一)勇于承担校本课程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尤其是在英语方面更为薄弱。为了不让学生落在后面,学校尽一切力量开设了攀登英语和英语校本课程。日常英语加上攀登英语和英语校本,三位一体,融会贯通,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主体。

    首先是保证课时,且安排岗位时相关年级英语教师兼任本年级英语校本课程。其次是以课题为载体进行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 而且自编了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从开始实施到现在逐步完善。

    一、二年级为《歌曲童谣》,三、四年级为《阅读教学》,五、六年级为《写作与口语交际》。英语校本课程的开设,成了日常英语教学有益的补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课堂教学

    通过青年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到青年教师普遍渴望在专业上得到有效地指导,渴望学习和提高,但他们普遍教育阅历不深,驾驭教学和课堂的能力不强,获得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历练的机会不多,50%以上的教师希望得到专家或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学校想青年教师之所想,急青年教师之所急,成立导师团队,从上学期起,请进修学校老教研员蒋德瑞、刘光和徐少奎老师莅临我校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我们把中心校及完小教师按低中高学段分为三组,几位专家带领着各组教师从教材所有例题知识点的梳理,到知识点中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再到实际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方法指导,参与活动的教师无一不谦虚好学,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向专家请教课堂教学中的疑虑。这项活动旨在通过专家的跟踪指导,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举行“夯实各个环节,追求有效教学”的备课、授课、评课、反思“四位一体”系列活动,使其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一系列的教师专业成长载体的夯实,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有明显提升。备课、授课、评课、反思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交流研讨合作共赢

    为贯彻落实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小学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校与大兴三小、黄村镇第二中心小学、榆垡镇第一中心小学和采育镇第三中心小学为联盟校的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互动合作,促进共同体各成员学校的共同发展。

    2024年11月29日,我校承办了共同发展体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大兴三小的王兰老师、榆垡一小的李影秋、我校的李磊老师分别讲了一年级的“9加几”;榆垡一小的李贺老师、黄村镇二中心的贾琦老师、采育三小的刘海燕老师分别作了四年级的“可能性”。他们以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博得同行老师的好评;以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激荡着无数求知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他们也在用勤奋努力精彩演绎了教育的艺术,诠释了教育的无限魅力,他们追求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育的喜悦。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扬帆”。学无止境,教艺无涯,在以学校共同发展为愿望的基础上开展的各种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拓宽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

    五、组织培训讲座,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本学期,科研室特别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营造学习气氛,使教师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采用自学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研讨与讲座相结合,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了给老师们减压,引导老师们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用良好的心态去追求职业幸福,11月19日上午,我校邀请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院长杨秀治教授专门为全体教师举办了题为“让幸福之花在工作中绽放——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教师”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2024年12月18日,我校在河北固安牛驼镇华御温泉酒店召开了金海学校1-9年级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号召老师们在工作中要做到不断学习、善于发现、及时反思、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六、取得的成绩

    在今年的大兴区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评审小组,评审过程中严格按照“大兴区小学骨干评选实施方案”的评选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广大教师积极申报、认真准备。在学校初评基础上,16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了大兴区的评选。我校小学部13位教师分别获得大兴区不同骨干称号。11人被评为学科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为大兴区骨干班主任;我同时被评为大兴区科研骨干教师。

    这些骨干教师的产生极大地缓解了我校小学部骨干教师匮乏的现状,增强了老师们的自信心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发挥好这些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将对此次参赛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通过不断地反思与实践,最大化的发挥好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我校青年教师队伍更快成长。

    总之,通过“提高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工作的有效开展,带动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2024.12

    第二篇:2024科研工作总结

    目录

    一、2024科研工作总结 ………………………………………… 1

    二、申报和批准项目………………………………………………… 13

    三、结题项目………………………………………………………… 14

    四、鉴定项目………………………………………………………… 15

    五、获奖成果………………………………………………………… 16

    六、到位科研经费…………………………………………………… 17

    七、各院到位科研经费……………………………………………… 18

    八、科研管理费收支情况…………………………………………… 19

    九、学报、导报编辑部工作………………………………………… 20 附

    录:

    一、2024年西校区科研工作大事记………………………………… 24

    二、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32

    三、国家级、部级中心一览表……………………………………… 33

    四、2024年西校区批准项目一览表………………………………… 34

    五、2024年西校区结题项目一览表………………………………… 41

    六、西校区科研处工作人员………………………………………… 46

    一、2024科研工作总结

    今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学校不断深化改革的一年,在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我校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基本目标和我校《“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把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面向市场。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整体推进,局部突破,突出重点”的战略思想,把争取国家“十五”科技计划项目作为重点任务,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西校区科技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十五”开局良好,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业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三个“一”,即新增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上一个“973”项目、获得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争取“十五”科研项目有所突破,国家科技攻关课题15项、“863” 计划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今年共申报各类项目530项,批准181项。(3)到位科研经费8600万元,比去年增加1000万元。(4)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5项。(5)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6)我校分别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教委评为科研管理先进单位。

    现将2024年科研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在科研处主动向教师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动员教师多方收集信息,重大、重点项目采取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联合申报。在项目管理中,使各类科研项目纳入正常管理渠道,分管项目的同志均能安排工作,从立项、准备材料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实行跟踪管理与目标管理,以此推动和提高我校科研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今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项,获批准48项,其中面上项目47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批准总经费947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校每年各类科研项目中来源相对稳定,经费数额较大,是教师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获资助的主要渠道,对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申报以及实施工作,对持续稳定地造就和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是今后我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加强基金在研项目管理的同时,进一步鼓励更多的教师申报,积极探索院、校在项目申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预审核,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和竞争力。拓展申报项目的学科领域,着重做好面上、重点以及倾斜项目的申报工作。如今年组织推荐李德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已上报国家自然基金委审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即“973”,今年组织主持申报2项,获准1项,以作物学院孙其信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农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获准,该项目即将启动实施,使我校在“973”项目中有4项,列全国高校第三名。在“973”项目组织申报过程中,科研处积极协助首席科学家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强、对外联络多的优势,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支持;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集中了校内及国内的优势力量,使得获准项目在学科力量、人员构成上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优势群体,同时也为另一项的组织练兵打下了良好基础。学校领导对该项目的申报投入了较大精力,不仅经常过问项目的组织协调情况,而且还多次参与校内答辨预演。“973”项目的获准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很强实力。

    今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启动,在科技部确立项目后,我校立即组织各主管院长召开协调会、通报信息,动员教师提前准备,积极参加各类项目的投标。认真撰写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鼓励我校教师主标,并要求所有参标教师以加强和联合校内的优势力量,涉及地方的项目,科研处主动协助教师与地方联系,争取地方的支持,为项目的中标和今后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我校参加12个项目的申报,主投标课题34个,中标15个,参标课题27个。还有部分项目正在评标过程中。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五”期间在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是支持重点,为了我校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研处及时掌握信息并通报有关教师,组织申报,请专家指导,写好立项报告;由于申报项目数量较多,要求各学院在内容上把关并组织预答辩,科研处在形式给予审查;经积极组织和准备,今年我校组织专家申报83项,经过一轮筛选、两轮答辩和专家委员会评审,获“863”计划主持项目19个,参与子课题19个。通过此项工作,进一步体现我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优势,为推动我国在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增加我国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政府专项资金,今年是第一次申报,为了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科研处积极收集信息,组织有成果的教师准备材料,积极申请,西校区共报20项,经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获准立项9项,总经费480万元。

    教育部重点重大项目,我校第一次申报3项,获准3项,总经费62万元。

    农业部对我校的科技工作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和重视,如“948”引进项目申请11项,获准3项,总经费510万元;丰收计划申请3项,获准2项,总经费50万元;农业跨越计划为跨申报,2024申报3项,获准1项,批准经费200万元,农大108玉米研究获品种后补助经费50万元。

    2024向北京市科委、基金委等部门申报了科研课题44项,有14项获资助,总经费386万元,与2024相比,在获准项目数和经费上有所增加,体现北京市政府对我校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更加鼓励我校科研成果为北京市的建设服务、为北京成功主办2024年奥运会、办好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做贡献。今年,科研处进一步加强了横向合作,如在与天津科技合作项目中,我校申报10项,获准4项,总经费85万元;与云南省的技术合作项目中,申报20项,获准2项,总经费74万元。为使我校科研成果与技术走出校门、走向市场,校领导非常重视,江树人校长亲自率我校专家代表团考察云南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寻求科技合作,与当地政府、企业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学校从政策上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此外,今年申报了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社科基金等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2024年还着重抓了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项目的结题、总结、科研成果鉴定与成果报奖工作等。

    在制度建设方面,严格执行《中国农业大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关于发表科技论文和获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实行奖励的暂行办法》等三个管理办法。这对于规范项目管理,统一全校科研管理制度,推进实质性合并起到一定作用。

    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科研处精心组织,结合学校学科调整,采取全方位联合,以体现我校的学科优势,人才队伍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对一些自由申报的项目,科研处积极配合学院工作,提供信息,鼓励教师申报;对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被SCI等收录的优秀论文,执行2024中农大(校)字15号《中国农业大学关于发表科技论文和获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实行奖励的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给予表彰与奖励。今年共发放奖金60余万元。

    今年共有“九五”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8”等147个项目结题。科研处狠抓项目的结题管理工作,要求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管理和学校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结题总结,写出总结报告,对成果突出的,支持其鉴定并推荐报奖,使今年项目结题总结全部完成、通过验收。

    2.到校科研经费

    2024年西校区科研经费到校8600万元,涉及 540个项目。其中国家科技攻关经费254.6万元、“973”项目 2960万元、“863”计划67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69万元、跨越计划项目316万元、“948”项目1001万元、北京市项目170万元、国际合作项目292万元等。到校经费数比去年的7580万元,增加了1020万元。

    各院到位科研经费情况,前五名为生物学院1555万元,动物科技学院1322万元,资环学院1278万元,作物学院1201万元,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037万元。

    3.科研成果

    西校区今年有 20个项目通过鉴定,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各类奖中,获国家级奖4项,陈文新院士主持的“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吴常信院士主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奖励共11项。今年又有6项成果分别被教育部、农业部、北京市推荐参加2024年国家奖的评审。在申报过程中,科研处积极帮助教师确定申报时机与渠道,准备报奖材料,多次组织校内答辩预演,从集体指导到个别辅导,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各种方便,为项目获奖做出自己应有的工作。

    科研成果奖励是衡量一个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后怎样提高我校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和奖励等级将是科研处工作的一个重点,不仅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扩大我校的影响,也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为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西校区批准专利2项,有71篇论文被SCI、EI收录。

    4.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中国农业大学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实施细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励办法》、《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津贴暂行办法》,此文经全校教师的讨论,已上报学校,近期公布实行。

    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实行分工合作制,分项目管理,具体项目实行责任制,跟踪负责;每一类项目从立项、申请、实施、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实行一条龙管理、全程监管,以减少责任不明、界限不清而出现的推委。如一横向招标攻关课题因出现工作失误而取消投标资格,主管负责人自我检查并受通报批评。科研处工作人员应主动、全方位收集信息、整理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义务和责任给予解决或协助解决。在办公室内部管理上,严格上下班制度,不准迟到早退并要求当天工作必须当天完成,上报各类材料必须按要求、规定准备,仔细审查,提前上报;坚持考勤制度,每月统计上报学校并作为年终考核一部分与奖励挂钩,考勤表一月一报,本人签字,领导审核。

    近年,科研项目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含金量提高,这与科研处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兢业精神、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与全校教师“严谨、求实、进取、创新”的科学态度是分不开的,更主要的是与校领导的关心、支持、理解是分不开的;自1999年起,科研处就明确处领导参加年终考核、评议,但不参加评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领导班子有威信,因而各项工作均能顺利开展,科研处的工作全面体现了为教师服务的宗旨,广大教师对科研处的工作给予肯定。由此,科研处被国家自然基金委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被北京市教委授予“资源调查和科研统计先进单位”。

    科研处平时工作紧张,若只忙于具体管理工作,忽视知识更新,将不能适应现代科研管理的要求,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了解全校各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重点,掌握现代农业基本知识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科研服务、为“三农”服务,自今年起,规定每两周举行一次专业知识讲座,为工作人员“充电”,邀请我校不同专业的教授给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上课。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我处全体工作人员学到各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也为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方面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创造条件,也为今后科研信息的及时沟通开辟新的渠道。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向世界宣传我校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向世界展示我校科研与技术水平,科研处首次编印一本以介绍我校部分重大、重点科研成果与技术、科研中心、基地、场站为主要内容的彩色英文版的科研简介——《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5.成果推广

    西校区今年组织参加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江苏、云南、深圳、山东等地举行的科技成果展览及技术洽谈会共20余次;4月份派专家赴山东参加潍坊风筝节及经贸洽谈会和山东寿光蔬菜国际博览会;5月份组织专家参加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和涿州市春季经贸洽谈会;9月份参加北京高校科技信息联络网精品项目发布会暨专家论坛;

    11、12月份组织专家参加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成果及技术洽谈会和2024年中国天津食品贮藏加工国际研讨会,江校长亲自带队分别参加云南省和天津市的科技活动,发放我校科技成果简介4000余份,咨询问题千余人次,签订合作协议20余份,考察合作企业40余家;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宣传我校科技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促进了交流,推动了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作用。

    为规范科技成果管理,推动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研处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暂行规定》,此文件的实行,极大鼓舞了教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为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如植保学院与新疆乌鲁木齐天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转让“SOD”专利技术合同,总经费1500万元。

    6.其他

    我校参加了由科技部等部门组织的“2024”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暨高新农业技术展览会,我校不仅组织和协调大会中三个分会四个分会场工作,而且还组织我校精品高新技术参加的展览。今年,编辑印发《科研简报》13期,向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上级单位送阅,向校内各部门发送,这对宣传我校科研工作、增加上级部门对我校的了解,使教师对科研处工作的了解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培养工作人员的整体,提高管理水平,科研处鼓励每一位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参加学位学习、培训班学习,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走出校门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等。

    7.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同行业评估中被亮了黄牌。从实验室本身,这几年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不多,研究方向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全有,就某一研究方向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总体力量分散,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反映在实验室建设上就是无主要发展方向。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我们管理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反应出实验室管理体制问题。因而,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坏事我们受到批评停拨运行费,好事是我们从中汲取教训积极主动整改,找出问题所在给予解决,建立开放实验室良好灵活的管理机制。

    四个国家级中心,有一个能正常运转外,其余三个存在着不同程度问题,虽经科研处协同有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出上报,但迟迟不能解决,尤其是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按项目合同要求,今年应该验收,但就是几间实验室问题解决不了,使项目的验收一拖再拖,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不能发挥作用。

    8.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科研处工作将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费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和各种奖励、奖惩措施,结合这一工作,近期出台《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科研业绩津贴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强横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中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教师,研究和解决更多的与国民经济直接相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等重大问题。

    (1)以国家“十五”科技发展方向为指导,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计划落实我校 “十五” 科技发展规划。

    (2)围绕我校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做好工作,完成项目、课题的任务要求。

    (3)鼓励广大教师申报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尤其是重点、重大、倾斜项目申报的组织与协调,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范围,提高中标率。

    (4)对承担的“973”项目、跨越计划、“863”计划以及转基因专项等各类项目的课题负责人,要求其认真组织,完成项目下达指标,做好项目的启动工作。

    (5)加强对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四个中心的指导工作,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

    (6)进一步监督在研项目的实施工作,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中期检查,促进多出成果。

    (7)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规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

    (8)做好结题项目的总结、验收、鉴定工作,积极申报各种奖励。

    第三篇:2024科研工作总结

    2024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教科室

    戴直楷

    本,学校教科研工作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理念,严格上级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取得一定成绩。

    1、领导高度重视,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财、物、人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凡事只要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机会,不惜代价外派教师外出学习,本各类外出培训多达200多人次;只要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极力争取,比如:上半年初中政治、化学毕业研讨会,高中政治、数学“生本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下半年初中“减负提质暨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强化常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1)主题教研会。每学期开学召开各教研组组长会议,突出“以质量为先”的思路,强调常规教研活动要求、内容,并指导常规教研活动的实践操作程序(要确定活动的主题、专题发言人、活动记录要详实),并派专人考核,周前会在大会上公示,确保常规教研活动的落实有效。

    (2)教研月活动。在上级教研月活动要求的基础上,以“县133生本课堂模式”理念,细化学校的教研月活动方案。要求各教研组拟定操作性较强的教研月活动计划,活动期间学校领导不定时检查指导,优质课、公开课、合格课“三课”要求:课题明确,操作适当,启发性较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春学期开展“高中部校级生本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秋学期开展“初中部校级生本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并积极参加“县级生本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取得可喜成绩:高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

    (3)听课交流活动。教研组要求教师严格按学校教研常规指标听课,领导推门听课,不定时检查并集中点评分析,指导教师任何听课,真正落实听课交流、取长补短,提升业务能力。

    (4)新教师合格课认定。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新教师合格课认定工作。活动中,拟定详细活动方案,聘请相应教研组学科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担任评委,相应学科领导干部担任组长,教师自己意向“跟师”或学校指派教师帮助新教师成长。本共完成32位新教师的合格课认定,促进了教师业务的有效成长。

    3、注重课题研究,践行课改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之本。学校注重课题研究,以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帮助教师不断健康成长。本年学校加强市级课改专项立项课题《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的实验与探索,已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努力开展重庆市“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立项课题“重庆名校史志研究”一级子课题《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史志研究》,探索学校优质发展理念,已完成校志初稿并得到总课题组的修改指导。学校共立项校本小课题15项,共收到结题申请12项,结题申报“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奖”8项。积极指导教师撰写教改经验论文,提高业务水平。本全校教师在《师资建设》、《读写算》、《科学咨询》等杂志公开发表文章22篇。

    4、强化校本培训,注重学习和宣传,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教师学习业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强化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成长。聘请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课改新理念和教育教学常规”等内容的岗前培训;校长亲自做了“提高校本教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举办了“学校教育科研实践基础”、“生本高效课堂实践探索”、“教育教学常规基本技能”等专题讲座;自办《昌中教研》一期,自发简报6篇,网络宣传交流文章20余篇,重庆法制报做了“质量促发展,特色树品牌”的专题报道,有力的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发展才是未来。学校教育科研任重道远,我们将与全校教师一道,不断探索与创新,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促教师发展、学校辉煌。

    2024年12月24日

    第四篇: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我院是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平方米,建筑面积6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1平方米。注册床位6张。现有职工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研究生0余人。近年来,我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科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科研工作倍受关注 院领导班子把加强科研工作作为加快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科技兴院”的发展方针。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院长具体分管。医院的科研管理形成了院长主管、业务副院长主抓、科教科负责具体布置、各临床科室具体实施的较为规范的模式。

    为促进科研工作开展,医院引入竞争机制,设立了科研基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公开竞标的形式现场答辩,择优资助。医院建立了科研奖励机制,对科研工作积极、成效明显的技术骨干,在技术职称的晋升及住房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医院设立了科研主攻方向,确定了以科研促进临床,以临床带动科研的科研思路,在全院范围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为使科研工作走规范化、制度化之路,2024年5月,医院从实际出发,编订了《科研教学管理制度》,对科研管理及人员职责等作出了详实规定,做到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我们完善了包括科研课题立项、科技开发、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新技术、新项目等科技管理体系。特别是科研工作,又严格的规定程序,每一项科研都必须按照程序进行,有效预防了无用功和重复劳动。如:选题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课题申报成果的水平和价值等,我们规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选材,一是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自己感兴趣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二是把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成就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达到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在立题前,必须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熟悉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而论述问题,提出假说,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具体可行的研究目标。

    三、搭建平台,抢抓机遇,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需要填补的科研、新技术项目空白还有很多。医院积极申报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奖励项目,引进新技术项目和新成果。在省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增加投入,狠抓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巩固学科和学科的重点学科地位,发展新的重点学科,形成以重点科室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为科研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院科研人员锐意创新,积极进取,使科研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科研实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院先后完成省级立项重点课题项,一般课题项;市级重点经费课题项,市级科研成果;省级科研成果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三等奖,厅级科技二等奖奖,三等奖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市级项项。完成了医疗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1余场次。这些成果的取得,增强了我院科技整体实力,提高了学术水平,推动了医疗和技术创新,实现医学整体发展。

    四、成果转化,用于实践,科研工作效果显著。科研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此我们把科研工作与临床实践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科研成果是否能指导临床工作作为成果奖励的重要指标,有效防止了为科研而科研问题的发生。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科研项目,是针对地处高发区的特点,在县一市做了大量统计,进行了详细的对照,真正把疾病普查、防治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创新疾病诊治新方法,造福于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普遍出现的病症,找出行之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办法,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形成科研,再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为百姓疾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五、勇于进取,再接再厉,科研工作又有新打算。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科研工作要继续实行“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三个加强”,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向保障群众健康需求,面向医疗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医疗技术自主创新,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一是要抓人才培养,增加科研骨干数量,提高人员质量。有计划地派出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项目和科研成果,培养2名在国内主要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二是要培植一批重点学科,扩建科研发展平台。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重点学科基础上,再建设2~3个省级重点学科,争取3个学科的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增加资金投入,调动科研积极性。医院计划加大科研投资,实行新的激励机制,政策倾向科研工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拟组织实施3~5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完成国家级、省级奖励3~5项,增强科技能力。提高科技对医疗发展的贡献,提高医院综合实力。

    第五篇:科研工作总结

    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学年,我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课堂实践。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讲每一节课。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等活动。活动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理念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学期共听课30节,评课30节,学校教学比武成绩显著,课堂教学位于前列,每学期做会诊课中心发言人2次,上公开课2节,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二、勤于教研,提升素质。

    1、按时参加数学方面的学习,并经常向优秀教师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文章、书籍,做好学习笔记,本学期我阅读了《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现代教学理论》等书籍,撰写了近一万字的学习笔记,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矗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理念培训学习,今年8月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矗拓宽了视野,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三、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努力出成果。

    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点滴成果。1、2024年长春市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教学研讨课二等奖。

    2、获得了长春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3、教学教研之余,我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国家级学生读写大赛一等奖。4、2024年论文《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一等奖。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脚踏实地,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市化工厂1995生产工作总结”“××市××研究所1995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毛泽东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其标题不仅省略了总结的单位名称,也省略了时限。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工作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工作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转载自百分网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推荐阅读:
    科研工作总结
    二年级美术总结
    高三火箭班实施方案
    人社局人才开发科工作总结(五篇模版)
    教育体育局2024年N+X.Y考核工作汇报
    上一篇:七月份实习报告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