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担保合同 历史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关于改善中职聋牛书面语状况的探索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独酌月影 时间:2024-06-16 15:56:0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关于改善中职聋牛书面语状况的探索

    方玉千

    聋生的书面语状况一直受到广大聋校教师的关注,面对如今“不理想”的局面,难免会使人对以往的种种进行深刻的反思,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甚至做错之处又在哪里?是对聋生了解太少太少,而忽视了他们真正的世界?让我们进入误区,融入到聋生的世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他们。

    教师在聋生的语文教学中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聋生的书面语会不规则?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其实对于这类问题,已经有很多的聋生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师作了广泛的探索,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但是大家也发现,这些学生经过了九年的义务制教学,虽然通过入学考试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但从他们现有的语文状况来说,大多数聋生的书面语依旧存在着普遍的问题——语法性错误。因此,改善聋生书面语状况任重而道远,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聋生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地反思,研究和探索对中职的聋生进行何种有效的补偿,以改善聋生的书面语状况。

    一、聋生语言的的特点

    聋生的语言是以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影响思维的发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一个著名论断是: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语言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聋人由于听力的障碍,影响他们语言的正常发展,而产生了聋人特有的语言——手语,一种没有语音的语言。手语就是聋人的“口语”,它的直观性会影响聋人的思维方式。其一般的思维方式有三种: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聋生在这三种思维方式中较突出的是感性思维,因为感性思维是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又称为直观思维。手语的词汇是对外界事物的模拟形象化、直观的体现;而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又称为语言思维,这里的语言思维是建立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的,无声的手语造成了聋人思维发展的障碍,或者说不能充分地发展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等较高级的思维方式。

    正由于抽象思维的薄弱,导致了聋生在学习汉语书面语时出现语法性错误。聋生的书面语是以其“口语”手语为基本材料,在此基础上吸收掌握书面语,因此不可避免会有手语的痕迹,就像正常人在写书面语时会出现口语式的书面语,如“要么”、“一来”等,但正常人的口语对书面语的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这是由于口语的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跟书面语是大致相同的,书面语是有声口语的加工提炼。书面语的形成肯定要通过口语这途径,口语对书面语的影响是必然的。手语是用手来模拟事物或事情的一种语言,是客观事物的直观体现。手语没有语音,语汇是形象的合成或模拟,语法和语义的表现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些和汉语书面语有着极大的区别。从一定程度上说,手语成了学习汉语书面语的障碍。

    二、针对手语成为学习汉语书面语的障碍的思索

    正常人学习书面语是在有声的口语基础上学习的,是积极的。聋生在无声的口语上学习书面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些人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在手语身上。英语的语音、语法等与汉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英语却为更多的中国人所掌握,所以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并不在手语本身,而在于脱离手语本身而孤立教学语文的方式。

    听觉的障碍使得聋哑人和健全人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聋哑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不高,他们的世界并不能为全面的健全人所了解,而处于主体地位的健全人则要求聋哑人进入健全人的世界,完全按照健全人世界的模式来教育聋哑人,希望聋哑人能和健全人一样,除了听力之外。我们的聋哑人教育是站在健全人的角度,来规划聋哑人的发展路线,正因为如此,忽视了聋哑人世界的独特性,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由于听力障碍而形成的规律性的因素,我们也许还没有找到这个规律性的因素,或者误解,或者背道而驰。

    现在的聋哑生几乎都是在经过健全人所制定的教学大纲指导下通过九年的义务制学习,他们接受了健全人为他们规定的手语。在平时,老师也觉得能和聋生用所教的手语交流,不过,当两个或几个聋哑生在互相交流时,老师就会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偶尔会用到老师教过的手语,但聋生所用的更多的手势老师却不能明白其意思。那么他们的手势是怎么形成的?他们是如何表达事物或事情的?他们为什么不用老师教他们的手语来交谈呢?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许能有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聋生在学习时是被动的,他们要服从健全人的要求,达到尽量与健全人一致的目标,他们要按照健全人制定的与健全人教学差不多的教材、大纲、方法等学习,不同的是教学数量多与少、教学时间长与短及教学方法新与旧。从本质上说,聋人的教学与健全人的教学并没有什么不同。聋人的教学就像是普通学校对差生的教学,教的内容少一点,教的时间长一点,方法多一点,再加上耐心一点,而聋人只是再加上手语罢了。很多人现在将聋生书面语差的原因归结为手语的问题,那么如果把手语丢掉,聋生的教学不就和普通学校教差生一样了吗?这还是聋人的教育吗?

    三、改变观念,重新认识

    手语是绝对不能丢掉的,这是听力障碍者必要的交际手段。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错都往手语身上推,难道不用手语用有声口语吗?

    我们是否想过聋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我们是否能走进聋人的世界,去看一看?我们也觉得与聋生的交流是那么的困难,他们的世界总是有一堵墙把我们拦在外面,走不进,看不清,造成了我们的想当然:只要他们照着我们的“高级”的方法——健全人的教育模式稍加修改地学习就会有进步。现有的教育模式确实也能让聋人学到知识,这是因为聋人与健全人相比,除了听力丧失之外,其他的功能一样,但在学习和听力有密切关系的语言上目前的现状并不理想。

    中职的聋生,已有一定的词汇和书面语基础,面对这些,试着走近聋人,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找到教学的立足点,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1.深入生活,将自己融入聋生中去。改变目前因说不清而不说、与聋生缺少沟通的局面。向聋生学习他们自己的手语,注意观察他们的交谈,作好记录,作为第一手材料。

    2.设置情境,以聋人的手语或中国手语为基础,向其他聋生表达情境中的内容,然后由另外的聋生写出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对照规范书面语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归纳。3.根据提示信息组合成句。如根据手语词汇“小明”、“捡”、“钱包”、“马路”、“红色”,组合成一句“小明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红色钱包”。

    4.通过2、3的训练,让聋生逐步了解手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区别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组合成句的相关语法帮助,如句子成分、词性等,重新整理思路,调整思维结构,用语法去加工自己的手语,改变以往孤立地学习书面语的情况。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改善聋生的书面语状况。

    以上是笔者对聋生语文教学的思索,本人觉得如果跨过对聋生的深入了解,如果缺乏对其立足点的深入分析,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篇:谈聋生书面语能力的提高

    谈聋生书面语能力的提高

    一、提高聋生书面语能力的必要性

    《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在“学科”教学任务中提出:“所有学科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听觉损失严重且频率补偿不全的学生,各科教学也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能力列为教学任务之一。”口语和书面语是聋人与社会沟通,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聋生在校学习阶段,是聋生各种语言发展、提高的重要阶段,而聋校的语文教学是重要渠道,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是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认为,使聋生能够较通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减少与正常人交流的障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聋生书面语现状的原因分析

    作为聋校教师,我长期思考了聋生的多篇日记和作文,阅读专业理论书籍,和同事探讨等发现,聋生书面语的词序倒装等现象并不是其思维不正常、逻辑混乱所致,倒装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规律。如:(1)我饭吃。(动宾倒装)(2)接受老师的批评我。(主谓颠倒)(3)他早已举起高高地手。(修饰语倒置)(4)开会时同学们提出了决心(词语搭配不当)„„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到聋生学习书面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仔细分析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缺陷的影响。

    视觉的功能和听觉不同,要求聋哑儿童用听觉来认识和理解字意和其含义,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听力障碍,最终导致聋生没有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形成口语,严重影响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形成,使聋生以视觉代替听觉,在书面语学习中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2、语言环境的影响。

    教学中发现:聋哑儿童对于 “共产党”、“电影院”等词汇书写正确率一般比较高。分析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聋哑儿童在家庭、社会生活等经常见到并有过多次书面语刺激,但是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句子却缺少书面语刺激。大多数聋生家长与孩子交流,习惯使用手势语,在使用手势语出现沟通困难时,干脆任其自由发展,这些状况极大影响了聋生书面语能力的提高。

    3、教学因素的影响。

    就大多数聋校语文课教学看,虽然多数语文教师把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但是在进行口语和书面语学习训练的时间上极易造成分配失衡,继而忽略书面语能力的训练。另外,因为聋生使用的手语和规范的书面语表达很不一致,也大大影响了书面语的提高。如:“天上有月亮。”大多数聋生由于手语自身特点和实际沟通的便利,常常打出的手语却是“天上月亮有。”或“月亮天上有。”,诸类现象还有很多。就此意义上讲,手势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规则,对聋生学习规范语言存在干扰作用,而学生之间利用手势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书面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4、社会及家庭的影响。

    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聋生书面语言的应用有其局限性,课堂上学习到的书面语不能及时巩固,加上社会上有些键听人片面认为,聋生只会指指划划,懒得与聋生打交道等现象,结果是极大地挫伤与消弱了他们学习书面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不愿与键听人来往,这样就大大缩小了他们的生活圈,丧失了向健听人学习语言、正常交往的良好机会。再加上大多聋生家长注重简便,认为书面交谈即费劲又费时,极不方便,一般家长不愿意与孩子进行书面语交流,有的根本就没有与孩子进行书面交谈的意识。这样一来,聋生在学校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就很难得到实践与提高。

    三、提高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措施

    要提高聋生书面语言能力,其正确途径应当是双管齐下,手语先行,先帮助学口语、看话、识字学文化,再有效促进书面语形成,达到聋哑人与键听人之间进行健康交往的目的。

    1、培养学生使用书面语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直接学习的内部动因。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学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体验到用书面语言交流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使用书面语言的习惯,在学校或班上形成一种使用书面语言交流的氛围。例如,在与普通学校举办联谊活动时,让聋生和正常学生交流,活动结束,聋生比一比谁获得的信息多,写出来互相传阅,使他们体会到使用书面语言交流的成功。这样做既能促进健全学生更多地理解,关心和帮助聋生,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又能克服聋生的自卑心理 1 与孤立感,使聋生愿意向健全人学,促进语言水平和书面语能力的不断提高。

    2、坚持说话、写日记。

    聋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说话水平。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正确的说话能力,才能运用文字正确记录说话内容。由于聋生说话清晰度有限,不易被人听清,所以在教学中,最好采用说、写并举的方式,鼓励聋生把他们说得不清楚的话,用文字清楚表达出来。写日记是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操作性极强的措施。它能有效培养发展聋生语言能力,是聋生自学、进行语言实践的最好机会。聋哑儿童个体间差异很大,形成信号系统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能形成信号系统,就为读和写奠定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写日记之前,要求学生最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真事抒真情,对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有的可以限定一定页数;有的可以写上一句或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就可以;有的可以要求两天一篇,有的可要求一周一篇。在学生写完日记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并尽量在了解学生表达意愿的基础上批改日记,同时,还要经常讲评日记。这样不仅巩固、提高了聋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强化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课外阅读对于形成聋生语言能力的帮助很大。阅读是语言记忆、积累的过程,书面表达是一个提取语言应用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聋生思维、理解能力。语言积累得越多,书面语的应用越得心应手,如鱼得水。鼓励聋生要充分利用多种学习途径,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如:鼓励聋生利用好学校阅览室的优势,多读课外读物,并能利用学习资源及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在图书选择、读书方法等方面加以重点指导,先引导聋生借阅图文并茂的资料,扩大知识面,帮助提高理解能力;在聋生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再引导聋生摘抄好词好句、名段名篇,并能背记一些片段,积累语言,促进语言应用,巩固语言成果。

    4、创设语言环境

    校园语言环境在聋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聋校应充分利用标语、墙报、板报、宣传栏,以及增设通知栏、启示栏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聋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与熏陶。其次,还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写心理话、留言等形式,给聋生使用书面语搭建学习的平台。此外,鼓励家长多与聋生开展笔谈活动也很重要。就是不失时机地激发聋生产生语言交往的需要,让他们感到随时随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增强学习书面语的信心与动力。聋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与整个社会上的人交往,如果校园语言环境能够与家庭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共同为耳聋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效果将会更好。

    5、创造性地进行语言教学。

    全面提高聋校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教学。聋校的教师必须站在特殊教育的前沿,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等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强化语言训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学的优势,开展声像教学,将无声世界提高到有声世界。利用聋哑人残余的听力,进行听觉训练和语言培训。从早期教育开始,引导聋儿模仿健听人发音,并能分析一个音节的声韵母,记下一个汉字的音素,把说话、写话和看话结合起来,为发展书面语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不断创新,聋生的书面语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能力初探

    摘 要

    聋生的语言能力往往被忽视,而特殊教育学校对聋生的培养目的之一,就是要让聋哑学生能够在社会上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其与正常人的交往能力,决定了他们生活的是否幸福。本文就这方面将自己多年来的探索进行了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听觉训练;二是以看促听、听看并举;三是加强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听觉训练 视觉训练 激发兴趣 聋生语言

    一、坚持听觉训练,为耳聋学生学习语言创造条件。

    尽管有些学生戴助听器后,具有一定的听力,但仍需要有意识的继续训练他们的听觉功能,增强听觉感受力,我对他们经常注意进行以下一些训练:

    首先,引导耳聋学生借助助听器来增强聆听意识,养成自觉聆听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依靠残余听力,提高语言 能力的主要途径。

    其次,经常利用辨别不同的声响来巩固和提高耳聋学生的听觉功能,其具体做法如下:

    1、听音练习,提高学生对各种场所物体声的辨音能力。

    2、在课堂无知觉中,随时随地进行听与说的训练,在辨听训练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

    3、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与学生的交往中让他们亲自体验,多去实践。家庭生活中的语言,往往是课本中所学不到的,因此让家长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同聋生进行言语交往,对丰富他们的语言,提高其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家庭两位一体,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对聋生进行听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看促听、听看并举”,是提高耳聋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条件。

    1、重视背诵,给学生创造口语交流的机会。我要求学生凡学过的课文百分之九十以上让他们熟练地背诵或复述其内容。此外,通过每日一成语,说格言等形式,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口头表达的机会。

    2、组织多种形式的听(看)话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利用晨练、课间及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日常用语问答竞赛,还随时地进行背听与看话小游戏。因为班级学生的听力有一定的差异,我就把学生排成一列,有的面对面,有的背靠背,教师说词句,由第一个听力好的学生用耳去听,把听到的传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听力差一点的通过看口,把看到的再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一个听,一个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听、看老师的声音和口型,而且也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听、看意识,真正做到听、看训练相结合。

    3、在实践中,让耳聋学生反复接触语言,鼓励他们多用口语与人交往,让学生在听看的基础上逐步由学话向会话发展。

    首先,我有意识的给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如:帮助老师转告他人一件事,或者给同学代买一样东西,把学生带到公共场所,接触实际发展语言等等类似的事情让学生多去实践,拓宽耳聋学生获取语言的渠道,增加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其次,耳聋学生利用听觉对有声语言的辨别能力如何,往往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有直接关系。所以,我结合无知觉实践除了注意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之外,还重视读与写的训练。在鼓励学生读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则,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听觉对辨别语言意义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自如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1、注重阅读指导

    阅读,是人们向大脑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担负着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使命。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恰恰说明读的重要性。读是获取写作经验,并用来指导写作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时地向学生渗透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作文,让学生依据文章体会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结构,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认识每一个具体事物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借助电化无知觉媒体,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朗读训练中,我鼓励学生朗读大量的古诗、诗歌及精彩的片断,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停顿,如何抑扬顿挫,甚至连四个声调我也耐心地给学生纠正。因为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深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我适时地运用电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如:在学习《听潮》这篇课文时,我把海睡时,海醒时,海怒时的情景录制并剪辑下来,分别让学生进行感觉和比较,给他们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意境,把书本上静态的图文变成动态的画面,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视觉与听觉的感知能力,为下一步培养他们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日记入手,写实的东西,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学龄儿童已经萌发自我意识时,便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耳聋学生由于听觉障碍,客观地抑制了这种要求,致使他们潜在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甚至不会观察和思考,更谈不上日记和作文言之有物,情动辞发。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从训练学生写日记入手,着重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培养他们乐于和勤于记日记的好习惯。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上每天都会看到各种自然现象,见到各种人,遇到各种事,学一些,搞一些活动,这些都是日记极好的素材。我从学生写观察日记入手,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学所做,3 让他们在日记里地,自信地表达。为了丰富日记的内容,我还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人人手中备有词汇积累本,训练学生写摘录式日记。通过读书阅览,抄写一些名人名言和优美的词、句、段等,教师定期进行批阅和讲评,甚至给予鼓励。为了避免学生把日记写成流水账或三言两语式的日记,我经常采用一些较有启发性的文题引导学生写好日记。如:让学生用片断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反映弟弟、妹妹的顽皮,反映自己喜爱的人或物等等。有时给几组关联词语让学生把某个场景或情景连贯地描绘出来,有时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学生通过日记把自己有趣的思想,日常的观察和感受记下来,不但打开了思路,为作文积蓄了素材,不断地练笔,逐步丰富语言。此外,通过日记的自由表达,引导学生描写自然美,歌颂生活美、人格美,既满足了学生求美的心理需求,也塑造了他们美的心灵,达到了练文练人的目的。

    当然,形成和发展耳聋学生的语言,不断地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今后还需不懈地努力与探索。

    第三篇:怎样对聋生进行书面语的词语教学

    怎样对聋生进行书面语的词语教学

    赖笑容

    聋人的耳朵残疾导致他们不仅无法接收与表达语音信息,而且很难掌握记录语音信息的书面符号系统——书面语,所以他们不仅阅读艰难,而且书面语表达相当艰涩,人们对他们表达的意思常常一知半解,甚至误解。从学生作业中举例子: “小华骗人被坏人一起去湖南的房间门关,要欺负做坏事打人,小华的病痛不好身体。”“我们去广播体操上捐款的几元买水。”“放假恭喜回家。”而从这些句子表述看出,聋生的词汇量很少,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平房、楼房、大厦、小区、宿舍、公寓„„常常一概用“房子”表达;而对词语的意思、性质也很不理解,“操场”、“做操”和“广播体操”常常混淆;词语匮缺、词性混淆又造成词语乱用、语序颠倒,“为旱灾捐款”用“买水”代替,“放假恭喜”的意思是“寒假”,“小华骗人被坏人一起去湖南的房间门关”的意思是“小华被坏人骗去湖南关禁起来”。因此,要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表达水平,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运用词语。

    一、怎样讲授词语

    每上新课,就先要解决课文中词语的讲解教学。对聋生,我们绝不能仅仅依靠一本词典或者课文注释就能达到教学效果,我们要借助多媒体,要手脚并用地表演,要多种方法齐下,立体的直观的,方能让聋生明白词语意思。我们常常运用下面几个方法。

    1.、实物展示。“百闻不如一见”。在教学中我们遇到的生词,尽量采用 “实物展示”的方法。比如“盐”、“醋”、“食油”、“蜂蜜”、“铃铛”、“陀螺”、“风车”、“ 望远镜”、“钢条”、“铝条”等词语,健听人自幼耳濡目染,一看到实物就不假思索地讲出词语。但聋生只知道这些事物的样子和用处,不知道它们的书面名称。我们可以把实物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让物与词对上号,加深印象。

    2、图片展示和视频讲解。随着年级的递增,学习内容也渐趋复杂,许多事物难以把实物摆上讲台,又或者实物展示的效果难达到预期。多亏科技的发展,我们

    有精彩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无论是遥远的天安门、金字塔、海伦凯勒、霍金、唐宋朝代,还是神秘的宇宙、火山、造纸术、北极光,我们使用图片和视频来讲解,不仅帮助耳塞而闭听的聋生拓宽了接收信息渠道,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更能明白书中那些方块字包涵着如此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3.、场景表演。上述两点比较适用于名词教学,对于动词、形容词,除非动作很大的形象很抽象的,如“爆炸”、“突围”、“白云苍狗、“一泻千里”,我们得靠图片和视频来讲解外,很多动词和形容词,比如“踢、跳、跨、蹲、踮、跑„„注视、啰嗦、爱抚、责备„„忐忑不安、威风八面、骄傲、胆怯、猥琐„„”我们都可以创设现场给学生表演,用动作和表情还有道具,惟妙惟肖地将词语的意义表现出来。而且,有些词语,比如“文静”和“沉静”,“自责”和“责备”,“粗鲁”和“粗心”,老师将词语的微妙不同的内涵用不同的场景表现方式表现出来,比口授词义更令学生印象深刻。

    4、图表释义。聋生用眼睛接受信息,长于视觉的观察和体验,对直观性的具体性的词语能强记,但对表达抽象性间接性事物和事物发展变化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很难理解和掌握。比如“朝代”、“政治”、“科技”、“文化”、“原料”“对付”、“亲子”、“验证”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表的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特点,画出图表,将这些抽象词语的脉络、内涵剖析,让学生通过观察、解读图表来理解词语。讲解“朝代”,可以利用词典后面的朝代编年史,或者自己画出一个年代图,让聋生明白,“朝代”是按不同的君主统治时期对时间的划分的统称,是一个时间词语;讲解“原料”,可以画一副生产流程图,用“原料”到“成品”的过程,解释“原料”的词义和包含范围。

    5、以旧释新。当聋生对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时,“以旧释新”是自然而然能运用到的好办法。“以旧释新”就是用已经学过的词来解释生词。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解释生词的同时,帮助学生们复习已经学过的词语,此外,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词语之间语义上的关系,同时可以培养聋生用书面语思考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比如刚入学的聋生,掌握了“电”、“冰”、“圆”的意思,日后遇到“电力”、“触电”、“电梯”、“冰凉”、“冰激凌”、“滑冰”、“冰雕”、“圆桌”、“圆滑”、“圆滚滚”等词语,都比较容易理解新词语。又比如,学过“柴薪”“薪酬”,就能用来解释“杯水车薪”“薪水”“高薪”的含义。

    6、利用上下文。如果聋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学习课文新词的时候就可以不查字典也不必字字问老师而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猜测出生词的意思,从而将文章通读下来。这个方法既能省时省力又能培养聋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掌握书面语的自信心。语言的词汇常常不止一个意思,不同的语境下,意思各有不同,联系上下文记忆词汇,针对不同的语境举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怎样掌握词语

    作为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给聋生这么多词语,并不能就此了事,我认为,教给聋生词语,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掌握使用词语的方法,也是把词语进行归类和扩展的问题。这是对聋校语文教学中最艰难的事情。

    1、归类。每授完新词,我必要求学生把所学词语归类。归类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如同存放物件一样,如果杂乱无章地塞作一堆,要用时就很难信手拈来。在“归类”时可以利用词汇的特点把学习的生词分为几大类。因为,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在句子中的语法性质和语音特点也都有所不同。这些都可以作为“归类”可以遵循的原则。一般常用以下三种归类方法。

    (1)意义归类。利用“义类”归类。我们用语言的词汇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和活动,这些事物和活动由于它们各自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些类别,因此,用于表示它们的这些词汇就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来分类。我们把意义类别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集中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义类”。词汇所表现出的“义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是是词汇意义的百科分类,根据词汇所代表的事物或者活动或是社会生活具体方面分类,比如:茄子、白菜、丝瓜、大葱划为蔬菜类,跳远、打羽毛球、拳击划为运动项目类;其二由于一些词汇所代表的意义相近或相关,从意义上看,它们组成一定的语义类别,比如:父亲,爸爸,老爹,都可以用同一个概念来表示。按意义归类的逻辑系统较为直接和简单,经老师讲解词语意思后,聋生能明白词语的意义以及所代表或所属的类别。聋校中低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读下面的词,分三类写下来”或“把不是同一类的词语划去”都是意义归类的练习,在教学新词时也可以做按几个大的类别把新词对号入座的练习。聋生对这类词语练习最易掌握,兴趣最大,成就感最强。

    (2)语法归类。从语句组织和句法分析的角度,也即是根据语法功能对词语进行分类,分成一般人都熟悉的名词、动词、副词、介词等等。我们知道每个词在

    句中应站什么位置,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使用了语法,才能方便沟通。其实聋人也有自己的语法,手语也是有内在规律的语言,但手语不属于有声语言,手势也不和口语词(音节)一一对应。每个汉字都可以一个音节一个词地念出来,而手语则不是完全这样。比如,打一个“共”字形手势,要说“gong”;打一个“美”的手势,要根据表情和上下文,从“真美呀”“美丽极了”“挺美的”里挑选一个适当贴切的词组来说。聋生也很难明白书面语里“星星”和“闪闪发光”有何不同,在他们的手语表达里,都是五指一张一合作闪烁状的。因此,聋生能用手语准确表达词语意思,但转换成书面语常常会错漏百出。我们常常读到聋生写的 “我和家人时间聊天”“小华的病痛不好身体”等句子。要让聋生掌握书面语里词语的性质、功能,对有了一定语言能力的聋生很有必要进行语法归类的教学和练习,而且应该比普通学校学生更多地进行此类练习。词语语法归类的练习大都是在句子练习和阅读理解练习中出现,比如“句中三个“他”分别指的是谁”“句子里有多少个描述动作的词语”“给用词不当的病句改错”等等。这类练习也都在中高年级的课后练习中大量出现。聋生都说对这类练习最为棘手。然而在讲授新课的新词时,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让聋生给词语按语法归类。我布置了一个课堂笔记本,里面辟出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区别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各项,专门让聋生每学新词就摘录归类。

    (3)音节归类。在对外语的学习中,很多人都是通过记忆英语词根、单词的前缀和后缀来达到扩大英语量的。聋生在学习书面语词语中采用这种音节归类的记忆学习方法,同样会行之有效。比如“老”开头:老张,老王,老李,老爸,老板„„“阿”开头:阿姨,阿妈,阿哥,阿妹„„或者“子”结尾:杯子,盘子,桌子,椅子,窗子„„“巴”结尾:泥巴,哑巴,嘴巴,盐巴,结巴„„聋生也很喜欢使用这种归类方法,他们长于视觉思维的特点令他们较为容易掌握这种归类方法,每当我写出“红”,聋生马上反应出“红色”“红血”“红彤彤”“红包”“红花”等等,这也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练习,可以帮助聋生触类旁通,扩充词汇量。

    2、扩展。归类是对比较多的生词进行处理的方法,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聋生认识并掌握新的生词。但归类并不能帮助聋生对所学生词的实践应用有透彻的

    理解,所以在归类后,还要通过词汇扩展对聋生开展进一步的训练。扩展是把小的语言单位扩大成更大的语言单位。或者说大的语言单位也可由下的语言单位扩展而成。语素 — 词 - 短语 - 句子 - 句群。如果聋生可以把语素扩展成词,把词扩展成短语,把短语扩展成句子,再扩展成句群,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在聋校教材里词语扩展性质的练习分量很多,组词、在词语前面填上恰当的形容词、给两组词语搭配连线、扩句、把两句合为一句、把句子补充完整、用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选词填空等等。

    我们的教学要从根本抓起,强调词语的教学,让聋生掌握大量的词语,并能够贯通运用到书面语表达中去。那么聋人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会有意回避不会写的词语,而使书面语表达干枯生硬了。聋人唯有掌握了书面语,才能进行学习阅读写作,才能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融入主流社会。

    第四篇:饶秋-浅析聋生书面语学习困难的原因

    浅析聋生书面语学习困难的原因

    都江堰特殊教育学校 饶秋

    一、研究起因

    从接触聋教育之初我便知道,聋生在书面语的学习以及写作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个刚开始学习聋教育的学生,在和本校的聋人大学生进行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在书面语的交流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语序不当、缺乏主语等。当时我是很诧异的,亦是困惑的,只知这是他们所特有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从事聋教育三年有余,我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聋生在学习书面语上那么困难。而我来到学校后从事的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算得上是从源头上发现了问题。

    二、分析原因

    从我的教学经验看来,我觉得聋生书面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聋生本身的生理缺陷所带来的局限性

    俗话说“十聋九哑”,就是因为听不到所以说不出来。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可是聋生由于听不见,他便失去了模仿的能力,而语言在学习之初,靠的就是模仿,当他们听不到时,他们便没有办法去模仿别人,也没有办法与别人交流,因此不能说话。聋生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语言训练,或者没有较好的听力补偿,一般的聋孩子是不能开口说出清楚的话的。而且他们在获取信息上,也会少获取很多信息,他们只对形象具体的东西理解较好,抽象的就特别难,有些东西完全不能理解。

    记得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讲过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我班有个孩子在那天上课时特别不乖,批评了他好多次,可是还是没有改,老师气极了,说:“你这就叫脸皮厚,不知羞。”那个孩子很困惑,其他孩子也很困惑地盯着他,想看看他脸皮哪里厚。很显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脸皮厚”,他们只能理解很直观形象的东西。因为他们本身生理缺陷带来的局限性,他们很难去理解抽象的东西,更别说应用了,所以在书面语的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加上聋生的教材简单,本身词语积累就不大,而且学过的东西很容易忘,更不容易理解这些。

    (二)手语带来的局限性

    1、现有的手语词汇不足。

    在我没有接触手语之前,我以为手语应该就和汉语是一样的:不论什么意思,都能用恰当的字词表达出来。其实不然,在手语的世界里,有很多是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因为手语本身就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很多抽象的东西根本表达不出来。

    虽然我现在教的孩子才是五年级的孩子,可是其中就有很多词汇只能靠老师去编或者用手指语代替。在学习量词时,这个问题就把我难住了,很多量词是没有很明确的手语的,只能用手指语代替。记得有一次学习的量词有:碟、顶、朵,三个字皆以“d”为声母,手指语也都是“d”的手指语,学生就混淆了,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虽然我已帮他们做了些改动。随着学习的量词越来越多,他们在这方面出的错也越来越多,更别说用好这些量词了。除了量词还有很多字词也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用手语很好的表达出来,他们又怎么谈得上应用这些词呢。

    2、很多字词手语一致或者相似,学生易混淆。

    手语在某些字词的打法上很相似甚至是一致的。这种情况在常用的字词上也经常有。再加上我们班的孩子词语积累很少,用的也就是这些常用词,所以写出的句子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①最、很、更:这三个字的手语是一模一样的,可是意思却是有区别的。有个孩子曾经就写到:今天我最热。可是从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他想说的是很热。②坐、在:这两个字的手语比较相似,“在”要在手心上顿一下,而“坐”不用。结果有孩子把句子写成:我坐操场上打羽毛球。③晚上、夜:这两个字词因为意思的相近,在手语的打法也是一样的,可是用的地方却不一样。在我教他们学写日记的时候便已经教会他们“晚上”,结果这几天学习“夜很深了”的时候,有几个能发出点声音的孩子读成“晚上很深了。”还有个孩子也许想显摆一下自己学了个新词,在日记上写到:夜,我去宿舍洗漱睡觉了。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错误常常在他们身上发生,而且还不易纠正。

    3、相同的字词因意思的不一样而有不一样的手语打法。

    汉语的确是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同一个字却可能有很多种意思,可是对于这些没有听力的孩子们来说掌握一种都很不错了。明明是同一个字,可是打法却不一样,就让孩子们很困惑,搞不清楚。比如:“起”在“一起”和“起来”中的意思就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学习国歌的时候先学会了“起来”,后来只要碰到“起”就觉得就是那种意思,那种打法。后来讲到“一起”,我告诉他们新的意思,新的打法,可是他们却把句子写成:我们和去操场玩。只因为“一起”的打法和“和”很像,而他们没有接受新的那种意思。

    由此可见,手语带来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可是以我们现有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来看,要做一个比较大的手语方面的改革是比较困难的。而这点困难必须由工作在一线的特教老师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为孩子们逐步解决。

    (三)自然手语带来的局限性。

    自然手语是指在聋人群体中,聋人根据以视觉的观察将事物反映到大脑中的规律,在交流中自然而然产生并流行的,具有独有句法结构的手语。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大多用的都是自然手语,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会打汉语手语。

    在我班孩子们刚写日记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总是写:我吃饭完了,我上语文课完了,我跳舞时间很长完了之类的句子。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孩子这么写,几乎所有孩子都是这么写。当时我很纳闷,便找到一个孩子问为什么,结果他手语一打,我全明白了。因为他手语打出来的句子就是××完了。后来我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纠正,结果只改了几天而已。然后我们就处在错误——改正的拉锯战中。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错误,还有省略句子成分,把动词堆积在一起等等。

    可见自然手语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对书面语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自然手语才是他们常用的,他们已经习惯了。都说习惯成自然,一旦成自然便不好纠正了。曾经听了北京第二聋校的叶立言校长的一堂讲座,他说:“应该专门为我们的聋人出版自然手语书籍。”可是这个建议在现在看来是很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教育我们的孩子跟随主流,学习我们健听人所用的书面语。

    (四)缺乏练习。

    低年级正是语言学习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练习与巩固。可是我们班的孩子在低年级时这方面稍嫌不足。首先,我班低年级时为复式教学,教师的注意力会分配到两个层次的学生身上,教学任务很紧,在练习上就有点放松了。现在,由于新学期的到来,分班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再次,大多数聋孩子都有一种惰性,我们班的孩子贪玩,没有自觉性。最后,家长的支持太少。以我们班为例,我班共14个孩子,可是会手语并且能与孩子交流的家长只有两个。其他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只能靠猜,更别说辅导作业了。所以星期一的我是最无奈的,上个星期学习的很多东西被他们全部都玩掉了,甚至还会存在没有写完作业的现象,更别说能让他们多做什么书面语方面的练习了。

    三、浅谈前景

    通过上述,我们已经认识到聋生要想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好书面语可谓是困难重重。可是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这三年多里,我为我们班的聋生想过很多办法:从三年级开始我便让他们写日记,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我让他们读小故事,常常在小故事后写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课余时间完成。虽然成效不是特别令人惊喜,可是看着他们的日记上我红笔勾画和改的地方越来越少,在小故事的阅读上错误越来越少,对我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欣慰呢。学校在两年前也有了语言训练设备以及专门的语言训练教室,语言训练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学校现在有6个孩子正在接受语言训练。如果他们能说话,对书面语的学习可以说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了。我相信,只要孩子、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努力付出,我们聋生在书面语的学习上就算达不到最好,也会更好。

    第五篇:2024年中职就业状况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202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658.21万人,就业学生637.51万人,就业率为96.85%。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三类 学校毕业生538.00万人,就业学生520.54万人,就业率为96.76%;技工学校毕业生120.21万人,就业学生116.97万人,就业率为 97.30%。以下具体分析中不包括技工学校数据。

    去向多元,升学比例提高。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520.54万就业学生中,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 392.50万人,占75.40%;从事个体经营67.65万人,占13.00%;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60.39万人,占11.60%,比2024年增 加

    2.22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比例提高。表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取得新进展,职业教育学生成长“立交桥”初步打通。

    渠道多样,学校推荐为主。2024年在本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为363.01万人,占69.74%;异地 就业156.37万人,占30.04%;境外就业1.17万人,占0.22%。学校推荐就业403.26万人,占77.47%;通过中介服务实现就业 36.54万人,占7.02%;其他渠道就业80.74万人,占15.51%。学校推荐仍是就业主渠道,但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人数及比例在逐年增长,毕业 生就业渠道有所拓宽。

    分布合理,第三产业居首。伴随产业结构调整,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区域合理,进入第一产业就业的 46.53万人,占8.94%;进入第二产业的173.89万人,占33.41%,比2024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进入第三产业的300.12万人,占 57.65%,比2024年增长约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专业优化,加工制造走俏。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24年修订)》确定的19个专业类别,加工 制造类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均名列前茅,为别为107.56万、105.44万和19.99%、97.38%;石油化工类就业率居其次,达 97.38%;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和财经商贸类就业率在平均水平以上;教育类、土木水利类、轻纺食品类、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就业率保 持在96%以上。

    总体向好,地区差距缩小。深圳、宁波、大连、重庆、江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6个地区就业率超过 98%。广东、上海、厦门、北京、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四川、湖南、青岛、青海、广西、天津、云南15个地区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 2024年相比,就业率在98%以上的地区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各增加1个,表明各地区就业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推荐阅读:
    关于改善中职聋牛书面语状况的探索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专长有哪些呢
    202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024秋季少先队工作计划[精选]
    导师带徒活动方案(精选5篇)
    上一篇:SQE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