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其他论文 小学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2024-2024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论述题及答案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月落乌啼 时间:2024-06-24 21:47:0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2024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论述题及答案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题

    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试述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题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有哪些?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

    请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

    1.试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6分,共32分。1.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2.举例说明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①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②学习目标要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③学习目标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④教育学生将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到为实现目标的学习之中。(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③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做到: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深而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富有启发性;④根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①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否则,学生总是不能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②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由难到易,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③如果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上失败了,可让他们先学习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方面获得成功感,然后再在学习新课程方面逐步体验到成功感;④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遵循一定客观标准的前提下,要掌握评分的艺术。尤其是在第一、二次测验或考试中,千万不能给学生搞“下马威”。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一般都希望自己胜过别人。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所谓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既要看到竞赛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因此,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及时告诉他们,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便进一步努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已经掌握了的要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否则给予批评。但是,奖惩要讲究艺术、科学、合理。一般而言,以奖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都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以争取今后成功。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263)(1)逻辑数理智力(数学):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2)言语智力(语文):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3)身体—动觉智力(体育):与人的身体运动有关,运动员动觉智力高;

    (4)空间智力(美术):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5)音乐智力(音乐):感知、欣赏、表达音调旋律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会):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我自省的智力(心理):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机能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8)观察自然的智力(自然)。对教育启示与意义:

    (1)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闪光点;(2)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3)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

    3.请结合自己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明教师的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02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维护和提高人格威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自己的威信 ③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④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

    202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共 28。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基本途径。(P223)(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例如,学习数学,结合动机期望理论)(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如设置悬念,使产生自我探研的愿望)。(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效果率相呼应)

    (4)利用争强好胜心里,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个体之间以及集体间、自身的竞争)(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理论)。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一贯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2024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

    1.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意义。

    2.以大学生“考研”为目标,用动机期望理论揭示大学生考研的不同动机强度。

    2024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28 分)

    1、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要点: 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潜在的学习愿望转化为实际主动学习的行为。具体说来:第一,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第二,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三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成就感;第四要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各种学习竞赛;第五,要重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地进行奖惩;第六,要正确地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试论述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迪意义。参考答案要点:

    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主要观点:第一,强调意义或经验 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第二认为学习是愉快的事情;第三认为学生学习必须首先懂得怎样去学习;第四强调学生学习中自己评价自己;第五,主张学生的自我引导;第六强调情感学习中的作用。

    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关心学生,踏踏实实地帮 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名副其实的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同时作为教师,要虚心地接受学生正确的建议甚至是批评意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困难等要做到了如指掌和心中有数,对学生的需要和愿望,要心领神会;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充满对学生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启示: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263)(1)逻辑数理智力(数学):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2)言语智力(语文):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3)身体—动觉智力(体育):与人的身体运动有关,运动员动觉智力高;

    (4)空间智力(美术):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5)音乐智力(音乐):感知、欣赏、表达音调旋律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会):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我自省的智力(心理):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机能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8)观察自然的智力(自然)。对教育启示与意义:

    (1)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闪光点;(2)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3)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

    202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五、论述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名)的性格特征。(P276)(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这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2.请结合自己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明教师的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024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内容:(1)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因此,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前者可以从自身活动以正反两方面结果及其经验教训中学习。(3)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在研究方法、强调行为模仿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忽略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以及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名)的性格特点。(P276)(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这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在工作学习上认真负责,热爱集体)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考虑问题细致,周全)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办事果断)

    2024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结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实例阐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2024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

    第二篇: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总结

    短短几天的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结束了。首先还是要感谢学校人事处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这么好的继续学习机会,感谢为我们辛勤授课的专家教授们!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感觉获益匪浅,下面我想具体谈谈学习完各门课程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门课加深了我对“师德”的认识,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古人云:“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所以,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这份职业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忠于职守、矢志不渝,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我们应以和善宁静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导之以行,以身作则”,这样学生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高等教育心理学》这门课让我学会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较缺乏,在这个人才集中、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心理疾病。虽然大学一般都有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而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另外,我们特别要注意加强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学习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帮助他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具有适应环境和职业变化的能力。

    《高等教育学》使我认识到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我们民政学院在这方面更是大有所为。我们学院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民政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让我对教育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而教育法是调整国家在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在行使受教育权力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作用以及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虽然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我们作为高校教师的使命却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学习思考,尽心尽力地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第三篇:2024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得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

    XXXXXX学院 XX 在西南大学为期17天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期间,学校为我们这些学员安排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等四门主要的课程,西南大学负责这次主讲的几位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授,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深入浅出的授课方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排在首位的就是传道。传道,就是给学生讲授做人的道理,所谓育人首先育心,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总是习惯于以老师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的榜样,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和心态,只有教师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了,才能培养出思想和品行合格的学生。

    学校很像一个小社会,而高校、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小社会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基本秩序和教育教学工作都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紧密联系,这就使得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只有正确地理解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以及他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够灵活地应用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政策和法规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课程,对于我们处理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法律纠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老师授业和解惑的对象是学生,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围绕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和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效;同时也有助于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师德,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才能成为学生的真正地良师益友。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觉得这次的岗前培训为我们未来的教师生涯指明了方向,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在此非常感谢西南大学的教授和班主任对我们的认真教导,正是有了你们的谆谆教诲和热情鼓励,使我对以后的工作不再迷茫,我相信,通过以后的努力工作,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和光荣的教育工作者。

    第四篇:四川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得体会

    四川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得体会

    重视教育是古今中外历来所为,我国古代认为“育才造土,为国之本”强调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既然国家兴之于教育,教育兴之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七月流火时节,我带着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参加了短暂而紧张的“四川省第22届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班”。

    培训的课程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给每个班级安排了优秀教育专家,并且每天下午都安排了班导师课程和微格训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门课加深了我对“师德”的认识,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古人云:“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所以,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这份职业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忠于职守、矢志不渝,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我们应以和善宁静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导之以行,以身作则”,这样学生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高等教育心理学》这门课让我学会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较缺乏,在这个人才集中、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心理疾病。虽然大学一般都有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而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另外,我们特别要注意加强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学习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帮助他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具有适应环境和职业变化的能力。

    《高等教育学》使我认识到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我们民政学院在这方面更是大有所为。我们学院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民政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让我对教育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而教育法是调整国家在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在行使受教育权力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作用以及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培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仅仅靠热情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大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及不加思考的沿袭老教师的一套教学思路与方法的行为。从更客观的角度、更理性的思考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了解了高等教育的缘起、性质、作用、规律等基本常识,把握了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了高等教育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增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自觉性,增加了工作的责任感,提升了教育的工作水平。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再者,也认识到了当一名高校教师的荣幸和骄傲,就像谭晶歌里面唱的:“亲爱的老师,你就像那山村的渡船,把山乡送往希望的彼岸,小小渡船,渡船就像一个摇篮,日出摇来满河的童话,日落时摇走彩色的梦幻。啊,亲爱的老师,你就像那山村的渡船,把文明渡往山民的心田”。我就愿做一名这样的渡船,在人生的渡口帮助同学渡到知识的彼岸。

    总之,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我相信短暂的学习之后,每一个教师都会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营造教育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2024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资料教育学试题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高校教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4.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5.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6.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7.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的研究。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1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12.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13、“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A.复杂性

    B.简单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1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1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1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19.“教学相长”出自于()。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23%应归因于教育。()

    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4.《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6.“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8.“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2.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A.开放性 B.专业性 C.社会性 D.国际性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6.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A.社会性 B.政治性 C.文化性 D.学术性 7.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A.复杂性 B.层次性 C.具体性 D.独立性

    8.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9.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扩大教学规模 B.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教师因材施教 D.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备课就是指钻研教材和写教案。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3.高等教育在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4.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5.人的智力的核心是想象力。()6.发现教学法的提出者是赞科夫。()7.稷下学宫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立社会大学制度的确定。()8.高等教育对社会公平具有促进作用。()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不同学校的具体化。()10.进修培训是我国教师现阶段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怎样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3.为什么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4.简述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述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2.试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有人说,开展素质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对大学生就没有必要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说理由。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独立性、实践性和()。A.文化性 B.多样性 C.创造性 D.发展性 2.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大众教育阶段。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9.“教学相长”出自于()。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1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是指大学专业课课教师应该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班级授课制最初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4.基础教育质量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5.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双向活动的过程。()6.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7.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问题。()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10.综合化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简述高校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高校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试结合所任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这个概念,但它并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功能。

    “像蜡烛”“是春蚕”,是人们称颂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说法。实际上,教师在燃烧自身、奉献自己的同时,还应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发展,学校应当成为“教师发展学校”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校教学教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A.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A.<15% B.>15% C.15%-50% D.>50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村施教 D.防微杜渐

    5.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7.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8.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的研究。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23%应归因于教育。()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4.《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6.“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8.“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2.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A.复杂性

    B.简单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2、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A.<15% B.>15% C.15%.~50% D.>50%

    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A.布鲁纳 B.杜威 C. 范海斯 D.洪堡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6、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北洋水师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三江师范学堂 D.京师大学堂

    7、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归因于教育。A.10% B.15% C.23%.D.33%

    8、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A.间接性 B.回归性 C.实践性 D.相对性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的教育思想。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3、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5、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便自然得到发展。„„„„„„„„„„„„()

    6、在教学中,直观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7、教学方法仅仅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9、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0、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进行评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 题,共18分)某大学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课活动,他教态自然,普通话也很标准。上课开始,他先在黑板上认真写下了五个字的课题名称,然后用准备好的电脑课件,代替他那并不好的黑板字„„。课后,听课的老师议论说,这堂课上得很好,假如这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该青年教师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因为评课标准中,就有一条‘板书’!”。

    请你谈谈,老师教师是应该逐条对照评课标准来上课,还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202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 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师劳动特点的()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A.复杂性 B.简单性c.群体性 D.创造性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

    A.沃尔什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丹尼森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A.<15% B.>15% C.15%-50% D.>50% 4.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A.中级人才 B.中级专门人才 C.高级人才 D.高级专门人才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A.美国 B.日太 c.英国 D.中圈

    8.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北洋水师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三江师范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

    A.层次结构 B.科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10.高等学校管理以()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理资源管理

    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l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A.文法医神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神哲理法 1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法律

    14.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5.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A.《论语》》 B.《学i己》 c.《大学》 D.《中庸》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17.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18.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9.师生之间的}人知与情感关系属于()。‘

    A.心理关系 B.组织关系 c.人际关系 D.工作关系

    20.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 A.凯洛夫 B.陶行知 c.马卡连柯 D.杜威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年前就已出现。2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3.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 929—1 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应归因于教育。4.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

    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6.1917年蔡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7.科学研究是衡量 的重要标志。

    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德国人。10.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11.高等学校享有 和。12.“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拓展到。

    1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 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而具体的体现。14.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

    15.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 来划分的。

    三、简答题(共5题)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4.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有哪些? 5.简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四、论述题(2题、第题10分)

    1、请结合所任教的学科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2、请联系实际阐述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简答题(32分,4小题)

    1、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哪些?(P48)

    ①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②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③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④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2、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P129)

    优点:①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③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短处:①难以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②主体能动作用发挥不好,限制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 ③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共性、个性难以协调)

    3、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P137-139 在6条的基础上适当多说两句或某一要求多说两句)①科学研究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③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措施;⑤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⑥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4、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①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勇于坚持真理)

    ②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③文化知识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④能力素质(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主持和管理能力、教学实验和研究能力)⑤身心素质(身体素质:体质健康、耐受力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 心理素质:愉快的心境、幽默的情趣、顽强的毅力)

    5、简述高校教师的作用(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或学校的职能)(P150-151 简答或论述)

    ①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②的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实现者;③通过知识技术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服务。

    6、简述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 p150(有问题)①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知识;②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其能力;③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专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7、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133 ①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结构,以及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②要注意广泛阅读,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③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

    8、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p124(简答或论述)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条件,扬长避短; 依据教学方法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教学达到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效果。

    9、试述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 p94~ p96 答:分为四类: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小题:(1)从课程本质而言有六种不同的叫法:学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问题课程、活动课程。(2)世界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多样化(选修课程、研究课程的出现)、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课程方向的人文化。10课堂上运用讲授法的具体要求有哪些?P117-118 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又分为讲解、讲述、讲读、讲演等形式。

    要求:(1)课堂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课堂讲授要保证科学性;(3)要理论联系实际。

    11、试述高校教育的个人价值 p69、70(简答或选择)

    答: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其个人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个人知识与智能水平;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

    12、启发式教学为什么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p115(判断或简答)

    答: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但它不具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环节,因此,不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3、请解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P73 答: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部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基本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由社会领域及一定职业层次所决定。

    三者的关系是:教育目标最大,其次是教育目的,最后是培养目标。目标是教育政策的部概括,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或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有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

    14、请阐述高等教育教育过程的规律——回归律。P162 人类个体从出生那天起,处在非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习,为独立教育 中小学(不独立教育)高校(再独立教育),实现了人类认识的回归。在高校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作用递增,教师教的作用递减;教学的发现性递增,传习性递减;参加直接实践递增,接受间接经验递减。

    1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p162。

    答:正常的认识能力;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行为。

    16、简述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及主要表现形式 p162(简答或选择)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进行交往和联系而结成的关系。其表现形式为: 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认识关系和情感关系)伦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道德义务关系)

    17、建立师生关系的途径有哪些?p162(论述或简答)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进行交往和联系而结成的关系。2)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志是:

    ① 仁道性:师生共同享有尊重信任的权利。② 民主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人格是平等的。③ 合作性:师生共同构成教学过程的主体。④ 教育性:师生关系服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途径:认识和理解学生、树立威信、让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多种渠道

    18、简述课的结构

    课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就一堂课而言是新授,其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新授、攻固、布景课外作业。一般都比较注意时限,最佳听课时间上课后的第6分种至第20分钟。

    四、论述题(2小题,30分)

    1. 对教学原则的要求进行评述 P106-P113 八条

    1)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2)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①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②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④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⑤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⑥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⑦ 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⑧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3)选取2~3条原则,结合所任教的学科或专业进行发挥。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2. 试述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参论述题4)

    五、分析案例(1题,18分)

    1.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应该那么讲究,对此你怎么看?如果不同意,你认为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大学同中小学,都要讲究。大学教学环境让老师管学生少了,但是对课堂教学一样必须要讲究。好课标准:1)目标明确。清楚给学生什么,让学生掌握什么技能、品格、行为态度等,只有这些明确了,教学实践才能围绕此目标,能突出重点,主次分明。2)内容正确。一方面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或行为是符合规范的,应是起示范作用的。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也是正确的,如不正确,教师应及时纠正。3)方法得当。尽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教师应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力求最佳效果。4)表述清晰。大方面指教师的整堂课安排有条不紊、秩序分明、一环套一环,小方面指教师语音响亮、语速适当,版书规范,教态大方。5)气氛活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动脑、动手)2.某大学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课活动,他教态自然,普通话也很标准,上课开始他先在黑板上认真定下了5个字的课题名称,然后用准备好的电脑课件代替他那并不好的黑板字,课后听课的教师们议论说:这堂课上得很好,假若这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该教师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因评课标准中就有版书”,教师是应按评课标准来上课,还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答:应按教学目标来考虑。

    1)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范着课堂教学的一切。一方面是为了全体学生,要使这些学生都有所发展(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会充满活力)。2)考虑一堂课的艺术性。教师的版书就是一门艺术,黑白分明,反差明显,更突出了版书的重要。版书分提纲式版书、,要点式版书、提示性版书、辨析性版书、总结性版书,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成功版书的要求是:书写流畅、整洁对称、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启发人们深思。这二者应是辨证的统一。作为一名教师,版书写不好要多练,不能因版书不好就拿其它方式代替,因为版书有它突出的优点,能按照课堂发生的事情及时调整,过程清晰明确,效果好,是其它方式无法代替。如一味的忽视教师的专业智慧也不好,应一切围绕教学目标来教学,这样一堂课才是成功的课。

    3.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应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请对此两种观点作适当评述。

    答:这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是个人本位价值观,后者称为社会本位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是从不同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主要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教育应以个人本身生活需要来分配;而社会本位价值观是从社会发展需要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但又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个人本位价值观确认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要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但其根本弊端在于把社会看成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组合,使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教育中间的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而社会本位价值观认为教育的价值应是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其片面性、局限性也明显:(1)助长了高等教育的短势行力,没有突出教育对社会的长远贡献;(2)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3)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所以要寻求两种价值观的协调和整合,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特定的背景条件作出动态调整。不能作单一项选择,不能一边倒(历史上也有相应的教训)。高等教育首先应通过个人的价值的体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4.美国有学者预测20世纪90年代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一辈子平均要转换5次职业,这就意味着“大学学四年,管用一辈子”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素质教育的背景:)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和全球化使得职业变动与岗位转换成为常态,对人的可迁移性与可培训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在大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可以增强人的可迁移性和适应性,是固本以强枝、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措施,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探索。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地发展,强调的是知识类化和潜能的发展,人的素养和品质全面提高,而不是片面的、急功近利的、畸形的发展(应试教育),要突出的是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的定位:)素质教育是一种指导思想,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3)(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科学和人文,科学和人文是素质教育的两翼,发展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难点。

    在大学里确实应该进行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推荐阅读:
    2024-2024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论述题及答案
    幼儿园教师自我鉴定
    广播体操比赛总结(共五则)
    两学一做心得18
    本学期个人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