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笑话 哲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背影课堂教学反思[共5篇]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翠竹清韵 时间:2024-06-27 00:08:2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背影课堂教学反思

    《背影》是朱自清作品集的散文之一。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背影课堂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背影课堂反思篇1

    (一)抓住背影、朗读圈划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欣赏歌曲,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课外拓展、体会写法

    “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然后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随后,我发了一片课外阅读《父亲的巴掌》,此文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抓住“父亲巴掌”这一细节来体现父亲对我的爱。在课堂中,我紧紧抓住细节描写这一主线,贯串整个教学,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

    背影课堂反思篇2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让学生走进深深的父爱,学会感恩身边给予我们关爱的每一个人。

    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后一环节,我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经历中,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通过小组讨论,推选1-2人上台演讲,全班交流,预期使全课达到高潮。但可惜,下课的铃声已响起,只能把这一精彩的环节放在第二节课,继续讨论。最后,我告诉大家:

    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背影课堂反思篇3

    听着他们的话,我反思自己的课:

    1、整堂课我始终注意学生的动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拐杖、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这一点我做到了。这要谢谢陈大伟教授给我的片言片语的指点:“注意学生的反应,用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学。”

    2、导入新课自然,环环相扣,像一条顺势而下的溪流,水到渠成的流到课文的深处,流到课堂的结尾。整节课很完整。

    3、第一次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是很熟练。加之,学校里没有遥控器,每次来到学生当中活动后,又要走回到黑板前,动鼠标才能展示课件。这样来回浪费了一点时间,导致拖堂。以后要多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4、至于要不要歌声,关键就是看学生的感受需不需要。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多媒体都是好样的。如歌声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升华,有什么不好?多媒体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与教学内容是有机的组合,而不是各自分离。直观、提示、促进、升华。

    5、至于美学教育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要不要砍去?我认为,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先,教育工作者先育人,再教书。“德智体美”“德”为首。一个没德的人,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下课了,那我就用下课几分钟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又促进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有什么不可?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中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的统一是我每一节语文课都认真对待的事。

    第二篇:《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一、【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齐答)读过了。

    师:在阅读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部分学生,声音较低)很感动。师:《背影》这篇文章,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支爱之曲,它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虽然它的时代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同学们仍然能读出文中那淡淡的哀愁里浓浓的父爱。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做两个调查。

    (教师用电脑投影调查题目: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师:很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真好,我替你们的父母谢谢你们。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调查:你能说出在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里,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片段)吗?(老师让学生默想一分钟,但没有学生说得出)

    师: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父母为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在接受爱的时候,也能够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有一些同学没能好好地体会父母的爱,也许是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平凡,也许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的一种天经地义。亲爱的同学,让我告诉你吧,父母的爱的确很平常,很实在,但它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责备你们的。因为,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也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同时看到父母额头的皱纹一天天增多,头发一天天变白,我才会想起从前父母伴我走过的岁月,一种感动,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机会,好好尽孝。感谢上苍,我的父母依然健在,我还有机会尽一份孝心。

    二、【听读课文】

    师:好了,不说太远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篇写父亲的经典美文。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朗读录音,用心感受。

    (老师用电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老师注意观察学生听读时的情况)

    三、【交流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默默无语中,我知道了,你们已经走进了作品,并且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呢?请大家来谈一谈,好吗?

    生1: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很感人。(老师让学生说出原因)因为当时他的家竟很贫困,可他却还要为儿子买橘子,我读到这里很感动。师:当时作者的祖母亡故,父亲又失业,家境的确十分惨淡。在这种凄凉哀愁的背景下,父亲还要亲自送儿子上车,亲自为儿子买橘子。这种爱子深情就显得特别感人,也特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生2:“父亲走后,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地方也很令人感动。作者原来并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作者已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和爱子深情,在离别的时候,儿子终于忍不住流泪了。

    师:儿子理解了父亲,此刻,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他流泪了,在这泪水里,有对父亲的感激,有对父亲往后日子的担忧,更有依依不舍离情别绪。

    生3:儿子读父亲来信的那一段也很令人感动。

    (老师让学生读这段文字,生读)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再读这段文字)读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那句古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学生跟着老师读这两句诗)

    生4:我感觉到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那一段很感人。因为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仍要攀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一片深深的爱子之情。

    师:是呀,这一段写得真的十分感人。身体肥胖,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攀上爬下去为儿子买橘子。望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感动了,可见作者是动了真情的,动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生5:父亲为我铺好座位,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那一节让我感动。生6:父亲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一段令我感动。(老师让该生说说感动的理由)因为父亲很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已经再三嘱托茶房,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踌躇再三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体贴和关怀。

    师:是呵,父亲再忙也牵挂着儿子,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呵。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感人的地方,都是一些细节之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你捧在手里的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也许只是你装在书包里的一盒牛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四、【精段赏析】

    师: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父亲过铁道买要橘子这个场景很感人。的确,文章开头作者所难忘的背影,文章结尾作者读信时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其实就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么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绘它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六段,好吗?

    (同学们齐读第六段)

    师:文段从哪几方面写父亲? 生1:(老师点名让一生回答,该生回答有困难)写父亲„„ 师:(引导)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呢? 生1:写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齐回答了有关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师:在这个场景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 生:(齐答)三句。

    师:父亲的话不多,但这朴实的话语却饱含了一片爱子深情,同学们能体会到吗? 生:(齐答)能。

    师:除这三种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描写,写得也很感人。生:心理描写。(老师要求同学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生:(学生自由读)“心理很轻松似的”。

    师:买橘子,爬上爬下,那么累,为什么还轻松呢? 生:(七嘴八舌地)高兴、一切安排妥当„„师:你们可能还不能理解,因为你们还不是父母。父亲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师:在这些描写中,我们对动作描写作点重点分析吧。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背影”已成为了父爱的象征,定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定格在广大读者的心中。而父亲攀爬铁道的动作,也成了一种经典的动作,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大家找出描写动作的关键的词语。

    (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蹒跚地走、探、攀、缩、倾。教师同时投影显示这些词语。)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这些动词运用的妙处。

    (学生前后桌讨论,教师巡堂并参与讨论)师:好,现在我们把小组讨论的情况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这些动词写出了父亲买橘子很吃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给予肯定)生2:“蹒跚”说明父亲行走不便,但他还要穿过铁道亲自去买橘子,很不容易。“攀”更写出父亲爬的艰难。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爱。

    师:好,分析很具体。生3:“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父亲是个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物征。

    生4:我想说说“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攀”说明月台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像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攀天都峰》,天都峰又高又陡,所以用了一个“攀”字。“缩”字说明了父亲腿是悬空的,无处借力。而“倾”字是写父亲身体的动作,让人能想像出父亲很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个胖子,他爬月台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

    师:说得真好,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看来,大家是真正体会到了文章里表达的父子之情了,真正走进了这篇感人的作品里去,并被深深的感动了。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感人,我以为,主要是三个字:真、细、实。“真”即是真情实感;“细”即是描绘细致;“实”那就是朴实无华了。同学们读文章时感动了,作者当时也动情了。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动情了呢?

    生:作者流泪了。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写作者流泪的句子)

    五、【总结拓展】

    师:从父亲的“背影”里,我们读懂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从作者的眼泪里,我们又看到一个儿子对父亲深切的理解、牵挂和感激。可以说,这一对父子间的挚爱亲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同时我们也更明白,不管生活环境如何,至爱亲情,血浓于水。同学们,父爱如山,是那样地厚重、深沉;母爱如水,是那样的温柔、绵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毕生都无以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父母的心呵。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播放《懂你》)

    第三篇:《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下面看大屏幕,预学时,你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屏显: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 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

    情不能自已

    琐屑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解释词语。)

    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语再轻轻地自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生1:惨淡 生2:凄凉 生3:伤感

    生4:心里感觉很灰暗,压抑。

    师:是的,老师读了以后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也许还真没有一篇课文的重要词语集中在一起会给人这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

    师:身体平安,又何来膀子疼痛?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不远”呢?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 屏显: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生5:对儿子很是思念。

    生6:要儿子尽快回去看看他。

    师:很有道理,作者读了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学生在文中圈画,自读。教师巡视。)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

    (生7朗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屏显:

    细细的揣摩,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书写的沙沙声。)师:差不多了。我们来一起交流。生8:我关注了“攀”“缩”“倾”这三个动词,这里写出父亲爬月台很艰难,不容易,表现出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生9:我关注的是“蹒跚地走”“慢慢探身”,这“蹒跚”“慢慢”写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师: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

    生10:蹒跚的意思是走路摇摆的样子,不方便。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胖子,所以腿脚不灵活吧,走路摇摆,动作缓慢,加上铁道边难走。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去给儿子买橘子,这里面渗透着父亲的深爱。

    师:很好。这样的品读,就进去了,读到当时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和情感。品析词句就要学习这样的方法,不能笼统地套。好,继续。

    生11:黑布、深清布,从这几个布字里,可以看到当时父亲当时生活的艰难。

    师:不错,这位同学关注了父亲的外貌。好。我们来读读大屏幕,看看丁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屏显: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生齐读完,再自读原文比较。)师:谁来说说。

    生12:老师读得更仔细。攀着上面的两手和向上缩的两脚,您给去掉了。师:你读得也仔细哦。为什么不能去掉? 生12:说明父亲很努力。

    师:我们想象一下,年老的父亲,肥胖的父亲当时的情状。真的已是用尽全力了。生13:还有外貌部分的“黑”字。黑是可以读到父亲在守孝。色彩灰暗。

    师:小帽、棉袍、马褂可以说是当时男人的正装。可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在儿子身上。父亲爬月台之艰难,甚至是狼狈的,都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深沉。其实,这里的“背影”也赋予了它另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那就是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的身世。

    师:这一幕,作者见到这时父亲的背影,有怎样反应?作者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以前没见到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这时流泪呢?先看看,在父亲为送儿子踌躇犹豫的时候,在父亲一路上再三嘱咐的时候,在父亲忙这忙那的时候,我有怎样的想法?在前文中能找到吗?画出相关句子。(学生圈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生14:我找到两处。第四小节的“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第五小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第一处,当时作者感觉自己能行,父亲送有些多余。第二处嫌弃父亲说话不漂亮。生15:还有第五小节结尾:“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作者暗笑父亲迂腐。

    师:这两位同学,读书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把这三段文字读一读。看屏幕。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段。(生读)

    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想法和现在想法的情感变化呢?

    生16:现在作者想起来有些自责、后悔。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好像说自己自作聪明。师:大家读一读,再体会体会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聪明的反义词是?对,愚蠢。是说自己自作聪明,实质很愚蠢。说反话,这里用了反语的修辞。记下来。

    师:这里的暗笑与泪很快流下来了,是一组鲜明的对照。也是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家再想一想,这时的父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日子里?文中有交代吗?

    生17:第二小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第三小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生读)想一想,冬天是怎样的?寒冷!仅仅是季节吗?哦,还有父亲此时的心情。说得很好。不仅是季节之冬,更是父亲的人生之冬,事业之冬。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在父子俩即将分手各奔东西的时刻,我注意到父亲。与其说眼睛看到,不如说是——对!心看到了。心灵的骤然注视,咯噔之间,泪很快流下来了。师:细细读,你会发现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刚才有同学说,父亲穿的是布衣,而给“我”做的却是什么?对,紫毛大衣。那是的家庭情况和父亲的处境,能为“我”做出那么多的付出,真的是不易。

    师:我们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生自读课文)告诉丁老师,你的父亲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生18:父亲很高大,很魁梧。生19:父亲很英俊,很伟大。生20:父亲是我的偶像。

    师:这些词语似乎与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都不搭。有人也认为,这里的父亲“不可爱”,“不潇洒”,写得也“不诗意”。你怎么看?

    生21:我觉得这里父亲对“我”的那种爱是真实的。毫不影响我对他的敬意。

    师: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作者没有刻意的美化父亲,这里父亲爬月台之艰难,先讲了还有些狼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审丑”的方式来丰满人物形象,造成情感上的落差,拨动读者心弦。

    师:父亲买回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师范读:“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如果说前面是个特写镜头话,这里就是一个慢镜头。父亲走了,又回头。父亲走了,又回头。为什么? 生22:依依不舍。

    生23:还是不放心,牵挂。

    师:都有。当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再找不着了,“我”怎么样呢?泪又来了。生:不舍父亲离开吧。

    师:一场聚会,一次相遇。席散了,人走了。“背影”作为最后的记忆留给了人们。人们总是充满着翘首,期待,热望,甚或是伤感。也许这正是“背影”的另一个隐喻,意味着别离。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分别之意。前文中说,我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那是一种“死别”,这里呢?对,这里是一种“生离”。有人说,本文写了一段至爱,也写了一种至痛,人生自古伤离别。好,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父亲的信中的那句话,大家读作者当时的感受。(师读:“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生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师: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大家想想,这封信,是父亲在干嘛?上课一开始大家说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对,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对!没有什么胜者和败者。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24:有了对父亲的理解。生25:有了一种愧疚。

    师:对,父亲能主动求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的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吗?看资料。屏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师:8年之后,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在看父亲的时候,作者就多了一份理解。请一位同学读第七小节的开头部分。

    (生26读: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师:除了教材的旁批(“老境”和两个“惦记”),体会两个“自然”的意味。与父亲的恩怨,只是淡淡地一笔“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笔法很含蓄简约。写得多的还是对父亲老境的那种隐隐的痛以及父亲的爱。所以作者最后说,齐读最后一句!屏显: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27: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热望。生28:“唉”里有对父亲身体的担忧。生29:“唉”里有说不尽的愧疚。师:从不相见到何时才能相见。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所以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看屏显。屏显:

    《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背影》写的是一个时代和家庭的“大背景”下的人物的“小背影”。

    ——陈日亮:《<背影>: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师: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师:这篇文章就读到这里,也许我们真正读懂,也要在我们为人父母之后。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 屏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师: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会帮助我们读懂《背影》。下课!

    第四篇:《背影》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分析课文要选好角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上三个角度,各有优缺。前两个角度,倾向于作者对父爱的感受与理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的双向性。从第三个角度,学生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单向的关爱,而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接受,以及对父亲的关爱与牵挂不容易看出。但是,初一的学生,对父爱的感受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父爱的深沉。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从服装对比入手来解读课文,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何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特长等加以确定。

    第五篇:背影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齐答)读过了。

    师:在阅读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部分学生,声音较低)很感动。师:《背影》这篇文章,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支爱之曲,它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虽然它的时代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同学们仍然能读出文中那淡淡的哀愁里浓浓的父爱。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做两个调查。

    (教师用电脑投影调查题目: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师:很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真好,我替你们的父母谢谢你们。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调查:你能说出在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里,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片段)吗?(老师让学生默想一分钟,但没有学生说得出)

    师: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父母为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在接受爱的时候,也能够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有一些同学没能好好地体会父母的爱,也许是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平凡,也许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的一种天经地义。亲爱的同学,让我告诉你吧,父母的爱的确很平常,很实在,但它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

    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责备你们的。因为,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也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同时看到父母额头的皱纹一天天增多,头发一天天变白,我才会想起从前父母伴我走过的岁月,一种感动,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机会,好好尽孝。感谢上苍,我的父母依然健在,我还有机会尽一份孝心。

    二、【听读课文】

    师:好了,不说太远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篇写父亲的经典美文。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朗读录音,用心感受。

    (老师用电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老师注意观察学生听读时的情况)

    三、【交流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默默无语中,我知道了,你们已经走进了作品,并且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呢?请大家来谈一谈,好吗? 生1: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很感人。(老师让学生说出原因)因为当时他的家竟很贫困,可他却还要为儿子买橘子,我读到这里很感动。

    师:当时作者的祖母亡故,父亲又失业,家境的确十分惨淡。在这种凄凉哀愁的背景下,父亲还要亲自送儿子上车,亲自为儿子买橘子。这种爱子深情就显得特别感人,也特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生2:“父亲走后,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地方也很令人感动。作者原来并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作者已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和爱子深情,在离别的时候,儿子终于忍不住流泪了。师:儿子理解了父亲,此刻,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他流泪了,在这泪水里,有对父亲的感激,有对父亲往后日子的担忧,更有依依不舍离情别绪。生3:儿子读父亲来信的那一段也很令人感动。

    (老师让学生读这段文字,生读)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再读这段文字)读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那句古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学生跟着老师读这两句诗)

    生4:我感觉到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那一段很感人。因为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仍要攀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一片深深的爱子之情。

    师:是呀,这一段写得真的十分感人。身体肥胖,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攀上爬下去为儿子买橘子。望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感动了,可见作者是动了真情的,动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生5:父亲为我铺好座位,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那一节让我感动。生6:父亲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一段令我感动。(老师让该生说说感动的理由)因为父亲很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已经再三嘱托茶房,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踌躇再三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体贴和关怀。

    师:是呵,父亲再忙也牵挂着儿子,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呵。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感人的地方,都是一些细节之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你捧在手里的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也许只是你装在书包里的一盒牛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四、【精段赏析】

    师: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父亲过铁道买要橘子这个场景很感人。的确,文章开头作者所难忘的背影,文章结尾作者读信时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其实就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么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绘它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六段,好吗?(同学们齐读第六段)

    师:文段从哪几方面写父亲? 生1:(老师点名让一生回答,该生回答有困难)写父亲…… 师:(引导)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呢? 生1:写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齐回答了有关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师:在这个场景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 生:(齐答)三句。

    师:父亲的话不多,但这朴实的话语却饱含了一片爱子深情,同学们能体会到吗? 生:(齐答)能。

    师:除这三种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描写,写得也很感人。生:心理描写。

    (老师要求同学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生:(学生自由读)“心理很轻松似的”。

    师:买橘子,爬上爬下,那么累,为什么还轻松呢? 生:(七嘴八舌地)高兴、一切安排妥当……

    师:你们可能还不能理解,因为你们还不是父母。父亲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师:在这些描写中,我们对动作描写作点重点分析吧。

    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背影”已成为了父爱的象征,定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定格在广大读者的心中。而父亲攀爬铁道的动作,也成了一种经典的动作,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大家找出描写动作的关键的词语。

    (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蹒跚地走、探、攀、缩、倾。教师同时投影显示这些词语。)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这些动词运用的妙处。(学生前后桌讨论,教师巡堂并参与讨论)师:好,现在我们把小组讨论的情况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这些动词写出了父亲买橘子很吃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给予肯定)

    生2:“蹒跚”说明父亲行走不便,但他还要穿过铁道亲自去买橘子,很不容易。“攀”更写出父亲爬的艰难。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爱。师:好,分析很具体。

    生3:“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父亲是个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物征。

    生4:我想说说“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攀”说明月台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像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攀天都峰》,天都峰又高又陡,所以用了一个“攀”字。“缩”字说明了父亲腿是悬空的,无处借力。而“倾”字是写父亲身体的动作,让人能想像出父亲很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个胖子,他爬月台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

    师:说得真好,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看来,大家是真正体会到了文章里表达的父子之情了,真正走进了这篇感人的作品里去,并被深深的感动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感人,我以为,主要是三个字:真、细、实。“真”即是真情实感;“细”即是描绘细致;“实”那就是朴实无华了。

    同学们读文章时感动了,作者当时也动情了。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动情了呢? 生:作者流泪了。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写作者流泪的句子)

    五、【总结拓展】

    师:从父亲的“背影”里,我们读懂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从作者的眼泪里,我们又看到一个儿子对父亲深切的理解、牵挂和感激。可以说,这一对父子间的挚爱亲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同时我们也更明白,不管生活环境如何,至爱亲情,血浓于水。

    同学们,父爱如山,是那样地厚重、深沉;母爱如水,是那样的温柔、绵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毕生都无以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父母的心呵。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播放《懂你》)

    六、【布置作业】

    师:最后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下面的作业: 1.整理本课字词

    2.给父母洗一次脚,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结束授课,师生道别)附:教学反思

    在设计和教学《背景》时,我主要遵循下列教育教学理念: 1.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背景》是篇经典美文,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很好的载体。因此,我力图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文本中那浓浓的父子亲情的感染,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2.主体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

    主体教育观要求语文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经验。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上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课文理解的情感氛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教学真正视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实践证明,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品析、交流他们极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是这一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他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这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结束授课时选用的音乐不恰当,过于激昂的旋律破坏了作品的意境,也破坏了整堂营造出来的情感氛围。

    2.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前松后紧。

    3.作业的设计(给父母洗一次脚)缺乏可行性。



    推荐阅读:
    背影课堂教学反思[共5篇]
    观看2024年东京奥运会感想[优秀范文5篇]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小编整理)
    2024国庆假期学生日记[5篇范文]
    如何用词语须根造句(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