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哲学论文 问候语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优化教风,铸造高尚师魂”征文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星海浩瀚 时间:2024-08-01 21:57:0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优化教风,铸造高尚师魂”征文

    优化教风,铸造高尚师魂

    者:

    位:

    间: ”征文

    李 学 富 阳东县大八镇罗田小学

    2024年9月 “

    立足山区,无私奉献

    “人往高处走”,这是做人之常理,大八是个山区镇,在教师队伍中,又有几多人愿意留教于大八呢?每年不是有十几位教师“往高处走了吗?因为大八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大八尚且如此,然而大八山区的山区就更甚了。因为那里边远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心稀少,自然村散落,经济不发达,文化素质低下,教学设施不全,所有这些,令人望而却步,不愿栖身一宿,又怎样能奢望那些科班毕业生神往呢?要面对这些的,只有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土八路”坚持在这里“持久战”。

    我是罗田山区学校的一名教师,一九八二年参加教学工作。从教二十八年,一直坚持在这里任教。我从教之时,正是改革开放初始时期,那时,我有很多同学毕业后,跑特区打工,或做生意发了起来,他们回家时,也来探望我。他们得知我月薪只有38元时,都劝我无做教师,跟他们一起去闯世界。但是,我想到山区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完全是教育跟不上去。山区的孩子需要我,山区的人民需要我。我决定还是坚持在山区工作吧!

    一九八八年,我考进了中师民师班,一九九○正式转为公师,那时,又有很多同事、朋友劝我调出山区,甚至有同学愿意帮我出力搞出去。那时,我心理想的是山区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山区人民一个个期盼的心愿,他们都期望我能留下来,为山区人民多作贡献。于是,我又一次心领了朋友的关怀。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在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有给孩子一颗真诚的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也只有用爱心,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记得有一年,我接手一个差生面教广的班级,当时我觉得担子很重,但为了后代的前途着想,我下定决心训好这群劣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决定从李恩宏这个学生身上找突破口,该生纪律缓散,成绩较差,在班中算是“老大”,转化他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于是,我给了他在班中一个学习委员的职务,经常找机会接近他,同他谈心、聊天,建立朋友关系,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该生很快转变过来。他的转变就带动了班风的好转。一年后,该生参加县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并以优异成绩考进的县重点中学。经历了二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也偿尽了二十八年的甜酸苦辣,目睹着一批批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有的念大学有工作,有的当老板做工头,有的外出打工做小买卖,逢年过节,回到大山里,却没有忘记我,与我热情握手,打招呼,倾谈感想,我心里感到一些慰藉。因为我感到:我的平凡工作换来了山区人民不平凡的生活。

    第二篇:铸造师魂

    铸 造 师 魂

    ——观电影《冯志远》有感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孙永超

    我一直以为,教书育人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是广大教师的基本职责,直到学习了冯志远老师的事迹,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看法是多么的片面与肤浅……我忽然想写点什么,许许多多与师德相关的词句纷至沓来,蓦地,定格在一个画面:

    “宁夏腾格里沙漠上,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驼铃,冯志远老师来到了中宁县鸣沙中学。支边、支教,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来说,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简单,一切仿佛都是那么平凡。然而,面对一所坐落于沙丘边缘,因为自然灾害,刚刚从一类降为二类的新创乡村中学。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制的煤油灯,每月十四斤的粮食供应……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悄悄地离开了学校。可冯志远老师没有走,并承担了教授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的教学任务……”有些时候退却并不一定是因为软弱,但坚持却往往是因为对于追求的执著与赤诚。

    “由于家庭贫困,学校仅有的三百多名学生,有三分之二辍了学。冯志远不厌其烦地朝学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与家长谈心,结果,许多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望着学生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冯志远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 “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用热情与执著谱写生命”。这应该是对冯志远老师支教生涯最真实的写照……

    一晃二十七年过去了,超强度的工作,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使冯志远老师的视力急剧恶化。“1985年的一天,冯志远正在上语文课时,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从此,他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失明后,但他的心,依旧被学生牵着。他向校长提出了一个要求:请给他安排课程,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继续点亮学生们心中的灯。学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为他安排了历史课。”

    “失明之后的日子,冯志远老师并不寂寞。他的身旁总是挤满了前来求教的学生。每到上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就会飞奔到老师的宿舍,搀扶着老师到课堂。校长还亲手为冯老师制作了盲文黑板,冯志远怀揣着无限的感激之情,重新站在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凭借着记忆坚持为学生授课。”

    能够坚守平凡的人,本身就不平凡。时至今日我才发现,在冯志远老师的选择面前,一切赞美的词句都是那么的苍白。他坚忍的心智,真诚的品行,“一片真心育桃李”的奉献精神,都远远不是一个平常人能够做到的。大智慧于内,大爱铭于心。纵使工作条件艰苦,纵使生活艰辛,又有何惧!尽管身体已经难以支撑,但冯老师却依然要去承担,在双目失明的条件下“心存学生,不辱使命”,只为一条理由——“教书育人”!“四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年届70的冯志远老师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得不离开讲台……会堂里,千名学生含泪听完了冯老师在宁夏讲的最后一堂课,他舍不得这方水土,更舍不得千千万万个这里的孩子。”

    “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没有能力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 这是双目失明的冯志远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讲的一番话,每每想起,让人感动不已。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被冯老师那深沉壮阔,甘于奉献的意境所深深震撼。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冯志远老师绝不仅仅是一个模范教师的象征,一个铭刻在宁夏人民心中的故事,一位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他更多的是一种融合、承载了中国优秀教师的人文形象、伟大精神的经典意象——一如此刻,看着冯老师的感人事迹,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正穿越时光的风雨烟尘,走入我们的心境:他的面容,因曾经模糊而清晰,因沉静而生动,因庄严肃穆而无比鲜活……

    鸿鹄久翔,终至疲惫,夫子易老,心志未竟……

    冯志远老师要走了,街道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一双双送别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往事涌上了冯老师的心头,“1958年,在上海工作已有5年的冯志远老师,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离开新婚一年多的妻子,只身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中学支教。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冯志远老师40岁才得子。他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那就是在寒暑假回上海时。平时在校园中看到那些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他总情不自禁地与同事、学生们聊起自己的儿子。未经人事的学生,也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深深的父爱。有一次,儿子生病,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丈夫回去。可学生们马上要参加中考,冯志远老师权衡再三,硬是等到中考结束才赶回上海。此时,儿子已病愈。上世纪80年代,当身边的一些支边人员纷纷返回大城市时,他也想过给组织写报告。但由于舍不得自己的学生,他最后还是没有向组织上提出回上海的请求。”

    知其艰难而为之,结局固难测,道义实肩荷。冯志远老师放弃对大都市舒适生活的怀念,那每每让我们泪下的一句“一辈子就认准教书育人一件事”,是他唯一的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此时的冯志远老师仿佛听到了另一种召唤——两千年来支撑了华夏育人文化的精神强音——师魂!夫子之德,德配天地,固是古圣先贤之情怀,然而,生活在当代冯志远老师自从肩负起授业、解惑神圣职责的那一刻起,便立下了为之奋斗终身誓言,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此乃忠贞之节操,师德之风范。是很多人所难以彻悟的当代授业者“红烛一心,爱岗奉献”的伟大精神。在这个灯红酒绿,物欲横流时代,冯志远老师的情操是极其崇高和可贵的。“和煦的阳光,洒满长春市一汽家属院的一间普通房间。房间里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宁夏中宁县教了42年书的冯志远老师,如今静静地躺在长春妹妹家的床上。他已双目失明,左半身因脑血栓瘫痪。回忆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时的往事,是他最沉醉的时光。”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冯志远教过的学生有1万多名,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北大教授。谈及自己的一生,病榻上的冯志远老师用微弱的声音说:“最快乐的,是教学。我喜欢孩子们围着我,问这问那。”记者问老人还有什么愿望,他说:“还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四十三年的漫漫旅途,倾情奉献的无怨无悔,手捧细沙,缓缓滑落,带不走的就是这份此爱绵绵无绝期的伟大情怀。”

    其实,冯老师的精神已如莹莹的清月,流光四海,永存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灵的青空。那虚弱的病体所掩饰不住的,不正是天地间的那一股浩然的德气,那一种大爱的精神么。冯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与青春铸造了闪耀在人们心中的不灭的师魂。

    大漠之上又响起了清脆的驼铃,那是莘莘学子归乡的脚步么?冯老师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第三篇:爱岗敬业铸造师魂

    1爱岗敬业铸造师魂

    (女职工先进事迹材料)

    张智华

    涧西区南华实验小学

    2024年1月12日

    我叫张智华,是涧西区南华实验小学教师。1989年6月毕业于洛阳二师,2024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进修毕业,1995年12月小学一级教师。从1989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24年9月调入洛阳市涧西区南华实验小学。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一颗火热的心和满腔炽烈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

    一、提高境界,育人先育德。

    从教以来,我一直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工作中,我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平时教学中,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处处以良师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己任,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终身学习,只为教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果不重视更新自己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接班人,我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班学习、普通话培训学习、计算机初、中级知识培训学习、公修课培训学习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参加校、区组织的教学业务知识学习和校内外的教研教学活动。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之友》《师道》等教学杂志了解当前的教学教改动态等,积累别人的宝贵经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大胆创新,精心施教。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地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课堂上,我带着创新的意识去实验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采取“综合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使学生想学、乐学,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算?”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及时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活动讲究实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

    学”,变“学会”为“会学”。“我要学”、“学会”与“我要学并学会”都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我所教六年级两个班的差生比较多,他们基础比较差,学习数学很吃力,多次测验都没有及格过。他们主要是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他们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功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主动承担教研、教改实验项目的公开课,并根据自己制定的教改专题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和上好公开课。在任现职期间坚持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所上的课都得到了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本人所写的教学论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2024年河南教育7-8月刊登,2024年7月,论文《要“反思” 更要“前思”》在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第四卷第七期发表。河南省省级论文获奖7篇。

    四、日常管理,倾注爱心。

    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坚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甄小梅,她在上学期临近考试的前一个多月突然提出退学申请,经过了解后我才明白,她家里有三个姐妹,个个都在读书,而父母亲的收入又少得可怜,家里决定让她不要读书了。于是,我在班上发动学生捐款,同学们的捐款十分踊跃,有的同学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我把自己孩子的衣物和学习用品送给她。这件事我向学校领导作了反映,学校领导也相当重视,师生个个慷慨解囊为她捐款,最后为她筹得了新学期必须的资金。全班同学兴奋不已。给学生一颗诚挚的爱心,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我们班后进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也不自觉,有的性格内向,我针对这些情况,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上做到“三多”,即多谈心、多表扬、多家访。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谈心时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流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及时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就“小题大做”,及时给予表扬,给其信心,树其威信。平时一有空闲就和科任老师一起去家访,随时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交流转化信息。经过努力,他们的成绩进步很明显。

    另外,我还从学生的纪律、仪表、学习等方面做好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坚持开好周班会,落实教学上常规检查,抓好文明班的评比工作。几年来,我班学生都能做到团结友爱、勤奋好学、遵守纪律、敢于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个班风好、学风浓的良好育人氛围,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在2024年被评为洛阳市涧西区优

    秀班主任。2024年5月,我所带的六一班被评为洛阳市先进班集体。2024年9月,被评为涧西区优秀教师。2024年9月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

    五、哺育新人,无私奉献。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要的问题是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十几年的辛勤耕耘中,我一心在教学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把自己的一切抛在脑后,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了学生,每天坚持早上班,晚下班,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贫困生,经常是马路上的灯已亮多时,人们都吃过晚饭在路上散步,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家门。2024年3月。我妈妈因糖尿病病发症严重住院治疗,我白天坚持上课,晚上去医院伺候她,没有缺过一节课。2024年9月我刚调入南华实验小学,那时我老公在郑州上班,孩子才三岁多,我一个人照看孩子,有时孩子又生病,家务又繁重,但我没有缺过一节课,受到乡、校领导及家长的好评。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用一句话说,我无怨无悔,我没有因自己的私事请过一天假,耽误学生一节课,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在教育这块沃土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他们,编造他们美好的未来和希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铸造共和国的师魂

    河北鲍远阔

    各位领导,老师,在座的朋友们:

    晨光朦胧,我在抗震纪念碑的石雕下默立良久,又在古老而清新的月光中绕到一片地震遗留下来的废墟前.透过堆堆烟土,我仿佛看见了疾驰而至的火球和千奇百怪耀眼的光亮;我仿佛听到了飓风般的呼啸和轰隆隆沉闷的巨响.山崩地裂,房摇树晃,大地发泄仇恨般地疯狂痉挛,二十四万同胞丧生.我校刘华枝老师的一儿一女也不幸死于这场劫难.谁没有舔犊之情谁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失去了膝下绕行的一双小儿女,二十五岁的刘老师心里总是隐隐作痛.极目远眺,大地只剩下一片苍茫……亚里斯多德曾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悲痛过后,刘老师便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洒在教学中.刘老师二十九岁那年冬天,她刚怀孕两个月.刘老师给来问问题的几名学生讲完最后一道题,正要回家,突然一个学生跑来,说她班上的王大明头摔了很长的一条大口子,还在流血呢!刘老师一急,从楼上往楼下跑,一脚踏空摔了下去……王大明的头被及时止血包扎了,而我们刘老师的孩子却再也保不住了,医生诊断说她再也不能生育.丈夫闻讯,心如刀绞,他用双手使劲捶打着自己的头.苍天在上,你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夺走他们的孩子呢巍巍群山不语,回报给她的是满目葱茏;滔滔江河无声,流淌着她对党对人民的一片真情……填海的精卫啊!逐日的夸父啊!你们都来看看,她虽没有彩衣飞舞,没有功章闪耀,但她是天地间行走的最美,最神圣的精灵!她公而忘私,刚直不阿,不正是我们唐山人民抗震精神之所在,不正是我们共和国师魂精髓之所在吗

    二十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连年在区里排前几名,她以火一样的热情教育并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有位叫刘金成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家里只有重病的父亲,他想辍学.刘老师便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每月抽出几十元,从初中供到高中,又从高中供到大学毕业.当刘金成从税务局领取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望刘老师时,这个生性坚强的小伙子竟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任凭眼泪刷刷地流……

    由于长期站立,刘老师患了严重的静脉曲张.1983年冬天,有一天上课时,她实在支撑不住了,双腿一软,从高高的水泥台上跌了下来.学生们扑过来想扶起她,可她却强装笑容说:“我没事,你们快做练习去.”望着刘老师那痛苦的样子,学生们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刘老师不是将军,也不是劳模,然而为了神圣的事业,她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的奉献!在那之后不久,她竟分不清哪里是大雪堆,哪里是路,医生检查后说她左眼0.4,右眼0.3,患了严重的青光眼,必须马上手术治疗.可她想自己是班主任,又教着四个班的课,学生又临近大考,再说哪有足够的钱做手术呢于是她悄悄请别的医生开了些止痛药,硬撑到放假.后来,她再吃止痛药也不管用了,她才不得不来到医院做手术.医生诊断说由于耽误治疗,双眼已不可能完全恢复.学生们得知后,排着整整齐齐的队来到医院门口,班长捧着学生们捐来的夹杂着硬币的三百元钱,望着刘老师苍白的脸及缠着厚厚的白纱布的眼睛,他早已泣不成声.“刘老师啊,我们虽然看不到您往日两汪清水似的大眼睛,但我们却看得见您透明的心灵……”让历史停留在这一秒钟吧,让我为我们敬爱的刘华枝老师行一个深情的注目礼!青春会在这里留下美好,世纪会在这里刻下永恒的丰碑!

    我们晨观日出,暮看日落,珍视生命,忙忙碌碌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而我身边的刘老师,心中曾满布伤痕,但她从不慨叹命运的沉浮,像马尔克斯一样,她用行动著就了新时代的“《百年孤独》”.她正如一股山间的清泉,又像一轮九天的明月,带给我们一片清新,爽朗和光明.每当我在夕阳的余辉里注视着她瘦小而背略弯的身影,每当我亲眼目睹着她手提几块很重的小黑板,头发上,身上又沾满了粉笔灰的情景,我的心中便涌起一阵阵感动!望着她风中飘飞的白发,望着她眼角额头深深的皱纹,望着她那永远也不会让人淡忘的笑容,朋友啊,您难道不为祖国拥有这么好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刘华枝一样的人接过共和国教育这面大旗,延续着人类的文明;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唐山人,以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建设并改变着这座美丽的新城!

    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

    聚在一块,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个星空;

    站在一处,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信念不倒的墙!

    携起手来,让我们肩并肩,用青春和热血铸造共和国的师魂!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爱学生,铸造师魂

    关爱学生,铸造师魂

    小时候,坐在小小的课桌边上,双眼注目着讲台上诲人不倦的老师,心中充满了向往;长大后,选择了教师这个岗位,心中对此依然敬仰。教师,在我的心目中,已经超出了一个职业的概念,她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莫名的、说不清的、数千年流传的师生情谊。因为有这个职业的存在,让我更能感觉人世间人与人的关爱,因为有这个职业的存在,让我更能感觉到薪火相传的光荣与重担。作为教师,身上应该具备一直精神,一种育人与教书并存,文明与文化共生的精神,那就是—师魂。

    作为教师,不管是在教书,还是在育人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用爱去铸造崇高的师魂。师魂——永远是爱,这爱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并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

    师魂——永远是爱,这爱又是对学生的关爱。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青少年,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学生有了进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要引导他们走入更广阔的天地;学生有了过失,我们不能急躁甚至暴跳,要指导他们认识、改正错误,一切讽刺、挖苦都是下下策。作为教师,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因为,站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青少年。我找机会和他们拉拉家常,问问家里的情况,他也许会眉飞色舞的说玩游戏的时侯过了几次关,他也

    许会说自己在运动会上曾经得过名次,我很用心的听他讲他的事情,先不要打断他,教育的机会有的是,这样学生就会和你有了亲近感,变成好好学习的好孩子。同事中也有这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行为和举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这样就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会使学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诲,所以,只有让爱扎根于育人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师爱,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桥梁。其实,当老师的,总是想当个好老师,都知道要对学生付出爱心。但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贯彻老师的爱呢?

    1.严格。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懂得什么是对他们好,怎样对他们是不好。老师的爱,不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当然,老师的严格不是一种苛求,一种容不得学生犯任何错的苛求,老师的严格是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正确引导,体现在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培养创新精神的真诚付出。

    2.尊重。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

    3.宽容。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怎样做人。学生是个鲜活而又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

    谅解的就诚心谅解。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宽容,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

    师爱,吞吐着遥远的过去,呼吸着灿烂的未来;师魂在爱心和敬业这一神圣的洗礼中升腾呼啸,那是对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咏叹,让我们心中装满爱、用心付出爱,勇敢接受爱,让我们的三尺讲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不是一个冰冷的面孔,而是受益终生的爱的舞台!

    初到中学,当上班主任的我如同四面碰壁的猫,不知该把自己的力气使向何处,感到手足无措。接手班级才几天,几个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就提出要转班,让我更加茫然无助。“我是不是不适合做教师这个职业”这一念头在心中油然而生,看到身边的同事不断的走出这个战壕,更加剧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又不断的扪心自问,“做一行爱一行”,如果我连教师都做不好的话,还能做什么呢?如果我连教师都做不好的话,我又怎么去面对我的学生呢?于是我笨鸟先飞,开始了自己工作的“三陪”之路,陪学生学习,陪学生玩耍,陪学生谈心,早出晚归的生活让自己体验到,和学生相处是一种多么简单的快乐;但回家看到妻子在外学习自己则无暇照顾只有两岁孩子时,看到父母责备的目光时,我又感到,当好一个学生们认可的老师是如此的痛苦。三年的时间瞬间而过,学生张浪临走的一句话:“老师,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考上高中,谢谢您”,中考完后近60名学生全体起立,齐唱《感恩的心》,那一刻,感动装满了我的心,眼角流淌着幸福的泪水。不仅如此,循循善诱的马大诗人,兢兢业业的张燕老师,勤勤恳恳的钟正烈,严谨治学的李鸿,他们也让我明白收获工作中的挚友是如此的幸福快乐……教师是清贫的,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但我爱这个职业,我愿意用无私的付出,收获心灵的硕果。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只想着学生。虽然物质上的清贫和繁重的工作让我们痛苦,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快乐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稚嫩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就是这种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造就了我们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铸就了我们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师德,师魂。痛并快乐着,我们的职业让我们痛并快乐着,痛的是我们微薄的收入,如牛一样的工作,社会对我们的责备依然够多,投向我们的目光依然不屑一顾;可是面对学生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依然能在痛苦中坦然的去享受那一份简单的快乐。

    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他们安然地离去,我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之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追求与安慰

    但求桃李香

    时间:2024-07-16 09:24来源:未知 作者:淘稿网

    原创代写文章哪里去,淘稿网原创写作平台来帮您!代写热线:***陶老师

    最新师德演讲比赛稿—但求桃李香

    带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向往,带着青春的梦想和蓬勃的激情,我踏进了小学这片 孕育未来希望的园地。当我穿过它前面的花环,真正融身其中时,才切实体会到了教师的含义。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是播在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种子,就是师德。但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对师德的理解还只是微乎其微。然而吴*同志用她的先进事迹诠释了师德的概念,让我更深刻得理解了师德的内涵。

    我们说,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在我校争创国内一流地方性理工大学的征途中,一流的师德师风必将反映着我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更是哈理工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我们看到,正是广大教师的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前赴后继、无私奉献,才铸就了哈理工56年的光辉历史,才谱写了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的美丽华章,才可以让我们展望哈理工的宏伟蓝图!

    尊敬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以良好的师德擎起教育的蓝天!



    推荐阅读:
    “优化教风,铸造高尚师魂”征文
    两学一做如何开展(合集五篇)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总结
    留住关键人才与核心员工的方法(汇编)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党课讲稿提纲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