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致辞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我国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情况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香如梦 时间:2024-08-07 04:06:4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我国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情况

    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4%,低于7.5%的年度目标

    多省市近期发布总额超过7万亿的“微刺激”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根据全国11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24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15%,小麦减少0.56%,玉米增长1.75%,棉花减少6.77%。目前,主产区苗情正常。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347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1607万吨,增长3.5%。

    二、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集体企业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1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中部地区增长8.9%,西部地区增长10.4%。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2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773亿元,同比增长

    4.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0.81%。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793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主营活动利润7396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

    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644亿元,增长14.5%;民间投资44303亿元,增长2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6.4%,中部地区增长20.2%,西部地区增长1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一季度到位资金9574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2%,国内贷款增长15.3%,自筹资金增长15.6%,利用外资下降6.2%。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5015亿元,同比增长12.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6.8%。房屋新开工面积290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01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7%。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263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9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2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731亿元,同比增长

    6.6%。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275亿元,增长9.7%,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815亿元,增长51.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553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28亿元,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55616亿元,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8409亿元,增长10.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1.23%。

    五、外贸出口同比下降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902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30025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913亿美元,下降3.4%;

    进口2899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746亿美元,增长1.6%。进出口相抵,顺差102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7.4亿美元。3月份,进出口总额2031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325亿美元,同比下降9.0%。其中,出口1039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701亿美元,下降6.6%;进口992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24亿美元,下降11.3%。

    六、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5%,烟酒及用品下降0.7%,衣着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5%,居住上涨2.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9%,油脂价格下降5.1%,猪肉价格下降6.6%,鲜菜价格上涨5.8%。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5%。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3月份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3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5%。

    七、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24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694元,同比名义增长14.0%。一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933万人,同比增加288万人,增长1.7%。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681元,增长10.1%。

    八、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内需贡献继续提高。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

    2.53,比上年同期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效。一季度,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3%。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狭义货币(M1)余额32.77万亿元,增长5.4%,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3万亿元,增长5.2%。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4.9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9.10万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0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612亿元。

    总体看来,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继续取得新的进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促改革,科学调控稳增长,坚持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不动摇,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力促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隆德县202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隆德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3月24日)

    一、经济运行情况

    1-3月,我县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强县、绿色生态立县、文化旅游兴县、科教和谐铸县、凝心聚力建县”五大战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00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00万元,增长15.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550万元,增长10.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50万元,增长23.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00万元,增长

    7.3%。预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

    二、主要措施及作法

    一是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设施农业做大做强上下功夫。量化目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在全县掀起拱棚搭建、温室播种的新高潮;二是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上作文章。高起点、高水平规划了我县全民创业产业集中区,形成了政府引导,多元化建设的新机制,目前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三是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全县结合县情统筹规划了四大类58项总投资13亿元的项目,按照限时办结,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促进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全面展开,这些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将极大拉动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四是在落实区市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求实效。我县将移民工程列为全县的头号工程,制定了五年移民规划和2024年实施方案,尤其是已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县内生态移民点的征地、拆迁等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一季度的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但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建设水平不高,种植技术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效益不够显著,特别是今年受持续低温、干旱、大风气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缓慢,拱棚搭建和春季播种的难度很大;二是受环境、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制

    约,招商引资的难度很大,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的任务很难落实,工业短板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地方财政困难,融资渠道狭窄,发展经济与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确保我县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健康运行,下一步将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高马铃薯、瓜果蔬菜、畜牧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和水平。实施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工程,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二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农村能源示范推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拓展就业领域,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目的,扶持和加快服务业发展。要着眼于增加就业岗位、扩

    大消费需求、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医疗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服务的农村服务业。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改善民生为目的,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是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做到“抓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项目带动为纲”,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和载体作用,增总量、调结构、蓄后劲。采取明确责任,限时督办的管理措施,开工建设高级中学、教师周转房、校舍安全改造、中医院住院部、司法局业务用房、档案馆、高速公路引线、县城集污管网续建、淤地坝除险加固、流域综合治理、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同时,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规范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储备。深入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劣势,找准国家投资方向与县情的切入点,突出现代农业、农田水利、生态保护、交通道路、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筛选、论证一批关联度高、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充实完善基本建设项目库,抓好项目动态管理,做到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及时推介,切实把项目储备库建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库。三是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紧盯中央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的投资导向,尤其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投向“三农”、城镇基础设施、生态防护、交通道路、社会事业等领域,我们将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各厅局衔接沟通,上下联络,全面出击,勤跑善争,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及自治区项目支持,使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户我县。

    第三篇:2024年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2024年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三走三送三增”活动,大力实施品质智造,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XX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X.X%。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X.X%;第二产业增加值XX.XX亿元,增长X.X%,其中工业增加值XX.XX亿元,增长X.X%;第三产业增加值XXX.XX亿元,增长X.X%。三次产业结构比为X.X:XX.X:XX.X。

    一、农业生产小幅增长,畜牧业继续减量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X.XX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X.X%;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X.X%。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X.XX千公顷,下降XX.X%,蔬菜种植面积为X.XX千公顷,下降X.X%。畜牧业生产继续减量。全市家禽存栏XXX.XX万羽,下降X.X%,家禽出栏XXX.XX万羽,增长X.X%;生猪存栏X.XX万头,下降X.X%,生猪出栏X.XX万头,下降XX.X%。全市水产品产量XXXX吨,增长XX.X%。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显著改善

    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XXX.XX亿元,增长X.X%;重工业实现产值XXX.XX亿元,增长XX.X%。分行业看,传统产业中,纺织行业实现产值XXX.XX亿元,增长XX.X%,其中,经编和家纺行业实现产值XX.XX亿元和XX.XX亿元,分别增长X.X%和XX.X%;皮革行业实现产值XX.XX亿元,下降X.X%。新兴产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产值XX.XX亿元,增长XX.X%;时尚制造业实现产值XX.XX亿元,增长XX.X%;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XX.XX亿元,增长XX.X%。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XX.XX亿元,增长XX.X%,其中利润总额XX.XX亿元,增长XX.X%。

    三、旅游业持续发展,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XX.XX亿元,同比下降X.X%,接待游客总数XXX.XX万人次,增长X.X%,其中接待国内游客XXX.XX万人次,增长X.X%,接待海外游客X.XX万人次,增长XX.X%。国际旅游外汇收入XXX.XX万美元,增长XXX.X%。X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XXXX.XX亿元,增长XX.X%,其中,住户存款余额XXX.XX亿元,增长XX.X%;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XXXX.XX亿元,增长XX.X%。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总体良好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X%,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XX.X%。从投资结构看,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XX.X%、XX.X%和XX.X%,民间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增长X.X%。

    五、市场消费增势良好,城乡市场发展均衡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XXX.XX亿元,增长X.X%;乡村消费品零售额X.XX亿元,增长X.X%。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X.XX亿元,增长X.X%;零售业实现零售额XX.XX亿元,增长X.X%;住宿业实现零售额X.XX亿元,下降XX.X%;餐饮业实现零售额X.XX亿元,增长X.X%。

    六、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民生支出不断增加

    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XX亿元,增长XX.X%。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X亿元,增长XX.X%,其中用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XX.XX亿元,增长XX.X%。

    七、对外贸易稳中有进,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增长

    一季度,全市累计进出口总额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出口XXX.XX亿元,增长XX.X%,进口XX.XX亿元,下降XX.X%。出口商品中,医药化工、印刷包装和机电高新出口增长较快,完成出口XX.XX亿元、X.XX亿元和XX.XX亿元,分别增长XX.X%、XX.X%和XX.X%。一季度,全市合同利用外资X.XX亿美元,下降XX.X%;实际利用外资X.XX亿美元,增长XX.X%。

    八、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支出稳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X%,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增长XX.X%。从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XXX元,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XXX元,增长X.X%。

    九、物价水平总体平稳,衣着价格出现下跌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X.X%,比上年同期回落X.X个百分点。从分类情况看,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五涨三跌,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X.X%,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X.X%,居住价格上涨X.X%,食品烟酒价格上涨X.X%,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X.X%;衣着价格下降X.X%,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X.X%,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X.X%。

    第四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第一节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第二节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强化海域和海岛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权市场机制,推进海岛保护利用,扶持边远海岛发展。统筹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控制近海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围填海管理,严格规范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海洋综合调查与测绘工作,积极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双边多边海洋事务磋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第一节 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第三节 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发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培育发展一批高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第四节 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第一节 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第二节 积极发展旅游业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第三节 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

    第四节 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途径。

    第二节 完善服务业政策

    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第五节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第二节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第三节 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第四节 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第一节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奖惩制度。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

    第三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提高土地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

    第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和勘查开发布局优化。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推进规模化开采。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15%。

    第二节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四节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推进甘肃省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第二节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三节 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一节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二节 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三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一节 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推动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加强雨洪资源和云水资源利用。推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节 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加大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加强海堤达标建设和重要河口综合治理。搞好跨界河流国土防护治理。

    第三节 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开展重要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2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一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第二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第五篇: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钢铁是几乎所有的产业不可欠缺的基础素材,其制品用途广泛、种类多,没有钢铁不会有现代的社会,可以说,民生一日不能没有它。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把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分析我们国家钢铁行业的目前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钢铁产业将是中国21世纪的首席产业!

    一、钢铁产业是中国21世纪的首席产业

    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阳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的希望和前景,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同时存在的。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有些方面还很落后,加工和制造业对新材料还有相当大量和急迫的需求,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对钢材的需求仍然旺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年1亿吨钢产量是不够的。这一切都表明,钢材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可观,钢铁工业发展的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必须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钢铁材料方面的基础。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当然,潜在钢材市场的形成和开拓,有赖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只有钢铁工业一枝独秀是不行的。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新建、重建和改建一些大型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量优质的钢材,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我国居民住宅业的兴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各种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另外,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对钢铁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我国钢铁市场需求不仅不会萎缩,而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继续增长。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将继续保持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但消费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到2024年消费板管比由2024年的40%提高到44%。(《冶金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国家经贸委2024年6月25日发布。)

    从技术方面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连铸比、吨钢综合能耗、成材率、板管比虽有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广阔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空间。总体看来,钢铁行业在我国不但不是夕阳工业,而且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从加入WTO的影响分析,在加入WTO以前,我国钢铁产品的关税已接近WTO的要求,因此我国加入WTO后降低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大。但我国在入世前实行的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打破和以产顶进、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取消会

    对我国的钢铁行业造成一定冲击,普通钢材将面临价格、品质、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我国短缺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如镀锌板、油井管、汽车用冷轧薄板、彩涂板及特种钢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但加入WTO对我国钢铁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发展契机。加入WTO以后,我国能够享受到原材料进口方面的关税优惠,改善我国铁矿石品质不高的状况;钢铁行业的国际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有利于我国企业加速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提高包括资金、设备、人力、原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加快发展。

    今后10年,我国钢铁工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在继续提高连铸比的同时,努力提高铁水预处理比与精炼比,使钢质纯净度有较大的提高;调整钢材品种结构,开发新的超细晶粒、高纯洁度、高均匀性的新一代钢铁材料,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扩大先进装备的比重,使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建成几个精品生产基地;加强环保,治理污染,保持与环境协调发展。

    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情况是:(1)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2)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中厚板、合金钢钢材;(3)能力大于需要、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阳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二、近期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强的原因

    近来,钢铁板块悄然走强。究其原因主要是:

    1、需求稳步增加是钢铁板块走强的根本性原因。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都比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的需求出现强劲增长,国内钢铁需求也在近两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此外,出于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许多跨国公司把我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采购链,除将本土或其它地方的生产部门转移到我国来以外,还大力加强在我国的原料采购力度。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拉动了作为原材料的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由此看,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都对钢铁行业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从而为整个钢铁板块走强提供了坚实的行业基础。

    2、投资理念的变化是钢铁板块走强的市场因素。市场已经开始由传统的重视小盘股转变为以价值型投资为主,蓝筹股明显受到市场青睐。无论是出现短暂井喷行情的中信证券、皖通高速、中国联通,还是震荡攀升的中国石化、上海汽车等个股,无不是大盘绩优蓝筹股。就钢铁板块来看,一方面是流通性好,比较适合大资金进出;另一方面,钢铁板块长期乏人问津而绝对价偏低、筹码分散,介入相对安全;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大多业绩较稳定,因而更适合追求稳健投资回报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因此,钢铁板块以其较大的流通盘和优良的业绩,较容易受到价值型投资者的关注。

    3、钢铁股的走强有其基本面的因素在支持。从行业背景来看,由于美国实施保护本国钢铁业的措施,欧盟、日本和我国均都先后跟进,致使钢铁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价格上涨,基本面的好转直接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业绩的切实增长,这点从钢铁类上市公司年报中就可明显反映出。如韶钢松山去年每股收益达到0.625元,宝钢股份也有0.341元,唐钢股份每股收益为0.387元。而从股价上来看,许多钢铁股的市盈率都不足30倍,甚至不到20倍,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正是因为价值的被低估而导致股价回归。

    4、钢铁板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绝对股价普遍不高,如鞍钢新轧,股价在4元以下,而几乎所有的钢铁个股价格都在10元下方,如此低的市盈率和绝对价位,以及较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市场资金,一批投资基金也纷纷成为其长线投资者。如新华证券投资基金、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兴和证券投资基金均位于宝钢股份的十大股东之列,景宏证券投资基金、天华证券投资基金、裕阳证券投资基金、华安上证投资基金是邯郸钢铁的大股东,而其它钢铁个股的十大股东中也都有证券投资基金的身影。这表明在经过行业分析和各种调研之后,证券投资基金已把钢铁股作为其长线投资的主要品种。

    5、从市盈率角度分析,钢铁板块后市有继续走强的潜力。市盈率是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发达资本市场通常将15-20倍市盈率作为长期投资的价值尺度。而沪深两市由于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市盈率普遍偏高,平均约为40倍。相比国内证券市场平均40倍市盈率,钢铁板块的绩优上市公司市盈率基本在15倍左右,即使按照欧美等发达资本市场的价值尺度,钢铁板块的市盈率也属于较低水平。另外,综观目前的股价水平,目前钢铁板块的价格普遍在3-6元一线,而其净资产普遍为2-3元以上,投资价值明显被低估。因此,该板块后市仍将有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中长线有走强的潜力。

    三、投资首席产业,获取丰厚利润

    综上所述,钢铁板块具有如下特点:(1)基本面好,(2)未来发展前景广阔,(3)目前整体仍处于低价区域。(4)目前市盈率低。因此钢铁类上市公司应该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钢铁股的走强仍将延续,这是因为其平均市盈率依然在20倍附近。另外从资金面来看,有资金在加速流入这个板块迹象。



    推荐阅读:
    我国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情况
    建党90周年演讲
    机关文稿写作举要[推荐5篇]
    初中作文批语(范文)
    一切为了群众》观后有感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