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xx县引导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
新社会阶层人士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律师、经纪人等)、自由职业人员。几乎函盖了除公务员、国有企事业职工、农民之外的所有社会从业人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健全完善,新阶层人士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更加显现。近日,我们就引导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新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
xx县新社会阶层人士大约有3.8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其中个体工商户1.7万人,私营企业主(雇工8人以上)1500多人(餐饮业、建筑队、商业门店、小棉纺、砖厂、交通运输业等),自由职工(外出打工人员)1.5万人,其余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人员大约有千余人。
二、搭建平台,为新的社会阶层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新阶层人士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层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致使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执行的态度各异。如何引导新阶层人士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中心任务做出贡献,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工商联工作一个新的着力点。
(一)根据不同新的社会阶层需求,抓好服务,增强工商联工作的亲和力
xx县工商联对非公有制企业实施了“十项承诺”。①凡是符合加入工商联的企业、团体、个人,接到入会申请书三日之内(节假日后延),办理完所有入会手续、不具备入会条件的,讲明原因,积极主动协助补办有关手续。②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和建议。③引导会员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④为会员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会计、审计、融资、咨询等服务。每半年举办一次工商专业培训,帮助会员改进经营管理,照章纳税,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⑤组织会员举办和参加各种对外展销会、交易会,组织会员出国、出镜考察访问,帮助会员开拓国内国际市场。⑥搭建会员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和世界各国工商社团及工商经济界人士联系的桥梁,传递信息,联络友谊,促进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的发展,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⑦为会员提供有关证明,协调关系,调解经济纠纷。⑧发掘并推荐会员中政治素质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能真正热心参政议政的人员参加到人大、政协中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目前,新阶层人士中,被选为新一届人大代表的有3人,被选为新一届政协委员的有7人。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引导会员树立社会主义公私观、信用观、义利观和法制观,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⑩承办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事项。我们把“十项承诺”刊登在xx工商联简报上,印发15万份,免费发放到个体工商户手中,并在县电视台播三天。县政府副县长、工商联会长xx就“十项承诺”内容在县电视台做了答记者问。受到了广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的热情反映。台商合资企业xx脱水有限公司正在为办理有关部门手续而发愁时,工商联得悉后,及时上门服务,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手续,台商连连称赞xx的投资环境。目前,该企业二期工程已上马。
(二)搭建平台,增强工商联工作的渗透力
我们通过设计载体、搭建平台,把工商联工作渗透到各项活动中,一是成立了“棉纺织行业商会”、“餐饮行业商会”,各乡镇工商联分会。各行业商会和乡镇分会以聚心聚力聚智为宗旨,定期不定期举办工作会、联谊会,企业家们借助联谊会这个舞台,相互沟通,交流经营之道,增进友谊,沟通信息,促成合作。二是在本县开展五送活动,即送法规、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方便。工商联办了简报,开辟了“政策法规”、“民企风采”、“ 经营管理”等8个专栏,及时反映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呼声,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受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广大统战成员的普遍欢迎。三是开展“争创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活动,扩大了党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影响,同时也借助他们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的资源,为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依托党建,增强工商联工作的凝聚力
全县共有民营企业400余家,规模企业189家,从业人员26480人,其中党员120人(不含在外地创业人员),企业主党员47人。我们本着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协调,在非
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总支6个,其中北京市xx籍外出务工人员党总支一个,独立企业党支部62个,其中22家企业实行企业法人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初步形成了有企业就有党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的局面,民企建立党组织使在民企工作的党员找到了有家的感觉。同时也使在民企工作的大学生,有上进心的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已有170人写了入党申请书,有39人被列为党员培养对象。实践证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不仅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而且满足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愿望,为发挥工商联工作的凝聚功能提供了保障。
三、存在问题
①由于新阶层人士成份复杂,且人员流动性大。比如经纪人队伍、自由职业人员、个体户等,其思想动态不易掌握,在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方面工作难做。
②由于新阶层人士来自不同的行业和战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如个体工商户中掺杂兑假、短斤小两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私营企业主偷漏税现象也偶而有之。
四、建议
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可促进新的阶层人士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建议:
(一)健全管理网络,做好协调服务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性的工作。工商联应将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建立信息库,全面掌握新社会阶层各个方面人士的基本情况,建立电子档案名册,便于更好地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二)建立定期互访制度,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针对新的阶层人士成员结构具有多层次、分散性、流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应建立登记制度,并实行定期互访,对重点代表人士进行重点掌握,并建立档案名册。
(三)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搭建参政议政平台
在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的“新阶层人士”代表名额中,适当提高代表和委员的比例,为他们更加广泛地参政议政,施展才智搭建平台。
第二篇: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情况调研
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情况调研
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情况调研2024-02-02 23:02:37
优 化 载 体 加 强 服 务
积极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遂川县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内地山区县的遂川也涌现一大批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导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据统计,目前遂川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超过1000人。对社会新阶层人士,遂川县高度关注、积极支持、依法监管、有效引导。县委统战部敏锐地把握其态势,及时跟踪研究新情况,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开拓精神,主
动介入新的社会阶层,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坚持“团结来自服务、服务增进团结”的指导思想,切实搞好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帮助服务工作;坚持“寓教育于引导之中”的方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予以积极引导。通过多措并举,我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深深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融入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中。近几年来,社会新阶层人士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捐钱捐物,积极参与扶贫活动,积极投身于“光彩事业”中,在抗洪抗旱救灾、助建希望小学、扶助弱势群体、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遂川县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优化载体,主动贴近社会新阶层人士
一是为社会新阶层人士建立档案。组织人员对全县范围的社会新阶层人士进行调查摸底,对一些具有代表性人士建立档案,目前,已为100多名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立了
档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成立经济性组织,发挥“桥梁”作用。我县社会新阶层人士主要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构成,因此,我县以各类经济组织为“桥梁”,主动介入社会新阶层人士,密切关系,掌握动态,加强沟通。根据我县社会新阶层人士的行业分面特点,重点成立了小水电经济协会、板鸭生产销售协会、流通协会、乡镇商会等经济性组织。工作中,充分发挥工商联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中的优势,由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任工商联党组书记,开拓了联系渠道。三是以社区为依托,拓宽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的作用,开展了“统战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以县城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较多的东路社区为试点,把统战工作纳入了社区党组织工作范围,与组织部门协调,把统战工作列入社区党组织工作的考核内容,县委统战部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定期组织召开社会新阶层人士座谈会,有重点地
走访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密切相互关系。四是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先后组织了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知识分子开展以“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四下乡”活动,为群众排忧释疑;组织社会新阶层人士到西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乡镇调研,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以“十企联十村”工作为契机,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非公有制企业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他们在资金、物资、文化等多方面给予乡村大力支持。今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分别在救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捐赠物资达30多万元。
(二)强化机制,全力帮促社会新阶层人士发展
1、建立定期座谈机制,提高社会新阶层人士的主人翁意识。定期组织社会新阶层人士召开座谈会,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听取他们对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向
他们通报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工作计划及当前的一些新政策、新决议,在出台新的政策决议前,通过电话、问卷、座谈等方式征求社会新阶层人士意见,并梳理成材料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今年来,我县召开了5次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在工业园区建设、城市改造、林改等多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唐彩中学校长关于上学路段学生安全存在隐患、江南汽运公司老板关于停业期相关规费未能免除、小水电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网改造,解决发电容易上网难的问题等多条建议在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后,立即责令相关单位给予了解决和解释,切实提高了社会新阶层人士的主人翁意识。
2、实施联系帮扶机制,解决社会新阶层人士困难。开展了“1+10”联系帮扶制度,每名机关干部负责联系10名社会新阶层人士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人物,不定期走访他们,收集各类意见和信息,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在部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帮助解决香港南益集团南丰纺织厂招收工人、金海洋光电公司租用临时厂房、荣昌五金厂资金短缺等问题。协同工商联对具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宣传,先后对百姓福大药房总经理冯秋明、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诗伟、江西顺达摩托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康雄等人进行了宣传,并协同宣传部对身残志坚的遂川奔腾电脑培训中心老板朱坚进行了重点宣传,目前,朱坚已成为23名的首届感动吉安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社会新阶层人士政治待遇。认真筛选,建立了社会新阶层人士代表人物信息库,其中对110名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立了个人档案,从中筛选了14名入选省人才库,推荐17人入选市人才库。在工商联和政协面临换届的情况下,对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优秀人员认真考察,向上推荐了3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担任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拟推荐21人担任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高了社会新阶层人士的政治待遇。
(三)加强服务,切实提高部门凝聚力
一方面,以解决社会新阶层人士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提高部门形象。和工商联联合举办了“民营经济理论与实践”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为参加培训的企业主和管理人员授课,邀请县相关部门的领导针对本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参训人员讲解,提高了社会新阶层人士的综合能力;协助新办企业做好证照办理、厂房建设、员工招收等工作,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重点是为香港南益集团和由返乡创业人士杨海创办的金海洋光电科技公司做好相关帮扶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发挥部门优势,为社会新阶层人士创办的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帮助县恒基碳酸钙有限公司申请了500万的扶贫贴息贷款,帮助荣昌五金厂向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申请了100万的贷款。
另一方面,以提高社会新阶层人士政治待遇为抓手,切实增强部门凝聚力。对于社会新阶层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县委统战部重点培养,适时推荐,使社会新阶层人士的政治待遇得到显著提高。先后安排了3名优秀人士在工商联担任副会长,安排了21名人士在工商联担任常委和执委,推荐了5名代表人士担任了县人大代表,17名代表人士担任县政协委员,在今年的换届工作中,重点考察了几名社会新阶层人士的代表人士,并向上推荐到市人大、政协担任代表或委员。
二、我县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解决实际问题难,工作载体作用不显。虽然为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我县新成立了诸多各类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商会,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载体往往只能起到一定的沟通联络作用,对一些成员关心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且统战部也主要依靠与其它相关部门
协调沟通帮助解决社会新阶层人士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在解决一些急难问题时成效不显,从而使得这些工作载体在社会新阶层人士心中的地位比较低下,载体应有作用未能发挥。
2、发挥部门作用小,工作对象沟通较难。我县新社会阶层人士主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他们大都在一个或多个行业取得成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在我们主动贴进时,由于部门不是权力部门,对他们事业的影响力和帮助都较小,且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因部门的特殊性无法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统战部门的看法是“低人一等”,对统战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经济人士,作为一般的统战干部很难有机会联系沟通。
3、部门工作经费少,工作开展力度欠缺。统战部门本身就是一个集沟通与服务一体的部门,其它部门在工作中可以行使一定的权力,而统战部门则只
能在谈心交友中开展工作,部门经费本身较少,而随着新阶段新形势的变化,工作对象越来越广泛,这样一来,本身就紧缺的工作经费就更为短缺,在工作中没有能力组织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导致工作力度欠缺,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对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建议
1、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社会新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人员构成,他们大都具有学历高、经济头脑活、有一定经济实力等特征,因此,应把统战工作寓于人才工作、社会就业工作、工商联工作中,通过人才办、人事局、工商联这些载体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掌握情况,把握思想,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成效。
2、加强培养,提高政治待遇。帮助社会新阶层人士加快发展,提高社会新阶层人士政治待遇,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是统战部门在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工作时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社会新阶层人士往往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因此,在工作中就针对社会新阶层希望提高政治待遇的迫切愿望,正确加以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考察,把一批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经济上服从大局的优秀人士推荐到人大、政协担任代表或委员,从而增强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自觉性。
3、增加经费,确保工作成效。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基层开展工作的“瓶颈”,近年来,统战部和民宗局合暑办公,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工作经费一直在原来的水平上停滞不前,没有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加以调整。而统战部门又不是有行政性收入的部门和能“化到缘”的权力部门,工作经费本身已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在开展社会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必然受到经费制约影响成效。上级统战部门应根据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向财政申请增加统战部的工作经费预算,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
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第三篇: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4年8月27日 来源:XX党政办公室
【收藏本文】 浏览 910 次 XX镇党政办调研室
近年来,XX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产业布局,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使镇域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镇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路子,并于2024年7月被市政府授予全市第二批经济强镇称号,一个竞争实力雄厚、发展后劲强劲的经济强镇正稳步前进。
一、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自2024年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以来和2024年底班子换届后,镇委、镇政府在审视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强镇富民”作为奋斗目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建立镇、三产旺镇、科教兴镇五大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富,确保稳定,镇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中上水平,跻身全市9个经济强镇(区)行列。据统计,2024、2024、2024、2024年分别完成本地生产总值
亿元、亿元、亿元和
亿元,同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以下简称“比增”)
%、%、%和 %。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亿元、亿元和 亿元,比增 %、%、%和 %;分别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元、亿元、亿元和 亿元,比增 %、%、%和 %;分别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亿元、亿元和 亿元,比增 %、%、39.82%和28%。分别实现财政收入1.62亿元、亿元、2.3亿元和3.36亿元,比增21.9%、20.6%、16%和55.9%。分别实现税收4.21亿元、5.03亿元、6.38亿元和8.22亿元,比增30.6%、19.5%、26%和31.5%。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趋向优化。
根据发展实际,XX立足“三个坚持”,全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是:2024年为11:66:23,2024年为10:69:21,2024年为7:73:20,2024年为7.47 :71.2 :21.33。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发现,随着农业增长幅度逐渐放缓,镇域经济开始由“二产主导型”结构向二三产同步增长、三产作用逐步增强的结构转变。一是坚持第一产业精细发展,提高特色农业富民成效。树立科学经营农业的新理念,以精细发展特色农业为取向,优化农业结构。目前全镇形成了以水产、花木、蔬菜、生猪为主导的特色高效农业格局,被授予“中国脆肉鲩之乡”,农业产值多年稳居全市第一,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二是坚持第二产业优化发展,提升经济强镇竞争力。积极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着手,走内涵发展道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赢得新的飞跃,一大批“科创式”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中顺、隆成、力劲、盛兴、三和、东方、海霸等一批站在产业和行业前端的龙头企业。三是坚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再造XX跨越新优势。将第三产业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物流、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24年第三产业大幅提升,增幅达到37.88%,创近年新高。
(三)优势产业发展强劲,镇域经济自成一体。
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XX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优势支柱产业竞相发展,“复合型”经济体不断增强。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9大优势产业,并各自拥有了一批在业内赫赫有名、站在行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3家,1亿元以上的30家:一是小家电产业,以鞍兆电器、安铂尔为代表,2024年产值约28亿元,税收约9000万元。二是日用制品产业,以隆成、易惠、易利等为代表,产值约23亿元,税收约8500万元。三是建筑材料产业,以三和管桩、盛兴幕墙等为代表,产值约24亿元,税收约8000万元。四是造纸印刷包装产业,以中顺纸业、正业包装等为代表,产值约20亿元,税收约7000万元。五是五金灯饰产业,以创英灯饰、和润五金等为代表,产值约21亿元,税收约6500万元。六是塑料化工产业,以新冠胶粘、联冠胶粘等为代表,产值约16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七是装备制造产业,以力劲机械、正洲气门、中勤机械等为代表,产值约22亿元,税收约4500万元。八是办公家具产业,以东方家私、中泰龙、东港家具等为代表,统计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3500万元。九是纺织服装产业,以祥兴制衣、利达针织等为代表,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3000万元。
实践证明,XX这种不以一种单一产业为支撑的镇域经济,虽然没有“一镇一品”式区域经济的“经济名片”响亮,产业特色不鲜明等,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初步壮大起来的优势产业,在自身拥有的市场抵抗力、引资吸引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魅力”。
(四)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发展后劲强而有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XX迎来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来,XX通过全力打造“政策‘低’、服务‘高’、环境‘优’”三大品牌,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一是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全镇个体工商户有3865家,私营企业893家。至2024年底,个体工商户达4039家,新增503家;私营企业1298家,新增134家;外资企业189家。二是质量稳步提高。一方面是规模企业不断壮大。规模企业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镇规模企业达到325家,其中属于民营企业的有200多家。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目前,XX拥有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龙头企业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参与制修订各类国家级行业标准8个,特别是中顺纸业、三和管桩、盛兴幕墙3家企业跻身“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行列。
(五)招商引资实现突破,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在强化引资环境建设的同时,XX主动承接港澳台以及国际产业的转移,采取 “以诚引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和“乡情招商”等有效做法,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一大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并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活力也明显增强。一是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为了充分利用拥有的水陆交通区位优势,XX强化三产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去年6月,投资达35亿元,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奠基,该项目占地2200亩,预计建成后每年配送药品的金额可达800亿元,可为XX每年带来10多亿元的税收。二是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成主角。通过提供诸如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推动增资扩产成为不少优势企业的自觉行动。2024年新上增资扩产项目79个,占新上项目总数的73%。其中,三和管桩、三和建材就增资415万美元,推动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做强集团。三是外资企业发展迅猛。如首家落户XX的欧洲企业鞍兆电器,自2024年投产以来,仅3年时间就壮大成为全镇十大纳税大户之首,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今年又计划进一步扩大投资,向更大规模迈进。四是骨干企业谋求上市。重点培育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上市,提升工业的实力。目前,盛兴股份、中顺纸业上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顺纸业可望今年年底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盛兴股份力争明年上市。同时,积极推动三和管桩、利华整染、丽景房地产等一批骨干企业分期分批上市。
(六)创新战略不断深入,科技实力稳步提升。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树立产业新标杆。
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并以此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目前XX共获得1个“亚洲品牌500强”、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7个国家免检产品和18个省名牌名标(工农业类),名牌名标数量位居全市第三。中顺纸业坚持“品牌兴企”策略,先后创得“C&S”、“洁柔”、“太阳”三个品牌,其中“洁柔”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技术攻关,也拉动企业跻身于省清洁生产企业、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行列。二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扶持企业申报科技立项等手段,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掀起了一股科技创新的新热潮,2024年申报省级项目为历年之最,也居全市前列。其中,1家企业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3家企业申报了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等。三是启动技改贴息,推动产业大升级。启动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安排100万元财政预算作为启动企业技术改造的专款,开创了我市首个镇区运用技改项目促企业扩容的先例。近三年来,全镇共启动29个市级技改项目和20个镇级技改项目,项目累计总投资10亿元,增加经济总量60亿元。在2024年8月上旬召开的全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XX3个科技项目受到市表彰。全年全镇企业投入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将会突破3亿元,比2024年增加1亿元以上。2024年技改投资呈现两个特点:一方面是以设备投资为主。设备投资达1.12亿元,占总投资的74%,比2024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其中实施“零土地技改”的项目有7项;另一方面项目技术含量高。其中高新技术项目2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项目3项、循环经济和环保节能项目4项。四是专利工作全力推进,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来,XX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隆成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的“婴童车(高脚)”获得中山市2024专利金奖;中顺申报的“一种卫生纸纸卷”、佐敦音响防盗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遥控器”获得专利优秀奖等。五是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结硕果。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目前XX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认定了2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3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00多项,解决了技术难题206项。
(七)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切实改善。
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第一要素,也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XX依托硬环境的优化、社会环境的改善,带动服务环境的提升,实现了发展环境的整体进步。去年7月,考核鉴定组通过严格考核一致同意XX通过国家卫生镇考核验收;9月,国家爱委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镇。一是强化外部环境建设,增强硬实力。近年来,XX以创建国家、省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以“三纵五横”路网建设为依托,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并举,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已经步入了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城镇环境改善最明显的新时期。目前城区道路硬底化达到98%,下水道管覆盖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0.21%,人均绿地面积11.2平方米。落实保洁制度,主要街道16小时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封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还投入2024万元,改善全镇村居民住宅区的道路。据调查,群众对XX的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公共场所和厕所卫生等项目的满意率达到96.15%。二是强化社会环境建设,增强吸引力。作为省市平安镇试点的XX,以建设“平安XX”为总目标,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和工作站,启动平安镇试点方案,构建“三级防控体系”和防控“三张网”即警防网、民防网和技防网,加大力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及投资者的安全感,形成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同时,彻底整治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消除安全隐患。据最新民意调查,群众对XX的社会治安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三是强化服务环境建设,增强凝聚力。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XX实际,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办事程
序进行再审视,能去掉的环节坚决去掉,能精简的坚决精简,能归并的坚决归并,建立一套适应经济强镇要求的快捷、高效办事程序。
(八)历史债务全面化解,轻装前进谋求跨越。
由于历史原因,XX在2024年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债务就超20亿元,其中欠银行债务约12亿元,欠企业和私人的债务约10亿元。巨大的债务成为XX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也无力进行更多的经济社会建设。2024年镇党委班子主要领导调整后,将化解历史债务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历史债权债务问题处理工作组,镇委书记欧万洪亲自主抓,多次召开协调会,采取果断措施,化解债务。一方面,对属于XX应收的债权,想方设法积极收回。如已全部收回早年在澳门投资地产的1.65亿地价款和澳门联生围1300万股权款、浦发工业机械有限公司930万股票款、在江门投资地产的3750万地价款,大大缓解了镇财政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沟通协商,获取债权人谅解,用小量资金顶抵大量债务,并成功收回星光锁厂等物业。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向司法部门提出XX经济发展总公司、坦背经济发展总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法律破产申请,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今年8月可望化解所有历史债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由于受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制约,XX镇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须大力解决:如整体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结构层次相对较低等。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体系不够优化,经济结构有待改善。
综观XX产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产业结构问题比较突出,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一是三次产业的比例虽有改善,但仍需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而从XX2004年以来的数据看,农业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至2024年已经下降到7%;第三产业的比重2024年为21%,但还是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70%左右;且与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7.7%的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这充分说明XX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仍然不高,还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需要突出强化提升。而且,根据XX的交通、区位等优势,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可以说是推动XX经济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为什么呢?关键在于XX拥有以下两大优势:一方面是XX具有其他镇区所不能比拟的自身禀赋。即以轻轨、高速公路、国道、干线以及临近港口等为一体的高效综合运输网络,以及拥有比较充足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比较大,这些优势成为XX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是引进了物流龙头,打通了现代物流业的闸门。我国最大的医药物流、信息流中心之一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的引进,既将XX过去“小而杂”的市场提升成为“大而专”的超级物流巨鳄,有力地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档次和水平,又推动物流业、专业市场成长为XX经济增长的优质特色板块,培育出了再造XX发展新优势的源泉,还将进一步完善中山的医药、生物产业的完整链条,加速推动中山向全国的食品医药强市迈进。二是产业链条缺乏有效延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虽然小家电、造纸、童车、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不错,但主产业还不十分明显,产业链条不长。只有形成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一落户,相关的配套产业才会“结伴而来”,上伸下延,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链条,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产业堆头做大。比如在火炬开发区,围绕宏基电脑,就有4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积聚效应。这是XX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科技创新参差不齐,工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在专利建设、名牌建设和研发中心组建等科技创新方面,XX的规模企业特别是几大集团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较弱,导致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下面,仅以专利和名牌建设情况为例:一是专利建设方面。从XX目前的态势来看,专利主要由一
批龙头企业主导,它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占全镇的70%以上,其中2024年隆成以48件的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全市企业榜首。而大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甚至匮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名牌建设方面。至目前,全镇虽荣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32个,在全市排第3位。但都是以中顺、三和、盛兴等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仅中顺系列产品就获得包括中国名牌产品在内的8个名牌名标,直到2024年才开始向其他一些规模企业延伸,除了农业的两个省名牌外,工业类的很少见中小企业的身影。
(三)缺乏产业总体规划,产出效益有待提升。
规划是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指引。从各地的例子来看,没有规划的发展是无序的发展,是有失科学的发展,严重的会导致失败。从XX的实际来看,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体规划缺失,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其一是功能区分不明,未现“扎堆”发展势头。由于在规划中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和产业布局,科学引导的力度不足,导致产业“遍地开花”,失去了有效的集聚效应,也给外界一个产业主体不突出的“假象”。现在,不少地区都进行了一些产业区分性质的规划,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家电产业园等,不局限于一个村、镇或市,并积极主动地依托这些功能区分明确的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配置,达到主体突出、规模增大、链条延伸、效益凸显的目标;其二是针对性引资力度弱小。由于规划的缺失,导致招商引资时缺乏针对性,往往不是根据功能区分也就是产业规划进行有目的的招商,而是奉行有什么项目就要什么项目,只要能来投资就可以的“低水平引资观”,“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既导致引资的效益不好,还可能引进了一些低产出、高耗能、重污染的劣质企业。二是效益观念缺失,产出能力未达极值。据统计,XX目前的1000多家工业企业,占据了2万多亩的土地,2024年税收达8.22亿元,已立项工业园区产出强度为平均每亩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但从全镇的角度来看,产出效益却不容乐观。我们重点引进的亚太医药配送中心,占地2200亩,建成后年税收高达10多亿元。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占地仅为前者1/10的亚太却可以创造出超过前者所创造价值的总和还要高。这说明,规划后的引资是科学的,高效益的。
(四)建设项目年年投入,财政压力有待缓解。
近几年来,XX步入了大投入、大建设的新时期,地方财政压力也不断加大。一是创建省市教育强镇。2024年来先后投入2.3亿元巨资新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2024年成功创建为省市教育强镇,目前建成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3所、规范化学校6所。二是创建国家和省卫生镇。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共投入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仅以“三纵五横”为公路骨架的道路路网的扩建和开通就投入上亿元,2024年成功创建为省卫生镇,2024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并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进军。三是改善百姓民生,打造公共财政。重点放在保证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文化、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性项目的支出。仅2024年全镇财政对农业、水利和教育、科技、卫生、公益及其他社会事务支出达到2.5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66.8%,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位居全市前列。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地方财政的投入压力也日益增大,建设资金也成为了XX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城镇发育程度不高,聚集功能有待强化。
由于105国道贯通全境,过去XX的城镇建设就以国道为依托,沿国道两边进行“线性式”建设,这在当时是一种可行的规划,但是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纵深推进不够,城镇张力弱小。城镇只沿国道铺开,国道两边一定范围内可以得到辐射,但更大范围和更广的空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导致城镇缺乏集聚力和承载力,功能弱化。而且,XX系由原XX镇、原坦背镇合并而成,诸多原因导致两地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坦背片城镇建设处于弱势地位。虽然,近几年来XX镇从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加大了坦背片建
设力度,拟将原坦背镇的中心区整合好,成为XX次中心区,辐射整个坦背片,带动坦背片的全面发展也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差距依然存在。因此,进行全镇统筹规划,坚持两翼并进战略,打造新的城镇已成为XX必须全力破解的一道关乎XX长远发展大计的时代命题。
(六)体制性矛盾多存在,发展难题有待破解。
主要表现在:由于金融政策的调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虽然,近年来XX采取召开银企联谊会等多种措施,搭建银行、企业合作桥梁,但企业贷款融资难题还是十分突出。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影响,镇域经济发展正面临“不缺项目缺用地”的难题,一些新项目因用地指标问题难以落实,如亚太医药配送中心项目和生物医药科技城两个项目总共用地需要4000多亩,把全市的指标拿来也不够。而且随着一些部门职能上划,实行垂直管理,镇委、镇政府的综合协调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自主权越来越小。此外,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不高。
(七)不平衡局面仍存在,协调发展有待深化。
由于XX建镇的特殊性,致使XX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依然存在。一是XX片与坦背片发展不平衡。无论是从工业企业的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上对比,XX片经济雄占全镇70%以上。而且,规模企业多数仍分布在XX片。在这种不平衡中,我们也看到了坦背片的后发优势,XX未来镇域经济腾飞的希望也在坦背片。这也是近年来XX班子着力建设坦背次中心区、实施两翼并进战略的初衷所在。二是村社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总体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XX片的村社区发展速度和效率很好,坦背片的村社区明显不平衡。
三、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建议
镇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是推动农村“三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只有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性,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才能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XX才有希望跨入全市镇区第一集团前列。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镇域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科学定位,做好发展规划。要认真研究本区域的特点,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抓好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要体现和谐发展内涵,坚持高起点规划,为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立足长远,把好环境关口。发展镇域经济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大力发展高效能、低消耗经济,杜绝新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防止污染项目、耗能耗水高的项目转移到乡村。招商引资时,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概念,做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倡导发展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促进镇域经济向资源节约、污染减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益型方向发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三是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发展。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各类社会服务,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生活环境。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民在目前珠三角镇域居民中还占据相当比例,发展镇域经济,应当紧紧围绕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来展开。一是坚持三产互动发展。要结合实际,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二是走精细发展农业之路。要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种植业调优,把畜牧业调大,把水产渔业调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XX要进一步培养以“东裕牌”脆肉鲩、“鸥风牌”南美白对虾等中国名牌农产品,脆肉鲩、南美白对虾
等5大示范基地,市渔农产冷冻厂有限公司等4家市级龙头企业为“带动主体”的农业模式,发挥“中国脆肉鲩之乡”的名片效应,着力提升主导农业的富民成效。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和餐饮、运输等传统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特别是要依托亚太医药配送中心,以中江高速、太澳高速出入口,广珠轻轨XX站为“枝”,以初具规模的新中心区为“杆”,形成“枝”“杆”一体的物流商圈。既发扬“枝”的特色,发展医药配送、办公家具流通、五金商品集散等专业物流业,又一展“杆”的集合力,发展综合商品批发流动,积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相配合呼应,并形成一个品种齐全、特色鲜明、规模至大、效益最优的新兴特色现代物流业基地。
(三)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增强镇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发展镇域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民营经济。一要抓好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清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着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二要引导和扶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XX投资创业,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重点帮扶,促其做大做强,努力形成聚集效应,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目前形成的九大支柱产业中,一批优质的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应该成为我们重点扶持的对象,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在政策、融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骨干企业重点倾斜,大力培育亿元级梯次企业群。同时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九大支柱产业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三要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引导并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更新技术、创新产品、树立形象等方式,推动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名牌创建、科技创新和专利建设等方面,更要加大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推进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要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放在九大支柱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上,选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逐步上市,提高资本运营水平。
(四)以招商选资为重点,拓宽镇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发展镇域经济,工业和三产是重点,招商是关键,项目是要领。XX要把招商选资作为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方式,实现招商选资新突破。一是主动出击,有力承接当前国内外优质产业的加快转移。要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围绕大项目抓招商,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重点是依托现有的九大支柱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提升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二是加强领导,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要进一步加强对招商选资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已落户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真正使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促其充分发挥“以资引资”的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既引进项目、资金、企业,又引进机制、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法;既引大引强,又全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三是提高效益,实现引资新突破。招商引资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多引进投资回报率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环保清洁、能增加镇财政收入的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优化镇域经济发展大环境。
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机遇、环境就是效益、环境就是发展,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建设、树立“发展大环境”观念,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形成协调发展格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XX城镇发展规划编制调整和功能定位,发展具有XX特色的城镇,特别是要认真搞好
坦背片与XX片的协调发展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镇群,确保两翼并驾齐驱。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并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二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环境竞争力。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全力深化推进以“三纵五横”为主体的道路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不断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营造优良的发展大环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特别是涉及镇域经济发展的部门,要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市场管理,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要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投资创业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要在实践中探索新办法,解决好土地、资金等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必要条件,千方百计促进优质项目落户XX。
(六)以科技强镇为依托,提升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不竭动力。特色技术及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区域优势的专业化领域,也决定了特色产业乃至特色经济的生命周期。XX要充分利用我市“创新中山”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实施“科技强镇”战略,在吸取传统技术精华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重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现产品由低档次、低附加值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转变,形成独具特色的规模效应。要深化技改贴息政策,提升品牌和专利建设水平,全面推行研发中心组建和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要在科技创新的深度上,还要在广度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一是深入推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我镇目前已拥有32个名牌名标,并被认定为办公家具科技创新专业镇试点等。要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XX必须进一步深化名牌带动战略,强化品牌培育。一方面要加大培育、扶持和奖励力度,使产品名牌数量实现更大的突破,进一步强化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其为龙头把分散的中小企业结成有机整体,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他们在市场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国际标准强化产品的质量管理、技术创新、营销策划,积极动员企业共创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形象,提高产业和区域知名度,使产业和区域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是深入推进产学研模式。目前XX仅30多家企业走产学研路子,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00多项,解决技术难题206项。这说明组建研发中心、走产学研模式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值得推广。今后要进一步利用市镇有关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升科技进步水平。
(七)以激活民资为突破口,全力解决发展“瓶颈”。
资金短缺和建设用地紧张是目前各地在发展镇域经济中遇到的两大“瓶颈”。特别是近几年XX的大手笔投入建设,资金压力十分巨大。为此,必须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激活民资。据统计,至2024年底XX银行存款达40.85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因此,要注重激活民间资本,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吸纳和聚集民间闲散资金,优先发展投资小、见效快、对财政贡献大的优质项目,把民间资本的巨大潜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改善银企关系,加强银企联手,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银企双赢。要积极争取重点企业技改资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二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要严格管理、科学利用建设用地,在千方百计提高已批土地利用率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突出抓好“五个一批”:即旧城改造腾出一批,开发整理增加一批,清理存量盘活一批,用活闲置土地再生一批,用好政策向上争取一批,满足发展对土地的需要,切实解决发展建设与土地紧缺的矛盾。同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打破土地“瓶颈”制约谋发展,特别是诸如办公家具等一些销售在外、税收在外的“两头在外”的产业,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将生产基地转移出去,将总部留在XX,这样就腾出土地,发展更大规模、更加优良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
(八)以完善发展机制为前提,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合力。
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和发展镇域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整体功能。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放开手脚抓发展。进一步理顺财政体制,壮大镇级财政实力,缓解镇财政投入项目多、开支大的局面。加强组织创新,按照“企业创办、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办法,积极引导组建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三年来,XX在发展镇域经济上投放的土地不足1000亩,但每年仍保持20%以上的增速,这说明XX的镇域经济发展是富有成效的,值得我们探索借鉴。其给我们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坚持”:
(一)坚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壮大镇域经济的根本。
特色经济是一个地区独有经济要素的体现。当一个区域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独有区位、独有资源、独有技术、独有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元素,而且这些优势元素无法仿造、难以迁移从而不可替代时,就具备了产生区域特色经济的条件。但是,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交通优势,实际上都只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因素。从理论上说,在市场机制的配置下,资源一般应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流动配置,但实际上并不是具有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的地区都能顺利的发展起特色经济,而不具备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的地区就无法培育起自身的特色经济。例如东莞的一些镇并没有突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其特色经济却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中大朗镇本身并不出产羊毛,区位优势也不是十分突出,却能成为年产毛衣2亿件(套)的“中国羊毛衫名镇”。这些事例说明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只是镇域特色经济率先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XX,一头连接市中心区,一头连接经济重镇小榄,自身禀赋还是优良的。同时,XX坚持实施“适者生存”的产业发展策略,不搞结构单
一、风险较大的产业,而是依托已有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即“复合型”经济体,镇域经济得以稳步壮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坚持做强做优民营经济是壮大镇域经济的关键。
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是富民强镇最有效、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是镇域经济的主力,是发展镇域经济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XX始终坚持民营主导方略,以民营企业领衔镇域市场主体,以非公有制经济引领镇域经济发展,从而推进了镇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规模化。一是加快开放步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措施,全面落实鼓励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力求在“降”和“实”上下功夫。“降”就是在严把环保关、效益关和科技关的基础上,降低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放手让民营企业家施展才能;“实”就是让所有的优惠政策措施如较低的税赋等落实到每家民企,让民企真正得到实惠。通过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二是调整优化镇域民营产业结构。坚持走出镇域找市场,把镇域版块建成城市工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原料转化基地和城市的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增强镇域民营经济的生命力。
(三)坚持政府引导培育是壮大镇域经济的重要保证。
镇域经济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引导,政府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优势特色经济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实现和强化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一是体现在政府的前瞻意识。政府能够始终保持开放、前瞻的意识,敏锐地把握经济发展机遇是关键。二是体现在政府创新发展的能力。XX优势产业都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项目为
创新着力点,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共同合力下产生效益的,这些创新对培育和发展镇域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三是体现在政府有力的制度保障。政府在产业选择及规划的基础上,在组织管理、投资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做足功夫,形成高效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体现在政府良好的服务意识。如果说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镇政府在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在产业初具规模后,政府主动介入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提供公共服务等措施,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逐步涌现出来,增强了镇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五是体现在政府政策的连续性。XX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各个阶段,均围绕发展壮大产业这个诉求适时地调整政策措施,对优势产业的培育、扶持均表现出贯彻始终的专注。
(四)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是壮大镇域经济的有力依托。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象XX镇这样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多、历史债务重、社会治安较差的“合并镇”,正是通过“平安XX”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经济也才得到了提升。特别是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人气,聚集财气,增强了城镇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
(五)坚持创新招商选资是壮大镇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依托优势产业有针对性招商选资。在当前土地资源等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只有依托镇域经济优势,即依托主产业、主产品进行招商选资,推动主产业、主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引进发展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能耗低、污染小、占用资源小、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和产业,是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创新招商选资方式。通过采取 “以诚引商”、“以商引商”等有效做法,面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三是搞好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跟踪服务,注重跟踪落实签约项目,努力提高履约率、投产率,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第四篇: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人民政府
简报
第1期
**************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2024年2月7日
早规划转思路谋发展——******镇民政村调研纪实
2024年2月7日上午,******镇镇长*******带领副镇长********等共8人,来到******镇民政村,采取看现场、听汇报、开座谈的形式,对民政村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就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民政村基本情况
******镇民政村位于******镇南大门,总人口1312人,其中劳动力740人,截止2024年底外出务工529人,根地面积1226亩,开荒面积180于亩,根地总面积1400于亩,其中水田1100于亩,主要集中在5、6、7组,因其他原因常年无法种植水稻面积为50于亩。1
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限制,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正值青壮年村民外出务工占71.5%(保守估计2024民政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为1500万元),种养殖业发展主要靠留守老人,村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如5组的道路建设,2、8、9组的用水困难等;
2、村民自身投资种养殖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而外部投资较少。
三、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1、抓基础,认真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民政村地理条件,王小军镇长指出,村两委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规划:
(1)经济发展规划。要立足农业大镇定位,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辐射,因地制宜滚动”的路子,坚持科技兴农。重点巩固发展基地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优质高效专用农业。在统筹规划上,继续做大做强水稻育种。
(2)产业布局规划。要区分山区组、平原组和中雁路沿线各村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态势。在经营方式上,要大力扶持种养殖产业,引导农民主动接受龙头企业辐射,走合作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发展一
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名牌农产品。要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生态、水、林等丰富资源,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促其成为农业新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招商引资载体,推动公路沿线加工业、种养业、旅游业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规划先行、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完成全村各组的中心组改旧建新规划,特别是要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我镇的各项政策,滚动发展,加快民政村基础设施建设。
2、抓落实,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全村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整思路,主动出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做到“有侧重、可操作、包完成”。
(1)有侧重。以“建基地、抓龙头、创特色、打品牌”为基本工作思路,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果茶、食用菌、蔬菜、水产品、花卉、禽畜、用材林等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紧跟世界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潮流,走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名牌农产品。
(2)可操作。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
标,并根据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保完成。为村民承诺的事情,承诺一件,完成一件。
3、抓保障,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全村上下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发展势头,构造良好的干部融合机制,激活干部的热情干劲,形成合力,推进工作,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改革创新、作风深入、埋头苦干的村级干部队伍。
第五篇:仙女镇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仙女镇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分析
仙女镇地处枝江市北部,与当阳市毗邻。总面积170.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1公顷,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万余人。近年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以建设“工业强镇、物流重镇、生态休闲旅游名镇”为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服务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园区环境大为改善,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扎实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我镇经济发展现状
2024年1-6月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659.88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04.88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18.13万元,地税完成611.75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7900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15亿元,同比增长34.5%。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新增规模企业1家(宏昌公司),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4家。另外,瑞克实业、雅丰公司、强劲公司3家企业正积极筹备进规。1至6月,全镇生猪出栏46100头,同比增长3.04%;家禽出笼105612只,同比增长6.2%;夏粮总产量2871吨,同比增长2.94%;油菜总产量7576吨,同比增长1.54%;蔬产总产量7328吨,同比增长4.79%。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年出栏1000头肉牛养殖大户达到3家;柑橘打蜡、销售大户达到200多户;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按照市政府规划我镇主要以建材、包装为主的工业园。目前我镇招商储备的项目不多,质量不高,特别是大项目少,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税收贡献率的项目更少,很难形成定向招商。未能把良好的交通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在三大特色农业方面投入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
2、城镇开发经营处于规划阶段,相对比较滞后。
3、由于仙女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村与村之间差异较大,农民生活水平差距大。
4、园区建设方面的困难。镇级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无法统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级财政配套建设落后,往往是项目在前、配套在后,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临主干道两侧的房屋拆迁难以推动,导致项目落地进度慢。企业招工难,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做法
1、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镇以李家茂为会长的肉牛养殖大户已达到3家,以周代年为代表的柑桔打蜡、销售大户已达到200多户,以胡光平为龙头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2、今年来我镇加大了老周场集镇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启动“示范一条街”建设。完成了枝当路与仙一路交叉口至老周场集镇三公里的路灯架设,安装高杆路灯68盏;投资34万元,对老周场集镇新正街两侧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铺设新型人行道板1400米;启动老周场集镇街心花园和仙女经贸区仙女农贸大市场建设,并更新老周场集镇和仙女经贸区的环卫设施。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现有企业。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努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优质服务。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紧依托仙女工业园平台,围绕新型建材、包装产业进行定向招商,进一步把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
2、稳妥推进城镇开发经营。积极顺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仙女新区发展规划,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紧临枝江主城区的实际,适时提出了高速公路以南激活“一方热土”,建“工业新区”;高速公路以北保持“一方净土”,建“生态新区”的思路,努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仙女。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示范村的建设,以点带面,分类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老周场集镇和仙女新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意识,打破城乡壁垒,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注重对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促进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与覆盖,努力形成产业互动、城乡共荣的良好局面。
4、加大拆迁力度、加快仙女工业园建设。积极配合市政府加强仙女工业园区建设。使工业园区内道路网络日趋完善,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到位,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对现有在建项目,重点有国泰科技、日威食品、仙女服饰等三家企业,要采取倒排工期,加压紧逼等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
推荐阅读:
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应急方案
(自评报告)加大依法治校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白衣天使护士个人事迹材料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认识 练习题及答案-3-人教(2024秋)
相关文章:
- [ 二号文库 ]新阶层人士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 [ 二号文库 ]董事长在职工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五篇范例)
- [ 二号文库 ]2024年建筑工地班前安全讲话稿范文五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6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网店员工聘用合同(21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趣味运动会开幕式活动讲话稿六篇
- [ 二号文库 ]一年级语文老师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 [ 二号文库 ]报纸广告发布合同 媒体广告发布合同(二十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中学秋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二十一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社区月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工程项目部月工作总结范文3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个人贷款借款合同(24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广告公司规章制度管理 广告公司规章制度建立效果(24篇)
- [ 二号文库 ]广告制作合同印花税 广告制作合同最新版(十九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水利工程建设合同执行结果(二十一篇)
- [ 二号文库 ]服务欠发达地区志愿者个人工作总结
- [ 二号文库 ]交通运输部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 [ 二号文库 ]2024年人防工作总结及2024年的工作打算
- [ 二号文库 ]关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
- [ 二号文库 ]幼儿园预防与控制传染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