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劳动合同 整改措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善于挖掘(2024年课题阶段性小结)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雪海孤独 时间:2024-08-22 19:10:2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善于挖掘(2024年课题阶段性小结)

    善于挖掘,勤于实践

    ——课题《新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蔡奕彬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教材的开发空间比较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也将给教学带来困难。因此,作为课题《新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的实验教师,应该尽量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现将实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国课堂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主阵地,也是师生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过程。说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我们不能钻牛角尖,一味地到课外,校外去寻找,却把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弃之不顾。教教材已落后,但不教教材显然也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首先就要会用好教材。看看《品德与生活》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不再罗列大量道德载体——故事,取而代之的是几张照片、画片,几句简单的对话、旁白,学生的作文、日记,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教材提供的资料有效地应用起来外,使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因此,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做教材的对话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犹如演员登台表演,要靠音乐、布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一样,品德教育也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品德教育创设教育的情境,可以使教学由说教向情境转变,拉近教学目标,促进知行统一。例如在教学《欢欢喜喜过大年》中,在引导学生了解过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感受过年的欢乐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过年爷爷奶奶带着小妹妹到家来玩,让小朋友当好小主人。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争着要参与。学生们通过演一演,议一议,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礼仪教育,从而明了客人来时应热情地打招呼、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

    2、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做教材的创编者

    从教材资源开发来看,课堂上除了知识资源、情感资源的开发,更要重视以教材为本的开发形式。新教材有一个创新处,安排了留白。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所以,教师要充分使用留白,发挥好教材的资源。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唤醒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命意义。

    《天天助残日》中主要介绍了三种为了方便残疾人而建的设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残疾人的困难还有很多。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动脑筋,想象不同的残疾人可能在生活中会碰到的困难。有的学生想到了聋哑人过马路时会发生困难,肢残人在公共场所上洗手间会遇到问题,有的想到现实中残疾人的娱乐设施„„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怎样才能更多地为残疾人服务。在这样的想象中,在这样的探讨中,学生忘却自己的身份,投入到残疾人的世界,体会到作为残疾人真得很不容易。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尊重,从而去热心帮助残疾人,关心他们的疾苦,真正地为残疾人办实事,达到品德学习的目的。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做教材的批判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是课堂教学适时生成,迸发思想火花的保障。例如在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中,学生们对照教材中的事例,交流了家人关心、爱护自己的许多事。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爸爸常常对我很严厉,但我知道他十分爱我。”我适时引导学生:和风细雨的爱是无私的爱,难道父母对我们的批评、唠叨就不是对我们的关爱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教材的质疑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学生们通过思考、探讨,了解到了“严爱”也是“爱”。

    二、拓展教育空间,开发学校、学生、家长三者资源 从德育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课程的实施还应该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优化组织课程资源。在校园中,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学校的人文环境本身就是品德课程资源,学生应当在大校园中感受品德教育。

    1、环境熏陶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品德教育,人文教育要靠环境熏陶。学生在校园的物理环境布置中耳濡目染,有较大的机动时间和自主空间,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及时吸纳各种信息。在学习《我要想你学习》一课后,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可以贴上身边各方面榜样的同学的照片,让学生觉得更亲切,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再如,在班级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布置,如《我家的故事》后,就可以布置一块“家庭照”园地;《生活中的你我他》后收集一些新兴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照。

    2、调动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直接涉及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等渠道,促进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例如,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收集物品,网上搜寻等途径了解祖国的发展史。学生从中找到了许多有关祖国的珍贵图片及资料,内容包括物产、名胜古迹、各种纪念品纪念册、改革开放突出成果等。还有一些同学,发现别的班级书架上有一些相关书籍,便去借阅。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兴趣。其实,学生自身的兴趣被开掘出来了,便会使原来不感兴趣、不太关心的问题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起来,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体验,从而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3、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在学校内,要积极主动与校长、教师取得联系,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比如,在上《我长大了》一课时,需要学生到医务室量身高、称体重;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需要学生参观各种专用教室„„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提前与相关教师打招呼。在家庭资源的开发方面,主要是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沟通。如《春天来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引发他们去关注自然环境,把保护环境当成一件最平常最普通最基本的事去做,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以小组为单位,或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环境小调查”。这项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组织综合活动,开发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德育课程资源越来越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生活是五彩的,社区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由学校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

    1、角色体验,感悟生活。

    组织综合活动,首先重在体验。我们可以组织“当一天小农民”、“当一天小交警”、“今天我当家”、“小小导游”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从而充分开发社区资源,让学生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单元时,正好我校组织全校学生到九龙湖风景区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真正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一起摘草莓、捉泥鳅,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

    2、观察调查,发现生活。

    品德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去观察、去调查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学习《热闹非凡的市场》后,让学生进行 “购物小调查”、“如何置办年货”等社会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凸现品德与社会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

    3、行动实践,回归生活 要想使品德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让孩子作为德育的主体参与到道德体验中去,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去。道德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切身地感受并接受道德准则,并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与其千百次地告诫孩子“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如亲自带孩子过一次马路更有效。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关心、爱和责任。如教学《可爱的社区人》后,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社区工作者,了解他们一天的工作、学习,体会社区服务者的辛勤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爱社区、尊重社区服务人员的劳动。

    四、设计崭新课型,开发网络资源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网络正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随着Internet功能的日新月异,网络成为了不可缺失的课程资源。网络正架设起学生学习的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同样要充分利用这现代化资源。而网络资源的开发,可以凭借设计新课型来实施操作。

    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张纸一个瓶盖,一些蔬菜水果„„都能成为本课程的资源。其实,可利用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如果教师始终存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创造的心,那么,必然会开掘出更广阔的资源,使课程资源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总之,本学科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作为新课程品德学科教师一定要积极思考,深入研究,不断生成、创造更多的课程资源。

    第二篇: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一、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人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他们的英语老师,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我班黄小宝同学,学习不好,作业马马虎虎,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上课不专心,经常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导致其他同学对他怨声载道,都不愿意成为他的临桌,后来没办法只能安排他坐最后一桌了。黄小宝同学算是所谓的“双差生”了。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由于父亲犯罪,锒铛入狱,得蹲十年监狱,接着,母亲改嫁。他是由爷爷独自一人抚养大的,在他懂事以来,只见过父母

    一、两次,在他的记忆中,父母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他的父爱母爱严重缺失,甚至可以说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疼爱。他就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他之所以那么不爱学习、那么调皮捣蛋,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尽管他有那么多的缺点,似乎很难找到他的优点,可是如果细心地观察,会发现他的优点的。通过一件很小的事,使他改变了许多,端正了学习态度。我班里的角落放着两个大的塑料袋,给同学们放分类废品,把可回收利用废品拿去卖,然后把攒的钱买学习用具给同学们,当我分发学习用具时,是从第一组开始的,黄小宝就坐在这一组的最后面,当这一组的其他同学拿到学习用具时,没有任何反应,唯独黄小宝同学说了声:“谢谢老师”。其他同学,甚至优等生都没有做到感恩这一点,而他就做到了,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当时我非常感动,为他懂得感恩而感动。当即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后来其他同学也向他学习,懂得如何感恩。他因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而感到非常开心。第二天上英语课时,他简直是判若两人,他很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大声跟着老师读英语。在写课堂作业时,发现他写得很认真,书写非常工整,而且很规范。我见缝插针地又表扬了他,之后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表扬,他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学习态度有了较大转变,成绩也突飞猛进,其他学科也有很大进步,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要多激励学生。

    第三篇:2024课题小结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小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在多媒体教学中把文字、图形、图象、视频等集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教学过程与娱乐融为一体,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化

    在教学中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应用于体育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使教学更加的直观,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备课过程发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课后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达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实践课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先期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分解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这样在实践中,教师再稍加讲解示范,便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合理化 体育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性,体育课多在室外上,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其一,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根据天气的变化,在课时计划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在实践课中,如遇到雨天,可以改上室内课,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准备好的课件或通过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放给学生看,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体育课遇上雨天就成为枯燥的自习课。

    其二,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难点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也比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学生练习的时间得到保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整合化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合理、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功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2.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工具,是一种为了更好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手段,而这并不等于说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实质上是在体育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而并存。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时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时机,避免“为用而用”、“过渡使用”所造成的主次不分合影响目标完成。

    第四篇:课题小结

    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的合理应用

    ----课题小结

    中四班 王瑞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给我们幼儿园教学也带来了很多便捷。勿庸置疑,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本学期,我园针对多媒体课件在社会领域中运用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对此,我受益匪浅。多媒体教学存在着很多优点,这是值得我们认可的,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下面,我针对多媒体的利弊以及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地谈谈我的想法。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无限的教学机遇,但同时也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幼儿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正是传统教学手段的的优势所在。因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着有益的优势互补关系。而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必须首先研究和总结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然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施、研究、探讨,我觉得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直观性。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突破视觉限制,突出教学要点,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观察画面,建立空间概念,在直观形象的基础培养思维能力,有助于幼儿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遇到“留恋”这个词时,孩子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经过老师的口头讲述,就是舍不得离开,但由于孩子们经验不足,听了之后还很茫然,所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情境(一只蝴蝶很留恋一朵漂亮的花朵,它飞走又飞回来,来回好几次)帮助幼儿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孩子基本就理解了,通俗易懂,恰到好处,这是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万万做不到的。

    二、形象性。多媒体课件能提供图、文、声、像,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可以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幼儿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帮助幼儿掌握所学知识。

    三、动态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为动,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还可以通过设置路径来反映事物的特点,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弊端,我们工作中往往把它看得似乎很完美,因此就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反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一、多媒体课件的滥用

    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无论是艺术、科学、语言、社会还是健康,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以其声情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种表现形式而深受师生的青睐。许多教师认为,要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就等于教学已经现代化了。因此,不顾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一味的追求多媒体教学。在制作课件时先看什么内容可以使用课件,而不是先进行教学设计,甚至不能用的地方也硬要用,然后才考虑怎么上。把多媒体误认为是一种“全能媒体”,时时用课件,处处用课件。公开课滥用多媒体的现象更是普遍,不管活动是否需要,都要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展开,多媒体就像一根指挥棒,指挥着老师、幼儿紧紧围着转。事实上,对于有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甚至超过用课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的那些内容,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使用课件。如:认识环卫工人时,只是一味的觉得多媒体教学手段比较先进,就采用多媒体教学,其实未必就很好。尤其是在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时,让幼儿扮演小记者的角色来采访环卫工人远比让幼儿看课件中的图片更真实、有效,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二、多媒体课件做得太花

    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活动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有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做得太花。这样的课件,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样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教学,一开始可能吸引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但在多次使用后,就会适得其反,把幼儿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造成注意的浪费,成为教学的干扰源。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制作应用高难技巧,每制作一个课件,常常要花费几天时间,这在时间、效率上是不足取的,同时也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还必须考虑展示课件的最佳时机,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我认为,如果真想让多媒体手段辅助我们的教学活动,那我们必须在活动之前,认真研究活动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手段,看看哪里用,怎么用更合适,效果更好。课件设计要从教学需要和幼儿实际出发,所设计的课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不应成为教和学的障碍,而应使教学锦上添花。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有目的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运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孩子们学得更愉快,让教师教得更轻松。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问题,才能使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们要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更好地为我们的幼儿教育服务。

    第五篇:课题小结

    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在中小学中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一学期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学生学习跆拳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跆拳道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礼仪素养也得到了提高。现将我校本学期开展课题情况小结如下:

    一、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真正实践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全面性。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过程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受益。

    2、主动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变被动式的吸收为主动式的探索,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探究性。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合作性。把学习跆拳道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

    索、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之,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规范课题实验的管理模式、机制

    1、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

    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教研组长、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管理、指导及实施工作,并确立了实验班级和实验老师。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实验扎实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措施。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第三次全代会精神,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增强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提高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促使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观、教学观;鼓励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之中。

    3、重视课题研讨,及时总结经验。

    本学期我们组织课题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课题实施方案,要求实验老师深刻领会课题意义,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实验活动,真

    正地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南,学校还举行经常性的教学漫谈,认真积累资料,做好个案分析,写好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要求课题组老师每月写一份阶段性试验成果报告,每学期举行一次观摩活动,力求辐射一片,使其他老师也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成文。

    三、在课题研究实验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体现实验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首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为创造性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1、扩大自主空间,改变学习地位。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择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我们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学习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说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老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课堂表现异常活跃,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创新意识和潜能。

    3、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

    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显著

    一学期来,我校多数教师接受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一实验课题,并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学校群体和教师队伍。

    2、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动作、礼仪、吃苦耐劳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然实现的过程。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实验顺利进行。

    (1)严格要求,勇压担子。

    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他们勇压担子、加砝码,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促进群体。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在课题实验中必将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推荐阅读:
    善于挖掘(2024年课题阶段性小结)
    骨干教师引领材料1
    越城镇中心校教导处工作总结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考核结果证明(精选五篇)
    上一篇:骨干教师引领材料1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