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理工论文 购房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五篇模版]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雨雪飘飘 时间:2024-09-28 06:20:0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1

    不等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

    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不等式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2

    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③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

    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

    (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2、空间中的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3、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

    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空间角问题

    (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②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③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3

    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

    公理2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4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

    (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第二篇: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

    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1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2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

    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4、2024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3

    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

    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②加速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

    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④促进了近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革新和变迁

    (2)政治: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3)思想: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9

    (1)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阻力)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表现:)

    A限制中国及其进口

    B利用攫取的各种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

    (如抗战胜利后美货大量涌入,几乎独占中国市场)

    C侵华战争直接摧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A甲午战前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B地方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A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B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吞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表现:略

    斗争特点: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即两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斗争目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妥协性原因: 因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

    第三篇: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点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1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依法执政

    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

    ① 由国家性质以及政府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②(第4点中4个有利于)

    ③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基本途径

    ④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还要做到: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审慎行使力 科学民主决策

    1、政府行使权力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等。

    2、提高决策水平的措施:

    (1)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3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4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10、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5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作用:

    ①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 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点

    第四篇: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额性质决定的。

    2、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性、最真实性、最管用的民主:

    (1)最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广泛。

    (2)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最管用: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5、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庄严地载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我们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

    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

    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4、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要求:根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的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

    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1、公民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2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管理与服务

    2.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政府的组成部门及其相关机构,比如国务院、某自治区人民政府、某局等。中国共产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机构、群众团体、人民政协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温馨提示1]正确区分履行不同职能的行为主体

    3.全面理解政府的职能的履行

    1)我国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我国政府具有……职能)

    2)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也不是弱化政府职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

    ①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②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3)(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4.我国政府的作用:概括为管理和服务。即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同时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此我们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接受政府的管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二、我国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职责:包括职能和责任两个方面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我国政府要为什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民办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以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我国政府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在执行公务中,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我们的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多做“民心工程”,反对“形象工程”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提醒] 具体要求中工作态度讲的是出发点问题,即政府工作人员应当为公而不是为私;工作作风讲的是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还是讲实效;工作方法讲的是怎样开展工作问题。

    3、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1.(求助有门,投诉有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除了可以从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外,还可以求助于政府。方式和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法律途径)。

    2.意义:公民依法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这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改进工作。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3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

    1)原因: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2)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提醒1】:要求政府必须做到: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权责统一的政府:正确行使法定职权,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敢于担当。

    【提醒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前者主要回答要求;后者的答案比较多(见后的的总结)

    [提醒3] 正确区分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4、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才能更好的对人民负责。

    2)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意义===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接受监督,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第一: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一靠民主);

    第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靠法制);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见下)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特别提醒] 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1)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及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对政府、司法等国家机关的监督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2)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民主监督的职能

    3)社会与公众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4)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通过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制约,并可向权力机关提出相应建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4、政府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1)、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政府坚持为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其中主要有: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3)、政务公开的意义:①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5.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改为“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1).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4).政府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审慎用权;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职能);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4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式(直接、间接),任期5年。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7、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8、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刑事豁免权、发言免责权

    ◆【误区警示】: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立法机关≠立法权: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的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体与政体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②政体具有相当独立性,同一个国家可使用不同政体。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监察、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8、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同意和民族团结。

    (3)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小注】&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自己的历史任务。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组织形式。

    &3、注意区分“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解析: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在我国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他国家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由我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坚持这制度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3)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误区警示】 :

    ①把民族自治地方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当作自治机关是错误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不是自治机关);

    ②明确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乡镇一级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③把民族平等原则看成是各民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是错误的,受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虽然实现了各民族在法律关系上的平等,但要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

    第五篇: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1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P(A)+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P(A)+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

    (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

    (1)事件A发生B不发生;

    (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三.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四.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基本概念:(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2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3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4

    1.辗转相除法是用于求公约数的一种方法,这种算法由欧几里得在公元前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欧几里得算法.2.所谓辗转相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较小的数和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的除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公约数.3.更相减损术是一种求两数公约数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对于给定的两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就是所求的公约数.4.秦九韶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值的方法.5.常用的排序方法是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6.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进一”,就是k进制,进制的基数是k.7.将进制的数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先将进制数写成用各位上的数字与k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再按照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结果.8.将十进制数化为进制数的方法是:除k取余法.即用k连续去除该十进制数或所得的商,直到商为零为止,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倒着排成一个数就是相应的进制数.★重难点突破★

    1.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原理,会求两个数的公约数;理解秦九韶算法原理,会求一元多项式的值;会对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理解进位制,能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化.2.难点:秦九韶算法求一元多项式的值及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化.3.重难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原理、排序方法、进位制之间的转化方法.【同步练习题】

    1、在对16和12求公约数时,整个操作如下:(16,12)→(4,12)→(4,8)→(4,4),由此可以看出12和16的公约数是()

    A、4B、12C、16D、82、下列各组关于公约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6和12的公约数是4B、78和36的公约数是6

    C、85和357的公约数是34D、105和315的公约数是105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5

    总体和样本

    ①在统计学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x1,x2,....,x-x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简单随机抽样

    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高三。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①抽签法

    ②随机数表法

    ③计算机模拟法

    ④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

    ①总体变异情况;

    ②允许误差范围;

    ③概率保证程度。

    抽签法

    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高中必修三数学知识点



    推荐阅读:
    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五篇模版]
    高二800字议论文[共五篇]
    人事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合集五篇)
    最简单的简历表格模板[合集]
    个人简历在语言上需要注意的问题5篇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