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成语故事 职业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大全五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逝水流年 时间:2024-05-26 00:50:58

    第一篇:大班社会活动反思

    第1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风筝教案(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

    第1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风筝教案(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谈不上体验劳动的快乐。彭州每年会举办风筝节,为此我想到教幼儿自己亲手制作美丽的风筝,从而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3.尝试用各种图形拼画。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收集废旧口袋等活动

    2利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图形

    3剪刀,线

    4“小兔”纸偶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家跟小兔打个招呼吧!

    生:小兔,你好!

    “小兔”:妈妈说要带我去郊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

    音乐想起(郊游),师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们去郊游啦)

    师:来到公园,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草,花,船………..师:展示图片,强调风筝。

    提问: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呢?

    生:蜻蜓,小鸟,蝴蝶……..师:小兔也想要一个风筝,怎么办呢?

    生:买…….师: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觉得小兔的风筝怎么样呢?

    生:很丑,不好看…….师:那请我们帮助小兔把它的风筝装饰漂亮吧!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师:小朋友想怎么样装扮风筝呢?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呢?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了哪些材料?

    2.要求

    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进行装扮。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了?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

    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七)延伸

    带领幼儿到操场放风筝,体验风筝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第2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微笑的重要性,愿意用自己的微笑带给别人快乐。

    2.培养爱心,拥有快乐的心境。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若干个

    2.课件:微笑

    3.气球若干、记号笔若干、大框2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表情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师:你们看,这里有很多表情娃娃。看看有哪些表情?

    你喜欢哪个表情娃娃呢?选一个你喜欢的挂在脖子上,找一个位置坐下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表情娃娃最受欢迎?我看到微笑娃娃很多噢,微笑娃娃站起来,笑一下吧。

    师:微笑娃娃们笑得真开心,我要把你们的微笑拍下来。

    (如果有人选择生气或者伤心的。

    师:你为什么选择生气(伤心)娃娃呢?(教师帮助解决一下)现在你高兴了吗? 那我们帮你换上微笑娃娃好吗?

    如果幼儿仍不愿意选择微笑娃娃,可随幼儿意愿。

    师:他还是有点不高兴,没关系,我们先送给他一个微笑好吗?)

    师:你笑得这么开心,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呀?现在你也变成微笑娃娃了,看来刚才我们大家送给你的微笑起作用了。

    2.讲述你平时所看到的微笑,并说说微笑的重要性。

    师:刚才我们都看到彼此的微笑了。那么你还见过谁的微笑呢?

    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对你笑?你感觉怎么样?(强调把话说完整)

    除了家人以外你在外面还看到过谁的微笑?他的微笑有什么作用?

    师:刚才你们说了很多很多的微笑,我也准备了几张微笑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是谁的微笑? 她的微笑是送给谁的?你打过针吗?感觉如何?要是打针的时候看到这样微笑的护士阿姨,你会怎么样?

    师:空姐的微笑是送给谁的?谁坐过飞机?飞机上的空姐对你微笑吗?你感觉到怎么样?

    师:这个警察叔叔的微笑好看吗?要是遇上困难,你会找他帮忙吗?那他要是这样的表情呢?(凶)

    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微笑,到处都有,微笑可以让人感觉开心,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3.拓展幼儿思维空间,引导幼儿用微笑帮助需要微笑的人。

    师:刚才我们说了微笑,也看了微笑的照片,可还有一些人的脸上却没有微笑。为什么他们的脸上没有微笑?

    小结:他们的脸上都没有微笑,你愿意把微笑送给他们吗?

    师:你还想把微笑送给谁?

    4.了解世界“微笑日”,学说微笑日口号

    师: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微笑对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人们特意选定了每年的5月8日作为“微笑日”,还特地为这个微笑日拍了一段公益广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看懂了吗?向我们介绍一下。

    师:最后的口号谁看懂了,告诉我们。

    师:“在乎一个笑容,收获无限美好。”我们一起跟他学说一下这句好听的话。

    5.制作微笑气球。

    师:我们也来做一些微笑气球,送给需要微笑的人,好吗?

    师:请你拿一个气球,找一个位置做微笑气球。

    教师个别指导。

    师:画好的小朋友到我这边来,拿杆子把气球套起来。亮出你的微笑气球给大家看看。

    师:走,我们到外面去,把微笑气球送给需要微笑的人。

    教学反思: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别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达等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我感觉环节清楚,条理分明。虽然是一个偏向于语言性的活动,但形式多样,既有选择表情,也有现场的拍照,最后还加上看动态视频和制作微笑气球,使得活动更具整合性,各种教学情境的运用,让幼儿从多方面感受了微笑的无处不在和微笑的重要性。我感觉自己在这堂公开课中有了一定的进步,教态比之前自然,能自然地接过幼儿的球,并能抛回给幼儿,让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也给予他们良好的回应,可以说,在活动中,我们有了较有效的师幼互动。

    当然,这个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微笑的重要性,总感觉还太浮于表层,没有更深入地让幼儿去体验、感受,仅仅是通过提问、回答来完成这一环节。我们在试教中也曾发现这一问题,并做过一些改动,但因为试教时的幼儿在某些能力上稍弱一些,感觉并不明显。而在这堂公开课上,我觉得老师可以从幼儿自身经验出发,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有深刻体会的微笑,而不仅仅是着眼于教师找到的几张图片。

    还有对于那些脸上没有微笑的人,我们的课上只是简单地说过后就让幼儿把微笑送给他们。其实可以更深入一些,让幼儿想一想,怎么样可以帮助他们找回微笑,进而延申到对于身边那些没有微笑的人,我们该怎么做,这样就更能提升活动的意义,从喜欢微笑——了解微笑的重要——如何微笑,层层递进地将微笑深入到幼儿的心理。

    第3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优点大展台》是主题教学《最棒的我》中的一次社会活动,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将活动目标定为:

    1、理解什么是“优点”,认识并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优点。

    2、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锻炼胆量,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大胆讲出自己的优点。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对于什么是“优点”,理解的还不到位,比如认为拖一次地、整理一次房间,帮妈妈做一次事就是优点,其实应该是一贯的、稳定的、能坚持下来的品质才算真正的优点。

    孩子的表现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条理清晰,声音响亮,善于表达;有的幼儿比较害羞,声音很小,不愿发言;也有的幼儿虽然发言积极,但是讲话不连贯,词不达意。个别幼儿倾听习惯不好,抢话、插话仍有发生。

    活动中我对每一位幼儿的发言都能及时做出积极的评价,最多出现的语言就是“还有吗?”“真棒啊!”“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等等带有积极暗示作用的话语,这些话语对幼儿起到了鼓励和赞扬的作用,让幼儿有想继续说下去的愿望,对于自己的发言都能产生一种成功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对于没有发言的幼儿,为了帮助他们增强自信,我就开展游戏,带动全班幼儿一起帮他们找优点。听到赞美之后,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的,只是可能自己还不知道就是了,听到了大家的赞美,要对大家表达谢意。

    本次活动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老师可以多加进一些对孩子优点的点评,尤其是对一些只说出一条优点的幼儿更要多加赞美;另外本次活动是以轮流发言为主,今后可以组织一些可以自由发言的话题甚至是辩论会,最大限度地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4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民族村》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周有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民族村》。这节活动中需要孩子对常见的少数民族有初步的认识,为了给孩子铺垫足够的经验,我特意做了一份调查表《我知道的少数民族》分发给孩子,并叮嘱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资料,讨论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和习惯等。孩子们拿到调查表都十分兴奋,纷纷说:“我要和妈妈一起调查藏族!”“我要调查维吾尔族!”看到他们的反应,我觉得这节社会活动一定是在孩子畅所欲言的分享中进行的。

    周一孩子们将自己的调查表交到我手里,填的满满当当的调查表让我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认真的态度,还有的家庭收集了图片资料、用画笔画出来......我对今天的活动更有信心了,然而到了今天的活动中我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仍存在一些差距。当我请孩子们来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时,一些孩子说出了令我哭笑不得的话:“老师,我不认识字,我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有近乎一半的孩子调查表都是父母当做作业填写的,孩子根本不清楚内容。

    当然,有一些孩子也能够生动形象的将自己的调查大方的分享给大家,甚至还有孩子用了少数民族的行礼方式给大家问好,特殊的`问好方式将大家的兴趣带动了起来,我索性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将活动重点从讨论分享转为师幼共同了解交流,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讨论交流等对几个常见的少数民族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调整之后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较高,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活动整体效果较好。

    当然这节活动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幼儿与家长在前期收集资料阶段较为仓促,部分幼儿分享自己调查结果时略显不足。教师前期应与家长加强沟通,明确在亲子作业中家长更多的是陪伴、合作而不是代替,让家长对于亲子作业重视起来。

    第5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天我搬家中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生成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有所变化。于是我通过“今天我搬家”这一社会活动,让幼儿了解搬家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搬家的一般程序与常识,学习分类 整理物品,初步尝试给物品打包,体验搬家时的辛苦以及对新家的向往。通过操作、游戏、交流、交往等,体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并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分析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对新家的的向往。同时利用小猫手偶和小朋友们谈话,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像一下搬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小朋友对小猫这个动物形象很感兴趣,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接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上的人们是怎样搬家的,看看他们搬家的程序和方法是不是和我们讨论的一样,然后观察图上的人们搬进新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很开心的样子。最后让幼儿操作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整理物品,给物品分类,并尝试给物品打包。通过操作实践,幼儿体验到搬家的辛苦。本次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但是由于幼儿没有实际搬家的经验或者是搬家经验少,在分组操作实践时,孩子们手忙脚乱,整个课堂秩序很乱,只能任务式的完成操作任务。于是我对这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活动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由于搬家对于幼儿来说,很少经历过。所以活动前仅仅请家长对孩子多讲一些搬家的经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多想一些其它的办法,让幼儿直观的看到搬家的过程。其次,让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材料不够丰富,导致幼儿在尝试整理时相互争抢。

    2、教师的语言有效性不够

    在提问题时,我的语言有效性不够,导致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如:搬家前我们需要做哪些事呢?有的幼儿回答:我想整理衣服。这样的提问范围太大,孩子们在回答时就抓不住要点,也就达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另一方面,在语言组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争取语言的准确和有效。

    3、幼儿的主导性不够

    在分组时间操作游戏时,我只是将幼儿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准备了一只打包用的纸箱和打包用的胶带、绳子等,然后只是给每组进行物品整理上的分工,如:第一组整理书本杂志;第二组整理餐具;第三组整理鞋袜;第四组整理上衣;第五组整理裤子;第六组整理床上用品。而在整个操作活动中,课堂秩序乱,有的幼儿整理活动没能有始有终,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整理活动,在实践操作后,没有让幼儿自己讨论搬家的东西怎样摆放,只是由老师来安排每样东西分别搬到哪里,没有体现孩子的主导性。

    4、没有体现幼儿对新家的向往

    在分组实践操作后,没有让幼儿讨论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还需要添置哪些新的家具,怎样才能让新家变得更漂亮、更舒适,在整个活动中没能体现幼儿对新家的向往。

    针对以上的不足,于是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重新调整。

    1、首先是材料的.准备:

    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小动物搬家故事和碟片,让幼儿直观的看到小动物搬家的过程。其次丰富幼儿的操作材料,除了老师准备的一部分外,还发动幼儿自己带了一部分鞋、袜、衣服之类的物品,让他们有足够整理的物品,这样实践操作时就不会互相争抢。

    2、在语言方面,我将提问的范围缩小,有针对性的提问,另方面,我对自己的语言进行逐句推敲,对课堂无关的话争取少说,争取语言的准确和有效。

    3、在分组操作游戏时,我给每一组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当组长,让他安排自己小组的物品整理活动。这样,课堂秩序可能就不会乱,其次在搬家前让幼儿自己讨论将整理好的物品放在哪里最合适,这样就更能体现幼儿的主导性。

    4、在幼儿操作游戏后,我让幼儿讨论给新家起名,然后请幼儿说说新家还需要哪些东西,怎样才能让新家变得更漂亮更舒适,小朋友们都抢着回答,有的说要给新家添置电脑,有的说要添置空调,有的说要添置一张新床,然后在床头上挂一张很大的照片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搬家的辛苦,同时也体现了孩子们对新家的向往。

    第6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我就是喜欢我自己》恰如其分的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了一起。对中班幼儿而言,初步有了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在此次的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作为中班教师,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分析、教学,从让幼儿了解自己到喜欢自己到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喜欢自己的意识进行活动,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教学反思。

    1、形成幼儿的个性和特点

    喜欢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让每位幼儿带了三张照片,从刚出生到长大一点再到上幼儿园时,孩子通过观察照片,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自己不同时期不一样的自己,感受自己的变化与成长。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分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状态,在这一环节中,我重视到了主体状态,却将幼儿的自我意识孤立了起来,忽略了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放映这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别人怎样看待我们,或者我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怎样看待自己,孩子在观察和讲述自己的照片时,教师可带领其他孩子给予一个积极的、正面的评价,使幼儿形成一个内在的、稳定的“他人眼中的自我”,是幼儿意识到自我,使“个性”从幼儿意识中萌发出来,并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自己和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的特别之处,感受这种奇妙。这个方面我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2、挖掘“喜欢”的不同层面

    “喜欢”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它也是社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活动中首先应把“喜欢”具体到幼儿的个性化中去,让幼儿主动去建构喜欢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套方案,让孩子将喜欢的地方通过自画像画出来,并将喜欢的地方夸张化,然后看着画说说喜欢自己什么。另一个方法则是让孩子照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有个更真实的情境。我选择了第二套方法实施到教学中去,但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样,孩子看着镜子,只是说了一下自己喜欢自己什么,如:我喜欢我的嘴巴,因为我的嘴巴会说话。幼儿完全没有兴奋和想挖掘自己的心理,教师这时也没有适时的激发孩子,将“喜欢”流于了表面,儿童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和同伴及成人交往而来的,通过外界对自己的信息,如让孩子给同伴找优点和给自己找优点,帮助幼儿体验到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学会用欣赏看别人,看自己。这样慢慢一层层深入,再回到主观的意识中来,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激励他们形成自我喜欢的态度,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信心地与外界交往。

    3、提升“喜欢”的境界

    《纲要》指导要点中提到: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在第三环节中,我让幼儿通过做事情,进一步提升喜欢自己的意识。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事情是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如整理书桌、叠衣服、扫地、洗杯子等,以成人的角度认为孩子会喜欢做这些事情,能做好这些事情,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自主的空间,这个活动中,不仅仅没有提升“喜欢”,反而将“喜欢”慢慢纵向化。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让我思考的是,像这样《我就是喜欢我自己》的社会活动,应与孩子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从孩子的生活切入,有一系列为这个活动做准备的主题活动,而不是单一把它当成一堂课去教授孩子,社会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因很好的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去理解孩子去相信孩子,真正的将社会情感渗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喜欢他人,喜欢自己。

    第7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社会活动《我给椅子洗洗澡》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社会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确实劳动不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们都发现,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于是借助本次《给椅子洗洗澡》的社会活动,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劳动的过程。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景——“椅子”哭了。幼儿听到哭声,猜测会是谁在哭?通过录音揭示谜底。由于录音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在户外上课,因此幼儿听的.不是很清楚,通过第二次的倾听,幼儿能听清楚了,激发幼儿想帮助小椅子洗澡的欲望。活动时我就让孩子们先去洗,洗完再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孩子们的方法五花八门,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发展。孩子们在劳动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认认真真地给小椅子洗起了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一会儿给小椅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小椅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了,把椅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椅子放到了阳光下晒一晒。

    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对幼儿使用毛巾在水里漂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所以就导致出现了有幼儿把水拧到了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的非常湿。在幼儿交流好后,我以儿歌的形式总结洗椅子的过程,让幼儿边念着儿歌边给椅子洗澡,这一次就好多了。

    此次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来园后就先拿抹布把自己的桌子、椅子擦擦干净,培养孩子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不错!

    第8篇大班社会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主题《不一样的我》。主题活动的展开是为了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促使他们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给孩子以启发和帮助,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揭开身边的小秘密,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让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因课程的安排,星期五上午我执教了一节社会活动课——《我是谁》。一开始我以为只要幼儿会念这首儿歌,课堂效果应该就会还好,但是在本次社会活动中,我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幼儿了解“我”在别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的这个不小的疏忽,所以课堂上幼儿的活跃度不太高,有些幼儿没有用心去念,这从他们困惑的眼神中我能觉察的到。

    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思路走,而是以我自己的方式、想法来上这堂课的。一开始的导入部分我就发现自己存在很大的缺点,显得很直白。我想导入时更应该让幼儿产生悬念,激发他们对这堂课的好奇心理,从而让幼儿产生一种我要学、我想学的求知心态。课堂上少数几个幼儿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并没有直接去打断她们说悄悄话,而是用面部表情来告诉她们要好好听老师上课,这样才能学到本领。她们好像意识到了,小手自然而然地放在小腿上了。

    通过总结、反思这次的社会活动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解读幼儿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同时还要反复琢磨教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像本次活动一样,平时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去教会幼儿,因此,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自然学习效率就有不高。而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敢于积极发言,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求知探索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让幼儿真正理解语言课程的本质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多读、多学、多问,以此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优秀。

    第二篇: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通用)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源自于兴趣,而动物是小朋友最感兴趣、最喜欢的。

    因此,在选题上我选择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出发,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从本次活动来看,幼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可怜啊!”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小朋友开着火车在三个场景中游览、参观,用孩子最喜欢的这种游戏方式,帮助孩子回忆认识各种动物。孩子情结高涨,反应热烈,愉快地体验出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种生态关系。如何让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

    如何让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浅显,一看就明白呢?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物受伤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通过观察交流、讲述、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体会,真正体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去种树、种草、捐零花钱、做标牌,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

    当然,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像个别语言不够简炼,有的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认真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多钻研、多实践、做一名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2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教育对象的选择:

    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

    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3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园举行了老教师领航课的同课异教活动,由此我有幸观看了戴卫兰老师和王秋芬老师的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呈现的活动也有着各自的精彩。

    一、活动的背景

    三月是我们幼儿园的文明月,文明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具体到小朋友来说,就是教育他们语言和行为的文明。同时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也愿意自己结交新朋友。在结合主题月与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就是由此产生的。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和自己班级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短时间内认识一个新朋友,那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所以两位老师的目标里都有1准确使用礼貌用语,用恰当的方法认识新朋友,2了解新朋友,体验与朋友共同合作的乐趣。在共同合作上两位老师又各自有侧重点不同,戴老师重在于让幼儿合作完成音乐游戏,而王老师则是通过共同制作“朋友卡”让幼儿互相了解。

    二、活动的过程

    两位老师在教学具的准备上都采用了记录表,别出心裁的是王老师根据大人的名片把记录表设计成红色的爱心,还帮他取了好听的名字叫“朋友卡”,更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两节活动的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晰,先了解,后记录,最后游戏。戴老师是由故事引入,王老师则是开门见山,让幼儿在了解、总结了交往的规则后自己尝试结交朋友,最后和朋友一起游戏,体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师都突破了班级的界限,戴老师是选择了四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开展活动,王老师则是在活动过程中让自己班级的幼儿到其他班级去结交新朋友。另外,王老师有创意的一点在于她先是让孩子和自己班级的好朋友两个拉手坐在一起,然后让两个人各自又去结交新的朋友。

    三、活动的特色

    在社会领域的教育中较多的是运用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来体验一种情感,但是这两节活动却没有,而是通过制作“朋友卡”,完成“记录表”来感知如何结交朋友。更加直观、具体,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同时,在两节活动中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注重教学的整合性。语言,说说自己的朋友;艺术,制作“朋友卡”,和朋友完成“三人套圈”游戏,围着“朋友树”唱歌,最终实现社会性发展目标“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四、活动的遗憾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没有遗憾的,这两节活动也是一样。在听戴老师的活动时,我就有疑惑,教师是否应该在朋友这个词前加上个“新”字,让孩子们更有新鲜感,更有兴趣。这个疑惑在王老师的活动里得到了释然,王老师提到了“结交新朋友”,而且是别的班级的新朋友,可以感觉出孩子们很兴奋,都想尝试一下。人们常用“点睛之笔”来形容某一样东西的重要。我觉得这两节活动缺少的“点睛之笔”就是一句话:文明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结交到新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新朋友,这样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好朋友。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4

    活动在孩子们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从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是玩得开心,学的快乐的,本次活动是围绕合作这个概念而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波的,从活动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是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的,活动通过几个亮点有效促成预设目标的达成。

    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和利用,本着低成本低结构的`原则,我收集的材料是一些日常用品及玩具,如:皮球、毛巾、筷子等,这些材料虽简单常见,可在活动中却被充分利用,孩子们易于操作,并在体验中获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画面简单明了,既能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画面故事中的道理,也让幼儿很好地得到启发,进一步理解合作的道理。这个环节,教师无需作多的解释,直观教学法,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达到预设目标。

    其次,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学习。

    在一些过度环节,我也做了巧妙设计,环环相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活动流畅。如:在开始部分,让幼儿帮老师搬桌子环节,就直接导入了活动,而且直指活动内容,无需过多的提示。多媒体课件“蚂蚁搬豆”,直观易懂,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在讨论活动时,我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搬床、做值日等,用切身的体会,诠释合作力量大的道理。每个环节都紧扣主题,结束活动,我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

    最后,本次活动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对于重点和难点,我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递进式的提问进行处理,这种提问方式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也使活动更活泼有趣。

    但是,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它很难十分完美。因为预设的教案与现场教学往往难以达到一致和同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惑,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引起了我的思考,有些环节还有待去调整和改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我班孩子比较活跃,在课前我强调了纪律,在讨论活动时,孩子们有点约束,这种限制束缚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幼儿讨论时不够积极主动,气氛不够热。

    2、幼儿操作环节,应先让幼儿自己探索,让幼儿有一个人完成任务和两人、多人完成任务的对比情况,让幼儿自己从中领悟到,要完成这些任务,做好这些事情,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好,儿不要直接让幼儿两两合作演示。

    3、在活动结束环节,我设计的是游戏,孩子们玩的太高兴,有些闹,应该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个别喜欢人来疯的活跃孩子,要有及时提醒,让孩子懂得无论在哪儿、做什么都应守规则,让孩子时刻有规则意识,这样活动的内容也就更丰富。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除了有许多的亮点部分,还应该是有一些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正因有了这些缺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一些反思,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大班社会活动教学反思5

    我今天开展的社会活动《我是中国人》,我在活动中预设了两个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2、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做中国人的自豪。

    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两个目标都达到了。因为在活动前上我们已经丰富幼儿的国庆节常识,所以在活动开始我就与谈话的形式引入:如我们都是哪国人呀!这样直接切入主题,即简单又明了。接下来在出示国旗,引导幼儿认识我国的国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上让幼儿来观看我们的四大文明、我国的主要服装>唐装、我国的国粹中国功夫。

    通过这一系的观看,让幼儿层层递进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因为我采用的视频的方式,所以幼儿能在动静结合下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再以游戏的形式来让幼儿体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

    教师在活动的最后没有及时的提升幼儿的情感,幼儿对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没能很好的给予抒发。在游戏环节上,教师没有及时的提出要求,所以幼儿游戏时,有点乱。从今天的活动中,我了解到做为老师要时时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这样活动才能更流畅、更完美。

    第三篇:大班社会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一:大班社会活动设计与反思《雷雨来了》

    【设计意图】

    雷雨是夏天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当打雷时,许多的孩子会惊慌、害怕。所以我从《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大自然的变化》这一活动中延伸出这节活动课,意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自然现象并从容面对自然现象。

    【幼儿分析】

    大班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非常乐于探索周围环境、乐于动手动脑,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孩子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会产后恐惧心理,这需要老师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现象并从容面对自然现象。活动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自由、交流合作的自由,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通过讲述法,启发提问法,情景表演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了幼儿一条线索,让幼儿自由的讲述,自由表演,我再与幼儿一起给小结,加深幼儿记忆。充分发挥幼儿是主体,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让幼儿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的发挥想象。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雷雨前后的变化。

    2、与孩子一起探讨雷雨形成的过程。

    3、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雷雨的景象,并通过情景表演加深幼儿记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雷雨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雷雨的景象。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与视频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雷雨来了》歌曲导入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开始活动课。

    (听歌曲进入活动室,坐好)

    提问:刚才我们在这首歌曲的一开始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公公的脾气可大了,我们在夏天经常见到它,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雷公公发脾气的样子吗?谁能来学一学?

    1、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雷雨之前天气、动物、人们的变化

    谁能来说一说下雷雨前天空是有哪些变化?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下雷雨前,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做着哪些准备,说到小鱼,要提水中的氧气很少,所以游到了水面上)(看课件)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雷雨中雷、闪电、风、雨的声音,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模仿出来。

    下雷雨时,你听到了什么?雷,你能来学一学雷的声音吗?

    他是用这种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法来模仿一下雷来了的样子吗?依次说出风、雷、闪电、雨)

    下雷雨时,你还听到了什么?(风)是大风还是微风?你有没有被大风吹到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来回忆一下被大风吹到时的样子),大风是什么样的声音?

    你还看到了什么?(闪电)闪电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来学一学吗?

    下雷雨时,你还看到了什么?(雷雨)是大雨还是小雨?谁能还模仿一下下大雨的声音?

    小结:下雷雨的时候,你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为什么?

    那你知道雷和闪电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结:天上的云彩越聚越多,碰到一起产生雷电,由于光比声音传的要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看课件)

    4、帮助幼儿整理活动课的内容:表演《雷雨来了》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那你能不能自己来模仿雷雨的过程呢?你们觉得难不难?(难)这样吧!老师给你们解说员,你们来表演,好吗?

    天气阴沉沉的,又闷又热,要下雷雨了,小动物们在做着下雷雨前的准备,小燕子飞的很底,忙着捉着被潮湿的空气沾湿了翅膀的小飞虫。小蚂蚁在忙着把家搬到高处,蜜蜂忙着多采些花蜜

    5、与幼儿一起探讨怎样避免遇到雷击:

    小朋友们,雷公公的脾气很大,雷击会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伤害?

    那怎样避免雷击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呢?打雷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你们知道我们的房子是怎样躲避雷击的吗?(看视频)

    雷雨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伤害,但也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一些好处,你们知道,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吗?(1、净化空气;

    2、给庄稼带来肥料)

    【延伸活动】

    与幼儿一起小结: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教育幼儿不要害怕打雷。

    【活动反思】

    《雷雨来了》是我们从《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大自然的变化》这一活动中延伸出来的一节活动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通过讲述法,启发提问法,情景表演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了幼儿一条线索,让幼儿自由的讲述,自由表演,我再与幼儿一起给小结,加深幼儿记忆。充分发挥幼儿是主体,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让幼儿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的发挥想象。但幼儿教育仅靠集体教育活动是不够的,因此,在活动后,我们应为孩子们开设了区角活动,让幼儿在课后可以到区角中去玩玩,让他们自由去探索,同时也增强孩子们的兴趣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二:大班社会活动《合作的力量》——课后反思>>(1186字)

    活动在孩子们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从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是玩得开心,学的快乐的,本次活动是围绕合作这个概念而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波的,从活动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是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的,活动通过几个亮点有效促成预设目标的达成。

    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和利用,本着低成本低结构的原则,我收集的材料是一些日常用品及玩具,如:皮球、毛巾、筷子等,这些材料虽简单常见,可在活动中却被充分利用,孩子们易于操作,并在体验中获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画面简单明了,既能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画面故事中的道理,也让幼儿很好地得到启发,进一步理解合作的道理。这个环节,教师无需作多的解释,直观教学法,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达到预设目标。

    其次,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学习。

    在一些过度环节,我也做了巧妙设计,环环相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活动流畅。如:在开始部分,让幼儿帮老师搬桌子环节,就直接导入了活动,而且直指活动内容,无需过多的提示。多媒体课件“蚂蚁搬豆”,直观易懂,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在讨论活动时,我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搬床、做值日等,用切身的体会,诠释合作力量大的道理。每个环节都紧扣主题,结束活动,我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

    最后,本次活动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对于重点和难点,我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递进式的提问进行处理,这种提问方式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也使活动更活泼有趣。

    但是,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它很难十分完美。因为预设的教案与现场教学往往难以达到一致和同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惑,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引起了我的思考,有些环节还有待去调整和改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我班孩子比较活跃,在课前我强调了纪律,在讨论活动时,孩子们有点约束,这种限制束缚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幼儿讨论时不够积极主动,气氛不够热。

    2.幼儿操作环节,应先让幼儿自己探索,让幼儿有一个人完成任务和两人、多人完成任务的对比情况,让幼儿自己从中领悟到,要完成这些任务,做好这些事情,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好,儿不要直接让幼儿两两合作演示。

    3.在活动结束环节,我设计的是游戏,孩子们玩的太高兴,有些闹,应该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个别喜欢人来疯的活跃孩子,要有及时提醒,让孩子懂得无论在哪儿、做什么都应守规则,让孩子时刻有规则意识,这样活动的内容也就更丰富。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除了有许多的亮点部分,还应该是有一些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正因有了这些缺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一些反思,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三: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会等待》教学反思>>(1129字)

    该活动方案的动画素材来自于中央少儿频道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在原来的动画片里,小点点等小豆豆一家来野餐 这个情景非常符合我们课题组

    学会等待 的主题。经过课题组讨论决定,把它只剪切成开头和结尾两段,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不会使整个活动过分拖沓。

    试教前,为了了解本班幼儿在生活中的等待经验,得到很多可以在活动中预设好的回答,我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但当我问起 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时,孩子们却一时答不上来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如果活动就此僵住,那下面的环节还怎么进行呢?因此,为了拓宽幼儿的思维,我开始启发道:平时在家里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呢?其中哪些事情适合等待的时候去做? 这里我虽然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却更加贴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思路被打开了,回答也渐渐踊跃起来。看来,试教前不仅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还要熟悉幼儿相关的经验。如果经验准备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这一点至关重要,能够为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节课只准备了两天时间,但是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帮助和我的精心准备,活动的效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由于本活动的情景来自于生活,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点滴,并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幼儿各种各样等待方式进行总结、概括。活动中,幼儿给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答案,如: 装潢房子需要等待。堵车需要等待。世博会排队的时候搭个帐篷睡会觉。等等,可遗憾的是我没有好好重视和肯定,而是很快地一语带过,使整个环节进行得稍显仓促,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也没有被调动起来,这可能与我教学经验的不足有很大关系。今后我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失误,努力弥补这一缺憾。活动评析本次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了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懂得了在家、在园、在公共场所等待的重要性和可以等待的方法。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将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制作成PPT课件,并采用分组绘画讨论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认同等待行为,学会在游戏中等待,体验等待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活动过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紧凑,各个环节过渡自然,逐步递进。作为年轻的宋老师,她能轻松自如的组织好各个活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灵活的应对幼儿的回答,针对问题启发引导,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同时,通过活动的实施,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1、社会教育的活动应提供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2、多种多样的等待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让幼儿学会从自身做起,真正的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宝宝。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四:大班社会活动反思>>(1195字)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园举行了老教师领航课的同课异教活动,由此我有幸观看了戴卫兰老师和王秋芬老师的大班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呈现的活动也有着各自的精彩。

    一、活动的背景

    三月是我们幼儿园的文明月,文明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具体到小朋友来说,就是教育他们语言和行为的文明。同时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也愿意自己结交新朋友。在结合主题月与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就是由此产生的。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和自己班级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短时间内认识一个新朋友,那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所以两位老师的目标里都有1准确使用礼貌用语,用恰当的方法认识新朋友,2了解新朋友,体验与朋友共同合作的乐趣。在共同合作上两位老师又各自有侧重点不同,戴老师重在于让幼儿合作完成音乐游戏,而王老师则是通过共同制作“朋友卡”让幼儿互相了解。

    二、活动的过程

    两位老师在教学具的准备上都采用了记录表,别出心裁的是王老师根据大人的名片把记录表设计成红色的爱心,还帮他取了好听的名字叫“朋友卡”,更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两节活动的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晰,先了解,后记录,最后游戏。戴老师是由故事引入,王老师则是开门见山,让幼儿在了解、总结了交往的规则后自己尝试结交朋友,最后和朋友一起游戏,体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师都突破了班级的界限,戴老师是选择了四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开展活动,王老师则是在活动过程中让自己班级的幼儿到其他班级去结交新朋友。另外,王老师有创意的一点在于她先是让孩子和自己班级的好朋友两个拉手坐在一起,然后让两个人各自又去结交新的朋友。

    三、活动的特色

    在社会领域的教育中较多的是运用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来体验一种情感,但是这两节活动却没有,而是通过制作“朋友卡”,完成“记录表”来感知如何结交朋友。更加直观、具体,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同时,在两节活动中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注重教学的整合性。语言,说说自己的朋友;艺术,制作“朋友卡”,和朋友完成“三人套圈”游戏,围着“朋友树”唱歌,最终实现社会性发展目标“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四、活动的遗憾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没有遗憾的,这两节活动也是一样。在听戴老师的活动时,我就有疑惑,教师是否应该在朋友这个词前加上个“新”字,让孩子们更有新鲜感,更有兴趣。这个疑惑在王老师的活动里得到了释然,王老师提到了“结交新朋友”,而且是别的班级的新朋友,可以感觉出孩子们很兴奋,都想尝试一下。人们常用“点睛之笔”来形容某一样东西的重要。我觉得这两节活动缺少的“点睛之笔”就是一句话:文明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结交到新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新朋友,这样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好朋友。

    第四篇:大班社会活动 分享

    大班社会活动——我乐意分享

    十七周教案

    星期五

    教师:陈丹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与他人分享食物与玩具,知道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朋友。

    2、学习关心同伴和他人。

    3、学习合作制定分享活动计划。【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有与家人、同伴分享的经验 物质准备:纸、笔、视频《学会分享》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感受分享的快乐)

    1、幼儿观看视频《学会分享》,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认真观看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段故事,看看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故事大意:一天,陶小齐的表弟表妹来到陶小齐的家中做客,表弟表妹想玩陶小齐的玩具,但是陶小齐不分他们玩,这是巧虎拿出了自己的玩具和表弟表妹一起分享着玩,陶小齐发现自己一个玩的很没劲,想加入他们,最后,陶小齐带来了自己的玩具和大家一起分享,玩的很开心。

    2、师幼一起讨论:陶小齐一个人玩的时候开心吗?为什么?后来大家一起玩的开心吗?为什么?(知道与人分享的乐趣,感受分享的快乐)

    二、迁移已有经验,知道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朋友。

    1、师:除了和朋友分享玩具,觉得很快乐,平常的生活中大家还有什么可以和同伴分享的呢?你曾经和小朋友、爸爸妈妈分享过什么呢?

    2、分桌讨论,启发幼儿说出分享的内容

    教师提出分桌要求:把你曾经和别人分享的事情说出来,也可以说说还可以分享什么、每桌选出一个幼儿记录。(既有物质方面的分享,又有精神方面的分享。)

    3、集中交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出来,贴在白板上。

    三、小组协商制定月末分享活动计划(或迎新年庆祝会),进一步学习分享的方法

    1、协商月末分享活动(或迎新年庆祝会)的内容、师:新年快来了,我们在庆祝时可以做哪些喜欢的事?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享图书、分享玩具、共同表演、游戏、运动等内容;还可以照相留影、分享午餐等。

    2、集体讨论分享食物的方法

    (1)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小朋友带来的食物我们怎么吃才开心。和幼儿一起分享上次去秋游午餐时,大家一起分享食物的照片,进一步理解分享的快乐。

    小结:和好朋友一起吃,和老师分享吃,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邀请园长、医生阿姨和我们一起吃,把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吃一起用叫做“分享”。

    (2)每桌制定分享食物计划,以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记录内容可包括喜欢吃什么,需要带什么,谁带什么就在食物上写上自己的号数等。)

    集中交流:每桌选一个幼儿就留本组的分享计划,师幼共同梳理,安排适宜的小组计划。

    (3)请幼儿按计划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分享活动的准备工作。

    四、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鼓励幼儿乐意分享。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多让幼儿学会分享,不自私。

    第五篇:大班社会活动

    大班社会活动《粗鲁的小老鼠》

    【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却也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讲秩序等,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期。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粗鲁的小老鼠》,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让幼儿懂得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加强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礼仪。(重难点)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粗鲁的小老鼠》课件。

    2、小老鼠、蜗牛、小鱼、小猪的头饰各一个。

    3、幼儿日常行为(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图片若干,即时贴做的哭脸、笑脸幼儿人手各一个。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儿歌《小老鼠》,导入课题。

    老师带领幼儿随儿歌的节奏,做身体律动 ,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问:

    1、儿歌中说的是谁?(小老鼠、小猫)

    2、小老鼠平时喜欢干什么?(偷吃别人的东西;挖别人的墙角····)

    3、小老鼠见了猫会怎样?(会害怕,然后逃跑,是个胆小的家伙。)小结:一般的小老鼠比较胆小,见到有动静就赶快逃跑。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可不是这样,它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结果吃到苦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老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播放课件《粗鲁的小老鼠》,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计划用时8分钟)提问: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么样的?(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别人很不礼貌。)

    2、小老鼠是怎么对蜗牛的?(凶巴巴地让蜗牛滚开,并一脚把蜗牛踢得很远。)

    3、小老鼠对河里的小鱼做了什么?(用石头扔小鱼,把小鱼吓跑了。)

    4、小老鼠后来碰到了谁?(小猪)小老鼠的脚怎么肿起来了?(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猪蹄上。)

    5、小老鼠为什么低下了头?(小老鼠知道自己对别人不礼貌,结果尝到苦头了,觉得自己做错了。)

    小结:小老鼠自以为了不起,说话粗鲁,对人很没礼貌,最后得到教训了。

    三、展开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懂得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计划用时8分钟)小朋友们,你们有过对别人不礼貌的行为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样很有礼貌地对待蜗牛、小鱼和小猪?

    (教师分别依次请出蜗牛、小鱼和小猪,引导幼儿探索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蜗牛,应该怎么做?(可以这样说:“对不起,请让一下可以吗?我想先过去!”)

    2、你想喝水时,有小鱼在游泳时怎么说比较好?(这样说比较好:“小鱼,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过来游泳吗?”)

    3、小猪睡觉挡住了你的去路,你该怎么办?(应该这样做:先叫醒小猪,然后对它说:“打扰一下了,小猪,你睡在这里可不好,别人过路会不小心踩到你的,你还是换个地方去睡吧,你说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礼貌地对待别人,那它的脚会不会受伤?(不会,你不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做个文明懂礼的人呢?(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别人,要学会谦让;别人有困难时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处等等。)

    四、游戏:《我是小法官》,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计划用时5分钟)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五组,每组八人,五组依次进行。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对错,对的在图片上贴笑脸,不对的贴哭脸。

    五、总结:(计划用时1分钟)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习文明礼仪,和别人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不要说脏话、粗话,做人要谦虚,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样,自以为了不起,最后吃亏了才后悔。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活动延伸:

    1、幼儿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礼仪,自编儿歌。

    2、家长可以请朋友或同事来家做客,让幼儿学习待客礼仪。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让幼儿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错的,特别是看到小老鼠踢到猪蹄,脚肿起来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开心。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他们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鱼时,会想到友好地和小鱼握手,说明他们对平时生活的观察是很细致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和幼儿共同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同时又引导幼儿从活动中得到启发,达到了预订的教学目标。



    推荐阅读: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大全五篇)
    小班下学期美术《奶牛车》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毕业家长寄语(共五篇)
    读《苏轼传》有感(精选合集)
    培训资料_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5篇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