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银行信托合同 检讨书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名单(最终版)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独酌月影 时间:2024-08-24 13:13:1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名单(最终版)

    2024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名单: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长葛市产业集聚区

    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长垣县产业集聚区

    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

    2024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名单: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

    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淅川县产业集聚区新乡电源产业集聚区宝丰县产业集聚区扶沟县产业集聚区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鹤壁市宝山产业集聚区

    2024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名单:宜阳县产业集聚区林州市产业集聚区浚县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民权县产业集聚区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平舆县产业集聚区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第二篇: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汇总

    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目录

    作者:佚名 日期:2024年11月1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3)

    2024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24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

    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2024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24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024年下半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20个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 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郏县产业集聚区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滑县产业集聚区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

    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

    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 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

    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 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 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

    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2——主导产业: 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

    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

    8、郑州上街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3——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业

    9、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主导产业: 铝电联营及铝的精深加工业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铝加工

    11、河南省新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8——主导产业: 电子工业和粮油储运与加工

    12、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曲梁服装工业园)——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6 ——主导产业:服装

    13、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7——主导产业: 铝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14、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工业园区)—— 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 ——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

    15、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3.88 ——主导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含光伏产业)为主导,以物流业为补充

    16、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3.68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

    17、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9.53 ——主导产业:钢铁和焦化产业为主导,以焦化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为支撑

    18、滑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 ——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服装加工为主,辅助产业为光伏高科、机械制造、物流商贸

    19、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2 ——主导产业:现代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和城市服务业

    20、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

    21、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4 ——主导产业:钢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现代物流业为辅助

    22、安阳市新东区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 ——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

    2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2 ——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及纺织轻型装备制造业

    24、汴西新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 ——主导产业:食品、机械、汽车零部件

    25、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3 ——主导产业:光伏、精细化工

    26、开封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所在市:开封市 14.23 ——主导产业:食品

    27、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4.5 ——主导产业:机械、食品

    28、杞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9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棉纺织服装业

    29、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4 ——主导产业:机电和纺织业

    30、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5、18.8(省规划面积)——主导产业: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

    31、洛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5.3 ——主导产业:硅电子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

    32、洛阳工业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工业园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0.8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

    33、洛阳经济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9 ——主导产业:商贸和物流业

    34、洛阳市伊洛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50.1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

    35、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1.9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硅光电光伏,新材料

    36、洛阳市洛新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9.7 ——主导产业: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

    37、洛阳市石化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化纤纺织产业、精细化工以及新能源和化学新材料产业

    38、洛阳市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4.9 ——主导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重型机械及装配加工)、新兴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39、洛宁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5 ——主导产业:轻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

    40、宜阳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主导产业: 铸造和机械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配套产业、硅材料生产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相应的配套产业

    41、新安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7.8 ——主导产业:能源铝产业、铝精深加工产业和以镁合金、钛合金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

    42、栾川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5.7 ——主导产业:钼钨深加工产业为主导

    43、孟津县华阳产业聚集——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5 ——主导产业: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制造

    44、汝阳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9 ——主导产业: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

    45、嵩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7 ——主导产业:饭坡产业园规划以黄金、萤石等本地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田湖产业园规划以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农产品加工设备制造、旅游商品生产为主导产业

    46、伊川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6 ——主导产业:铝的精深加工产业和服务产业

    47、偃师市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2 ——主导产业:三轮摩托车产业

    48、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9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为先导,以钢铁产业为主,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为辅

    49、汝州市工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9869 ——主导产业:冶金、铸造、建材产业和煤化工

    50、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2 ——主导产业:轻纺、现代制造、物流

    51、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5.79 ——主导产业:冶金、建材、轻工和仓储物流

    52、郏县产业聚集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 ——主导产业:机械制造、医药、物流业

    53、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5.1 ——主导产业:精细化工(煤化工)

    54、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7.38 ——主导产业:机电装备、新材料制造

    55、河南省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79 ——主导产业:盐化工下游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摩托车装备制造业

    56、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88 ——主导产业:化工

    57、平顶山新城区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平顶山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65 ——主导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的研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辅

    58、浚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鹤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 ——主导产业:食品、生物医药

    59、金山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鹤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4 ——主导产业:镁产业、汽车零部件、光机电

    60、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鹤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5 ——主导产业:光伏产业、先进制造业、食品产业等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

    总则

    1.1规划背景

    2024年9月28日河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一文,要求全省各市、县认真贯彻9月25日省长办公会议精神,做好产业集聚区规划及上报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拟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并以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壮大县级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位于县城西部和东北部的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175家产业集聚区之一。为了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该县县委、县政府把2024年确定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年”、“大项目突破年”,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实现新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达到8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855”目标,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主导产业集中区、现代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柘城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在国家已经确立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柘城县按照“北扩南进、西延东伸、四面开花”的城市发展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力争把柘城建设成为城区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30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医药制品加工业。近年来,柘城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前提,积极建设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推动产城互动,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目前,柘城县城区面积已由2024年的5.8平方公里发展到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5.7万增加到 16.5 万。产业集聚区入驻工业企业达到118家,就业人口达3.2万人,2024年元至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税收2.8亿元。

    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按照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建设理念,率先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方位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形成了相互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7平方公里、发展区和控制区8.3平方公里,确定了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科技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医药制造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本次环评从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利用土地集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出发,从规划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减缓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最大程度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和谐,从而实现柘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1.2.1评价目的(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析、论证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方案与柘城县、商丘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缓解和补救措施与建议,以实现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通过现状监测与实地调查,计算分析集聚区所在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推荐规划方案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范围,特别是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论证产业集聚区的选址、布局、发展规模和产业定位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给出企业准入条件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3)通过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公众了解集聚区规划的概况及其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广泛征求和收集公众意见,辨识公众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合理选择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危险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将风险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5)妥善处理集聚区建设初期产生的自然、社会问题,包括居民拆迁和安置补偿等,实现集聚区开发的和谐、持续发展,为规划审批机关提供决策依据。

    1.2.2评价原则

    (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本规划的评价。

    (2)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3)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把与该规划有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4)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应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可操作性原则。针对规划环评具有战略性、超前性、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综合采用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各种分析评价方法,对规划进行宏观分析,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7)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评价过程中始终坚持“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结合集聚区所在地的实际,探索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1.3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24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24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24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4年4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24年10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年10月28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4 年 8 月 28 日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24年1月1日;

    (1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14)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4年10月1日;

    (15)国家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24年3月1日;

    (16)国家环境保护部2024第7号公告《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直接审 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及〈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 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第四篇: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2024年,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指标表现良好。

    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24年底,南阳14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97.53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0.97平方公里,比2024年增加140.95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45.54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1.47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面积4692.10 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面积2817.40 万平方米,分别比年初新增1073.20 万平方米和764.90 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4908.10 公里, 比年初新增931.10 公里;修建道路4511.80 公里,比年初新增733.00 公里。

    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全年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206.24亿元,比上年增加130.06亿元,增长12.09%;总额占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6.9%,对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2.0%,拉动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5.18亿元,同比增长9.0%,占南阳市基础设施投资的45.6%,占集聚区总投资的13.7%;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93.9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67.1%,占集聚区总投资的90.7%。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施工项目累计866个,占南阳市施工

    项目的32.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635个,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5.7%,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343个,占南阳市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7.0%。

    年末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达11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84家,房地产73业家,批发和零售业158家,住宿和餐饮业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30家。

    三、工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全年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62.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4.0%。有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高于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平均水平,其中南召县产业集聚区(23.8%)增速最高,高于南阳市集聚区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今年以来,除12月、11月外,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各月累计增速在17%-20.1%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1-12月,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8.9%,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对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70.0%。实现利润总额10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2.3%。

    全年14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0.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2%;产值能耗0.21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

    四、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共实现税收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亿元,增长10.9%。

    分部门看,国税实现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增长7.0%;地税实现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亿元,增长17.8%。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占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61.3%和38.7%。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21.9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缴纳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26.0%;房地产企业缴纳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35.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缴纳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占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76.9%,对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的贡献率达57.7%,主体作用明显。

    五、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集聚区在平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项目用地不足。普遍存在土地制约,工业用地项目储备较少,有的因项目用地的土地手续程序繁琐、周期长,影响项目入驻时间。

    (二)融资相对困难。企业融资相对困难,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三)创新能力不强。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目前的主导产业主要有食品制造、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

    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素质不够高,绝大部分行业是低技术行业,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致使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特别是研发、人才、品牌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还很不足,创新能力滞后于生产能力的发展。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己的科研力量,民营科技服务企业培育有待加强,致使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既是齐心保增长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更是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长远之策。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真正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南阳市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南阳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推进产业集聚区

    举舞钢全市之力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24年7月18日17:

    21在7月7日召开的舞钢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高永华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思得细、谋得深,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积极落实。

    为什么要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彻底改变舞钢市产业结构单一残酷现实的迫切需要。就是要解决单纯依靠舞钢公司、一条腿走路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一口井里争水吃的问题,就是要培植舞钢的财源,使全市人民都能够有事做、有钱花、有饭吃,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建设什么样的产业集聚区?高永华指出,要努力把舞钢打造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精品城市,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经济来源是什么?就要建设好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标准、高品位、高效能、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舞钢不是要引进一些被别人淘汰的、落后产能的小工厂,而是要建设基地型的大产业、大龙头、大品牌,如精纺加工基地、不锈钢复合板生产基地等等。虽然基础投入大,但是产能高、效益大、抗风险能力强,能够使经济稳固发展、持续发展、长远发展。

    怎么建设产业集聚区?高永华强调,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在坚持“四个三”的基础上,采取“三举三加大”措施,举全市之力去建设品牌产业集聚区。这就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全心全力地投入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之中,做建设者、支持者、拥护者,不做旁观者、扯皮者、干扰者。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在为舞钢的发展谋前途,为舞钢人民谋福利,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这既是事实,也是对广大干群的考验。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被组织安排到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成为落实市委决策的忠实实践者、破解工作难题的奋勇开拓者、创造光辉业绩的无私奉献者;要克服一切困难,招大商、选好商;要倾注一腔真情,留客商、帮客商;要生发一切智慧,破难题、攻难关;要扑下身子,谋民利、解民忧„„

    举全市之力,谋全民之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舞钢未来寄予我们的深情期待,我们必须做好!取得圆满成功!



    推荐阅读:
    2024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名单(最终版)
    如何做好对重要岗位人员监督
    商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及措施
    营销策划书的格式要素范文
    违反计划生育女职工能否休产假及解除劳动合同问题解析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