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技术合同 观后感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2024年度蚌埠市城市发展报告(精选五篇)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回江南 时间:2024-06-09 19:18:0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度蚌埠市城市发展报告

    2024年度蚌埠市城市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信息来源: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一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24年,蚌埠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持续快进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总体形势超出预期、好于全省,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5%、16.5%、11.5%。财政收入164.7亿元,增长21.1%,其中地方收入78.4亿元,增长27.8%。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5元,增长14%,突破2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7810元,增长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持续下降。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强化运行调度和政策引导扶持,启动实施“服务企业百日提升行动”,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4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0亿元,增长18%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4亿元,增长18%。工业化率达45%左右。年内有73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44.6亿元的国电蚌埠电厂二期工程成功获批。皖酒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提升。粮食总产达261万吨,实现“九连增”。流转土地60万亩,新增标准化设施蔬菜面积1.1万亩、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99个。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活动,新增旱涝保收田14.5万亩。成片造林5.82万亩,新建绿色长廊85公里。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深入开展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成功列入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家政服务试点城市。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98户。南山豪生大酒店、金润国际广场一期基本建成,星宇文化产业园、义乌国际商贸城、蚌埠国际汽车城等项目开工建设。花鼓灯嘉年华一期、森禾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建成运营,旅游市场日趋繁荣。9月28日—10月6日,成功举办第六届安徽省花卉博览会,9天会期,参观人数达93万人次

    县域和开发区经济竞相发展。积极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所属3个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开发区加速集聚,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3%。

    (二)致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投入资金41亿元,增长17.1%,全面完成40项省、市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孔雀计划”,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在全省率先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城乡低保金2.84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934套,实物配租2659户,发放租金补贴15466户。建设集中供水厂12处,解决了17.7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全面完成。资助贫困大学生987名,补助“一户多残”家庭1800户,成功创建示范社区8个。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74亿元,惠及33.8万名学生。新改扩建幼儿园46所,二中新校区主体封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零障碍”入学。蚌医一附院新门急诊和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中医院新院区主体竣工,皖北药品检验中心开工建设。禹会村遗址、汤和墓等7处文物单位被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东看台改造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本建成。投入1.6亿元,新购置公交车385辆。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新当选“中国好人”12人,总量位列全省第二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审计、统计、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人防、档案、地震、气象、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社会管理切实加强。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6个。科技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连续6年获评省综治先进市。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蚌埠经验”得到中央、省领导批示肯定,在全省总结推广。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积极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实现十八大期间进京上访“零”记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城建事业发展情况

    城市大建设步伐加快。实施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70亿元。市区完成征迁拆违52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2.6万亩。开工建设各类安置房31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十大工程”顺利推进,东海大道贯通提升、中环线高新区段建成通车,市民广场、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综合客运站等加快建设。大庆路淮河公路桥、城市西出口、解放路南段一期等38个项目竣工交付。合蚌客运专线正式运营,民航机场启用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蚌埠市规划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专题研究》获批,核定到2024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用地规模为220平方公里,位列全省前

    三、皖北第一。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集中整治十大环境突出问题,八里沟、张公湖、鲍家沟区域环境整治等取得明显成效。新建雨污管网50公里,杨台子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试运营。完成东海大道、燕山路等主干道绿化提升工程,新建、改造街头游园绿地23个。推进环卫、绿化责任重心下移,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完成中心村布点,启动首批中心村规划编制和17个示范中心村建设工作,怀远县4个试点村工程建成投用。10个乡镇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8727户农村危旧房得到改造。完成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500公里,危桥改造200座,基本实现“村村通”。

    三、2024年城建事业发展计划

    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力争总量突破1000亿元;一、二、三产分别增长3.5%、16.5%和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为迈上200亿元台阶打下坚实基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进出口总额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15%;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国家要求削减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力争高于去年、确保高于全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吹响冲锋号、打胜第一仗。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是:突出滨水、生态、文化、服务等特色要素,坚持精品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扩大规模、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

    抓紧完善城市发展规划。拓展思路,丰富内涵,树立全域蚌埠规划理念,严格落实“四规合一”。完成《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4年)》编制工作,加快中心城区单元、同城化发展节点控规编制,努力实现规划全覆盖。围绕城市拓展和人口集聚需要,积极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和绿地系统、电网、供热布局等专项规划。维护规划严肃性,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

    继续开展城市大建设。全年安排城市大建设项目146个,总投资180亿元。着力实施黄山大道贯通工程,开工建设胜利东路,改善东向交通环境。完成延安路、朝阳路、解放路南延工程,推动城南新区发展。完成解放北路改造,扮靓城市北大门。启动国道104五河段、206怀远段、省道307蚌埠至蒙城一级公路改建,谋划建设省道101长淮卫淮河公路桥及接线工程。推进城市高速公路外环建设,完善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开展淮河、浍河、涡河航道整治工程,推进以新港二期集装箱码头为核心的港口群建设,打造皖北内河航运中心。加快京沪高铁蚌埠南站东广场、东站台建设,推进民航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7057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2024户。大力推进征迁拆违,完成市区征迁面积40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2万亩,通过征新思路、拆老观念,实现招大项目、引新业态。

    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落实省政府下达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任务,深入开展“绿满珠城”行动和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活动,高起点建设沿天龙河绿化景区带、淮河沿岸景观带、中环线东段防护绿化带,加快张公山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建成龙子湖北公园二期,完成黄山大道、水蚌线等地块补绿工程。开工建设陶山植物园,新建、改造老机场三角线、淮河游园等10个街头绿地游园。成片造林12.6万亩,新增改造绿地100万平方米,努力实现“林在路旁、林在村边、林在水岸、林在城中”。做活水文章,启动引河济湖工程,积极推进三汊河湿地公园

    保护性开发建设,实施淮河、天河湖、张公湖、龙子湖“一河三湖”为主的城市水环境整治。建成运营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加强城区淮河滩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绿化、硬化、美化水平。采取生态养鱼和现代渔场新方式,实现全市主要河湖“荡舟无障碍、饮水不担心”。

    持续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建设城管数控中心,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完善红绿灯、隔离栏、斑马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客货车超员、超载、超限、疲劳驾驶治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加大违法设施、违章建筑拆除力度,狠抓占道经营、店面外扩、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等整治,有效解决群众投诉较多的热点问题。加大环卫投入,推进环卫作业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

    第二篇:关于蚌埠市物流园区发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蚌埠市物流园区发展情况的报告

    省发改委:

    根据《关于开展部分省、区、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委下发通知并赴县、区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我市物流园区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蚌埠市物流园区发展整体情况

    随着我市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和交通区位优势不断优化,我市物流园区呈现规模化、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基本形成淮上区以农字号为主的商贸物流园区,西部以为大型工业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园区。

    (一)淮上区商贸物流园

    蚌埠商贸物流园位于淮上区东部,北接南洛高速公路太平岗出入口,南临淮河,以101省道展开,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经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路网、供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等配套设施基本形成,一批项目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一批市场投入运营。目前,商贸物流园区共引进项目14个,协议引进资金47.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项目5个,2024年实现交易额20亿元,同比增长30%。已投入运营的项目情况为:

    1、蚌埠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105亩,总投资6000万

    元,2024年年交易量13亿公斤,年交易额18亿元。

    2、蚌埠现代农资机电大市场。市场以服务皖北广大农村,积极培育农资连锁企业,确保农机、农资产品的正规渠道销售,促进皖北地区农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将农机、农资的配送物流与农副产品物流服务相结合,形成皖北地区“千乡万镇”工程的双向物流。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面积181亩。以销售农资、农机为主,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5亿至10亿。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

    3、通成国贸广场。占地220亩,总投资4.6亿元,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其中主题红星美凯龙商场6万平方米,以销售建材、卫浴、家具为主,发展后年交易额超过十个亿。

    4、路桥日用品市场。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市场是以经营日用百货、塑料制品为主的综合性批发市场。目前市场已投入运营,年交易额达2亿元。

    5现代物流。占地400余亩,规划有物流信息交易配载市场、仓储贸易专业物流市场、加工包装生产区、大型停车场及商务服务四大区域。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办公大楼、客运北站和部分仓储设施已投入使用。

    (二)姜桥物流工业园

    姜桥物流工业园整体规划面积15.4平方公里,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园内现建设有姜桥货运站,靠近仁和集高速公路入口,即将建设的铁路货运专用线紧依园区南侧,现有的水蚌线也规划扩站。规划建设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物流产业区,二是工业职能区,三是生态职能区,四是居住职能区。其中物流产业区规划面积225.04公顷,建设分四块,一是建设150万吨仓容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库(含期货交割库)及30万吨油料仓储库,批发市场及物流区,二是建设粮油及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区,三是建设烟草、医药及中药材产业物流加工区,四是建设钢材及其他建材仓储物流配送区。

    (三)西部物流园区

    主要包括高新区物流园、震兴物流园、禹通物流园等三个子园区和蚌埠市散装粮食物流、丰原集团第三方物流扩建项目、蚌埠新港及液货码头等项目。

    1、高新区物流园。地处蚌西路以西,南环路以北,黄山大道以南,迎河路以东,毗邻合徐高速,规划占地面积640亩。目前,已入区企业为3家,有2个项目已落地,1个项目正在计划审批中,计划总投资2.07亿元;在谈项目7个,意向总投资4.65亿元。

    2、禹通物流园。位于禹会区长青乡,项目占地113亩,总投资近5000万元,计划建设信息化大楼、停车场、堆场、商业用房及仓储配送中心。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办理征地手续。

    3、蚌埠市散装粮食物流。项目占地约55公顷,总投资42302万元,主要用于散粮周转仓库、综合货场、粮食烘干

    设施、铁路专用线及厂前站、粮食检测系统、ERP管理系统等设施建设。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已投入2024万元用于项目征地,项目用地已落实,资本金1亿元已到位,项目计划于2024年7月份开工建设。

    (四)五河县沫河口商贸物流园

    规划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9亿元,主要建设商贸区、仓储区、配送区、加工区和商业配套服务区等6大板块,规划用地面积1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5万平方米,其中仓储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商贸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商业配套面积25.7万平方米,办公及市政基础设施2.3万平方米。目前,项目规划、用地预审意见、环评批复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可研报告已经专家评审正在修改完善。

    二、发展思路和规划布局

    未来我市将形成以西部工业物流为核心,以淮上区商贸物流和姜桥物流工业园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以蚌埠新港、蚌埠新港液货码头、丰原集团危化品铁路专用线、蚌埠电厂港口及铁路专线为依托,加快推进蚌埠市散装粮食物流、安徽丰原集团第三方物流、禹通物流和震兴物流等项目建设,形成为大中型工业企业服务的西部物流综合区。依托蔬菜批发市场、现代物流园区、蚌埠现代农资机电大市场、通成国贸广场、路桥日用品市场、蚌埠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将淮上区打造以农字号为主的商贸物流园。

    依托姜桥货运站、水蚌线和南环铁路专用线,使姜桥物流工业园成为以加工、仓储为一体的南部物流园区。

    三、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统筹规划物流园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在了解货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物流园区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目标服务客户锁定,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各县、区发展物流园区时重复、类同建设,努力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发展格局,(二)着力解决物流园区发展中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积极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出台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为物流园区发展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等支持,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尽快明确贷款、贴息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税收优惠,保税区建设,工商、海关、商检支持等具体问题,为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三)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明确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整合和联接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间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

    (四)积极引进物流企业进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设备生产企业、物流软件开发企业、物流咨询服务企业、物流金融服务企业入驻,相互促

    进、支持彼此的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国内规模较大物流企业参与重组、兼并、收购我市仓储运输企业,整合我市物流资源,逐步实现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激活我市物流市场。

    第三篇:135蚌埠市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蚌埠市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解说词】这是一方文化古老,钟灵毓秀,资源丰富的热土;这是一座历史古城,远古的“双墩遗址”,涂山氏聚集地;这是一片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土地,演绎过血与火的革命传奇。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中西部,经济腹地十分宽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北京—上海)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

    文化蚌埠

    【解说词】千年文明,百年繁华。蜿蜒东流的淮河水, 孕育“大禹治水”的千古传奇,绽放“东方芭蕾”的灿烂芬芳;静静伫立的岁月荆涂,穿越“双墩文化”的时光隧道,折射“钟离古国”的文明曙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无不在书写着蚌埠厚重的底蕴。

    【解说词】蚌埠下辖怀远、五河、固镇三个县以及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个区。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人口358万,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93万。

    【解说词】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美。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这座城市,正好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心,她是中国南北景观的集中地。

    【解说词】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山川明媚,物产丰饶,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怀远石榴、固镇花生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沱湖螃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并畅销海内外。

    【解说词】蚌埠的龙子湖万亩水面如诗如画,同周围绵延的山峦构成国家4A级风景区。

    【解说词】位于蚌埠市经济开发区的“淮河文化广场”占地15万平方米,广场建设有会展中心、大剧院、音乐喷泉,已成为城市的会客厅。

    【解说词】今日蚌埠,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以其无穷的魅力搭设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经济开发的平台。

    实力蚌埠

    【解说词】蚌埠拥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日编组能力3000辆,货物呑吐量400万吨。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除台湾、海南外的所有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众多沿海城市。正在全面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蚌埠设站,规划兴建的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与京沪高铁相交,蚌埠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高铁枢纽站,连接省会合肥的合蚌城际快速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届时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半小时可达合肥。国家高

    速公路京台高速(北京—台北)宁洛高速(南京—洛阳)两条骨干高速公路也在此交会,境内国省道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联长江,通大海。蚌埠距合肥机场13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市内4C级新机场即将开通民航班机。优越的区位将促进蚌埠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技术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等互补优势传接与融合的“接力站”。

    【解说词】蚌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纸香墨飞,词赋满城,拥有中央、省属科研机构近百家,国家和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1个,其中不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所、第四十一所、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214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第一设计研究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同时还有高等院校10所和各类职业教育院校34所,每年输送毕业生2万多人、培养熟练技术工人2.3万人。为蚌埠的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解说词】蚌埠是安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已转变成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有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已经形成以光伏、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柠檬酸、燃料乙醇、乳酸、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滤清器、天然气压缩机、消防车、起重机、太阳能电池及设备、导电膜玻璃等龙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

    【解说词】蚌埠被确定为享受中部崛起政策、国家老工业基地政策、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近年来,蚌埠开发区建设大幅提速,全市已经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6个省级开发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蚌埠加速发展迎来了春天,为蚌埠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

    【解说词】蚌埠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和协作,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联系,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中粮集团、中集集团、华润集团、中建材集团、中石油集团、雨润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相继来蚌投资合作。

    【解说词】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蚌埠人民,正诚邀八方宾朋,来蚌埠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投资兴业。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瑞景百货、上海华联等知名商业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光彩大市场、路桥日用品、通城国贸、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专业市场已经陆续建成。

    激情蚌埠

    【解说词】“企业投资,城市发展”是蚌埠招商的基本准则。

    【解说词】“加强交流、寻求合作、共谋发展”是蚌埠与外来投资者合作的基本方针。

    【解说词】今日蚌埠,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稳定。千载机遇,百业宏开。这里的每一方土地都彰显着文化的光华、实力的底蕴、激情的风姿。文化、实力、激情汇聚蚌埠,造就了一方热土,世界的目光正向她聚集。

    【解说词】蚌埠,一个日新月异、活力四射的开放胜地,一个海纳百川、客商心动的投资高地,正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激励蚌埠人奏响时代发展的强劲乐章,掀起历史澎湃的浪潮,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第四篇:蚌埠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蚌埠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6月4日)

    首先欢迎并感谢省服务业发展调研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根据检查确定的重点,下面就我市服务业发展及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情况

    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工作,于12月底及时召开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传达学习大会有关精神,研究部署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春雨同志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蚌埠市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三县六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共42个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强化机构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形成了上下统一、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服务业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切实保障服务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政策落实。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兑现。对《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 1 的通知》(皖政[2024]109号)中出台的税收、土地、行政收费、财政支持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的兑现落实。二是加强财政支持力度。2024年开始,市级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2024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集聚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三是将于近期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会上拟印发出台《蚌埠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服务业大会精神传达提纲》,《关于印发蚌埠市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预计参会人员有三百人,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市直县直相关部门、乡镇和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均参会。

    3、明确发展重点。一是提出发展目标。制定了蚌埠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确定了12个重点发展行业,按照“不低于去年、不低于全省平均、不低于计划”的发展思路,提出了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11%的发展目标。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建立了蚌埠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库。谋划储备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目前,已谋划服务业重大项目59个,总投资达740亿元。三是加强载体建设。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争取经开区申报省级

    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科技园、淮上区商贸物流园、怀远县白莲坡食品科技产业园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服务业统计考核工作情况

    1、建立考核机制。按照安徽省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认真分析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量、速度、结构、比重等情况,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参照省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正在研究制定《蚌埠市服务业发展目标和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拟对各县区和相关部门承担服务业发展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并纳入市级目标管理考核。

    2、加强统计工作。一是强化服务业统计基础工作。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网络,各区县统计部门均配备专职服务业统计人员,服务业指标各相关部门均明确统计工作人员。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基层统计台帐,健全原始记录,确保数出有据。按照“统一制度、条块结合、分级实施、集中核算”的原则,按时组织实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同时,按照服务业统计制度相关规定,重点加强对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培训指导。

    3、适应统计改革。今年开始,国家实施“企业一套表”制,意在通过企业(单位)联网直报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对统计数据的干扰,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针对统计新要求,一是在全市统计部门树立统一规范、阳光统计等现代

    统计新理念,努力创新地方统计工作组织保障体系。二是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建设,健全基层统计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统计工作模式,提升基层统计能力,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三是扎实推进基层统计网络化建设步伐,对在岗统计人员,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努力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和适应能力。

    三、服务业发展情况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着力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2024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4。服务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4.8%,较2024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8.4%,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6、第7位,其中增速较2024年前移6个位次;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7亿美元,达7.7亿,位列全省第8,同比增长4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6亿元,增长18.1%,贷款余额481亿元,增长24.2%,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全市接待入境游

    2.494万人次,外汇收入1189.5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140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6亿元;旅游总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49%;房地产竣工面积276.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92万平方米,销售额9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7.4%和19.2%。

    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所占比重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2,同比前移2个位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7%,较去年底提高4.5个百分点。

    2、行业发展稳中加快,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一季度,在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和消费能力有效提升的带动下,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同比增长16.7%,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6位和第9位。1—4月份,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4.82亿元,增长22.1%,增速分居全省第8、第7位;1—3月,实现旅游总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5.7%,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 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0.73亿元,同比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535.8亿元,同比增长25.5%。金融、房地产和其它服务业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平均增幅高1.4个百分点。

    3、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全市共有170个服务业项目列入市“3461”行动计划,总投资1463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占“3461”行动计划的29.2%和35%,其中,万达广场、大明文化产业园、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蚌埠国际汽车城等22个10亿元以上续建和计划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08亿元。目前,万达广场、金润国际、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力源码头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蚌埠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蚌埠国际汽车城、蚌埠东方国际时装城等项目加快推进;花鼓灯嘉年华于5月30日开园营业。

    虽然我市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仍不够快。在增长速度上,与工业发展的差距拉大。2024年我市服务业增速低于二产9.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较2024年下降1.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二是发展载体不强。我市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技术水平较低,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缺少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大公司、大企业,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三是结构层次不高。传统服务业一直以来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今年一季度,我市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32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8.6%,而金融、科技、物流、信息和家庭服务等新兴行业所占比重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速崛起、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也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服务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对服务业发展要素影响又较为明显,因此,在服务业发展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经营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今年一季度,全省企业用工形势呈现“二产业需求下降、三产业需求稳步上升”的态势,但受消费价格等因素影响,服务业企业经营和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中小型服务业企业融资难度增加。5月12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去年12月份以来第三次下调,但大型存款金融机构存准率在下调后仍处于20%的高位,货币政策依然处于偏紧的范围。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相对于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如一些中小服务业企业主要从事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经营活动,并无大型固定资产,而银行贷款通常需要抵押不动产,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小服务业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外部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骨干企业出口增速减缓,而新的出口增长点培育不足。一季度,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5亿美元,增长5.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1—4月,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5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3%。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面对服务业发展机遇和挑战,今年我市将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全面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创意产业、动漫游戏、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11%这一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服务业发展大会有关精神,全面提高对加快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定期召开服务业发展联席会,研究分析服务业发展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措施。三是在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24〕109号)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印发出台《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明确服务业支持重点和主攻方向,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同时,研究建立服务业发展监督机制,狠抓国家、省、市各项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实兑现。四是关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政

    策。

    2、突出资金引导,加快项目建设。一是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向国家、省争取引导资金,用足用活用好各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学把握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新兴行业和载体建设。二是继续谋划储备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加强对在建和在手项目的调度力度,及时发现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工建设蚌埠国际汽车城、百乐门、喜来登酒店、玻璃钢游艇研发服务平台等项目;加快建设万达广场、金润国际、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成运营国家特种玻璃检验中心、大润发超市、合百大禹会商业中心、皖北钢材大市场、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城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豪生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东方国际时装城、国购广场、儿童电子书与动漫创意产业园、五河大巩山、固镇县垓下旅游开发等项目。

    3、加强统计监测,强化考核督查。一是继续加强服务业统计基础工作,加强服务业统计薄弱环节建设,建立健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与其他调查方式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加强监测分析,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服务业发展状况。二是印发出台《蚌埠市服务业发展目标和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办法》,实行服务业发

    展目标责任制,对各县区和相关部门承担服务业发展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并纳入市级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第五篇:2024宣城市城市发展报告

    2024宣城市城市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信息来源: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一、全市城市建设概况

    2024年是宣城市“城市建设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全市 “十二五”城乡建设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内部管理,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城建各项任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30亿元,其中基础及公共配套设施投资约60亿元,房地产业投资约70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约120亿元(不含广德),比上年增长18%;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管理、建筑业和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的好成绩。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9%。新建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35公里,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95吨/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454亿元,共计补助污水管网长度340公里和污水处理设施2个;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0.34亿元,共计补助垃圾处理设施3个;城镇供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0.36亿元,共计补助供水管网长度40公里和供水处理设施2个;城镇排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0.3亿元,共计补助雨水管网长度40.7公里,处理设施1个。城市污水处理率83.7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1.3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1.5万户,燃气普及率达91.11%;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5万吨/日,用水普及率达97.6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5.4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3.86%,绿化覆盖率38.82%,人均公园绿地约11.49平方米,城镇安装路灯道路约150公里,4.7万盏,基本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

    2、市政工程建设加快。

    针对2024年城市建设任务,全系统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及时整合人员力量,调整成立了“BT”工程、扬子鳄湖景区、北门棚户区改造、敬亭山南大门公园、合工大宣城校区、宛溪河整治二期、高速公路东出入口公园、保障性住房项目等13多个项目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由各项目办公室分别抓落实;采取“日检查、周调度、月讲评、年考核”等措施,督促各施工企业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并积极主动协调有关单位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8条续建市政道路中环城大道三标、环城大道四标、宣水路一期、薰化路三期、学府路一期、日照路西段、宛陵中路西段、新城路等 8条道路已完工通车;25条新建市政道路中科技路一期、昭亭路改造、杜鹃路、竹苑路、环城大道下穿芜宣高速桥等5个项目已完工,其余道路正按计划推进建设;8个续建市政项目中合工大宣城校区一期工程、宛陵湖景区一期中1—2标主体工程、高速公路东入口公园、宣中新校区主体工程、保障性住房与拆迁安置房等6个项目已完工,北门棚户区改造、敬亭山南大门建设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4个新建市政项目中鳌峰路等

    道路中央隔离栏项目已完工交付使用,宣水路二期跨皖赣铁路桥、环城大道下穿芜宣高速桥、泥河整治、拆迁安置房、鳌峰路11公里景观亮化等5个项目也已开工建设,环城大道巷口桥上跨皖赣铁路桥、体育馆、规划馆、图书馆、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敬亭山南大门至一峰游步道、道叉河整治一期等7个项目即将开工,其他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待征迁工作、土地报批工作完成即可开工。

    3、市政服务水平提高。

    2024年全年新增路灯3100余盏,景观灯3000余盏,累计市区路灯总数达到14100余盏(不含开发区),景观灯33400余盏,维修路灯达1000余盏,实现路灯亮灯率96%以上。完成了鳌峰路、薰化路、梅溪路等三条道路长23公里的中央护栏安装。实施了鳌峰路、梅溪路11公里景观亮化工程,对沿路65幢楼宇实施亮化。本,更换缺损井盖达620余套,有效避免可能发生伤亡事故;及时维修了破损的路面面积达21000平方米、人行道面积达7800平方米,车行道灌缝长达15500米,完成鳌峰路、薰化路、梅溪路等三条道路长23公里的中央护栏安装,满足道路畅通要求;办理各类管线路由、小区方案审查及规划核实等事项近50余件,办理破路占道等各类行政许可事项近90余件,规划联办35件,图纸审查20项;完成老城区道路及部分新建道路总计44条总长约300公里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道排查、测绘工作;完成城区排水管道的疏通清理,并组织专业队伍对薰化路污水泵站、宛溪路污水泵站、宛溪路雨水泵站、水阳江大道雨水泵站4座泵站全面检修和清淤,确保雨季排水通畅。同时,还实施了鳌峰路、梅溪路11公里景观亮化工程,对沿路楼宇共实施亮化项目65项,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夜间城市景观。

    4、园林绿化水平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健全了创建工作机构,拟定了相关政策,正式启动了首批共计23个创园绿化项目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完成了环城大道三标、四标、宣水路、陶然路、薰化路延伸段、龙川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对主城区鳌峰路、昭亭路、梅溪路等26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二是高标准启动并完成一批绿化建设任务。抢抓时机,完成了鳌峰东路香樟栽植工程、宛溪路三角岛绿化工程、宣城市高速东入口公园景观绿化工程等数十个绿化建设项目;三是积极开展各项绿化方案行政审批工作。2024共办理包括绿化方案审查在内的各类项目211件,多次组织召开公园、道路及住宅小区项目景观方案评审会,并积极督促各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设计;四是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养管水平。创新养护管理机制,将城区道路分区划片公开招标确定养护单位,并对城市绿地、行道树进行“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同时做好季节性特殊养护和排查工作,在确保树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全面排除了高大树木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5、园林城市建设加快。

    2024年是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启动年,3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后,正式启动了首批共计23个创园绿化项目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完成了环城大道三标、四标等多条道路绿化工程,对主城区26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全年新增绿地面积69万平米,累计栽植各类乔木约21.5万余棵。

    6、公用事业发展加快。

    城市供水。2024年,城区新建供水水干管网22公里,新增供水用户11000多户,完成“一户一表”改造530户,年供水总量约2400万吨。目前,城区配套供水主干管网长度近29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城区总用水户数近8万户(其中已登记用水户头数约5.7万户,总表户头1000户,涉及未“户表改造”用户近2.3万户),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城市第二水源”西部新城大豪水厂一期工程(2万吨/日完成试运行,已向少量企业(近10家)正式供水。

    2024年5月,市政府办正式印发了《宣城市城市规划区内原乡镇小水厂关停处置方案》,标志着本市小水厂关停处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确定夏渡自来水厂为首个整体收购关停对象,拟按114万元总额关停夏渡水厂。现夏渡水厂整体收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如施工环境能够保障,预计春节前可以完成。该水厂关停后,既有用户将无偿接上城市自来水,用上安全水、卫生水。着手研究双河水厂关停处置事宜。

    城市燃气。2024年,城区新建供气中压干管26公里,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9000户,完成思佳花园、敬亭苑ABD区、西林二村等管道液化气小区的天然改造2300多户,管道天然气年售气量达1100万方。截至目前,城区配套主供气管网长度达106公里,日供气量达3万方,管道天然气用户25181户,其中居民用户25040户,商业用户124户,工业用户17户。正在运行的3个车用燃气加气站年售气量为990万方,日供气量达2.71万方,满足全市999辆出租车、31辆客运车和100辆驾校车辆、10辆交警队车辆的用气需求。另瓶装液化石油气年销售量达2300吨,保障供应城区56700户住户。

    污水处理。本,市本级敬亭圩污水厂共达标处理污水近1380万吨,日均处理量3.78万吨,COD削减量约1650吨(待核定),NH3-N(氨氮)削减量约228吨。运行负荷率约80%。通过处理方案比选,并经合理论证,从节约政府支出和方便管理角度考虑,本市确定实施宣城市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约273万元,日处理能力50吨,采用BOT建设运营模式,处理工艺为深度脱水,利用高压压滤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处理后的污泥将送至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作覆土使用。目前,该项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年底将投入试运行。开展了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项目的排污口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启动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了双桥污水处理厂选址红线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成功争取圈外用地指标68亩。完成了厂区工程项目的BOT招标,确定了项目投资单位,目前正在开展地质详细勘察和初步设计报批工

    作,力争年前开工建设。委托市规划院编制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5.5公里尾水排放方案设计,并申报尾水排放规划路由。

    应急管理。根据市政府要求,2024年成立了市政公用事业保障应急(救援)队,统筹负责全市市政园林、燃气和供水保障任务。全年妥善处置了供电部门施工造成薰化路下穿高速供水主干管爆裂,致使薰化路以南沿线两侧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合工校区等区域停水等4起突发事件,坚持以保障城区居民基本生活为工作重任,切实保障了建设系统公用事业的稳定运作。为确保安全度汛,根据《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4年防汛排涝工作方案》要求,成立了防洪抢险指挥领导组,组建了3支建设系统防洪抢险队,落实抢险职责,确保了城区安全渡汛。

    7、建筑业发展快。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不含广德),较上年增长1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利润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5.4%。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269家(不含广德县),较上年净增28家。现有施工总承包企业91家,其中一级企业4家(今年新升级1家)、二级企业38家(今年新升级6家)、三级企业49家;专业承包企业122家,其中二级企业14家(今年新升级2家)、三级企业108家;劳务分包企业56家。截至2024年底,共有勘察设计企业12家,其中乙级5家、丙级7家;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15家(其中有5家企业同时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其中二级7家、三级8家;招标代理企业10家,其中乙级4家、暂定级6家;监理企业9家,其中甲级1家、乙级3家、丙级5家。2024年申报省优质工程“黄山杯”6项。全市共创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1个,省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59个(不含广德),与2024年相比增长55%,居全省第二。市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78个,与2024年相比增长8%。均创历史新高。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2024年以来,共排查项目46项,其中市政工程19项、园林绿化工程4项、保障房及拆迁安置房12项、其他房屋建筑工程11项。加强招标开评标现场监督管理,全年共受理举报11件,其中举报属实3件,取消3家企业的中标候选资格,还有1件正在调查中。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起,对涉案的5家企业处罚金26万多元,目前还有1件违法违规案件正在查处中。9月开展了全市在建工程的建筑市场监督执法专项检查。7-10月开展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动态核查工作。11月开展了部分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根据省厅要求,自11月起申报建筑业企业资质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审批。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时收集和编制印发《宣城工程造价》12期,为我市城市建设工程造价和解决工程造价纠纷提供了依据。接受新报监单位工程318个,建筑面积249.3万㎡,提前介入宣州区阳德小区拆迁安置房等15个项目的质量监督,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上转接工程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99.3万平方米。全年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231项,面积100.3万平方米。接受监督的工程,全部编制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并向建设各方主体进行了监督交底,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对于市政工程开展以巡查为主要方式的日常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市政工程质量的动态

    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对住宅小区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管。重点是对小区排水管道、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质量进行监管。

    编制印发《2024年全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明确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要点,共计到现场进行监督达1760余次,对验收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监督意见书155份,有效的保证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在做好日常定位监督工作的同时,增加周六全天开展工程质量巡查工作,并将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列为重点巡查对象,加大巡查监督的力度。对市区新建的校安工程,安排专人进行质量监督,市区校安工程整体质量稳定。还两次安排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市教体局参加对全市校安工程的质量检查。全年组织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巡查100余次。集中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查1次,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专项检查2次,钢筋质量专项检查1次,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检查2次,建筑节能专项检查1次,商品砼专项检查1次,组织了一次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

    加大了对《宣城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规定》的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方主体加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同时在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细则》规定,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住宅工程实行逐套验收,在工程竣工前对分户验收结果,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查验,查验符合要求的,方可同意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有效地提高了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结合日常工作,坚持安全巡查常态化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特别是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工程6240余项次,共发出《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040余份,累计提出整改隐患3400余条,经复查,整改率98%。同时,我委通过加大检查频次,加强检查复查力度、加强创优指导等措施重点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性投资工程的安全监管,全年政府性投资工程未发生工亡安全事故,创建省标化工地41项、市标化工地85项。全年开展了四次季度安全大检查,对县市区督查四次。对62家施工、监理企业进行相应处罚,对42名项目经理、总监记不良记录。开展两次全市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对6家施工、监理企业及安装单位给予了相应的经济处罚。

    全年共有144家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共有99项工程申报重大危险源。12月3日启动了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 “IFA” 考勤系统,选择了15项在建保障房及1000万以上政府性投资房建工程进行了试点,将关键岗位人员纳入考勤对象。全市建筑安全管理依托远程视频监控平台,转变了建筑安全监管以现场检查为主为网络巡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对建筑施工现场和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起重机械备案管理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督管理。全市共组织深基坑、高大模板、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家论证56次,有效规范了超过一定规模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及现场施工。全年共召开四次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市关于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最新文件精神,确保建筑安全生产信息、政令畅通。省厅三次分别对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督查和暗访,由于我市基础工作较为扎实,部署及时、措施得力,没有任何项目和企业被省

    厅通报。今年我市创建省、市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数量创历史新高,创建水平也多次得到评审组高度肯定,在创建规模上取得新突破,最大达到23万平米。同时省标化在乡镇工程、市标化在行政村工程取得突破。通过持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建筑安全生产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开展第六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5个工种选手的推荐选拔工作,组建了宣城市代表队,参加了全部工种的比赛。安徽山林建筑公司砌筑工曹延志和绩溪县盛松古建公司精细木工方国顺2位选手勇夺桂冠,分别被授予该工种安徽省“徽匠”状元称号。此外全队还囊获了2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代表队连续第3次荣获全省团体二等奖,保持了本市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省的领先水平。砌筑工选手曹延志、雷小兵被省住建厅指定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雷小兵荣获全国第三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为安徽建筑业争得了荣誉。



    推荐阅读:
    2024年度蚌埠市城市发展报告(精选五篇)
    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
    全县一季度工业商务运行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统考 政治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