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整改措施 技术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寂静之音 时间:2024-06-17 16:13:2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一、教学管理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教学方向的引领,对教学管理指挥权的把握,走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热情、态度,是促进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校长要正确引领教学的方向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需要对教学工作准确定位,并预设教学质量愿景,领导教师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教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校长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调控,实施有效的评价,使其明确各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具体目标,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创出教学特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走出“耗时低效”的教育教学误区,不断走向“低时高效”的教育教学境界。校长既要自己精通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又要大力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规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工作中,遵照学生生理成长、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校长要在制度上逐步规范,采取诸如不无故加课时、限制作业量等措施,让教师把精力和智慧放于课堂,增强教师从教的教科研意识,让“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向往。

    3.建立教学质量愿景。校长要把学校明晰的办学思想落实在教学工作之中,引导广大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评价观、管理观、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愿景,发挥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期望的目标,主动地逐步接近。

    (二)校长要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重点抓好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缰绳”,搞好指挥、评价和改革工作。

    校长应坚决摒弃只听教学管理人员报告或简单过问了解表面现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挥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推动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校长不一定亲自去编制相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必须亲自审定,保证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能够体现在制度之中,并审查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与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内容与要求相容,构成一个相容的制度体系。校长督促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教学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这是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2.完善和落实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细化和量化教学各项工作的要求,校长要与教务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建立完善教师教学的评估体系,制定教学评估方案。这样横向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和管理的重点,纵向使教师明确了各个管理的环节、过程的评价要求。教学评估方案要尽可能形成“板块”,能够“自由”拆卸、组合,以便用以评估整个学期的不同时期、不同指标的教师的教学工作。校长要在工作中既能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新要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评估方案的相应标准和内容,又能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更多地从本校总结、提升经验,完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风格。

    3.突出教学管理的“有序”性。校长要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管理进行“序列化”安排,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初期的规划性管理重在要求教师学会“规划”,制定各项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预设教学进度,整体把握学期教学内容的内部结构及其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中教学过程的调控性管理重在“检查”,要督促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教学评估方案中相应“板块”要求去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的要求和措施;学期末终结性管理重在“总结”,要促使教师对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计划落实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下阶段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

    校长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还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使他们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参与进去,在定性与定量评价、自由与规范、标准与个性化等关系上,要高瞻远瞩、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让评价充分发挥促进教师发展和工作发展的作用。把“冷冰冰”的科学管理与“暖融融”的人文管理处理得相得益彰,这是校长应该努力追求的艺术。

    (三)校长要走入课堂教学的前沿

    校长要引领教学的方向,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必须深入基层,蹲级包组,最重要的是必须走入课堂教学的前沿,去认真地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由于学校领导人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改进,就能提高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水平。„„只有当学校的领导人掌握了足够的事实和进行足够的观察时,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的这个领域里达到工作的高质量。经常听课和分析课的校长,才能了解学校里在做些什么。„„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应当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和精神更值得校长去学习,他说:“我给自己定出一条规定:如果我没有听过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我在学校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校长要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走入课堂,深入师生。在工作中,校长不能仅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听课任务而去听课,也不应仅把听课定位在教给教师一些方法和技巧,提一些建议。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校长听课,要重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抽取与本学科或与整个学科教学关联性大的问题作为教科研课题,深入探讨和研究;要重在研究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变为全校教师的教学财富;要重在营造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对迫切希望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

    二、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一)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偏差,才能使决策既体现学校大多数员工的意愿,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进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决策顺利贯彻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有管理的基础,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名义之举。具体工作可这样操作:

    1、激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言。建言献策,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便能达到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和谐共生,产生向心力,充分调动起教师的责任感。

    2、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把先进经验付诸实践的措施、方案。

    3、建立教师参加评估学校的制度,并认真实行。

    4、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达到三个高度:一是唤起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感到欣慰和满足;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学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相互关系,学会协作;三是通过人们亲自参与,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培养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教师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对教师作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工作热情;达到教学技能日臻完美。采用的方法有:

    1、对新、老教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工作。

    2、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

    3、组织教师听优质课、区域性研究课、改革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清除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问题处理得好,不仅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出的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容忍和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作为校长要做到:

    1、作为学校领导,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善于帮助,及时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心理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谈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之把本职工作提高得更好。

    (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需要,即事业的需要,希望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希望得培养和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感觉。

    2、活跃教师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使教师放松心情,避免教师过渡疲劳。

    3、在工作量化上,尽量兼顾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尽管说要给新教师压担子,但由于刚从学校出来,经验欠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精力不很够,需要多休息。

    4、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真正搞好校本研培工作,发现苗子,培养新人。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市、区培训提高。激发成就动机。

    5、为新到校教师接风,为退休、离校的教师举行欢送会,使在校的教师受到教育,看到希望,产生一种荣誉感。证明学校对教师财富的重视。

    6、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温馨。

    7、同上级、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联系,筹措资金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总之,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要,正确诱导,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教师在工作中顺心、舒畅。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

    1、学校领导要善于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商量,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氛围,切忌拉帮结派。

    2、举办各种活动,沟通情感,为以后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

    3、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三、学生管理

    初中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朱熹曾经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每学期可请有关领导、模范人物到学校做报告,开展帮教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做法律知识讲座和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学校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

    (四)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可以进行“雏鹰争章”的评比,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可以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校长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四、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后勤工作必须在选人、用钱、管物、惜时四个要素上下功夫。

    基本要素之——人员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首先,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其次,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

    第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

    第四,专业上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有关财务政策与规定,了解各科教学的需要与发展,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基本要素之二——经费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教育经费,确实难于办好后勤,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方面,却有高低之分,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有的学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学校却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办不成事?这里关键就在于后勤部门是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有限的教育经费。

    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首先必须抓好计划。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重视经费的预测、预算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办事。编制预算应当注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又要考虑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此外,还应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控制一定的机动数。为了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上级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学校还要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及可能的支出,分别轻重缓急,编报全年、季度、月份用款计划,避免出现用钱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其次必须抓实施。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一支笔”批钱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搞好经费的决算。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

    基本要素之三——校产

    学校后勤管理不但要重视开源,而且更应当注意节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这就要求一方面计划用钱,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率。

    一是校产管理。管好校产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所有校产都要建立账卡或登记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是校产的修缮。学校校能用则用的原则,有损坏的要尽量维修现选用。杜绝只管用不管修的现象。

    三是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教育的内容,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寿命,大力提高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基本要素之四——时间

    后勤管理活动诸要素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择优录用;也不象物资那样可以分配、调整等。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至为重要的。第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奠基,为未来作好准备。第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一要计划工作用时。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事情何时做,要心中有效。二要分清主次工作。把众多的工作排个顺序,依次办理。三要把握工作的内在联系。实际工作中,不少事情往往是有联系的,要善于把有联系的工作结合起来办理,决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可以节约时间。第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一是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限。二是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三是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

    2024-2-9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农村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学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无论从生源、师资、还是政府投入上都无法与县城以上学校相比。因此,作为乡村小学校长,必须正确认清使命,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校长对教育成败的推动作用。下面我结合以往每学期我所做的学校工作的实际和个人工作的点滴体会,浅谈一下学校应做好的几个大方面的学校管理工作。

    一、抓好班子建设。一个称职的领导班子,关键要思想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每学期我要求班子成员必须自觉地开展学习,从学习中找“差距”,从“差距”中寻发展,加强自我管理,以身作则,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团结意识。在生活和作风上要廉洁自律,不搞特殊化,同老师同甘共苦。在工作面前,按时执勤考勤,深入教学第一线上课、听课、评课。

    二、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人常说:“树人者必先强己”。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很快,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必须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挤时间,抽时间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责任心胜于能力”的理念,强化工作责任心,相信只有责任心强的老师,才会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下工夫、想办法,才会主动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会教出优秀的学生。

    三、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学校工作要以人为本,注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年来,我也曾是身处一线的教师,工作经历给我这样一个感受:工作哪怕累点,待遇哪怕差点,一定要图个心情愉快。并且电影《搜索》剧尾中沈流疏的一句话“叶蓝秋的死让我最痛心的是,她作为我多年的秘书,公司的老员工,在遇到这么大的生命打击的时候,都没能把我当成她可以信赖的朋友,我很惭愧……”对我感受很深!所以我当校长以来尽心努力为老师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自身做起,从不在老师面前摆架子,即使老师有过错,我也从不在老师面前发脾气,闲暇时间和老师聊天,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静心听取老师们对学校的诚恳建议,以及对学校发展的看法,忠言逆耳,但却利于行!在教职工生病时,我亲自去看望,并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常引导老师学会知足,学会感恩,淡看人生的起伏与哀乐,挫折与喜悦,时常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提醒老师“有缘才能相聚,用心才会珍惜”,同事之间要能宽容大度,都能为对方着想,都能进行换位思考,现在我校的老师都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工作着、生活着,同事之间从不争多论少,工作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我为有这样一般同志感到欣慰骄傲!

    四、抓好德育。身为校长,每学期要引领大家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实施德育教育。比如本学期结合我校的实际,我加强了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工作重点。各班 紧紧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9月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契机,把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通过平时扎实的德育教育活动,如每周的升国旗、班会、少队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盘地委指挥所旧址”等,为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 主义公民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五、抓好教学努力提高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抓好这个中心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要先引领班子成员认真研讨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据本校实际,及时制定出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计划、考勤、奖惩制度、教研教改等各类制度,要做到学校管理既有人性化,又有制度约束,这样就为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同时应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平时老师的备课要周周交教导处,教导处要及时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备课和作业批阅学校最好在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不足的地方校长或教育主任要能亲自及时地找老师谈话沟通。对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学校资料档案等,除了定期进行检查之外,还应该采取不固定的随堂听课、加大随机抽查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的力度,做到经常性的给老师一定的压力,使老师踏实地做好了教学常规工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我积极地在我校实施中心学校倡导的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奖优罚劣,充分的调动了老师工作的热情。借助中心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我带领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堂展示活动,组织听课评课,老师人人参与,相互协作促进,评课时老师们激烈研讨,取长补短,我记得原本准备一节自习就结束的评课,我们研讨到了放学后半个多钟头,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得到了“消化吸收”。为了提高质量,每月我校都组织校内检测,由老师自己出题,教导处印制试卷,检测后老师们认真分析,总结得失,为老师摸清学生的学习的近况提供了平台,及时地做到了查漏补缺,大大的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前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学期初,同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划分细则、明确责任。比如,学期初,我就积极地和总务主任、后勤管理、安全监督员及各班主任科任老师、幼儿园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安排各班主任和学生以及家长也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以及告家长书。明确各自的义务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位班子成员、老师、每位家长、学生,以及辖区幼儿园,强化分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与角色意识。每月我和班子成员对我校的学生教室、教工宿舍、办公室、厕所、围墙、食堂、线路进行彻底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周例会我也是安全必提,每周升旗后,我是安全必讲,并且要求值周领导作有详细的安全双记录。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周班会安全必讲,并且要有详细的班级安全教育记录。每学期要召开多次安全专题班会,并且要组织班主任老师讨论班级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老师管理学生的水平,杜绝班级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平时在安全饮食方面,学校要严禁学生吃零食,特别是从小商小贩处购买的“三无”食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教室检查;防火方面,针对冬季气候干燥,火灾频发、易发的季节特点,及时召开全校师生防火防电动员大会,给学生宣传一些操作性强的防火防电方面的知识及应对措施,使安全工作扎扎实实,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对师生进行取暖安全教育,必须列举一些鲜活的个案对师生教育,那么效果肯定会不言而喻。节假日也要教给学生一些防止和处理突发事故,如防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和防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使安全知识熔透到学生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去。一开学就必须先成立学校护校队组织,要求全体队员能按时值班,严格门禁制度,对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登记,经同意后方能入校,身份不明的外来车辆禁止入内。学生在校期间无监护人来接,任何学生不得私出校门。加强学生随身携带物品的管理,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锐器进入校园,要求各班主任老师都能定期检查、收缴。每学期要进行至少两次的逃生大演练,一次防震,一次偶发逃生,训练学生面对突发事故的镇定和逃生时的迅速。为防患于未然,还应定期不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在自查中查漏补缺,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及时排查,及时解决,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安全时时抓,警钟时时敲。

    七、抓好校本研修,为教学做好铺垫。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比如,学期初我领导我校成立了教研小组,我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教务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指导教研组制定了我校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负责常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研修工作。科学、规范地建立校本教研管理档案。认真组织了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示范课、研讨课。理论、实践、反思三位一体,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八、后勤是保障,努力做好营养餐改善工作。为了将党的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学校必须强化营养餐工作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性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要将蛋奶工作分解到人,由一位老师具体负责,严把营养餐接收、贮藏、加工、发放等各个环节,牢固树立“营养餐工作”责任意识,落实制度,严格程序,确保营养餐安全,将营养餐准时准量的发放给每一位学生。总之,每一所学校要办好,只有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要能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上下团结,变困难为动力,变过程为经验。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动力,这样才能开拓创新,成 为人民眼中的好学校!

    第三篇: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第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管理日新月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守管理,抓常规,坚持原地不动就是落后,不改革就没有提高,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管理者时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管理素质的提升,必须不断地读书学习,特别是有关教育理论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要用直接和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改变管理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把学校办好,所以自身不硬不会带出一所好学校的。第二是规范管理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管理不同于家庭,不能存在随意性,必须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有效管理。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是做好工作上的“精细”分工。针对工作性质制定出细则目标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如总务主任,“负责学校后勤工作”简单了事,这样的分工不具体,太笼统,可具体到开学前组织清除校园杂草,安排班级课桌凳、教师备课本、学生课本的分发,学校校舍、用电线路、生活用水等的检查维护、供应等,小到校园有一片纸屑谁去捡,垃圾桶是否放到规定位置,不到位属于谁的责任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分工才能做到“细”。二是过程的“精细”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带来的弊端,对保障学校政令畅通,促进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学校制订并完善规章制度相当重要,制度的建立根本目的就在于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本化。坚持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绩挂钩。让大家都清楚不是人为的人管人,而是你应该遵章办事。比如在学生的管理上,学校要有校规,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课桌上不要摆放饮品和食物,上课时不要喝水、吃东西、讲笑话,要双手接作业本等。学校要求全体学生从细微之处人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文明守纪的学生。三是实行激励性的考核评价,加强工作过程的监控。学校缺乏激励性考核就会形成一潭死水,不会有生机和活力,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与创新,激励要伴随着管理的全过程,要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力,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向业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有施展的空间,使“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千万不能实行校长的权大嘴就大,校长说了就算了,这样只能打消教师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给学校工作带来消极因素,学校就不会再有发展。在教师的评价上,一定要坚持从结果性评价转变到发展性评价上来。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创建教师成长业务记录袋,以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在评价主体上,建立综合性的、多方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重视评价中的对话与交流,让教师从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样的评价没有反面意见,不会产生什么矛盾。四是管理者要做到心“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善于洞察周围的一切事情,学会察言观色,但必须避免“疑心”耍“小心眼”,做小动作。比如教师生病要问寒问暖,用真心、诚心对教师关心爱护。有的校长在教师生日的时候,教师本人都忘记自己的生日,校长突然表示祝贺,教师会倍感激动和感激,他会把校长的关心变为他工作的动力,也会将他的爱心倾注给学生。第三是职能部门的角色管理 学校管理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学校重大工作要经校委会集体研究,并通过教师代表同意方可实施,发挥群体的作用才能产生最大效益。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上下一盘棋,要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战。学校职能部门制定计划分步实施,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要赋予权力和责任,校长不要多加干预,在出现问题时要通力协助,帮助部门解决问题或困惑,多鼓励、持信任心态,不能抱怨打击积极性。部门工作要有周(日)计划和周(日)工作总结,及时反馈当天工作情况,当日工作当日完成,不留尾巴或工作上的症结,做到日清、周结、月评。同样,班级、教师本人工作也要做到精细化,只有各部门、每个人工作都做到精细化了,学校最终才实现工作的“精”和“细”,才能达成最终目标,才能体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篇: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依赖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抓好学校工作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校长

    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著名的观点论及校长领导的艺术:“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的确,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将决定一所学校的兴衰;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具备公仆意识。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校长,首先要懂领导,其次善领导,再次更要具备领导的意识。在学校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去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必须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二、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一)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偏差,才能使决策既体现学校大多数员工的意愿,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进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

    1积极性,将决策顺利贯彻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有管理的基础,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名义之举。具体工作可这样操作:

    1、激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言。建言献策,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便能达到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和谐共生,产生向心力,充分调动起教师的责任感。

    2、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把先进经验付诸实践的措施、方案。

    3、建立教师参加评估学校的制度,并认真实行。

    4、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达到三个高度:一是唤起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感到欣慰和满足;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学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相互关系,学会协作;三是通过人们亲自参与,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培养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教师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对教师作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工作热情;达到教学技能日臻完美。采用的方法有:

    1、对新、老教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工作。

    2、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

    3、组织教师听优质课、区域性研究课、改革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清除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问题处理得好,不仅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出的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容忍和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作为校长要做到:

    1、作为学校领导,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善于帮助,及时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心理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谈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之把本职工作提高得更好。

    (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需要,即事业的需要,希望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希望得培养和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感觉。

    2、活跃教师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使教师放松心情,避免教师过渡疲劳。

    3、在工作量化上,尽量兼顾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尽管说要给新教师压担子,但由于刚从学校出来,经验欠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精力不很够,需要多休息。

    4、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真正搞好校本研培工作,发现苗子,培养新人。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市、区培训提高。激发成就动机。

    5、为新到校教师接风,为退休、离校的教师举行欢送会,使在校的教师受到教育,看到希望,产生一种荣誉感。证明学校对教师财富的重视。

    6、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温馨。

    7、同上级、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联系,筹措资金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总之,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要,正确诱导,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教师在工作中顺心、舒畅。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

    1、学校领导要善于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商量,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氛围,切忌拉帮结派。

    2、举办各种活动,沟通情感,为以后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

    3、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三、学生管理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朱熹曾经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校每学期可请有关领导、模范人物到学校做报告,开展帮教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做法律知识讲座和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学校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

    (四)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可以进行“先进班级”的评比,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可以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校长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纷纷涌向城市,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农村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针对以上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以十倍的热情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做留守儿童慈母,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当 “留守儿童”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应伸出仁慈的双手来给予帮助,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第五篇: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历来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领导者的基本活动。在现代,教学管理不仅是学校教学工作运行的基础和保证,而且在教师成长、教育改革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明确自己在干什么?其次要知道自己怎样干,怎样才能干好。概括起来,我觉得教学管理者要明白和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者

    1、当好校长的得力助手。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我觉得,任何一个好校长都得力于有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校长工作涉及面广,样样都要安排,但学校里面最重要的工作非教学工作莫属。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应该是校长的得力助手。一位校长工作起来轻不轻松,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没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多工作,都取决于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者相对校领导是下级,相对于教师又是最直接的管理者,在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中起着中介作用,是校长教学工作的协助者。首先要接受校长发出的工作指令,并传输给教研组、年级组加以贯彻执行。其次,反馈信息给校长,以调整、强化工作指令。还有,要协助校长抓好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经验交流、参观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重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2、当好校长的教学参谋。副校长在整个学校的决策中,起传递信息的沟通作用,是校长的教学参谋。从工作计划的制定看,要根据过去的情况和上级要求提出新的设想,作为决策的依据;要协助校长深入群众听取师生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还要提供、整理各种教学工作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从计划的修订看,要向校长提供实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并作调查研究,修正计划,减少偏差和失误。最后还要做好总结,积累资料,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借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形象亦有重要影响。副校长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人,到底是不是行政领导姑且不谈,但其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课改的进程。

    (二)、学校教学管理的践行者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各项教学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到“三要”:(1)工作思路要清晰。思路决定出路和发展,怎样抓教学必须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否则你的工作就会乱七八糟。(2)工作计划要具体。计划期初制定,计划要指导思想明确,措施恰当得力。计划是为了便于实施,计划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因此,我们不能订空头计划,有计划就要很好的去实施,去落实,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要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3)教学制度要完善。工作中我们要用制度管人,有章可依,执章必严。做任何事情都要将规定说在 前面,违反了规定就照制度执行,不能水来便开沟说话无定准。

    (三)教师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在一所学校里,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当好教育教学的领头雁。要当好领头雁必须成为教学方面的内行。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学校的主要业务,在业务方面只能内行管内行,不能外行管内行。要管好教学,你必须是内行,否则谁也不服你的气、谁也不服你管。

    1、要有先进的理念。教学管理者要及时把握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有明晰的思路,有科学的方法。要善于领悟校长的治校方略,校长的办学理念,搞好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宏观定位。定期组织校本研修,教研组长召开交流会或研讨会,把对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最新认识及时地传递给教师,也把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好经验、好方法加以总结并推广。

    2、要有有效的方法。一个懂行的教学管理者,既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广泛学习各科的课程标准;既要懂教学,又要会指导。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自己成为教学的骨干、研究的骨干,让教师心服口服,切忌不懂装懂、乱发意见。

    3、要有多方面特长。教学管理人员要力争成为各方面的行家里手,每一学科,每一年级的教学,都应该掂得起放得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护身符,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实践、创新,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一专多能型业务素养。

    4、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理论,把握教学规律,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学校的业务能手,成为各科教学的指挥者和带头人,从而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且熟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四)、教育科研工作的促进者

    教学管理者还要整体提高管教师的理论学习研究的能力。作为分管教学的领导不但要抓好常规教学,还有积极带领教师搞好校本研修活动,搞好教育科研。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整体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要做好教育科研,需要做好两点:

    1、学习教育理论

    教学管理者不仅要坚持学习,善于研究,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还要组织教师学习,不断给教师“充电”。学了要运用,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活学活用,要用所学知识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报刊、杂志上介绍的先进经验以及新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要积极创设一种读书学习的氛围,给老师们提供教育名著和学术专著等。另外,还要给教师们搭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一个校园网站,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帮助教师获得网络信息。组织教师观看网络上优秀的案例,课堂实录,学习外地名师的教学方法。

    2、开展各项活动

    根据目前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要熟悉国家方针政策,组织各项教研活动,二是完成各级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包 括优质课的评定申报,优秀论文的推荐,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参加等,每一次活动,都需要教学管理者的亲自指导。三是组织好本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包括读书活动,读书笔记、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学感悟与反思等等写作比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课件制作比赛,教育理论学习考试等等。

    (五)、学校管理网络的协调者

    学校的教导处就是学校的中心枢纽,总务、后勤、办公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其实质都是在围绕着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的。因此,教学管理者要善于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1.把管理方法上升为管理艺术。管理就是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营造和谐、顺畅、高效的教育教学工作机制和格局,需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时时用“理解、宽容、倾听、调解、沟通”的方法去工作,学会妥协,还要坚持组织原则、工作纪律等。处理一个矛盾、解决一件事情、协调一个关系,更多的是要靠工作艺术、靠工作方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领导关系和教师关系,让人家理解你、支持你,从而使你的工作有效的顺利推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2.把协调能力上升为执行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学管理者在形成工作合力方面,起着纽带作用,是协调者。它要指导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既要了解同一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情况,针对各学科教学的不同水平和质量作分析研究,又要了解同一学科在不同年级的教学情况,针对同一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作分析指导,还要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等,将教导处的各项各项工作 安排下去,协调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管理者的执行力。

    (六)、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毋庸置疑,现代教育理念已经给学校有一个新的定位,学校不再单单是学生进步成长的场所了,学校还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组织,是教师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学习型场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制定合理的成长目标。这个目标既要体现科学有效,更要凸显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正确的评价观,还能让教师们可以实际操作,不能提所谓的“次次考试都是第一”这样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最好不要总跟教学成绩连在一起,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老师,都不能次次得第一的,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提法。

    总之,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教学管理应作重头戏。在教学管理中虽无法事必躬亲,但应注重发挥决策的功能,把好以上的六大环节,我相信“只有教学管理的求实,才能达到教学质量求高的目的”。



    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特岗教师面试说课稿
    乡村少年宫书法绘画室活动计划
    龙岗镇小学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博物馆设计说明(共5则)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