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保险合同 公司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烟雨蒙蒙 时间:2024-09-20 04:03:1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让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看,或托给亲属(他人)照管,从而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身心发展受到哪些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怎样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缺什么?

    父母监管的缺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至少一半的“留守学生”与母亲单独居住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既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两者只能互补而不能替代。母亲由于性格特点,不可能代替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往往会出现“管不了”的情况。此外“留守学生”与其父母亲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回家因在春节期间为多,这时对孩子的管教也因节日的气氛而淡化。“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交流主要通过电话,一周能达到一次的只有少数。“留守学生”与父母亲交流的缺失,直接导致其情感的缺失,并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心理恐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托管人教育的尴尬。如果父母双亲都出去务工,那么一般的 “留守学生”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或者托付给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等。与这些“留守学生”居住在一起的父辈、祖辈或亲戚等文化层次低,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极少数。他们中有的没有能力去管教这些孩子(如文盲),有的即使有能力也因隔代、隔亲而不便于管教。

    老师爱的偏差。根据调查,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较差,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优秀。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打动骂,撵出课堂”,对调皮学生置之不管。有的教师本无意歧视留守问题儿童,但教师对后进生的冷落和差别对待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和老师对着干,有的甚至把对老师的不满发泄到受优待的学生身上,故意在班级制造事端。

    二、沉重的思考!

    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大多数“留守学生”都情感冷淡,缺乏爱心,性格偏激,容易激动,我行我素,不受管束,生活铺张,不懂节俭,有挫折感,自信心弱,行为乖僻,不计后果。

    我们总是责怪“留守学生”难管教,可是,我们想过他们的需要吗?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关怀与爱是人的本能需要。而大部分“留守学生”获得的仅是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父母之于他们,关怀与爱被距离阻隔,而我们又能责怪他们的父母吗?

    我曾问班上一个“留守学生”:“……过节了,你想不想爸爸妈妈?”,“想,……”说话时泪水已盈满她的眼眶。后来这位学生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您很象我爸爸却又有许多不同,爸爸在家时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他聊,甚至撒娇,但与您谈话时我却有顾忌,更不敢撒娇,但我多么希望老师能经常与我闲谈(不要只说学习)……”

    从这个女生的日记中,我感受到“留守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父母之爱,倘使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象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善待学生,多和他们“闲谈”,多给他们一丝温暖,这一特殊群体也会象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曾有一个学生在电话上这样对父母说:“爸爸,您不要管我,您除了给我寄钱之外,还给了我什么?……”一席话,让我沉默了。这些“留守学生”并不是所谓的“坏孩子”,他们缺少温暖,缺少呵护,可以说,他们的恶习产生的原因是不平,是委屈,是无奈。我们凭什么怪他们?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

    三、我们怎样爱他们?

    从当前来看,要破解“留守学生”教育之难题,家长、学校、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长应着眼孩子的未来,降低双亲的“外出率”。

    父母双双外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尤其是父亲在家则影响小得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心中地位最重。只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改变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对孩子的扶养、教育,既是家长的权利,也是家长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尽量僻免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如有可能,父母应当尽量降低双亲的“外出率”。

    另外,外出父母应当加强与子女的联系、沟通。积极关心子女的情感动向,尽可能多的给予物质外的例如情感需求、性格关怀。还要尽量创造与孩子见面的机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留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作为学校,首先要这群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校园环境,尽量消除留守儿童变坏的诱因。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让他们睡得安心,吃得甜心,学得舒心,玩得开心。

    其次,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责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情感真空,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或母亲。还留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最后,还要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二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四是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民工的管理力度,使民工问题向着协调性方面发展。应实行“流动儿童少年就读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体制,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减少“留守儿童”;对农村人口密集地区适当增建学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相应的保障机制,完善符合当地情况的相关制度,给“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温暖;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鼓励、扶持针对民工子女的社会办学。

    同时,政府应该规范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黑色网吧、游戏场所等对未成年人不利的社会设施应远离学校。全面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二篇:我爱我家--孝字当先

    我爱我家----孝字当先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 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个人的理解,所谓家训、家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德行休为。现在“家训”、“家规”、“家风”这样的词在很多家庭都已经很陌生了,感觉它似乎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没有祖辈留下的成文的家训、家规来传承的家庭来讲,我认为,父母的经验教训就是家训,父母的道德规范就是家规,父母的行为做风就是家风,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孝字当先。“孝敬父母”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很空洞,如果看不到大人如何做,单靠听大人讲,他不会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存在问题父母,这让我想到了从小就听老辈人讲的一个关于不孝的故事。有一个男人要用车子把不中用的老母亲送到离村很远的山沟里,想让她自然死去,因为路途坎坷,男人便让儿子帮忙。送到地方后,男人想把车子也扔在那里,可儿子却不干,非要把车子再拉回去。男人不解,问儿子干嘛非要把车拉回去。儿子说:“日后,等你老了不能干活的时候,我也好用这个车子把你拉到这里来啊!”男人听了儿子的话,羞愧难当,当即又把老母亲拉回家,并孝敬有加,直到老母亲老去。这个故事说明,父母的榜样力量非常大,我们孝敬父母,孩子才会孝敬我们,否则,就别怨孩子将来长成“白眼狼”了。

    我和爱人创业初期正好赶上女儿出生,所以父母一直在我们身边帮衬着,女儿自然也是父母帮着带大的,一直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在我和爱人心里,一直觉得亏欠了父母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带大自己的孩子,现在年老了,还要帮着儿女看孩子,所以,我们会时常告诉女儿,一定要孝敬姥姥、姥爷,记得姥姥、姥爷对你的好,学会感恩。说的再多不如做。转眼天渐凉了,今天我和爱人带女儿回家看望父母,车子转进胡同,就看到家门口堆着一大堆煤,父亲拿着铁锹和土篮儿一点点地向院子里挪,手上、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是煤屑,已经看不清原本的肤色。爱人停好车,不由分说便帮着父亲干了起来,女儿见状也拿起扫把和铁锹帮着爸爸和姥爷干了起来。煤屑落在身上脸上,她都不以为然,能帮到爸爸和姥爷,对于她来讲,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孝顺的人,家长只需要做到孝顺就可以了。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把父母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逐渐内化成日后自己的行为。

    教育专家孙云晓曾在他的微博公开向广大博友征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建议,首条就是家长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我们家长在给孩子做好孝敬父母的示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年轻家长,每天临走前和回家后要主动跟父母打招呼,这便是《弟子规》所说的“出必告,返必面”。自主自立,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劳动和财务责任,不做“啃老族”。

    第二,如果和父母分居两地,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候,让孩子感觉到虽然祖辈们不在跟前,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关心他们的。节假日有条件就带孩子回去看看。

    第三,父母年老时要尽赡养义务,而且要义无反顾,没有条件地去做。

    这一切,看似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在教给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还会从各个渠道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但是无论日后了解的孝道是什么样的,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小时候看到的家长的做法,这些定会潜入他内心深处,达到润物无声却很显著的效果。

    第三篇:“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因为这项事业,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是最神圣、最光荣的。社会各界对这一行业有着比其它行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才会被誉为“万世师表”。2024年,习__同志在同__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向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型教师。

    “四有”要求中,师德犹为重要。所谓“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无非是一个“爱”字,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

    生的爱。有了对事业的爱,才会真心真意爱学生。

    社会上某些行业,特别是商业界,早已转换了角色,提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我们是否也可以拿来用在教育行风中呢?“学生就是上帝”,又会怎样?你还会批评、体罚学生吗?还会对学生家长横眉竖眼吗?某行业还有一句名言,我认为对我们教师来说,极有参考价值。“对顾客要遵循两条,(1)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错了参照第一条。”如果教师能如此对待学生,我们的行风将会是另一种境界。这样,我们就会允许孩子自由插话,允许孩子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孩子犯错误……有了爱,你会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他们的错误也是“美丽”的。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是前几年某些教育专家提出来的名言,就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首先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理应受到别人(包括老师)的尊重。

    况且,他们也是国家的公民,人身权利同样受法律保护。老师们,这些您顾及了吗?从书中看到,美国人对十几岁的孩子开始称呼“您”。相比而言,我们对学生的尊重的确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爱孩子,就是做他们的朋友。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他们、理解他们、欣赏他们,才能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于__老师说:“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试试吧,宽容是成功的秘诀,你会得到孩子的喜欢和爱戴!那么,是否就是对学生放任自由,不问不管呢?那是不负责任的!“爱自己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孩子的人是神。”教师的工作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要用一颗母亲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要严厉”(徐特立语)。没有哪一个母亲会因孩子有缺

    点而歧视、打击、抛弃他,而是千方百计地挽救他。有了母亲的胸怀,你就会容下所有的学生,所有的缺点,所有的错误,你也总办法帮助他。

    “四有”的基本要求,关键在于一个“爱”字。习总说“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有了对伟大祖国的爱,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就会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就会一生不懈追求,使自己“学识”更加“扎实”。

    古典名着《学记》中有句“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名言。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能温前代之长短,知当代之得失,习旧文之语句,发新鲜之见解。若只会照本宣科,原封照卖,抱残守缺,则不堪为人师。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是大专或大本毕业,教初中小学,绰绰有余,一辈子够了,不必再学习了。其实,我们的这些知识,就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就是死的知识,就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有位北大

    毕业生写过一篇《北大毕业等于零》的,说他发现他学的很多知识别人都会,从网上都能检索到。不是吗?教师那点知识,学生就不能从网上查到吗?

    《学记》中说:“能搏喻,然后能为师。”教师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有自己的见解,教学才能有生命、有活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提问,才能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是一教育者。”可见,一个好教师,就应精通他所教的那门学科,并了解它最新的发展状况及最近取得的成果。这样才能高瞻远瞩,教有所成。鲁迅先生说过:“学理科的,可以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教师,更应该要有读书的热情,要如饥似渴地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积累,才能具备驾驭课堂的娴熟技巧,才能“触类通达,强力而不反”,我们的课

    才能让学生兴奋,全神贯注,感到是一种享受。

    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才能从教一生,学习一生。只有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教师在他大学毕业3—5年以后所拥有的知识,应当比他工作头一年时多3倍、5倍乃至于10倍。否则,他的学生将蒙受呆读死记之苦,从而趋于愚钝。”只把着一本教参,简单重复内容的教师,是难以让学生打好基础的,更不用说培养能力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在教中学、学中教,把书本知识与所在时代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扎实,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的教师。

    习主席说:“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我觉得这种特质,就是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学生的大爱。只要心中有爱,你就是“孩子遇到那个好老师”。

    第四篇:留守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

    留守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

    初中部 曹衍彬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为祖国培养多种复合型的人才,的确令人自豪、令人羡慕、令人向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圣殿,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个学校要培养一批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首先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钻研探索的教师队伍。一个学生只要有幸得到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悉心传授,就会张开智慧的翅膀,飞向知识的海洋。因此,人们都自豪的赞誉这样的教师是“师表”。新时代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呢?下面我就从对学生的宽容和爱这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索,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爱所有的学生,更要爱问题学生。生活中的教师应像父母一样关爱留守学生,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生活总是充满奥妙,当你心中有诗,你眼里就处处有诗意,当你心中有爱,你的脚步就会伴随着春风。”这是刘京海校长在管理上海闸北八中时总结的一句名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工作的乐趣。我校是民办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全在学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去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不容忽视,初中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似懂非懂,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冲动的,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草率处理事情的性格。我班上有一半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半年回来看一次一年回来看一次孩子的都有,甚至有常年不回家的,寒暑假让孩子到外地与他们相聚。对这些孩子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我更是处处细心观察,事事留心地照顾,每两周找他们聊聊,谈谈心,了解思想情况,如果他们想找我聊只要我在学校,随时都可以。我班的张鸣同学就是一位留守学生,来我校前是在民办寄宿制小学有名的动不动就打架的学生,家长的教育方法是一句话“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你了,让你一人在老家呆着”。刚进我班时,是天天闹事,“一天一小架,三天一大架”毫不过分。他自己在认识上就说到“父母不在家,不能让别人欺负我,我打人就要让别人怕我”。说实话,这位同学就是有暴力倾向,是班上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做好他的思想认识工作,那么班上随时有危险发生。我开始两天找他谈一次心,了解他的思想状态,有时甚至一天一次,针对他的错误观点进行说教,改变他的思想认识,让他认识到是以理服人,不是凭拳头说话;不是让别人怕你,是让别人佩服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他慢慢地将打架的频率降低,次数减少,三天一次,一周一次,最好的时候两周一次。再找他谈时,他告诉我,自己也很不想打人,就是自己一点管不住自己,三天不打人小手儿就痒痒的。直到半年后,他因在校课间回宿舍时,因下雨滑倒,腿摔的不轻,腿只能伸不能弯,走路立即成了问题,学生告诉我以后,我急忙叫了出租车送到县医院进行治疗。在回来的路上,他问我“老师,平时我给你添的事情那么多,你不烦我?我原想你不会带我到医院来,肯定会教训我说活该,谁叫你不听话?”我看见他哭了,没等我安慰,接着他又说:“我的腿以前受过伤,是在别的学校因打架破了皮肉没有人带我到医院就诊,第二天就开始感染发炎了,两周后感染面积有巴掌大时家长到校来才带到医院治疗,当时医生告诉我父母,如果再不来腿就成了大问题,可能要截肢。当时我真很害怕。老师,你就象我父母关心我一样。”说时哭得很伤心。我乘机将他的头搂入怀里说老师与你家长一样,希望你健康快乐成长。你想起伤心事,就爬在老师的怀里哭出来吧。从这件事发生后,他在打闹方面有了彻底的改变,直到现在也没有打架,同时他也渐渐的爱学习了。可见,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如果我们宽容他的过失,让他们体验到一种高于父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动力。

    爱学生,给他们自信。学习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只是个别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让每个花瓣都散发芬芳,切莫轻易的给孩子戴上“差生”的帽子。“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我们教师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就在他们当中。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合格教育,可是激烈的竞争将义务教育变为选拔教育,选拔教育必定让一部分人淘汰,这样就产生“学困生”。学困生,一个让多少家庭痛彻肺腑的称谓,哪家孩子生下来不是宝贝?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当怀着梦想把孩子送进学校,怎么就成了连庸才都不如的差生呢?一个孩子对一个老师来说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概率是很小的,但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是百分之一百的希望。这个希望一旦破裂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怎样的伤痛?贾涛同学刚到我班来时,完整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更不用说成绩了。一次数学课我让他判断“-2”是不是负数,他的回答说

    2、-2,我在。顿时教室像开了花,嘲笑声、轻蔑的“恩”声不绝于耳。的确,他说的话让人听不懂,不过我责备了其他学生,鼓励贾涛不要急,回答我是不是就可以。只见他睁着一双无助的眼睛,同时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嘴里咬着,一声不吭。他的这种神情简直象学前班儿童。我带领大家鼓励他,并用肯定的目光看着他,过了一会,他终于鼓足勇气说“是”。教师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让他改变这种说话语不成句的毛病,在课堂上,我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提高他的自信,要求全班的同学课后每人每天与他交流十句话。一个月后,进步很大,简单的话能表达出来了。半年后,家长回来看他,他的进步更大,说话虽然慢但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成绩也能考到及格分。家长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说话的毛病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打工,一岁后就交给家里年老说话口吃的奶奶长期照管所至。心想这孩子说话毛病可能就这样了,我们做父母的悔恨一辈子,孩子现在的进步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太谢谢你了,曹老师。”贾涛的进步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孩子在某个方面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土壤,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去扶持,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进步的。

    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爱去鼓励学生的斗志,我们要以真情去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八(5)班,因一个共同的原因----成绩差,走到一起。记得去年刚接手时,数学原始成绩最高分只有49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卑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我进班级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把自信传递给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从而树立自信心。我的第一节课主题是“从文峰学校开始,从现在开始,将你的人生改写”。我班上的同学成绩暂时跟不上大家,自己便认为自己是差生。老师我却是这样认为的,你们不是差生,现在你在别人后面,是因为你的起步比别人晚,不是比别人差,和别人只是存在差距。打个比方来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走路,别人比你先走一段路,所以你暂时走在别人后面,但只要你加快步伐和专心的赶路,不停地走,不久你便会赶上或超过你前面的人。学习也是这样,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学习,遇到不懂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请教,把学习中盲点一个一个的弄懂,专心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的就会缩小学习上的差距,赶上好的同学是不久的事情。课后我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分别找同学谈心交流时,了解到这些同学在家里得不到信任。这时,我与搭班教师商量,决定下周及时召开家长会,改变大多数家长们拿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比较时的说话口气和措辞,千万不能说“我对你不抱任何希望”、“你真笨”等不信任孩子的话。孩子进步了要及时表扬鼓励,配合老师多给孩子信任,让孩子找回自信。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家长会的召开,效果很好,把老师的真挚的爱和信任传递给了学生,为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现在数学每次测验一百分左右总有五人以上。班上的同学总分进入年级前五十名的也有了。(今年开学时杨波、方欢、涂奥、万以杨等几位家长还在说那次家长会让他改变对孩子的看法,现在觉得孩子越来越进步,孩子回家与家长交流学校的事越来越多。)在爱的滋润下,自信慢慢代替了自卑。学生的脸上有了笑容,我也自信满怀。同时也让我领悟了在教育学生时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点促面;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同类型(聪明而学习差的、脾气倔强有某种优越感但管理自己不当的、智力差、淘气、不爱学习等)学生的真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是漫长的,我决定用“爱的教育,理解教育”来铺平教育之路,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宽容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第五篇:班级管理,“爱”字当先(班主任j经验交流)

    “爱”字先行,注重特色

    ——我的班级管理观

    安徽省肥西第三中学

    方必发(邮编:231200 电话:***)

    担任高中班主任多年,现将近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自认为较有特色的东西稍作整理,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双走入”活动 我的“双走入”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1、走入学生心灵

    有些学生自我封闭很紧,与他直面谈话有时收效甚微此时你可以用旁敲侧击法。

    (1)

    找与其关系较近的学生,因为知心同学之间有知心话。让别的学生将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望传达给他。

    (2)课余可以主动将班级小事交与他做,如班级学生名册的誊抄,贴照片,拿粉笔等,让他觉得老师并不是那么可怕。(3)正式找他谈话,解其症结。

    2、、走入学生家庭

    几年来,本班城关地区的学生家庭,我几乎走遍,走入学生家庭,班主任代表的是班级、学校的形象,我很注意这一点。

    首先必须明确家访的思路:(1)看学生学习环境。(2)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3)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表现。(4)听取学生及家长对学生目标的设定,对学校的要求。(5)鼓励学生努力向上。

    其次对自身要去必须严格。走入学生家庭无需声势太大,我的家访活动一般安排在晚自习期间进行。谢绝家长宴请,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老师完美的形象,不能把家访变成去饭店餐饮休闲。一只茶杯,一辆自行车,行“万里路”,要让学生家长、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在关心学生。

    家访后,在日常学习中应多与学生接触,实现老师对家长的承诺,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家访不是形式。

    3、及时写心得体会

    家访后,要及时对自己了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对症下药,“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及时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病理分析”,分阶段对工作的进程进行小结。分析总结后,及时反省,坚持不懈,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定位遥控,实现班级不治而制。

    1、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班级领导核心,班团干、各课代表、各组组长,实行交叉网路化管理。班内设班长一名,负责上课礼仪与班级文明创建工作。常务班长一名,负责班内日常事务处理,统领全班各部门工作。卫生委员一名,负责班级绿色创建工作。扩大组长职权,组长分管本组各项事务。(作业收集、卫生打扫、学生违纪、学习竞争等)

    2、制定班级公约。班团委参照校发文明班级评分细则制定班内文明小组评分细则,值日班干轮流值日,认真记录班内各项事务,作为本学期文明小组评分依据。

    3、备用两份班级日志,一份呈交校办公室,一份留班级存档,每周一常务班干将上一周的班级日志交班主任审阅一次,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拖延。

    4、以人为本,班人治班

    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应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班级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完美的人性。对学生决不能实施高压,“严师出高徒”,那是私塾时代。因而在班级管理中,我逐渐实行开放明主化管理。如在本班的班级公约中你会发现学生违纪的处理办法是扣除其所在小组的文明创建分,对情节严重的由其自己决定为班级做好事加以弥补,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我很少插手班级事务。又如在班费管理上,班级班费在开学初由班团委预算确定收取额,收齐后一律打卡,存折由团委保管,存折密码有班委设定,班内开支由班团委决定后报班主任审批,审批后由常务班长与团委书记一起到银行取钱开展活动。所有票据交团委保存,每学期期末由班团委组织班会进行本期班级手指核算,结果公开,任何同学可以查询。

    经过一段时间试行,班内各部门运行井然有序,班内事务我只找常务班干一人便可解决,同学们人尽其材,我也省心不少,各得其可乐。

    三、少说教,多垂范,用爱感化学生

    1、分清班主任与授课教师的界限。我很少在上课的时候讲班级事务,班级事务我总是在课后找常务班干稍作安排,班内公开场合我很少作长篇大论式的说教,因为上课的时候讲班级事务一方面耽误学生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你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下去不仅你的课上不好,学生学不好,而且你以后的班级工作也将难以开展。

    2、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说迟到,我在班级讲 2

    过,只要我迟到了允许你们迟到,我不迟到,不允许任何人迟到。进班见地上有纸屑,我会不吭声地将其捡起放入纸篓。早上进班级,若讲台没擦,我会用抹布慢慢把它擦干净......一段时间下来,本班基本无人迟到,班内一尘不染,讲台上清清爽爽无半点粉尘。

    3、晚自习我很少进班级,只在窗外转几圈,遇到自觉性不是很好的学生我也不批评他,而是站在窗外盯着他,直到他发现我才离开,我要培养学生自制的能力,即班主任在班与不在班学习是一样的。一段时间下来本班晚自习纪律很好,同学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班级鸦雀无声。

    4、对“网虫”、“书虫”应以爱感化,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现在很多学生自制能力很差,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加上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迷恋网吧,网游小说,如不加以制止不仅影响他本人学习,而且会影响周围同学。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必须细心,应密切关注学生到班的时间,学生上课的表现。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而爱这种方式有时可以说是万能的。我班有名姓董的同学,家访得知他喜欢看网游小说,其母亲偷偷告诉我拿他没他办法。家访后我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在两周后的一节历史课上,我在窗外将他逮个正着。放学后他到我办公室来时的狼狈相我真的难以用语言形容,我知道他内心的胆怯,他心地原本的善良。我跟他讲了一大堆道理,将书还给了他。不料周日晚自习前他又被我逮了个正着,这一次我没把书给他,也没批评他,而是一言不发地叫他带我到租书店把书还了(我给的租金)。我轻轻地拍拍他的头:“我俩去吃晚饭!”一碗面条将彼此的心栓到了一起,此后他远离了网游小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成绩提高很快。

    四、与学生一起学习

    与学生打成一片,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与学生一起学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经常与我的学生争论语文敏感问题,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数学难题,还经常与学生一起做英语听力测试。班级数学、英语阶段测试卷前几大题一般都是我批阅,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语文学科未涉及到的内容。我认为与学生有共同的兴趣才能与他们有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直以“爱”字当先。爱心又如一盏灯,在越黑暗处显得月光明,给学生爱就是给他们带去光明,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我相信,有了坚持不懈的真爱的付出,没有管不好的学生。



    推荐阅读: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在2024年全县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在春节上班收假收心会上的讲话
    物业客服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对照整改报告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