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代理合同 医院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华正茂 时间:2024-06-20 22:10:0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船山区燕山小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24年度工作总结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随着城乡一体新一轮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深入进行,我们已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并不断巩固普九成果,充实教育内涵,科学合理布局,使学校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大幅度提升。一直以来,我们第七小组(燕山小学、大南街小学、凤台小学、唐家小学)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努力探索城乡教育良性互动模式,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并在学校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互助互学等各方面作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城乡四所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为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组织领导,首先成立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由燕山小学校长何旭任组长,何英俊、王知民、蔡光礼同志任副组长,四所学校的行政干部为组员,领导小组各成员责任明确,各尽其职,在年初拟定了城乡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并确立了严格的保障措施,制定了相关考核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与年终评比挂钩,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员工投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使该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整体规划,资源共享

    近年来,虽然我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实现了新突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办学活力得到增强,但在农村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乡镇干部重教尊师的意识淡薄,对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发展水平较低,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差距,这就直接导致农村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又直接导致教育服务的不公平,相比之下,唐家小学、凤台小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城乡教育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村学生就不可能公平地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首要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优化配置的教育资源上,对此,作为组长学校的燕山小学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整体规划,制定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案和远景规划,把提升城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以缩小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教育差距,实现我校与成员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同时实现师资队伍专业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质量优良化。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体系,完善了校园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添置了3个远程教育阅览室,并根据实际积极配备了教学软件、教学光盘,以更好地接待大南街小学、凤台小学、唐家小学的参观学习,同时,也为四所学校教师提供各种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互动交流,均衡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把此项工作做大,做强,做落实。我们以多种形式,开展了有利促进四校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各项活动。

    1、管理经验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管理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提高四所学校管理水平,燕山小学定期组织四所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经验交流,开展“校长论坛”,对四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管理上作深入地交流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促进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2、教育教学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半年,由我校组织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交流会,在会上,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四校行政人员和部分师生代表畅所欲言,共谋城乡教育发展之路;5月22日,在我校开展了四校互动的教育教学研究会,在会上,燕山小学何旭校长作了题为《多渠道并举,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交流;4月和11月,我校还承办了农村学校明日之星讲课大赛,为农村学校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还重点抓好了城区学校送教下乡、送课下课等活动,我校先后组织了陶晓燕、王雪力、段长春等多名优秀教师分别把语文、数学、音乐等优质课送到凤台小学、唐家小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德育教育为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整体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的互动交流,不断提高了四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了教师教育思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师资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要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影响这教育的均衡发展,开展城乡结对以来,我们建立了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以弥补城乡师资队伍不均衡的缺陷。我们组织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服务工作,我们抽调了优秀青年教师万丁荣、杨建梅、蒋华等到唐家、凤台农村学校支教;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示教,保证了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实现先进理念共享、优秀资源共享、有效成果共享,确保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让农村学生更多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4、学生“手拉手”体验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让城乡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成长环境,开阔学生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在活动中健康成长,由我校带头在四校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学生“结对子”联谊活动,并结合“五创联动”开展主题队会活动,邀请了唐家小学、凤台小学部分学生一起参加,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通过对比体会今天生活的幸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趁势而上,再立新功

    通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的开展,我校清楚地认识到全面提高城乡教育整体水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使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共同发展势在必行。虽然我们在前一阶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农村学校师资的短缺,学校经费的有限,以及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校点布局不够合理,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不齐,社会力量办学不规范等等,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我们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1、进一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力推进铸名师,树名校工作,促进四校间实行教育资源共享的深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区教育局城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重点改善凤台小学、唐家小学校园环境、创设等方面的问题。

    3、找准载体,共同研讨,进一步扩充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农村等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确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高质量高标准“普九”成果。

    4、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有利契机,建立并完善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综合课程、科学评价体系、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等高效机制,引进城市学校先进前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优化学校发展内涵,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我校和大南街小学建立教研基地校的辐射作用,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我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细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未来要走的路依然还很漫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需要我们的艰辛付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我们将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在新一轮教改浪潮中趁势而上,再建新功!

    船山区燕山小学校

    2024年1月

    第二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文章标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成为建设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规则和教育分配”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也为推进教育和谐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如何认识和谐教育

    要理解和谐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文章版权归feisuxs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既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又受和谐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的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教育利益关系。它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②”的有机统一,而且是“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收益”的有机统一,是人与人的获得教育利益的和谐。和谐教育的标准不仅包括四要素的实现与和谐,更重要的是应该包括实现教育收益的公平,而且教育收益的公平才是教育和谐的“灵魂”。由此,和谐教育的实质可以概括为“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则公正、教育分配合理、教育收益公平”的和谐统一。在五要素中,权利、机会、分配和收益是教育和谐的内容,而规则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

    二、如何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和谐实现的途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责任政府科学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全面发展。它是将教育和谐、教育公平的思想可操作化、可实践化,是“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的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宏观上讲,教育和谐实现的重要标志:一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结构、规模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二是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

    第三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文章标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24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2.自身内化。我校积极吸收“___”输入模式、理念,利用校本科研对其内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改革行动上。同时,主动搭建平台,依托“___”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年来,我校先后12次邀请“___”和“___”组织的专家组上门示范、指导、论证、规划,促成学校有序发展。如2024年11月“___”的达校长组织了下城区的施阳教研员等五位专家,一对一的给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其一,自2024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 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其二,学校在2024年11月26日,被___市教育局确定为“___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与___实验小学、大关小学、刀茅巷小学、崇文实验学校等城区挂牌学校组成了基地学校圈,拓展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其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1.初步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在“___”指导下,我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校园。形成整和绿化,展现宁静而美丽的感觉。(2)教室。鲜花、小鱼、小虫、卡通走进教室,桌椅重新组合,橱柜整洁美丽,让教室充满儿童的趣味,为儿童营造家的感觉。(3)走廊。楼道、走廊的墙壁变成学生的涂鸦地、交流平台、展示的舞台,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4)活动场所。篮球场,大沙坑,单、双杠、草坪让孩子们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找到快乐的感觉。(5)教学设施。先后配置了美术、音乐、科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教室;建设了五个多媒体教室,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更适合人的发展。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

    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

    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5.改善了学校的软环境。学校硬环境改变了,软环境也蒸蒸日上:2024年11月,“___市第一次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24年成为“___市小班化实验基地”学校,2024年12月承办“长三角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都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___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___日报、___电台等媒体也都报道了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第四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24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一、自2024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feisuxs范文网[CHAZIDIAN.COM]

    其其

    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加甘肃干部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郭建新

    1214010491

    临夏市南川小学 2024年3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干部在线教育培训,认真听取了教育专家、学者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觉得要加强学校教育,必须要以《纲要》为依托,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贯彻“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是打造“质量型,和谐型”学校的关键。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学校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是一种极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必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应该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应该是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把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落到实处,我认为,关键要从细处着手。首先就是人“和”。“和谐”的本意是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教师、学生,大家之间都要和谐相处。其中各级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培育“人

    和”,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着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的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多一份要求,生活上多一些关心;教师的宽怀大度,彬彬有礼,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同事、同学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每一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这样才能形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人和”氛围,营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学校事情很多,尤其是小学。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还要讲究“事”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事业的发展上。如果教学、教研工作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肯定无和谐可言。校园的和谐程度必然要通过校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体现出来,诸如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施、校园建设、安全稳定和睦程度等等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只有注重“事”和,做到围绕大事抓小事,事事公正,学校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充满活力与生机。物质决定意识,同样构建和谐校园要创造“物”和。和谐校园建设如果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物的和谐既表现为教学、教研设施配置的和谐、教师福利待遇的和谐,又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教学、教研设施配置和谐与否,关键要体现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上,体现在有利于学生培养上,体现在有利于人人身心健康上。相比显性和谐,隐性的和谐更为重要。只有我们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谐,才能够为维系校园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设和谐校园,优化环境、营造“景”和是重要内容之一。优美 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心灵,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上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和谐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事物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何一处景致,就可以感知校园和谐的风貌,透视校园的精神。因此,校园里每一名教师,都要从我做起,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学校的一事一人,为构建优美和谐的校园添砖加瓦。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学校秉承的理念,所以我们在孕育“情”和。和谐校园建设还体现在“情”和上,具体体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方面。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用高尚的道德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为个性地伸展提供空间,使和谐校园文化成为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有效的方式进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总之,学校的和谐不外乎人、事、物、景、情的和谐只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

    建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推荐阅读: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五篇)
    体育评课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效课堂2024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