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述职报告 婚姻家庭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专题2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夜色微凉 时间:2024-07-25 21:56:1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专题2

    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专题

    材料1、2024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会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努力造就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材料2、2024年1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并向获得202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吴孟超颁奖。

    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⑴党和国家对在科技发展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授奖表明了什么?(至少2点)答:①说明了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⑵为什么我国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创新?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依靠人才。因此,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关知识点]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国情)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另外要注意材料中的要求)

    (教育)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健,基础是教育。只有教育事业切实得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科技)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和得优势,1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③新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④当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在高新科技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提建议)

    (教育角度)①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②加强基础教育,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③落实义务教育。

    (科技角度)①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技体制。④抓住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⑤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青少年)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具体行动: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自己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科学精神)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对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重奖科技工作者的认识。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重奖科学家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举措。

    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关键在人才,重奖科学家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防止人才流失,有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3)(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切关注祖国的前任和命运;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学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打好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等。

    * 设立国家科技奖是因为:

    (1)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科技、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4)表明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

    * 党中央、国务院为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 重奖科学家的重要意义:⑴重奖科学家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举措。⑵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关键在人才,重奖科学家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⑶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热情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⑷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4、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5、什么是人才?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对人才最根本的标准又是什么?

    (1)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所谓德才兼备,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对人才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要看有没有创新能力。

    6、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应当怎么做?

    (国家)(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4)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大批高尖人才。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青少年学生)青年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把握成才目标,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德才兼备”和“四有”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结合国情,谈谈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答: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各国

    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③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④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⑤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与时俱进,这就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具体参看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方面。创新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小康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青少年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用的人才。)

    2、为什么当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3、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给政府提建议)

    答:(1)培养公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鼓励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3)依法保护公民的创新成果。(4)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新一代青年人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回顾历史,面对重任,肩负使命。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成才目标呢?

    首先,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6、面对祖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立志成才?

    (1)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技能。(2)正确把握成才目标,既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第二篇: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面对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做出的决策,关系到我国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国家强盛的意义,提出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纳以及人才的管理三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关键词:人才;竞争;发展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a decision facing to the global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The strategy has great relationship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military, politics and culture.The strateg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owerful of nation.There are three aspects to what has to be done —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recruitment and talent management.Keywords: Talents;Competition;Development

    落后就要挨打,从清朝被西方列强侵略,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建设新中国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再到当今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的侵略行径,都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当今,我国周边形势复杂,美国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的联手一直对中国构成威胁,中亚也存在一些西方军队,俄罗斯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在经济形势上,国内通胀、楼价飙升、产业转型问题依然存在。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发展军事实力,使国家强大。强大的国家必须包括经济上的强大、军事上的强大、文化上的强大。一个国家,是以人建立起来的,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人才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有效的体现,以人才建设国家是必然正确的选择。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开始,包括恢复高考、建立人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人才强国思想初步形成。在2024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时,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已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2024年,中国加入WTO后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等新形势,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24-2024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才明确确立。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无论是在人才的合理、充分利用还是国家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可以从一下四方面阐述: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合理、充分利用人才的科学之道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是对人才的尊重,肯定了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工业技术、管理、法律等方方面面中,人才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合理充分利用人才,人才强国战略给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利用人才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发展国家,为国家的强大努力,更是从战略上对人才的利用作出了正确、科学的规划。目前国家的发展必须朝高科技方面发展,随之而来的配套条件,如制度、管理、服务等等都需要跟上科技的发展,而恰恰这些方面都需要人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不是仅仅对科技人才进行科学的应用,而是对各行各业所有人才的合理、综合利用。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才强国战略不仅是让现有人才为国家发展而用,更是一个长远规划,其中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旦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肯定会带来全社会特别是教育者对人才培养的思考,人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模式如何等都会受到关注,进而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教育型人才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培养的后备人才更是我国长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要保证。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87年,在十三大上概括了“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2024,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走到了第三步,但如何才能使国名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呢?如果还是靠过去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型的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话,显然是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只有进行产业转型,淘汰低端高能耗产业,实现以高端产业为主导的健康型经济,才能在全球化日益剧烈的经济大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知识在其中就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人才资源是储备知识、运用知识的载体,只有储备人才资源,才能保证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以全面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国家强盛富强的重要战略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古代文明,到由于闭关锁国导致思想技术封闭落后,被侵略得体无完肤,我们一直思考着如何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先进工业密不可分,英国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德国借助化工技术革命,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用4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100多年的事业,实现了工业化;美国借助第二次科技革命,通过技术革命和创新,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励精图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改革,上世纪在60年代中期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无不都是依靠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人才是先进技术的核心,经验告诉我们,我国要实现强盛富强,必须以人才为核心发展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政治体制,壮大军事实力,为我国人民创造稳定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之,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合理利用,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在全球国家剧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总体的方案,具体如何实施,国家还需制定详细的政策、制度。人才强国战略,是以人才为主体的,其实施针对的必然也是人才。因此,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以下三方面的开展:

    (一)国内人才的培养及利用

    1.教育方式。这里所指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普通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资源非常丰富,能否利用好该资源,将是人才强国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的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教育成人才,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全民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为我国实施人才战略提供基础。

    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指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使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我国未来的发展是依托在知识型经济之上的,只有培养出大量人才,才能使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才能使我国国防强大、才能使我国文化强大。

    3.合理利用人才。每个人具有的才能不会完全相同,合理利用人才就是要把人才用在与其个人的素质、能力相匹配的位置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潜力,否则只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外,还要合理调度人才,把人才科学组合,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相互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此外,在利用人才资源的同时也需要保护人才资源才能称为合理科学利用人才。若只是储备的足够的人才资源而没有合理科学利用,人才强国战略也只属于空谈。因此,人才强国要求对人才合理利用。

    (二)国外人才

    国外人才主要是指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才以及外籍人才。目前,每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加,但是学成归国的却只占其中的小部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都很大。目前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在调整,同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各国高科技研究开发的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必然会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因此,我国不但需要留住人才,还需要努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我们既要从政策上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更要从思想上让留学人员归国为国家做贡献。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应着力实施高层次留学人才集聚计划,加大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积极配合实施“千人计划”;实施留学人才创业计划,支持留学人员跟踪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智力报国计划,支持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做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实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特事特办的方法,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吸引外籍人才方面也同样重要。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二战时期,美国成功地招纳了一批科学家、人才,二战后,人才众多加上资本雄厚使美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及后成为全球的超级大国。在吸纳外籍人才上,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同样制定了一些政策已夺取全球人才资源。因此,我国在吸纳外籍人才上也需要向这些国家学习,吸取他国的经验,为我们所用。

    如果我们能够吸纳在国外学习过的优秀人才,利用他们的在国外学习的先进技术,为我国发展所用,加上我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必定能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人才的管理

    人才资源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人才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使用和科学管理,从利用的角度看,它包括对人才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择、分配和合理使用;从管理的角度看,他既包括人才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也包括人才资源的组织和培训。人才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取得人才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用科学方法是人与人、人与事作适当的配合,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效率的工作。人才的管理,要从总体上和局部上进行。

    首先,国家必须制定宏观的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并实行人才资源管理法规、政策。其次,社会上的一些政府部门、企业要对其组织内部的人才资源进行管理,对人才资源实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效率和效益。

    人才强国战略是对我国总体发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考虑全球国力竞争而做出的一个科学决策,是大力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该战略的落实程度将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力。

    第三篇:科教和人才并举,兴国与强国共进

    科教和人才并举,兴国与强国共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人民日报3月6日)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且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把科技进步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谁在发展科技、发展教育以及培养人才方面优先取得优势,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中取得领先优势,并增强综合国力,将决定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

    人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顶梁柱。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人才资源才是兴国与强国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

    而我国现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待提高;科技总体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还比较低;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力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教育,关键在科技,核心乃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科技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科技的发展需坚持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我们要加强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基础。

    第四篇: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一、背景材料

    1.2024年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中共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3.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4.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①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②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③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

    ④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

    二、学科关联

    1.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

    ⑴中国历来重视人才,注怠发挥人才的作用,中国古代出现的几次封建盛世局面都与统治者注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分不开,对人才重要性的论述也较为多见,比如:

    ①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政治和军事,发展农业生产,重用人才,壮大兵力,作好了灭商的准备,为后来武王伐纣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西汉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⑤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有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名将有李靖、李勣等;著名的谏臣有魏征等,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⑥武则天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⑦唐玄宗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担任宰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采取精简官吏,定期考核等措施;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⑧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⑨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⑵杰出人才的出现,有赖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培养机制的构建,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制度的创立发展、教育机构的设置完善等方面。此类知识有:周代“学在官府”;孔子发展私学;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唐代中央、地方官学机构的创办和专业学校的设立;王安右整顿太学等。

    ⑶杰出人才的出现,还有赖于对其的发现和选拔,中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沿革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此类知识有: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采取,唐、宋、明不断加以补充、调整和发展的科举制。

    2.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产生了大批杰出的人才。

    ①有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官兵,遍布历次侵华战争的过程中。

    A.鸦片战争中的陈连升、关天培、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裕谦、陈化成;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

    C.抗日战争时期的蔡廷锴、蒋光鼐、杨靖宇、张自忠、左权等。

    ②有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涌现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如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

    ③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袖,如洪秀全、洪仁玕等;

    ④民族资产阶级变法和革命的领导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派;

    ⑤无产阶级运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还有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学技术等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人才,可分类总结其成就、特点和意义。

    ⑵近代史也是教育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蔡元培和陶行知,应总结归纳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特点和意义。开始出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学校,如以培养实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洋务学堂和以培养变法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校,如京师大学堂等。教育制度也出现根本的变化,废除了科举制度,颁发了《奏定学堂章程》,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应将这类事物放在时代背景中去分析看待。

    ⑶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及其培养和选拔,如教育制度的创建、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各类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和科学等领域涌现出大批人才,尤其可注意的是一些事迹较为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但“文革”时期也曾出现过上山下乡运动不利人才发展的举措和存在着对人才的摧残的现象,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3.世界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杰出人才在发挥作用,如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出现的克伦威尔、罗伯斯底尔、拿破仑、华盛顿、林肯、俾斯麦等,社会主义运动和建设领袖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如提拉克、孟尼利克二世、甘地等;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也应分类总结其成就和贡献。

    ⑵对人培养和选拔也有反映,如拿破仑和日本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措施、新加坡培养人才的政策措施等,应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加以评析。

    本内容由【中科网:】热心网友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请您与我们联系。中科网(全名:中国科技信息网)国内首家公益性科研技术人才求职招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大高校专家助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技术难题的突破。

    第五篇:浅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浅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李昕雨 临床医学院第一党支部

    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和企事业的兴盛衰亡。要认识到人才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减少和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有价,既要重视精神激励,更要重视物质激励;要因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授职,小才不可大用,大才也不可小用;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克服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才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国家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和必要保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

    我们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了更好、更快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成才,积极肩负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最为关键的。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实践出真知。

    成功往往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只有勇于创造,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推荐阅读:
    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专题2
    走访人才市场总结
    乾昊集团[合集]
    公司招聘制度
    浅谈电气工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