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范文大全]
第一篇: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
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下面小编整理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范文5篇,欢迎阅读。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1
下庄村地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整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因为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20多年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这几天,下庄村村民刘恒保和妻子正忙着给柑橘树除草、打药,六年前,他种了20亩柑橘树,如今已经硕果累累。
除了种植瓜果蔬菜,当地村民还建起了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就在二十多年前,这个被1000多米的悬崖峭壁包围的村庄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因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返回家乡。
要想富先修路。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决定在悬崖上凿出一条出村的公路,彻底改变村庄的命运。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筹集了3960元购买了炸药等物资,肩挑背扛,用大锤、簸箕等简单的农用工具在绝壁上开凿希望。
2024年,历时七年,一条八公里长的“天路”终于修到了山外。十年后,毛相林又争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这条“绝壁天路”变成了3米多宽的“四好农村路”。
出山的公路修通了,而脱贫的道路又在哪里呢?2024年,毛相林四处调研后,决定为下庄村引进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并聘请种植专家对乡亲们进行科学指导。同时,这条修好的出山公路也为瓜果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只用了一年时间,下庄村就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此外,毛相林还在县里为下庄村争取到了乡村振兴开发项目资金,打造乡村旅游,建设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2024年,下庄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在毛相林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曾经贫困的下庄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2
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1997年,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2024年,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97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先后有6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1999年,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2024年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24年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2024年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3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月出生,重庆巫山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主任。他是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用两脚蹬,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通过多年努力,让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2024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24年度先进个人”等称号。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到2024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4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24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5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2024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2024年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第二篇: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1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2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24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2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3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24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2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4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24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24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5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第三篇:学习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
11月18日,毛相林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全县干部群众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认真收听、收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激励大家勇担当、敢作为,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扎根基层接续奋斗
在高峰镇红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们聚在一起,认真学习毛相林的先进事迹,致敬这位“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和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作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要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奉献自己的力量。”高峰镇红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左伟说。
“毛相林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让我深受启发。”包家镇甄桥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中德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扶贫干部,将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继续带领工作队队员和全体村民苦干实干,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周嘉镇自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陈瀚了解到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感触。他说,毛相林为巫山县下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令人钦佩。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将自觉发扬毛相林同志的扶贫精神,学习他真抓实干、真帮实扶、勇于创新的精气神,带领自生村村民做大做强已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干部章宝伟表示,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值得所有扶贫人学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学习毛相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牢记使命贡献力量
“毛相林同志带领下庄村村民在绝壁上开凿‘天路’,又带领村民发展柑橘、乡村旅游等产业,不仅改变了下庄村与世隔绝的状况,更让‘绝壁天路’成为了下庄村产业发展的小康路。”砚台镇镇长黄祥洪主要分管镇里的扶贫工作,他认为,毛相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背后,体现的是他对下庄村村民的深厚感情和作为一名帮扶干部的担当和作为。在今后,他将以毛相林为榜样,切实完成好砚台镇脱贫攻坚的收官任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相关指示要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鹏说,感受最深的是,毛相林同志深沉的为民情怀和坚韧的定力操守,以及敢为担当、善于作为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扶贫人,一定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心、树立定力,为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最大努力,奉献力量。
“毛相林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必将进一步激励、激发我们扶贫人勇担当、敢作为。”县交通局扶贫办主任刘峰碧说,他将学先进、学榜样,把感动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毛相林的工作精神、工作作风转换成为自己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毛相林身上,我看到了他为民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长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封秀英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第一工作要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心用情做好文化服务各项工作,致力于解决好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开拓再创辉煌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倍受鼓舞,作为基层卫生教育战线的一名干部,更是激发了我的学习斗志和工作激情。”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校长万成绪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学校厚德笃学精业济世的校训精神,制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校校合作,深化和县中医院校院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努力在创建中医药特色高职院校的路上茬接着一茬干,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庄村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要甩掉‘穷帽子’,还得拔掉‘穷根子’,只有当‘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村民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桂阳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傅昌银学习了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将以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为榜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曾当过大学生村官、现为县税务局工作人员的邓胜成说,毛相林凿通脱贫致富“天路’的不畏艰险、执著奋斗的为民情怀和时代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如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绘制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伟大蓝图,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就要常怀为民之心,不畏事业之艰,扎根基层、踏实干事,一步一个脚印,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把依法治税职责履行好,为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对此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整理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1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2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24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2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3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24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2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4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24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24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5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第五篇: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
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一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97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下庄人终于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村民们就这样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在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连村里的老人也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还是有6位村民先后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1999年,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2024年初,悬崖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24年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再次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村有形的出行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人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下庄有了致富路,听说曲尺乡柑橘种得好,当地果农一年收入就有好几万,毛相林眼热了。他带着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前去取经,一次又一次地请专家到村里论证,还发出号召,引导有文化、头脑灵活、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充当产业发展“排头兵”……
听说双龙镇钱家坝的西瓜供不应求,他心动不已。和村干部一起乔装打扮成跑买卖的客商,把“触角”直接伸到瓜田李下,见缝插针刺探情报、偷师学艺、打听销路,一次不行跑两次,脚板磨起了泡,他套双袜子又出门,直到把结满西瓜的瓜地复制到下庄为止……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将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芝麻、小麦、西瓜和南瓜,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格局,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庄的面貌变美了。
随着产业的壮大,村民们却发现,曾经绝壁开凿的天路有些“过时”。路面太窄,只有摩托车和小型农用车能勉强通过。如遇下雨天,山上冲下的泥石又经常阻碍交通。
将天路拓宽硬化,成了下庄人的又一个梦想。2024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下庄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村主任的毛相林再次扛起了修路大旗。他四处奔波,向相关部门争取400余万元,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提档升级。天路被拓宽至4.5米,不仅路面进行了硬化,还在临近悬崖的一边加设了护栏,村民盼了多年的硬化路终于成了现实。
如今毛相林又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下庄村正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过去靠着三大坨(玉米、红薯、土豆),我们辛苦一年也存不下多少钱,如今吃上‘旅游饭’,一个月就能挣上近十万元。”说起毛家父子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杨亨双笑得合不拢嘴。2024年年初,他和村里的袁堂清、杨元鼎三家人一起,将原来的土坯房改造成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2024年8月开门迎客,生意最好时,一天就能吸引100多名游客。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杨亨双告诉记者,土豆炖腊猪蹄、农家土鸡汤、凉拌蕨根粉等都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下庄美食。2024年,他仅向周边农户收购的腊肉、土鸡就价值2万余元。
“未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通过照片、影像资料、实物展出等方式,再现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说起未来的打算,毛相林仍旧滔滔不绝,他就是这样始终闲不下来的人。
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幸福写在村民脸上,喜悦甜在村民心里,温暖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二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上图,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24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2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24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2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24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24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三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24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四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2024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2024年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学习毛相林时代先锋事迹有感心得感悟五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24年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24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2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推荐阅读:
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范文大全]
以敲门为话题的高一议论文[5篇]
简历资料很重要[合集五篇]
2024北京高考总成绩一分一段正式公布[大全]
四年级第八单元作文我的心儿怦怦跳5则范文
相关文章:
- [ 五号文库 ]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范文大全]
- [ 五号文库 ]小班幼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2024五篇
- [ 五号文库 ]最新办公区管理规定最新(24篇)
- [ 五号文库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9篇)
- [ 五号文库 ]休息室管理办法(十八篇)
- [ 五号文库 ]公司名称登记管理办法 最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二十一篇)
- [ 五号文库 ]最新教师节体育老师祝福语 教师节体育老师祝福语 简短(20篇)
- [ 五号文库 ]篮球比赛心得体会100字简短四篇
- [ 五号文库 ]学习消防英雄事迹心得体会2024
- [ 五号文库 ]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五篇
- [ 五号文库 ]国庆的祝福短信 国庆节日祝福微信短信(23篇)
- [ 五号文库 ]公示内容5篇范文
- [ 五号文库 ]水头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 [ 五号文库 ]优秀共青团员先进总结
- [ 五号文库 ]目标考核总结汇报材料
- [ 五号文库 ]2024上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 [ 五号文库 ]九年级秋季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五号文库 ]高考政治大题的答题技巧(共5篇)
- [ 五号文库 ]2024最容易扫出敬业福的福字(精选五篇)
- [ 五号文库 ]父爱伴我成长高一作文600字[大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