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施工合同 管理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都市区产业支撑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雪海孤独 时间:2024-08-16 01:14:1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都市区产业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都市区产业支撑

    [字号:大 中 小]

    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超越”,靠什么支撑?抓手在哪里?昨日召开的全市新型工业化暨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出台系列“通知”、“意见”,为目标实现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其中包括今后将加快发展的重点工业行业;加快推进我市优势企业改制上市,打造资本市场的“郑州板块”;郑州市招大引强和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强质量管理和商标品牌建设,加快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等。七大产业带领郑州工业腾飞

    昨日出台的《郑州市关于加快重点工业行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围绕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超越”目标,明确了今后要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产业,描绘了七大产业引领带动下郑州工业的宏伟发展远景。

    产业规模: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销售收入在2024年达到3300亿元,2024年达到6500亿元,到2024年突破1万亿,达到10500亿元;以新材料、生物及医药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销售收入达到1300亿元,2024年达到2200亿元,到2024年达到3500亿元;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制造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销售收入2024年达到1750亿元,2024年达到2800亿元,到2024年达到3800亿元。重点产业:按照“做强、做大、做优”的思路,做强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战略支撑产业,做大以新材料、生物及医药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一)做强战略支撑产业

    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以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郑州工厂、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代表,到2024年年底,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100亿元;2024年销售收入达到3500亿元;2024年达到5500亿元。

    产业布局:汽车产业布局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牟县、宇通工业园。装备制造业重点布局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街区、荥阳市。

    电子信息产业。目标:以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到2024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2024年达到3000亿元,2024年达到5000亿元。

    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在高新区、航空港区、金水科教新城。

    (二)加快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新材料、生物及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到2024年年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300亿元,2024年达到2200亿元,2024年达到3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重点布局在上街区、新密市、登封市、巩义市。生物及医药产业重点布局在新郑市、航空港区。

    (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铝精深加工业。以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到2024年,全市铝及铝精深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2024年达到

    1000亿元,2024年达到1200亿元。

    现代食品制造业。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2024年现代食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2024年达到1200亿元,2024年达到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千亿级现代食品制造业基地。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在新郑市、马寨产业集聚区。

    品牌服装制造业。以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郑州渡森服饰有限公司、郑州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到2024年年底,全市品牌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2024年达到600亿元,到2024年达到1000亿元。

    2024年全市名牌产品达300个

    昨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培育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行动计划的通知》,今后全市将加大培育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力度、推进质量立市战略。

    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获得省长质量奖企业4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0家,县(市、区)长质量奖企业8家,卓越绩效示范企业11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997家,确认“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5家。全市有10家企业的12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97家企业的100个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称号。

    质量管理目标:2024年,全市推荐申报省长质量奖5家、评选市长质量奖企业或单位5家。到2024年年底,全市获得县(市、区)长质量奖企业或单位达到12家,确认“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25家,卓越绩效示范企业达到15家。全市积极组织开展争创“河南省质量发展示范市”和“知名省级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的摸底和培育工作;2024年年底,全市获得“河南省质量发展示范市”(县级市)2~3个,获得省长质量奖企业或单位达到10家、市长质量奖达到25家、县(市、区)长质量奖20家,确认“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40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达到5家,全市卓越绩效示范企业达到25个,培育推荐知名省级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1~2个;2024年年底,全市获得“河南省质量发展示范市”(县级市)达到4~6个,获得省长质量奖企业或单位达到15家、市长质量奖达到35家、县(市、区)长质量奖30家,确认“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50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达到7家,卓越绩效示范企业达到35个,知名省级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3~5个。商标和品牌建设目标:到2024年年底,全市商标注册量达到5万件,河南省著名商标达到310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2件,全市获得名牌称号的产品总数达到135个;到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分别达到6万件、410件、28件和200个;到2024年底,增长为7.2万件、520件、38件和300个。

    2024年上市企业达到60家

    昨日出台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上市企业的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市优势企业改制上市将成为一项重点经济工作,着力打造资本市场“郑州板块”。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上市企业36家,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321.8亿元。按照《计划》,2024至2024年,全市每年将从入库企业中优选10至20家企业重点培育,力争年均新增上市公司5家左右;到2024年全市上市后备企业达到200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0家左右,累计募集资金力争达到500亿元左右;上市及报会企业数量超越长沙,接近或赶超武汉。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强力助推企业抢滩

    资本市场。

    今年力争引工业资金320亿

    昨日印发的《郑州市招大引强和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快全市招大引强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24年力争引进省外工业行业资金320亿元以上,以后每年递增30%以上;力争签订承接省外产业转移重大工业项目20个,以后每年递增20%以上;每年力争新引进国内制造业500强企业20家,力争引进国内外著名研发机构或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与1家以上国内外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各县(市、区)政府、产业集聚区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招商小分队,每年拜访知名企业不少于100家,争取不少于20家企业回访,达成不少于2家企业落地。招商引资的主要领域:主要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新能源、生物及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先导产业,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制造等传统优势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

    招商引资的主要区域: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广东、深圳等省市;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以闽东南地区为主的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市;以环渤海地区为主的北京、天津等省市;国内制造业500强企业和北京、上海、西安等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工业行业研究院所集中地区。

    第二篇: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作者:投资商贸科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24-12-2

    5近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又在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新型工业化、抓园区就是抓核心增长极的理念,从落实“一化三基”战略、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产业园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加快我市产业园区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成为全市各级领导当前突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全市省级开发园区的发展现状

    2024年国家对开发园区清理整顿和规范后,我市保留9个省级开发园区,总核定规划面积25.34平方公里。到2024年6月底止,共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51.95 亿元,累计开发面积2138公顷,占整个核定规划面积的84.44%;入园企业992家,其中工业企业289家,占整个企业个数的29.1%;安排就业6.36万人。表一:郴州市开发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2024年以来,全市开发园区努力克服年初冰雪灾害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灾后恢复重建,招商引资和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月,开发园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个,实际到位外资10188万美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到位外资比重的24.5%;实施内联合作项目78个,实际到位资金19.7亿元,增长14.5%,占全市总数的21.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5.3%;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5亿元,增长21.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8%;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0亿元,增长43.7%,占全市高新技术总产值的40.1%;出口创汇7032万美元,增长49.9%,占全市比重为16.9%;上缴税金4亿元,增长1.2%,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2%;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23.8%,占全市比重的14.4%。

    二、对我市开发园区发展情况的基本评价

    1、取得的基本成效

    (1)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初步显现。开发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基本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随着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钻石钨、金贵等项目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得到了较快提升,近三年增长幅度均保持在25%左右,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20%左右。

    (2)招商引资初见成效,项目建设逐年增多。近几年来,开发园区利用在政策、体制和承接平台等方

    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项目入园投资办厂,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际利用外资额一直占三分之一强,先后建设的项目有:青岛啤酒、华录数码、三联机械、郴丰鞋业、众合铸业、三九制药、金箭焊料、台达电子等一大批产业项目。

    (3)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值增长迅速。近年来,开发园区已由原来的以引进传统产业为主转变为以注重引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024年9月底止,园区高新技术企业 42 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的26.3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 亿元,增长43.7%,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40.1 %。

    (4)城镇化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我市大部分开发园区都是紧临中心城区而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大部分开发园区与中心城区已成为了一体。郴州经济开发区经过20年的滚动投入和开发,建设了五岭大道、万花路、旭辉路等城市主干道,并组织建设了五岭大市场、涌泉小区等商住场所,建成区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发展到8平方公里,促进了中心城市“南延”步伐。宜章、永兴、嘉禾等开发区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加快了整个白露塘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步伐。

    (5)缓解就业压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开发园区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多。到2024年9月底,全市9个省级开发园区共吸纳直接就业人员63600多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11.4%,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规模普遍不大,经济总量偏小,还未能真正成为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的洼地、经济增长的高地。全市9个省级开发园区,不管是建设规模还是经济规模与沿海发达园区比都显得很小。市属的2个园区平均占地面积不到500公顷,县属开发园区平均面积只有220公顷。宜章、汝城、嘉禾等一些老开发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已无地可用。全市开发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对财政的贡献率,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质的飞跃,一直在10—20%之间徘徊,没有真正发挥开发园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

    (2)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集约集聚度不高。全市9个开发园区几乎都涉及了有色金属加工这一产业,主导产业定位不明显,产业雷同化现象较为普遍。各地以往为了项目建设、为了完成招商任务,采取的是“拣到篮子就是菜”的做法,甚至为了争同一个项目而竞相无原则放宽条件,以致于项目还未真正投产就背负了一大堆债务,导致招商质量不高,产业布局混乱,产业集聚度不高。据测算,全市开发园区产业集聚性为68.6%,较高的为有色产业园99.5%。其次是永兴、资兴和嘉禾,其他园区都比较低,宜章只有24.3%。

    (3)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开发园区在政策、体制等方面的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开发区没有享有相应的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园区管委会形同“联络、协调、服务”机构,大小审批事宜均需找这个部门、求那个部门,没有彰显园区“机制灵活、工作高效”的特殊区域优势。

    三、对策与建议

    要实现全市开发园区的快速发展,增强产业发展集聚、经济增长龙头性作用,必须尽快构筑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园区工作。开发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地,是财源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城镇化的助推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工作,把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省级开发园区所在的县(市、区)要成立专门的开发园区管理领导小组,县(市、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经委、财政、国土、环保、商务、招商、建设、规划等部门,负责研究确定开发园区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统筹协调解决开发园(区)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园区管理机构的班子建设,要把综合素质强有经济头脑,想做事能做事做得起事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园区领导班子,并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等形式配备好中层管理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要赋予园区管理机构充分的管理权限、保障其有高效工作的机制和基本条件。

    (二)切实加强园区的科学规划,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园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要求,根据目前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科学编制好园区土地扩园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各园区所在的县(市、区)要理顺好与园区的财政体制,帮助园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务、咨询、法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加速以高速宽带网络为重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网络化办公、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管理、国际化交流于一体的信息化园区;加强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营造生产与生活、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平台,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积极利用政府门户网、红网、泛珠合作网、政府招商网等网络资源,及时发布项目信息。要加强与国外投资促进机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常性联系,互通项目和投资信息,交流招商引资经验,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和成效。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并通过与国外中介机构,我国驻外机构、外国驻华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网络。要积极利用中博会、泛珠论坛、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平台,大力开发招商引资活动。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根据全市产业布局的要求,紧扣园区的主导产业做文章,形成全市一盘棋,避免园区之间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四)大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切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要把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当作各级各部门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作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一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对开发园区呈报的审批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优化服务意识,简化程序,缩短办理期限。二是要优化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要坚决杜绝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的现象发生。对园区施工环境恶劣整治不力的,应追究园区所在地政府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三是要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到园区内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确因工作需要进行检查的,应事先通知园区管委会,共同确定时间,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园区管委会。

    (五)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郴州市开发园区发展考核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对承接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管理服务水平、招商引资质量、经济效益状况、环境保持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市政府设立开发园区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发展好发展快的开发园区,在年终考核中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建设速度缓慢、入园企业较少、生产经营粗放、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园区,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园区主要领导相应处分。

    第三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总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对市工业发展形势的正确认识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全力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从2024年11月16日开始,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了以“奋力争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两个多月以来,全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严肃认真、积极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原创:wenmi114.com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市委于2024年12月6日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大讨论活动作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会议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以及具体要求。为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制订了具体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做到领导、方案、时间、责任、措施“五落实”,保证大讨论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方案,确定宣传重点;二是及时组织开展了电视专题采访、板报展、优秀论文展评等活动,包括市领导、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企业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共12人接受了电视专题采访,有37个单位共37块板报参加了板报展评,有各单位共50篇论文参加论文评选,不断把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三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广告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四是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城区各主要街道、办公楼悬挂横幅和喷绘标语,并印发大讨论活动简报25期,及时刊发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五是全方位、多形式、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市广电局通过电视及时播报各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情况;六是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也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大讨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工业发展,事事以工业发展为重”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对省、市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了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表,认真开展集中学习,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一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思想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部分干部对我市工业能否快速发展产生怀疑,对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认识不足的思想实际,从解决干部的发展信心不足、争先意识不强等问题入手,展开深入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精神状态上得到洗礼、思想认识上得到飞跃,让所有的积极因素迸发出来。北大渠乡讨论过程中做到有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学习考勤、学习小结等。二是把大讨论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大讨论过程中,查找自身问题及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市人大、政协机关以“为什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怎样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如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好服务?开展大讨论活动有何重大意义?”为主题展开大讨论。三是把大讨论活动与推动重点工业项目相结合,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都注意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载体来狠抓落实。

    四、认真查摆,发现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查找问题不走过场,真正收到实效。发展计划局在认真查找自身不足的同时,还认真组织好下属单位的自查工作,班子成员对联系点的讨论活动亲自动员,具体指导,直接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讨论不清楚不放过,查摆问题不深入不放过,思路不清晰不放过,使大讨论工作步步深入,做到务实、求实、落实。二是查摆形式多种多样。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经贸局向社会各届群众征求意见近千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次,深入走访基层3次,发放并回收征求意见表70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存在问题的查找。三是问题查找准确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组织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发展速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服

    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思路、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撰写剖析材料,敢于追根究底,敢于触及灵魂。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上查与下找相结合,查找问题公开化,集体和个人查找出来的问题通过政务公开栏、会议等方式予以公示。乡镇在机关门口专门开辟了大讨论活动专栏,将党委、政府查找出来的问题以及领导班子个人剖析材料全部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查摆问题促整改提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把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查找问题过程中,能够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整改,切实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林业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努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干部考核,强化创新意识,强化作风建设,教育职工切实改进作风,不务虚,真抓实干,把心思用到事业上,把时间用到工作上,把精力用到尽职尽责上。

    五、认真整改,狠抓落实

    全市各单位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思想解放不够,在观念转变上有差距,遇事还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工作、管理项目、促进发展方面还做的不够;(2)抓大项目的能力方面还显得不足;(3)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调查研究的深度不够。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首先从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入手,结合大讨论活动,对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深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程序,统一办事程序;三是健全和完善了公务公开制度,继续坚持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本单位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保持了紧张有序、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六、加强督查,有效推动

    为防止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确保大讨论活动的质量,市委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按照自己所联系的单位,开展学习动员,实行面对面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推动了全市面上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带头学习,带头查找问题,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讨论,又统筹兼顾,抓紧抓实当前的各项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大讨论活动中,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各方、推动全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收集了大量信息材料,及时了解和把握全市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认真履行“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责,加大督查力度,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七、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机制

    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大讨论活动过程中,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把大讨论活动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编制“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搞好当前各项工作、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全市广大干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找准了位置,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开拓创新,作风上求真务实。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一切为了发,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发展让路的全方位服务意识,努力亲商、助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八、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个别部门领导不重视,甚至在本单位未动员、未安排大讨论活动;二是个别部门的大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干部的观念仍然不够解放;四是原计划请专家授课,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落实,近日仍要补上。原创:wenmi114.com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认识不断提高,参与思工业发展、议工业发展、盼工业发展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干事业的热情得到激发,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全市上下形成了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大干快上、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第四篇:贵州省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贵州省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发展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带动,推进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努力,贵州省工业园区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工业强省”发展战略得到深入实施。

    一、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来,贵州省先后有福泉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和仁怀国优名酒产业示范基地3个工业聚集区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2024年,3个基地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近50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入14亿元以上。贵州省于去年年底启动了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目前,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息烽县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清镇铝煤生态工业园区、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5个工业园区已成功授牌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涉及高新技术、磷煤化工、铝化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符合贵州省产业发展定位。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组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在全省各工业园区从产业聚集、产业特色、规划编制、大企业带动等方面展开遴选,以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较好、聚集效应已经显现的福泉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编制工作方案,并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完成了第一批申报工作。在申报工作中,多次组织

    专家团队先后多次深入园区调研,指导园区按照工信部的要求编制工作方案、完善产业规划等等,并准确定位产业示范。

    (二)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为基础,推进贵州省示范基地及省级园区认定工作的开展。

    示范基地的创建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产业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园区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如福泉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在获得授牌后先后吸引了中航集团、国电、利森等大企业集团入驻;小河基地在创建成功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先后吸引了奇瑞、海信、凯沃重工等大企业和大项目入驻。2024年贵州省开展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已完成对贵州省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息烽县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清镇铝煤生态工业园区、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5个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授牌。

    (三)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为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多次组织省内园区现场观摩考察示范基地,向示范基地学,向示范基

    地赶。目前,贵州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快速推进,工业园区追、赶、超的建设发展氛围已经形成,示范基地已成为全省工业园区学习的平台,成为全省工业园区赶超的目标,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已真正体现。

    (四)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扶持,激励全省工业园区发展。

    自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示范基地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异常

    明显。为使其示范效应更好彰显,按照扶持和帮助一部分园区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全省工业园区共同发展的总体发展部署。在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按照以奖代补的使用原则,给予全省8个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补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方式推动园区加快建设。目前从实施效果来看,激励效应已经充分显现。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对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的指导,下半年成立指导专家团队重点指导各工业园区,尤其是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项目引进、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指导。另外在园区建设上,指导园区搞好规划布局,确保园区项目建设、产业聚集的合理性。

    二是按照“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以来示范基地为蓝本和基础,尽快完成一批省级工业园区园区的认定工作。另外,完成一批省级工业园区培育园区的遴选工作,将一批已具备一定产业聚集效应、具备较好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作为培育对象,给予资金、土地、项目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达到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

    三是尽快制定对贵州省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考核办法,并逐步向省内工业园区推广。通过对项目引进、技术创新、规模扩张、节能减排、发展环境、平台打造等方面的考核,进一步激励全省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四是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首先,在各项工

    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工业园区和入园项目;其次组织银行和园区对接会,为园区发展争取金融支持;再次组织项目招商会,引进跟多大项目入驻园区,壮大园区规模。

    五是加强对工业园区发展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组织全省工业园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向发达地区学习,开拓眼界;有计划的实施我委人才培养机会,通过挂职、跟班学习等形式为园区发展培养人才;开设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大范围的培训全省工业园区工作人员,提供行业人员从业水平。

    第五篇: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兴文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兴文新型工业化进程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利华

    产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兴工强县,重在园区。要实现兴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工业强县、园区兴工”之路,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太平产业园区成为兴文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打造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基础和导向。要依托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一)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布局上定向。按照“突出特色、全面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区三园”(太平园、仙周园、玉屏园)的园区发展模式,增强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太平园(位于太平镇和莲花镇,规划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要充分发挥川滇黔结合部和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重点围绕煤硫采掘业,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以煤炭、硫铁矿等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煤化工、硫化工等精细化工业,辅以物流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吸引相关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努力建设重化工基地。仙周园(位于仙峰苗族乡和周家镇,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要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打造以煤、硫采掘业为主的特色资源开发基地,与太平园形成原材料互补。玉屏园(位于玉屏乡,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要抓住紧邻长江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新型化工业和建材业基地。

    (二)培育支柱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定位。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低污染)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以煤、硫、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服务生产性工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兴文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要树立发展中小企业,树立分工协作、集聚增效的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兴文工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培育发展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

    (三)促进科技创新,在优化结构上定型。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优化工业结构的强力引擎,把科技创新型产业作为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县煤矿一度因安全因素,几乎全部面临关闭停产,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后,2024年终于走出了低谷,得到了省市的认可。我们要以此为鉴,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内引外联,建立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人才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园区发展潜力

    产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构筑城乡经济高度融合、工农联系高度紧密、三次产业高度协调的新型园区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发展园区经济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新村建设相结合。要坚持用园区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用园区就业吸纳农民,用园区科技力量培训农民,全面建设新村。具体来讲,要用足用活新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需求,围绕粮肉、果蔬、竹木等优势产业,发展园区加工型经济,带动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扶持飞龙食品、康泰集团、长征针织、经久铸造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园区扩大生产,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园区发展与农业集约经营的对接。

    (二)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功能提升并举,把产业园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产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太平镇、莲花镇、玉屏乡要以现有建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建设范围,形成集镇加工业带的发展态势。要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并重,建立灵活机动、高效节约的土地使用机制。要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特色产业培育并行,依靠产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发挥园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洼地”效应,带动城镇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三)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项目是园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园区建设,一方面要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凡属省、市、县重点工程,都要尽可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凡是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都要优先考虑园区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以项目招商为牵引,大力实施“出路和希望”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以情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园区经济,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

    三、以强化机制为支撑,提供园区发展保障

    完善机制是园区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突出创新带动,增加资金扶持,依靠人才促进,努力构建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创新“引路”。要优化财税政策,探索县、乡两级财政分成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在新增地方税收中的分成比例,从根本上让利于园区,壮大园区及所在乡镇本级财力,增强园区滚动发展

    能力。要优化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吸引高科技、高产出、高税收项目入园,鼓励园区组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园区存量土地和资产为资本,面向社会进行滚动开发。要完善激励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奖惩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全县上下投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优化征地安置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保、医保制度,维护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人才“兴业”。首先要满足人才需求,既要专业技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也要熟练工人;既要研发、生产环节上的人才,也要管理、销售环节上的强将。其次要加快人才建设,要走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园区在吸纳人才方面的作用,引进一批园区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第三要支持人才创业,要鼓励战略投资者、城市企业经理人到产业园区投资创业,引进“老外、老乡、老板”,为他们营造宽松舒适、安全和谐的创业环境。

    (三)完善投入机制扶持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投入“强身”。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园区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股份制融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四)完善环境机制保护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环境“支撑”。我们要通过财政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吸纳人才和技术、园区建设用地优惠等建设政策环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设市场环境,通过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环境测评建设政务环境,通过诚信教育、民主管理,文明创建建设诚信环境,致力打造“平安园区、诚信园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

    上、亲商护商的园区投资氛围,着力营造一个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园区发展环境。



    推荐阅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都市区产业支撑
    处置群体性事件
    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范文大全]
    人类学五篇范文
    上一篇:人类学五篇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