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招标合同 600字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香如梦 时间:2024-09-04 09:46:05 下载.docx文档

    听障儿童听觉康复训练方案

    设计意图:

    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有一定的残余听力。充分利用他们的残余听力进行早期听力康复训练,是孩子听力损失进行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补偿后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让孩子感知声音语训老师或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声音,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感知声音的,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2.树立与其他同伴交流的自信心。

    活动建议:

    1.触摸法训练

    取一面小拨浪鼓,将有听力障碍孩子的手放在鼓上。击鼓,让他感受到鼓面振动的产生与消失。告诉孩子声音的产生与消失,使孩子通过触摸间接感知声音的存在。

    2.观察法训练

    在鼓面上放小豆子(或硬币),家长击鼓让孩子观察因鼓面的振动而使小豆子(或硬币)弹起的现象,让他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声音的存在。

    3.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让听障孩子感受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播放过程中不要在意他们是否听得懂,只要看到他们在听,就达到了训练初期的目的。

    4.学会理解声音的意义。

    在听障孩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后,我们可以用“击鼓数雪花片”或“击鼓拨珠”的游戏,让孩子理解声响的次数。

    开始可以让孩子面对家长进行训练,在理解游戏规则之后,可以背对家长进行。声响的次数要控制在孩子的计数能力之内;我们可以用“击鼓拍球”或“击鼓走路”的游戏,让他们感知声响信号的快慢,并能够根据听到的声响信号快慢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感受声响信号快慢的能力;用“听声模仿动作”或“寻声找物”的游戏来培养听障儿童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理解各种声音的含义。如听见敲门声,就表示有人来了。

    5.培养听障孩子理解语音信号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障儿童认识到语音现象的存在,认识到语音是有意义的,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些训练可以为言语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先从孩子的名字开始进行训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可以结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或最常看到的事物进行语音意义的训练,如“爸爸”、“奶奶”、“杯子”、“馒头”等。

    6.学会辨别声音

    使听障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不同的声响信号和不同的语音信号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训练时逐步提高他的听觉辨别能力。

    特殊儿童注意力培养方案

    设计意图:

    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孩子注意力集中,很多有用的信息才能进入孩子头脑中。那么在幼儿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活动目标:

    1.通过宣传引导家长陪伴的技巧。

    2.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问题。

    活动建议:

    1.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2.从兴趣着手培养幼儿注意力

    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出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了解他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观察渔港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3.开展亲子教育讲座,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坚持15-20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改变孩子这个问题。

    4.增强幼儿秩序感

    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堂”,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规律,生活规范要建立。在执行过程中,家长要严格而不严厉。

    5.对幼儿进行意志锻炼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形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在做事之前,父母应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孩子做事的兴趣;在做事过程中,孩子遇到困难,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难。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做事情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快乐感。



    推荐阅读: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P桥乡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
    装饰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以案促改个人发言材料五篇范文
    2024年2024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黑板报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