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整改措施 采购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时评:谁动了北大女硕士的造梦“陀螺”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谧旋律 时间:2024-09-18 15:57:4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时评:谁动了北大女硕士的造梦“陀螺”

    时评:谁动了北大女硕士的造梦“陀螺”

    万学海文

    “北大女硕士,就业屡受挫。放弃京城,当上油漆工”。你键入这些关键词,谷歌显示“获得48500条结果”。从3月4日到7日,短短几十个小时,籍籍无名的南阳姑娘苏黎杰,已赫然在全国媒体和网络上“被出名”。“媒体都来找。我现在思路混乱,不知道想啥说啥。就像电脑,乱码了,光想着重新格式化,就不知道咋办!”昨天中午,在南阳市人民北路的某装饰职业培训学校,苏黎杰说。显然,几天来,从苏黎杰到职业培训学校,生活节奏和工作秩序都失去了往常的宁静。(2024年3月8日大河报大河报)

    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女硕士当油漆工可能就不会引来那么多的关注,就是带上了“北大”这个头衔,一切就不同了。苏黎杰曾经在北大环境学院造梦成功,在京城过了七年之久的充实生活,可是,年关过后她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家乡河南南阳一个培训学校的油漆工。看上去,苏黎杰在京城的七年就像《盗梦空间》里柯布造的一场梦,此时,陀螺停了,梦醒了。

    看看苏黎杰京城几年的简历:从2024年9月到2024年年底,苏黎杰在学术期刊和媒体上发表过至少6篇学术论文,在北京宗教学院教过政治和英语课程,毕业后参加了许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策划、会展招商。

    看上去十分丰富不凡的阅历却不能让苏黎杰在京城落脚,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在北京活得挺艰难,周围的事情太复杂”。

    于是,我们明白了,是现实动了她的“陀螺”,让她的梦醒来,是她无力在京城高成本的生活下去。“陀螺”停下,让她认清了自己所要面对的现实,于是决定回到老家重新学习一种技能谋个营生,而这个预计月薪能达6000~8000元的油漆工并未见得会比在京城生活的差。

    是啊,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常做梦,常常造梦,可是岁月会让我们自己停下那个转动的陀螺,回到现实里。面对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压力,硕士生俨然已经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毕业之后甚至是名校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回归老家退居二线,凭借一门技术充实幸福的度过人生也不失一个明智之举,就像苏黎杰说的:“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我觉得机动灵活的企业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我认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如果在这样的岗位上踏实肯干,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同样不枉此生吧!

    所以,对于这些名校的高材生没有必要过于唏嘘叹息,他们自己转动的陀螺自己会把握好停下来的时间。只是我们这些外人,可以走进他们的梦里,但却不要去打扰,让他们拥有选择后的平静生活。

    第二篇:北大女硕士回乡种咖啡

    北大女硕士回乡种咖啡

    2024年09月08日 07:31:29

    小山村飞出的“金凤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山村飞出了“金凤凰”

    今年24岁的徐仙萍出生在云南省宣威的一个小山村里。村里从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2024年,徐仙萍以679分的成绩获得云南省曲靖市文科第一名,考入了北京大学。

    依偎未名湖畔,徐仙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由于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但是能拿到奖学金的人数毕竟是少数,许多家庭贫困的同学每天三餐只能吃馒头,徐仙萍萌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

    2024年,徐仙萍申请成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反贫困协会。“成立这个协会的初衷是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些兼职的机会,而且还要给他们一些心理干预,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除了在学校活动以外,徐仙萍还拓宽帮扶范围,在校外义务为农民工的孩子辅导学习,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

    徐仙萍的义举也深深感动了许多爱心企业家,他们纷纷出资出物,与徐仙萍一起参加慈善事业。为了拓展自己的业务,去年徐仙萍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公司,许多慈善事业都能通过公司规范运营。“凤凰回巢”回报家乡

    掌声、荣誉、保送北大研究生、创业成功„„徐仙萍在高兴之余也有些许遗憾。这些年一直在外地读书创业,很少回家,但是家乡依然有许多孩子没钱读书,许多人依然在过着种地、打工的生活,她决心回家乡投资建设。

    去年底,徐仙萍在北京发起了一个为宣威东山镇中心小学募捐图书的活动,这个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短短几天便募集到了近万册图书,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爱心企业负责人还随徐仙萍来到了那个她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小山村。

    “要想让家乡人富起来,必须要利用云南的优势发展产业。”徐仙萍说。

    今年4月,徐仙萍得知保山潞江镇盛产咖啡,于是她便来到当地考察。“由于受气候、地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地方很适宜种植咖啡,但是因缺乏销售渠道,当地的销售和产量一直很差。”徐仙萍说,除了销量差以外,这里生产的咖啡质量也很糟糕,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农民缺乏技术,许多农民依然用最传统的方式种植,不仅收效慢,而且还影响质量。为此,徐仙萍在当地开办了技能培训班,请相关专家免费为村民上课。

    创业短短5年,有一个实体店、一个社团和一定资产的徐仙萍在北京大学已经小有名气,但她还是打算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云南。

    “凤凰回巢”,这是徐仙萍最新的座右铭,如今徐仙萍正奔波于北京、杭州等地,她一定要将保山潞江镇咖啡带出云南。

    第三篇:北大女硕士讲述求职经历

    北大女硕士讲述求职经历:拼外形拼背景

    有人因父母职业被改岗位

    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2024年的应届毕业生,正为了就业而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都说2024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以我和周围同学的经历来看,2024年的就业情况恐怕比2024年还难。照理说,我们也“系出名门”——北大的,学历也不低——都是研究生,可这几个月下来,每个人在求职的道路上都走得跌跌撞撞,不断碰壁。

    现在,我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悟写了下来,与更多的学弟、学妹分享。我这么做,既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要抒发愤怒,只是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就业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残酷的,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你只能不断全面升级自己的内外装备,把自己锻造得无比之强大,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我竟然连某公司的简历关都没过,伤不起!”

    “你收到某公司的复试通知了吗?有啊,好吧这是我第三次止步群面。”

    “又是拒信,哎,第五个终面又挂了。”

    以上就是近几个月里,北京大学[微博]万柳公寓二区——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宿舍区的电梯、走廊、水房里最频繁的话题——网申、简历关、笔试、群面、复试、终试„„

    从去年的10月初到现在,我们260多号人里,除了一心只考公务员[微博]的同学外,大家都奔波在“找工作”的世界里。最开始,我们直接一身正装出门,像卖保险的业务员般成群走在去面试的路上,半个月后,正装外披上了呢子外套,而现在则是羽绒服了。

    焦虑、迷茫似乎笼罩了我们学生生涯最后的秋冬,或许这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对于所有的企业,求职的第一步都是简历关,有些单位接收简历需要网申,登陆他们的网站录入信息: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实习经历、学生会工作、职业证书、技能特长„„我在两个月共完成了40多次网申,平均每次用时两小时。网申是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为了提高成功率,每一次网申都需要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就不同的单位、岗位把自己写得更适合他们。如合理排列实习经历、校内职务,在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巧妙地描述经历,做到详略得当,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个熟手。煞费苦心后,还必须做好可能过不了简历关、白忙一场的心理准备。

    我“牺牲”在简历关上的概率不到20%,算是成功率非常高的,被同学们赋予了“网申小达人”称号,而隔壁房间与我同专业的欢欢(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俩本科都是出自京内985院校,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也比我拿得多。总之,读研[微博]的两年里,她是我心目中学霸的代名词和学习的楷模。我一度认为她会轻松找到一份非常棒的工作,直到最近,在大家奔波于各种笔试、面试的时候,欢欢手里的机会却很少。

    原因,或许就在于外形了吧。欢欢个子不高其貌不扬。我平时虽然也不爱打扮,却找了家靠谱的影楼拍了张漂亮的证件照,将清新自信的形象留在了简历上。这个推测常在面试时见到的小伙伴们身上得到证实,尤其是招聘人数较少、关卡较少的企业,每次见到的都是漂亮女生或者个高帅气的男生。据我的闺蜜小洁说,每次去银行面试,她能见到的其他女生里就没有165cm以下的。当然小洁也有着我羡慕的168cm的身高。

    一次我去某国企面试,等候HR总监提问的过程中,大家与安排应聘人员进场的年轻HR聊了起来。当被问起相貌是否会影响求职结果的时候,她说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你漂亮而录取你,但如果是一些需要代表公司对外交流的岗位,长得太不好看,在及格线以下的求职者,也是有可能因此遭到拒绝的。

    更让我吃惊的是,看似公平的校园招聘仍是要拼爹的。

    上周,我参加了某著名房地产企业招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企业,我很了解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HR总监是个知性而干练的中年女士。前几个问题我回答得很顺利,面试官似乎也显得很满意。

    接下来,她问我在媒体方面有哪些社会资源?习惯了一切拼能力的我,认为她在考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我提起了自己在某著名媒体的实习经历,以及担任校内职务时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与老师。我自信地说,待人真诚热心的我也得到了媒体老师们的很多帮助,而面试官的反应却很冷淡。就这样,我将自己最重磅的资源——在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担任重要职务的叔叔和姑姑漏掉了,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与媒体相关的职务。

    最后HR总监问我父母的职业,我说妈妈是高中老师、爸爸是工程师。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显得非常诧异:“你爸爸不是做管理的吗?”原来复试时HR问的是我父母的单位和职务,我爸爸既是工程师,又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所以问职务和职业会有不同的答案。

    与我同专业的小雯,甚至因为父母的职业被改了岗位。学法律的她本想做法务工作,而当HR总监得知她的父母都是当地公务员时,便与她商量是否愿意接受另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我的闺蜜小洁是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霸”,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北大,教育经历可算完美,却接连遭遇了5次终面均以失败告终的惨烈结局。她的目标并不是北上广而是老家所在的省城——也算是个响当当的大城市了。几乎每一次回去面试,她都遭遇了面试官对家庭资源的考量。她来自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家庭,资源有限,于是无奈地接连败给了“拼爹”战役。

    小洁的家乡经济比较发达,也十分重视教育。她说,家庭背景雄厚的竞争对手与自己在教育背景以及学业能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在用人单位看来是微乎其微的,那么他们当然愿意招一个家庭背景更好的毕业生。现在的家长[微博]都很重视教育,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好的更多。你能考北大,人家也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微博]或者对外经贸大学;你是北大的第一名,人家没准也能拿个北大第十名。

    对于拼爹战、关系战,我虽然早有耳闻却并不在意,因为我相信企业一定是需要有真才实学之人的——关系户可直接招,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

    或许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吧,到了最后,都很优秀的人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难以抉择,挑挑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对企业或许更实用吧。

    (原标题:求职折腾记:拼外形 拼背景)

    第四篇:公务员面试热点:北大女硕士学做油漆工

    公务员面试热点:北大女硕士学做油漆工

    【背景链接】

    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惊掉下巴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

    又一则关于就业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紧接北大高材生卖猪肉、擦皮鞋之后,又出现一例北大高材生做油漆工。职业的选择本来无可厚非,社会上评论不一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答题框架】

    首先,了解这种事情产生的背景。随着大学的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增多,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加之几年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普遍存在。

    其次,正确的看待这样的事情。我们既不能一味的赞扬,认为该行为是有利于就业的好行为,也不能的一味的去批驳,批驳她作秀,或者人才的浪费。出现北大女硕士回乡做油漆工的情况,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

    再次,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分层论证分析

    一方面,这种现象体现出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很多大学生离校后,对社会缺乏了解,社会实践能力弱,再加上眼高手低,把自己的就业聚焦于一线城市的高薪行业,难免出现四处碰壁的情况。请示年轻人初入社会,就应该多尝试,多实践,更应该脚踏实地。就想蘑菇理论里面的蘑菇一样,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不断的挫折,越要坚持,要去适应,这样才能尽快的成长。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现象,却发人深思,令人心痛。换床苦读十几年,本科、研究生多年的专业学习,却回去最底层与农民工一起学刷油漆,这是人才的浪费,是教育的浪费。而这种人才浪费,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是大学专业设置等与社会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可对应的专业工作;二是学校的就业指导的缺少或是缺失,学生一下子从校园到社会,能适应;三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动手能力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最后,谈谈该如何解决类似事件的发生。

    我认为,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但是也要大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己都应该做出努力。

    第一,学校要深化改革,特别是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离校后的社会生活;

    第二,国家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就业职位;

    第三,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为就业打下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基,国家已经努力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信就业难的现象会慢慢得到缓解。

    第五篇:南阳籍北大女硕士学做油漆工

    南阳籍北大女硕士学做油漆工

    中国同步教育网

    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惊掉下巴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东方今报记者 张定有

    【焦点】硕士研究生学做油漆工

    昨天上午,南阳市人民北路的一家建筑装饰职业培训学校,油漆班的50名学员清一色的灰色工装、红色太阳帽,正在实习往教室的墙壁上抹涂料。

    如果不是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没人会注意到这里还有一名极为特殊的学员。她叫苏黎杰,今年33岁,身材不高,不涂脂粉,长发很随意地扎在脑后,工装上沾满了油漆点子。

    苏黎杰所带的试卷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如何挑选乳胶漆”、“怎么刮涂腻子”的答案。苏黎杰说,大家以学校的乒乓球台和教室内墙为实习材料,前后操作了6次,但“自己每次都显得比别人笨”。

    苏黎杰的报名材料显示,她2024年7月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研究生,2024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英语六级、法语初级。

    【遇挫】高材生就业 连连受挫折

    研究生毕业后,苏黎杰和大多同学一样成为北漂,苏黎杰希望能到北京一所知名大学任教,但事与愿违,尽管自己连体检都参加了,最后却没有被这所大学录用。失望之余,苏黎杰开始靠打零工为生。

    苏黎杰说,自己在北京工作很累,压力也很大,“这期间,除了在大学教书的两年外,我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也不稳定。”2024年底,苏黎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仍未成功,就结束了在外地的漂泊,返回老家南阳。

    苏黎杰的专业是环境设计,她在南阳先后找了两家房地产公司。虽然刚将自己的简历递到公司前台,就被引见给了老总,但没谈上几句,苏黎杰就觉得对方的经营理念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南阳市人事部门给她推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也与她的要求不符。

    【现状】先生存下去 再实现理想

    工作没着落,三十多岁还在“啃老”,这让家庭条件一般的苏黎杰很不安。2月28日,她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免费培训油漆工的消息后,就报了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学油漆工,你不怕别人说闲话吗?”一看苏黎杰的报名资料,报名处的老师立即问到了这个问题。苏黎杰说:“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我从来不觉得体力劳动有什么丢人的!相反,从事点儿体力劳动,能让自己的精神很放松。”

    苏黎杰介绍,之所以学油漆工,是因为首先得让自己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实现理想。“况且建筑装修与地产设计同源,从基础做起也算不上浪费才华。艺多不压身,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有什么丢人的!”

    ■ 各方声音

    研究生学刷油漆人才浪费还是压力太大

    李子良(技校学生):再次学习能创造就业机会

    我自己是一名高考落榜生,非常羡慕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但我并不自卑,通过技校再学习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季波(大学教师):转变就业观念没有错

    研究生学刷油漆是社会的现实。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很大,什么人待业都很正常。苏黎杰本人要思考,高校更要思考,个人要怎样学才能适应社会,高校要如何设置专业才能对社会和学生负责。苏黎杰的选择没错,这是就业观念转变的表现。

    张天安(农民工):文化人应做更大的贡献

    这种事情俺说不好,我想不应该,国家花钱培养个学生不容易,咋能干这种活?粗活是我们这种粗人干的。她应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也能找个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

    李晓(机关干部):才华不应浪费

    我建议她到大中专院校去应聘教师岗位,而不是把才华浪费到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

    关于最牛女刷墙工的几种猜想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北大女研究生当油漆工,每个关键词都打上了问号和惊叹号:北大?!研究生?!女?!油漆工?!

    对这位奇女子,大家充满了各种猜想。她为啥没找别的工作?是找不到还是太与众不同?我不能说自己很羡慕她,但是也压根没想过要对她投以悲情的目光。

    【自由派】

    假定这位女孩子苏黎杰,她生性浪漫,向往自由。她求过职考过公务员,干过一些工种,最后都以失望结局。她回到家乡,几经周折,最后索性当起了手工作业者——学刷油漆。

    干体力活让我很放松,她自己这么说。是啊,如果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干的时候心态很放松,那,这件事有什么值得同情或者指责的?

    因为是北大的研究生,所以可惜吗?北大出过大师、巨富,也出过卖肉的,再离经叛道的,连和尚都出过,何况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刷墙工。

    无论哪一份工作都是种人生体验,它不能定生死、富贵,将来,它只是一份工作。

    我在装修的时候深有体验,贴砖工人一天工钱200元,让快弹尽粮绝的我,十分羡慕。

    【无奈派】

    在北京当了几年北漂,在一个她求学生活过7年的地方,苏黎杰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为什么?

    苏说自己很累压力也很大,你可以说她竞争意识不足,或自身能力尚缺。但是,为什么偌大的城市容不下她的梦想和生活?哪里出了错?

    时下很多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日益飙升的房价和各种生活成本,让他们居不易,只好放弃曾经的理想和生活。

    更讽刺的是,回到家乡也没有田园牧歌,苏黎杰求职两次,都和公司格格不入。是对方思维狭隘还是小苏“眼高手低”、不切实际?

    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小苏在装修培训学校学习时也凸显了动手能力不强的弱点,“练了很多次,还是感觉自己比别人笨”。

    小苏的证书有很多,但她的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分析和自学能力如何,不好说。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很多人会觉得她目前就是个失败者。

    【炒作派】

    如果这只是一场关于女研究生的炒作,如果在幕后有商业推手,我们也不妨笑而观之,因为一切最终还是由市场说了算。

    最牛女刷墙工可能从此横空出世,但尘归尘土归土,炒作来于口水、归于泡沫。如果苏黎杰的手艺还过得去,如果她的价格不比别的工人高太多,我还是很乐意请她来我家刷一刷。

    至于到底是哪种情况,列位看官,你们自己想。



    推荐阅读:
    时评:谁动了北大女硕士的造梦“陀螺”
    教师出国考察及进修管理办法(大全5篇)
    xx交警大队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
    创业计划书撰写指南五篇
    杜云生,绝对成交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