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书信 行政公文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全文5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旷神怡 时间:2024-06-18 09:06:4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

    《科举制的创立》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1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2

    科举制度的消极意义和影响

    前面说过科举制度的优点,优点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唐宋时期,而到了明清,科举制度弊端显著,成为了统治集团宣传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机器。

    科举制度也对文化造成了固化思想,禁锢当时人们的进步思想,加上清朝中期曾实行过文字狱导致科举制度严重禁锢文化发展。

    在古代明清时期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相比隋唐时期是少了很多的,尤其是明朝的八股文考试更是扭曲了学子的思想。

    清代统治阶级为了限制学子讨论政治,限制了考试内容,使得当时的科举制度僵化严重,从而阻碍了当时的社会进步发展。

    因此到了晚清,很多人提出取消科举制度。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3

    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我隋唐以前,朝廷的很多官吏都是依靠后辈的功勋入朝为官,士族垄断了官职,因此统治阶级几乎是士族所掌控。

    这样的后果就是容易造成皇权分散,士族门阀崛起,而真正有才学的人才却被挡在了大门外,无法入朝为官,这样容易造成两级分化。

    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封建官僚阶级是十分腐朽的,后到了隋唐,尽管朝廷大兴科举制度,但是在地方上选拔人才依然是士族门阀所掌控,从唐朝时期的牛李党派争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阶级矛盾是何等的尖锐。

    即使是在唐朝初期,还是有不少大臣反对科举的推行,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靠祖上恩荫庇佑的士族门阀,后在武则天时期,士族的气焰才逐渐被打压下去,武则天提拔起来的人基本上都是通过科举提拔起来的,这也正是为何武则天可以建立周政权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宋代,门阀士族垄断官僚阶级的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因为宋代对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十分重视的,即使祖上是朝廷高官,后代也是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可以入朝为官的,一次学界也将科举的兴盛时期定位在宋代。

    而且宋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健全。

    所以诗歌辞赋也是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在宋代出现过很多名家诗人,像张择端三苏等都是宋代时期的名家,从唐代开始就涌现出不少的名家。

    可见科举制度是有利于文化传承以及文化繁荣的,我国诗词歌赋发展达到顶峰恰好也是在这一时期。

    之后的元也延续了隋唐时期的科举,但是并不是很重视,直到元仁宗时期才真正得以实行。

    而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就逐渐暴露了弊端,出现了很多专门垄断科举的士族,不少宗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势力,不过这个时期还是会有寒门子弟通过考试中举。

    从上面的史载来看,科举是有利于提高官僚阶级的文化水平以及为官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字率。

    不仅如此,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好学的风气,传承了尊师重教的好风气,也奠定了古代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基础,因为科举的创立,在民间也不断有人开办了学堂私塾,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雏形。

    再者就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科举是沟通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桥梁,也是极大的促进了老百姓的激情,有利于避免因为阶级分化严重导致的社会动荡。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

    第二篇:有关科举考试的成语

    有关科举考试的成语

    1、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2、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3、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4、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5、郤诜高第: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6、沆瀣(hàngxiè)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大魁天下:大魁:指旧时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指中了状元。

    8、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9、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10、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11、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2、郤诜丹桂: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3、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

    14、小题大作: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1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6、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17、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18、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19、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20、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21、杨穿三叶: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22、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23、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24、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25、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第三篇: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试题

     咸丰元年辛亥恩科湖南乡试试题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正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道光庚子科进士吴保泰

    副主考官:工部铅子库主事、则例馆提调、道光乙未科进士乔松年

    第一场试题

    1、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宗

    4、赋得“湖光尽处天容阔”,得“天”字,五言八韵。

    第二场试题

    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易经》)

    2、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书经》)

    3、自今以始,岁其有。(《诗经》)

    4、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春秋·僖公十九年》)

    社区http://bbs.tiexue.net/

    5、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礼记》)

    第三场试题

    1、问:郑康成尝注《易》,其说散见于何书?亦有辑录之者否?其有与经不同者,盖略举之。《说苑》、《盐铁论》、《说文》有引《易》,而今无其文者,何故?《尚书》有古文、今文之别,又有谓之中文者,何人所传?《尧典》所言“九族”、“百姓”,解不同,盖为析之。《禹谟》所言“九歌”,其篇目尚有可考者欤?《诗》以风、雅、颂为三体,或谓宜以南、雅、颂为三体者,其说奚若?《鼓钟》之篇曰:“以雅以南”,《文王世子》曰:“胥鼓南”。皆谓二《南》欤?否欤?三传优劣,汉儒论者不同,宜以何人为允?刘知己推左氏而排公、谷,盖举其论、《礼运》谓:“禹、汤、文、武为小康”,信为孔子之欤?蔡邕谓“五更”之“更”当作“叟””,王劭谓古本《曲礼》无“稷曰明粢”一句,其说奚据?《仪礼》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者,名为何经?《考工记》或以为本先秦书,或以为汉博士作,何者为是?诸生幸际右文之世,治经有素,其胪所闻以对。

    2、问:《史记》所缺,褚少孙补之,然子长原本,已间有后人附入之语,可切指欤?诸侯列为世家,宜矣,而孔子亦次其间,其义安在?《汉书·古今人表》或谓其非礼,信否?范蔚宗撰《后汉书》以《志》属谢瞻,今刘昭注《八志》,何人所著?陈寿《三国志》尊魏抑蜀,而晋人也有谓蜀为正者,试举其人。《晋书》为房乔等人所修,《新唐书》为欧阳修等人所修,皆宜可观。而人或议之,其故何也?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乃有志及符瑞灵征者,其亦有当否?礼乐之合为一,儒林、道学之分为二,体例果无乖欤?郑樵以史志不备,乃作《通志》二十略,可详言其得失?司马君实作《通鉴》,与何人共为之?《通鉴》之视朱子《纲目》,其旨趣为同为异?后之作者有《纪事本末》、有《长编》、有《外纪》、有《前编》、有《宋元通鉴》,可枚举其人?正史之外,代有杂史,其著于世者,可悉数欤?学者将备朝廷著作之选,旁稽博综,讲习已深,其以所知者著于篇。

    3、问:《论语》言性相近,《中庸》言天命之谓性,《孟子》言性善,其旨同否?《孟子》又谓:“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所指各异,何以区之?周子《太极图说》言“五性感动而善恶分”,《通书》言“诚无为,几善恶”其义奚若?明道程子言“生之谓性”,何以与告子不同?又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有合于孟子否?伊川程子论敬,既曰“有主则实”,又曰“有主则虚”,先后何以互异?喜怒哀乐之未发,程子以为中者,在“中”之义非《中庸》之“中”,试为析之。张子谓“心统性情”,而程子曰“心一也”,有指体指用之别,其意同欤?异欤?邵子论心性之言,朱子称其著实,可举其语?《中庸》言率性,《大学》言正心,似性为体,而心为用。朱子论心性,谓“当先说心”,何欤?朱子又谓“以天命谓性观之,天是心,命是性”,又谓“性,天理也”,能闻其义欤?圣代敦崇实学,诸生研究切劘,必有所得,其陈之以觇蕴蓄。

    4、问:《周礼》大司徒比闾族党,即后世保甲所由昉,说者谓管子善师其意,其制若何?汉承秦旧,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主之者何职?亦有名臣起自乡官者,试举其人。东汉尝优乡官而赐之爵,试举其事。魏太和中,李冲请准古制,立邻、里、党三长,其效可见欤?周苏绰作六条诏书曰:“非直州县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然其治终未近古。隋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事终不行,其故何也?唐有里正、坊正、村正,宋有里长、户长、蓍长,厥制孰善?王安石行保甲法,其意亦上拟周官,而民以为扰。明王守仁行之于南赣而民以为便,其不同者何由?徐幹《中论》致意于六乡、六遂,以为庶事所从出;马端临《通考》又深言:“后世乡职之日贱,欲慎其选而收其功”,厥道何从?方今雅化旁流,民俗日上,相友相助之风,习熟已久,尚酌古今之所宜而约言之。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5、问:湖南石刻莫古于《禹碑》,韩退之一诗,昭著于世。此外,唐人尚有题咏及之者,能举其篇欤?前人载籍亦有先言之者欤?明代释其文者,凡几人?杨慎所释,世以为博洽,其果可信欤?《汉蒋君碑》或云蒋琬,或云蒋嵩,二者孰是?九疑山有蔡邕铭辞,何人所书?《谷朗碑》文内“非子”作“扉子”,“浏阳”作“刘阳”,征于他书可证否?《唐麓山寺碑》世称三绝,而王元美讥之,何故?颜鲁公书《中兴颂》,为元次山撰,有曰“复复指期”,“复复”二字作何解?《浯溪铭》,书者或以为李康,或以为季康,可为决之?《峿台》、《□(广+吾)亭》二铭定为谁书?盖为辨之。“□(广+吾)亭”之“亭”或作□(厂+亻+页),于义何居?宋大儒周茂叔、朱子、张敬夫亦有釮石之文欤?此外,唐宋名流于皇甫湜、柳子厚、刘梦得、米元章、黄鲁直,皆有翰墨留于斯土,可条举欤?士生是邦,稽古有年,盖钩贯而详述焉。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转自铁血社区tp://bbs.tiexue.net/ ]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第四篇:浅析明清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浅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摘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一种国家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到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颇为深远。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和场所;学校教学内容也受到了限制,教学内容单一呆板,抑制了人才的创新;学校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章试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字]明清;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八股文

    引言:科举制从隋唐确立,经宋元完善,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明太祖朱元璋以濠梁之民的身份崛起于元末群雄之间,在长期征战厮杀中深知“聚贤任才,立国之本”的道理。在他统一全国后,经过连续开科举取士之后,发现科举所举得人才行事能力不佳,于洪武六年二月诏停科举而用察举。然而荐举的情况并不比科举好,他通过实践反复比较,最终于洪武十七年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并使其成为定制,成为明清两代统治者恪守的“永制”。

    [1]p72-7

    3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命题,考生所作的经义、书义之文,仿效宋王安石提倡的经义格式,文体使用对偶,内容沿袭程、朱旧说。后又经过一代代士子吸收演变,科举制度的革新,八股文形成,并最终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得以固定。明代还将学校纳入科举体系,使“科举必由学校”,学校成为储才以应科目的地方,使人才培养和选拔完全联系起来。明代的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其高度定型化、程式化,完全成为取士的正途。而清代这种形式更为严重,学校完全以科举考试为教学任务中心,一切教育都服务于科举考试。学校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

    明清,封建专制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时期,其思想,文化,教育政策都是以中央集权为目的。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科举考试进一步的形式化,科举考试作为绝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其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专制,思想禁锢的趋向也更加明显,科举成为了当时士人唯一的入仕之阶,也禁锢了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学校教育完全沦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八股文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求学者学而不知所学。本文将主要从明清时期学校性质和明清学校教学内容来论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和场所

    科举制将读书、做官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完全根据科举而定。连最初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书院也摆脱不了其钳制。最终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一是体现在使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二是培养人才的书院在科考影响下也逐渐变成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场所。

    1.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

    明清官学主要有两种,即中央一级的国子监及地方一级的府学、州学和县学。明、清两代的学校,从国子监到府、州、县学最初的教育意图都是培养人才和“善教化”。但是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无论国学还是地方学,都丧失了教育的功能,而成为应试和入仕的准备场所。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为清代学校的主体的国学和府、州、县学,直可谓有考课,无教学。„„国子监课士之唯以科举入仕为务。国子监但有考课、而无教学可见。”[2]p112可见,上到国子监下至府、州、县学都已经丧失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功能,只不过是以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为最终目的。

    因为科举注重八股文,所以学校教学内容也以八股文为主,学校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应考。学校教学注重八股文,政府干脆选定编辑一本《钦定四书文》作为标准范文,考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考试怎么考,学校就怎么教。这就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受科举考试支配,培养只会应试的人才,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而存在,学校的一切培养目的、培养计划、教学内容都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服务。

    2.书院逐渐成为服务科考的场所

    书院作为学校教育的又一种补充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明成化以后至嘉靖朝书院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康熙年间又得到广泛发展,雍正以后又出现了乾嘉时期和同光时期两个活跃期。书院创办之初是为了教育士子,但是到了清代也逐渐受地方管辖。“書院自唐以來,為藏書、講學、祠祀、考課之地,但明重講學,而清重課考。”[3]p3892考课分官课和师课,官课省城由督、抚、司、道主持,府、州、县由该地方官主持。师课由院长主持。大概每月官课一次,师课二次,所以这样一来,师生的学业也同受政府查验。

    明代的地方儒学生员有权参加科举考试,充贡京师国子监而进入仕途的,而书院的生徒却没有这种资格。到万历年间后,书院一直要求享有乡试的名额,于是出现了“书院科举”的名目。如白鹿洞书院原规定有洞学科举两名,每遇大比之年,这两名生徒可与地方儒学生员一起参加乡试。后来参加乡试的名额增值五名。

    [4]p98这样,书院拥有了参加乡试的名额,就与府州县学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别,都成为科举的附庸了,书院的官学化已十分明显。

    到了清代,书院逐渐官方化,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机构,培育科考士子。清代书院的设立或修复多先经奏准,由帑金或地方公项维持,受地方督抚与官吏的监督。正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一书所说:“大抵清代的学校制度,府、州、县学为地方学,国子监为国学,二者构成学校系统的主干。由地方学出贡为真、监生。即可入仕。旗学、社学与书院为此系统的支派,但同受政府的管辖、督查和经费的支持,与府、州、县学暨国子监也尚有组织上的联系。”[2]p104 清代书院重在考课,所以多数主讲者也只知道从事考课而不讲学,而考课又大抵重在诗、文两项,所以书院还是在为士子科举做准备。汤成烈在道光、咸丰年间的论清代学校一文可以看见。文章说:“昔之书院,为名贤讲学之地。„„„今也不然,不问品学,但以处京秩之居忧及甲科之归林者,每月一课,一文一诗,批校竣事,即索修脯,未尝进一士与之读贯。„„„其主讲之得名者,大抵揣摩风气,决取科举名已耳。是书院之于学校,犹之以水济火也,庸有愈乎?”

    [5]p11

    4总之,明清的各等类学校无不受到政府的管制和监督,而其都以教人科举入仕为宗旨。学校成为士子入仕的阶梯以至于出现“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的说法。其实当时的人们对于学校教育成为科举附庸的弊端已早有意识,如汤成烈所说:国学、府学、县学,“考其学业,科举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功名之外无他志也。”科举之学志在功名利禄,至于圣贤义理与道德文章不过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弊病朝廷不是不知道,但是科举一日是士子进身之阶,学校课程就一日为科举之学。府、州、县学与国学如此,书院也逃不开如此命运。

    [5]

    清代各等类学校,甚至连考课学生一事都不能认真举行,孙鼎臣在道光、咸丰年间论清代教育,依他所见,当时的太学与地方学,在育人才方面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学校既然成了储才以应科举之地,又都受政府的统辖和管制,所以并不能在教育上得到独立的发展。终使学校丧失生命力,无论学校所定的规制如何的严密,理想如何的崇高,结果会使其教育呆滞而至衰败。

    二、科举考试决定了学校呆板的教学内容,抑制了人才的创新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四书文取士。明清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

    极拙不必失。谬种流传,非一朝一夕之故,断不可复以之取士。”

    [9]p12

    4薛福成也说:“八股取士,行之已五百余年,陈文委積,巢说相仍,而真意渐汩。遂使世之慕速化者,置经史实学于不问,竞取近科闻墨,模拟剽窃,以取科

    其影响,“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但是,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也有其积极意义:

    1、科举制无形中扩大了受教育者的社会面,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贫穷、贵贱、地域的差别,所有人不分士庶、等级的差别都有受教育权利。明清时为发展教育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地区大力发展“社学”和“义学”,对于普及民众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科举成了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入学校进行学习文化知识,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据一些外国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是比较高的,这说明了科举考试对普通民众的教育有重要影响。[14]

    2、在科举考试影响下,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得以维系

    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孟儒学为主导,孔孟的儒家传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科举考试则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维系。科举考试是一种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学是其教育内容的选择。只有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获取功名。这就使士人为应试而沉浸于儒家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儒家文化价值得以认同和普及。罗子曼也说“科举制度曾是联系中国传统的会社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

    [15]p338

    可以说科举考试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程度上维系着儒家的文化价值,同时也维系着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

    科举考试作为选官的中介,刺激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成了统治阶级钳制士人的诱饵,学校也成了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和附庸。从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种类、结构、数量的要求也不同,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綦晓芹.科举[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24.[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02.[3]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书院条.[4]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汤成烈.学校篇.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六五.[6]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随园诗话[M]卷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8]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卷十六.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9]冯桂芬.校邠廬抗议(清咸丰十一年)卷下.改科举议.台湾:台湾学海出版社影印本.[10]薛福成.治平六策.葛编,经世文续编.卷十二,治体三:治法上.[11]汪廷珍.学约五则.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四,学术四:法语.[12]舒赫德.议时文取士疏.经世文编,卷五七

    [13]王茂荫.敬筹振兴人才以济实用疏.盛编,经世文续篇,卷十六.治体九用人下.[14]吴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4年26卷

    第五篇:科举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之比较

    科举与现代公务员之比较

    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二者产生的背景来看。隋朝统一中国后,士族门阀制度的变化导致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为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就需要改善统治阶层的结构,科举制度的诞生就满足了这一需要。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建立了“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录机制,确立了依法分类管理干部队伍的格局。

    第二,从二者制定的目的来看,科举制所选拔的人才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而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所选拔的人才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从招考对象来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选拔对象较为宽泛,社会各阶层均可以参加。但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在实际的招考中,各级政府不同职位的招录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最大年龄、最低文化程度学历、户籍所在地、政治身份的限制等等。

    第四,从考试目的和考试方式来看。公务员的考试不是考学(即并非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而是考官(即通过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从这一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二者都是通过公正严格(至少在理论上)的文化考试,选优劣汰,使考试中的胜出者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二者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第五,从考试内容和录用程序来看。科举考的是八股文,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则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内容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录用程序相对也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试用。虽然科举考试也有口、笔两试,但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注重能力,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鼓励死记硬背,八股文风,往往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局面,考试录用程序更是纷繁复杂,层级较多。



    推荐阅读:
    有关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全文5篇]
    防溺水倡议书400字[本站推荐]
    初三学生寒假见闻日记作文(汇编)
    在党委办公室会议上发言[5篇范文]
    2024大学冷门专业排行榜[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