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技术合同 口号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2024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范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花开彼岸 时间:2024-06-24 03:55:5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范文)

    2024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

    高皓

    今天开学的第一天,学校举行了观看“2024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部视频后,我的眼泪止不住留下来,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能创造出传奇的实例;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写下了自己一生不朽的诗篇;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能用自己善良与坚强唤醒一代代迷茫的我们。

    其中几位英雄事迹,是那样无时不刻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感染着我,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我的双眼……

    “2024感动中国人物--张莉老师”,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女孩,牺牲了自己的双脚,就是为了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能如往常般的正常上课,更好的学习,在危难来到孩子们的那一刹那,她毅然决然的用自己的性命,换回孩子们的安全,但自己却只能永远永远地坐在轮椅上,她虽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从前的朝气,但她那双眼睛流露出的一丝丝含泪的目光,却不是她的难过与悲伤,而是满眼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与更多的期待!那双眼睛是那么明亮,是那么清澈,是那么闪耀,嘴角还挂着微笑!我想正是因为张老师那勇于奉献,临危不惧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代感动中国的人物吧!

    “别哭,孩子,老师永远爱你们!”这句话一直挂在张老师的嘴边,却一直会回想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里!多么温暖人心的话语啊!是那么亲切,那么悦耳,那么响彻校园,孩子们一句句回荡着:“老师,我们大家也永远爱您!”

    “2024感动中国人物--何玥”,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小姑娘,12岁,身穿一件红色衣服,个子不高,很朴实,双眼美丽,很漂亮,更美的是她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在临死前提前无私无畏捐献了自己的器官,看着这位年龄和我们相仿的小女孩,却是多么坚强的一位小姑娘啊!年龄虽小,但她内心却无比强大!何玥同学,你是好样的!你的奉献精神是当今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我们身边还有着许许多多感动着中国的人物: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航空英模--罗阳;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在南海工作20年,为气象观测做出伟大贡献的我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坚持5年背着病母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是我孝子--陈斌强;丈夫背着妻子,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函……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们都是用热血写下了一部部壮丽的诗篇,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骄傲,他们都是用顽强的精神唤醒我们一代代炎黄子孙,牵引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魂!我爱你们--中国英雄!

    第二篇: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我看了,每天背着妈妈教书的陈斌强;和无偿捐献器官的何玥,之后非常感动,我非常钦佩陈斌强,也非常敬佩何玥。当我看到他们的视频时,眼中的泪水自然的流了出来。

    何玥家住在农村,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孩子,当她被确诊为脑瘤时她就有了这种想发,要无偿捐献器官,当时她的父母还不同意,觉得人要是去世了还得在身上动刀子很不好,但在何玥一次次的恳求下,她的父母终于同意了。她的器官救了三条人的性命,其中藏族小伙的父母到何玥家去谢谢,还要了何玥的一张照片要回家去供着。虽然何玥已经去世了,但她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当陈斌强背着他的母亲时,我可能还在睡大觉;当他在给母亲吃饭时,我可能在让母亲给我做这个,做那个。现在我要尽可能地为妈妈做家务,帮助妈妈,变成一个像陈斌强的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母亲更伟大的人了,所以我要用心呵护这个伟大的人,用自己的一生来呵护她,因为她是我的妈妈。每当妈妈累的时候,我想给妈妈递一杯水。在我心中妈妈是无人代替的。

    第三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一: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 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24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 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 生命 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 的亲人 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 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 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 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篇二: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有一种回忆 叫做感动,有一种真情 叫做温暖,有一种尊严 叫做承诺。这,这就是洗礼人类心灵 的盛典,这就是真情的温暖。

    《感动中国》中,涌现出了很多伟人,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信义兄弟 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在腊月26,拿着20几万元钱,去给一些农民工发工资,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孙水林的妻儿当场死亡,自己也在抢救过程中去世了。弟弟 孙东林听到这个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伤,而是记急着完成哥哥 的遗愿,把这些钱送到每个农名工手里。因账单在车祸途中已丧失,所以孙东林告诉农民工们,希望 他们能凭良心拿钱。当孙东林手上的20几万元钱发完后,还有些农名工没法到钱,这是孙东林就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老母亲 也拿出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金。最后每个农民工都分到了钱。

    我想,这对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我的心,也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推选委员说:“这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 去照,值得我们把心掏出来照。”

    虽然它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是它们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们用炙热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每一次付出 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 都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相信 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要结实一分,就像使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 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帮助 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篇三: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看了这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很感动,触动心灵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 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 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不错,她就是张平宜老师。有人说当老师就是每天讲纪律,不怎么快乐,是不是这句话就是老师们的心声呢?

    不是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同样,做一名老师应该用心 去体会教孩子们的快乐,听到孩子们整整齐齐的说句:“老师,这堂课我学会了!”这便是老师的快乐。

    张平宜老师竟然在生活艰难的麻风村里教没有书读的孩子们,“无助的眼神”“世界的希望”这不就是张平宜老师所期待的吗?

    有人还说“好人难做。”我倒觉得不是。当一位好人,其实就是随手捡捡垃圾,给素不识路的老奶奶 指路,这,便是好人。就如那位阿姨,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居然受伤 了一只胳膊,值得我学习。

    让我学会坚持的是拥有 “隐形的翅膀”的大哥哥,因为小时候的意外,两只胳膊离他而去,他哭过,怨过,骂过,后来他觉得人生活着就应该创造价值,于是他去参加艰难的游泳训练,正在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准备参加奥运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情,让他不得不放下游泳这个梦想。

    看到这里,我干脆索性捂住双眼。原以为他会放弃,会自暴自弃,竟没想到他没哭、没放弃、坚持自己的价值、梦想,他开始学音乐、坚持适应用脚去弹钢琴,最后,可想而知,他,成功 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你做了一件事,可能会失败。但你不去做,一定会失败。”人生活着就是为国家创作价值。这,便是理智的选择。

    人啊,你既然“赤裸裸”的来到人间,难道就不能“穿件鲜艳的衣服 ”回去天堂 吗?

    第四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24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阿巴嘎旗第一中学初一:李雪巍

    第五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一份爱,一份责任

    ——“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嘟——”伴随着汽车的长鸣,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来不及多想,只是迅速地、下意识地伸手将她身边的四个学生推开,而她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位女教师叫张丽莉,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这位老师就像一朵散发着清香的茉莉!她平凡,如所有的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她伟大,危急关头舍身救人!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张丽莉老师正与她的学生有说有笑地过着马路。忽然,一辆失控的汽车直冲着她们奔来。眼看着前面的四个孩子就要被撞到了,张丽莉老师下意识地一个飞跃,将那四个孩子分别推向了两边„„刹那间,汽车疾驰而过,旁边被吓呆了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围拢过来,他们发现,那四个被张老师推开的学生安然无恙,而张老师却倒在了血泊之中!——好伟大的张老师!

    受伤的张老师被送到了医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张老师还是失去了她那双修长的双腿。她这一生只能和轮椅为伴了!但是病床上的张老师还是微笑着安慰着来看她的学生——好坚强的张老师!

    张丽莉老师、谭千秋老师、张米亚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伟大的师德灵魂,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

    张丽莉老师,您的行为让我感动,您的精神令我震撼!您是我的榜样,永远的榜样!

    颤抖的双手

    ——“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一头斑白的短发,一张消瘦的脸庞,一双盈满泪水的眼,一双颤抖的手,紧紧呵护着那只沉重的石盒。这石盒里装的是旷世的宝物吗?打开那黄色的绸布,这竟是一盒骨灰!

    骨灰的主人是这双颤抖的双手的亲人吗?不,不是!他们之间毫无血缘关系!双手的主人叫高秉涵,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骨灰的主人是从大陆去了台湾的老兵。高秉涵老人正按照老兵生前的意愿,把这盒骨灰带回大陆,交给他的亲人,葬在故乡的泥土里。

    这只是高秉涵老人生活的一个镜头。他自己也是一位游子,13岁离开故乡外出闯荡,解放前又误上了去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轮船。可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几十年里,他无时不在想念着故土,想念着家乡的老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和亲人相见了,可是老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从此他对母亲的记忆就只能停留在13岁的时候了。白发苍苍了,两岸也开放可以互相往来了,他又开始为那些有生之年没能回到故乡的老兵护送骨灰回乡。一次次往返,一次次呵护,让多少游子欣慰地闭上了双眼,让多少家庭留下了感激的泪水,让多少亡灵魂归故里!十几年了,高秉涵白发日趋苍苍,身躯日趋消瘦,手中那石盒也日趋沉重。可他,却堪比巨人——颤抖的双手捧着的不仅是捧捧骨灰,更是缕缕乡愁!

    高秉涵,用那颤抖的双手谱写了一首首游子之歌;用那窄窄的船票安抚了一个个游子的灵魂。让我们向这位白发老人致以最高的敬意!

    人小心大

    ——“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这旋律是那么的熟悉,可声音却又那么哽咽。仔细看镜头,病房、病床、白被单,痛不欲生的母亲,哽咽歌唱的父亲„„再听听解说词:23日凌晨,12岁的何玥因脑瘤突然恶化,病情加重,瞳孔扩散,呼吸停止,被医生诊断为死亡。

    12岁?和我们同龄!脑瘤、死亡?她还那么小呀!听着何玥父亲那哽咽的声音,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酸楚。

    镜头还在继续。何玥虽然才12岁,但她面对病魔的折磨时,却表现出了小孩儿甚至连大人们都没有的坚强——不哭、不闹,忍住疼痛,配合治疗,安慰父母。她从小就很善良,汶川大地震,不仅捐出了自己长期积攒下来的所有零花钱,还缠着父母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捐了出去;她生病住院后,同学和老师得知她的病情后,纷纷捐款给她,可她却又让父亲将这些钱捐给了红十字会。

    更为令人震撼的是何玥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多次提出要无偿捐献她体内可以用的器官!在她的家乡,这就如一块石头扔进了河流,激起了千层浪:大人们怎么也不答应,这么小就失去生命,死后还要开膛破肚!可何玥却一直坚持着,劝慰着父母,她希望在她死后还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何玥的父亲最后还是尊重女儿的意愿,无偿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何玥的两个肾脏被移植给了两个尿毒症患者,肝脏移植给了一个上海的肝病患者。

    何玥只活了12岁,但她的生命却一直延续了下去。她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三条生命!她人虽小,心却大!我也要向她这样心中装满他人!

    “何处春江无月明”

    ——“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凌晨,在那小小的病房里,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她的爸爸更是一直哽咽着,吟唱着:“你快回来„„”那心碎的歌词,无奈的呼唤,却再也唤不回12岁的小玥玥了。此时,12岁的何玥正躺在病房里那张病床上,她的身上盖着一条白床单——身患恶性脑瘤的她已经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离开了这个缤纷的世界。

    这是“感动中国”2024人物中最小的一个——何玥的一组镜头。我已经是第二次看到这组镜头了,可我的热泪还是情不自禁地滑过脸颊。身边的同学们也都安静下来了,一个个眼圈都是红红的。

    何玥能舍得把自己所有的零用钱都捐给汶川,真是了不起!何玥能把同学和老师的捐款又捐给了红十字会,真是令人感动!可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她决定死后无偿捐献体内有用的器官!对她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残忍:女儿小小年纪就离他们而去,死后还要被开膛破肚!可对别人来说,这是多么博大的爱心呀!她将能拯救多少生命呀!

    何玥临死前的一个晚上,一直唱着两首歌:一首是气势磅礴的《五星红旗》,一首是感人肺腑的《拯救》。她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身边的亲人、热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呀!在她的感染下,她的父母在汶川大地震后也捐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在她死后,他的父亲还是强忍悲痛,在无偿捐献器官书上签了字。何玥永远地离开了大家,可是她却挽救了三条生命:两个肾分别捐给了两个尿毒症患者,一个肝捐给了一个肝病患者。

    何玥的生命得到了延续,爱心得到了传承。我们的心灵在她的爱心中被纯洁、被震撼!是呀,爱心何处不在?那爱心就如头顶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柔和,使人心旷神怡。

    何玥,何玥,“何处春江无明月”!

    “坐着休息”

    ——“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坐着休息”,或许绝大多数人看来,都只不过是一句普通而简短的话语。但正是这句普通而简短的话,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林俊德。他是一位参加了四十几次核爆试验的核物理学家,是一位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科技工作者,是一位与病魔抗争、为研究争分夺秒的战士,是一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他在环境恶劣的戈壁大漠工作,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没出丝毫差错。每天,他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研究研究再研究,休息成了可有可无的安排。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他被查出患上了胆管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急需入院治疗。可是,一旦入院,就不得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为了工作,林俊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治疗。后来虽然经过家人的好说歹说,他才同意住院,但还是有一个附带条件:把自己的工作电脑带进病房。他的理由很简单: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做完。

    看到这里,我周围同学的眼眶都红了。镜头里,林俊德坐在病房里的书桌旁,笔记本电脑就摆在他的眼前,护士在不停地劝说他躺下休息,可他却说:“我现在就是在休息,我只要坐着休息就行了。躺下的就是病人,而我是个正常人。”

    “坐着休息”!知道吗,为了工作,林俊德已经七次拒绝手术了!要完成的资料整理终于完成了,林俊德在老伴儿的劝慰声中终于安然入睡,这一睡,他再也没能醒过来!

    林俊德,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他的死,是研究所里所有人的痛,更是国家国防事业无法挽回的损失!看看他,再看看我自己,多鲜明的对比呀!我有着充足的时间,却把它挥霍在无用的地方;林俊德生命有限,却与死神争分夺秒!

    林俊德院士,你安息吧!相信我和我的同学们,会以你为榜样,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推荐阅读:
    2024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范文)
    人大常委会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英语背诵内容
    在2024年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的工作汇报
    初一大会主持词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