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建筑工程合同 借款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玄霄绝艳 时间:2024-06-16 06:55:3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一)个案举例

    乐乐,男,5岁,上幼儿园大班。身高略高于同龄孩子,动作敏捷,迅速。但是,近几个月来突然变成了“破坏大王”,什么玩具、什么东西一旦到了他的手里就不要想完整的还回来,就连衣服也是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要遭到破坏;也喜欢在别人活动时搞破坏。给他一本画册,他会一页一页地撕破,给他一个玩具,他玩一阵便将其拆开或砸坏,颇令人苦恼。在和同伴一同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将同伴刚做好的东西推倒或者弄坏,被人发现或指责之后,破坏行为有所收敛。但很快又会重复其破坏行为,继续有意无意的摘花、撕书、摔东西。为此,小朋友们越来越不喜欢和他玩了,家长和教师对此都很头疼,也很担忧其以后的发展。

    与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乐乐的父母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也都不高,因为打工长期居住在城市,最初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现在逐渐好转。父母觉得为了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很少,也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致使孩子内心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被人关注。

    (二)行为分析

    乐乐的这些行为属于幼儿破坏行为。幼儿破坏行为是一种由于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行为(如:你撕了我的书,我也要撕了你的书)或是为了发泄不满而表现出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你惹我不高兴,我就要弄坏你的东西),又或是年龄小,幼儿尚未形成爱护公物、爱护他人财产的意识而产生的一种无意性行为(经常在墙壁上或桌子上画字、打破别人的玻璃窗、损坏他人财物等等)。破坏行为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它虽然没有对他人的生命造成损伤,但其负面影响十分恶劣,能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灭。一般情况下,儿童一旦具有某种破坏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的评价,也会直接导致幼儿同伴关系的恶化。

    幼儿一旦缺乏正常的交往活动与经验,势必要影响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而且破坏行为的危害仅次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如若不及早进行对其干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转化为暴力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重视幼儿的破坏行为。

    1.幼儿破坏行为的原因分析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我们要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去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理由,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后就对孩子批评教育,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引起幼儿破坏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正常的探索行为

    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出现超乎寻常的探索行为。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或进行自

    己的游戏,孩子会进行一些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活动。如乐乐拆玩具的表现就极有可能是一种探索行为,教师应该给以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2)对不公平待遇的反抗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对不公平待遇的体验却很敏感,一旦他们觉察到成人或同伴对其所采取的不公平评价和行为,他们就会奋起反抗。正因为年龄小的缘故,他们所积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有限,故常常以模仿同伴同样的行为来进行反抗,而这些行为通常被看作是幼儿的报复行为。报复行为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幼儿受到家长或教师的不符合事实的批评和惩罚时,内心不服,但又无力反抗,于是就用隐蔽方式,暗地进行破坏;或者情绪失控,不顾一切,针锋相对,直接对抗,制造事端。另一种是当幼儿受到别人欺负或讥笑时,受不了委屈,为了出口恶气,想尽办法,寻找机会实行报复,使对方也遭受同样的损失。

    (3)宣泄不良情绪

    儿童的情绪变化较大,不稳定。有的儿童生性好生气,爱发脾气;有的儿童自小受宠,自我中心; 有的儿童骄横霸道,恃强凌弱。这样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如有一点不满足、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摔桌凳,踢门窗,大喊大叫,发泄怒气,从而破坏正常秩序和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心过多的压抑和孤独感会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或是破坏行为的增多。例如孩子在活动之前有不愉快的情趣体验,今天的情绪不稳定,而又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时,就有可能以一种破坏性行为作为不良情绪的突破口。

    (4)虚荣心的作怪(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干”)

    有些儿童在群体生活中往往被人遗忘,没有地位,也有的儿童由于自身的某些缺点和问题受到群体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儿童往往容易采取各种破坏手段,如损坏公物、起哄打架等,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勇敢”,炫耀自己的 “聪明”、“ 能干”。(5)孩子对失败的手足无措

    孩子出现破坏行为也可能是孩子较长时间的探索不成功,其行为已停留在无意义的反复摆弄和操作上,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信心,此时的行为是情绪烦躁引起的,或者是一种对不成功行为的破坏放弃。如还一开始对拼图的兴趣浓厚,一块块的试拼,可是好久之后还没有成功,就故意将拼图撒的一地都是。

    (6)孩子自控能力差

    也有部分孩子的行为初衷是好的,但是因为思维与动作发展的不协调,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出现一些破坏性行为的表面现象。

    (7)电视媒体的不良引导

    大众传媒如电视、电影、录像等,对儿童的教育导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有些不太健康的内容极易腐蚀儿童的心灵,为儿童模仿种种不良习气和行为提供了榜样。因此,大众传媒失控是引发儿童破坏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主要表现

    幼儿的破坏行为主要表现为损害公共财物或他人的利益,扰乱集体活动等方面。

    (1)损害公共财物

    儿童破坏行为突出表现在损害公共财物和他人的东西。例如,在校园、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刻字、抹黑、打碎路灯、毁坏公共设施等。上述案例中乐乐摔坏幼儿园的玩具,撕毁小朋友的漫画书等行为就是典型的儿童破坏行为。

    (2)扰乱集体活动

    儿童违反纪律、扰乱集体活动,使活动难以进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儿童群体成员中,总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儿童。例如戏弄或碰撞弱小儿童,抢夺别人的东西,故意踢桌子、摇椅子,甚至恶作剧、出别人的洋相等等。

    (三)应对与处理策略

    面对孩子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我们首先要冷静的对待,争取与孩子沟通,并通过观察和倾听,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参与活动,将破坏性行为转化成积极的探索行为。如当孩子情绪不好时,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宣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投入活动时能够心情愉快。而如果孩子出现新的探索欲望时,教师要肯定鼓励孩子的行为,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索材料,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探索方法,引导孩子的正当探索行为。如发现孩子的探索出现难以深入下去的问题时,这时教师应该从投入的材料和幼儿遇到的困难上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告诉孩子基本的一些技巧,和孩子一起完成,鼓励启发帮助孩子将破坏性活动转化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行为。而当孩子自控力较弱时,老师要提供给这些孩子难度相对小一些的游戏材料和相对单一一些的活动区角,以减少幼儿对同伴的破坏行为。

    1.提高乐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

    努力让他认识自己所作所为对集体、对他人的消极影响,指出有益的行为是合作,而不是破坏。让他知道只有合作才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和支持,而破坏只会受到别人的厌恶和唾弃,使自己孤立。如当他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启发他讲明情况,澄清事实,而不是采取报复手段;在他做出发泄不满情绪的不良行为时,应指出他不良行为的危害。

    2.对乐乐的捣乱行为少加注意,任其自行消退。

    一般讲,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有些儿童产生捣乱行为是常见的事,不必过分认真。经验表明,有些儿童捣乱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对此现象过分批评谴责,则这样的捣乱行为反而难以制止。因此,一旦出现捣乱行为,只要不破坏整个活动,教师则不必太注意,不予过问,以使他达不到目的,自觉无味,自行消减其捣乱行为。

    3.自我评定行为,及时奖惩。

    这是训练乐乐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自我评定行为,就是让他自已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评分,由同学进行监督,对不良行为表现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扣分,对良好行为表现按不同程度给分。当天学习活动结束时,根据他所得的总分,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这样可以及时强化他的良好行为表现。

    4.控制不良环境刺激。

    引发乐乐破坏行为的刺激因素异常复杂,有些来自家庭,有些来自学校,有些来自社会。其中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环境刺激最难控制。例如,乐乐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社会大众传媒的不同内容和宣传方式,等等。因此,要有效地控制影响他行为的因素,必须以学校为中心,得到孩子家庭的密切配合。同时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结合,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和控制。

    (四)反思与建议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幼儿之间由于遗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这种差异,尽量地找到适合每个幼儿的不同教育方式。对于乐乐的这些行为特点,以及针对上面的案例分析,我认为教育这样的孩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宽容、理解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孩子,并给予孩子理解、宽容。当乐乐这样的捣蛋鬼在恶作剧令人心烦的时候,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制止,那个捣蛋鬼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悉心观察,是否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对幼儿进行批评,那无疑是加重疮疤的疼痛,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我们要做的是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而不是当他犯错的时候在幼儿面前大声斥责他。因为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好比润滑剂,能够减少师幼之间的摩擦,增

    进师幼之间的关系。象乐乐这样,教师的宽容、理解还可以带动其他幼儿对他的宽容,从而建立起幼幼之间的和谐关系。

    2、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更依赖于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幼儿。象乐乐这样的孩子由于一贯被认为是“捣蛋鬼”、“坏孩子”,他们往往更加容易形成反正我是坏孩子,老师也不喜欢我,不关心我,我做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做得更多的就应是有意识地多接近他、关注他,多倾听他的想法,加深对他的了解,让他也感受到老师还是喜欢他们、关心他们的,他们的自信心的树立更加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

    3、家园合作,提高孩子家长的教育水平

    通过家访、谈话等多种形式交流孩子的情况,共同商议孩子的教育措施。教育学家认为: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可见家长的赏识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有多大。很多家长,特别是那些经常犯错误的或者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家长往往经常把眼睛盯住孩子的不足,给孩子过低的评价,这样的行为是坚决摈弃的,家长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宜在众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平时应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对于一些好的行为多表扬和鼓励,不好的行为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督促、引导,帮助其改正,而不是一昧地批评。

    对于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我们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而应该要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去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理由,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后就对孩子批评教育,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会由于对孩子先前行为的固定印象,会觉得孩子是故意搞破坏,找麻烦。其实不然,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破坏性行为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泽豪就是正常的探索行为。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出现超乎寻常的探索行为。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或模仿大人,他进行了一些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活动。面对这样的孩子是我们应该肯定鼓励孩子的行为,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索材料,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探索方法,引导孩子的正当探索行为。如果发现孩子的探索出现难以深入下去的问题时,这时我们应该从投入的材料和幼儿遇到的困难上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告诉孩子基本的一些技巧,和孩子一起完成,鼓励启发帮助孩子将破坏性活动转化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行为。我想只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了解,才能与孩子的距离拉的更近,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第二篇:幼儿恋物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琪琪在幼儿园一定要背着喜洋洋书包,只要谁动了他的书包,他就一直哭个不停;中午,孜孜嘴里一定要含着一个三角形的布团才肯睡觉;芳芳每次都要穿那条粉红色的公主群才肯上幼儿园……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很多父母和幼儿园教师感到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对特定的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呢?这种行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怎样帮助他们改掉这种恋物行为呢?

    一、恋物现象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恋物”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分析。

    1.安全感的缺失

    “恋物”的源头,即安全感的缺失,家长和老师必须引起重视。幼儿的“恋物”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这种依恋会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幼儿会依恋一直照顾她的人,通常这个人会是妈妈或者奶奶。“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的明确期,在此阶段,孩子对特殊人与物的偏爱变得更强烈。”[2]因此,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

    2.接触的需要

    通过平时的观察,不难发现,有“恋物行为”的孩子喜欢抱着、含着、抚摸着自己依恋的物品,他们在这种身体接触和摩擦中,不仅可以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还让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有学者认为,孩子会从对物体的抚摸、摩擦中接受肌体刺激,从而促进相应感知觉的发展,促进自我抚慰能力的发展,并由于这种行为会带来快感和紧张的释放。”[3]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发展需要。

    二、恋物现象的影响及其危害

    轻度的恋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获得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要是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孩子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考验。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会发展成为恋物癖。性学研究表明: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

    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想办法帮助他矫正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三、恋物行为的应对及其策略

    1.正确看待孩子的“恋物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幼儿的“恋物行为”,看作是一种心理疾病,即恋物癖。我们都知道,“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物品的特定依恋,这种特定物会满足幼儿对安全、依恋的需要。因此,“恋物行为”和“恋物癖”是不能划等号的。

    2.关注并正确对待幼儿的需要

    马斯诺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幼儿的需要都包括在这五类需要里面。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例如,婴儿期,宝宝每晚都要躺在妈妈的怀里,然后妈妈用手轻轻的拍打他的小肩膀才能安然入睡;幼儿期,孩子习惯睡觉的时候,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或者拉着奶奶的手指头才能入睡。与此同时,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再如,我的一个好朋友,今年22岁,每次回家,晚上一定要和妈妈睡一张床。现在,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认真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在合理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其健康、和谐地发展!

    3.家园配合,一起矫正孩子的“恋物行为”

    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们了解“恋物行为”的利和弊,明确“恋物行为”长期发展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我认为,家园合作矫正孩子的“恋物行为”的有效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园达成矫正幼儿“恋物行为”的共识。这是帮助幼儿矫正

    “恋物行为”的有效前提;

    (2)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是避免幼儿“恋物行为”反复出现的必要策略;

    (3)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家长们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例如,在陪伴孩子入睡的过程中,可以拉着她的小手或抚摸她的鼻梁给她讲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渐渐减少对所恋物品的依赖,使恋物习惯慢慢被纠正,切忌让孩子独自抱着“依恋物”睡觉。教师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多给这类孩子一些关爱和照顾。例如,午睡时,通过眼神、安抚等动作帮助幼儿入睡。

    4.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我们都要明白,矫正幼儿的“恋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我们在正确对待孩子

    “恋物行为”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家长朋友们可以定期到幼儿园陪孩子参加她感兴趣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让他们顺利摆脱“恋物情节”;家长们也可以在下班之余,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做游戏、看书等等,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很爱很爱她的,在消除了孩子的孤独寂寞感之后,她就会慢慢儿减少对“依恋物”的依赖。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我真心地希望家庭、社区、幼儿园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孩子们创造丰富、和谐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健康、自由、快乐地展翅飞翔!

    第三篇: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 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 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 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 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 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四篇:幼儿问题行为分析

    幼儿园小班孩子“爱咬人”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以前在幼儿园实习时,碰到过一个很喜欢咬人的小女孩,在一次晨间活动中,主班老师安排幼儿进行自由活动,一开始,大家玩的都很好,每人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玩耍,这时牛牛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小米咬我”,我一看,牛牛的小脸上被咬了一个明显的“牙印”,对于这样的“投诉”已经不止一次了,老师也多次和她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帮助她们克服身上的不好的习惯。

    案例分析:

    小米属于外向型的小女生,但也特别的喜欢被人宠爱,每天总是抱着老师和妈妈,不肯放手,老师走到哪,就跟到哪,但在活动中,的确非常喜欢咬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东西”格外小心,不许别人碰触。

    家庭原因分析1.家长过分溺爱。小米的爸爸妈妈属于晚来得子,非常娇惯、放纵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如果家长不同意,小米就会咬人、大声叫嚷甚至躺在地上打滚,父母最后都是以妥协结束。由此看来,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客观上强化了小米的咬人行为。

    2.家庭成员要求不一致。当孩子犯错误时,往往会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的局面。

    3.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小米小时候一直由奶奶带,很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偶尔和别人一起玩,却每次都会发生争抢玩具的情况,最后不是把人咬了就把人打了。家里的表哥和小米一起玩时被他咬了,奶奶不但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且还夸小米“真厉害”。由此,他也尝到了咬人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的甜头。小米每次咬人都能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目的,客观上强化了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也随着强化次数的增加而巩固,从而形成习惯性咬人的问题。

    从生理上说,孩子在2-3个月时会有一个“口欲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会通过口咬去接触外界事物,从而获得一种满足,如果这时,家长阻止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二三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会养成“爱咬人”“爱啃指甲”的行为,有时成年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三岁的幼儿还处于模仿期,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当小米与别人挣抢玩具时,自然的就习惯用“咬”去解决问题。

    教育措施(教育效果)

    1、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我们,在家多督促教育孩子,告知孩子咬人是不对的。

    2、告知家长,孩子可能处于“口欲期”,可以在家中让幼儿用一些满足咬的替代品,如磨牙棒等。

    3、教师应为孩子创设和谐的游戏活动空间,避免孩子情绪太易激动而发生争执咬人事件。

    第五篇:幼儿自私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自私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教学人员: 杨群(17号)王德忠(18号)

    教学名称:幼儿自私行为原因及对策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对幼儿自私行为案例的分析找出幼儿自私行为的原因,并做出一系列对策以改正和预防幼儿的自私行为。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对待幼儿的自私行为并积极自动地帮助他改正,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幼儿自私的原因,找出对策。教学进程: 了解“自私”与“幼儿自我表现”的区别

    不少家长和老师都把孩子的“自私”看作为一种不良的行为。但最近,有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家长不能一味地把某些行为归于“自私”,对于1岁半左右的低幼儿而言,许多所谓的“自私”行为只是一种正常的认识“自我”的表现。

    一位妈妈对记者抱怨道:“我的宝宝有三块巧克力,我逗他说:‘给妈妈一块吧!’。孩子分了一块给我;父亲如法炮制也得到一块。但当奶奶再去要时,孩子便说:‘这块是我的!’”妈妈失望地抱怨自己的宝宝怎么这么“自私”。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曹子芳教授指出,婴幼儿时期,像最后一块巧克力不给别人这样的所谓“自私”行为,其实只是说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自私”、“心胸狭窄”。专家还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孩子婴幼儿时都喜欢啃自己的脚趾头玩,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自我”这一概念,并不知道脚趾头是他自己的;而当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这是他自己的脚后,就不会再咬着玩了。

    因此,大人们大可不必为孩子低幼时期的这类“自私”行为感到烦恼。当然,孩子大了以后,就不能对孩子的这类行为放任自流,让它成长为真正的“自私”,家长更加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

    自私是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自私的幼儿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或学习用品不愿借给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自私自利,占有欲强,不仅极力保护自己的物品,还常抢夺、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爱物;个人主义严重,缺乏同情心和集体意识;心胸狭窄,奉献精神较差,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不善交际,不太合群,孤僻、多疑等。

    儿童的自私心理及由自私心理支配下的自私行为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的产生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自私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前提。儿童自私行为的产生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案例一:有位妈妈咳嗽得厉害,躺在沙发上想喝水,就对正在玩的儿子说:“儿子,帮妈妈到杯水。”儿子头也不回的说:“你没看我正忙吗?”接着又补充说:“自己的事自己做!”妈妈听后,心都凉了,想想每次孩子生病,自己总是忙前忙后,百般照顾,可自己生病,想叫他倒杯水都这么困难。案例二:一位母亲买了孩子最爱吃的烤鸡翅,高兴地说:“香喷喷的鸡翅是我宝贝女儿最爱吃的,快来吃呀!”“太好吃了,你真是我的好妈妈!”6岁的女儿一边吃一边说道,当盘子里还剩下最后一个时,妈妈说:“这么好吃,妈也来尝尝!”女儿立刻用双手护住盘子,大声叫到:“不行,这是我的,不许你吃。”妈妈没吃着鸡翅,却吃了一肚子气。

    案例三:曾宁带了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曾宁很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曾宁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 曾宁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

    案例四:小羽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羽,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

    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 小羽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羽的妈妈告诉老师,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羽就以哭闹来解决问题。

    一、导致幼儿自私的原因是什么呢?

    1、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的,即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的。孩子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

    2、独生子女的特殊性。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集母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3、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幼儿的自私行为。社会愈进步,物质生活愈丰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成人会说:“别哭,咱们也买!”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4、周围的不良影响。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以为然,反以为乐事,认为孩子“从小护东西,长大不吃亏”。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二、怎么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

    1、转移注意

    幼儿的注意很容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我们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对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

    2、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次玩完玩具时总是不愿意收拾,还任性得说“我就不收拾,怎么样。”老师就可以用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或感兴趣的事情来刺激他们,这样孩子就在每次不想做的时候,想起说的那些话,他就会去做,久而久之,就养成好的习惯了。

    3、以身作则

    模仿是幼儿自发意志的行为,是经由意志,展现他对世界讯息的反应。若能好好开发,模仿的意志力可以成为儿童未来自我创造的活动基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善用模仿意志的力量,知道如何在幼儿意识较浅、较梦幻的时候,运用活动,模仿与示范,规律与反复的引导,影响、纠正幼儿的行为,以使儿童身心灵发展健康。

    4、学分享

    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是4岁以下孩子的主要游戏形式。孩子需要有机会摆弄物体和玩各种各样的主题游戏,而不必被要求去与同伴分享。不是现在的孩子“自私”,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这样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父母和老师要尊重孩子,不能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总是用“自私、小气”这样的字眼来教训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强,他会变得“大方”起来。教孩子“大方”起来,父母和老师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学会合作和分享,以适应4岁以后的幼儿园集体生活。您需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游戏环境,让孩子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满足感。

    (2)教会他们以礼貌的方式来得到他们的想要的东西。

    (3)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群体社会中的一份子,并可以对集体活动发挥作用。

    5、改说教为讲故事

    如果老师或父母对幼儿的问题行为不说教而改以说故事,例如兄弟姊妹的争吵,大人加些幻想,加些幽默,甚至加些动作,举出象征性角色,并呈现出偏差行为特质,再加上孩子听得懂的说明,编成矫正行为的创意故事,对行为偏差的幼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一个故事讲完后不出几天,孩子就决定要纠正自己的行为了,因为他不经意的发现事情的荒诞无稽,发现自己的问题,他也从故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了!

    二、克服自私心理的若干策略

    1、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有人认为,3至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及一个人基本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儿童的教育是否得当,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幼儿的自私行为提醒我们,在把希望和爱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止他们滋长自私心理。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个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此外,父母自身也应以身作则,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儿。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举不胜举,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反复的说教重要的多,也有效的多。

    2、更新家长观念,爱儿不溺儿

    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切不可迁就他。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家长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给予满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给予满足。

    3、家园合作,在群体生活中培养关爱心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情感是一座桥梁,爱心是一种情感体验,幼儿的爱心全靠周围人的哺育。有认为,在幼儿期幼儿所感受和汲取的爱的数量的多少与他以后给予别人的爱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在集体环境中,我们要为孩子营造爱的氛围。以此感染幼儿,影响幼儿,帮助幼儿消除自私心理,从小学会关爱周围的人,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做一个心态健康,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人。

    案例:孩子自私行为的改变

    一、案例背景

    庄某,男,5岁,中班幼儿。父母没有正式工作。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庄某从小由母亲带大。周围的邻居也没有庄某的同龄人,母亲经常让他在家自己写字、画画、玩积木、看电视、看书等,没有时间陪他,也没有时间带他到别人家玩,母亲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

    二、案例描述

    自己的学习用品或带来的玩具、图书都是自己一个人用、玩、看,从来舍不得借给别人,而且还不让任何小朋友碰他的东西,有时自己的水彩笔不用,反而向别人借。他自己每天都固定坐一把椅子,不让别的小朋友坐,在椅子上自己画了一个记号。但是他接受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也强,是个很有创造性的孩子。

    三、案例分析

    1、因为是独生子女,母亲事事都迁就孩子,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孩子。

    2、周围缺少同龄的伙伴,缺乏与同伴的分享、协作的机会和体验。

    3、父母缺乏全面教育、发展幼儿的观念,仅仅认为孩子会写字、画画、做算术题就行了。

    四、对策

    1、首先对其家长进行调查、询问及交流沟通,并及时将孩子在园的表现告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让他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我积极主动地与他接触,并指导他观察班上团结友爱、大方的朋友,并给他讲有关故事,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同时让他明白老师更喜欢友爱、大方的幼儿。

    3、适当夸大他的优点。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教师选了两名活泼大方、乐于助人的幼儿为榜样,指导庄某注意观察他们,以及其他幼儿对他们的评价,从而诱发他愿做好孩子的念头,此外,我有意让他当组长,让他做老师的小帮手,帮忙分发书本、油画棒、点心、碗筷等事情,只要他稍微有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4、让他在集体中受到重视

    根据幼儿爱做值日生的特点,我有意让他多做值日生,使他自己知道要做好榜样,还要帮助同伴,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能主

    动提供帮助,自己的东西慷慨大方的借给小朋友用。此外,还让他在活动中做小朋友的榜样,使他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活动使他在小朋友中改变自己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也增强庄某的自信心。

    五、效果

    庄某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已能团结友爱、大方地与同伴相处,自私的行为已成为过去,现在他已获得小朋友的好感。家长反映,孩子在外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人变得大方、自信了。家长感慨地对我说:“孩子不光是聪明就可以了,更主要的是要全面发展和养成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

    六、问题反思

    庄某的转变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需要老师的关注,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出性格的误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每个幼儿,抓住教育的契机,找到他们性格的突破点,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观察能力,才能成为幼儿心理疏导者和良好个性的培育者,成为新时期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



    推荐阅读: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常规检查小结(★)
    控辍保学经验小结1
    学校关于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妈妈讲故事:种子发芽记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