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党团工作计划 党建教育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初一的复活读书笔记700字(5篇材料)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山新雨 时间:2024-06-26 09:07:1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初一的复活读书笔记700字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复活读书笔记700字,欢迎查阅。

    复活读书笔记700字1

    在寒假里,我读完了俄国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着作――《复活》。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未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我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着之前,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复活读书笔记700字2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长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此时,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的确,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首先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犯错误不要紧,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其次我想玛丝洛娃从妓,又重新转变成以前善良朴实的姑娘也是一种复活吧。

    当我打开这本书,我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知。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吗?

    复活读书笔记700字3

    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巨著,似乎很深奥。又却读懂了什么。精神的复活,似乎比失去了的一切更感到有意义。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妖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但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准则。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的东西。

    去追寻,也许受用的不知是追寻最终得到的。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

    复活读书笔记700字4

    小说中的主人翁卡秋莎·马斯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的养女,贵族地主的侄子是一个大学生和家财豪富的公爵,这个侄子在奔波战场的旅途中顺便到他姑姑们家住了四天,他在临行前夜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给她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在过不就他发现自己怀上了地主的侄子的孩子后,不久她就被赶走,四处漂泊,后来她搬到乡下一个寡妇家里住,在过不就他就要分娩了,刚好那个寡妇是接生婆,兼做酒生意,她分娩顺利了。可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接生婆给村里有病的女人接生,把产褥热病传给卡秋莎,卡秋莎生的是小男孩可是他感染了产褥热必须把孩子送到育堂,在送到育堂时小男孩就死了。

    后来卡秋莎恢复健康后身边已经没有钱了,非找工作不可了,她找了几份工作都做几天就走了,是因为那几份工作的男主人调戏她,结果就辞职了。直到她被姨母设寡款,灌醉约她到本城一家的妓院做妓女。马斯洛娃照这样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她换了两家妓院,进过一次医院,在她失身以后的第八年,她二十六岁那年,她出事,为此下了监狱,如今已被关押六个月了,也在法院受审。

    在法院她遇到当初诱奸她的偌维奇。涅赫柳多夫公爵出现在法庭,十年后他以陪审员身份出现在法庭审理马斯洛娃的案件。涅赫柳多夫后来认出被告就是他十年前诱奸的后抛弃的马斯洛娃,他受到良心的自责。为了给他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波为她减刑,当所有的付出都无效时马斯洛娃已经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这时涅赫柳多夫也与她同行,在途中收到减刑通知,苦设改为流放,这时马斯洛娃还有点爱他,但为了他的前途他拒绝了他的求婚。

    这两个主人翁的经历可以表现出他们在道德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色贪桩法官,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贵族中的贪色无责的行为。

    复活读书笔记700字5

    《复活》中有很大部分生活画面的描写,从法院到教堂,从监狱到流放所,从莫斯科到彼得堡,从城市到乡村,从俄罗斯到西伯利亚。通过这些画面,作者把上层社会与人民生活进行对比,把贵族老爷、达官贵人与贫苦的老百姓进行对比,把统治者与犯人进行对比。

    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想大概是玛丝洛娃。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

    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亿,“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井使她重新“爱”上他。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

    作者让玛丝洛娃进入政治犯的圈子;跟这些人接触,使玛丝洛娃感到亲切和自然。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情,虽然说是出于同情,确也是合适的。这能使她的灵魂感到轻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结合将会把玛丝洛娃带入革命者的队伍。

    而聂赫留朵夫的那种仁慈的“忏悔”,无论怎样真诚,却终究免不了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宽宏大量的意味。玛丝洛娃意识到过去的爱情已经永远不能“复活”,她也不再需要这一切了。而此时在她面前展现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生活,这才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新生和灵魂的“复活”。

    七年级复活读书笔记700字

    第二篇:读书笔记(复活)

    读书笔记

    书名:《复活》

    作者: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内容概述: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文段摘抄:

    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这显然是荒谬的。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界上来,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是我们断定我们活着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显然,我们不会有好下场,就像那不执行园主意志的园户那样。主人的意志就表现在那些戒律里。只要人们执行那些戒律,人间就会建立起天堂,人们就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

    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在最近这段时期对人们所发生的憎恶,特别是今天对公爵,对索菲雅,对米西,对柯尔涅依所发生的憎恶,其实就是对他自己的憎恶。说来奇怪,这种承认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时却又使人快乐而心安。

    聂赫留朵夫生平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他称之为“灵魂的扫除”这类的事情。他所谓的灵魂的扫除,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往往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间隔以后,忽然,他感到他的内心生活疲沓了,有时甚至停顿了,就着手把堆积在他灵魂里而成为这种停顿的原因的垃圾统统清除出去。

    „„

    从那时候起到今天,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没有打扫过他的灵魂,所以他从来也没有象这样肮脏过,他的良心所要求的东西和他所过的生活之间也从来没有象这样不协调过。他看到这个差距,不由得心惊肉跳。

    读后感:

    精神的实现。

    虽然种种理论已经证明所谓的灵魂,鬼魂是不存在的,但我任然认为,在人类柔弱的肉体外表之下,隐匿着一个“精神体”,是支撑我们生存的真正力量,也就是我们平常提到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断纠正OUTLOOK并将其发现和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就是精神世界的进步,换言之,我们的成长,就是精神的实现。那么,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人类的发展,正是一个对世界和自我认识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就在此刻,精神世界最先进的一些人正在创造历史。综上所述,人为精神而生,而肉体只是一个精神的载体,那么精神的高度,决定了你对于人类世界的价值,所以,牺牲自己的肉欲而获得精神的进步,正如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真是太值了。

    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们饱受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当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情况。那就是我起初觉得古怪、荒诞甚至可笑的思想,却不断被生活所证实,有朝一日我会忽然发觉这原是及其平凡的无可怀疑的真理。

    第三篇:复活读书笔记

    课题论文

    题 目: 《复活》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道德与生活

    学 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142 姓 名:吴塘贵

    学 号: 1400070064

    《复活》读书笔记

    第2页:玛斯洛娃的登场:一个身材不高,胸部很丰满的女人,穿着白色的衣物,戴着白色的头巾,还要可以露出几缕乌黑的卷发。虚荣的心态。

    第2~4页:玛斯洛娃以前的身世:半是侍女,半是养女,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第6页:涅赫留朵夫的登场,男主过着奢侈的生活。

    第8页:土地的管理,想起年轻时候所学的斯宾塞的理论。第9页:老仆人阴沉的脸色。

    第11~12页:男主以陪审员的角色来到法庭,各色虚伪的人物。第14页:对官员们讽刺的描写。第15页:法庭进行可笑的仪式。第17页:对卡秋莎的审问。

    第20页:案情的审问。被怀疑者包括女主在内有三人,其余两人:西蒙、包奇科娃。

    第23页:女主对案情的回忆:戒指是受害者梅斯里科夫送给她的,女主受受害者的要求回到旅馆取钱。

    第25页:男主开始回忆卡秋莎。

    第26~28页:男主与女主嬉戏,充满青春活力,互相产生爱慕之情。分离的苦痛。

    第28~30页:男主陷入堕落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第30~32页:三年后的见面。

    第32~34页:教堂礼拜,卡秋莎的穿着:白色的连衣裙,蓝色带子,红色蝴蝶结。男主对女主贞洁的爱。略带斜视的眼神。

    第35~37页:男主对女主的侵犯。开始堕落的爱情。第39~41页:男主内心自我的“安慰”。给她一百卢布。回到现实,这次的巧遇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冷酷、无情。

    第42页:卡秋莎看见了男主,可是没有认出他。女主对男主凝视了很长的时间:她的脸变得严肃甚至严峻了。

    第45页:男主恐惧的心理,良心收到了谴责。第46页:他开始进行悔恨,开始动摇。

    第50页:女主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男主异常的震惊。

    第52~53页:卡秋莎痛苦的尖叫。男主和庭长的对话,尽力的挽回局面。第55页:对柯察金一家观念的改变——愉快到厌恶。

    第58页:男主看出了柯察金一家虚伪:他们对戏剧都一窍不通。第60页:思想的改变已经转换为行动:“可耻有可恶,可恶又可耻。”男主想要摆脱一切虚伪的关系。

    第62页:卡秋莎骄傲的一面。第63页:士兵帮助女主买面包。第64页:十二个牢中妇女的描述。

    第65~67页:牢中妇女向女主打听判刑的事情。女主给小孩面包吃。

    第69页:男主是救赎自己还是救赎女主。对老仆人说他不需要这么大的住宰和仆人。

    第72页:男主对小学徒的同情:要是有一个人可怜他,帮他一把就好了。第73~74页:男主和检察官对话,解释昨天的案情的错误并要求和卡秋莎见面。

    第76页:卡秋莎痛苦的过去:秋天的夜晚,绝情的涅赫留朵夫!女主堕落的开始。

    第80页:监狱的礼拜,显得庄重肃穆。第83~85页:男主进入到监狱中。

    第87页:两人的见面,男主的紧张不安,女主的阴沉怨艾,欺骗。第一次见面。

    第89页:孩子的提及。

    第92页:卡秋莎的精神境界:玛斯洛娃不仅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甚至还好像感到满意。因为她要是改变了这样的人生观,她就会失去自己生活在人们意义。

    第93~95页:男主和律师法纳林商谈玛斯洛娃的案情。

    第97页:第二次见面。玛斯洛娃的态度:她眯缝这一只眼睛,微笑着说。第100页:两人之间的争吵,女主特意提起一百卢布(人民币10.8064元)的事情。

    第101~102页:收到薇拉·鲍戈杜霍芙斯卡娅的来信。

    第105页:男主再次来到监狱,并要求见女主和薇拉、缅尼肖夫母子。第107~108页:男主和缅尼肖夫见面,许诺帮助他。

    第110页:玛利娅:笑得那么善良、可爱,于是男孩和涅赫留多夫也不由地微笑起来。

    第111~112页:男主和薇拉的见面,嘱托男主帮相舒斯托娃脱狱。第114页:再见马斯连尼科夫。

    第116~117页:男主要求马斯连尼科夫调女主到医院,审查身份证案件。马不安脸红。

    第118~120:第三次见女主,女主态度极大的转变,答应去医院、不喝酒。第一部结束。

    第121:男主到乡下——库兹明斯科,处理田产。

    第123~125:男主和农民商量田地的处理,农民们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男主自己也不好受。

    第126页:男主寻找卡秋莎的姨妈。

    第129页:男主和孩子们的交谈,打听孩子的下落。

    第135页:男主想农民的传达土地私有的想法,引起管家和农民们的疑惑。第137页:男主睡在简陋是屋子里。

    第138~141页:斯宾塞的理论,农民们同意男主的做法:“东家在考虑自己的灵魂。”

    第143页:遇见申包克,想起他以前的样子。第148页:医院看望女主,女主的反应。

    第150~151页:女主复杂心情:回想起从前样子,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了现在的这番模样,女主恨透男主。

    第155页:伊万·米哈依洛维奇伯爵的自负。第158页:男主参加宴会。第163页:男主参见将军。

    第168页:关于女主的上诉被驳回。第171页:谢列宁的精神状态,如同自己的影子。第174页:玛丽亚特想男主卖弄风情,男主不为所动。第176页:男主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第177页:男主见舒斯托娃。第180页:男主见鲍加繆夫。

    第184~185页:男主看穿了玛丽亚特的虚伪,不满地离开剧院。第189页:女主伤心难过,重新爱上了男主。第193页:男主和他姐姐的对话:“我不是要去改正她,而是要改正我自己。” 第194~195页:男主和姐姐对话:婚姻问题,土地财产的问题。第199页:犯人的出行,大量的细致描写。第203页:突发状况,犯人发病。

    第206~207页:男主和女主相见于火车站,女主:天气多热啊。第209页:女主的提前离开:“瞧着涅赫留多夫,对他发出悲怆的微笑。” 第212页:男主对婚礼的看法。

    第213页:男主对人情、法律的看法。

    第214页:男主听老人讲故事,想要帮助他。

    第218~219:男主和工人们坐在车厢里,听着故事。第二部结束。第221页:女主受到骚扰,调到政治犯中,真正的“复活”。第225页:玛利娅的价值观,对爱情的厌恶。第227~228页:女主察觉到西蒙松对她的爱恋。第229页:女主外貌内心的变化。第231页:男主和克雷里佐夫。第238页:女主坦然的态度。

    第245页:西蒙松与男主谈论女主的婚姻问题。第247页:玛利娅对爱情的评价。

    第249页:女主是喜欢男主还是喜欢西蒙松。第257页:男主见将军。

    第261~262页:男主参加了将军的宴会,会面英国人。第263~264页:男主与女主的最后一次见面,女主的离开,她依旧爱着男主。第266页:英国人发福音书。

    第269页:思想境界上升,完全复活。

    (学生阅读的并不是权威翻译家译作的,在文本方面可能会有偏差,有机会还要读一读汝龙或草婴翻译的作品。)

    见解:细品《复活》我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人性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由产生了几个问题。首先,在我阅读的书籍版本中的第78页,女主在火车站台想要和男主见上一面,她挺着大肚子在冷风中苦苦等候,却得不到男主的回应,她绝望得想要自杀,可是这种情绪在一瞬间便消失了,为什么?文中有一段描写:“她肚子里的婴儿突然蠕动了一下,撞击了一下。”一般来说妇女怀孕4到5个月后开始会有胎动,这么说来女主被男主诱奸已经过去了4到5个月的时间了,她足足煎熬了这么长的时间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她怎么能不绝望。至于为什么会忽然平静了,一方面我想是因为母爱的伟大,女主自身的善良,另一方面我想她可能想要生下这个属于男主的孩子,撇清自己和他的关系,而这一刻开始女主陷入了沉沦。

    那么她是怎么一个“复活”的过程的呢?女主曾经是一位纯洁美丽的姑娘,她对人怀着孩子般的信赖,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可是由于男主的出现让她的人生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她成了妓女,又被人诬告判了流放的罪行,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可是她虽然堕落了可依旧怀着依稀的善良。她在牢房中吃面包依旧忘不了分给小孩子,当男主出现在她面前向她悔改并进行努力的时候,她渐渐地动摇了,她藏在心底的善良被逐渐的唤醒。第一次男主去监狱见她的时候,向她赔罪的时候,由于她精神的麻木,完全不为所动,甚至还在盘算如何利用他。而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男主提出要和她结婚,终于她内心开始动摇,把累计多年的痛苦全部宣泄了出来,这是“复活”的第一步。在第三次接触的时候,女主已经判若两人了,她答应男主去医院,变得关心他人希望改变别人的处境。女主又开始爱上了男主,可是她认为如果和他结婚的话会毁掉他的生活,所以拒绝的他结婚的要求,因为接触到了政治犯她完成了精神上的完全复活,变回了以前的模样,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劳动人民阶级的,能和西蒙松结合是最为适合她的道路。

    到底卡秋莎喜欢涅赫留多夫还是喜欢西蒙松呢?我认为卡秋莎还是喜欢涅赫留多夫。在阅读《复活》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每当女主见到男主的时候,她总是喜欢以一双斜视的眼睛注视着她,这双斜视的眼睛描写一共有以下几处:

    第一部第十三章:“卡秋莎同两个姑妈一起站在台阶上,用满含泪水的有点斜视的眼睛送他。”

    第十五章:“同时用温顺、纯贞、爱恋的和略带斜视的眼睛直接得盯着他的眼睛。”

    第十九章:“这对严峻的眼睛中有一只是斜视的。”

    第四十三章:“她一动不动,斜视的目光却没有离开他”、“她那双斜视的眼睛好像在瞧他,又好像没有瞧他”。

    第五十九章:“她补充说,用可怕的斜视瞅了他一眼。” 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抬起了头,她那乌黑的斜视的眼睛又像是瞅着他的脸,又像瞅着别的地方。”

    二十九章:“她说,用悲凉的泪汪汪的斜视眼看着他。” 第三部第二十五章:“她说,用斜视的神秘的目光瞧着他的眼。” 可以发现,每次卡秋莎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涅赫留多夫的时候,都带着不一样的情绪,是憎恨或是爱慕,不过大多都是爱慕为主。这样的“斜视的目光”似乎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种“习惯”——他注视涅赫留多夫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斜视的目光”在其他人的身上是不存在的,也就可以说明卡秋莎对待涅赫留多夫的感情。她没有接受涅赫留多夫的求婚也是出于自己对他的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非常高尚的,在那个黑暗无比的时代,每个人都被物质、财富、欲望、权力所腐蚀,从那一刻起他们就变成了市刽小人,思想就是一滩污水,而他们两人就曾处于堕落的深渊,并且从深渊里苏醒过来,挣扎过来,经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卡秋莎做了七年的妓女生活,没日没夜被蹂躏、被践踏,她只有通过抽烟和酗酒来打发日子,身心已经麻木不仁,而涅赫留多夫也一样过了七年腐朽、糜烂的生活,甚至还和有夫之妇有过节,伦理道德的观念在他的脑海里早已不复存在,然而经历如此多的事情,他们的“复活”而重新得到的爱情才显得这么可贵,可是他们彼此之间却没有结果,相爱的两个人不能生活在一起,他们分别的场景是多么的动人,截取几段: 她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痉挛地揉着衣服的边角,一会儿看着他,一会儿又垂下眼睛。

    她连忙打断了他的话。

    “那有什么呢,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如果他要我跟他(西蒙松)一起生活,”她惊慌失措地停住嘴。

    “如果您爱他的话„„”

    “还有什么爱不爱啊?这种事我早就丢开了„„” “是啊,当然„„” 她又打断了他的话,好像怕他说出不该说的话来,或者是怕他自己不能把话说完似的。

    “我们,”她说到“我们”这个词时,瞧了一眼涅赫留多夫,“什么也不需要了„„”

    “何必算账呢?我们的帐让上帝去算好了。”她说,一双黑眼睛闪着泪花。这里好比一对相爱的恋人在说离别的话语,他们都是彼此之间的初恋,初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因为它代表着人生“最柔软”的地方,是要好好去珍藏的。纳兰性德不是有一句诗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必秋风悲画扇。”这不是莫大的悲哀?《复活》最为感人的地方就在于此处。

    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极为不满,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后来,他参军当了军官,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诱奸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见卡秋莎之前,他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同时又有一个贵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弃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论,准备接受母亲的大家遗产。在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发出的哭声,更是触动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比如,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对他曾想与之结婚的贵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虚伪心生厌恶。对他探监时耳闻目睹的专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恶痛绝。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一人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为宗教制农民思想所代替。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阶级所霸占。于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玛丝洛娃的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对统治阶级及其法律的本质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渐“复活”,伴随玛丝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遥远路程。

    在西伯利亚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三个月。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不料却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摆脱苦难,惟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惩罚他人,也不可纠正他人。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复活》对讽刺的描写非常的精彩,特别是法庭审判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执法者们都是卑鄙无耻、极度虚伪的。在审问的期间,无论是庭长、法官、还是检查官、书记官,都不关心案件的真实性,有的想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希望早点结束,有的则是对案件没有丝毫的了解就来参加审问,这样一些狐朋狗友难道可以把一个案件给审理清楚吗?法官们各自怀有自己的心思,他们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摆出一副高尚的样子,得意洋洋地宣读文书并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在作者的笔下,彻底揭开了法庭隐藏在“神圣的外衣”之下的丑陋。

    对人物的肖像、言行的描写也达到了讽刺的效果。柯察金将军便是成功的一例。这位有钱有势的大将军每天大吃大喝,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有着“肥厚的脖子”、“布满血丝”的眼睛,还戴着一口假牙,“两片肥厚的嘴唇”发出了“吧唧吧唧”的声音。这段文字讽刺了柯察金将军虚伪、糜烂的生活。还有祭司,书中描写他是“小老头,虚胖的脸,白里透黄,身穿棕色法衣”,还有一双臃肿的腿,这哪里像是一个教士,简直就是一个可笑的小丑。

    《复活》这部作品充斥着“善与恶”的争斗,可以看到俄国社会之下人名的黑暗和官员的虚伪,在感愤慨之余人性善的呼唤成为了这部作品不朽的原因,经历了黑暗的人性重新获得的新生就如同经历了熊熊大火的原野,它所绽放的光彩更加的耀眼,卡秋莎就是如此一位美丽的角色,她身上曾经失去了人性的美好,而当她重新找回了心中的“善”,她就完成了复活,人性的美好是如此的珍贵!

    第四篇:复活读书笔记

    《复活》读后感

    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这部小说被誉为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讲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早在初中的时候,好朋友就向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她那时候就读过多遍,总是向我讲述书中的精彩情节。但是我直到上大学之后才读完了这本久负盛名的《复活》。我也终于明白了朋友当年的痴狂。这本书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让读者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本质有所反思。相信每个读完《复活》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属于自己的“复活”。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本书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而《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本书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上的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复活。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上的人

    性与兽性在较量。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但是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他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一面统治了他的灵魂,人性在慢慢消磨,然后封存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的时间,便是兽性占领精神上风的时期。就在这一段时期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怀孕的玛丝洛娃抛弃,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境地。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良心发现,人性的一面被重新唤醒,渐渐战胜了兽性的一面。在替玛丝洛娃上诉的三个多月内,聂赫留夫亲眼目睹了农村生活的千疮百孔、农民出境的破败不堪、妇女的命途多舛以及一个囚犯的悲惨凄凉的境遇。在此,他对法律、政治和制度的认识有了一个深刻的转变。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

    小说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的一切假面具,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小说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划了国家机构中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无情的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们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诞无稽,表现了长期受教会欺骗和敲诈的农民对它的深刻仇恨。小说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的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决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必须把土地归还农民的看法,表明了作者对土地的正确认识,也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农民对土地占有制的愤怒抗议。

    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复活》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国著名评论家 斯塔索夫

    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尔斯泰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在这里,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肃性是相符合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托尔斯泰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第五篇:复活读书笔记

    复活读书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这部小说被誉为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

    本书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上的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复活。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上的人性与兽性在较量。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但是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他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一面统治了他的灵魂,人性在慢慢消磨,然后封存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的时间,便是兽性占领精神上风的时期。就在这一段时期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怀孕的玛丝洛娃抛弃,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境地。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良心发现,人性的一面被重新唤醒,渐渐战胜了兽性的一面。在替玛丝洛娃上诉的三个多月内,聂赫留夫亲眼目睹了农村生活的千疮百孔、农民出境的破败不堪、妇女的命途多舛以及一个囚犯的悲惨凄凉的境遇。在此,他对法律、政治和制度的认识有了一个深刻的转变。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

    小说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的一切假面具,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小说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划了国家机

    构中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无情的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们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诞无稽,表现了长期受教会欺骗和敲诈的农民对它的深刻仇恨。小说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的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决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必须把土地归还农民的看法,表明了作者对土地的正确认识,也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农民对土地占有制的愤怒抗议。

    读完《复活》之后,我终于有所了解,终于明白了为什幺命名为《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罪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适应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尔斯泰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在这里,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肃性是相符合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托尔斯泰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推荐阅读:
    初一的复活读书笔记700字(5篇材料)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知识点[范文模版]
    给大学好朋友的毕业赠言80句(合集五篇)
    床上用品购买合同最新大全
    六年级重阳节敬老作文(5篇范例)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