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银行信托合同 IT行业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花翩跹 时间:2024-06-29 12:54:2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2)及时复习。(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的总结,有很多多样化的算法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四、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解决问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他们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第二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0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表内乘法(一);二、角的初步认识;三、表内乘法(二);四、测量长度;五、表内除法;六、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能测量长度。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二)、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三)、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四)、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表内乘法(一)…………………………………… 22课时

    二、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三、表内乘法(二)……………………………………12课时

    四、测量长度……………………………………9课时

    五、表内除法……………………………………………18课时

    六、总复习……………………………………………15课时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与别的班级有一定的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上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兴趣更高。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应该关注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共分为8个教学单元,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这是在学生在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本册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这是在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这是以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的,主要有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这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千米,毫米

    这是在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分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千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上学期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

    这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统计

    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第八单元:总复习

    这是对本册课本所学知识的巩固,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三、目的要求

    1、认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

    四、教学重难点

    在本册课本中,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万以数的认识中关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是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是认识图形的重难点;三位数加减法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和估算,难点是笔算时的进位和退位问题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认识千米、毫米中进行简单的换算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有余数的除法中重点理解掌握笔算及余数比除数小,难点是笔算时的试商方法和算理及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单位名称的写法;能进行简单时分秒的换算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是第六单元的重难点;在统计中,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是学习的难点。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用具

    本学期主要用到的教学用具:计数器、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图片、实物及自制的可以拉动的长方形、米尺、时钟及口算卡片。

    第三篇:(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 名,其中女生 名,男生 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上达到学习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应该关注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千米 毫米”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千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 分 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三、知识与技能领域目的要求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

    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

    △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学习知识,将过程与方法确立为课程目标。

    四、数学思考领域目的要求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平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意识。数学思考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它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为标志。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及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五、解决问题领域目的要求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解决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解题活动。特别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强调“识别题型,模仿例题、回忆解法”等非思维性活动的解题。核心是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初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

    六、情感与态度领域目的要求

    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组图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实践活动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识图形,时、分、秒,测量长度,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学习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情感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认识。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内容的挑战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事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9。写数、读数4,大小比较2,较大数的估计1,整理与复习2。

    二)、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4。平行四边形2,拼组图形1,七巧板(数学文化)1。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 18。加减法的估算2,三位数的加法 3,三位数的减法3,探索规律5,聪明的高斯(数学文化)2,解决问题3,整理与复习2。

    四)、千米 毫米 3。计量的发展(数学文化)2。五)、有余数的除法4。

    六)、时 分 秒6。认识钟表3。解决问题3。七)、统计5。八)、总复习5。

    机动6。

    第四篇: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解决问题试题训练

    姓名: 年级:

    1、把2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根?

    2、24根小棒,每8根1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3、第1排摆32根小棒,第2排摆4根小棒。第1排的根数是第2排的几倍?

    4、一双袜子3元,一双鞋子24元,一件衣服36元,一双手套6元。(1)买7副手套,要多少元?

    (2)1双鞋子的价格是1双袜子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5、学校买来40个篮球,8个足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几倍? 6、1件衣服钉5颗扣子。

    (1)40颗扣子可以钉几件衣服?

    (2)9件衣服需要多少颗扣子?

    7、猴子有18只,松鼠有3只,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

    8、一个文具盒8元,一盒水彩笔6元,一个橡皮擦3元,一副三角板5元。(1)小兵买5块橡皮要多少元?用这些钱去买三角板,可以买几副?

    (2)小强买7盒水彩笔,需要多少元?

    (3)小英买6个文具盒,需要多少元?她带了50元,还剩多少元?

    9、学生做操,每排站8人,站了3排。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每排站6人,可以站几排呢?

    10、一本书6元,30元可以买几本?

    11、盘里有21条鱼,我把这些鱼平均分给你们7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几条鱼?

    12、商场运来36个皮球,把这些皮球装在6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个皮球?

    13、班上领来40盒花生奶,每组分8盒。可以分给几个组?

    14、二(1)班同学在操场上排队做操。

    (1)每排站6人,站了6排。全班有多少人?

    (2)如果站成4排,平均每排站几人?

    15、我们一共有24人。每只大船坐4人,每只小船坐3人。如果都坐大船,要几只?都坐小船呢?

    16、钢笔每支6元,书包的价格是钢笔的4倍。书包的价格是多少元?

    17、一盒饼干4元,一盒牛奶2元,一瓶果汁5元,一盒巧克力6元,一盒糖果20元。

    小琴买同一种食品刚好用了18元,可能买的是什么?

    18、我们班有36人,每组6人,可以分几组?如果分成4组,平均每组几人?

    19、王老师用24元买下面的一种布娃娃,作为新年联欢会的礼物。她最多可买几个?最少可买几个?

    20、二(1)班有5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是8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21、一共有9只猴,每只猴分4个桃。38个桃够分吗?

    22、一共摆6排,每排摆8盆。一共有多少盆花?

    23、1个文具盒7元,1个书包的价格是文具盒的6倍。买1个书包带40元够吗?

    24、小红有9枚邮票,小华邮票的枚数是她的2倍。小华有多少枚邮票?如果是3倍呢?

    25、李大伯的鱼塘收白鲢4筐,收草鱼的筐数是白鲢的5倍。他收草鱼多少筐?

    26、小红家有5个鸡笼,每个鸡笼可以装8只鸡,能装下41只鸡吗?

    27、小客车能坐9个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6倍。大客车坐了多少人?

    28、学生票5元,成人票价是学生票价的3倍,成人票价是多少元?

    29、柳树有9棵,杨树是柳树的8倍,杨树有多少棵?

    30、二年级田径队有9人,乒乓球队的人数是田径队的3倍。乒乓球队有多少人?

    31、小明家养了21只鸡,7只鹅。鸡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32、大松鼠45颗松果,小松鼠摘了9颗。大松鼠摘的松果颗数是小松鼠的几倍?

    33、每个筐里装4个篮球,9个筐一共有多少个篮球?每队分6个篮球,可以分给几个队?

    34、学校买来27棵树苗,我们把这些树苗栽成9行,平均每行栽几棵?

    35、一个文具盒18元,一根跳绳3元,1本书的价钱刚好可以买7根跳绳。(1)一本书多少钱?

    (2)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一根跳绳的多少倍?

    36、每排8人,站了3排。一共有多少人?如果站成4排,平均每排要站多少人?

    37、有8只小猴,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2倍。大猴有多少只?

    38、一本书有36页,小兵每天看6页。(1)小兵多少天可以看完这本书?

    (2)小方4天看完了这本书,小方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西师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习,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准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它们的特征。

    6、理解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毫米和千米,找规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共6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习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习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习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难点

    本次复习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4.“毫米和千米”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找规律”的复习。

    重点复习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具体复习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习。(1课时)

    开始复习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习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式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2课时)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习。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近似数的复习,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3.“毫米和千米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1课时)

    复习“毫米和千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复习“图形与变换”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4.“解决问题”的复习。(2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班级情况比较好,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说一说解答的思路。如果学生独立看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可先让学生讨论,说明题目所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解答。

    六、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推荐阅读: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第二学期九年级组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中科大厦项目施工总结
    师德心得体会(共五篇)
    16年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1topic3重点知识点eva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