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经济论文 整改措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水流深 时间:2024-07-03 12:57:0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黄翰栋

    【摘要】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德育校本课程具有战略意义。文章结合项目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学校德育课程委员会的运行制度、学校德育课程方案、德育教学内容改进、德育课程评价改进方案、德育课堂实施的反思与提升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刻认识到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实践;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项目”2024年度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014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和使命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革。结合项目学校的实际,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项目学校是国家南沙新区的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创建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

    本研究在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通过科技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以及拓展丰富

    多彩的课外德育教育活动,走出一条“文化引领、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之路。

    在德育校本课程改革实践中,关注提升德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营造“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高品质文化氛围,力求达成把学校建设成为“求知探究之园、科普学习之园、师生成长之园”的意愿,并引导全体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及科技特色教育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为南沙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增添新的内涵。

    二、项目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运行制度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创新。它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权与责,其最有意义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课程管理的重心下移,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在三

    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学校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项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课程委员会,由教导处成员和德育处成员组成。德育课程委员会内设德育课程管理小组、德育课程开发小组、德育课程实施小组,三个小组职责明确,既有具体分工负责,又有共同协作义务。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参加新课改的积极性,我们还吸收一批自愿报名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德育课程委员会,壮大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核心骨干队伍。学校制定了《德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德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三、项目学校课程方案

    制定项目学校德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下原则:一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二要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要面向全体

    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德育三级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一是教学时间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二是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四、努力改进教学内容

    学校德育课程规划必然选择好课程,但“好课程”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课程的发展没有终点,总处在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换言之,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就是更好”。当前,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这只不过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发展中的出现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地区的

    差异和各种相关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因此,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得到解决,在研究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和发展中去解决,这是学校课程规划的一项工作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课程规划就成为必然选择——学校课程规划就是在学校层面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

    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现行教材的灵活使用制定了教学内容改进方案,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①根据“德育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在德育课程中注入时代的主题,如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国际化公民意识教育等;②坚持“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在科学课程中注入德育思想教育,如科学家的哲学观、科学实验的诚信、科学德育素养的培养等;③强化德育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每学期至少10个课时参加学校“义工活动”的体验式学习;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如与周边社区、养老院、医院、儿童中心合作建立德育培养中心;⑤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为主线,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改进课程评价方案

    项目学校在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十分重视评价的功能与作用,课程评价是可以体现学校愿景和评价人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课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关注“校本课程实践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关注课程评价的功能与方式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课程要素,根据课程评价的理论,项目学校制定了课程评价表,见表1。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师)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学习目标到达程度”、“教师对课程的不断完善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关注过程

    评价,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多元评价”;关注教师的效能评价,通过评价提升师生的能力与发展水平。

    六、课程实施的反思与提升

    项目学校的区域德育教育定位,将农村学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特别是德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和实践,是值得各地农村学校借鉴的发展经验,对城市学校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是项目学校发展中,尤其是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可推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模式。

    诚然,在德育新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有效性实施过程中,区域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开发与有效运用,使它成为项目学校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项目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区域资源开发,目前主要在“史地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理化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而且有较大的局限性,从南沙区科技现代化产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的势头来看,为

    德育特色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领域、更为丰富的资源。因此,要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质量。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显示,课程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形成高品质的课程文化,培养学生“成人”、“成事”、“成才”,对于项目学校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特长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除了要进一步开发国家核心学科(语、数、英、政、科)的延伸学习“拓展类校本课程”,还要拓展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与身心成长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项目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是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更新了德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改进

    了德育教与学的方法,落实了德育教育管理与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自主探究、品质课堂”和“自主、灵动、思辨”的课内外学习氛围,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参考文献:

    [1]冯春鸿.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4,(15).[2]王红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4,(7).[3]张文峰.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4,(6).[4]陈立贵.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文教资料,2024,(1).[5]赵锋.立足中学德育课程平台,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24,(19).[6]曾秀瑄.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24,(11).(编辑:易继斌)

    第二篇:校本德育课程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时政课,校班会,学科渗透;

    2、专题课程:请名师、专家讲座;

    3、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

    4、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月、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会活动等;

    5、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五、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2、行为养成教育

    3、道德品质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社会实践教育

    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2、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行统一原则;

    3、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坚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5、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坚持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7、坚持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

    七、各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一)初一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1)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工作;

    2)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 4)进行“五爱”教育、爱校教育、爱家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教育; 5)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教育,6)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2、初一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⑷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2)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 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

    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优良传统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 ⑶安全意识教育; 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

    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⑹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进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中有关对元认知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⑶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⑸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二)初二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初一年级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 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 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 ⑵具有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 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继续加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

    ⑶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与意识的教育; ⑷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⑸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习与基本国情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从孝亲敬老到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教育; ⑶保护环境意识与参与环保行动的教育; ⑷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

    ⑸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⑹爱惜粮食的习惯养成教育;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教育;⑻艰苦奋斗传统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⑵关心心理成长历程,自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进一步了解“元认知”,并把它运用到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中;

    ⑷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正确理解父母亲的关爱,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⑸为人正直,诚实谦虚,发奋进取,戒骄戒躁,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初三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

    ⑷由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⑸有积极要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⑵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 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⑸有自觉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进一步养成与巩固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具有较稳定健康的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情趣等在内的内在性格; ⑶基本形成较稳定的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同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⑷初步具有用正确的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的教育; ⑵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 ⑷国情、家乡情、校情和发展前景与爱校、爱家乡、爱国的教育;

    ⑸共青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与青年进步成长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的知识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五爱”与“五心”教育; 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⑷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优良传统的再教育; ⑸谦虚、诚实,诚恳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⑵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初三的正确学习复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与教育;

    ⑷进一步进行良好的品质养成的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⑸正确判断是非能力的培养与教育。4)毕业教育

    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教育; 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⑶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亲情、友情教育; ⑷“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李旺琴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是衡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参考指标。2024年我校承担了浙江省重点课题《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成长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办学理念、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其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一、确立新的课程理念

    尽管对教师进行了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然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对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思想转变,还处在接受阶段,远没有达到内化的程度。这就必须在认识的源头上下功夫,从而确立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的本质指向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是更为适宜本校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应该是促进本校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承与授受,也包含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合作、开发,获得新的知识。校本课程是为本校学生创设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与提升。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能够获取已有经验,也能生成新的经验。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经验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的体验,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提高能力,升华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校本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环境。在这种具有学校个性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校本课程开发能有力地促使学校管理理念的改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1.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校本课程对教师的定位与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是一致的,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被认为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发展;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应是研究型教师、学习型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师应该是互动型的知识传授者,而不是“填鸭式”。面对新课改的大潮,教师还要学会互相学习、给予孩子更多的赏识、开发更多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老师角色的定位应该也不外乎以上这些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与其他老师、甚至学生相互学习?如何去学习成为一位学习型的老师?又如何去开发新的课程?如果教师缺乏对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又如何才能做到以上那些要求?如果老师不能真正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且按照这些要求来做,那么,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赏识,并且积极引导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将过程和结论用知识传授的方式教给他们,让他们记住。或者说,新课程更强调的是一种体验式的知识获取途径。对于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就更应该如此。

    3.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构建学习化的校园,有浓厚文化特色的校园。只有构建学习化校园,学校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而浓厚的文化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安身之命!何来特色?大一统的国家课程设置,导致千校一面,何言特色?只有所有权归学校的校本课程才可能成为特色之源!可以说特色源于此、寓于此、生于此!从这一点来说,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存在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评估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学有余力而又有兴趣的学生,在学科领域有更深入的学习机会,我校近几年开设了校本课程:《永康民间艺术》、《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化学》、《Walking close to Yongkang(走进永康)》、《浙中古村落------厚吴》等。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校这年前就组建了如邹风文学社、合唱团、英语角、舞蹈队、乒乓球队、网页制作工作室等社团。学校对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各种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各种社团活动比较感兴趣,普遍反映较好,学生是普遍满意的。学校认为,虽然这几年开设的校本课程仅仅是作一个尝试,但实践证明,几年前已经开设的校本课程是符合学生需要的,贴了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和社团的正常活动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的需要

    我校坚持以最好的教育是能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让学生的个性有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未来能持续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最近二年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诠释》(又名《明珠校训与中华传统文化》)从人文熏陶、道德情感培植为切入口来进行“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德育课程开发,教材以明珠学校的校训“崇德、好学、健体、创新”为纲,对120条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进行诠释,解说明珠学校的校训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实践校训,不断提高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发展生命意义的地方,是学生和教师展示才华的地方,是学生和教师追求幸福的地方,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如何有效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并激发他们主动、敏捷、负责及创新服务的热忱,是学校必须应对的课题。我校研究的省重点课题《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成长研究》在学习国内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以往的办学经验和教训,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的过程中,着力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从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能力的提高(包括教学能力、课程能力、研究能力、角色调适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专业情意的健全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在职培训、伙伴关系、资源支撑、学生参与、学校文化”五个方面支撑的“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成长模式”。

    三、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需要评估,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为:尊重个性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发展目标

    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主动学习,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教师发展目标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个性特长,从而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学校发展目标

    在扎实、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八中特色的校本课程,整理、开发出一批校本课程的教学成果,逐步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促进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一)优化管理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成立由校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2.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教务处负责任务与意见的上通下达;教科室负责对教师校本课程的校本培训,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总务处负责场地的安排和相关设备的配置;年级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工作;教研组负责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检查、反馈和评估等教学工作。具体的管理网络为:

    校长(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授课教师。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对教师的培训应立足于校本培训,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

    (二)实施程序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重视课程方向的建构,又要重视过程性建构;既要重视预成性课程,又要重视生成性课程;既要重视综合性,又要重视特色性;既要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又要重视课程深层的研究性。惟有如此,校本课程才能和学生成长的需求相一致,也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校内,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特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经历情景分析——确定目标——编制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价的信息加工与反馈过程。每一次循环的终点,都是下一轮循环的起点,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情景分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和起点。校本课程开发者对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师资情况、学生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对学校内外诸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确定课程的基本走向和目标。校本课程的主题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进行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环节。校本课程方案的编制,应该在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

    (三)课程评价

    1.对课程开发教师的评价

    强调“多元化评价”,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学校领导评价的“一言堂”,把教师、学生、家长都加入到评价主体的行列中去。校本课程开发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我校对教师的评价已从教学成绩为主,以领导的评价为主,转变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意识与观念的变为主,由领导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及教师之间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综合评价,把评价的关注点多样化,把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转化为多样化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及人生观、价值观评价,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注重过程评价,把面向“过去”、面向“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面对“来来发展” 的评价,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不让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个性化泯灭在抽象的数据中。

    随着我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现正在积极争创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力争把学校建设成有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科研兴校道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发展战略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篇:“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德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德育的开展,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会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开展德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德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学科渗透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自主管理系列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殿堂。

    三、课程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四、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五个单元:“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学科渗透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自主管理系列”。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五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文明道德”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孩子。

    3、“学科渗透”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4、“社会实践”

    进行社区活动,在社会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孩子。

    5、“自主管理”

    时刻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约束自己,无论在校、在家、在社会都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五、课程的实施:

    我们的初步设想本课程在课改实验年段(一年段)预先开设,再向全校铺开,五个单元交叉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是以“文明礼貌”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德育”的主题。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再向社会推进,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德育,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1)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3)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4)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

    六、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七、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补充说明:

    一、课程实施效果设想:

    1、教材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教材。

    2、全面开设德育课程,逐步推向其它年级。

    3、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改善,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听到声声亲切的问候,感受浓浓的文明景象,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4、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课程生命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持久的生命力。

    2、评价体系问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问题,如何做到定性与量化的统一,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统一,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统一。

    3、由于班级班容大,学生数多,要组织社交体验难度较大。

    4、师资配置问题:教师手头的事情太多太杂,而他们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无法对该课程作出更多的研究,如设专职教师,教师的编制又有限制,而且教师们又担心职称的评定问题。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交流材料

    崇贤仰圣 继往开来

    —邹城市孟子小学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开发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自2024年10月起,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满足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开发了由《孟子成语》、《孟子名言》、《孟子章句》组成的《走进孟子》校本课程。该课程是我们充分依托邹城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在广泛听取了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后,几经修改、完善,在二00八年寒假编写完成,并且在当年二月进入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形成、内容、实施、收获等情况作简要回顾。

    一、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形成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大师,其“仁、义、礼、智”及“孝、悌、忠、信”的理念,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孟子小学毗邻孟庙、孟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其健全人格具有较强的地理人文优势,孟子文化广场、邹城市博物馆、孟府习儒馆的建立,营造了弘扬国学的浓厚氛围。本着“走进孟子、融入本土、感悟经典、陶冶性情”这一理念。我们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邹城市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实施意见,学校决定充分发挥邹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开发一门以诵读与践行为主的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我们成立了《走进孟子》校本课程采编组,多次召开校本课程采编人员会议,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等途径,搜集孟子及其文化思想的相关资料,以课程新编的方式编写了校本课程《走进孟子》。

    二、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内容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旨在通过让学生走进孟子,充分了解孟子,感悟经典,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同时直面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了较好地体现校本课程的结构性、一致性、完整性和适应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们编制了《孟子成语》、《孟子名言》、《孟子章句》三本教材。我们坚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出发,遵循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孟子成语》以大字排版,拼音标注,并配以卡通彩图,适于低段学生阅读。每本教材每一主题都以“原文”、“译文”、“新知”、“践行”的板块呈现。“新知”部分收集了能体现原文精髓的近现代名人轶事,加深对原文的感知;“践行”部分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学生活动,学生知行合一,加大了品格培养的力度。由于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始终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课程开发理念,充分挖掘、利用了家乡丰富人文历史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凸现了学校“文化孟小、文明孟小、和谐孟小、美丽孟小”这一特色学校整体目标,成了学校的“品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欢迎。

    三、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实践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在我校一至六年级中使用,每周一课时,由学校教导处统一排进各班课程表,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兼任。期初由学校教导处、德育室对任课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培训,指导协助做好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由校本课程教研组具体开展针对校本教材课程的教研活动。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

    (一)课程教学的活动化。

    “就校本课程类型而言,这些课程主要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做事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应体现活动化,让学生参与到一个个主题活动中来,这符合新形势下课程实施的新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构建模式。在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教学中,利用班队会、早读后二十分钟等时间进行诵读,并对难句、警句适时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孟子文化的整体感知。通过在教室内张贴孟子故事简笔画、孟子名言条幅营造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文化氛围,夯实了“知孟、学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了孟子“大丈夫”人格内涵;校本教材分年级、分层次地整体推进,使孟子经典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力抓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孟府、孟庙,三迁碑前聆听孟子幼时故事;穿越千年和亚圣对话;演绎情景剧、文学采风、充当小导游等活动的开展,使文明礼仪、和谐仁爱思想入心入脑,如影随行。

    (二)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始终贯彻多元评价的策略。对于学生在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我们着重从态度习惯、能力成果两大方面,采用自评与互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具体为:每一主题要根据目标要求对每位学生给予星级评定,期末根据本学期所有主题总的星级情况给予“积极参与”、“参与”两个等次级别。对于那些未达到“参与”要求的学生给予延缓评价,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另外,对于某些主题,我们还请家长、社区人员进行评价,从而真正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个目标。

    四、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收获

    1.对学生而言,通过两年多的孟子文化进课堂、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砺,明志、厚德、尚美、向善的素养进一步提高。诚实守信、敬老爱幼、自尊自强的行为已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2.对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和“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在教师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活动课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师生关系上,课架起了师生间的桥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伙伴,协作的朋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浓厚;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3.对学校而言----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的校本教材已初成体系,校本课程的实施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在编写过程中亦积累了不少校本教材的开发的经验;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教学“先进”,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突出。

    五、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反思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实施以来,给社会、老师、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长们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的理想课程;老师们觉得这是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命课程;学生们反映这是充满快乐、增长见识、抒发情怀的欢乐课程。但我们并没有就此陶醉,因为我们清醒地知道:校本课程是探索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存在的不足:

    1、个别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要进一步加强对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修改、完善,使目标的确定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3、要进一步加强对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管理和评价,使我们的课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是一种可以因校制宜的课程,是校有、校治、校享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需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尝试、深入、逐步完善阶段,更具体深入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道路会更加宽阔,我们的改革也必将取得成功。

    2024-3-9



    推荐阅读: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2024年秋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24秋园务计划
    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挂职培训总结学上海之长五篇范文
    荣华乡中心小学2024年上期德育工作总结
    上一篇:2024秋园务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