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施工合同 礼仪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里花落 时间:2024-09-03 22:58:5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位于中国泵都-湖南,本厂成立于2024年,专业生产砼泵的S管及料斗配件,是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外协配套指定点。配套的厂家有三

    一、中联、大象、采矿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如:S管、镀铬套、大小轴承座、端面套、端面轴承、出料口、搅拌轴承座、搅拌轴、搅拌叶片、摇臂、过渡套等配件。

    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和生产成本我厂在2024年投资一个镀铬车间,和辉光离子淡化车间。可根据客户定做非标配件,也承接镀铬件加工。我厂有专业的生产设备及一流的技术人员,欢迎广大客户及业内人士实地考察和指点。专业生产经营及研发自主产品为一体的私营企业,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公司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信念,狠抓内部管理及售后服务,注重科技进步,研究并开发了具有领先水平的新一代产品,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多年来连续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及 “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一贯宗旨,使自身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和好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三民建筑机械始终遵循“质量第一,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快捷的供货。无论您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迅捷优良的服务。

    公司的宗旨: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用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售后服务,来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欢迎各界新老客户光临惠顾我公司!洽谈合作,交流经验,指导工作,我们将以优质的产品 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回报社会。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城市

    省份

    国家/地区

    邮编

    联系人(部门)

    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石马山马家境村 娄底市 湖南省 中国 417100 陈锦上 先生***

    第二篇:湖南涟源天堂李氏祠堂

    天堂李氏

    始迁祖应祥公,号法雷,行千郎,元授指挥使,宋末避完颜之乱由江西安福县南门迁湘乡托山铁矢荡,不数传而家天堂,衍为莹、芳、鉴、琼、茂、高六支。宗祠在天堂,建于清嘉庆间。族谱始修于咸丰11年(1861),光绪5年(1879)二修,光绪25年(1899)三修。族人分布于湘乡、宁乡、安化、武冈及湖北、四川等地。至1949年,已传20余代。派词:应世仕友必,福德兴文思,元良国朝时,逢时照盛名,代纪传扬久,忠厚启家庭,仁义存心性,由行定克成。

    图为: 涟源新禾际公祠堂

    西平忠武王晟,字良器生旗明皇开元十五年丁卯年,初徒京兆后徒金陵,封西平郡王,配五妃生十五子,十子宪字章武,吴地陇西李氏,遂为名门望族,子孙繁衍。支分派别。历世相承。代不乏人,至宋季迁楚者亦众,我天堂李氏始祖宋末辟完颜乱由吴徒湘是也。始祖应祥公。元授指挥使。号法雷行千郎,配梁氏三娘,派语,应世仕友必,福德兴文思。元良国朝时,逢天照盛名,代纪传扬久。忠厚启家庭。仁义存心性,由行定克成。

    第三篇: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第三稿)

    笔者按:最近,笔者在三亚重新认真研究了《江西白沙梁氏族谱》,又有了一些新发现,故对此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现重新发表,供各位宗亲参考。

    今年10月30日,吉水梁氏文化研究会和同宗的广西玉林梁氏文化研究会来涟源寻亲,并带来了他们精心收藏的江西白沙梁氏祖先留下的珍贵老谱,使我们有幸亲眼目睹曾任北宋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的涟源梁氏先祖——江西泰和叔山公梁崈于宋治平四年(1068年)丁未中秋亲笔所写,保存了950年的《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原稿。文中对我们安定族南下迁蜀,自蜀迁楚、迁赣做了详细叙述。这是至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对涟源梁氏祖先入湘之前迁徙活动最久远、最全面、最清晰、最可信的记载。

    在唐末、五代十国及宋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各家族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到宋代时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这篇宋代祖先写的原文,实属不易,万分珍贵。

    我们通过认真仔细拜读、研究叔山公留下的珍贵墨宝,以及从他开始主持,历经几十代先人精心编撰,前后进行了十三次重修完善的江西白沙梁氏老谱,对照分析涟源梁氏家谱,查清了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以下简称三衙冲梁氏)和观山、洞上梁氏六族千百年来许多一直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为我们将来七修家谱,认祖归宗,继承家族优秀文化,弘扬光大优良的美德家风,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一、涟源梁氏祖地——江西白沙梁氏的脉系源流

    根据叔山公梁崈的记载,江西白沙梁氏的远祖源于四川。

    (一)安定族南下迁蜀始祖是梁睿(531-595年),西北安定人氏,北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年)官拜行军元帅,奉隋文帝杨坚命讨王谦于蜀大胜,被任命为益州都统,总管镇蜀,雄踞西南。于是,他的子孙后代便定居于邛州依政县(今四川邛崃市)。

    (二)自蜀迁楚始祖是梁震,被江西白沙梁氏奉为开基一世祖。据考证震公生于公元863年,邛州依政人,是梁睿的14世孙,唐昭宗朝(889--904期间)进士。后梁代唐后,震公不愿为后梁效力,回归四川家乡,途经江陵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强行把他留下。但震公不愿接受高季兴的官职,始终仅做其白衣谋士,自称“前进士”。高季兴死后,震公隐退,自号“荆台隐士”,留居于湖北监利西角二十里土洲。

    至南唐元宗保大年间((943--957年),高季兴的孙子,南平王高保融派使者去四川将梁震之子梁谊接到监利土洲,命他在家侍养梁震。

    宋太祖乾德年初(963年),谊之子迥(927-?)字公远,被太祖任命为福州防御使,后镇潭州(现长沙);宋初开宝年间(968--976年)从曹彬伐南唐;太宗太平兴国初(约976年)任尚书郎,管理泉州军府事,后提点淮西路刑狱。迥公晚年被子梁鼎迎奉吉州就养,定居西昌(今泰和县)龙州江华亭。迥公娶梁震得意门生,南平王首辅大臣孙光宪的女儿,陵州贵平县(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北)孙氏为妻,生男二:长名鼎,字元铉;次名顾,字元瞻。梁顾为通州江华主簿,太宗朝升任大理评事,知安福县事,后受父命,仍归长沙故地,续迁居举山。

    (三)迁赣始祖是梁鼎(955-?),字元铉,宋淳化中(约公元992年)为殿中丞,后任江西吉州刺史。仁宗庆历间(1041—1048),朋党之祸竞起,殿丞公遂挈其子若孙悉南徙趋吉郡以避害,居于西昌龙州江华亭。鼎公娶江陵东郭氏,生男三:长穆,字德昭,仕至韶州郡守,居庐陵良潭白沙(现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白沙村);次稽,字知古,仕至秘书省校书郎、中书堂后录事,迁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其子叔山公即为“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作者,曾任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幼程,字可式,仕台州司理,徙龙泉(现江西遂川)上七,其幼男申甫赘庐陵良潭白沙。

    二、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的关系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同宗,均源于江西西昌(现泰和县),主要证据有以下三点:

    (一)先祖世系源流相同。“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和“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世系的记载,与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族谱中迁湘前的世系完全一致,都是白沙梁氏一世祖震公至四世祖鼎公的后裔。

    (二)江西先祖名讳相同。涟源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先祖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字学张),禄(学张)生辉义(字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字仕宽),宇顶(仕宽)生顺龙……” 此记载虽然与叔山公所撰“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中叙述的父子关系有误,但叔山、学张、行之、仕宽等江西白沙梁氏先祖名讳和世系却完全相同,丝毫不差。

    (三)家谱传代辈字相同。“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稽公六世孙梁子祥(名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天字辈,孙子梁宗伯是宗字辈,曾孙梁国材、国瑞、国远等是国字辈。根据涟源三衙冲梁氏家谱记载,由赣迁湘始祖隆公,字天徵,是天字辈;家谱虽未记载三衙冲梁氏始祖太义公有含国字的名字,但太义公的哥哥叫梁国瑞、弟弟叫梁国灵,可以推断,太义公应该有一个含国字的名字,可能是因为遗漏或疏忽,没有记录下来。现在只有经公辈字没有对上,隆公(天徵)的儿子按班辈,应该是宗字辈。据分析,可能由于太义公后来的孙子也属宗字辈(宗显、宗仁、宗美、宗礼),涟源梁氏在清乾隆年间初修家谱时,有可能是为了避讳,便将宗经公改为经公了。

    由此可见,隆公(天徵)、经公、太义公(国字辈)正好对应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上的天锡、宗伯和国材等,世系年代也相符,分别是康公的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世孙,由于古代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互不通气,未载入江西白沙梁氏家谱而失考,致使宗亲失散了八百多年。

    三、现涟源梁氏世系源流中需要重新考证的几个问题

    对照江西白沙梁氏老谱,现在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的家谱仍存在以下几个疑点,需要重新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加以考证、澄清。

    (一)叔山公不是穆公之子

    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学张),禄(学张)生辉义(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仕宽),宇顶(仕宽)……至迁湘始祖世机公。” 但是,叔山公在《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中明确写道:“白沙吾父七秘校(稽公)迁同邑高行乡冶坑西塘是也。因念西塘一派,自吾父徙此,至吾之子孙又三世矣。” 白沙梁氏在1804年九修族谱时所写的谱序也记载:“知古公生大理评事叔山公;叔山公评事生天长令学张公;天长令生蒲州佥判行之公;佥判生仕齐、仕宽等六公。” 很明显,叔山公不是穆公的儿子,而是稽公的儿子。因此,观山、洞上梁氏很可能不是叔山公的后代。由于观山、洞上两族当年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错记了先祖,历代后人照抄照搬,一直将此错误延续了三百多年,直至今天。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清楚地记载了,穆公的十二世孙世机公迁湘前的世系情况。该谱记载,穆公生哲,哲生广,广生铉七,铉七生远岗,远岗生吉因,吉因迁吉水,后代失考。观山、洞上两族有可能就是吉因的后裔。吉因在外辗转迁移,七传至世机公。世机公的前辈最后定居于吉安府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世机公又于明洪武十年举家由此地迁居湖南湘乡迪坑。

    当然,上面所讲的世机公与江西前辈关系,目前还只是笔者根据江西老谱所做的推测。也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观山、洞上两族最初修家谱时,仅是将叔山公的父亲搞错了。该两族确是叔山公后裔,但江西先祖是梁鼎的次子梁稽,而不是长子梁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目前还未查到直接证据,需要到江西做进一步详细调查考证,查清族谱上记载的世机公迁湘前居住的“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现在是什么地方,当地有没有族亲、老谱等问题。

    (二)涟源三衙冲梁氏可能是江西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公的后代

    据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六世祖叔山公(笔者注:大约于公元1000年前后)随父亲知古公,由庐陵良潭白沙迁徙到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定居下来。八世祖行之公(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40年前后)曾任陕西蒲州佥判(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生有六个儿子。他的次子九世祖仕宽,号公量(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60年前后),大约在政和二年((1112年)左右,因带领乡勇帮助朝廷剿灭农民起义(家谱记载是剿灭李元砺,年代不符,待考证),立下大功,被朝廷封为安徽东部的濠州定远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于是迁居安徽定远县。家谱上称他为“吾乡别迁之祖”,在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中,我们没有查到关于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名字和记载。根据白沙谱序的描述,笔者推测隆公(天徵)很可能就是上面所叙述的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的孙子。理由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错记的世机公迁湘前的江西老家世系情况,很可能就是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江西先人世系。据涟源梁氏族谱记载,乾隆十九年(1756年),涟源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筹备合修家谱时,曾派人到江西泰和专门寻访族亲,现在族谱上所刊载的历代源流,大多来之于当年在江西泰和搜集的资料。由于古时的交通和信息传递都非常落后,搜集资料完全靠手抄、脑记、口传。可能由于涟源六族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张冠李戴,误将稽公后代隆公(天徵)的世系,错记到穆公后代世机公的身上。

    二是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记录的江西先人世系情况说:“仕宽,配罗氏,子二,长顺龙、次顺凤。” 白沙梁氏家谱却记载仕宽公娶妻高氏,只有一子梁榉(字子祥),生卒情况都不详。同时,家谱对仕宽公迁居定远后的情况记载更是十分模糊,仅说仕宽公死后,“其子榉以申甫不继,随母高氏复居白沙(庐陵良潭白沙),占籍为庐陵人,与冶坑(高行乡冶坑西塘)分派……” 笔者分析推测,仕宽公因官迁濠州定远县时,年龄大约已五十岁开外,在冶坑西塘早已娶妻罗氏,生有顺龙、顺凤二子;可能定居濠州定远县后,又续弦娶妻高氏,生下儿子梁榉(字子祥)。仕宽公去世时,儿子梁榉年纪还很小,后因六世祖申甫后继无人,便由母亲高氏携带迁往庐陵,去继承申甫遗产,从此定居白沙。家谱还记载,当时 “白沙与冶坑数十岁少相通”,兄弟之间没有来往,可能彼此都不知对方的存在。于是,梁榉(字子祥)后代在修撰白沙梁氏家谱时,没有将冶坑的顺龙、顺凤二公收入家谱。照此推测,迁湘世祖隆公(天徵)可能是顺龙公的儿子,与白沙家谱中记载的子祥公(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同祖父堂兄弟。

    (三)涟源三衙冲梁氏迁湘始祖隆公是太义公的祖父

    涟源三衙冲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四族在乾隆十九年(1756年)初修家谱时,迁湘始祖隆公至涟源开基始祖太义公之间仅隔一代,是祖孙关系。清道光元年(1821年),时任安福县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六甲举人梁治达(1793-1865年),号菉庄,被族人邀请参与二修四族家谱。菉庄公根据先人留下的一些墨稿资料,认为隆公至太义公之间不是仅隔一代,而是六代。他在未经严格考证的情况下,要求重修族谱时添加上。由于当时兵荒马乱,中途耽搁,当在外做官的菉庄公将他的意见写信寄到家乡时,四族二修的家谱已经印完。所以,在同治十一年三修家谱时,按照菉庄公遗稿,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了五代先祖。

    增加五代先祖后,隆公的生辰年月就产生了矛盾。乾隆38年(1773年)和道光元年(1821年)所编撰的一、二修祖谱中均记载,隆公系“南宋高宗朝进士,绍兴27年(1157年)迁湘。” 三修家谱时,为了适应增加这五代先祖的需要,便修改成“隆公系五代进士,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迁湘” 前后差了近200年。对此,后辈意见一直有争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异议:

    一是世系传代的时间。按照史料记载,五十九世祖梁震公出生于公元863年,如果万隆公是宋太祖建龙元年(公元960年)举家迁湘,与梁震公出生时间只差97年。按照三修以后的现谱(以下简称现谱)的记载,传了六代,每传一代平均历时才16年,就是代代都是长子(何况并非如此),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先辈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现谱,隆公是鼎公的重孙。但据《宋史》记载,鼎公是公元955年所生,建龙元年(公元960年)时才5岁,当时不要说隆公,就是鼎公的儿子稽公应还远未出生,怎么可能举家迁湘。

    三是太义公的出生时间。太义公是涟源安定梁氏开基始祖。家谱对太义公之后世系中的诸位前辈生平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是公认准确、没有任何争议的。如果隆公是绍兴27年(1157年)举家由泰和迁湘,说明隆公是率子孙三代全家迁徙,符合族谱关于 “举家”的描述。现谱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后,迁湘时间改成公元960年,到太义公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初十日,定居安化大木山三衙冲(今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先后历时217年,难以令人置信。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先祖是很难站住脚的。首先,从江西谱中可以清楚查到,隆公属于天字辈;太义公属于国字辈,证明他们确是祖孙关系。其二,根据江西老谱记载,很可能是隆公(天徵)祖父的白沙九世祖仕宽,其有文字记录的社会活动都是北宋末年,其孙子不可能是北宋初年人氏。其三,白沙家谱记载从一世祖梁震公到天字辈的十一世隆公(天徵),下传了十代(不是涟源梁氏新谱所记的六代),历时约294年,平均约 30年一代,完全符合我国汉族历代世系正常传代年数。所以,隆公是太义公祖父的记载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四、总结

    经过以上的综合分析研究,笔者初步将涟源与白沙的世系排列如下,供宗亲参考:

    —穆(良潭白沙,庐陵之始)-哲-广-铉七-远岗-吉因—七传至世机公

    震—宜--迥—鼎 —稽(冶坑西塘,泰和之始)--叔山—学张(福)—行之(海)--仕宽--

    —程(龙泉上七,龙泉之始)--从甫—-七传至湖南忠泰公

    行之—-—仕宽—-顺龙—------天徵(隆)—-经—---太义(涟源梁氏)

    —子祥(榉)---天锡——----宗伯——国材(白沙梁氏)

    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虽然为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搞清千百年来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我们在这个老谱中,毕竟没有查到涟源梁氏迁湘始祖隆公、世机公的名字,许多新想法、新论点主要还是来源于分析推测,缺乏直接的证据,需要实际到泰和、吉安祖地,做进一步仔细调查考证,查找第一手依据,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真正达到经得起时间推敲、历史考验,对后代子孙认真负责之目标。

    第四篇:湖南涟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调研报告

    湖南涟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调研报告

    作者:湖南省涟源市农机局 李石麟 彭海波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市城镇化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日趋重要。为此,我局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现状

    全市现有人口113万,农业人口96万,农业劳动人口61.2万,农业从业人口54.94万。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2.89万,工业从业人员5.4万,建筑业从业人员5.16万,其他行业11.49万。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65%以上。二是劳动技能差,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掌握专业技能。三是就业观念淡薄,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现状。四是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吃苦耐劳与奋发向上的精神。五是缺乏工作纪律和敬业精神。农村劳动力的这些结构性特点,产生的后果是:

    一、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的都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靠体力和时间换取报酬;二是耗时长、收入低的劳动,导致大部分农民工越来越不愿背井离乡去打工,也是沿海城市出现用工荒的一个原因。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影响就业心理,产生恶性循环,影响社会稳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实现转移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机构与培训需求不适应。我市目前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校和机构有公办的,也有许多社会力量创办的培训学校和机构,经调研绝大多数的培训学校和机构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都非常薄弱,有点甚至根本没有办学的资质和条件,尤其许多乡镇的培训机构和学校都是临时为了完成任务而粗略设置的。鉴于以上情况,广大参加培训的学员既使参加了学习培训,也很难学到真正实用的技能。而迫于我市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目标管理任务的完成,近几年以来所实施的培训基本是当成目标任务来完成的,很难把国家的惠民培训政策和资金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所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加大对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成为解决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必要条件。

    (二)培训方向不切实际。现在农村绝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常年在家的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及临时的帮工等工作,而现已外出务工的农民再临时回乡参加技能培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现在的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就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培训对象,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像就是现留守在农村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主要的培训专业也应趋向农业生产的技能培训,如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的操作和作业运输等方面的专业,整合培训资源及资金,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农民就地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三)培训资金过于分散。经过几年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和资金的运作模式,感到培训的专业涉及面太广,培训的人数太多,而人均补贴资金标准太低,农民真正要在1一2个月的时间里掌握1一2门专业技能是比较困难的,人平补贴资金标准较低,大大挫伤了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针对以上情况,需要挑选出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培训专业,整合一切培训资源,提高补贴标准,切实做好技能培训,让农民扎扎实实掌握1一2门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对策

    (一)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五是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夥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六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切实加强农民的就业心理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面临著各种困惑和迷茫,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巨大的生活压力,都使农民在就业过程中承受著较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择业心理的疏导和调适,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

    (三)创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省、市、县、乡五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要加强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四)设立农民培训专项经费。设立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政府不仅要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要著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和技能培训,建立起各种培训机构,市场为导向设定培训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能够用法律知识保障自己的权益。另外,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加强培训保障。要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培训。教育部门也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实施。对于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使其适应从业岗位,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各类企业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五)逐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农民转移就业後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根据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首先要设法解决生命之忧,引导用工单位将城镇工伤保险覆盖全体农民工,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其次是医疗保险,对于进城就业比较稳定的农民工,可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主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第三,研究并解决农民工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以及退出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养老金权益保障问题。

    第五篇:三民工作总结

    赛图拉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工作总结

    赛图拉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在县“三民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安排下赛图拉镇驻村组以最好的状态积极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现将三民工作活动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皮山县赛图拉镇于2024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皮山县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南部,西接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南与印度控制克什米尔接壤,东南与和田县毗邻,是新疆通往西藏的主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是通往边界线的重要咽喉要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镇政府设在新藏线219国道364公里处(三十里营房处),海拔3780米,距皮山县城444公里。全镇总面积825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8公里。是典型的高原边境乡镇。

    全镇现有常住农村户口96户336人,主要为柯尔克孜族,以放牧为生。我镇草场面积达 36.4万亩,有牲畜8058头(只)(其中:牦牛252头、牛17头、羊7300只、骆驼84峰、马45匹、驴360头),人均占畜24头(只),2024年人均收入4300元。

    赛图拉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共有13人,分别于2024年3月、7月进行了换届选举。镇政府核定行政编制28个,现有干部26人(其中2名为党校事业编、2名为劳保所事业

    编),其他站所单位还没有成立。全镇有党员37名(其中牧民党员19名),团员34名,四老人员1名。现有1个行政村,3个村民小组。学生66名,其中中学生25名,山上17名,山下8名(其中3名在克拉玛依上学);小学生33名,山上23名,山下 10名;学前班8名,山上4名,山下4名。

    境内驻地部队有皮山综合仓库、边防十三团前指、南疆军区协调指挥部、兰州军区通讯第六总站、训练基地、兵站、电子对抗营、解放军十八医院医疗站、工兵团、飞机养护大队等十个军事单位约5000人。有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神仙湾哨所(海拔5380米)。

    赛图拉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锰、金、钼、铅、锌、玉等44个矿种,因交通等自然条件原因,没有进行规模化开采。目前有14个探矿权矿点,已开采的有2个矿点。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古老的赛图拉哨所遗址、康西瓦烈士陵园、中印战争遗址、战地医院遗址等名胜古迹。

    全镇有个体工商户35家300余人。主要从事餐饮、住宿、车辆维修。

    二、工作组安置情况。因我组驻村点为距县城较远的色热克柯尔村,在住房及生活方面,均有镇党委、政府安排解决,居住在三十里营房干部宿舍。在工作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为我组安排了办公场所,并配备了桌椅、板凳等办公设备。此外,镇党委、政府也在第一时间为我组提供了电脑等办公设备,为我组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更好的服务群众提供了强有力地硬件设备。

    二、学习宣传情况。在赛图拉镇领导的组织下,我组结合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进行学习宣传各类政策。一是学习宣传赛图拉镇色热克柯尔村基本情况及2024年发展思路、镇信访工作、镇日常生活安全注意事项、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合作医疗、养老、就业、残疾人相关政策解读、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安居富民等相关政策。二是组织赛图拉镇色热克柯尔村村支部书记、妇女主任等村队工作人员召开赛图拉镇驻村组驻村工作安排会议,会议主要对色热克柯尔村具体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走访入户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三是落实下派定点帮扶工作队日常值班和个人安全防范必备装备的配备;完善各项制度,做好防范工作以及加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信息报送工作的注意事项。四是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等内容。

    三、走街串户、了解民情。

    我们利用中午、晚上时间到村民家中了解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问寒问暖。通过了解村情民意,与村党员、“四老人员”、群众代表召开座谈,我得到了村民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一)建议修建一所卫生院;

    (二)建议修建村委会办公场所;

    (三)建议修建畜牧兽医站;

    (四)建议修建一所文化站或文化室;

    (五)希望解决桑珠水库下面的480亩地,保证牧民最基本的生活

    来源;

    (六)希望修建一条赛图拉镇到康克尔乡的公路和赛图拉着呢去牧民家的公路;

    (七)希望修建几座桥梁,方便牧民出现;

    (八)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不团结现象;

    (九)部分牧民年龄虽然到了60周岁,但是养老金没有享受。截止到目前,我组已完成色热克柯尔村的整体入户走访工作,色热克柯尔村户籍登记在册总户数96户,总人口336人;村队党员总数43人;2024年村集体收入数为1.5万元;村队贫困人口人共计336人;残疾人口数3人;农村“四老人员”1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50人;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24人;牧民已在赛图拉镇镇安居富民房居住户数47户。

    四、不辞劳苦、做些实事。

    这七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协同十八医疗站为困难户、老党员、牧民及个人工商户义务巡诊、送药治病226人次,接待村民10余次,协调解决纠纷4件,家庭纠纷0件,提供法律咨询40余次,还积极发动游客(广东爱心联盟自驾游)为村特困群众举行捐赠仪式,募捐6000元。为色热克柯尔村学生发放交通补助费、慰问金21200元。对村困难群众、困难党员、三老人员进行了慰问,发放3000元。村民业余生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驻村工作组同赛图拉镇党委、政府协调驻地不对在节假日期间多次举行农牧民篮球赛,并为获胜的一方发放奖金1000元,在护士节期间还走访慰问了三

    十里营房十八医疗站护士,发放了新疆特产(红枣、核桃等干果)、慰问金2024元。

    工作组还致力帮助色热克柯尔村搞好环境建设,整治村容、美化村貌。一是帮助色热克柯尔村进行美化绿化,在安居富民房门前进行清理、填土、植树造林,并打扫村内卫生,使村容村貌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提高了环境意识,逐步增加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在三十里营房道路崎岖、小溪遍布的山区,积极协调镇党委政府及在村民伊萨克〃奥斯曼的帮助下筹资40余万元,在牧民的义务劳动下,修建了2座便民桥,解决了孩子读书行路难的问题。



    推荐阅读:
    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职位名称 劳动人事保卫处处长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小编整理)
    《电子商务创业计划书》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