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祝酒词 机关行政公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5篇]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起云涌 时间:2024-06-30 03:05:5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感悟:

    道德经开篇,“论道”,道不可诉说,不可轻言;“论名”,不可诉说,难以表达。所以只能从“有”和“无”中体悟。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就像黑暗与光明,成功与是失败,生与死,水与火,都是阴与阳。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命运双生子,相生相克,就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促进的。

    而”道”,是万物奥妙的汇总。是不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理工农商文?这些在道之中,让我想起哲学某个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说起来就是形而上的哲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读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指导任何的学科。

    思考:既然道不可言状,那如何体悟?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感悟《道德经》,修身养性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当数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几点。

    体会《道德经》,主要也就是体味老子的“道”,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安邦治国。先说安邦治国。《道德经》中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经》还说:“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平,国运昌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学习其中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道德经》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载的修道之法,多为老子自身的体验,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从确立目标,到调心、调气,排除干扰,正确把握各种功境,最后完成与道,真理相合,无所不及。普通人顺着老子修身养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文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还有更高深的“道”是我们未能理解的。所以,不应该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不断地加以认识。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相通的。但是这种发展应该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的,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学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准则,或者说榜样。“上善若水”——他说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污浊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这个句子详细地指出了人应该效法水怎样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应效仿水的沉静没有物欲。人类应该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价的束缚。并不是说一点物欲都没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贪图,不强求。身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标准,审视自己的心灵。除此,还应效法水的仁爱之情,带着一颗不求回报的心真诚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还要效仿水的诚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于把握时机。

    在第四十六章里,老子提出“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会变成坏事的开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样的智者说,祸和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发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这是由于人们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祸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乐,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应居安思危,因为灾祸随时可能降临。同样,面对不愉快、灾难也不必绝望,因为灾祸背后常倚伏着幸福。但福祸谁都不能说得很准确,所以到最后还不如和谐地去面对一切,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地思考问题,这样自然就产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这种平常心会带给我们和谐以及待人的宽容心。

    除开这几点,《道德经》中还蕴含了许多的生活哲理。尽管道家思想在几千年来不断丰富与发展,但老子的修身养性学说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动摇。《道德经》的内容不仅是人类修道的最好典范,而且是人类由平庸、卑微走向伟大、神圣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处世、安邦治国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弘扬它,不仅对修身养性,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地审视宇宙、社会历史、自然万物的前提下重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理想,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第二篇:《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

    学号:201106750049姓名:程霄黄冈班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第三篇:《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荐下,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只有认真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者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

    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得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我们还要把“无为”思想用在待人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内心愉悦、快乐工作。

    第四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第一章:道玄

    本章提出了“道”的概念(论道)

    中心句:道指的是宇宙万物间存在的本源与实质,“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重点句

    1.真正的得道之人清静无为,生活简朴却能满足,不以施舍者自居其功,自己贞正也能让他人贞正。

    2.孔子是通过钻研“礼、仁义”和制度教化来寻求天道的含义,而老子是从阴阳二气的变化之中来寻求。而寻求“道”,重点在于内心的感悟。课外延伸: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

    第二章:阴阳、无为

    本章阐释了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论道)

    中心句:事物的两方面是相互存在、对立统一的。重点句

    1.“无为”之道方法论:任由世间万物振兴却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不据为已有,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功成名就也不居功自傲。

    2.处世柔和达练,一切顺应自然,不强求功名。只看到美与善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课外延伸:作为君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作为准则来教化臣民,才能让国家得到根本的治理。(治世)

    第三章:兼德

    本章提出控制欲望的方法(修身)

    中心句:我们成才需要德才兼备,随时随刻净化自己的内心。

    重点句:方法就是不标榜奇异的才能,并且净化人民的内心,满足百姓基本的温饱需求,削弱人们的欲求,增强人民的体魄,总要使人民不怀有成见、不心生贪欲,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任意妄为。

    课外延伸:只有抛弃浮华,减少欲念,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为目标,才能从实质上实现天下大治。

    第四章:求衡

    本章列举了“道”在表象上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我们需要由“冲”解“道”,道的功能就是求取平衡。重点句

    1.理解“道”要先理解“冲”,冲是要居中守中,它的象形有在水中间之意,流入海中又蒸发再变成雨落入河流,如此不断循环,保持着平衡状态,这是“冲”的中和之理。

    2.“道”的本体是虚空,功能是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防止物极必反,它在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的阴阳。

    3.有容乃大的处世方法:不锋芒毕露,怨天尤人,心胸宽广,做事做人留有余地,不可执著求全。课外延伸

    1.世间的君主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遵从“道”的原则行事。(治世)2.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们不必为其费心,一切应当顺其自然。

    第五章:守中

    本章阐述了自然界中万物平等的思想(处世)

    中心句:做人要守中,顺其自然,保持虚静,心态平和,待人平等。重点句

    1.道家中老子推崇的仁爱是偏爱的意思,说天地对于世间万物,是无所谓仁慈,对于一切都一视同仁无所谓偏爱。

    2.对待事物要有平和、平等的心态,不因事物的外形而有偏见,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3.治理国家时,频繁发布政令,朝令夕改不如守中,保持虚静,在应该开口的时候方才开口,而且所言句句皆为精华真理。(治世)

    课外延伸:在大道之下,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统治阶级只有放弃特权,与民众保持平等,才能使天下安定。(治世)

    第六章:虚无、繁殖

    本章描述了“道”的特征(论道)

    中心句:“道”拥有着如同母性的包容力和繁殖力。

    重点句:道如繁衍,脱化众生,本身虚空,虽然产生万物,但是却不见踪影,这体现了道的渊源不穷,绵延不断。

    课外延伸:世界产生于一个母体之中,并为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动力。

    第七章:利他

    本章阐述了圣人的处世哲学(处世)

    中心句:统治者要以集体利益为先,才能长治久安。重点句

    1.一个领袖的统治得以长久维持的法宝在于谦退,只有将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利益。(治世)2.苟求,不强求,以身作则是一种处世哲学。

    课外延伸:商汤的成功在于他甘于为争取人民的利益而舍弃自身,因此才能受到拥戴。

    第八章:若水、无争

    本章指出崇高的德行是具有水一样的品格(修身)

    中心句:上善若水的核心在于拥有与世无争的美德,对自身的环境能够泰然处之。重点句

    1.水自身柔弱至极,善于滋润世间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论长短;总是甘于停留在最低处,所以最接近“道”。

    2.最完美的人,应该乐于从事别人所不愿从事的工作,坚忍负重,默默劳作,却不与别人争名夺利。

    3.上善若水就是以自己所有的美好内在去感化众人,而不是处处表现自己,宣扬自己,所以拥有如水般品德的人可谓“善”!(1)居善地:善于选择下位而居。(2)心善渊:心胸像水一样深沉幽静。(3)与善仁:待人真诚友爱。(4)言善信:说话要像潮水那样准时有信。(5)正善治:从政要像水那样在万物之间周旋调和。(6)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效能。(7)动善时:行动起来要像水的流势一样把握时机。课外延伸

    1.统帅若做到训练时同甘共苦,战斗时身先士卒,生活时克制私欲,那么你的手下就会毫无畏惧地攻城。

    2.用仁义得到天下,并用仁义治理天下,才可以传至万代。(治世)

    第九章:成退

    本章对名利的竭力追逐进行阐述(修身)中心句:功成名就之日,归隐身退之时。重点句

    1.万事万物矛盾的转化都是“度”在起作用,所以为人处世应当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否则必将自遗其咎。

    2.凡事都存在着一个过犹不及的道理,如果总是卖弄自己的才华,咄咄逼人,更容易为自己引来祸端。

    3.先功成,再身退。如果你身处乱世,厌倦世事纷争而心生归隐之心,那么这种退隐即自然之道。

    课外延伸:范蠡成功的原因在于能够不为金钱、地位所累,在金玉满堂的极盛时刻急流勇退,从而保全自己。

    第十章:净心、不占

    本章主要讲修身之道(修身)

    中心句:洗涤澄清心灵,无欲无为,不占有一切。重点句

    1.首先要洗涤自己的心灵,使得形神一体,才能领悟“道”的真谛,进而培养“德”,而纯真、自然则是最美好的品德。

    2.促进万物生长繁育,产生万物不据为已有,养育万物而不倚恃其功,作为万物首领而不主宰他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3.凡事都处于中间时最好,一个人若处于无欲无为的境界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课外延伸

    1.在常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前毫不动心,根本无视这种诱惑的存在,这样的人可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2.能够排除主观因素推举人才,不计较私人恩怨,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也正是“玄德”的体现。

    第十一章:有无

    本章强调了空虚之物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有”给人以便利,“无”才能发挥作用,两者相互作用。重点句

    1.车、器、室这些实有之物的实有之利,却正是凭借它们中间的虚空——“无”发挥着作用。

    2.若没有“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不存在,“无”正是“有”的一定存在形式。课外延伸

    1.兵法中的空城计则采取的是虚中有实。

    2.万事万物都有对立的两方面因素,如果它在这方面显得没有用处,那么它在另一方面就会显出巨大的作用。

    第十二章:为腹

    本章指出了物欲文明对于人的伤害(修身)

    中心句:人体感官只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力求五根清净。

    重点句:面对感官上的享乐要有所取舍,做到眼不妄视,耳不妄听,舌不妄尝,身不妄动,意不妄想。

    课外延伸:九方皋相马,注重观察马的精神,因而忽略了它的外表,只注意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它的颜色和雌雄。他只看见了他所需要的而忽视了他所不需要看的,可谓忽略表象,注重实质。

    第十三章:贵身

    本章讲到了人格尊严以及个人修养的问题(修身)

    中心句:只有宠辱不惊,珍爱生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才能治理好天下。重点句

    1.受辱会伤害人的自尊;得宠会使人对意外的殊荣感到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无形中就丧失了原有的独立人格。

    2.大患来源于人的身体,所以需要“贵身”: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而轻视那些来自于外界的荣辱。总结为:毁誉不动于心,荣辱不劳其神,拥有淡定自若、豁达泰然的心态和境界和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

    3.一个不计较自身宠辱,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以天下为“大身”的人,才能为天下解除“大患”。课外延伸 1.在荣辱面前要以平常心去看待。

    2.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天下”这一“大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天下万民真正的依靠。

    第十四章:混沌

    本章对道体做了论述(论道)

    中心句:“道”超越了人类的感知,无声无形,但又实际存在。重点句

    1.越是对“道”有无法描述的感觉,就表示离“道”更近了。2.“道”是宇宙的母亲,要认识和把握世间的具体事物,就必须把握“道”自古以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课外延伸

    1.混沌所代表的就是“道”,即宇宙的本体,它混沌一体,无法区分。2.真正的“得道”之人不会去尽显自己的智慧。

    第十五章:谨慎、若愚

    本章对“古之善为士者”做了描写(修身)

    中心句:得道之士深藏玄通,静密幽沉,不追求完美并能够不断除旧革新。重点句

    1.所谓“士”,就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他们不会被世间那些名利所限制。2.人与“道”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融合的,得道之士在“道”的探求上永无止境。3.深谙道之严谨,所以凡事三思而行,诚惶诚恐,谨小慎微;深晓道之深远,所以心怀敬畏,不妄自独尊、藐视四邻;深知道之广博,所以行为随和变通;深悟道之不可欺,所以待人以诚;自惭于道之无穷,所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形愧于道之若愚,所以锋芒不露、混沌迟疑、不弃污浊。课外延伸

    1.人的内心要练到“深不可识”的境界。

    2.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往往厚积薄发,先是在别人觉察不到的情况下暗自积蓄能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一鸣惊人,这才是得道者应有的素质。

    第十六章:虚静、归命

    本章主要论述了致虚守静的功夫(修身)

    中心句:只有致虚守静,合乎正道,才能归根、复命。重点句

    1.致虚守静:心灵时刻保持没有成见、没有心机的自然状态,尽量实现内心的虚寂,并牢牢地保持着宁静。

    2.世间万物归于它们各自的根称为“静”,“静”也称“复命”,“复命”也称“常”,懂得了“常”就符合了“道”,“道”的本质是虚静的,要想使自己行为复归“道”,就需致虚守静。3.“虚静”有两层含义。

    (1)人生修炼要通过排除心灵上的杂念,即内在的私欲和外界的干扰,达到人的本性复归。

    (2)人生态度和事物的发展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需复归到人的本真无知和社会的原始状态中去。课外延伸:广大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统治者只有看到这点,才能“没身不殆”。老子由“常”到“久”的认识过程,正是统治者应该奉行的为政之道。(治世)

    第十七章:无为、自然

    本章讲述了为政之道(治世)

    中心句: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与政治相安无事,自然完成一切。重点句

    1.最理想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甚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

    2.要想成为“太上”,取信于天下,就需顺从自然,在不知不觉中使万物按照各自的运行轨迹完成生命过程,这就是“道”。课外延伸

    1.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和谐融洽的自然形式,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人们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去治理它,才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2.只有充分利用大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最为根本的天下大治,另外统治者要用最为便捷的方法实现统治目的。

    第十八章:复道、无仁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

    中心句:当我们在大道之下复归仁义时,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儒家“仁义”思想了。重点句:大“道”被废弃时,才出现了所谓的仁义;智慧出现时,虚伪随之诞生;六亲不和时,才产生了孝慈之分;国家混乱时,才有了所谓的忠臣。所以大伪是在智慧后才出现。

    课外延伸:造诣高深的儒士平时不一定穿儒服,而身着儒服的人不一定有真才实学。

    第十九章:朴实

    本章对社会弊病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方法(修身)中心句:保持朴实,减少私欲,是人根本的归属。重点句

    1.面对社会的种种弊病需要“绝圣弃智”,就是抛弃这些文明社会当中的糟粕,使人民重返最初那种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那么孝慈、善良等品德就会在人类淳朴的人性中得到复苏。

    2.如果一个人生而有“圣”有“智”,而过分地去夸大它,还不如没有的好,凡事,过犹如不及。课外延伸

    1.商鞅成功在于对百姓以诚相待,而不是施展阴谋诡计。

    2.统治者试行的政策,也会有它的反作用,只有排除一切私欲杂念来对待天下,才能让天下人以同样的挚诚对待统治者。(治世)

    第二十章:淡泊

    本章对甘守无为之道的心境做了自我表白(修身)中心句:自甘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也反映出独立的人格。重点句:自甘淡泊就是无为的心境,它可以让你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多一丝淡定与平和。

    课外延伸:能够以自己独立的眼光来冷静地认识事物,不畏权势,排除外界干扰而加以践行,是一名得道者应有的智慧。

    第二十一章:德从道来

    本章阐述了“道”和“德”之间的关系(论道)

    中心句:道通过德发挥作用并永恒存在,而德的形态运行又遵循道的变化。重点句

    1.道是万物的本源,永恒存在,萌发万物,又与万物共存,互不分离,相互感知。

    2.在这个尚“德”成风的社会里,偏偏有人以“不得”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

    课外延伸:道的本身虚无飘渺,但含有形象、物质、精气和信息,所以道不是绝对精神,而是物质化的东西。

    第二十二章:不争、谦和

    本章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

    中心句:辩证才能全面的看问题,不争,以退为进更有利于己。重点句

    1.全和曲的关系是事物在对立矛盾中产生并发展的,若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从矛盾的两面去看待,看到正面也要看到负面,分析正面也要注意负面。2.抱着谦和的态度,事物才能向着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3.对于争与不争,争势必会带来对立,而对立的双方又常常是相互依赖,相反相成的,争正是给了对方更加强大的机会,所以是一种成全,而不争常常是强者才选择的态度,因为不争中的以退为进可以消除争,这就是老子言道自减的人生态度,即要谦和不争,清静无为,正是自减,才达到自加的目的。

    课外延伸:要想真正达到强盛的目的,就应该从看似相反的、柔弱的方向入手,而不能一味地逞强。

    第二十三章:希言

    本章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治世)

    中心句:要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世,以“希言”的方式来行事,守大道则得道之自然,守本性就不会失去自己。重点句

    1.少言或不言是遵循自然的,所以要简化政令。

    2.无为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行事并拥有淡然沉稳的态度。课外延伸:统治者行事必须要符合“道”的规范,只有“同于道”、“同于德”,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物极必反

    本章辩证地解释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修身)中心句:追求一切不得急于求成,应当步步为营。重点句

    1.人在旅途中唯有超脱出来,不再依赖余食,才能在旅途中自足。2.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自夸其功,才能一步步向成功靠近。课外延伸:为政者对于广大人民的统治,追求速度和良好的驾驭手段都要顾及,才能国泰民安。(治世)

    第二十五章:循道

    本章阐述了“道”的概念(论道)

    中心句:人处于自然之中需按规律办事,进而改造自然。重点句

    1.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自然”,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不需要效法谁,是“道”运行的表现,是“道”效法的对象,和“道”相表里。

    课外延伸:面对流言蜚语毫不畏惧,对手中的大权也毫不留恋,在纷乱的环境中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原则,真可谓圣人。

    第二十六章:静、重

    本章阐述了“清静无为”的观点(处世)中心句:处世治世不能轻举妄动,应当戒骄戒躁。

    重点句:轻浮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失去主导,国君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发动战争和颁布政令不可轻率急躁。

    课外延伸:无论为政还是行军,都不能失去“静”和“重”这最根本的原则。

    第二十七章:袭明、要妙 本章阐述了做事遵循“道”的重要性(论道)中心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从而进行合理的分工。重点句

    1.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教导,不珍惜他人的借鉴,即使聪明绝顶,也是最大的糊涂。

    2.袭明:看到某方面虽然不善,但其他方面却非常擅长的人,使他去到应该去的位置。

    3.要妙:从成功者那里学习经验,从失败者那里吸取教训。课外延伸

    1.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做事游刃有余。

    2.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能否发掘它、利用它。

    第二十八章:常德

    本章强调了“道”的深刻内涵(论道)

    中心句:理解阳的含义并使自己处在阴的一方,就是以“无为”的态度,遵从“道”,便可实现“无不为”,获得“德”。重点句

    1.以一种“不得”的态度来处世,从而“得”的行事方式。

    2.圣人遵从质朴的大道来治理天下,天下万物的各个方面都被他了解,因此制定的制度符合天下的大道,而不是只对某些人有好处。

    3.以“无为”的方式行事,守雌柔、退守黑、安于卑微,才能得到永远的“德”,返归真正的质朴。

    课外延伸:人生要做到“常德不离”确实很难,所以做到者值得敬仰!

    第二十九章:天人合一

    本章反面论证了“无为而治”的合理性(处世)中心句:处世主张以退为进,治世主张无为而治。

    重点句:任何事情,都不可强求,应保有顺其自然之心,只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时,那么事情才会向着你想要的那个方向去发展。课外延伸:一个君主印度港秉承为君之道治理天下,不必彰显自己的功绩,自然而然地会得到万民的拥戴。(治世)

    第三十章:非武、反战

    本章提出了对战争的看法(论战)

    中心句:面对战争主张知其雄,平时守其雌,不借武力雄于天下。重点句

    1.老子反战,但不俱战,在不得已的时候,当战争强加到头上的时候,还是要应战的,只是不得已而已。

    2.物壮则老,是整个自然界的规律,所以我们寻找事物发展的过程,应尽量让其处于生长期,使之不停地处在向上进步的状态。

    课外延伸:只有不断地开放自我,极尽虚怀之道,广纳生命之源,便可以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

    第三十一章:不处

    本章主要讲述如何面对战争(论战)

    中心句:在“左”“右”的思想指导下,用好“不得已”而消灭敌人,并在和平后“胜而不美”。重点句

    1.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手段,是为了除暴安良。用兵者应“恬淡为上”,在获取胜利后不要以兵力逞强,随意杀戮。两者都具备时,战争才能够被容忍。

    2.“左”为阳,建立强大的军队保卫自己的国家不受侵略,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有了反对战争的力量,并防止战争的发生。

    3.“右”为阴,战争中要有“慈”的理念,达到目的不要夸耀,获得胜利不要得意洋洋,否则不能在天下长久得志。

    课外延伸:战争一旦打起来,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有损伤,百姓也会遭到灾难。

    第三十二章:适度

    本章讲述了道的含义(论道)

    中心句:道是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万物都受它的支配。重点句

    1.“道”总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并把握事物的变化,所以才成其“大”。

    2.治理天下者,首先要建立一种体制,制定各种制度,并确立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员办事。(治世)

    课外延伸:真正有智慧的人在正面批评或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往往采取侧面迂回的办法取得劝谏的成功。

    第三十三章:知人、自知

    本章运用辩证思想来论述“道”(修身)中心句:先知己,再知人,做到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重点句

    1.了解别人是明智的,聪明的。因为了解别人的过程也是评判的过程,需要水平和能力,更需要客观与公正。

    2.自知者明需要达到一种境界,需要自我反省和思考,需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洗涤,人对事物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人在迷惘的时候,需要当头一棒,以使其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选择。3.自胜者强:把自己作为战斗的对象,立志坚定,克服困难,战胜自身的弱点,才能取得胜利,成就大业。

    4.知足者富:把握事物发展的分寸,应当前进的时候,当仁不让,赞其强行者有志,矢志不渝事竟成。

    课外延伸:孔子在某一方面不及别人,但在论做人的根本道理上无与伦比,所以尊称为圣人。

    第三十四章:大道

    本章讲述了道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道因为不自大,所以成就了真正的大。重点句

    1.“道”不主宰万物,完全任万物顺其自然去发展,不显示夸耀自己的主位,所以称为“大道”。

    2.世间万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发展的,人不要把事物发展的成绩归功于自己。

    课外延伸:做人一方面要知错就改,另一方面要谦卑处下,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冷静地审视自身的优缺点,使自身不断完善,以成就大业。

    第三十五章:质朴

    本章论述了“道”的作用和影响(处世)

    中心句:大道虽平凡无奇,无声无形,但可以平凡中见伟大,终身受用不尽。

    重点句:统治者执政、治国,都应该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去行事,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课外延伸:官员们不要沉迷于声色美酒之中,应该追求自然质朴的大道。

    第三十六章:柔弱

    本章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面性和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修身)中心句:无论是做人还是治国,都要将自己处于一个低调和弱势的位置,这样就能伸缩自如,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重点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当到达一个极端后,就会向它的相反方向发展,所以柔弱的事物能够驾驭刚强的事物。

    课外延伸:治国者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不可以用利器、强权来威吓人民。(治世)

    第三十七章:无在

    本章主要讲了“道”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为(论道)

    中心句: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宁静朴素,无为的目的就是剔除贪欲,而其本身也无欲无求,超越了世上的一切狭隘和偏见。

    重点句:人一旦产生贪欲,就需要淳朴的大道来镇服它,共处于恬淡虚静的淳朴状态中,社会就会安定下来。课外延伸:治国方面不以个人的意志来妄加干涉的话,那么社会就会安定。(治世)

    第三十八章:道首、上德

    本章讲述了道和德的核心概念(论道)

    中心句:具备上德就是拥有自信,自身的智慧和德行都应埋在心底。重点句

    1.德处于第一位,然后才是仁义礼,所以道失去后才有德,德失去后才有仁,以此类推。

    2.德又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之人不在意形式上的德,下德之人则教条地死守所谓的德。

    课外延伸:刻意表现德,就不符合德。

    第三十九章:守一

    本章阐述了道的影响和本质(修身)

    中心句:人生在世,不需要处处光鲜,事事强硬,有的时候还是放松下来对自己更好。真正得道之人,懂得藏拙,懂得从“一”做起。

    重点句:任何事物运行一周都会回到原点,无论它已运行多远,总是要从原点开始,所以高贵的根本是要先懂得卑贱。

    课外延伸:以贱为本,运用怀柔之法使自己的实力得到迅速提高。

    第四十章:反、用

    本章讲述了有生于无(论道)中心句:道德运行是永恒的,并且与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真正的强者常常是居于弱势的。重点句

    1.反有两层含义。

    (1)运动的规律是向着循环往复的方向发展的。(2)两个对立事物既互相排斥有相互促成。

    2.用指任何事物的初始状态往往是弱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强大,而盛极又衰。

    3.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然而只要善加利用,示弱往往成为事件的转机所在。

    课外延伸:真正的朋友并不在于巧言令色,而贵在心灵相通。

    第四十一章:道无名

    本章重点描述了“道”(论道)

    中心句:真正的道隐微而没有名称,而且跟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是相反的。重点句

    1.人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悟性高低之分。

    2.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完成,最美妙的音乐听起来只有简单的音符,最大的形象却看不见它的形体。课外延伸:胸怀大志者要想成功,必然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第四十二章:道生万物

    本章论述了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修身)中心句:人们不要把自己放任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以免受到伤害而不能更好地“有所为”。

    重点句:每个人都希望不孤单寂寞,有亲情温暖,但又有极大的私欲,企图独享天下,只有用“和”来解决这个矛盾。

    课外延伸:世上的万物有时候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有时候增加反而有所减少,所以争强好胜的人不能寿终正寝。

    第四十三章:不言

    本章体现了老子的“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重要思想(处世)中心句:天下最柔弱的事物能够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事物。重点句

    1.真正的刚强不是外表的勇猛而是内心的一种坚守。2.无为是一种隐藏得很深的有作为,一种潜意识中的心机。

    课外延伸:为政者只有对自己的政令亲自践行,才会实现其统治的目的。(治世)

    第四十四章:知止

    本章主要谈名利和自身的关系(修身)

    中心句:对于追求名利可以爱,但不能甚,可以藏,但不可多,最重要是把握好这个度。重点句

    1.懂得知足长乐的道理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遇到危险。

    2.如果我们过分地爱好某种事物,这种事物往往更加难以把持住。课外延伸: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和那么多的诱惑,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和安适。

    第四十五章:残缺之美

    本章充分表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论道)中心句:看起来是不足的东西,实际上是有余。重点句

    1.有的时候不把事情做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2.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3.做人不仅要表现出一种激情和斗志,更要体现出一种坚忍和冷静。4.有智慧的人首先会保全自己,其次才可能谈及到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好地有所为。

    课外延伸:养生的第一条就是清净,更重要的是一种清心寡欲,在喧哗的闹市也能够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第四十六章:知足

    本章从战争的角度来界定有道之世和无道之世(修身)中心句: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才是最长久的富足。

    重点句:面对本性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欲望,应该理性地加以控制。课外延伸:天下无道原因在于统治者的贪欲过强。(治世)

    第四十七章:理性、深思

    本章谈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问题(修身)中心句: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参透天地万物的奥妙与玄机。重点句

    1.生命的充裕不仅靠知识来堆积,更靠感性认识和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过程不仅是加法,更多的是要做减法,放下一些包袱才能走得更远。2若想获得理性的认识,最好的办法是读历史,修史的目的实际是为统治者记述前朝的得失,作为现在行为的借鉴。

    课外延伸:如果想真切地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就应该淡化过多地见、闻等感性认识,而去强化现代社会中已经缺失的理性思考,通过表面现象认识本质掌握规律。

    第四十八章:为道

    本章论述了“为学”和“为道”的区别(论道)

    中心句:“为道”是透过直观体悟的方式以把握事物本来的状态或自我内心体悟,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们返璞归真,最终可达到“无为”的境界。重点句

    1.学习任何事物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把书念薄”,这样最后可能达到无书可读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境界。

    2.大到治国小到为人处世,过多地采取措施有时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静能胜动,寒能胜热,无能胜有。

    课外延伸:用生搬硬套的世俗方法去探求真理,必然会使人感到迷惑。

    第四十九章:无心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爱民之道(治世)中心句:统治者对百姓的生存生产不受压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重点句:统治者应该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这样得民心得天下。

    课外延伸:感受到民心的淳朴可爱,就会更加勤政爱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对他无比爱戴。

    第五十章:以静制动

    本章主要讲养生之道(修身)

    中心句:不把自己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就不会进入受伤死亡的危险境地。重点句

    1.人还要爱生养生,很好地保护自己以求得更好地发挥生命能量。2.尽量使心保持清虚寂寞,要切实坚守心境的清净,虽然万事万物变化纷纭,但最后还要返回本根。

    课外延伸:人有出生的一天就会有死亡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该生的时候不需要欢天喜地,死去的时刻不需要哭天喊地。

    第五十一章:玄德

    本章重点讲述了“德”的作用(论道)

    中心句:排除私心杂念,一切顺应自然,遵循大道,从而实现心灵真正的升华。重点句 1.道具有虚空的特点,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道要与德来配合,才能具体的指导世间万物的生长、繁殖。

    2.德是道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二者相互依存,对于天地万物的活动不加以干涉,任其自由发展。

    3.真正的大德不必彰显它的威力,只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实现它的作用。

    课外延伸:屡遭陷害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美好的品行,不计前嫌,就是具备“玄德”的圣人。

    第五十二章:明哲

    本章讲述了认识论相关的问题(修身)

    中心句:认识道需要塀弃私心杂念和个人偏见,不仅需要向外探求更需要反躬自省。重点句

    1.做人应当含蓄、内敛,这样才不会自遭祸患。2.只有不断地体察周围世界,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

    课外延伸:任何一门技能都必须做到勤学苦练,心无旁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第五十三章:克己奉公

    本章是老子对社会的思考(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应当效法自然,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自然和谐。重点句:统治者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防止它无限膨胀,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而置百姓于不顾。

    课外延伸:统治者不应该单纯注重自己的享受而不顾治下的臣民。

    第五十四章:以道观道

    本章简述了修身之道(修身)

    中心句:保持敏锐的状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以此来保证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重点句:把平时外放的精神汇聚起来,抑制游思杂念的蔓延,保持心无杂念,才能观察事物的本质。

    课外延伸:观察事物要站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立场之上,通过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第五十五章:和睦、和谐

    本章宣扬了无为的处世哲学(处世)

    中心句:一个事物太强壮必然很快衰老,这样不符合道,所以自然会很快灭亡。重点句

    1.德的强大功能有两个

    (1)“德”是天地万物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

    (2)真正的“道”像刚出生的婴儿,保持至纯至真的原生态,从而积累出“厚德”。

    2.老子所崇尚的和谐属于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双方彼此消长以致平衡的结果。3.和谐的状态是各种事物以及事物之中各方面要素的相互适应、协调以及融洽。

    4.无论从事何事,只有保持它的均衡、和谐的态势,才能使事物的稳定性得以维持,进而实现发展。

    课外延伸: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做事要趁着最初的气势尽快做完。

    第五十六章:玄同

    本章描述了真正的智者(修身)

    中心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随便说话,总是随便说话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重点句

    1.真正的智者不会徒劳地对人们进行说教,而是通过自我修养,排除干扰,不露锋芒,超脱纷争,韬光养晦,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厉害和贵贱,豁达大度对待一切人和事,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

    2.不露锋芒,无所欲求,化解而不是引起纷争,与世间的一切事物和谐共处但不受污染,从而以简单之法行修身之道。

    课外延伸:人之所以产生怨愤,是因为总觉得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然后画出界线,越来越深,和他人难以融洽,只有摆脱世间一切纷争与差别的影响,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五十七章:奇胜

    本章讲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治世)中心句:用清净无为之道治理国家,用出奇制胜的谋略用兵,以不干扰百姓的方法来治理天下。

    重点句:统治者过多地运用统治手段干扰了原本应该正常的社会秩序。课外延伸:真正的勇武在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第五十八章:低调

    本章通过辩证法谈人生、谈治国(处世)

    中心句:明智的人行于这个世上,要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重点句

    1.灾祸中蕴藏着生机,完美中蕴藏着缺陷。

    2.为避免矛盾的激化,人们就应当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尽快消除潜在的危险。

    3.将自己的发展驾驭在对民众的压迫之上,必然会加剧两极分化,造成矛盾的加剧

    课外延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的发展总会相互转化。

    第五十九章:吝啬

    本章提出了“啬”的治国养生方法(处世)

    中心句:待人处事应该奉行天道,最好的方法是要爱惜自己的精力。重点句

    1.不管做什么,能用简单的方法就不用复杂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节省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次都这样做就不断地趋向于道。2.“啬”则是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它不仅仅对自身拥有的物品的爱惜怜惜,更多的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积蓄。3.处事的两个关键点

    (1)尽量剔除繁杂的琐事,坚定目标,集中精力去做自己钟情的事业。(2)拥有超人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担当大任的必要条件。

    课外延伸:如果自身实力有限,就应当以不费精力的方式将对方消灭。

    第六十章:无鬼神、行大道

    本章讲述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治理大国要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否则人民会因政策的变来变去难以适应,备受煎熬。

    重点句: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无为而治的措施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从而步入繁荣时期。

    课外延伸:统治者要相信无神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六十一章:处下

    本章提出遵循“道”就要以宽广的胸襟去谦卑地容纳(修身)

    中心句:大国与小国之间应当以谦卑处下的态度进行交往,这样才能保持和谐的状态。重点句

    1.道家强调人性顺其自然,主张无为,认为谦逊符合天道。2.处下有两层含义

    (1)社会中要使自己处在卑弱的位置,这样才能与人更好的交往。(2)学会感恩,从内心感谢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

    课外延伸:施行“无为”之道的方式是“不争”,拥有谦卑恭敬、知人善任的品行就可以成就伟业。

    第六十二章:克己

    本章指出一切礼仪、道德、习俗的根本都是“道”(修身)中心句:自然之道在于无为,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重点句

    1.克己是使自己保持比较低调的状态,通过退让的处世方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2.美好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自己赢得被人的尊重,从而成为学习的榜样。课外延伸:君子对学问的探求是没有止境的。

    第六十三章:细节、专注

    本章说明了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处世)

    中心句:持无为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即使遇到了值得抱怨的事,用美好的德行来感化它,不轻易给予承诺,在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想得困难,这样往往能换得一个完满的结局。重点句

    1.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

    2.细节往往就是这样在人们的忽视中影响到全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那些细枝末节开始。课外延伸

    1.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必须能够实现质的飞跃。2.遇到挫折就改变志向,到头来一事无成,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去行动,才能成就大事。

    第六十四章:量变成质变

    本章强调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处世)

    中心句:世人刻意想要取得的东西总是会失去,只有遵循道的原则,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急不躁,才能成大事。重点句

    1.对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因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被人忽视的小的隐患生成的。

    2.前人留下的路标未必就是正确的前进方向,主张通过探索,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课外延伸:很多人都是在成功之后放松了警惕而遭到失败的。

    第六十五章:淳朴

    本章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治世)

    中心句:只有回归淳朴,不依靠智巧心机统治国家,才是国家的福祉。重点句:在无欲无求的状态下呈现出淳朴和自然,“弃智”不是抛弃智慧,而是去除一切做作与浮夸。

    课外延伸:诚信主要在于不假不欺,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保持言行一致,毫不文饰,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第六十六章:谦卑 本章将“谦卑处下”引入到统治者的为政之道中(治世)

    中心句:统治者想要得到民众的拥戴,必先在言行上对民众表示谦下。要引导民众,必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重点句:“道”的深邃在于如何处理眼前成与败的关系,而不在意一时一地的成败。

    课外延伸:作为有志之士,精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才能的前提是要有知人善任的明主。

    第六十七章:慈、俭、先

    本章将“道”的作用引入到政治和军事当中(修身)

    中心句:保持柔慈就会全力以赴,保持节俭就能使万物为我所用,不与世人争名夺利就能成为他们的首领。

    重点句:柔慈以宽容为上,因为能包容一切,就能奋不顾身;简约约束了欲望的蔓延,所以万物效用的发挥才可以没有极限;遵循谦卑退让之法就可以在最后争取领先。

    课外延伸:道家是以“慈”为主的人性观,儒家是以“仁”为主的人性观。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战争观(治世)

    中心句:最高理想的统帅应该甘居人下,海纳百川,能够以广博的心胸包容一切事物。重点句 1.“清静无为”是为人处事乃至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卫士不武、战者不怒、礼贤下士都是“大道无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2.“不争之德”具有超越天地万物的能力而不倚势凌人,是“德”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切皆源于“道”。

    课外延伸:避实就虚,以逸待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

    第六十九章:以退为进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战略思想(治世)

    中心句:当对战双方势均力敌时,心怀悲悯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重点句

    1.不执著地面对纷争,故而视野不受局限,才可以随时根据局势调整策略。这一切都要以“慈”为前提,才能化解纷争,取得胜利。

    2.不争的同时要破处陈规,做事不拘于条条框框,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才能无招胜有招。

    课外延伸:慈者因别无退路而被迫参战,于是成为哀者,进而成为勇者。

    第七十章:人道合一

    本章讲述老子与“道”合为一体(修身)中心句:作为人要永远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

    重点句:真正的智者拥有完美的道德和智慧,因为深藏不露所以大智若愚。

    课外延伸:发现贤人难,但真正尊重贤人更难。

    第七十一章:自知 本章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修身)

    中心句: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来看,所以他才能改正缺点,从而没有缺点。重点句

    1.在自然面前必须承认自己存在的渺小和认识的有限,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会不断超越。

    2.眼界越宽,就越要善于自我反省,因为承认错误是避免进一步犯错的必要前提。

    课外延伸:一个人学识越丰厚,思想越深刻,他的态度就应该越谦卑。

    第七十二章:不弃、不杀

    本章提出人要有足够的自知和知人之明(修身)

    中心句:人应该自尊、自爱,更要有自知之明。这样人性才会完善。重点句:不自我夸耀是一种节制的表现,也是君王能够平治天下的前提。课外延伸:真正高明的君主自诩高贵、自我张扬。只有不压迫、不杀戮,才能做到不被民众所厌弃,从而避免社会的动荡。(治世)

    第七十三章:立勇

    本章主张为人处世应顺当天道(修身)

    中心句:以弱胜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重点句

    1.“勇”在于其谨慎与顺应,故而才能够全力以赴,并专注地去做事。2.自然的法则看似散漫而毫无头绪,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安排妥当并发挥作用。课外延伸:与他人发生冲突为大局着想,最终以挚诚打动对方。

    第七十四章:非刑

    本章告诫统治者不要用残暴的方式管理国家(治世)

    中心句:人的生死,是由天道来决定,这也是“道”对世界最美的馈赠。重点句:能够让民众安居乐业,那么他们自然会珍惜生命、畏惧死亡。课外延伸:真正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就是自然界,就是“道”。

    第七十五章:恬淡自然

    本章老子对统治者的苛政提出自己的警告(治世)中心句:只有重视别人的生命,才能保全自己,平治天下。重点句

    1.繁重的赋税与严酷的法令是国家**的最主要根源。

    2.只有恬淡自然,不刻意去求生不以养生保命为重的人,才比那些刻意在乎生命的人更高明,这样君王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课外延伸:老百姓宁愿生存在充满危险的山林中,不愿意在苛政下生活。

    第七十六章:柔弱

    本章用具体的事物来阐述生与死的原因(处世)

    中心句:处于下位的表现为强大,处于上位的表现为柔弱,柔弱才是生存之道。重点句:人活着的时候肌体柔软,人死后身体僵硬。可以得出坚硬刚强是死亡的特点,而柔弱之中蕴藏着无限的生机。所以锋芒毕露者必将招致损毁,善于韬光养晦者必然得到保全。

    课外延伸:真正的强大并非是表面上强硬,而是遵循看似柔弱而无所作为的“道”,如果只看到他们的对立,而忽视了其本质上的统一,那就永远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第七十七章:损余补足

    本章将“天之道”和“地之道”进行了比较(治世)

    中心句:有所作为但却不占有,有所成就但却不居功,因为不想展示自己的才能。重点句

    1.“天之道”是减少过剩的用以补给不足,“人之道”是弦拉得过满就放松一些,用力不足就再用力拉一些。只有遵照自然法则行事,实现万物平等,天下才会太平,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2.天道思想是均衡自谦,只有顺应道,天下才会同乐。

    课外延伸:要想有所获得,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只有二者相平衡,才会实现交换。

    第七十八章:若水而治

    本章提出水的品性是完全合乎“道”的(修身)中心句:真正的君王能够像水一样从容担当屈辱和灾祸。

    重点句:水之所以为水,正是以其善于变化的特质保证了其品性的永恒,要把水善于自居下位、卑微谦和的性格融入自身生命之中。课外延伸: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拥戴。(治世)

    第七十九章:宽容

    本章提出了国家与国家、君主与臣民之间矛盾的根源(处世)

    中心句:无论待人接物,均应以“德”为本,顺应自然,与其争强结怨,倒不如防患于未然,虚心处世,谦和待人。

    重点句:宽容是一种美德,任何人都需要被宽容,也应该宽容别人,只有做到“不责于人”,才能真正地远离灾祸,并为自己争取庇护。课外延伸:不与人结怨就可以获得仁义。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本章老子描绘了他的“理想国”(治世)

    中心句:小国寡民是《道德经》政治思想的核心所在,古代大国是建立在分封制上的邦国,相当于现在的地方自治,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明显趋势。重点句

    1.消除战争的根本方法是停止开拓边境和增加人口。

    2.老子提倡老死不相往来,是人类个体与群体高度自由,又高度统一的理想状态。

    课外延伸:世上如果有取巧的器物,就必然会出现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会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就必然丧失纯洁的美德,人的性情就会反常,成为一个与天地、自然不相容的人。

    第八十一章:为善

    本章对人的道德标准进行了批判(修身)中心句:圣人的法则是有所为却不争强好胜。重点句

    1.为善强调人与人之间高度的协作,个人的一切需求都融入国家、社会的整体之中,形成高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实现人与地球上万物生灵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圈,那么就真正得到了“天之道”。

    2.透过华丽的包装,去发现事物的动机和本源,需要的不是用不完的智商和治世,而是追求本质以求“道”的态度。

    3.道德经的核心在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和如何去追求“道”。课外延伸

    1.只有塀弃一切虚伪粉饰和私欲杂念的人,才能经得住任何考验。2.作为统治者应当时时刻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好听的话不一定就是真话,难听的话不一定就是坏话。(治世)

    第五篇: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所创作,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文章惜字如金用短短五千多的文字包罗了人生观、方法论、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内容。全书分为道经和徳经上下两篇,其中道经37章,德经44章,共81章。鲁迅先生对《道德经》一书高度的评价,他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第一章,对于道的描述。老子的道不同于其他人的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发源、生长、变化、归宿的道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的法则,玄妙无比。道是普遍存在的,但却是抽象的,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像苏东坡在《日喻》中对这个道理有个很精辟的比喻,太阳是有形的,人人可以看到,但经过用语言的描述给没见过太阳的瞎子听,结果却由铜盘错成钟,由蜡烛错成笛子。

    第二章,老子以相对论引入即事物都有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互对立是事物存在普遍形式,提出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的去做事。

    第三章,老子反对推崇贤达,使人民不争。不重视财务使人民不盗,老子认为最好的治国方法是让人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圣人才能无为而治,国家就能被治理的很好。

    第四章,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先于天地而存在,并着重指出道即使空虚无形的,人民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然而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第五章,老子通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表达圣明的统治者要平等的对待老百姓。通过对风箱的描述告诫统治者应保持虚静的状态。

    第六章,老子用“玄牝之门”、“天地根”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道虽虚无,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枯竭,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

    第七章,老子借用天道来描述人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在于它对万物的生存做贡献,所以圣人应该效法天道,为人处世以无私成己私。

    第八章,老子用水来喻人、教人。水柔弱,停留在卑下的地方,利万物而不争。水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水的动静变化,都能顺应时势,表现至善的功能。所以人要像水一样,做有益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争,处卑微之地而毫无怨言,心甘情愿的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第九章,老子劝人勿自满自傲,不然必招致祸患,到懂得功成身退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老子教人如何守道修德,排除一切杂念和幻想的道理。老子非常重视柔弱,他认为柔弱是道的作用,柔弱能胜刚强,柔弱才能生,刚强反而会死。老子认为应当让万物自然生长,不要人为介入,更不要据为己有,即使有所作为,也不要居功自傲主宰和号令这一切,就是大德。

    第十一章,老子通过车毂,陶皿,窗户来论述实物之间与空虚部分之间的联系,继而指出所有有形的天地万物都是无形的道创生出来的,使人领悟无形之道的作用。第十二章,本章阐述了物欲的害处。老子认为过度的追求物欲会给人带来坏处,人长期处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之中容易走上歧途,老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为腹不为目,但求安饱,不要过度纵欲。

    第十三章,君子应贵身为天下,宠辱不惊。老子认为宠辱对人都有损害。受辱损害了自尊,受宠者为了不失去殊荣,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大于名利宠辱,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珍惜天下人的生命。

    第十四章,本章阐述了道体的状态。道虽无形、无音、无色,但却实际存在,超越空间。老子指出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都离不开道,如能了解道,就能了解万物生长变化的情形,所以圣人能够掌握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驾驭现实,是因为他悟出了道。

    第十五章,本章阐述了得道之人的修养以及崇高的德行。得道之人,谦恭行事,虚怀若谷,不谋私利。正是因为有道无欲,谦虚不自满才能成就大业。

    第十六章,本章主要讲认识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复命。老子认为万物发展和运动的基础是静,只有使心灵虚寂到极致,让心灵保持宁静的状态,才能体道、悟道,才能认识到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

    第十七章,老子指出仁政者自认而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暴政者必然受到人民的反抗和蔑视。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贵言且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

    第十八章,本章阐述了违背道而产生的后果。老子通过分析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思想。

    第十九章,老子通过对社会病态的描述,提出只有消除智辩、伪诈和巧利等积极的负面因素,彻底抛弃教条式的政治说教,做到返朴归真,弃绝私欲,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才会出现正气。

    第二十章,本章阐述了老子与世人的不同之处,并甘心遗世独立为荣的思想,老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得到了道。

    第二十一章,本章老子进一步发挥道是无形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的观点,明确提出道由极其微小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

    第二十二章,老子通过委屈和保全、弯曲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六对俗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反面变化的辩证思想,得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结论。

    第二十三章,本章以旋风、骤雨等自然现象为例,深刻剖析了统治者讲信誉的重要性。

    第二十四章,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不可取的。劝人应该顺其自然,遇事谦逊退让,不争强好胜。

    第二十五章,老子提出了道、人、天、地的存在。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本章阐述了“重”和“静”的重要性,老子认为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这样才可以有效治理自己的国家,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第二十七章,本章是老子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说明有道者要顺应自然以待人接物,旨在教人顺应自然,因物为用,不可妄用私智,自作聪明。

    第二十八章,老子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

    第二十九章,本章老子继续阐述了无为的政治主张,即圣人治理天下,都要顺应自然,以无为为治。

    第三十章,老子以用兵为例,在阐述战争观的同时,又进一步阐释了有欲与无欲、有为与无为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一章,这一章是讲战争之道。老子进一步申述了他的反战立场。明确的提出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但作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时,也要用战争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老子谈论战争目的在于反对战争。

    第三十二章,老子认为,道跟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是制约和受制约的关系,道是统领一切的,万事万物只有遵循道才能长久,圣人治国只有遵循道才能使民心所向,百姓富足。

    第三十三章,本章是老子教育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做人。我们要自知、自胜、知足和强行。

    第三十四章,本章老子再次谈到道,说明道的作用。道成就万物,但从不主宰万物。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的道理。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道,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本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老子用有声有味的乐与饵,和无声无味的道作比较,要人君抱守大道。道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第三十六章,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认为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即以柔克刚。本章还讲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第三十七章,本章说明了无谓的好处。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

    第三十八章,老子批判儒家的德政不顾客观实际,仅凭人的主观意志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行为。

    第三十九章,本章讲了道的普遍意义,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从而告诫统治者要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王侯。

    第四十章,本章主要说明了道体、道动和道用,讲叙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老子认为,反和弱是道德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有无相生和天下万物都是有无到有上。

    第四十一章,老子将有学识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他们闻道有先后,对道的认知态度却不相同。老子指出,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的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能成其之道。

    第四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创生万物的次序。万物创作以后,还要守住道德精神,依道而行。老子讲了柔弱是处世的最高原则,满招损谦受益,这也合乎道的辩证原则。

    第四十三章,本章旨在说明柔弱和不言、无为的益处。老子认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积蓄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的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无形的力量能够自由的出入在没有空隙的物体当中,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第四十四章,本章旨在教人爱惜身体、重视生命,不要过分的追求名利。老子的人生观是要人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能避免为难,反而,为名利不顾身的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情况。表面和实质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要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十六章,本章主要是劝人知足,老子认为,不知足是人类的罪魁祸首,不拯救的方法就是知足。一朝知足,就自然觉得满足了。

    第四十七章,老子认为要认识事物就只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张规律。老子说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这不过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第四十八章,本章解释了为何无为无知、无为即清静就能治理天下的原因。老子认为,要想达到无为的境界,首先要损知去欲,而不能靠为学,为学只能增加欲望,因此,只有无知、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第四十九章,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理想,老子指出,要做到自己“恒无心”,即无欲,而“以百姓心为心”,将善与信作为自己的心和天下人的心,这是一种民主的思想,老子认为,执政者应该没有私心。

    第五十章,本章旨在说明养生太过就会残害生灵的道理,老子认为真正的养生自保、能够延年益寿者只不过三成而已。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他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式来保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德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

    第五十一章,本章进一步阐述了道和德的关系。道是万物生存的总原理,德是万物从这个总原理中所得的一个理。道和德只是全和分、体和用的分别,而没有本质的差别。万物有道创生,再有存在于万物之中的道,具体体现为德的畜养,然后才能成长。

    第五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守道的重要性。老子认为,道虽小,却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认识到世间万物的本原,也就会知道世间万物的本身,便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第五十三章,本章是说为政的人,应该无私无欲,表现无为,这样才合于大道。老子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有智慧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能否体察、运用并不断固守大道。不走大道,就会走入邪路。

    第五十四章,本章讲道的功用,即德给人们带来的益处。老子说,人应当采取对比的方法,即以自身对照自身,以自家对照自家,以国家对照国家,这样来观察天下。老子讲了修身的原则、方法、作用。他说,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第五十五章,本章讲人生处世的哲学,即德在人生上的具体体现。前半部分用的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讲的是抽象的道理。老子要人保持婴儿的心理,以免与道渐行渐远。

    第五十六章,本章老子讲述怎样可以保持常态的和,讲述了和的最高道德境界。在老子看来,得到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当政者应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五十七章,本章旨在说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老子警告当政者,在政治上要走正路,在军事上要坚持出奇制胜的原则,治理国家主要靠清静、无为、无事、无欲思想。而事实上,老子主张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不可能被执政者所接受的,也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五十八章,本章旨在说明祸福无定,奇正无端,善恶无准,一切都在变化无常的道理。意在警告当政者,政治上要清静无为。

    第五十九章,本章旨在说明治人事天全在一个啬字。老子所说的啬不是指吝啬而是指节俭,老子认为大到维持国家的统治,小到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瑟这一原则。

    第六十章,本章用烹小鱼来比如治理大国的道理,老子指出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的左右国家的政治。老子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

    第六十一章,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的关系,旨在说明大国和小国相处之道,表达了老子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第六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是万物里最尊贵的,万物都不能离开道而生存的道理。老子指出,道是万物包括善与不善的庇护所,它并不摒弃不善。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的道,不但是善良之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保有它。

    第六十三章,老子认为当政者应当做到自然无为、清静无事、恬淡无味,即以无畏作为政治的根本,无事作为行政的指导思想,以恬淡的作为施政态度。本章旨在进一步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

    第六十四章,本章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注重万物之始,并一贯如始,才能有德的观点。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的一点一滴去完成,不可松懈,否则将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第六十五章,本章旨在说明治国不能用智的道理,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使人民淳朴的原始状态。老子认为,古代善于以道治国者,不是教人民精明巧伪,而是使人民质朴厚重。

    第六十六章,老子喜欢用江河来比喻人处下居后,同时也似江河象征人的包容大度。老子认为,王侯应以道临天下,要心宽似海,自知包容,并向圣人学习。

    第六十七章,本章旨在说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功用。这是老子的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乱世,目击了太多暴力残酷场面,深深地感觉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赞扬。

    第六十八章,本章是用战争的例子来说明不争和居下的道理。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第六十九章,老子在军事上不主张主动进攻,但必须具备被动防守实力,不主张前进一寸,宁愿退守一尺。极力说明以退为进,以守取胜的重要意义。本章是继续用战争来说明不争和谦下之德。

    第七十章,老子认为,他所提倡的无为、柔静、不争、慈俭等思想符合自然法则,简单易得,最具功效,只是世人浮躁,痴迷于名利得失,追求近功、速效,争强斗胜,挑战政治,污染社会。对他的主张,很少有人理会,并且躬行践履,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其言论和行事的根本。

    第七十一章,本章是对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诠释。老子继续分析、指出人民不能奉行道的原因。老子认为,知道自己的自身和客观世界有所不知,甚至物质,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是再好不过的。第七十二章,本章着重讲统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治,反对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如果人民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那就只有铤而走险。这是对统治者的忠告,也是警告。

    第七十三章,老子将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一招自然规律变化和发展,都会有好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漏失。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

    第七十四章,本章在京警告执政者不可用苛政暴政欺压人民。老子指出,不管人民是否怕死,奉行道者都应自爱,不可以死恐吓人民,更不可代司杀者杀。唯有如此,方可保全。

    第七十五章,本章进步一阐述了奉行道者不自贵的观点.老子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那样,统治者的日子就不好过下去了。

    第七十六章,本章以柔弱和坚强的得失好坏,来教人弃强取弱、舍刚取柔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本章是用张弓来比喻道的完满与和谐。

    第七十八章,本章老子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弱可以胜刚的道理。并指出,天下之所以没有人能按此观点行事,是因为人们不明白正言若反的道理,不了解道的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

    第七十九章,本章揭示了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第八十章,本章是老子对他的理想国家,即小国寡民社会所做的描绘。第八十一章,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旨在说明圣人能效法利而不害的天道以及为而不争的道理。



    推荐阅读: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5篇]
    2024东京奥运会详细赛程表[范文大全]
    2024年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1500(15篇)
    最新销售心得体会300字 销售心得体会简短的(19篇)
    2024年骨干生物教师上课心得体会(二十一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