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其它范文 用工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借外出培训的东风 创新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暖阳如梦 时间:2024-09-25 00:56:5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借外出培训的东风 创新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借外出培训的东风 创新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青铜峡市四中:汤莹丽

    在市委、政府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教育系统第二批校长、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在7月13日顺利成行,经过近十天充实而认真的培训学习,各位学员收获颇丰,有感于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鼓舞了精神,提供了方法。许多学员在结业典礼上表达了对培训学习的敬意和感谢,真诚的心声道出了:外出培训学习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将新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育目标都吹进了我们青铜峡市教育事业的大花园,起到了对教师事业和师德的引领、激励作用。我作为本次培训学员之一,每天都在学习收获中思考,培训结束后,要把外出培训学习的内容和精神,用讲座和展示交流的形式传播给本校教师,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全校教师学习思考借鉴,与此同时,抓住契机,创新校本研训,从根本上把握教师的关注、教师的困惑、教师的要求等问题,更好地解决教师自身发展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

    学校要坚持走校本研训一体化的道路,围绕“聚焦课堂,关注质量,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校本研训思路,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核心,以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高为目标,立足课堂,认真开展研问题、研方法、研经验,训课标教材、训教学技能、训理论知识的“三研三训”系列校本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对校本研训做如下规划、思考和安排:

    一、细化校本研训管理,保障校本研训的力度 1.高度重视。

    校本研训对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问题的回应举足轻重,学校要高度 重视校本研训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总务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从专业培训、问题研讨、场地保障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工。每学年都根据教师专业技能的薄弱点、课堂教学的困惑处着手,设计层层递进的系列研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收集整理每一次的活动资料,任务层层落实。

    2.条件保证。

    为保障每一次的研训活动有秩序,我们要定时间、定场地、定专题。为保障校本研训中有内容、有资料,我们要再订阅专业报刊以及音像资料。除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宁夏教育》、《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论坛》等都是我校每年必备的刊物,一些学科的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光盘、专家专题报告视频光盘,也要多购置。为满足教师研训需要,为教研组办公室装机通网,加大督促每个教师的手提办公电脑的使用效率,把每个教研组办公室都变成电子备课室,确保电脑运行正常,网速正常,为校本研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物化保障。

    3.制度建设。

    学校把校本研训作为一件重要的任务来抓,制定了校本研训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并将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纳入每月教师绩效考核中。同时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题研究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资料上交制度等,为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阵地建设。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阵地,教研组的组建、建设直接关乎校本研训的质量。因此,我校始终关注教研组这个阵地的建设,首先选拔教学骨 干承担教研组长,其次,向各学科教研组提出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能够引领指导组内其他教师的要求,健全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规章制度,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促使各教研组工作规范有序。

    二、丰富校本研训内容,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性

    学校积极开发校本培训素材,倡导多元化研训,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到教学基本功训练,从教科研知识培训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探讨等等,特别关注培训素材多元化。

    1.将理论学习引入到校本培训中。

    以课标培训为例:课标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依托,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研讨活动和教材回头学活动,作为校本培训的主打调。为了促使教师对《课标(2024版)》的解读、理解、应用的能力,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研读“2024版新课标”活动。首先收看专家对新课标的分析,其次由教研组长组织沙龙活动,教师们对“2024版新课标”进行质疑、解读、理解,使每一位教师理清新版课标的变化,准确把握各学段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撰写课标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再次,学校还组织“课标知识口口清竞赛”,通过以上系列活动,促使教师真正熟知新课标的内涵,并贯彻落实于教学实践。

    以学习各学科专业理论书籍为例: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并将集中学习与自主相结合。学校每学年或外请相关教研员或由本校教学骨干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切实有效的学习专业理论,并就专题学习进行讨论交流。此外,要求教师自主学习教学类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沉淀心境,提升理论修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每位教师每周完成一篇教育叙事,每学年都完成一本读书随笔和校本研训学习笔记。2.将教学问题引入到校本研究中。

    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入到校本研讨中,组织研讨活动大家共同分析、诊断、探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的提出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其一,教师自行提出的在教学实际中感到困惑,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二,教师在上研讨课时,由听课教师对照所学理论,反观课堂所发现的问题;其三,学校领导、教导处在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起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作用。

    3.将一线经验引入到校本交流中。

    在校本培训中,特别关注将教学一线的经验引入到培训课堂,使教师们不仅知道“是怎样做的”,而且知道站在理论的高度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经验实例的来源主要也是三个渠道:其一,教师自己教学中感到成功的地方;其二,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其三,学校领导,教务处在平时听课中发现、总结、提炼的好的教学经验。

    4.将展示交流评比引入到校本评赛中。

    教导处针对每月教师“备、批、讲、辅”工作的检查中发现的亮点、问题在培训会上做专题交流,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教师之间对“备、批、讲、辅”工作也开展相互查阅、交流活动,保证教学“六认真”工作的质量。

    三、丰富校本研训的形式,增强校本研训的凝聚力

    学校将校本研训主动权交给中层教科研管理者,交给教师们,倡导校本研训形式多样化。通过多渠道研训活动,引领教师在“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下,实现专业化成长。

    1.引领式。我校各级各类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较多,根据学校安排承担公 开课,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他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学有榜样。

    2、分享式。学校非常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外出研训活动,为教师创造各种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凡是区、市、县研训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都选派教师尽可能去参加。教师外出学习是要带任务的,回校后要求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形成了“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分享式效应。

    3.交互式。为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校采用展示交流的形式强化教师积雪基本功能力培训。三字一画、普通话、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电子白板使用等,都是校本培训的内容。培训以集中集体辅导和自学自练自悟相结合,学校每学期一次对他们练功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校内形成“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浓厚大练兵氛围,真正实现各教研组间的“携手共建共赢”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4.自学式。提倡教师要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教育教学专题理论、学科知识、名师课堂视频、教育教学信息操作技能等等,每学期组织教师召开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沙龙交流会”。交流会上,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精彩摘录、视频片段等成果向同伴推荐,学校组成评委,评选出优秀成果,促使教师比学赶帮超的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用心发现并及时分析整理一些反思、案例、故事等,利用教研组这块平台,进行“一对多”、“层对层”的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在互动中学习、借鉴、提升,实现同伴互助的和谐发展。

    四、拓宽校本研训思路,强化校本研训的目的 学校围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个目的,拓宽校本研训思路,咬定青山不放松。1.互助中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

    在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研究是“家常菜”。尤其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能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把反思与研究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日常教研相结合,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优化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评课,第二次备课再次完善。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组老师都能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促进教师在设计——实践——反思——再设计中提高教学设计的专业能力。2.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想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就应当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求得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进行课题研究,这是一种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专业之路。每学年学校都要求各教研组以课题为龙头,从“三小”入手,即: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开展课题研究,做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学期初,学校都召开课题会。会上,各组宣布课题组成员调整情况,各教研组针对课题研究做了经验介绍,并对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做布置,同时提出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向。不论是区级立项课题,还是校级课题,在学校的督促下积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总结反思中提升。3.在历练中提升教师教学操作能力。

    学校以“三课”活动为依托,在逐年的校本研训活动中开展“学-研-讲-评-改”的系列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亦在课堂。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骨干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中老年教师传经课、名师骨干引领课等,以教学为中心,教研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努力实现“研、训、教”一体化,实现校级“人人一课”,推出一批“精彩一课”。积极引导教师把功夫用到课堂教学上,努力做到教学思想、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课堂环境、教学行为“五优化”。

    借着外出学习的东风,以管理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与时俱进,以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创新夯实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

    学校发展。

    第二篇:认真反思 促进专业发展——教师校本培训

    认真反思教学 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校本培训

    一、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的现象

    1、不愿反思(观念方面的问题)

    态度问题——消极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人生态态度和工作态度,致使部分教师不愿反思。另一方面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就认为自己工作几十年,教材滚瓜烂熟,不用反思。这属于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

    2、不会反思(方法方面的问题)意识问题——没有养成反思习惯 技术问题——缺乏有效反思方法

    3、形式反思(内容方面的问题)

    意识方面:为了应付各级各类上级主管的检查,不少教师在课后随意胡乱画上几句,或者从网上下载一段,文不对题,东拼西凑,蒙混过关,就万事大吉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称这种反思为形式反思,这类反思缺乏深层次思考,百害而无一利。

    4、其他

    还有一种反思现象,我们有些老师在每次考试过后也确实做了反思,也通过反思找到了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今后的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些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成绩时(包括我在内)例如在写总结时都会不自觉的出现例如:“学生基础差、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课、学生课后练习做得少”等字眼。这就是一种把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归结于外部原因,而没有很好的去反思自己的一种现象。我们安吉中学的学生就那样了,是没得选择的。作为老师我们还需反思: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课是否跟自己本身的教学没有吸引力有关系?课后的练习作业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做,是不是太难了,可否考虑分层次布置作业(我们的教学分班已经是分层次了)?自己批改、检查落实到位了没有?还有我们的月考、段考、期考的质量分析是否认真进行,学生的状况是否真的掌握了?为什么考来考去总会有人犯同样在错误?一方面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要团结同学,学会和同学相处和同学合作;但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在单位工作能做得团结同事和同事合作没有,我们能融入到各种团队例如教研组、年级组、同年级的同学科等团队,我们这里所说的团队是合作分工的团队。(不是像有些老师帮签到的小团队,我最担心新教师受影响)。

    还有为什么周围的同事把近年来的材料(各种荣誉证书,论文发表获奖的材料等等)整理一下就去申请高级教师职称,而且居然也得了,为什么我连申报的底气(或勇气)都没有?大家都同在一个学校,甚至同在一个办公室。怎么差别那么大呢?这些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吗。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作为学校的中层领导要求我们教职工努力工作,提高安吉中学的教学成绩,但对我们教职工的工作环境、职位晋升、身体健康等等关心了吗。确实在我们的周围需要反思的东西是很多的,今天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下教学上的反思。

    二、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过去的事,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在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过去或对过去经历的“过电影”。而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学习方法、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反思,指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再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对自己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从而达到自己的人格、个性及至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它实际上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1)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即思考)

    教育教学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教育教学行为、情境进行的审视与思考,并从中悟出一些有内涵、有价值的东西,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

    (2)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反思的对象)

    (3)具有自觉性(自愿的、有意识的)别人是强迫不了你的(4)具有技巧性(反思的方法和途径)

    三、反思的意义和作用

    华东师大叶阑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的,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偏执的不足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积累,只能做教书匠,而不是成之为名师。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它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从而不断的修正解决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四、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1、树立反思意识。

    没有反思意识,不愿反思。所有的什么方法、途径都将变成一句空话,只有当教师认识到反思的意义和它的重要性,把反思当做一种自觉行动时,教师才能主动反思,才能从灵魂深处去思考问题,提高反思质量,得到反思之目的。反思更多的不是求诸于外,而是求诸于内,在求诸于内中改变自我。反思贵在真实。反思的落脚点应是我们自已的教学行为。教学进程完毕。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与组内的教学老师一起研究讨论,随机记录即成。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

    在这补充一下要求我们老师进行反思并认识到之前的自己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无论从心理学还是其他方面,我们几年几十年的一些习惯一下子要改变是很困难的事。包括我自己(甚至不予承认)。这么办?可进行个人教学录像观摩,照镜子理论: 举例对着镜子才能更好的梳理自己才能更好的反思、反观自己。个人拿三角架自录、反思、反观、纪念(就是一面实践的镜子)

    2、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问”来梳理。

    一问:“特色”是什么?教学的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

    二问:“精彩”在哪里?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人的感受是深刻的,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问:“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意外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源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顶牛”,教师如何“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阴错阳差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面对学生无所用心的“沉默”,教师如何对待,等等。四问:“缺失”在何处?再完善的教学预案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

    3、课堂反思的基本方法

    我在今年7月份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西乡塘区骨干教师高级培训班在听华师大教授王建军的讲座中,他对课堂教学反思提出了课堂反思五步法:

    创造替代性的行动方案453回顾行动新的尝试行动分析到主要问题所在12课堂教学中的五步反思程序BACK 第一步:行动。即上课实践,这是课后反思的基础。执教者按教学设计并结合课堂情况进行教学实践,按步骤推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

    第二步:回顾行动。叙述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步骤,这个过程只需作简单的勾勒,无须全部进行实录,但要重点突出,尤其那些值得思考、修改的地方。在此环节也可对自己的课前设计与实际教学之间所发生的改变作进一步的比较描述。为下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

    第三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所在。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反思过程中要抓住主要问题。第四步:制定创造替代性的行动方案

    第五步:新的尝试。将改进后的方案再次尝试,课堂教学效果必然要有所提高,当然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那就更需要我们再进行新的分析,创造新的方案,再次尝试的过程,若如此不断反思,课岂有上不好的道理?

    五、除了课堂教学反思之外,听、评课也可以反思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生活中,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些,前辈、同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便是学习他人的最好途径。每次的听评课都要确立一个专题,讲课人与自己的差异,便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比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热烈,学生参与度高,那作为听课人就要认真归纳梳理一下师生互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补充形成课堂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框架。这样自然会对我们的教学有着极大帮助。听课过程也可中写反思,常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串析。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或听课记录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旁注的重点是教学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由某一句诱导的提问、某一个知识的展开、某一处操作的安排、某一道练习的设计……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及时用简要的语言真实地记下来。坚持旁注,有利于教学感悟的积累。

    点批。点批就是在教案环节的中间处写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或得意的做法,或失落的感悟,进行深层次的剖板。坚持点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评。总评就是在课时设计或听课记录的结尾处写反思。总评的重点是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预案的可行性,教学过程的合理化……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串析。串析就是在章节设计的结束处写反思。串析的重点是“归纳”:对一个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疏理出共同的本质。坚持“串析”,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提炼。

    六、如何提高反思能力

    1、多读书、多学习,丰富理论功底,为反思实践寻救 理论的支撑。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看到行为背后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反思才有深度,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2、多参与、多研讨,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中提高反思实践能力。

    多出去听课,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听评课时注意专家的意见。专家的对课堂教学的点评和理论的引领会起到“画龙点睛”、“豁然开朗”的作用,能让我们放开眼界,开拓视野。与同伴的交流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多思考、多动笔,强化反思意识,在自主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

    古人云:“每日必三省吾身”。作为一名21世纪的人民教师更要具备反思的能力。我们一直在反思但反思的效果却微乎甚微。原因在于我们的反思成了一种形式,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根本就没有用心地、及时地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新奇的思维火花,即使有了好的想法、做法,也会因懒惰而不愿动笔只解决眼前就了事,就在这样不断地推诿中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教书匠”。时间是把双刃剑,可以治疗伤痛,但也会让你曾经怦然心动的课堂火花一闪即逝,也会让你曾经印象深刻的课堂情境渐行渐远。而文字却能将这些会随时间而逝的精彩成为永恒。打开电脑或拿起钢笔,写点东西吧!天天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看自己的积累恐怕自己也会吓一跳吧,居然有这么多素材,已遗忘的事情此时却又历历在目。

    有了这样的素材,再对其加以分门别类,抑或是从中找出共性,再与自己所学的教学理论相结合,那么一篇篇翔实的论文、案例便应运而生。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个人专业水平就会不知不得到提升,说的功利一点,我们的论文发表了,获奖了,评职称便容易多了。特别对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七、结束语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在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听后回答:“那是因为你们仅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别。”

    正是行动,使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分出了高低;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希望我们教师特别是年轻老师立即行动起来,做一个会反思会创造的学者型教师,为安吉中学的发展奉献出一份光和热,同时也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

    第三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研训就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培训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为了学校”——“以学校发展为根本”,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服务。第二“为了教师”——“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训的主人,通过校本研训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第三“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研训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性,讲求实效,注重过程,反对形式主义。

    自从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直以为校本研修不是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去认真地思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意义。通过校本研修学习后,我明白了教师的人生道路是以教、学、读、思、研、写来支撑的。教师的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与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这样教师才能快速在校本研修实践中锻炼成长。

    第四篇: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

    ―――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课改的有力保障。在区教育局暑期读书会之后,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发展标准》和《方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结合我校教师实际,制定了《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并通过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发动并开展工作。下面就我校近段时间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领导和各兄弟单位作以汇报和交流。

    一、建立专业发展档案,健全组织制度建设。

    1、高标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在学习发展标准的基础上,由教科室对每个学校的教导主任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并对各校教师根据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要求,由各校教导主任根据要求指导各校教师剖析自己的现状,规划自己三年的发展,并认真填写发展档案。中心小学对每位教师提交的档案表及教师的学历、获奖证书、论文、教学反思及学校运行的教师教学评估档案融为一体,装入每位教师的档案盒,作为教师的最初材料进行专档管理。在此基础上,教科室组织人员根据每位教师的档案基本材料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进行分类整理,实行动态管理。

    2、健全组织制度建设。活动开始之初,学校成立以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科室和各校负责人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教师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等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教师的培训、学习制度,规范了校本教研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运行做好保障。(1)学习培训制度。引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习惯,组织教师参加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与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并形成5000字以上的学习记录(指教学日记、读书笔记、研究论文或报告等)。平时要勤于翻看各种教育、教学杂志,努力拓宽学术视野,加强知识的储备和理论的武装;(2)完善教学调研制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制定推门听课制度、跟踪听课制度,加强常态课的绩效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关注每一节课,培养教师的质量意识。我们采用随机与指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领导的课堂调研,及时了解教学动态;二是学科组的课堂调研,要求学科组根据本学科教师的情况进行听课指导,课后进行诊断式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校本教研活动制度。为使校本教研有序、有效地开展,我们规范了学科组、备课组的职责,确定校本教研活动时间,要求各组在活动前制定好计划,教研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二、研训一体,创新形式,引领教师共同发展。

    在完成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方案的制订以及教师对自己发展目标的确立后,我校确定了以研促教,研训一体,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探索。

    1、落实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保障研训工作高效进行。

    一是处级学科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成长的共同体。二是校级和分片研训,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三是分年级(备课组)组内教研,建设教师同伴互助的小家。这三级研训网络从教师的师德教育、理论学习、校本教材开发到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问题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全处兵团到年级小组等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校本研训工作得以高效进行。

    2、努力创新、探索校本研训新形式。

    校本研训中我们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为首,师能为主,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将理念和专业的引领与行为的跟进有机结合,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统一,将课题研究与问题研讨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了以学代培(教师读书行动中自我研修、集中交流)、以赛代培(各类竞赛课、综合能力比赛、教研课的说、研、听、评)、以结对代培(师徒结对)、以研代培(主题研究、课题研究、问题研讨)的校本研训形式。

    (1)以学代培:教师的个人自主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书香校园实施方案,期初要求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并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每学期,教研室和教导处都认真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2)以赛代培: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每个学期都会有各级竞赛课进行,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良好契机。我们抓住每一个竞赛机会,认真组织校内选拔,选定人选后再组织老师们集体听课、研课、磨课。同时,本学期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先后开展了有效课堂观摩课、读书研讨课、多课型示范课及计划举行的学科基本功竞赛,以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3)以研代培:以研代培是指做好校本教研中的科研工作。即以“教育科研”为主体,通过活动这个载体,以研代训,以研代培,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在课题研究中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实效性。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做出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以结对子代培: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年轻教师迅速成熟,造就一批新的骨干教师,我处继续开展“导师制”活动。在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人力资源,积极推进“导师制”,加快我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具体采取结对子、拜师傅的形式,分别从备课指导、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其中,指导教师的示范课不少于两节,徒弟的研究课不少于四节。除此以外,徒弟每月还拟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送指导教师师审阅。在彼此的互动中,不仅提高了徒弟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促进了指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3、构建交流展示平台。

    (1)、网络平台。学校利用网络设施及技术优势,构建了傅庄中心小学网上交流平台。开设了“课改论坛”、“教育信息”、“教学案例”、“课件展示”、“教学反思”、“论文交流”等栏目,让老师们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广泛交流,我们把教师之间的直接对话和教师网上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交流、教学反思交流、教学问题研究、知名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对话等活动,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2)、展示平台。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教师成功发展的体验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建立科学、民主的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为此我校想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上做一点尝试和探索。

    (1)完善“积分制”评价体系

    “积分制”评价是指教师个体根据自己的三年规划和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工作实绩,根据量化评估标准获取积分的办法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设计的评价,这一评价的主体以各校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为主,是一种以定量为主的评价,这也是现在我校主要运行的评价方式,在这一评价上我们根据教师的建议继续完善和改进,同时我们尝试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2)积极构建教师自我增值的发展性评价。

    这不是一种评优活动,而是一种“个体内差异”的自主评价。这种评价努力改变以他评为主的、少数教师参与的评价现状,而以教师、学生、家长的定性评价为主,给教师以平等和自主,给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此项评价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有特色的名教师提供无限发展的可能。

    第五篇:抓校本研训 促专业发展

    抓校本研训 促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探索与实践

    龙港八小 李洪辉

    【摘要】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它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学校机制运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如何倾力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开放创新的教师团队,如何借助校本研训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更好的发展,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本文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从教师专业发展定位、制度建设、及平台构建三个方面去做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校本研训 教师专业

    有效发展

    ◆对校本研训意义的思考

    1、加强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难于解决的困惑。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课堂的教学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了,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解决教材超跃性较大的问题?”“怎样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应答有赖于专家的指导,更需发挥本校的自身力量去研究,解决。

    2、加强校本教研是本校校情的需要。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新调入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教师中新毕业生比较多,在教学方面还是新手,而新调入的老教师水平有待于提高,现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水平各异。所以,加强校本教研,全员培训,分层促进,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我校工作的着重点,它关系到课改的成败,更关系到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校本教研作为校本培训的主渠道,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我们学校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条如何借助校本研训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目标引领——为教师专业发展定位 1.学校整体规划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教师的现状。我们制定了“龙港八小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其导向性和激励性,不断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使每一个教师都处在能发挥其最佳优势的位置上。2.明确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一方面说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使教师职业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另方面说明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3.尊重教师发展意向

    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和个人的意愿,进行任教学科、任教学段等发展意向的调查,让教师自主选择所要参加的课题组,积极利用教师的这种内在需要,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使教师工作成为其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生命历程。

    二、制度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护航

    1、课题引领

    校本教研是学校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索之一。因此我们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过程中,尤其注重学校重点课题的精心研究。近三年来学校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自动化策略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小学教师阅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小学英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等10几个课题分别获省、市、县课题一、二、三等奖。规范的操作,严谨的程序,让实验组的教师经历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从思想理念到实验操作都经历着一次全面的科学熏陶。全体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从小处人手,形成“课例为载体.问题为先导”的教学研究方式,促进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互动。并初步确立“校本教研兴校”、“校本教研兴师”的专业成长意识,这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关键一步。

    2、学习制度

    针对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自我封闭现状,学校领导认为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课程,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任务,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校本教研更具有实践性。必 2 须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所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究活动,以活跃“以校为本”的教学科研氛围。

    ①学校订阅《小学语文》、《班主任》、《现代教育报》等大量教育教学的刊物,不惜重金购趔相关教育书籍,提倡教师撰写读斗笔记。在学校网页上定期向教师推荐优秀教育文章,鼓励教师上网发表学习理论、观摩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等文章。

    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类师资培训,充实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让教师们充分明确继续教育的终身性、紧迫性、重要性,为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③专家引领。学校的多数教师虽然具备教学能力和经验,但是教育理论底蕴不够深厚,更加需要一些教育界的专家来引领,才能使自己的校本教研走向深入。名师是一种资源,本地名师则是一种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学校多次邀请本地县级以上新秀、骨干教师到我校上示范课,以一节示范课、一节讲座进行互动交流,让老师们更切近地感受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更有效地感受课的设计、操作,从而提高课堂实践能力。

    3、反思制度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真正落实。“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教师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中,积极参与探索,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才有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可能。因此,在每一次的教学评比课和公开课或研讨课之后,我们要求每位开课教师都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行为,并写下针对自己教学实践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回音壁”。

    4、研磨制度

    学校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协调功课安排,合理安排出一个固定时间作为各学科教研组活动时间,确保每双周各学科教研组能开展主题教研等活动。我们要求 教研活动要突出以“有效课堂”专题磨课为主,结合专业阅读沙龙、教育教学案例写作沙龙、主题讲座、观摩教育电影、组织师生互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而开展。同时要重视教研过程的有效化与常态化,形成深度对话、直面问题的学术讨论氛围,真正打造成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小型专业共同体。

    5、汇报制度

    为了达到学习资源的最大共享,凡有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校后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实践进行思考,对看到的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和分析,扬长弃短,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决策水平,在教师业务学习会上进行汇报。形式可以是上课、讲座、书面汇报、写心得体会、教育随笔等。要保证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这样,就可以使单一的学习以流动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一人培训多人受益的动态学习方式可以让培训的价值和利益得到最大化。

    6、合作制度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合作制度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教师要追求专业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智能。因此,学校安排固定时间,各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同事间进行精诚协作,主要包括听课研讨、集体备课、教学沙龙等.使教师在学科内部交流中获得专业发展。

    同时,我们还开展有独立专题的教师面对面对话活动,用教师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提醒帮助已经或即将遇到同样问题的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操作性强的方法。采取双方自愿、组织认定的“师徒结对”,鼓励老教师、骨干教师传授经验带弟子,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

    三、构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

    任何一种机制的顺利运作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土壤”。学校加大科研资料和设备的投入,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必须开展的工作并纳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中,增强了教师教研意识。在这种浓郁的教研氛围下,我们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了诸多平台。

    1、建立骨干教师研修班 我们以学科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案例分析、教育反思和课堂临摹为主要内容。通过自我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组建校骨干教师研修班。要求每位研修班教师在期初确定一个本学期的探究主题,在一学期里有目的地关注、研究并在集中学习时交流积累,期末形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同时,我们要求全体骨干教师在一学期内至少上一节以上公开课。要求做到好认真准备,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并通过不断的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和科研水平。

    2、举行论文笔会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论文笔会,要求青年教师在一学期里至少撰写一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在论文笔会前认真修改推敲论文,在笔会上交流,互相修改,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教师的理论水平。

    3、开展读书社团活动

    教师读书社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特色活动。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学校提出“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的读书口号,相继成立“红帆船”青年教师读书社和读书部落群,鼓励教师阅读教育专著、聆听大师声音,充实文化底蕴。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把读书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相结合,做到教、学、研同期互动,用最优异的学习效果来达成最优化的专业素养,为学生送去最优质的服务。

    4、关注青年教师培养

    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三项评比”活动(论文、案例、课堂教学),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定期举办“构建理想课堂”研讨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增强互动性与互补性,进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及教学经验的最大化效应。同时还要对有潜力的教师进行“三格”培养: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

    5、盘活网络资源

    学校先后加入了苍南教育城域网和中小学语数课件网,教师可以共享大量的网上教育资源;学校的主页网站内容丰富,资源库有教师的优秀教案、课件和论文,推荐阅读由教务处和教科室收集的文章,教学论坛有教师的心得体会。学校 5 网站的建设,既为校本教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又给教师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已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强力推进器。

    6、对教师发展进行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正是教师发展评价的重要方式。我们设置了两个评价内容。

    1、基础部分:上好一节公开课,参与一项课题,写好一篇论文或案例;

    2、几个特色专业发展:读一本以上教育专著,课堂展示,论文观点交流,随笔写作,科研实践,学生发展和其它方面的特色发展。每个期末我们让每位教师填写专业发展档案表,让它和评优评先挂起钩来,并放入教师业务档案中保存。

    校本研训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学校机制运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如何借助校本研训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要努力实践的目标。我们将以服务者的角色和教师一起进行平等交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欣赏教师,为他们搭建成长、成功的平台,提升内涵,使教师逐渐走上一条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路。

    参考文献:

    1、《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 第9期

    2、《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4年 第16期

    3、《教育科学》 2024年 第5期

    4、《考试周刊》 2024年 第4期



    推荐阅读:
    借外出培训的东风 创新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与教师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大全
    参加全国幼儿园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体会
    关于参加市级一类幼儿园
    娃哈哈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计划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