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招标合同 购销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共五则)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雪域冰心 时间:2024-06-04 07:49:33

    第一篇: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在党中央科学决策,全省上下统筹部署、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X发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时刻,中共X区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我作为政协委员代表发言,光荣和自豪的同时,必须以实际行动为凝聚出彩正能量、谱写出彩新篇章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交一份合格答卷。

    一、使命为重,做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的政协委员

    作为政协委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政治纪律意识,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做到靠得住、立得稳、敢发声。近年来,我结合自身工作和行业特点,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带有“X风味”的诸多提案、建议,或被列为区政协年度重点提案,或在区政协协商议政专题会上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补短板”“抓精准”“做精细”“统筹推进我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科技创新项目发展力度”“推动X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速增效的建议”等等。特别是通过区政协今年组织的专项调研,我撰写的《关于X工业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若干建议》于X月初得到中共X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二、体恤民心,做公道正派的政协委员

    作为政协委员,就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真情为民,关心服务群众。X年初,中共X区委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以弘扬X同志X精神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我随即带领全所响应号召,将律所开办庆典经费节省下来,给X县X镇回民小学X名留守家庭的孩子们送去了崭新的“中国之队”运动服、新书包和书籍、教具。在71年国庆前夕组织了“童声颂祖国,书香满X城”牧真校园书屋捐建公益活动,奔波X公里,一次性在X县X镇、X县X镇、X镇和我区X实验小学、X小学、X学校捐建X个牧真校园书屋,捐赠各类图书X册。同时,通过发放X面国旗和组织X名学生《歌唱祖国》表达了真切的爱国爱党之情,以X政协委员“扶贫、助残、支教”的实际行动为国庆71周年献礼。为此,我本人被区政协表彰为“热心公益事业先进个人”。

    三、围绕中心,做匠心专注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要把事业放心上,把责任扛肩上,更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出现关、停、改、破的状态。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我以创业干事促发展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全所律师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服务好每一位法律需求者,做老百姓信得过、用得起的“良心律师”,为企业和创业者“复工、复产”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帮助,并力争通过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义。此外,我坚持下社区,走基层,讲法律、谈案例,免费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法律服务。今年春节前,带领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到我区X、X等四个社区进行节日慰问,为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粮油米面、春联等生活必需品。X年X月我获得X省优秀律师称号,今年X月,又被认定为“X市地方突出贡献人才(D类人才)”。

    四、修身立德,做“党委放心、自己舒心”的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社会知名度大、关注度高,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X年在区政协指导下,依托我所在律所成立的X区“政协委员之家”和我市首个“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室”,通过与律所加强思政学习和国学推广的“牧真书院”进行共建共享,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断锤炼道德品行,养成健康生活情趣,以模范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新风采。X年以来,市、区政协领导多次到我们的“委员之家”视察、调研和指导,并将政协委员“亮明身份服务群众,挂牌勇于接受监督”的“委员工作室”做法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站在X和X发展新的起点上,作为政协委员,我将在区,委、区政协的坚强领导下,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加油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推进党校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推进党校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近年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24—2024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打造“干部人才的培训中心、党员教育的服务中心、推动发展的研讨中心”,在干部培训、科研咨政、理论宣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初,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市委党校和行政学院合一,这是历史给予的新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切实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拉高标尺,扛起责任,精准发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党校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主业主课,提升培训实效,彰显党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坚持党校姓党。

    党校是政治学校,也是政治机关。党校教师承担着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重要责任,对党忠诚是我们首要政治品格,必须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贯彻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制安排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二)突出主课主业。

    新时代干部培训第一目标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这一培训目标的变化更加凸显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性。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等基础学科建设,把“四史”课程作为必修课,加大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重。

    (三)坚持“用学术讲政治”。

    引导教师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学术框架,用学术话语解读思想和理论的魅力,让学员在学术氛围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要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严明授课纪律,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切实从中央党校退休教授蔡霞事件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鉴。

    (四)提高教学质量。

    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重要遵循,作为全面提升干部培训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党校培训要实现更好更强更优的目标,就必须在提升主体班次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坚持主题突出、精准培训,实现干部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达到推动工作、服务发展的目标。

    (五)打造品牌课程。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了“一个中心、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党校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充实和优化,开设体现XX特色的教学课程,打造系列品牌课程,不断完善适应XX市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的课程体系。

    (六)深化教学改革。

    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充分发挥“团队教学”优势,广泛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式,重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基地体验+学术研讨”教学模式。要以按“需”培训为发展方向,不断丰富教学专题,根据学员的发展需求,通过“列表选取”的方法,引入普通高校的培训方式,让学员自主选修课程,提升干部培训的实效。

    二、坚持科研强校,服务决策咨询,彰显党校新型智库地位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党校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大力加强科研项目建设,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进决策”的系统格局。

    (一)加强思想引领。

    强化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的重要阵地作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解读,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提供正确引领和学理支撑。

    (二)强化课题研究。

    要把课题研究作为党校科研工作的中心环节,紧扣XX市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组织教研人员精选重大命题进行专题研究。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集体攻关的方式,整合党校系统教科研资源,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每年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兼具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三)整合多方资源。

    建立教师联系乡镇街道制度,促使教师深入到农村、企业、群众中去,深入了解一线实情,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度挖掘各种资源,让科研更加接地气。加大与县区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效科研合作转化机制。办好《中共XX市委党校学报》和《XX行政学院论苑》,建强决策咨询和学术交流平台。

    (四)健全激励机制。

    要制定科研工作的奖励激励相关制度,对教研人员的科研工作量、科研成果认定、科研激励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将科研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且与职称评聘、提拔重用、评优进修、表彰奖励、荣誉待遇等直接挂钩,鼓励出人才、出成果、出精品的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坚持人才兴校,加强队伍建设,彰显党校干事创业活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按照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优化师资结构。

    结合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实际,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严把“入口关”,确保教师总量有增长、质量有提升。选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优秀基层干部担任兼职教师,聘请XX籍的在外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精英担任特聘教授,真正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党校事业中来。

    (二)提升师资素质。

    一是注重教研团队建设。实施“导师制”传帮带工作制,建立师资共建共享机制,联合开展集体备课、科研攻关、业务交流。二是助力年轻教师发展。以“一年基本入门、三年基本成熟、五年成为骨干”为目标,实行目标式培养管理和师徒结对帮教制度,一对一帮扶青年教师,以老带新,以研带学,加快年轻教师培养的速度。有计划选派年轻教师到省委党校、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到部门单位、基层一线蹲点调研、挂职锻炼、驻村帮扶,增长实践经验。积极推荐年轻教师参加省内外高端论坛,参与各种征文、比赛,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常态推进“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着力培养知名教师、重点学科带头人。

    (三)创新师资管理。

    完善党校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办法,健全师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符合党校发展特点的教师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落实党校教师各项待遇,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坚持从严治校,树立良好风气,彰显党校风清气正形象

    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上做表率。

    (一)弘扬良好学风。

    坚持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按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严格实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采取正面引导、反向严禁、结果通报、不予结业等多种方法管理学员,努力提升培训效果。对到党校学习培训的干部,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都要作为学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引导学员沉下心来“踱方步、冷思考”。

    (二)涵养严谨教风。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党校教师要将“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植入灵魂,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和纪律要求,并全面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作风,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书斋式空谈、教条式说教,以过硬作风、扎实本领赢得学员满意。

    (三)营造清朗校风。

    要加强机关建设,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党校发展,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以制度建设推进从严治校常态化,大力营造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真正把党校学在前列、严在日常、干在实处的形象树立起来。

    第三篇:党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

    党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黄河流域岁岁安澜,是黄河治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意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千秋大计。

    其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既得益于黄河流域所提供的广阔且易于耕种的土地,也与我们先人能较为合理地顺应和利用自然密切相关。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品格。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其二,“黄河宁,天下平”道尽了黄河安澜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黄河穿越崇山峻岭,千折万转,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了黄河水流之湍急;“九曲黄河万里沙”,意味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从历史上看,国家统一,国力强盛,黄河就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开发和治理,黄河的安宁则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家繁荣昌盛。黄河xx年的安澜,新中国x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即是“黄河宁,天下平”的最好证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宁,天下平”这一规律的深刻把握,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

    其三,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水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治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的真实写照,黄河下游频繁的洪水灾害曾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治理始终是历代执政者治国安邦的大计。新中国成立xx年来,治理黄河的主要目标已从“除水害、兴水利”,转化为防洪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谐友好,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如果说传统社会的治水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那么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全局性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

    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是事关打造我国重要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xx、xx地区的重要水源,从上游到下游,连通xx、xx和渤海,是一条连接了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xx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水资源和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但是,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洪水风险威胁较大、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是黄河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先天不足的自然因素,更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既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源涵养、确保黄河生态安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为全流域人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洁净的土壤、宜人的气候等诸多生态产品。

    二是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遵循经济规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能源富集区,是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过度拓展,黄河流域既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等问题,也出现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比发展不平衡、黄河上中游x省区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

    三是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全国xx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x个涉及黄河流域,且黄河流域有诸多承载生态功能的区域,这些区域与贫困人口分布高度重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非常艰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既有利于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也有利于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统筹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科学抉择。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有效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抉择,必将对黄河流域长远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更好地让黄河造福人民。

    第四篇: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感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感想5篇!

    【篇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国丰富水资源的最主要发源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从古至今,描写黄河的诗词佳句多如繁星。有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有张养浩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更有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数文人墨客都对黄河这条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不吝笔墨赞颂黄河。可以说,黄河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地位是相当高的。

    然而,随着近几十年的无度开垦和不加保护的粗放型工业发展,乱排乱放乌烟瘴气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损害了黄河这条中华最古老的龙的血脉。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对阻止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有着力挽狂澜的作用,在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加强黄河治理保护,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党员干部,就要着重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几个方面着手。

    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不经处理将污染物直排入河的企业进行严抓重惩,发动群众对这类行为进行广泛监督,形成长效机制,对屡教不改的企业进行重罚。对附近企业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环保设备,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并增加污染物处理变废为宝循环使用的设备的生产和投放。

    加大对黄河清淤工作的力度,对水土流失地段增加涵养水源防沙固土的林木的种植和培育,顺应黄河本该有的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广泛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篇二】

    2024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宁,天下平”,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工作的重视。

    《汉书》中说:“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自古以来,黄河被中华儿女誉为“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她代表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她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是无数文人骚客赞誉的对象。同时,黄河穿越崇山峻岭,千折万转。“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水流之湍急可见一斑。因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患频繁,严重影响了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从大禹治水至今,治河工作一刻未曾停止,虽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河已连续20年不断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黄河离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依然有不小差距,黄河治理仍需继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应是以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挥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它能引导人们倾向积极的行动,而黄河文化在黄河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首先,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的文明精华,历史上形成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代表性文化。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是广大治河工作者在黄河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黄河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实践中创造的财富,反过来也必将促进黄河的治理开发保护。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高人们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的意识。

    “黄河宁,天下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转变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篇三】

    近日,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再到今年来在上海等城市如火如荼开展的垃圾分类,国人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鲜活精灵,没有水生命将不复存在,含水量愈高生命愈显水灵,幼儿粉嫩老人干瘪,皆是因为水的缘故。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较快的发展,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些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是人类意识到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合理用水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保护水资源不外乎“开源”和“节流”。例如水以其巨大的势能,发展起无污染的水力水电能源,为现代社会带来光明无限,灌溉滋养了万顷良田,换来人间岁岁收获的欢颜、丰衣足食的甘甜,以及工农业与城乡丰美的淡水资源。再有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等等。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等。总体而言,保护水资源全体国民都不可缺席。

    【篇四】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自古以来,黄河就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而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期间,多次调研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并对黄河治理保护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要求。“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好黄河治理保护工作的“组合拳”,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系统加强生态空间保护。推进黄河流域的治理保护工作,要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考虑,特别是针对黄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要充分尊重和科学论证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差异。黄河上游主要是水源涵养区,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有效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中游多经高山峡谷,水流迅急,坡降大,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需要在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黄河下游多“地上悬河”,滨海地带泥沙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要求我们必须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上做文章、下功夫。

    重点推进水沙关系治理。治黄百难,唯沙为首。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水少沙多。漫长的治黄历史中,人们在探索黄河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害在下游、病在中游、根在泥沙”的问题,处理水沙关系,长期以来都是治黄工作的“老大难”,这也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早在2024年,依靠现代化的视角和手段,我国建立了“三条黄河”的调水调沙体系。当前,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有效治理,确保沿岸安全。

    刚性约束水资源利用。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北、黄土高原、华北等地,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从整体来讲,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相对是比较匮乏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绵延5400多公里的黄河,不仅是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黄河的水资源供给。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无限潜力,前提是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必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人口、城市、产业规划的过程中,要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

    因地制宜谋划区域发展。黄河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自治区),途经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沿线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条件落后的贫苦地区。针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契合时代趋势、满足百姓需求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推动黄河流域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方面,我们既要积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留存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记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入挖掘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筑牢文化自信。黄河文化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从地形特征到气候特点,从古代文化沉淀到当代文化发展,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系统整合、精心谋划,让黄河文化的品牌价值在新时代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从古老的历史走来,黄河为全人类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诗篇,走向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我们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久久为功,让黄河造福人民。

    【篇五】

    9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在,她仍在供养着1.4亿人口、160万公顷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应在全社会提倡倡导、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各界的人士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一方面我们要植树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质,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滔滔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九曲回荡,奔腾不息,滋润着良田万物,保卫黄河,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第五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这个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给XX、给XX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新时期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即将拉开序幕的重要时刻,组织研究XX、研究XX如何贯彻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本身就体现了XX省委省政府、XX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主动性能动性,是抓住发展机遇、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心得体会,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XX国家中心城市优势,打造黄河中游对外开放增长极

    黄河流域中,目前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是XX,一个是XX。XX在上游,XX在中游。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求这些国家中心城市起到战略引领作用。所以,建议XX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首先应重点发挥XX的独特优势,将XX打造成黄河中游对外开放增长极。XX现在具有五大独特优势:一是国家战略优势,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领头羊;二是区位优势,在中部地区居于龙头地位;三是产业优势,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加工产业链集群、航空经济、跨境电商等;四是交通优势,空中丝绸之路、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公路网等。五是开放优势,XX自贸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在对外开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发挥XX的优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自贸区做好。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开放新的高度、深度、广度的标志,作为国家新的开放高地,自贸试验区的目标就是要探索“六个自由”: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进出从业自由、数据流动自由,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打好基础,因为所有的地区与地区、国家和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的条款就是讨论“六个自由”。

    结合XX自贸区,可以争取政策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如减少非关税壁垒,设立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展服务贸易保税试点,发展平行进口,针对跨境电商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打造区域离岸贸易中心,等等。投资自由方面,可以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基础上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探索在电信、航空、生物、医疗、教育、文化、影视、农业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探索“规制中立”的制度安排;建设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准入后管理,破除“准入不准营”;放开外籍人士担任内地法定代表人限制;破产制度改革,探索跨境破产和个人破产。在金融方面,可以探索跨境资金汇兑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实行跨境期货交易与特定品种开放(郑商所),建设大宗产品定价中心;设立NRA账户与FT账户,设立本外币合一资金池;增加外资金融机构牌照;支持更多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挂牌上市;发展金融科技,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积极争取数字货币试点;开展REITS试点;发展绿色金融;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设立金融沙盒监管。等等。在人员流动方面,重点吸引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争取15%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实行国际执业资格互认,探索建立国际人才港;制定适宜外籍人才的职称评定标准;放松在编科研人员出境审批限制;研究增设“人才”类签注;试点技术移民制度;建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解决好高端人才高度关注的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等服务问题。在数据流动方面,建立数据的分级分类制度;基于数据分级分类探索数据有序跨境流动;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完善数据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完善数据交易制度;以上这些政策探索,其实就是中央对于自贸区“六个自由”每个自由下面一系列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给了自贸区以后,几十条具体的政策并不是天生就落到你这儿,每一类政策,比如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这里面的具体条款,还要XX的自贸区管委会跟海关、跟金融部门、跟有关方面,一块一块地去对接,把这个对接到位,就真正变成“六个自由”,外商云集的格局才会形成。所以,在自贸区方面把这些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是XX开放高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做好五个方面十件大事,为把XX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做出贡献

    (一)交通

    1、航空经济

    政策方面重点争取:(1)航线政策,如加密国际直航和中转航线、升级国内干支线航线网络,力争到2024年形成上百条的国际航线、上百万吨的航空货运量、上五千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2)航权政策,如用好第五航权、探索开放第七航权;(3)空域政策,如争取更多空域权限、给予更大力度的低空空域开放;(4)保税航油政策。

    建设航空物流中心、集散中心、分拨中心、快件中心;探索“综合枢纽+物流中心+口岸+自贸区+互联网平台”的航空经济综合配套体系;发展空铁联运、空空联运、空公联运等多式联运;“安智贸”建设。

    业务方面,如发展全货机和“客改货”、发展航空中转集拼;通用航空方面,如引进国际国内通用航空器制造维修公司,发展围绕工农业生产和个人消费的通用航空业态,建设固定运营基地(FBO)、飞行服务站(FSS)、专业维修站(MRO)等基础设施,探索军民航协同的空域管理机制,探索利用数据信息技术对“低慢小”飞行器的管理方式等。

    2、铁路枢纽与中欧班列

    目前,XX已经形成了八条高铁,“米”字型高铁的干线枢纽,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铁路枢纽。原来客运和货运是绿皮火车,现在客运到了高铁以后,原来的铁路枢纽、绿皮火车都可以转化为中国货运铁路的枢纽。而我国全部的铁路货运量,目前是总运输量的7%左右。全世界货运铁路一般都占总运输量的20%左右,我们这个方面的余地很大。一旦客运高速铁路到位以后,原有的客运、货运铁路都可以密集地转化为铁路枢纽,XX就有条件成为中国中部的集装箱铁路枢纽。利用这一个探索的势头,进一步发展XX郑新欧、中欧铁路班列,进一步推进内外贸同班列,发展集拼集运模式,主动开展海外仓的布局,加快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进与沿线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中欧铁路在XX成为一个枢纽环节。同时,进一步加快中国的中部地区铁路集装箱枢纽和货运枢纽建设,成为拉动XX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对外开放窗口建设

    3、口岸与保税区

    增设更多特种商品航空进口指定口岸;推动综合保税区扩围,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保税贸易、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保税交割等业态。这里对XX保税区提出了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等新的贸易形态。而这种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货物不一定进XX、进XX,货物可能是到全国的甚至是全世界,但是在XX的自贸区里可以做这种业务,这样就进一步把XX变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4、跨境电商

    推进海关单一窗口与各部门信息平台对接;海关单一窗口与电商平台对接;电子预报关方式;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批发与零售一体化;保税进、保税出、一般进、一般出实现四位一体化;推动外汇与人民币采用额度制以简化汇兑手续、提升汇兑效率;推广AEO认证;检验检疫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跨境电商药品进口;跨境电商质量追溯体系;跨境电商第三方采信制度;海关特殊监管规则向外复制推广;免税购物与O2O。通过这些措施改革,最终使得XX的跨境电商更上一层楼。

    (三)产业链集群

    5、电子信息产业链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实行“链长制”,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推动扩链、补链、强链。

    6、生物医药产业链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临床试验与药品生产;建设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从研发、中试、临床到规模化生产的全产链服务。

    通过自贸区的政策,生物样品、试剂、药品放松出入境限制;建立生物医药类货品特殊监管区;放松生物医药技术市场准入;生物中试生产服务平台;国际诊疗、临床试验等领域对外资适度开放。

    (四)科研服务和金融服务

    7、科研服务

    科研资金跨境流动;扩大科研免税进口范围;高技术企业所得税15%;推动双创;推动科研管理体系改革;教育领域开放,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创新债券、融资租赁等);军民融合。

    8、金融服务

    金融增加值要争取占XXGDP的10%以上,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融资租赁、科技金融、数字金融、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金融服务业。支持郑商所创新期货品种;探索外资进入郑商所参与期货交易的路径和管理方式;期货交割与保税交割;部分品种争取国际定价权;举办高规格中国(XX)国际期货论坛。今年中央布置的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内循环格局下推动中国的要素市场重点发展,这将是今后十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素供给方面的体系,期货交易市场是很重要的要素市场,在这方面要使XX的期货市场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的期货市场。

    (五)职业教育和服务贸易

    9、国际职教

    XX有上亿的人口,XX有大量的年轻人读书,除高等院校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或者高等职业学校。要稳步推进教育领域对外资开放;外国教师国外执教视为从业经历;教师国际资格互认;教育培训证书国际互认;双元制培养模式;放松外籍学生来郑学习签证限制;探索“教育自由行”出入境管理方法。

    10、服务贸易

    在自贸区内探索开辟服务贸易,抓紧落实中央服务贸易大会布置的8大方面122条服务贸易政策,搞好XX市服务贸易试验区。这些服务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就会推动中国的开放瓶颈——服务贸易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服务贸易逆差很大。在这个意义上,中央抓住我们开放的短板,XX趁势而上,能够把服务贸易搞上去。

    以上十大大事,都属于低碳产业、绿色产业,都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要求。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就是高质量发展,反过来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也会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十件事也都是XX在过去十几年发展的成就,有良好的基础,有条件顺势而为,在新形势下再上一层楼。这十件事本身就属于国家已经许可的XX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范围,有条件顺风顺水地做起来。这十件事做好了,也必将促使XX成为我们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总之,这十件事做好了,我认为六七年内使XX的GDP占XXGDP30%的目标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可以期待的,也必将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推荐阅读:
    系统推进加快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共五则)
    试用期离职报告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宝宝入园记》[范文模版]
    《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100题[五篇模版]
    2024年党课讲稿——发扬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 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