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整改措施 闭幕词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花翩跹 时间:2024-06-15 00:09:57 下载.docx文档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巩固“洪、毒”等15个生字,了解“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1.检查词语认读。

    (1)洪水 伤害 灾难 痛苦极了

    (2)教训 驱赶 恢复 安居乐业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 )经常泛滥,人们的生活十分( ),鲧没有治好水。他的儿子禹吸取了( ),治好了水,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过渡:那么,当年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他又是怎样制服这洪水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看看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阅读提示)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洪水过后谁在处理水患?结果如何?用“——”画出你获得的消息。(重点让学生说清人物、治水方法、时间、结果,为后面的“讲故事”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1.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

    2.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

    (1)“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

    (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

    (课件出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a. 他的妻子刚生了他们的儿子,禹在门口听见婴儿哇哇的哭声,他多想 可是,禹想了又想,认为 ,还是狠狠心,走了……

    b.他的孩子已经会叫爹了。这一天,他的妻子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家门口。孩子挥着小手叫:“爹,爹。”禹的眼眶红了,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对她的妻子说 ,说完,又走了……

    c.此时,禹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儿子拉着他的手说: ,禹多想留下来陪陪儿子啊,可他一想到洪水带给人们的灾难,认为治水要紧,又走了……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啊!人们把禹的这种行为概括成了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3.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相机板书:治水成功民开怀)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件出示)提示:

    a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b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c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类似的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1、识字方面:掌握15个字的读音,“洪”“灾”“”“难”3个字的字形。理解“淹没”等词的意思。

    2、内容方面:抓住“淹没、倒塌、冲毁”等词语感悟洪水泛滥的景象,为下节课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写字,理解“泛滥”的意思。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今天我们教师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2、禹是谁,干什么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示:随板“大”)

    3、讲大禹什么事情?(板书:治水)领读课题后提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大禹为什么治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大禹治水的结果是什么?

    这节课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穿越时空,回到4千年前去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71页,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我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得更精彩?大小声游戏。

    同桌互相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多读几遍。(指句回答)请按顺序说。(课件示)为了奖励你们刚才学得那么认真,我们来玩一玩收集水滴的游戏。开火车读。

    3、现在我要提高难度了,老师把刚才的词语分成了两组,看你们能不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课件示)

    第一组: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痛苦极了

    (指名读)想访问你,你在读这一组词语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痛苦)全班一起读

    第二组:继续退去被动耕种恢复安居乐业

    (指名读)你又是带着怎样心情读呢?(开心)

    5、你们真棒!读这两组词语的时候能带着不同的心情来读,第一组词语描述的是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与伤害,第二组词语告诉我们的是洪水退却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一变化归功于谁?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的生活。

    6、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大禹的英雄事迹,请大家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体会洪水泛滥情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大禹治的什么水?“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我们见识一下。(课件)说说见到这些画面你会想到那些词语。

    2、“洪水”这是多么可怕啊,洪水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不幸。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3、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洪水泛滥的情景。(第一段)

    4、(课件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课件示)

    5、从哪些词语中,让你体会到洪水的凶猛?(课件示)(泛滥、淹没、冲毁)

    6、“泛滥”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和图画来理解。(指名、课件示)

    过渡:下面老师想跟你们合作读读句子,老师描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你们边听边想象,并带着想到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7、引读课文:洪水泛滥,恐怖极了。这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生接读)—大水淹没了田地。

    它来到村庄,(生接读)—冲毁了房屋。

    毒蛇猛兽到处(生接读)—伤害牲畜和百姓。

    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生接读)—痛苦极了。(板书)

    8、指导读: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指名朗读这段话、男生读。

    小结: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无数的灾难,所以人们决心要治好它,那人们是怎样治洪水,又有哪些人来治洪水,结果怎样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并把它世代传颂。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制作课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

    那我们今天学习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32课《大禹治水》。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6、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

    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不辞辛劳”、“顶风冒雨”、“世代相传”。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

    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细读课文,品其内涵,学生质疑。

    (1)出示“有一次,天下着大雨,大禹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想象一下:他的心为什么被牵动?此时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出示“他多么想进去看看可爱的儿子”。让学生演一演,此时大禹心情复杂,他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想象一下,他身边的人会说些什么?他回答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贺”、“姓”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贵阳市环西小学 罗勤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

    4、识字11个,写字11个。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文,展开联想,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大禹的资料。

    教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学生简介大禹。请学生在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大禹的?读一读。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请学生对课题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这些问题在那些自然段告诉我们了?(1、3、4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词认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四处逃荒”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1)用喜欢的方法读,找出大禹治水时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与父亲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3)同桌就以上问题讨论一下,然后再试着读一读。

    2、汇报学习结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红色标注)

    3)指导朗读。想像大禹治水时的千辛万苦和聪明才智。

    学生练读,齐读。

    3、默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这些词和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些词,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过家门时感人的情景,说说当时他会想什么?指导朗读。

    4、细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小组讨论: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联系三、四自然段讨论。)出示讨论的提纲:

    在长达十年的治水是建设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怎样的奉献精神?

    (3)汇报讨论结果。

    六、总结课文。

    板书:

    10奉献

    聪明才智、千辛万苦

    制服洪水

    大禹治水

    敬仰爱戴

    公而忘私、不辞辛劳

    资料提供者: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禹顾大家、弃小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勇敢、坚强。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洪水)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洪水?指名说。

    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危害呢?出示课件。

    师:农田被淹没了,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房屋被冲倒了,老百姓就没有住的地方了,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啊?出示第一小节 生齐答。

    相机板书:无家可归 指名读第一小节,齐读。

    2.过渡:洪水这么无情,老百姓多么可怜,是谁来救老百姓的呀?(大禹)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5、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课件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被洪水袭击的悲惨场面,学生受到了视觉冲击,心灵也因此被深深震撼,为后面的学习做了情感的铺垫。

    二、简单回顾课文

    1.师: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洪水有没有被制服呢?请小朋友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自由读课文。

    2.师:洪水被制服了吗?(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什么样的日子?(安定)

    相机板书:安定

    这是对整篇课文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课文。教师设计了相关问题,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大禹看到这样无情的洪水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课件出示第二小节第一句话。 指名读、齐读。

    2.师:“下决心”说明了什么?指名说并相机板书:下决心 3.学生默读课文第2小节,圈画出反映治水艰难的关键词或者句子。师板书:艰辛

    交流:吃尽 走遍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师:这里的九是不是真的就是九呢?(不是,而是很多) 4.同桌之间互读体会所划的`词语或者句子。

    5.课件出示图 师:他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让我们一起看这里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句话。

    指名读第二小节 师:同学们,治理洪水多么艰难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早上,月亮还没有回家,大禹和人们在干什么;晚上,星星已经出来了,大禹和人们还在干什么;渐渐的,他们的脸变黑了,身子变得越来越瘦了。带着你此时的感受一起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2、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自制教学课件。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简介大禹,同时播放课件:《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课件。(观看洪水泛滥时的情景)

    3、引读,抓关键词:看!洪水是多么的'凶猛啊!它来到田野,农田被 ,它来到村庄,房屋被 。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

    4、再指名朗读。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禹是怎样治水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 ,当他饿了 ,当他累了 ,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 。(理解“千辛万苦”)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指导朗读(体会禹治水时的艰辛)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从禹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从词句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课件

    1、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

    3、出示词语

    指名读、领读、齐读

    1、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

    2、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3、继续播放画面,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

    4、师:小朋友,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请你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

    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滔滔、淹没、冲倒)

    理解无家可归(老百姓因为洪水没有住的地方)

    指名读、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了拯救苦难的老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小朋友读读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4、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禹治水的艰辛、他非常能吃苦、治理洪水的方法非常科学)

    5、指名读、齐读

    6、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

    学生可能会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过渡:大禹在外治水很长时间,,其中有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1、 阅读故事,介绍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3、 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上一系列数字。

    4、 指名读,说说体会

    (13年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路过、一次也没有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说明大禹心里一直想着老百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齐读

    过渡:大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齐读读第四日秒年第四自然段。

    1、读了以后,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很开心,因为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

    2、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

    3、(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

    4、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

    大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他真不愧是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课后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理、伟、姓、制

    板书设计:

    千辛万苦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今天我们学习“大禹治水”,这儿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见过洪水吗?(播放洪水录象片段)

    有几个词,你们会读吗?

    出示词语: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指名读词语

    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洪水带带的灾难吗?

    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悲惨。大禹见到这样的洪水,会怎么想?

    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治洪水可不是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

    先来看看大禹先做的事,出示句子。

    男生读。

    1、看图片,理解“水流”和“地形”。

    2、有一个词讲大禹爬过的山特别多,趟过的河特别多,是哪个词?读“千山万水”;看图片,语言渲染,指导读好词语,相机评价中提升:太少了,还不够多,很多……

    3、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这就叫“走遍”。大禹会遇到那些困难呢,猜一猜:

    4、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教师讲述……(大禹的指甲被泡烂)

    5、大禹吃的苦读吗?哪个词?读“千辛万苦”(指导读好)

    6、这其中的每一种苦他都吃过、都尝过,这就叫“吃尽”(文字点红)

    7、这些词语读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读好,练习读句子,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这才是治水前的准备工作,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呢。

    1、有两个词带有同一个数字,找一找是哪两个词?

    2、9条9座(这儿的9并不是9,而是指很多)

    3、教师画图介绍,为什么要把这些河连在一起?

    4、老师在黑板上这样一画看起来很容易,真挖起来就不轻松了,猜一猜这两条喝之间有多远?大胆地猜一猜:

    5、教师介绍:90公里,90000米!辛苦吗?

    6、比这辛苦的还有呢,如果遇到大山,画图,要挖开大山,这叫“劈开”。

    7、指导读句子,你关注了这两个数字,所以读得这么好!

    8、大禹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再读这个词。板书:千辛万苦

    9、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听老师讲一段,里面有很多数字,想想这些数字的意思。

    1、教师配乐讲(13年,10多岁,三次那一段)出示句子

    2、这些数字什么意思呢?

    3、把这一段故事连起来念一念,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学生质疑

    5、指导读句子

    经过这13年的千辛万苦,洪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一幅图片(风平浪静的湖面)

    1、图片说话

    2、出示词语:治服

    3、人们还用在树上生活,在山洞里躲藏吗,这样的日子就叫:安定的日子。

    4、如果你就是这些百姓中的位,你会怎么感谢他?

    5、板书:伟大英雄

    6、大禹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有人为他建了一个像。

    7、孔子说:如果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8、让我们心怀感激和敬佩之情,把课文最后一节齐声朗诵。

    这是本节课出现的词语,你们都能读吗?

    治理洪水伟大英雄。

    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决心地形安定。

    课文学完了,老师提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开头叫禹,课文最后又叫大禹呢?

    不急,想好了,课后告诉你们的语文老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九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大禹吃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洪水的故事,赞扬他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认识,预设以下学习目标:

    1、用自主识字、游戏巩固等形式正确认读10个生字;用不同字音表不同字义的方法区分多音字“倒”和“没”;用扩词的方法区分同音字“治”和“制”;认识衣字旁及表示的意思;正确书写10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3、用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了解“千辛万苦”、 “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主动识字的能力。他们喜欢阅读,初步具备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重要词句意思的能力。同时,《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籍等,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

    在识字教学中采取自主识字、同伴合作、随文识字、游戏巩固等策略。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指导法、句式比较法、再造想象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出示有关古代传说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大声说出故事的名字。 最后一张定格在《大禹治水》,学生说出名字后板书课题,“治”是生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治” 。 齐读课题后,接着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可能想到用换偏旁或偏旁加旧字的方法来识记。再让学生说说“治水” 是什么意思。

    导课环节运用情境创设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丰富课程资源。其中“治”字随课题识字,用分散识字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共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度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一方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

    第二步,同位合作读生字卡片,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和同位分享好的识字方法。

    此环节意在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

    第三步,请2—3组同位上台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易读错的字音、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及扩词等。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生字: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15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一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息壤、堤坝、欣欣向荣”等词语意思。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体会他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1、课文的第2、3、4自然段

    2、在阅读中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

    :查找关于大禹的资料

    :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揭题,直奔中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板书课题)

    2、师:课文中有一句话给予大禹很高的评价,你找到了吗?

    3、师(过渡):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我想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就会明白的。下面我们学课文,看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二、品读、感悟重点段落: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

    2、自由合作学习3、4段,思考: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用“__”划出有关句子,并圈出动词。

    大禹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用“~~~”划出有关句子,议一议。

    3、学生自主学习

    4、学生交流,师引导:

    师: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生答,师板书,指导齐读)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你知道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吗?

    师:对。禹的父亲也治过水,课文中有介绍吗?

    师:禹的父亲是谁?他是怎样治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禹的父亲是怎样治水的?用“__”划出有关句子,并圈出动词。“息壤”是什么?

    师:现在,禹和鲧的治水方法你们都了解了。你能用一个字分别禹和鲧的不同的治水方法吗?

    师:这一“堵”一“引”形象地概括了禹和鲧不同的治水方法。面对滔滔洪水,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你把洪水的路堵住了,水就到处乱

    跑,就会泛滥成灾。相反,我们把挡住洪水的山劈开,把河道挖通,才能把水引到大海,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禹在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你找到了哪句,能说说吗?

    (生自由回答,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三、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1、师:请同学们设想,如果禹来到我们身边,如果你是受灾人民,如果你是和禹一起抗洪的勇士,如果你是他的妻子、儿子??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同时,老师还想请几位同学当禹,谈谈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你不想自己的妻儿吗?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自由讨论)

    2、现场情境表演

    3、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从“大禹治水”这件事来看,你认为大禹身上有着一种怎样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美德?(师板书)

    四、对比首尾两段,突破中心:

    1、师:大禹十年艰辛,换来了怎样的结果?

    2、师:你能想象一下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吗?

    3、师:课文中还有一段与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找到了吗?(齐读)这是怎样的景象,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4、师:现在你能说出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了吗?

    五、拓展:

    1、师:是呀,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使大禹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大禹这样的英雄,你知道吗?

    2、师: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师出示练习)

    仿照例句说话: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为了道路的畅通,交警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美化城市,环卫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爸爸(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我班的卫生委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老师这里还收集了一些关于奉献方面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读。

    大禹治水

    开凿、挖通、垒起、引到

    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奉献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大禹治水》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上古时代治水英雄____大禹,带领人们不辞辛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疏通河道,制服洪水的故事,歌颂了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这个故事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离学生实际生活太遥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找关于大禹治水的资料,并在第一课时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大禹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有更多的了解,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我对教学流程也做了精心设计,首先,我抓住中心句,将学生引入到重点段落的学习,通过对比禹和鲧的治水方法,让学生明白治理水患就要疏通河道,把水引到大海。然后,我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细细品味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并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换位当大禹,学生很快体会到了大禹身上那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接着,我又采用对比手法学习了首尾两段,很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最后是拓展升华部分,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还有哪些默默奉献的人,读读关于奉献方面的名言。整堂课较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课改下的新理念,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高潮迭起。下面就做得好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1、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现代学生观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地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爱思考、爱学习的好习惯。作为老师,只有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我执教《大禹治水》时,我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通常会让学生采用“读读、想想、划划、议议”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又如,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现了一个新词“息壤”,我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理解“息壤”,学生很快找到了。我便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倡导“对话式”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始终以亲切平和的形象,用话语给学生以激励,给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同时,我本着鼓励多元解读,展现独特思维的观念,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例如,在教学课文3、4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再让学生谈谈禹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当学生找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这一句时,我又继续引导:“你能说说睡在草丘山冈的感觉吗?”有的同学说:“我坐在草地上都觉得痒痒的,睡在草地上肯定不舒服。”有的同学说:“睡在草地上又冷又湿,还有蚊子叮咬,还可能会被树叶划破。”

    还有的说:“他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天刚刚亮就又出发了,真是太辛苦了。”这就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吧。

    3、开发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语文教材只重视“教科书”的观念,积极倡导“大语文”的教材观,走的是“开放性”教学的道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这一理念提出的好处。课前,学生就查阅大量资料,如关于禹及禹的儿子出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治理洪水的故事??甚至还有不同的版本。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内化后,在班上交流。学生对大禹有了感性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体会他的奉献精神也不难了。

    4、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本节课中,我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做了一些扎扎实实的训练。例如,在教学首尾两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齐读第五段,引导:“你能想象一下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吗?”学生闭上眼睛想了想后,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岸边是一片青草地,种着垂柳,孩子们在尽情地玩耍。”有的说:“四处逃荒的灾民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盖起了一栋栋房子。”有的说:“他们把地翻松了,撒上了种子,辛勤地劳动。到了秋天,地里长出了金黄的稻子。”??然后,我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与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一段,读一读,问:“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段的景象吗?”学生马上回答:“荒凉”、“荒芜人烟”、“悲惨”、“惨不忍睹”??这一环节的设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二

    1、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理解“无家可归、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课文。

    3 、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多份资料的引入,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第二、三自然段。

    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之害”、“鲧和禹的治水方法”等)

    一、故事导入,新授第三小节“三过家门而不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大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指读课题:大禹治水)谁来读好课题?(两生读)

    评:你读的音很准。你读得很有气势。

    2、师:看,“治”可是一个生字,课文里除了治水,还用它组了哪个词 ?(生:治理)。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生:大禹治理洪水。评:对,这就是这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记得吗?还有一个生字,也读zhì。出示“制”这是什么制?(生制服的制)你能用制服说一句话吗?(生:洪水被制服了。评: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活学活用的小能手。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大禹通过---治理--洪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的故事。)(引导学生一起说)

    3、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课文的第三小节,就给咱们讲了一个故事,去仔细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快想慢,想高声想轻声,想多读几遍都行。完全读好举起小手。

    4、师:读好了,那赵老师就出个题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用心读。(多媒体出示“填空”)(生做)这位小朋友呀,读得认真,记得也很清楚,谁能给咱们读好这个小故事呢?

    师相机评:嗯,13年多长呀,4千7百多天哪,你的读让我感觉时间还不长。你再试试。哎?是几次路过家门?你再读读。谁能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另一生读)

    5、师:禹的儿子十多岁了,引接读----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是你,一天两天不见爸爸,也许不怎么样,但是十多年呐,谁来读好这一句?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会有哪些疑问?(生谈)对呀,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想什么呢?赵老师把这个小故事带给大家,取出第一份资料,静心听----

    (播放配乐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6、师:听了故事,你觉得大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谁?(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什么?(生:为了治理洪水)对,因为禹是深知洪水的厉害的呀。去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你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二、体验学习第一小节,交流洪水资料

    1、师:你读到了怎样的洪水?(生谈:可怕的洪水,凶猛的洪水。)你来读一读。

    评:这洪水还不够凶猛。多么凶猛的洪水呀,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滔滔)还有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评: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这场洪水到底有多可怕,取出第二份学习资料,我们轻声跟着录音去体会。(放录音)

    2、师:听了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

    评:对,洪水使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无处可去,这就叫----“无家可归”太惨了。想象当时的情境,咱们一起读好这一节。(齐读第一小节)

    3、师:所以,禹下决心---引接读。谁来为禹下这个决心?(生读)

    三、读学课文第二小节,拓展两代人治水故事

    1、师:这决心是下了。但制服洪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读故事,老师就再给你们引入一个故事,拿出第三份学习资料,禹的父亲鲧也治理过洪水,结果怎么样了呢?去轻声读读这个故事。(生读故事)

    2、师: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谈: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他用的是“堵”的办法。禹反复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用的是“疏”的办法。最后,禹成功了。等)

    3、师:小朋友们,禹的父亲因治水不利而被杀后,他更坚定了自己治水的决心。但治水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其间,他吃了多少苦啊!自己去大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再告诉老师,禹是如何想出“疏”的办法的?(生自由大声读文)

    4、生交流:他仔细查看水流和地形。师: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第一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禹吃的苦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走过的山山水水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你还能说出几个吗?(生谈:千言万语、千军万马、千丝万缕、千头万绪------)

    师:各种各样的苦都尝了,就叫---“吃尽了”,各种各样的路都走了,就叫---“走遍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禹戴着草帽,拿着铁锹,亲自察看水流和地形,累得把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呢!他吃的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咱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就是这样,禹才通过反复实验,想到了“疏”的办法。于是,他带领---(引接齐读第二句)

    第二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师:谁想来读?(一生读)评:挖的河还不多,一条两条。挖的河真多,谁还想来试试?(再一生读)老师再讲一个故事:相传,禹在治理洪水时,经常要夜宿山野,他总是和百姓同吃同睡,要挖河劈山时,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从这儿,你觉得大禹怎么样?生谈。禹和百姓一起干活。老师送你一个词“身先士卒”,起个带头作用。

    5、禹和父亲两代人治水,一成一败。归根到底是方法的原因。那么,你来看看这两句话能不能互相换一换呢?(投影出示两句话)

    生谈:不能换。要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想到用“疏”的办法,去挖河、劈山。

    6、师:你说得太好了,像大禹一样,是个充满智慧的人。让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小节,再次感受一下禹治理洪水的不易。(生齐读)只有这样,大禹才把这滔滔的洪水给----引说“制服了”。(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引接读最后一节。

    四、体会读文最后一小节,拓展韩国励志故事

    1、师:洪水被制服了,听,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放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谈)百姓在唱呀跳呀。老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人们杀猪宰羊庆祝胜利。人们感谢大禹------等等。

    师:在大街上邻居遇到一起说-----父亲对儿子说---人们遇到大禹说----

    2、师:人人都敬仰禹,人人都佩服他,所以,他就是我们的“伟大英雄”(板书)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激之情,读好这一句。

    师:于是,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长大了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这就叫----“代代相传”。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大禹)小朋友们,课文前面都称他为禹,为什么课文最后叫他“大禹”呢?(生谈:因为他伟大,因为他的贡献大---)小朋友们,其实,为治理洪水付出了艰辛劳动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是英雄,我们不妨叫他们“无名英雄”。

    3、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听了许多故事,快要结束了,赵老师都有些舍不得离开你们了。最后,再请你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吧!(放“大长今”的音乐)这就是2024年的热插剧“大长今”,老师也找来了这位韩国姑娘的故事,她就是“长今”,她的名字前也加了个大字。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读她的励志故事。

    4、师:这种能“代代相传”的故事和人,中国有,外国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课后,老师推荐小朋友再去读两则“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相信你,同样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治理 制服

    伟大英雄

    无名英雄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朗读感知大意。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感情诵读,学习字词,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学习写法,指导背诵,课外知识交流,写字练习。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画小河,讲述洪水的形成,引出洪水泛滥的画面。

    2、通过观看画面谈感受,揭示课题,板书。

    3、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十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读了这十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习衣字部,学写“通”“被”两个生字。

    (4)读生词,做拼图游戏: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三)、读中有悟,体会感情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生生交流点评,老师指导点拨,适时予以范读。

    4、读中悟,悟中读:读了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动画出示帮助理解,指导朗读,质疑解疑。

    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理洪水的艰辛。

    第三自然段: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事让你感动的?

    13、三、一、十 (出示,让学生填空,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治理洪水的结果是怎样的?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总结全文,回顾98抗洪场景,激发学生情感,课外知识延伸,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5 大禹治水

    感激

    大禹 老百姓

    治 制 安

    理服 定 无家可归

    (简笔画)河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四

    教学理念:

    课文是一个传说,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操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些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力求再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4、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禹(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将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个别读、齐读课题。

    2、“治”是本课中一个新学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认真地写写这个字。组词游戏: 治,我是治水,你是?板书:治理

    3、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读“制”,跟老师书写,这是什么制?从文中找个词:制服

    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共,合起来就是洪)。指导读出水的气势。

    5、齐读黑板上三个词,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禹治理洪水,最后将它制服的事情

    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他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

    2、孩子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3、都是洪水惹得祸呀!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你们看——(洪水泛滥视频)

    4、在动画情境的渲染师配乐范读:洪水泛滥,滔滔不绝,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海。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听到——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又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5、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看,你听,老百姓就这样四处漂泊、四处流浪。正如课文所写的:无家可归指导理解读

    6、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个别读、配乐读)。多感人的情景啊!让我们再次低低地、慢慢地来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你看,你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让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吗?这洪水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是的,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齐表决心。

    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孩子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

    3、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些事呢?

    出示(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4、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

    “千””万”指得是?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想一想:你看,他查看水流和地形中,你看他,正脚穿草鞋,带着干粮,艰难地跋山涉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

    说一说: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

    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在______________,大禹会______________。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5、多不容易啊,引读,大禹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地查看-----,齐读。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他还做了什么?

    6、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介绍大禹的父亲鲧,当年用的是堵上河道的方法 ,却没见成效。为什么大禹不用这个老方法呢?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

    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真棒。洪水一泻千里,因为海能够容纳百川呢!谁来读一读这个好办法!再次朗读第二节。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1、 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 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出示大禹劳作画面。(师讲诉: 相传,禹刚结婚四天,但是为了治水,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每次他望着熟悉的院子和门窗,分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工地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自己回去部署任务,他便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听见哭声,他非常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但想到一天不制服洪水,百姓们就一天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就咬咬牙,没有进去。他怕延误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此时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禹只是远远地和妻子招手,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路过家门,儿子已长经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只是深情地摸了一下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就匆忙地离开了。)

    4、 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 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

    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

    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说话训练:如果你是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2、这安定的日子谁带来的?带来了什么呢?

    3、是的,大伙非常感激这位伟大英雄---禹。禹名字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4、学到这里,课文里都叫禹,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无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

    5、出示:孔子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6、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治、制、形

    2、指导书写

    3、生写《习字册》

    六、跃出情境,课外升华。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课后好好读一读,相信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七、作业

    读一读:课后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背一背:背诵《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

    板书设计: 治理

    洪水

    制服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五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根据提示讲故事。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3、学习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十三年”、“三次”、“一次”等词语,学习大禹的高贵品质。

    1、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都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很多的故事陪伴着我们:童话故事像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寓言故事像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等很多形式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我相信学过以后回家讲给爷爷奶奶听,他们一定很高兴。(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过后说一说你从书中得到哪些信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那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那些话或者情节印象深刻?)

    3、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1)联系下文理解“泛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想象,大水淹没田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人

    (板书:洪水——泛滥,毒蛇猛兽——到处伤人,人们——痛苦极了!)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抓住“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开头通常用的方法。注意语气。

    4、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1)强调生字词“灾难”,联系上下文,理解灾难的意思。

    (2)学生说一说,谁在治水?用的什么方法?用了多长时间?结果怎么样?

    (3)用“继续”造句。

    5、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纠正学生读音,找出“十三年”、“三次”、“一次”,把这些词语重读,学生试着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教师提问: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品质。

    (4)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十三年”、“到处奔走”、“三次”、“一次”讲故事。

    6、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结合插图对照课文,你想说什么?说一说,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7、教师范读洪水退了,让学生总结:

    洪水——退了,毒蛇猛兽——驱赶走了,人们——安居乐业

    8、为什么禹被称为大禹?

    我们知道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有虚构成分,但禹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也确实帮助人们脱离了洪水的折磨,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事迹编写成故事代代相传,这也证明了禹在人们心中的伟大,所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大禹”。

    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滚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推荐阅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推荐阅读: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
    最新财务审计报告(十三篇)
    最新我身边的好老师主题征文开头(六篇)
    小学老师校园广播稿 小学教师节广播稿200字左右(19篇)
    2024年毕业离别感言500字(十九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