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合同书 加盟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星月相依 时间:2024-06-14 06:46:0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feisuxshttp://www.feisuxs//-找文章到feisuxs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这一崭新且不断演进的战

    争形态已应运而生。我国已把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之中。我国人民防空战线必须主动认识和了解信息化,加强对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研究,认真筹划和推进人民防空的信息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人民防空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思路还不完善,有些地方还在走不应该走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认清信息化的本质,把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确立并坚持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信息化的显著特点是网络功能和系统效能,必须统一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分级形成一个完整的层级链体系,达到系统、要素、结构、层次的最佳组合。就人防系统而言,应由国家人防职能部门主导,统一制定全国人防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国家规划指导下,各级制定本级的规划,并按规划分步有序实施

    二是体制统一。战术技术体制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一致,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硬条件。这就需要国家人防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人防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规范,作为行业标准颁布执行,为各级人防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依据。

    三是网络互联。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需要整体设计,联合共建,优先发展。

    四是软硬并重。坚决克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研制开发的倾向,通用软件的研制开发由国家人防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攻关,在此基础上,地方各级人防部门组织自身需要的专用软件的研制开发,做到统分结合,使各类软件形成整体配套的系列产品,硬件和局域网络由各级人防部门自建,防止不顾经济能力一味贪大求洋,坚决杜绝各行其是在一个单位内建几套系统的做法。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多种渠道吸纳计算机网络人才和软件应用开发等专门人才,加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同时抓好机关队伍、事业单位人员的信息系统应用培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使之健全配套。

    五是资源共享。要建立统一的人防信息数据库体系,抓好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编入,强化信息资源在人防系统内的使用,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

    六是安全可靠。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对人防系统来说十分重要。应加强防护技术、措施和手段的研究,制定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该实行物理隔绝的决不能含糊,切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严防各种失泄密事故的发生。

    《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第二篇: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高技术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对战争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要求越来越高,指挥和协调需要信息作保障,只有信息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地组织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近年来,人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认识不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人防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人防信息化是一种模式和标准,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人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受到许多客观制约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区基本建成了警报控制发放系统和对省办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欠账多,发展还很不平衡,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没有科学、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与人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差距很大,还远远满足不了高技术条件下城市防空组织指挥的需要。

    人防通信系统建设是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通信系统作为平台,信息化就没有舞台。从现代战争的特点来看,城市通信枢纽是空袭的重点,炸掉了一个城市的通信枢纽就等于炸断了城市的神经,如果不及时组织修复就会造成城市瘫痪。

    当然,人防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国家信息化建设而自成体系,也不可能超越当地的经济条件,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有清晰的建设思路,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要有符合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实际需要的建设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变“建为看”为“建为用”,才符合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人防信息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防指挥所为中心,以地方电信资源为平台,以人才的培养使用为主体,重点建设地方通信系统遭敌空袭无法利用时仍有一定保障能力的通信要素。在发展规划上,突出固定的,重视移动的,发展独立的,抓好结合的。在建设思路上,做到野固结合、军地结合、有线无线结合。在建设目标上,按照“统一规划、着眼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式要兼容,接口要标准,性能要优良,使用要方便。

    二、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人防信息化建设必须统一规划,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分级实施,注重实用。从我区的建设情况来看,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人口多、地域广阔、战时通信压力大、要求高的实际出发,突出计算机网络系统、广域网与局域网相结合的人防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地、县视频会议系统,有条件的乡镇也可建立,实施直观、高效、指挥员面对面的指挥。也可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避免指挥员因参加会议往返浪费时间,提高指挥效率。

    (二)警报通信系统。建立地、县均可控制的警报发放系统,既可集中控制,也可分区域控制,采用有线、微波和人工等多种控制方式。警报器的安装要固定、移动、车载、地下升降结合,居民小区配发一定数量的手摇式警报器,提高持续报警能力。

    (三)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建立地、县、乡镇三级无线短波通信专网,平时完成主干,战时根据应急预案的通信保障计划配置或征集。

    (四)集群通信系统。建立野战集群通信网,重点保障各人防专业队的组织指挥,解决应急情况下对专业队的指挥和调度。

    (五)空情接收处理系统。建立地、县空情接收处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发布空情动态,为防空准备赢得时间。

    (六)信息安全系统。人防信息系统的通信末端和系统软件,根据需要加装保密机、防火墙、防毒、防黑客软件或实施物理隔离,确保信息保密和安全。

    三、欠发达地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标准和水平,主要取决于人防办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认识问题解决了,信息化建设才能摆到重要位置,才能积极主动争取党政军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既考虑眼前利益又能谋划长远发展,才能真抓实干、不等不靠。根据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防空袭斗争的要求,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理念。一是提高信息在未来人民防空袭斗争中对指挥作用的认识。防空袭斗争各阶段的情况处置主要靠信息,如果信息少而不全,或不及时、不准确,指挥活动也就少了,或者瘫痪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就增大了。二是提高对加快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我区对人防信息化建设投入为零的现状。根据现代战争特点,空袭将实施精确打击,打击的重点是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军事战略目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目标等,不以直接杀伤平民为主。因此,人员掩蔽工程建设要坚持以“结建”人防工程为主、自建为辅的原则,有计划地优先安排信息化建设项目,使人防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三是提高选拔培养人防信息化人才的认识。多年来,我区人防办受编制、体制、行业和进人渠道的限制,导致现有人员老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知识更新难、人员交流难等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因此,要面对现实,走自己用人、选人和培养人才的路子。在选用人上首先考虑和强调人防所需专业知识,争取人才,聘用人才。在培养人才上要以专业对口为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提高人防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领导专业性强、人员专业精的人才型队伍。

    (二)制定规划,真抓实干。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涉及军地有关部门和人防自身指挥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警报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是人防部门的高技术平战结合工程。目前,我区人防办指挥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警报系统建设的速度、标准、水平,与上级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要求差距很大,互联互通、多网合一还没有解决。因此,要为立足高起点,制定高标准,科学规划,加快速度,保证质量,分步实施。

    (三)构建平台,保障互联。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要从基础抓起,建设与我区任务相适应的基本指挥所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今年我区拟投资修建海东地区应急指挥中心,构建信息化平台,完善指挥自动化系统,为互联互通、平战兼容打牢基础。一是突出有线通信互联,实现人防网、公网和军网合一(三网合一),以人防为中心互联互通。二是突出有线与无线互联,通过转接设备实现有线无线互联互通。三是突出计算机网联接,在人防办建立局域网,通过“三网合一”与政府网联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办公与指挥自动化的需要。

    四、人防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平战结合。人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庞大工程,除了突出战备效益之外,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结合平时人防知识宣传教育发挥其作用,在抢险救灾和应付突发事件时,要主动承担保障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来显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争得社会的认可,赢得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要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人防信息化设备设施技术含量高,对环境的要求高,一些设备安装在地下指挥所,一定要加强维护,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演示轻使用的现象,指定专人定期通风、除湿、加电、试通,防止因维护不当使建成的系统不能满足实用、实战要求。

    (三)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高技术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使用,下大力解决信息化设施因编制等原因没有专人维护、使用、长期不用或不按要求操作等突出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积极争取编制内专业人才,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要大力开展理论研究。人防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任务,也不是简单的操作使用,要在人民防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涉及到许多知识领域,涉及到信息控制、信息保护、信息对抗和人防信息化建设发展等许多内容,急需向更深的层次探讨,要形成系统的人防信息化理论体系。

    第三篇:关于加快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人防建设由单一的防空袭向防空防灾相结合转变,作为人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以适应现代战争和抢险救灾的需要。如何加快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虽然各地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愿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与同行商榷。

    当前人防指挥信息化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理论引导不足,建设思路不清晰。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五次全国人防会议后,利用人防建设成果为抢险救灾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已列入各级人防部门的议事日程。但如何发展,怎么建设,认识上如何定位,行动上如何统一,达到哪些要求和目标,思路仍然不够清晰。

    二是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由于过去的培训办法和训练内容已与当前的实际需要不完全相适应,而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防部门自行培训,一没有专门机构,二缺乏师资力量,三没有制式教材、器材,再加上人员老化,新生力量不足,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加大了人才培养难度,因此,指挥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已成为各地人防的普遍现象。

    三是装备器材标准型号不统一,不利于管理和能力生成。各地人防部门白行购置的装备器材虽然比较先进,但地理位置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经济实力不同,时间先后不同,所购装备、设备的型号、种类有很大差异,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统一管理、统一培训,也不利于联网工作,实施跨区域救援,客观上制约了指挥信息化保障能力的提升。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确立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

    理论是思想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快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一是强化科学发展理念。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在充分谋划建、用、训、管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力求应急、应战两不误,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二是强化使命意识,确立“双应一体”发展理念。战时组织防空袭斗争,平时为抢险救灾服务,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人防部门的职能任务,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也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确保战时防空袭斗争的需要,其次也要充分考虑抢险救灾的需要,要谋求以平时应急救援行动锻炼战时保障能力,用应战标准检验平时应急能力,实现平时与战时共用,应急与应战互补,防空与救灾双赢。三是强化能力牵引,确定以我为主优化组合的理念。要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多种突发灾害事故为牵引,以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支撑,以优化组合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果为辅助,在提升自我保障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地方电信部门,形成综合信息保障网络,与公安、地震、交通、水利和消防等有关部门联通联动,形成多种手段,多种渠道综合保障的指挥信息化保障体系。四是强化军地同责,确立联建、联训、联战、共赢的理念。军地双重领导,军民协手共建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人

    防工作的基本要求,人防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军事机关、驻守部队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在人力、物力、技术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他们的支持,逐步建立实联、实训、实演和实战的运行机制。

    培养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新人才。随着人防工作区域的不断扩大,一些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人防组织机构已经辐射到了乡、镇、街道,各级人防部门指挥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一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理顺培训关系。首先,国家人防部门要依托军事院校培养指挥信息化建设人才,要在相关院校建立人防(民防)班,必要时应建立人防(民防)系,加大对人防指挥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其次,发挥部队的优势,请他们代培代训,培养指挥信息化保障队伍的骨干成员。第三,省级人防部门要建立人防培训基地,与省军区建立联培联训制度,要尽可能地使在岗人员都得到培训,成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人才。第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抓好在岗培训,提升在岗人员的实战能力。二要科学制定培养规划,落实培训责任。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级人防部门都应当本着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急用先训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建设规划。要做到层层有建设规划,层层有实施方案,层层有责任目标,层层有考核措施。三要统一调控培训内容,规范教材器材。国家人防部门应当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调控力度,要组织专家学者和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依据新形势下防空救灾的特点和不同层面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借鉴围内外、军内外的经验,分门别类编写人才培训教材,如院校使用的全面人才培训教材,军区、省级集训队使用的中短期培训教材,在岗下部职工的应用技术培训教材等。同时规范训练器材,尽可能统一标准。

    规范指挥信息化建设的装备。鉴于各地人防部门装备器材的混乱情况,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查摸底。国家人防部门要组织得力人员,组成专门的人防指挥信息化保障装备器材调研组,对省、地、县三级现有装备器材的产地、类别、型号、数量、质量、分布、使用时间、运行情况和实战保障状况等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建立完整齐备的人防指挥信息化装备器材数据厍。二是评估论证。要组织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各类装备器材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本着实际、实惠、适用、灵敏、可靠和优化组合的原则,写出可行性报告,提供给国家人防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以及人防部门,便于他们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三是逐步规范。国家人防部门应统一配发或统购制式无线通信装备器材,建立覆盖全国的无线信息指挥网络,达到军地能联闱、点面能互通、急时能插入的全方位保障体系。省级人防部门应与当地军事机关、武警部队、空军雷达网站和_F属人防部门互联互通、平战共用。各地、县级人防部门应重点抓好地下指挥所、地上抢险救灾指挥平台、移动通信网、卫星传输网和字情灾情警报网的建设。

    要健全指挥信息化建设的新制度。人防信息化建设,事关国家安全,涉及党、政、军、民,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作保障。要充分利用国家人防部门正在组织修订、完善人民防空法的有利时机,将人防信息化建设纳入其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军事机关、各级人防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及经费来源、训练演练、协同动作和保障机制等,使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议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机制,用制度管理,靠机制约束,确保人防信息化建设常态化、长期化和规范化运行。

    第四篇: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IT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未能全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开展医院档案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医学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对此,医院应该跟进时代的发展,突破传统管理办法的束缚,走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道路,建立稳定的医疗档案管理系统。本文立足于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对应措施,希望对档案管理建设进程的推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意义

    医院档案载录着医院发展的各个印记,是医院展现其历史与案例的重要平台,是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咨询手册,也是医院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南针。而科学、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不仅能够为医院文件查阅与利用带来极大便利,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相关人员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同时亦有益于档案资料的长久保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当前现状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化的推进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档案信息化硬件和软件比较滞后。在档案信息化处理过程中,医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改革性发展,依然采用陈旧的设备和系统进行管理,使得档案信息化发展缓慢,统计和归纳的完成效果不理想。档案信息化处理流程复杂、设备落后,给档案管理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档案数量不全、资料不完整,甚至部分档案在归档过程中丢失。档案储存室的部分档案由于保管不善,纸质内容难以看清,而失去信息处处理价值。这些现象给档案信息化处理带来了极大困扰,常常需要重新处理编辑,影响信息化速度。

    (3)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档案管理不需要太高的技术,但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态度比较高,需要工作人员耐心归纳,长时间持续性工作,以确保档案的顺利流转。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速度快,工作素养比较低,缺乏职业精神,给整个信息化处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临场、教学和研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传统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亟需进行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具体来说,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医院和医学的意义分为以下三点:

    (1)有利于医院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建立档案数据库,进行网络分享是时代要求,也是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便于医学人员的学习和查看,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增加档案存在的价值。医学人员可以从档案记载中获得大量的临床病例,掌握临床处理办法,丰富自己的学识,带动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竞争力。

    (2)为医学发展决策提供指导意见。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在网络上形成信息平台,为医学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医院的具体改进提供一定的指导,为正确决策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档案的信息化实现了医学发展的信息化,为医学领域提供准确的发展方向,增加了政策决策的参考依据,对整体医学领域的进步具有极大价值。

    (3)档案信息化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普通大众难以辨别先进医学治疗办法的优劣,对众多药品的具体作用辨析能力较差。档案信息化使得大众有机会了解到临床情况,增加对现代医学的信心,减少焦虑情绪,为增加人们对医学的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从医院档案信息化处理的诸多问题和重要意义分析得知,医院的档案信息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人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和总结,提出了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分为以下三点:

    (1)加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从业教育与规范化管理

    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是信息化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对整个档案管理改革具有特殊意义。医院领导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要求,从质量和效率两方面入手,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处理能力。首先,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信息化处理方法;其次,对信息化成果进行检验,对其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确保信息化成果的正确性;最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满足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进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档案信息化的改革需要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入手,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而推动医院档案信息化进程,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2)学习、引进先进的信息录入和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生活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满足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数据成倍增加,信息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信息录入系统和管理系统,离不开稳定的工作设备。因此,医院应更新信息录入设备和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条件,促成网络信息化的早日形成。在信息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档案的保存、保密工作,避免信息丢失的同时,还要做好保密工作,设置严格的查看要求,减少资源的外流。此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还需要进行周期性维护,为网络信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管理做好保障工作。只有妥善电子档案的潜在风险,才可以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作用,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增强医院档案信息安保力度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是进行档案改革的方针,对具体的改革内容有着指导意义。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可以分为档案审核、档案借阅、档案存储以及档案级别调整等多个方面。档案不同的管理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档案审核环节,需要对档案的各项内容进行仔细查看,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在档案借阅环节,根据管理制度确定的权限,开展借阅活动,并档案进行跟踪,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保密性;在档案存储环节,需要做到分类摆放,定期查看,避免纸质档案变质,失去保存价值。只有将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把握好,才可以将档案信息安保工作做到位,进而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处理。

    总结

    医院档案信息化是医学档案管理办法的必由之路,对医学发展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个医院都应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高效、稳定、科学的网络档案系统,方便医生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医院领导也应重视档案的信息化处理,对档案工作积极支持,鼓励工作人员克服苦难,信心十足的搞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晶,黄海涛.新时期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9(9):249.[2]郑慧.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整改措施[J].西部中医药,2024,24(12):33-34.[3]解俊霞.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中医,2024,32(7):1113-1115.[4]陆漫漫.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途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4(05):105.作者简介

    潘攀(1976-),女,汉,湖北,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第五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2024年06月08日 星期一 17:1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各行各业纷纷制定、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以期抢占21世纪的战略制

    高点。加快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充分体现其社

    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和广泛讨论,结合本单位实际,本人就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

    谈点个人的见解。

    一、档案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必然

    档案信息化对于政务信息化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将直接影响

    着政府的竞争力和服务管理质量。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将以电子政府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

    志,互联网将成为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媒介,政府的信息披露、网上办公、政府采购

    与招标等活动将更多地通过网络来实现;电子政府将成为一个跨越政府部门和管理行业的综

    合平台,将成为各级政府机关与企业和民众的连接中心,它是社会信息化重要标志之一。

    原始信息,无可厚非的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民众的档案意识的增强,其价值日渐提升,社会对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已不限于“

    管好”档案,更多地要求是“用好”档案。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手

    段必须从手工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提升档

    案管理档次,将档案交给计算机系统管理”正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契机,社会及每个单位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完善,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将完全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以高度集

    成的网络信息为基础,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规范化,为社会各界提供快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当前和相当长时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其建设的过程和目的虽然与其他信息化建设

    有共同之处,但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档案信息化是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对档案工作影响巨大。信息化导致档案数量剧增,档案载体呈现多

    样性,档案内容分散交叉。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方法,一方面由于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新型载

    体的应用,不宜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来管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增

    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这就要求采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

    术改变管理模式和方法,取代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当前,我国已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信息化的重点,我国电子政务的进

    程势不可挡,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对公文进行高效有序的电子化处理,是当今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用中,各级机关单位“办公”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日常的收文、办文和发文,公文的处理是政府机关处理公务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实现公文的自动化处理,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领导决策能力的必要性,并如火如荼的实践着。但是作为公文处理的另一环节--档案管理,却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其实,文、档(文书,档案)有着首尾、因果关系,并贯穿于政务机关工作的始终。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紧跟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要纳入同级电子政务体系。抓住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给档案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使档案信息化尽快适应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需要。如何管理和保存电子政务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如何应用电子化的信息为领导决策和机关服务,如何满足公众需要为政务信息公开发掘资源,已成为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2、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要求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尤为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广泛,信息量巨大,且资源增长速度快,重构难度大,如果资源包含的信息正确性、可靠性不高,将使资源的利用困难,最终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3、信息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借助现有的各种网络设施,由于信息具有易传播、易扩散、易损坏的特点,信息资产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这样势必威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必须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做好档案信息的鉴定工作,在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采取多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4、建设时间周期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政治传统延缓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提出,传统的社会经济使档案信息化缺乏应有的经济动力,档案意识的淡薄使档案信息化缺乏了应有的精神动力,尽管当代社会环境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有着独到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政府其他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落伍,甚至是滞后,欠帐太多,受财力、技术力量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注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时间周期长,必须采取分步实施和边开发边利用原则,将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5、必须采用成熟、通用的技术及产品。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将采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和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必须是成熟的,以保证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利用是长期的、永久的,这样必须要求资源建设的过程采用的技术必须是通用的、标准的,非通用的、非标准的技术会导致资源共享困难,甚至在将来无法利用,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数字化档案管理标准规范:

    目前各种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管理模式基本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功能主要是查询利用,仅仅是管理和利用手段的变化,研究一套适合计算机系统档案管理规范,方便查询利用,以及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统计分析,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怎样使档案管理工作容入到电子政务中

    由于电子政务的广泛使用,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以及由此而来的电子文档管理,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加强对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环节的监督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完整、有效、真实,是值得研究的。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在社会信息化加速时代,人们对信息要求全面、准确、快速、方便。由于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就不只局限于某一方面,而会更多地注意到档案部门之间的联系,着眼于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我们管理体制的问题,档案管理存在条块分割、横向联系堵塞,各系统间沟通少,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档案信息交流的困难。需要政府宏观控制,大力加强横向联合,共同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标准研究、制订、实施,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规范相关责任者的行为,按照标准统一实施,借助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最终形成一个更大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范围更大的信息管理体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4、怎样增强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的淡薄使档案信息化缺乏应有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档案意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推动。一个有着良好的档案意识的社会,必然对档案信息有着高度的认知,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一旦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良好的档案意识,必然产生运用档案信息价值强烈要求,这种强烈要求将进一步转化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使档案信息纳入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建设的框架之中。同时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有一定的社会成员对档案的信息属性有着深刻的认知,而且还要有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信息有着价值上的认知,并且有着量上的需求,然后才能真正有从社会信息的角度去看待档案,才能有把档案信息融入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具体行动。

    5、数字化档案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性

    数字化档案信息通过网络系统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必须要采用一套完整的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性,防止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入侵,使数据和应用系统不被破坏,系统时刻保持正常运转,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重要信息不泄漏或被修改。一套完整的安全措施包含的内容很多,需要在管理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技术上,设计实施切实可行网络安全策略,如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配置防火墙产品,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和信息传输加密产品,安装防病毒系统,另外一套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灾难恢复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恢复。



    推荐阅读:
    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办理户口与档案迁移的流程-办理社保迁移流程
    2024年元旦迎春晚会串词
    市人大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视察报告(五篇范例)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