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小学作文 理工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高中职称材料汇总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尘埃落定 时间:2024-07-10 00:53:0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高中职称材料汇总

    材料一:证件 甘科庆同志申报中级职称材料整理目录

    1.毕业证1份

    2、专业技术资格证1份

    3、中学二级教师聘书2份

    4、教师资格证1份

    5、继续教育证2份

    6、计算机合格证2份

    7、年度考核卡2份

    8、年度考核优秀证书1份

    材 料 二

    1、思想政治表现及职业道德考核报告1份

    2、教育教学经验总结1份

    3、上一个基本任期内出勤证明1份、骨干教师证明1份、授课计划、进度表、课程表(5学年)

    材料三 农村支教材料

    1、出勤证明1份

    2、课程表2份

    3、教学计划2份

    4、教学总结1份

    5、交流文件1份

    6、支教心得体会1份

    7、听课记录2本

    材料

    四、优秀班主任工作材料

    1、证明(1份)

    2、总结(1份)

    材料五:市县级荣誉证书

    1、市级优秀教师证书(1份)

    2、县级优秀班主任证书(2份)

    附件:获奖文件3份

    材料六

    教育教学成绩

    1.省、市辅导竞赛获奖证书

    (省奖1人、市奖3人)2、县优质课比赛获奖证书

    附文件

    材料七:教研论文

    获奖证书

    1.市级论文一等奖

    2.市级论文二等奖

    3.县级论文一等奖

    获奖文件3份

    论文原稿3篇

    材料八:教研活动

    1、教研组长证明及工作总结1份

    2、阜阳市高三物理学科中心教研活动材料1份

    3、听课记录6本

    4、合作研讨8页

    5、公开课教学及评价1份

    6、辅导青年教师材料1份

    材料五:市县级荣誉证书

    1、市级优秀教师证书(1份)

    2、县级优秀班主任证书(2份)

    附件:获奖文件3份

    材料六

    教育教学成绩

    1.省、市辅导竞赛获奖证书(省奖1人、市奖3人)2、县优质课比赛获奖证书 附文件

    材料七:教研论文

    获奖证书

    1.市级论文一等奖

    2.市级论文二等奖 3.县级论文一等奖

    获奖文件3份

    论文原稿3篇

    材料八:教研活动

    1、教研组长证明及工作总结1份

    2、阜阳市高三物理学科中心教研活动材料1份

    3、听课记录6本

    4、合作研讨8页

    5、公开课教学及评价1份

    6、辅导青年教师材料1份

    第二篇:高中职称考试

    教师职称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下表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 A.技术教育 B.专业教育 C.基础教育 D.平民教育

    2.普通高中课程为实现其培养目标应建立

    A.选拔性评价体系B.发展性评价体系

    C.过程性评价体系D.终结性评价体系

    3.普通高中课程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

    A.自主权B.使用权C.设置权D.修改权 4.《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高中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A.模块——科目——学习领域B.科目——模块——学习领域C.学习领域——模块——科目D.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5.普通高中课程新增设的两个科目是A.技术、艺术B.技术、体育与健康C.艺术、信息技术D.艺术、通用技术

    6.普通高中学生三年中至少获得多少学分才能毕业?

    A.116B.122C.140D.144 7.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设置的基本形式是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

    C.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D.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

    8.普通高中学生三年中参加社区服务的最低要求是

    A.不少于5个工作日B.不少于10个工作日

    C.不少于15个工作日D.不少于20个工作日

    9.下列对高中课程中的“模块”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B.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C.每一个模块都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完全掌握

    D.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10.下列对高中课程中的“学分”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B.学生的学分由学校进行认定

    C.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D.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给学生认定学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高中新课程设置了哪几个学习领域?

    答: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12.什么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答:简言之,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

    13.高中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14.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大力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此专门作了明确要求。你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落实哪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或方法?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地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5.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的原则有哪些? 答:

    1、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2、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

    3、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

    4、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16.高中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的将终结行评价与形成行评价结合起来,给于多次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加的交流活动。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7.普通高中课程为什么要设置“学习领域”?

    答:

    1、设置学习领域,能够更好的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

    2、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可以避免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8.高中新课程与以前的课程相比有哪些突出的变化?

    答:一是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二是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三是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四是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五是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六是在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毕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新课程

    1、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

    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2、高中新课程的结构和特点。学习领域、科目、模块。8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特点1.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2.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3.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每学年52周,教学40周实践一周假期11周每模块36学时。

    3、高中新课程的标准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一是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二是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三是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四是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五是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六是在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

    4、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2、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3、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6.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5、一节好课的标准⑴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⑵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⑶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⑷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⑸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⑹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6、高中新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7、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 选课指导制度的涵义:选课指导制度就是学校为帮助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一种制度。意义:选课指导制度是学分制的必要补充;选课指导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学分制管理的推行。选课指导制度最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选课指导的原则

    1、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2、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

    3、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

    4、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做法:

    8、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德一种研究形态。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可以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9、教学研究在本质上是一个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获得结论并开展行动的过程。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基本原则:高效.协调与共享首先,对课程资源的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程资源结构.其次,重视教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以及喜欢的种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创造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机会;教师要把学生学习懂得结果积极反馈给学生.

    10、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1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13、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4、学校评价的原则:发展性、过程性、主体性、规范性、弹性、多元化的原则。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促进广大教师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新课程改革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1、教师即课程。(×)

    12、教师在1~ 6年级年段都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1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1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1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1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18、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1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20、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21、4~6年级这一年段教学时,应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22、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3、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24、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25、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26、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27、“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

    28、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9、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30、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以合作者、引导者为主。

    31、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32、《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33、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34、“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3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024年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阶段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C青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课程标准)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启发性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B演示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B体谅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平行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_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延时_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_____创造能力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职业角色的多样性_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教学大纲____和教科书。

    9.学习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教学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现实___学生身心发展_____的过程。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类是____模象直观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_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_____教育者___;领导者和__组织者__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对)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错)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错)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错)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错)

    7.分组教学是为了客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错)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对)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错)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

    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

    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仁与现念的多样性等。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说明。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肩负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备课内容包括:(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①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②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③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2)了解学生。①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②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间活动等。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人课时计划。(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①学期教学进度计划。②课题

    计划。③课时计划。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下面教学案例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试做具体的分析。

    “力”的概念的敢学

    我在讲课时,问同学们知道“力”吗?大家都说知道。但我问到“力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同学们却答不出来。我就接着说:“谁能说出力的表现?”于是,他们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人提水”;有的说“起重机吊钢管”;还有的说“磁铁吸引铁钉”。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同时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并板书如下: 接着布置归纳分析:从上述几个力的表现的例子可以看出,力是离不开物体的,如人、起重机、磁铁都是物体,水、钢管、铁钉也是物体。我进而又指出:“提、吊、吸”在物理学中都称为作用。由此得出力的初步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原则。①启发性原则。教师问“力是什么”,学生不能回答,老师接着问“谁能说出力的表现”,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发言活跃,这就运用了启发性原则。②直观性原则。力很抽象,但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具体直观的,老师的演示实验也是直观的,所以运用了直观性原则。③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先举例子,再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最后得出抽象的概念,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所以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过程中的例子都是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说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运用的教学方法有:①讲授法。老师用讲解的方法对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②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本案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所以用了谈话法。③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本案教师学生一起讨论,获取力这一概念,所以运用了讨论法。④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本案老师除了让学生们说一些例子,还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来解释力的概念,所以说用了演示法。2.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教师职称职务考试模拟试卷

    一、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对)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A、必修 3 3B、必修 1 1 C、选修 3 3D、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CD)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

    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

    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高中2024年职称评聘一体实施方案

    XX二中

    2024年职称评聘实施方案

    根据我市中小学岗位评聘一体要求,就今年我校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要有利于启动活力、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突出工作业绩,以绩取人;稳定教师队伍,激励竞争;注意向一线任课教师倾斜,照顾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

    二、职称评聘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2、工作小组:

    组长:XXX 成员: XXX

    三、人员范围

    20XX年底前取得中小学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尚未聘任的在岗教师,以及今年符合中小学中、高级评审条件的教师。评审中、高级教师需符合任职资历等条件。

    四、评聘一体实施办法

    今年施行职称评聘一体,评审通过即被聘任。原中、高级待聘人员与参加评审人员一起进行量化考核,按上级给定名额推荐,待聘人员被推荐即被聘任,评审人员通过上级评审即被聘任。

    五、评聘程序

    ㈠形成方案阶段

    1、学校成立9—11人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我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小组成员一般由校长、部分中层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不少于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领导小组根据教育局下达的指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实施方案。评聘方案应对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行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到任现职以来德、能、勤、绩的各个方面。打分构成要素中师德、工龄、各类荣誉、教育教学成绩等标准及权重设置应科学合理,要能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反映教师敬业精神和真实业务水平。

    评分标准和计分办法

    学校评聘中、高级职称评选办法拟定量化细则,按得分高低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分配的指标,优中选优,依次确定推荐申报中、高级职称人员。评分细则如下:

    (一)学历分

    研究生学历20分

    研究生结业17分

    科学历15分

    科学历10分

    注:只记最高学历,以学历毕业证书原件为准。取得学位另加1分。

    (二)工龄分

    每年2分。

    注:交参工时的最初学历证书,工龄按2024年工资套改的工龄计算方法计算。

    (三)评聘年限分

    1、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聘任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满五年,从聘任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第六年开始,每超一年计3分。

    2、晋升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

    聘任中小学二级教师职称满四年,从聘任中小学二级教师职称的第五年开始,每超一年计3分。

    3、聘任中小学中、高级职称:

    已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在聘任时,从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计5分。

    注:第1、2项以单位首聘书为准;第3项以资格证书或上级公布文件为准。(四)荣誉及获奖分(四至十一内容均为任现职以来承担工作和获奖情况)说明:1——10项累计计分,1——2项每项累计计分,3——10项每项只记最高分。任现职以来,一年内获得多项政府或部门荣誉,只记最高一项。

    1、综合荣誉分

    国家级综合荣誉:20分 省

    级综合荣誉:15分

    级综合荣誉:10分 县

    级综合荣誉:

    6分

    注:综合荣誉是指任现职以来,受政府或代表政府表彰的荣誉。

    2、教育部门、其他部门荣誉分 教育部门:

    国家级部门荣誉:15分 省

    级部门荣誉:10分 市

    级部门荣誉:6 分

    级部门荣誉:4 分校

    誉:2 分 其他部门: 国家级部门荣誉:13分 省

    级部门荣誉:8 分 市

    级部门荣誉:4 分

    级部门荣誉:3 分注:部门级荣誉必须为经过学校推荐上报后颁发的荣誉。

    3、科研课题获奖成果分

    获国家级计

    12分获省

    级计

    8分 获市

    级计

    5分获县

    级计

    3分 注:科研课题须经学校逐级上报,并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验收通过。相同课题只计最高一项,不同课题可累计分。课题负责人计全分,参与者按1/2计分,且参与者均承担并较好完成相应的子课题任务。

    4、学科带头人分

    省级学科带头人:

    10分市级学科带头人:

    8分县级学科带头人:

    5分

    5、泰安市人才递进培养工程获奖分

    泰山功勋教师

    6分泰山名师 5分泰山教坛英才4分泰山教坛新星

    3分

    6、教学能手分

    省级教学能手 6分市级教学能手 4分县级教学能手 3分校级教学能手2分

    7、优质课获奖分

    国家级优质课 一等奖计10分,二等奖计8分,三等奖计7分。

    级优质课

    一等奖计 7分,二等奖计6分,三等奖计5分。市

    级优质课

    一等奖计 5分,二等奖计4分,三等奖计3分。县

    级优质课

    一等奖计 3分,二等奖计2分,三等奖计1分。校

    级优质课

    一等奖1.5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

    8、优秀教案、说课、课件、录像课、教学案例、指导类获奖分 获国家级一等奖计4分,二等奖、三等奖计3分。获省

    级一等奖计3分,二等奖、三等奖计2分。获市

    级一等奖计2分,二等奖、三等奖计1分。获县

    级一等奖计1分,二等奖、三等奖计0.5分。注:以上获奖仅限于教研室和教科所组织的。

    9、教师技能比武获奖分

    获国家级技能比武 一等奖计7分,二等奖、三等奖计5分 获省

    级技能比武 一等奖计5分,二等奖、三等奖计3分。获市

    级技能比武 一等奖计3分,二等奖、三等奖计2分。获县

    级技能比武 一等奖计2分,二等奖、三等奖计1分。

    10、公开课、示范课分

    省级公开课、示范课计5分市级公开课、示范课计3分县级公开课、示范课计2分

    11、骨干教师加分。省级8分,市级6分,县级4分。

    12、“桃乡英才”加分3分。

    13、兼职教研员加分,省级5分,市级4分,县级3分,聘期内有效。

    14、由学校推荐或派出参加的上级组织的单项活动所获荣誉,计 1分,可累加。

    15、创造发明加分。每项专利1分,可累加。

    (五)发表论文、出版论著、论文获奖分 发表论文、出版论著分

    发表论文要有全国统一刊号(CN、ISSN),著作、教材要有统一书号(ISBN),其他部门以盈利为目的的论文、论文集不能作为晋升的依据。

    在国家级教育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计

    5分。

    在省级教育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计

    3分。在市级教育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计

    2分。

    由国家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5、3、2学分;省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3、2、1学分;市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2、1、0.5学分。

    论文获奖分

    获国家级一等奖 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

    获省

    级一等奖 2分,二等奖、三等奖

    1分 获市

    级一等奖 1分,二等奖、三等奖0.5分 获县

    级一等奖0.5分。注:发表论文、出版论著、获奖论文三项中只计最高一项。论文、论著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无关的论文以及发表在增刊上的论文不计分,内部使用读物不视为论著。合作的论文计分按作者人数均分。发表论文的报刊级别做如下界定:《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以及教育部主办主管的报刊为国家级。大学、各省教育厅主办的报刊以及各学科学习报、辅导报为省级。

    (六)成绩考核分

    任现职以来,考核结果优秀累计计分,每次计4分。注:

    以考核表原件为准。

    (七)担任班主任分

    每担任一年班主任记1分,累计计分,没有上限。

    (八)担任备科组长分

    每担任一年备课组长记0.5分,累计计分,没有上限,同时担任班主任的分别计分,没有上限。

    (九)民主评议分

    由学校职称评聘委员会成员根据报名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完成任务情况、主要工作成绩、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取量化计分方式,满分为10分,领导小组占60%,工作小组占40%。

    (十)岗位分

    正校级 9分 副校级 7分

    中层正职 5分

    中层副职

    4分

    注:①不累计计分。

    ②所在岗位均以现岗位为准。操作程序

    (1)个人申报。(2)参评者提供自评材料及必要的证明材料,由办公室送学校职称评聘委员会核实。

    (3)学校职称评聘委员会评估。

    (4)张榜公示评审计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根据排名先后决定推荐名单,如总分相同,按第(四)项荣誉及获奖分的高低排序;若总分仍相同,按工龄分高低排序,再按年龄大小排序,年龄以个人身份证为准。

    公示范围和期限:对拟确定评聘人员进行为期五天的公示。〔二〕组织实施阶段

    1、学校按照教育局审定审批后的方案组织实施评聘。打分时要公开个人各类记分依据。可在教师代表监督下公开打分。

    2、打分后,公平公正确定拟评聘人员。

    3、对拟确定评聘人员进行为期五天的公示。

    4、公示无异议后,填写《拟聘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同时上报电子版)及聘书。

    5、携带相关证件(毕业证书、资格证书、聘书、继续教育证、计算机合格证等),报教育局、人社局审核审批,办理聘书和增资手续。

    六、评聘要求

    1、工作要求。教师评聘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操作时从教师个人工作业绩出发,不能掺杂任何倾向性因素。要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做到六公开:指标分配数公开、工作程序公开、评聘方案公开、记分证件公开、记分办法公开、评聘结果公开。

    2、程序要求。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的评聘程序进行,不得简化程序,不能走过场。

    七、公示要求 公示范围:全校

    公示期限:五个工作日

    八、不能评聘的几种情形

    1、现脱产学习或借出教育外工作、不在相应技术工作岗位满一学年者;

    2、在评聘期间,有重大技术责任事故,造成极坏影响者;未解除行政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的专业技术工作者;

    3、评聘期内,病、事假时间累计一年以上,现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

    4、正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审查,而未结论者。

    5、评聘过程中,不服从安排,寻衅滋事,造成恶劣影响者。

    九、补充说明

    1、图书、档案、卫生等其他系列的职称评聘参照本方案执行。

    2、本方案中若有违背上级相关文件,以上级文件为准。本方案自校教代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4、学校组织职称评聘委员会,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为校级干部和部分中层干部。学校职称评聘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职称评聘工作。

    方案解释权归学校职称评聘委员会。

    2024年XX1月XX日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

    10398字。教师职称考试必备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大全

    打印 高桥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 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5..[案例]“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第三种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

    第五篇:2024年山西省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

    一、课标部分(20分):

    1、填空题(10分)

    (1)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2)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要提高学生-----------------------、--------------------------、-------------------------、---------------------------、-----------------------等基本能力。

    2、《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1)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哪几个方面?(6分)(2)你是如何理解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和作用?(4分)

    二、教材教法(40分)

    3、请你画出《数列》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写出本章中掌握的知识点(10分)。

    4、对于“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课的教学,你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的?请你结合你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这一过程(10分)。

    5、比较用单位圆定义的三角函数与原来定义的优劣之处,并举例说明(10分)。

    6、请你写出“圆的一般方程”这一节中推导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设计(10分)。

    三、专业知识(40分)

    7、填空题(16分)

    (1)、2024北京理科11

    (2)、2024安徽文9

    (3)、概率题

    (4)、2024浙江理12

    8、数列题(8分)(1)、求通项公式

    (2)、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

    9、(8分)2024辽宁文18

    10、(8分)没查出来是哪套高考题,直线与椭圆的内容,不难 祝大家考试成功!【注】:若还需要更多的内容,请给我百度账号发消息



    推荐阅读:
    高中职称材料汇总
    科组经验交流(生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不断实践,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本站推荐)
    人事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打算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