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劳务合同 英文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明月清风 时间:2024-07-13 21:41:4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作者:郭仁红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针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素质存在 的问题,深入的研究了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这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学,途经

    前言:德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着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1.主要内容

    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毕业德育论文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2.教育功能

    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不断发展的获得过程,这其中既要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情感与意志、个性特征等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学生所处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丰富多彩而积极的教育功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他还指出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道德

    品质能产生迁移。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迁移。同时,体育运动自身积极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要体育教师的良好诱导才能实现,要对学生加强自觉性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对内心品质的积极影响,逐渐形成并稳定在其心理品质中,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一系列的示范动作。他们要用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他们不仅要在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品德上也应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品行端

    正。在教学中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比如:在推铅球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教师除了要强调正确掌握技术外,还要对同学们特别是那些怕弄脏脖子的女生进行不怕脏的教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

    体育课同别的课程一样,有优秀学生,也有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歧视他们 ,而要热情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使他 们逐渐地树立信心,积极参加动作的学习,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

    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认真钻研教材,精通业务,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体育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裁判,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学生,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竞赛参与者的情绪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作为裁判,一定要严肃公正。作为教师更要讲究职业道德。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高超技术和强健的身体形态去影响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去引导学生。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施的途径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

    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2、重在课堂教学

    ①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说来,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如基本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教

    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论文网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自信心,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③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 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

    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4、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总之,体育课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溶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我们应该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增强学

    生的体质。同时,使同学们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锻炼。珍惜我们这块德育阵地,持之以恒地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责。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论文季浏。浙江教育出版社。2024年

    [2] 竞技教育学。宋继新,人民出版社。2024年

    第二篇:浅谈在中小学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浅谈在中小学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北关小学王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一点放松不得”。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中小学校作为最主要的教育阵地应充分挖掘学校德育教育的渠道,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就中小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爱那个不容忽视。确实,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心理品质,养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应创设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学校的一切看作是与人的阵地。如:我校在院内建立专门的德育橱窗,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敬校爱校教育;使操场的四周的围墙变成绘有各类奇思益智壁画的文化墙,在醒目的位置修建庄严的升旗台,在显眼的地方写上校训、校风,让广大师生在犀行校训、校风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爱校、爱集体的责任感;楼道内精心设计了《热爱祖国》、《了解家

    乡》等各类图文并茂的牌匾,在教室内张贴学生《守则》、《规范》、名人画像、格言、标语班训和庄严的国旗,以名人事迹激励学生,以名人格言引导学生,以标语班训要求学生……这样,通过环境建设,让校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说话,让校园中的每个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得到培养,良好习惯得以养成,情操得到陶冶。

    二、施教主体表率育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没有特权的独断专行,却有皇权一样的让人顶礼膜拜”。学生由于年纪小,见识少,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成熟的观念和切身的体会。在他们心目中,教师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他们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效仿的榜样。因此,学校必须特别重视德育工作主力军——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表率作用。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同时,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要迟到,自己就要早到;要求学生生气是严肃认真,自己也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明理诚信,自己就要“说话算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平时就要礼貌待人……这样,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好头,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对抽象的规范和要求有“范”可依,让学生在富于形象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学科教学渗透育人

    课堂教学不仅是实施知识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通过各学科,使学生掌

    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道德观。这就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因素,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实际找准文化知识和德育结合点,上课时找准德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效。如教学思想品德课《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时,可让学生分别模拟盲人过马路、瘸子挑担、哑巴求救……是他们体验到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正常人多得多,从而明白为什么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产生同情残疾人的良好愿望,并养成自觉帮助残疾人的良好行为。由于思品课德育因素丰富。且一事一理,因此我们可以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指导其具体行动。

    德育与智育高度结合的学科应属语文,对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更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更能促使学生产生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另外,篇篇课文都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草原之歌》《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可用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周总理的睡衣》《一件棉衣》《一夜的工作》教育学生要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感受资本主义的冷酷与不平等,体会我们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志向,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这样,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各科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健体的同时,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收到潜移默

    化的效果。教师还要主动自觉研究所任学科的德育规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并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文道结合。

    四、开展活动,行为育人

    课外教育活动由于范围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特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能发挥特有的作用。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主题鲜明的活动。组织《迎国庆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观看“百部优秀爱国影片”,用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英勇献身的实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九月“推普宣传周”组织上街宣传、校内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除此之外,还可经常组织演讲会、故事会,开展体育、书画、征文等比赛活动。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这样,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让课外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其德育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任重道远。随着形势发展,学校更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4)04-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占据着很大的地位,那么素质化教育就被提出来了。在这基础上,分层教育法出现了。大学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实施了分层教育。它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各自的优势。因此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育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分层教育法 优势 问题

    大学体育是一门独特的科目,它相对其他科目比较活跃,不那么严肃,并且学习压力相对小一些,但它在大学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很多高校在体育教育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育法。分层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优势的同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简述分层教育法

    分层教育法是在正常条件下,老师和学生的水平不变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学生的能力及水平,把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同学分为一组然后实施分级教学。每一项都分级记录,例如分级练习、分级评价以及分级校正,这些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达到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使自己的优势放大。同时,学生也会根据自己情况的不断改变来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们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分级发展的目的。这是目前教育的最适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因材施教。

    二、传统体育教学的缺点

    (一)传统体育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在,在大学里会有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好,那么他们就不愿意上体育课,甚至讨厌上体育课,其结果就会导致学生不愿锻炼身体。其实这也并不完全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里,学生们的自身情况不同,其身体素质也大不相同,有的差异非常大。那么就会使一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不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完全没有积极性。上体育课对他们而言是遭罪,在体育课完全得不到乐趣,然而对于其他同学,上体育课是一种享受,带给他们的是快乐。这明显是不公平的。

    (二)传统的体育课过分强调班级制这一特点

    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是男女一起上,共同在一个班级,然而男女生本身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就不太相同,有的男生喜欢而女生却不喜欢,有的女生喜欢而男生却不喜欢,很少能碰到男女生都喜欢的体育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兴趣的男女生在同一班级上一起上体育课,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这不利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身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结构会影响传统体育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采用“一律化”“齐步走”的模式,教学目标无层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而且学习评价都相似。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基础条件好的学生上课的内容无法满足他们本身的需求,基础条件差的学生却不能完全吸收。基础好的同学不用努力也能拿到好成绩,而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无论怎样努力成绩依就差强人意,这就会使一些学生远离体育,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优点

    (一)使学生加强竞争意识

    学生的层次划分会不断的变化,随着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同样也会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生这学期体育课的表现及考试情况而打分,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学校就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从而重新调班。这样,综合成绩进步的就会调到一个更好的班级,而综合成绩退步的学生就不得不调到一个相对较差的班级,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现象了。

    (二)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同学的能力不同,他们所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同,那么分层教育就会使他们的潜力放大,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学习,这样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避免资源损失。这样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的未来有更好的帮助。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及易出现的问题

    (一)实施情况

    首先,师生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及信任感,这会使教师工作起来非常容易,心态也非常好,同时压力也会明显减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加。教师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变化,同时,学生遇到问题,不管学习或生活上都会及时的给出帮助;其次,要有一个鼓励措施,这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这项鼓励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技能,同时也可以使教学质量提高。

    (二)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

    首先,管理方式不与时俱进,过于老套,管理水平低。现在,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仍然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掌握着整个课堂,很少在乎学生的感受,与学生交流也是很少的。所以老师几乎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分层教学管理会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做好所有的教学工作,并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创新,与时俱进,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及工作强度,同时也会对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方式亟需改变。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出现了,那就是分层教育。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教育。分层教育可以让学生爱上体育,这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

    基金项目:2024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念动教学法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0765。

    参考文献:

    [1] 徐琳.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探讨四川工程[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 易晟江,李娜娜.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个性化教育[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

    第四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那就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为基本目标,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均能够得到提高。

    这种对于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是与我国传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学校在教学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是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或者是只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单纯追求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认识的引导、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劳动能力、审美素养的提升,导致学生成为单纯的只会学习的“工具”。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受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这意味着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抓好德育建设势在必行。

    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除了承载着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之外,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落实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为落实德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落实者,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只是把如何上好体育课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提高。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所以,落实体育课堂的德育教育必须要首先提升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自己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要经常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勇于走出去,去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教学,使体育课堂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

    二、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强调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即要改变过去教师主宰一切的模式,改变单纯地追求应试教育目标的观念,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最终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要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其中,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能够收获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够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三、从细节着手来落实德育教育的目标

    最好的教育不是轰轰烈烈地做出了哪些大事,而是要从小事着手,抓好细节,从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小事着手意味着教师就结合体育课堂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的个人品德。

    例如,在上课集合整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迅速安静,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良好意识;在体育课堂上,要求学生把准备活动要做好做充分,培养学生对个人负责的意识;在体育项目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突破,从而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各个细微的环节,力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素养。

    三、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课程的教学,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种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例如,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争得奖牌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情况,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教育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教育任务的完成。

    四、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表扬,激励后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关爱,同时也需要赞美。有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尊重和赏识。当他们胆怯时,一句“你能行”使其信心倍增;当他们进步时,一句“真为你高兴”使其无比激动。有时候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赞美可以左右学生学习的情绪与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言教身传,循循诱导,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随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又能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健康人才。

    (责编 金 东)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陈仓区贾村镇陵厚小学吴会星***

    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德育教育中“形”与“质”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

    1、教师的仪表和语言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师生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

    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4、评价中进行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推荐阅读: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机械制造实训方案(共五则范文)
    政协武汉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
    (zuixin)师德师风建设先进校创建活动自评总结
    华水党20102号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