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购房合同 日常祝福语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人文素养》读后感(5篇)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莲雾凝露 时间:2024-08-03 16:00:1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人文素养》读后感

    《教师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有育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任何时候,教师的发展都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成为道德楷模和学术精英,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其教育质量。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

    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做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来看待。

    读了《教师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后,我体会到:信息技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我们更注重对信息环境下讲究诚信、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信息文明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人文关怀。

    信息技术教育决不是单一的工具教学,因为工具的使用是由人来决定的,只有“人”以及人的“思想”才是行为动力的真正“驱动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重了教学中的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举,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例如教师在教了自编教材《QQ》后,充分运用“QQ”这一聊天工具,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的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一个名为“E幻想”的QQ群中碰到了一个名为“海豚”的聊友,在QQ里见过几次,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他突然发问:“你认识我们班的吴某某吗?”“知道呀,他是一个很懂事很文明的男孩,上课的纪律很好的。”“可是他在电脑课上并不大突出的。”“他虽然在电脑课上话不多,但行为举止很棒的„„”“老师,我就是吴某某呀,真高兴你还记得我。”这时在电脑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俏皮的笑脸,这是一种被尊重、被关注、被肯定的笑脸。

    2、合作与创造相结合,内化人文素养

    不断有资料显示:“人长时间面对现代媒体会严重增加他的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与相互合作,创作有人文内涵的作品,使学生在创作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在六年级信息技术的综合练习课教学中,就利用2024年中国奥运会举办的事例,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

    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勇夺金牌的资料或北京奥运会的准备情况,以宣传小报、幻灯演示、网站介绍等形式进行展示研究成果。在创作过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和确立主题,然后根据主题上网查阅、收集关于奥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再小组交流筛选和整理的资料,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始终洋溢着一种“无比自豪”感,因为我们“赢了”,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自豪。这样的制作的过程对他们无疑是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文素养。

    3、引导与疏通相结合,渗透人文教育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双向的,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因噎废食物。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学生学到知识,又不能让学生陷入泥潭,不让学生成为“电子鸦片”的受害者。我们多次在课题组活动时进行了讨论,悟到生学生对于沉迷互联网是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自控能力差,思想易受情绪因素影响,所以对于互联网感到好奇。面对这个情况,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首先不断地进行网络知识的学习,了解网络、提高自身网络使用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其次在备课时多下工夫,精心为学生选择提供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优秀网站,使学生能够安全地在互联网里冲浪,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美景,鼓励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扩大知识面,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同时,对一些不道德或违法行为作典型分析,给学生以疏通与引导。如在教授《信息的安全》一课时,当教师在讲述病毒等内容时,充分利用2024年上半年我们深受其害的“熊猫烧香”病毒,通过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此病毒的资料,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病毒的本质,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程序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并列举一些病毒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权衡利弊。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篇:《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1

    教师有没有人缘,有没有感染力,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让学生佩服、仿效,从中得益?教师的一项不易被人看中的但是又是十分重要的素质——人文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日益呼唤着。

    教师被大家誉为“灵魂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作为一个传其道、解其惑的“精神导师”他本身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琴棋书画,赋诗吟词等不说是无所不精,但起码要成为自己的所能。要使自己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并且只有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才会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人文素养是人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一个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人文素养是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加强教育的人文性就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这应当包括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丰富的精神世界。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具备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师必须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师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积淀的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感情丰富,多才多艺。对于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学生,这样的教师是偶像,是榜样,更是学生羡慕、学习、效仿、超越的对象。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消沉,因为教师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给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死气沉沉,因为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随时随地给学生带来轻松活跃的气氛;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是别无长物,因为教师的多才多艺会引发学生对才艺的爱好与获取。

    用不着给教师的人文素质过多的定义解释,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我们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是什么样的老师能够长远地驻留在我们的记忆磁盘上。必定是那些才情并茂,技高一筹的教师。那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潇洒动作,那音乐会上引吭高歌的美妙歌喉,那茶余饭后的说古论今,那缥绢白宣上飘香的丹青笔墨,那明月清风下的管弦丝竹。所有这一切,不是语言的最好言语,不是说教的最好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教育钻髓入骨,终身难忘。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2

    《教师人文素养》一书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教育素养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就此我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关爱他人是人文精神内容之一,教师应处处关爱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哀乐放在心中。如学生生病或有困难时,教师应主动出现在学生的身旁,这更能显示教师的素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也是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应当做到关心体贴、平等相待、宽容大度、不粗暴,特别是对后进生,应不鄙视、不讽刺、不放弃等。

    二、.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能力不够,经验不足,知识缺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就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去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的视野,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教师不仅是按新课程实施课程计划,按照教科书把每一课要讲授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必须知道所教的不是内容的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那么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对照新课标,研究教材,对所教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把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知识心灵。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自己较粗浅的感受,有待于进一步攻读《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一书,使自己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教师。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3

    学习了《教师人文素养》一书,我对教师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谦让,墨家的重实践、任人唯贤等,得以绵延至今。我们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现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求知欲、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填补教学过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为本。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我们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4

    近期,我认真翻阅了《教师人文素养》这本书,其中有很多内容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所谓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类文明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深层次的内在结构,是受人类优秀文化熏染而反映出来的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素养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对教师来说,真正展现人文素养,并不是在口头上和文字上空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而应该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和落实这一素养。

    师爱,是教师道德人格魅力的灵魂,是成为人师的根本。一方面教师对本职工作要热爱,教师首先应做到乐业敬业,具有积极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同时还必须具备艺术精神、生命意识、审美意识等,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能善于与他人合作,努力探究教学的艺术。一名好的教师对待工作应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方面做到治学严谨、宽严有度、有奉献精神等。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热爱,教师应处处关爱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时刻把孩子的冷暖、喜怒哀乐放在心中。一个好的教师,对孩子应当做到关心体贴、平等相待、宽容大度、不粗暴,特别是对后进生,不鄙视、不讽刺、不放弃等。

    本人认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接受知识的渠道多,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向老师质疑。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发其求知的欲望,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孩子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学生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和体验。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好好读一读《教师人文素养》这本书,努力提高、修炼自己的人文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

    第三篇: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经过一个假期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修炼。人文指的是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说。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素养与我们常说的素质一词十分相近,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课程又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每门学科教学的目标都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事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是人文素养的认识基础,对于人文素养的修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精神是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是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精神。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正是人文精神的修炼之路。与学生的感受情交流能有效地与学生实现精神上的“对接”,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在《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中,也感受很深,认识了传统备课存在的问题,传统备课比较注重掌握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形成了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的理念去衡量,传统的备课有着明显的缺陷。其习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课”而不是学生,注重的是“传授”而不是互动,过于依赖教案,因此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重形式而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等。“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理论中派生出来的观点。按照“有效备课”的理念,课备得好不好,主要得看备课的效益高不高,是不是能促进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否则,即使教师把课备得再周详,再合乎格式,教案书写得再工整,也只能是“低效备课”。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照搬教参,抄袭现成教案,就只能称为“无效备课”了。“有效备课”首先要给教案松绑,少一点形式主义,少一点官僚主义,给备课管理一个宽松的环境。其次,“有效备课”主张把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学生、研读教材,尤其是构思教学设计上,引导教师从一般性备课转变到对教学设计的思路上来,实施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才能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负担,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在创造、开发、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难而进,而最终达到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以全新的面貌运用到学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人文素养

    中学生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物的世界--自然,人的世界--社会,价几年的历史教学,一个问题始终困绕着我,那就是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近段时间去看了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不少的,利用电脑也了解了些相关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略显清晰了。摘录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文章,以共勉。

    一、新大纲关于历史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要义阐发

    值的世界--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侧重于精神层面。人文教育的理念是指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因而,人文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养成。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献,它的文字表述非常简练。关于历史学科蕴藏的“人文素养”要义,新大纲叙述时也是高度精炼概括,所谓微言大义。因此,对其进行演绎和阐发非常必要。新大纲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意识的培养

    (1)历史意识

    生命生生不息,人文源渊流长。新大纲指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正确的历史意识,笔者的理解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

    所谓历史感是指对人类、祖国、民族和个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整体的把握,它不是一些零散或系统知识的集合,而是超越于具体历史事件之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领悟。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历史感“是对我们的祖先和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种感受,这是我们作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受托人的一种感受”。

    可见历史感表现在思考问题的纵深感上,即所谓“寂然凝思,思接千载”,发思古之幽情、感现实之艰辛、叹未来之辉煌,用一种宽阔的历史视野,长远的历史的眼光,发展的历史期盼,去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测未来,洞若观火”。具有历史意识的人是人文底蕴深厚的人,他们看问题深刻而沉着,能通晓物性、善解人意,但很少成为时尚的人。其次,表现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即具备一种人生智慧--辩证唯物史观。

    (2)公民意识

    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日益健全的当代中国,教育为培养现代化事业急需的合格公民已是当务之急。新大纲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其次权利和义务意识,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历史教学是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阵地。通过历史知识学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社会、全人类之间关系。对自己的根和自己的位置一无所知,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而合格的公民意识是建立在这两种意识之上的。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的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等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并认识到自己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具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因此,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必须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对人类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爱祖国之深情,爱人民之真心,爱社会之善举,爱家园之真切,爱自己之自尊。

    (3)法制意识

    法制意识作为人文素质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又一必备的素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不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光荣的束缚。这是一种温和而有益的束缚,即使是最骄傲的人,也同样会驯顺地受这种束缚,因为他不是为了受任何束缚而生。”法制意识的内涵非常丰富,它首先表现在具备完整的法的观念,对法的性质、内容、功能和地位有着良好的理解和判断。其次,法制意识作为自觉的精神力量,贯穿于人的法律行为过程和社会经生活的一切方面。新大纲强调历史教育要重视法制意识的培养。通过历史教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认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理解法的本质特征,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法制建设开始于奴隶社会,当时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封建社会的法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有力工具;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健全了法制,但其实质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已;只有社会主义的法才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4)国际意识

    在全球化时代,合格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新大纲强调指出,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非常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观念。认识到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彼此依存的人类需要彼此宽容和帮助,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不论国家、社会制度性质,民族、宗教的区别,超越疆域、种族、信仰、社会制度,东西方普适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普遍认同的观念和价值,在中外历史内容中是很多的,这就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提供了条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新大纲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的提法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拓宽和加深了世界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2、人文精神的培育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大前沿课题和难题。人文精神是人应具有、人

    所表现、人所追求、人所培育的精神。历史学科对于人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丰厚的土壤。

    (1)人文品质的塑造

    新大纲指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生观是以道德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在人生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生的崇高意义就是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人生的价值就是充分释放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生的幸福和责任就是为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为自身的发展中体现。

    精神是人的生命的独特品质,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格品质。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人文个性,也称人格,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人的个性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居核心地位。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高尚、健全的人格,表现为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能力等人格特征。

    新大纲关于健全的人格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和深化。江泽民在给白寿彝先生的贺信中提到,“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这段话无疑对我们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的了解,会有一种足够的认识升华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和乐观。使学生树立“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成为一个有社会人文理想的人,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人文情感的陶冶

    人文情怀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体现在对于个体生命意义和民族的国情的理解和表达上。人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会思考生命的源头和生命的终极,具有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历史教育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历史智慧对一些人生重大问题作出清晰的、合乎逻辑而又深刻的思考,充分意识到个人的行动及其选择的严肃意义,加深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理解。学习历史使我们的生活洋溢着激情,诗人歌德说得好:“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人文情感更多地表现在对本民族的了解和认同。凝聚民族精神是历史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人文情感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对乡情、国情和球情了解的基础之上。新大纲把“国情教育”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新大纲把中国近现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开放、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以及让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民族前途、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

    新大纲在强调国情教育的同时,又将爱国主义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那就是落实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上来,增强民族认同感,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因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灿烂历史文化,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3)人文态度的生成态度是人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自然科学一般讲“事实”,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讲“事情”,处事带情,这里就有一个态度的问题。人的行为总会有“态度”隐含其中,当然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又当别论。人文态度即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对待客观事物,对待他人和对待自我的基本态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态度就是历史情感、爱憎和辨别是非的倾向。人是从何而来?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人类已往的发展步履规迹怎样?人类将走向何方?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意义,出于对人生意义的眷注,历史教学应做出反省、领悟,以图培养学生在实践行为和精神行为中的“态度”。

    李大钊曾说:“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的自己”。人对自己、人对社会、人对自然就应该是什么态度,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新大纲指出: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面对浩瀚的宇宙,茫茫的人海,人的生命是如此地短暂和渺小,人作为一个个体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人的存在意义和尊严到底以什么作为依据呢?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应该有怎么样的态度呢?这些都是历史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首先,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会思考生命的源头与生命的终极。人的一生是一段历史,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人类天性有一种历史情结,正如树高千丈要落叶归根。寻根的意识、家园的意识和眷恋故土的情怀,都表现出对历史的依恋。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回答历史学的作用时说:“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历史教学就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能对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大问题作出清晰的、合乎逻辑而又深刻的思考,充分意识到个人在人海中的位置,以加深学生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理解。关爱自己并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他人。例如,通过历史人物教学,以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中心来再现历史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另外,历史人物言行举止,功过是非,还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成为自我和发展自我。

    其次,人生活在社会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

    来,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日益趋向集团化、开放化、网络化和合作化,每个人必须具备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实施其个体的社会化,即使学生逐步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通过历史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用历史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去看待和处理人与之间的关系;学会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能力,并承担社会赋予个人的各种责任,特别是学会发展这个社会的创造能力。

    第三,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但在传统的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甚至到了相互毁灭的地步。人类不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相信科技能力能解决所有难题,终于遭到自然的报复。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现象,促使陷入困境中的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因而,通过历史这门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使学生体味蕴含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肩负起保护大自然的道德责任,树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平等观念,使得人与自然对抗的关系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转变。例如通过科技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和自然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将来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时,持有一种人文态度,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人文导向。

    3、人文传统的传承和国家意志的渗透

    新大纲指出,“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继承全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在于传统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具有历史的和具体的内在结构。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的人文传统和内在结构主要以儒家学说所构建的。中华性的人文传统有:人文化成--东方文明制度的首创精神;刚柔相济--追本穷原的辩证思想;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品质;和而不同--博采众家的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意识;精忠报国--致死不渝的爱国精神等等。西方人文传统中的精髓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即科学、民主、理性、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等等。

    传统应该是生命的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它就膨胀得愈大(黑格尔语)。在历史性上,传统既是过去的,更是现代的。换言之,传统是被现在改造变形的过去,是吸纳、融合过去的现在。因此,立足中华人文传统是基石,兼融人类文明普适的传统是努力的方向。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教育学生,这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其独特的发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的人文传统。今天的中国是传统的中国的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时期里,新大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史观和方法,体现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即国家意志。

    正像每个人要维护自己的人格一样,每一个国家也要维护自己的国格。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还是按照地域划分为国家的,人们总是生活在祖国这个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社会中,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情感。关于国家意志的灌输,古今中外各个国家都将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都将历史学科视为进行这项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二、在历史学科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1、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情愫,着力体现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特征

    谈到历史学习内容的处理,一个单间的问题总是困扰教师,到底是掌握几个时间、人物、事件重要呢?还是感悟知识背后的意义世界重要?答案显然是后者。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说而言,在中学系统地学习历史或许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学生将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总有一天,他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年代、地名、人名忘却了,对于历史事件经过的记忆模糊了,但是有些精神的东西将永远保留在内心深处,融化在血液中,终其一生,受益无穷,那就是知识背后被赋予的人文意义:人文价值观,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历史消逝在时间里,而永不消失的是人文精神,历史教师追求的就是属于这种永恒,这是区别历史教学应试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人文精神--时代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民族的人文精神--民族特征;就整个世界史范围看,还有一种全人类共享的人文精神--普适的性质。历史教学落实人文素质教育要从这三个层面抓住人文精神的核心特征。以下以中国历为例说明之。学习中国史要理清中国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和每个阶段的时代特征。

    在中国古代史中,史学界公认尧舜禹三代以文德治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始创时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是反映远古先贤人文业绩最有代表的故事。孔子是中国的人文先圣,儒家思想基本上统帅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中国从汉代开始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天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特征。

    鸦片战争后,西方社会发达的科技、先进的宇宙观等西学的传入,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方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等先进人文思想观念对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人来说,具有绝对的震撼力,成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唤起民众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其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人文思想对中国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以爱国主义为特征。

    “五四” 运动是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发端。这个伟大的运动以“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把中国的人文精神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时期,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封建伦理观遭到了猛烈的抨击。“民主”、“科学”是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它打开了中国的民智、民权大门,形成一股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条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文精神和当代现实马克思主义有机整合起来,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和进一步发展的合法性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如果从”人文“的伦理层面看,尊重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充分实现为目标来理解人文精神,那么,市场经济的发育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因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它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个性的多样化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它鼓励独立自主,有助于摆脱以往的人身依附,为人的彻底解放准备条件;它催生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念,促进了”人的现代化“。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的人文精神的核心特征是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制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为共同富裕目标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人文精神体系。

    2、合理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专题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的材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动态处理。但日前的历史教学,往往把教材作为学习历史知识而用,以应试作为目的,教材成了教条。其结果是导致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与学生的心灵隔绝,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为学生笔下一串串机械的符号,当符号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记忆后,留下的只有情感、态度和人文价值观缺失的遗憾,这与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相违背。因此,在历史学科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教材的处理上有新的突破。

    (1)梳理教材,设计人文教育学习专题。

    新大纲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有人文意识、人文传统、人文品质、人文情感的培养和人文态度的培育、国家意志的渗透等多个方面,可以根据培养的具体目标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设计成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学习专题。如关于人文意识培养的专题,其内容包括正确的历史意识、公民增意识、法制意识和国际意识等,以增强历史教育内容的集中性、专题性和人文性。

    (2)拓展教材,倾注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教材是媒介,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中介“,学习历史的目标是为了借鉴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实施其个体的社会化,用历史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去看待和处理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感悟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所以,寻找教材中与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对教材进行拓展处理,对现实问题倾注历史的、人文的关怀。例如学习”两河流域文明“,就可以结合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战争对世界遗产的永久性毁坏,对人民生存权的剥夺进行讨论;学习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传统史实,则引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现实意义思考;学习美国”西进运动“,则结合中国的西部开发,就尊重少数民族、保护环境等开展探讨。做到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相结合。

    (3)整合教材,实施跨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

    教材是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除了知道”话题“本身,更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师生对话的内宾是发散的、多维的、开放的,以对应人文社会学科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广阔性。如人口问题的分析,必须动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才能得以全面的阐述。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把单向的学科内容变成多向的跨学科的综合内容;把平铺直叙的历史用诗歌、影视片断、美术作品甚至课本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综合的视野里,在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下,在娓娓动听的画外音中,在气势恢弘的音乐背景里,在惟妙惟肖的艺术表演中,学生会体悟到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大精深,会更容易获得情感的体验、价值的认同感,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并能使高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综合文科的学习。

    3、课堂教学渗透与开设专题讲座相结合,发挥教师的启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结合历史知识的学习落实人文素质教育是主渠道。当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时,他必然会通过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那他这种外显的素质就是一种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人文精神是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领悟和升华。所以在课堂里学好历史基础知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人类文明史的主干政治变迁史、社会经济史、文化思想史和伟大的历史人物等的内容,是蕴含人文精神内容最为丰富的知识。中学生自习历史书籍也可以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但领会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更多的要靠历史教师的启发。发挥教师”神示“的作用,对历史知识的人文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适时点拨、启迪、感化,是保障人文精神教育落实的关键。以前文提到的大禹治水的内容为例。大禹作为中华文明的始祖,在他身上反映了中华人文初创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核。教师点拨时要指出: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说明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的品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为中华民族”公而忘私“的美德;他不懈努力,成功驯服洪水,说明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的气质;他操劳过度而客死他乡,表现为中华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设以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不失为一种常用的好方法。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文科综合教学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开设一些与现实社会时政热点相关联的专题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且用专题形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比常规的课堂教学渗透更直接、更明确、更深化。因而,新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还应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例如开设题为”西部人文资源开发“的专题讲座,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人文巡礼的活动。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重要的时政热点,开设这一专题讲座,可以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重大事件的热情;西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列举西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史实,可以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展示西部著名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审美教育;提问西部的人文资源为什么保存得比内地好?可以对学生进行文科综合思维的训练;西部的人文资源有很多是不可再生的,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西部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对开发西部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文传统,使学生多一份人文关怀。

    4、设计情景体验试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

    有了专题的学习内容,人文素养的丰富和提高还需要在开放的情境和开放的活动形式中反复感知、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动。人文精神作为立人的基本精神,它是一种实践的精神,离开了实践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特别是在当前,历史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背景下,依据教学内容,提供相应情境材料,设计课内和课外多样化的体验试活动方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生成尤为必要。情境实践活动一般有两类:

    (2)设置”校史展览室“,运用校园隐性人文资源,内化学生人格;

    (3)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开设”历史上的今天“栏目,说古道今,史评结合,突出人文主题;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园网上设立”历史与人文“、”与历史对话“等专题栏目,营造人文氛围,滋养人文精神。

    历史教师要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风采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遵循人文尺度,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

    历史人文教育追求知识与价值目标并举,价值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品质、态度等非认知领域,是无法用传统的考试制度量化衡量的,要评价教育的人文目标达成情况,必须运用引入人文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寓人文精神教育于考查之中

    在目前考试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实行具有人文特色的教学评价。如增加题目的可选择度,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决定的权利;增加答案的开放性,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等。命题素材增加人文色彩,能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例如下题: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发动并领导了五四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从此,中国历史翻了崭新的一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转折性的历史事件,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并概括”五四精神“的要义。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由于人文教育建立在学生主体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因此评价时要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每一学习环节多种形式的进步。例寻访历史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所拍摄的照片、讨论会上的发言记录、活动课上画的画、研究课上写的体会,调查分析后绘制的统计图表、撰写的总结报告和小论文等,都是学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都应在评价结果上予以体现。还可以举办学生作品展和交流评比活动,以此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组成部分,一并放入学生成长的档案包里。

    (3)积极尝试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有了参与评价的机会,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角色。他们关注自我进步,分析不足之处,在反思中求得情感、思维、个性、人格的回归。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是口头、书面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描述所学知识、表达所思所感。这样做,体现了尊重学生的教育观,不但可以得到关于学生认知方面的信息,还可以获取学生关于情感、体验等非认知方面的信息。直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自己对每次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材料,可以作为教师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

    四、做一个有人文志向的历史教育工作者

    加强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作为以著史读史而闻名的有着独特史学人文传统的古老国度里的历史教师,在发挥历史学科人文素质教育优势上,当然应该有所作为。这是教师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使命所决定的。

    首先,历史教师要有”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胸襟,志存高远,耐得寂寞,安顿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有人文志向的教育工作者,用历史智慧去唤醒学生的人文良知,用教育的光辉去照亮学生的心路旅程。

    其次,要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跳出教材的框框,跳出应试的怪圈,大胆实践,大力创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颖的师生情谊关系。

    第四,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以自己厚重的人文底蕴,超然的人格魅力,认准目标,笃行不倦,来实现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在我们走进新千年,进入新世纪的时刻,叩问历史教育的真谛何在?历史教师以怎样的姿态走进课堂?以怎样的精神风貌登上讲台?有一种冲动,有一种神圣感,而更多的是新大纲给我们带来的勇气和希冀。因为新大纲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出发,拓宽和加深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内涵。如果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能领会了其中的精神,并有效地落实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那么,历史教学”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实现。高扬人文大旗,实施人文素质是新世纪历史学科教育的必由之路。

    分享

    第五篇:人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反思

    顺德容桂振华小学麦结柳

    摘 要: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精神——人文素养的匮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我们应“以人为本”,从小学抓起。本文以反思《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课堂讲究艺术实施人文教育,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达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上学期,我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深深体会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人文素养。这成为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学科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新课标》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

    人文素养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其内涵十分丰富。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后,语文知识内化在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语文教学的存在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匮乏,具体表现在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等。可是,平白的说教,学生是听不进去的,不如以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为切入口。我们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优秀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大千世界,有血有肉的社会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材中发掘一切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来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反思我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注意利用文章中的徐霞客这个至今仍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谈谈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倾注人文关怀。以期达到《新课标》中“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要求。

    一、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

    教材中很多课文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感染人,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里面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显示出了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人文色彩。深入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美,对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会有较大的启发,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精神成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总写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第三至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



    推荐阅读:
    《人文素养》读后感(5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及影评
    写人记叙文写作要点(共五则)
    滨江工业园区建设典型发言5篇
    《读书点亮人生》演讲稿
    上一篇:中年级写人作文指导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