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购房合同 租赁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树立大人口观念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海棠云影 时间:2024-09-15 22:05:2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树立大人口观念

    树立大人口观念

    建立协同化信息共享应用机制

    ---留凤关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留凤关镇位于凤县西南部,秦岭腹地,紫柏山下,由原南星镇、三岔镇、温江寺乡撤并而成。全镇总面积657.2平方公里,辖23个村107个组,总人口2.1万人。去年以来,我镇建立起“敞开式办公”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人口信息资源的协同化共享应用机制,为进一步用好建好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有益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规范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一厅式”服务流程,实行人口信息初审制度。镇社会公共服务大厅在为群众办理各项社会事务工作中,同步审核相关人口信息,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方便高效。同时,采集登记有关人口变动项目,并及时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

    二是依托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一厅式”办事和相关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协同采集机制。加强基层计生专干、协理员、户籍民警、社区服务队伍的协作配合,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协同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一致性。

    三是依托凤县政务办公平台、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平台,加强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应用、比对纠错,全面提升全员人口数据质量。经调查,我镇数据库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人口信息更新及时率和基础项目准确率达96%以上。

    四是面向社会,创新应用。我们利用全员人口信息库为教育部门提供3至5岁幼儿名单,为人社部门提供年度死亡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分布名单,为老龄部门提供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等个案,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人口基础信息决策导向作用,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同时,减轻基层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

    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700余人次,办理各类证件80余本,出具证明200余人,政策咨询500余人次,受到群众好评。

    今后,我们将以建立完善协同化全员人口信息共享应用机制为抓手,不断拓展人口信息服务,努力形成“面向党委政府、面向人民群众、面向民生部门、面向人口计生日常工作”的全员人口信息协同共享应用机制。

    第二篇:树立自我评价观念

    树立自我评价观念,激励学生发展

    哈尔滨市呼兰区杨林中心小学王永臣

    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目标。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智能优势,我们必须承认人的个性差异。为了给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发展潜能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个性得到张扬,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在展示自我中获得自信。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在体验成功中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建构起从自信走向成功的循环机制。使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进行的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单项评价学生的模式,而是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其中学生自我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和作用。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其他同学的进步。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困难,哪些方面是自己的长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一、自我评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发展是全方面的,有个性的,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和 评价。在某些地方,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了解远不及学生本人,故评价也是很

    具有针对性和真切性,把评价的机制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有个性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评价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全面的情况,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切实的评价中有所提高,全面发展。

    二、自我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自我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可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自我完善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条件。对自己分析,为自己评价,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人,这样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发挥并能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能力。如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进行目标管理,学生每周根据班级目标自主的设立小目标,并写在一张小纸上贴在桌角上,每周根据学生自设的目标,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进行小结。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后进行生评、师评,通过此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纪律的同学增多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也增多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教育效果显著。

    三、自我评价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显效手段

    学生对评价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根据评价改正,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生们在自我评价中,通过倾听别人的自身评价,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对自身的评价,进行评价交流,深入思考全面地进行比较,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和补充,最终获得提高。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评

    价,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开发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成功

    学生自我评价,不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被检查批评的地位,很好地保护了 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对评价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冷淡、对立、拒绝、恐惧、逃避转为积极、热情、认真、主动。学生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做的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扬。他们会将自己的进步与优秀的一面记录在自我评价中,这样教师可以及时针对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果,坚定了进取的信念,逐步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建立了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我校开展了“轮流竞班干”的活动。学生在自评、生评的基础上确定人选,被确定参加竞选的同学要进行竞聘演讲,自己竞选某职务的优势以及如何开展工作,候选人演讲后要接受同学的质询。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民意测评确定班级每一职位的最佳人选。在此项活动中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如我校六年级学生郭海成是班级里的一位“闹将”,不爱学习,组织纪律性差,老师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的身上收获甚微。但他喜欢体育活动,老师鼓励他申报竞选班级体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正确评价自己,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通过竞选当上了体委,任职后过去一塌糊涂的作业开始写的工整,上课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发言,在他的努力下全班站队,课上、课下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他一向很喜欢体育,很早就想作体育委员,只是班级已有体育委员没有机会锻炼,他正是在自评的基础上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客观的、真实的认识自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归纳、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习惯。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体验成功。感受到成功与进步,建立自信,正确评估自己,正视自身的价值,使自己最大可能的开发自己,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论文

    树立自我评价观念 激励学生发展

    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杨林中心小学

    作者:王永臣

    电话:55209618

    第三篇: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

    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构思】

    教师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串联,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结合学案导学,中考点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依法治国方阵。通过方阵游行中“依法治国,和谐发展”的口号,复习“依法治国对存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引入“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第二框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预习检测:是什么?(公民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守法,以及用法。

    二、时事感悟:为什么?(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展示2024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分析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1)公民素质角度: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依法治国角度:增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社会稳定角度: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社会主义法制角度: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应相关问题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三、案例探究:怎么做?(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目:公民必须懂法

    (一)案例导知

    1、展示案例一:小明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乃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多次旷课到无业青年马某家去赌博,欠下大量赌债无力偿还。后向同学们敲诈,受到严肃处理。

    问(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准备帮助小明提高哪些法律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未成年不得参与赌博;②未成年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公民必须学法懂法。

    过渡:那么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懂法呢?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主要通过国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民自觉学法,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2)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3)“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从自身和国家两个角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公民必须守法

    (二)案例导意

    1、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该受到法律制裁;小明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错上加错;小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是违法的。三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必须守法

    2、知识链接: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作用: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三目:勇于用法维权

    (三)案例导行

    1、误区导航: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明和小林的观点。

    小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体系及四大保护领域,我们青少年一定能健康长大。

    小林:只要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

    (1)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林的观点是片面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只是严格遵守了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还必须勇于用法维权。

    2、漫画赏析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商场买了一 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就坏掉了„„(1)请阅读漫画,讨论并分析请你分析下小明 爸爸妈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归纳:

    小明爸爸:行为实质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也触犯法律。

    小明妈妈:行为实质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启迪思维:

    (2)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总结升华】

    教师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共勉:法治就像一盏灯,光线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让我们与法同行,增强法治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四篇:牢固树立荣辱观念

    牢固树立荣辱观念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民勤县西渠中学 李发明 段开平

    [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社会风气总体来说是好的,青少年 主流是积极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有些青少年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美丑不分,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迫切地需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荣辱观念,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诚信缺失 腐败蔓延 未成年人 荣辱观念 加强德育 迫在眉睫 优化德育环境 廉洁自律 为人师表 点滴做起 促新风尚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人的荣辱羞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后天教

    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来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概括,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是相统一的。

    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就是要求我们学校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把祖国利益放在年第一位。

    倡导‚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教育,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些与《党章》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尊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一致。

    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广大中小学生高举科学旗帜,用科学武装大脑,努力学习,勤思好学,乐于探究,养

    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切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倡导‚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中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小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关注弱势群体,共同进步。

    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求青少年从小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广大小学生说真话、做实事、待人真诚、交友以信,不弄虚作假。

    倡导‚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求学校对青少年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法、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

    倡导‚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求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引导广大小学生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勤俭节约、乐观向上、健康成长。

    胡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高度概括了人的做人准则,这就是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八荣八耻‛明确划分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荣辱

    观既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又鞭策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社会风气总体来说是好的,青少年的主流是积极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有些青少年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美丑不分,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迫切地需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荣辱观念,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胡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治理工作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连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都分不清,能说我们的学校教育成功吗?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并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1.廉洁自律、净化校园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载体。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学校通过黑板报、画廊、校园之声等媒介来宣传‚八荣八耻‛。学校组织师生一起进行‚牢记八荣八耻‛的签名活动。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另外,学校还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一进校门就能从老师和同学身上感受到激励、尊重与友爱,从团队活动中感受到和谐与温暖,从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另外,要净化校园这片沃土,需要校长、老师廉洁自律,坚决制止乱收费、乱订资料、乱办班等腐败行为。因为这样做直接伤害着学生及家长的感情。为此,学校要实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搞暗箱操作,增强学校的透明度,规范办学行为。这样,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生的诚信意识也得以培养。

    2.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市场经济的浪潮波及到校园,激发了一些老师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损人利己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和其他丑恶现象。所以,当务之急需要优化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一种氛围。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学生主要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都在学校,他们既接受知识又受到学校的熏陶。特别是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行为,让学生耳濡目染,对他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荣辱观养成的好与坏。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品质;诚信正直,高尚纯洁的心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慈爱宽容,廉洁奉公的品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作风,才能担当起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

    3.充实课堂、丰富生活

    学校要不断充实课堂,丰富学校生活,对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1)要不间断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高尚情操塑造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命运前途同祖国的命运前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反对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倾向和行为。要充分利用政治课、升降旗仪式、共青团入团宣誓、班会、‘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拿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事迹来感染学生、激发爱国热情。

    (2)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3)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养成教育,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通过这些丰富的教育活动,学生一定能够体会到何谓荣,何谓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一定能够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思想的改造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然而,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校园新风尚一定会由树变成森林。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光要表现在意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试看将来,知荣耻、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必将在神州大地逐步形成。

    参考书目:

    1《人民教育》中教育部副部长 陈小娅的发言;

    2《求是》杂志; 3《党的建设》刊物; 4《武威教育》刊物;

    第五篇:树立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树立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一、树立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民群众的观念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民群众,不仅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优良传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我们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使理论的力量转变为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二、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历史经验决定的。在新时期,虽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对象、内容等方面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没有变,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没有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没有变,越是经济发展,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绷紧这条“生命线”。

    三、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我国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最大的政治。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既是政治工作鲜明的党性要求,也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就要着力解决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就要讲求效益,以最小的工作时间投入,最低的物力、财力消耗,实现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物质产出。

    四、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又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随时捕捉、及时引导人的思想变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于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和帮助人。树立人本观念,关键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处以公心,祛除私欲,听民声、察民情、连民心,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少为自己做“锦上添花”的事,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好坏的最高标准。

    五、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求真务实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教育、引导工作,有“务虚”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两张皮”的现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虚实结合,既要让人听着入耳,以理服人,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人们在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赢得人们的充分信赖。树立务实观念,选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结合点至关重要,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无论是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的民情~,还是大到行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凡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认真加以解决。

    六、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开拓创新的观念创新既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对我们怎样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新脉搏,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一是在观念上创新,强化时代意识、发展意识、科技意识和阵地意识;二是在内容上创新,开展 “四信”(信仰、信念、信任、信心)、“四科”(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两思”(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三是在形式上创新,既要继承培训学习、家访谈心、座谈讨论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又要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竞赛评比、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新形式,尤其要强化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四是在方法上创新,坚持历史比较与目标激励、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启发诱导与批评警戒、掌握规律与对症下药相结合;五是在机制上创新,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反馈灵敏的调控机制、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充满活力的保障机制。



    推荐阅读:
    树立大人口观念
    找准成功交际的切入点
    专业分包进场人员上报资料
    中医养生讲座策划书
    员工异动管理规定
    上一篇:中医养生讲座策划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