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高中作文 入党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学习《弟子规》感悟(精选五篇)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竹清香 时间:2024-05-24 15:41:10

    第一篇:学习《弟子规》感悟

    学习《弟子规》感悟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弟子规》的学习感悟。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第一句是: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是:凡是人,都应该有爱心,都应该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共享一片蓝天,共居一片大地,只有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泛爱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同情心、爱心。诗圣杜甫在身居陋室、饥寒交迫之际,没有怨愤,没有自怜,而是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这是对天下众生的大爱,是儒家的悲悯情怀,也是历来受人推崇的处世胸襟。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土地上,我们只有怀着仁爱和友善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星球,才能携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要分享的第二句是: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译文如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名声自然就高。人们所敬重的是他的高尚品德,而不是他出众的外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相貌出众的人易使人产生好感,人们会下意识地以为外表美的人心灵也美。然而,一个受尊重的人,名声、声望一定很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相貌长得如何出众,多么有钱有权有地位,更重要的是他有很高的德行与修养,凡事能以身作则,事事从大处着眼,处处为他人考虑。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举止,就会尊敬他、敬仰他,仰慕他的人会越来越多,他的声望也会随之提高,而且这种尊敬与敬仰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所说的“德高望重”“以德服人”。《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身份卑贱、外貌丑陋,然而他的心灵却是全书人物中最纯洁最善良的,他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善举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样,与其将精力花费在修饰外表,打扮自己上,与人攀比着装,关注与他人的外表,不如将时间用在学习上,增加自己的内在修养,锻炼自己的德行与心智,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不会被外表束缚,而是被自己内在的积累衬托得越来越有光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上学的时候人们总是觉得时间很多,可以慢慢来,许多人都浪费了学习的宝贵机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却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觉得时间真的不够用。很感谢滨河集团这个大家庭,感谢董事长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时光是一天当中最好的学习时间,而我们有这个机会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机会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这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更加知道了内在提升的重要性,要不断地学习,不断进步,不要过分在意外表的浮华,更不要以貌取人。

    以上就是我对《弟子规》的学习感悟,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有礼节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学习弟子规感悟

    学习《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感受周围人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

    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有两点最深刻的体会。

    第一就是要行孝感恩。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弟子规》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1999年陈红和蔡国庆的《常回家看看》引多少人热泪盈眶,不是因为多么华丽的辞藻乐调,而是因为太朴实的音乐,太朴实的语言,太朴实的行动,而很多人都没有做到!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当今社会,不乏听到,某某经理因为太忙,因为开业,因为接待领导等等,父母想见最后一面都没有见成。在领导知道后,往往是以辞职对待,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一个思想有缺陷的人能在岗位上给公司创造什么价值,能怎样对待同事领导。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第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应该怀有恭敬之心,敬仰之意,要谦虚,要有德。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从小就念过的名言警句,其实告诉我们谦虚的生活态度。当你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此时再来想想当初那些你嘲笑的人,会是多么可笑啊。

    饭店里服务员为你提物品,为你倒水等等,我们都要说一声谢谢。有人要说了,这是他们应该做的,那么说一声谢谢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里不仅显示出你的高雅修养,还显示出你的人德。这也是在修福,人是平等的。

    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需要值得警醒的地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被我们遗失殆尽!

    先做人,后做事。《弟子规》再也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书籍,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认真学习,以身为教,身体力行来传承的文化。爱周围的人,爱周围是世界,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和谐。

    第三篇:学习《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学习感悟

    任课教师:段玲老师

    感悟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在前段时间与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也许,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收获,得到了各种启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这次队庆活动中共同分享我们的收获吧!

    同学们,你们可还记得,在《弟子规》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我们的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很久都不回应,要快速地回应他们。为什么要快呢?也许,在这里,有些同学就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放学回家做完了家庭作业后就出去和同学、伙伴玩了,玩得兴致正浓,忘记了吃饭的时间,爸爸妈妈在到处找你,叫你的名字,可你就是不应。等你回去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批评你,甚至还会打你。这个时候,你或许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你们,觉得心里面很委屈:我不就是出去和同学、伙伴玩了会吗,还这么骂我打我!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爸爸妈妈为什么会骂你、打你呢?因为他们爱你呀!你们迟迟未归,到处也看不到你们,叫也叫不应,你们说,你们的爸爸妈妈会不会很着急呢?所以,请同学们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一定要做个理解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不管去了哪里玩,都要记得早点回家,爸爸妈妈在叫你时,你一定要快点回答。

    在《弟子规》里面还有这样的一句话:“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在爸爸妈妈叫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在做的时候,不能偷懒,要勤快认真地去完成。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做一些爸爸妈妈叫你干的家务活呢?比如说洗衣服啊、洗碗啊、打扫房间啊,等等,你们都很认真地去做好了吗?你们会不会因为不愿意去干家务活而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说我还是小孩子呀,怎么干得了呢?或者说,我这么小,怎么有力气去干这些家务呢?同学们,如果你以前是这么对待爸爸妈妈给你安排的家务活的话,那么从今天开始,你们一定要学着去改变偷懒不干的习惯哦!你们知道吗,勤快的孩子有糖吃呀!只有你们很认真很勤快地去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减轻他们的负担,爸爸妈妈才会更加爱你们啊!

    在《弟子规》里面,还谈到了我们作为爸爸妈妈的孩子,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原话是这样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诲的话,应该尊敬地聆听。为什么要尊敬地聆听呢?因为爸爸妈妈是你们的第一位老师,他们教会了你很多东西,比如走路、开口说话。他们会告诉你们过马路时要当心车子,遇到陌生人不要随意搭理;告诉你们要认真学习拿第一名,不要和同学们打架,放学按时回家;告诉你们要多吃饭才能长得快,等等。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不厌其烦地教诲,是出于他们对于我们深深的爱。

    那么,同学们现在就要很好地明白了,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我们也应该爱他们,尊敬他们,孝敬他们,做他们的好孩子。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学到了这些呢?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地学习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第四篇:弟子规学习感悟

    弟子规

    学习之前:

    真没想到公司会拿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用的东西来让我学习,而且还要和工作相结合。怎么可能呢?结果是随手撇在试验台上。当时syn003的一些试验还有syn067的挺多,竟将那小本给忘了,只专心做我的试验。这一下就是十多天过去了……

    学习之后:

    前几天,试验不多,一个人挺无聊的。那本小册子还静静地躺在哪里呢。于是拿来翻阅。在我没有读《弟子规》这相书之前,我认为我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做得很好,什么事情总是那自己的标准去处理。看了之后,或许是当时内心比较平静。没有纷繁世事的干扰。竟然被那种深沉的内涵给打动了。粗浅的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正人君子的品行。也肤浅的体会到什么是:欲做事,先做人的意义所在。那并不只是几个字而已。那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唯一的原因。那也是只可用心去体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异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非此不能表达。

    如何做的更好:

    不要小看《弟子规》只短短的千余字,但却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的行为礼仪和为人做事的规范。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公司。只有这样才能用更加和平的心态去工作、生活、相处和做好本职工作。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各方面约束自己,以期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自身素质。应该是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益处的。俗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子,可谓老人耶?是也。

    还是从小事做起。每天没事写写心得。总结一下得失。总是有帮助的。

    对公司来说:无论公司怎样发展,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心态放平。

    实验室

    2024.1.6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感悟

    学习《弟子规》感悟孝道

    要想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正如《弟子规》所言:“首孝悌”,衡量一个人品性德行的第一准则即为孝。“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于“孝”。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知道恭敬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孝悌”,当一个人孝悌做到了,他会推己及人,他对自己的父母孝,对别人的父母同样也会恭敬的对待。

    学习《弟子规》以后,我对孝有了新的认识。“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的恩情是我们这一生都不可能报答得了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女的孝道。父母是我们人生最重要、最有恩情的人,也是最容易为我们忽略的人。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等你有了钱的时候,父母也许不一定能够享用。古语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等到你有了时间和金钱奉养双亲的时候,恐怕双亲俱已不在了。这样的情形不正是人生的痛楚吗?不管多忙,都应该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年迈的父母,不要让我们的一生留有太多的遗憾。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何不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那怕是一点小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而不要让他们在无谓的等待中慢慢老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对父母的孝敬我们要善于体会,要能从父母的言谈当中,听出他们的心理需求,把这份关心延伸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给点钱,给他们买点东西,而是儿女们的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聊聊天等精神方面的关怀。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回家的次数比原来多了很多,回家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为父母做点事情,在我回家的时候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女儿受我的影响,在假期里的表现常常令我感动,看着女儿有模有样的洗碗、做饭、洗衣服感到欣慰。就在前几天,我吃坏了东西,上吐下泻,女儿一起床就跑到我跟前说:“妈妈,你躺着,我做早饭。”吃着女儿做的煎鸡蛋,我心里热乎乎的。吃完饭,女儿又端来温热适中的水让我吃药。当我在电脑上写网络研修的作业时咳嗽了几声,在一旁玩耍的女儿不声不响地端来一杯水,说:“妈妈,别太累,休息一会儿吧。”每次出门,身后总会传来女儿稚嫩的叮嘱声:“妈妈,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女儿的表现不正是对《弟子规》里“孝”的最好诠释吗?感谢《弟子规》让我和女儿一起成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了,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也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时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因为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

    “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去年暑假,我做手术,因为怕父母担心,只告诉了姊妹,特意瞒着父母,出院以后,弟弟在给我打电话时无意中被母亲听到了,母亲带着哭声的话语让我难忘。母亲从小晕车,出不了远门,我生孩子的时候母亲都没能过来,可这次母亲硬是让父亲骑了两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把她送过来,看着母亲担心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很不争气,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实属不孝。因此我认为关心家人,关心自己,也是孝的根本体现。

    有人说尽孝很简单,无非是事业上求上进,让父母少惦记;婚姻稳定、家庭和睦,让父母少操心;常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让他们少挂念„„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洗洗碗就是在尽孝道,的确尽孝就是如此简单但却并不容易,简单的事长久为之,难免会心生厌烦,而那份坚持才是大孝之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弟子规》让我明白许多人生道理,教我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使我对幸福的诠释迸发出无限的感想!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阅读:
    学习《弟子规》感悟(精选五篇)
    2024光盘行动倡议书[本站推荐]
    垃圾分类倡议书[五篇模版]
    2024年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精选合集)
    100例写作素材金句(最终五篇)
    上一篇:经典张小娴格言短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