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检讨书 述职报告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情深意重 时间:2024-08-20 19:02:4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摘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结合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轨迹的三个重要里程碑以及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希望,并最终实现中国人口发展宏伟战略目标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未来人口;里程碑;新机制

    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是重要的前提。这是联合国人口基金副执行主任和气邦夫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期间强调指出的。和气邦夫说,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造福人类,如果人类短视地大量进行自我繁殖,以至于超过我们星球的承载能力,最后只能是人类之祸而非人类之福。由于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人口基金将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

    和气邦夫对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表示赞赏。他说,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中国进行了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做得很好。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和中国合作并支持中国的人口政策,因为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后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这些年的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人口质量得到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他强调,计划生育的成功不能光靠政府的行为和努力,毕竟政府的资源有限,社区和民间团体也应该支持政府控制人口的政策,通过社区服务和媒体宣传等途径加深人们对计划生育和生育保健的认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他说:“毕竟,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发展,而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就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来看,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保持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质量,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控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比较齐全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数可以依靠自己资源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又是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重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近年来,尽管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仍有一定的增长势能。根据预测,按现在的计划生育人口控制规模,到2024年可达16亿左右,这对资源将形成巨大的压力,可更生性和非更生性资源都将呈明显衰减态势。为此,1

    要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一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的节约资源消耗发展路子,一方面要有效控制人口出生。

    (二)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的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口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同时又是一个时期以来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的国家,其对环境的压力超乎寻常地增大,“三废”排放量有增无减。在理论和原则上我国虽然确立了先治理、后建设的方针,但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是边建设、边治理,不小程度上是先建设、后治理,极少数仍旧是我行我素,只建设、不治理。面对这一现实和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两大基本国策并重。

    (三)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其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生育子女的角度讲,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提高婴幼儿基本素质;从生殖健康的角度讲,少生优生、科学怀孕生育是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从劳动力的角度讲,子女少,负担小,以便人们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智力用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促进新发展的实践上。所以,人口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推动生产、经济的发展。据计量经济学测算,年国内生产总值以9%的速度增长,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将占24%,可见人力资本的改善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对发达地区经济的赶超。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是开发人力资源、改善人力资本、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这种交往首先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次存在于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文化、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才能走出人口生产“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一是要控制多生多育,阻住“越生”环节;二是要真正确立公平分配原则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为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生育率与人口文化高低成反比是一种带有普遍规律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是生育率的降低。改革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又要与人口互动平衡,既要充分估量到人口因素的作用,又要顾及到对人口生产的影响。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迅速改变了农村人口再生产的条件,已经显示出了对人口控制的良好效应。但它在客观上又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对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使得一些人增加了生育男孩的愿望,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人口计生工作方面的改革亦如此,要兼顾社会效益,力求互动平衡。如近年来不少地方实行生育与生产、生活三者相结合,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而且推动了那里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轨迹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上世纪80年代,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标志,它是以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作为主要目标。应该看到,这一《公开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在过去30多年内少生了4亿人口。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直接、重要的成就,就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人口环境,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协调和平衡。中国今天这样一个人口红利期和发展的水平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个里程碑是2024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为标志,进一步强调了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问题,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思路。第三个里程碑将从现在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将是新时期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这一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将从控制人口数量逐渐转向人口发展。通过经济、行政、科技、法律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运用文化的力量,统筹解决包括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安全的多方面问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也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变化轨迹,尤其要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开展工作的新机制。

    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机制应该重点抓四个方面:第一是管理机制,即新时期的工作模式;第二是服务人群,确定谁是未来的被服务人群;第三是工作内容;第四是网络建设,即新时期的管理与服务载体。(1)管理机制: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中,由行政管理型转向服务型,这和政府转型是完全一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经济转轨是要一样的,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是由行政管理转为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再转为全面服务型。二是需求导向型。需求导向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获得信息,比如通过中介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进行的调查研究,通过我们的载体(比如咨询室、基层网络、“五支队伍”)了解需求,等等。只有根据需求导向才能真正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以人为本。三是逐渐转向多元化的服务机制,通过综合性的管与服务措施,如从经济、科技、社会、法律、社区、保障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服务。(2)服务人群:过去30年中,我们服务的重点是“育龄妇女”。男人、老人以及未成年人则不在服务之列。一旦我们的工作由人口控制转向人口发展,服务人群就应包括各年龄段的全体公民,包括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各个生命阶段服务。(3)工作内容: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内容应分两个部分,一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二是服务网络的工作内容。人口计生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重点做的,就是抓政策、规划、投入、战略制定、标准和监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努力开展人口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制定规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应与怎样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在人口素质问题上重点研究在母婴健康,如孕前、产前、围孕、围产这些环节应该怎样去保证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在人口结构问题上,一是出生性别比问题,出生性别比偏高和经济、教育、文化状况紧密联系;二是老龄化问题。老龄化问题不仅在城区存在,在农村也存在,甚至在农村更为

    突出。目前,在农村存在大量留守老人,为此,我们尤其应该考虑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在人口迁移问题上,人口计生工作应该重点考虑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以及流动人口的平等待遇问题;还有人口安全问题,比如艾滋病问题,这项工作未来也应该作为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在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应紧紧围绕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问题,做好宣传、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这个网络应成为群众“够得着”的服务载体,应不断地根据群众需求来不断调整和扩大人们的服务内容。(4)网络建设: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在过去30年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并将会继续发挥作用。什么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它是全世界最健全的包括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产业开发、群众工作队伍;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最完备的公共服务队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社会、政府和公民需求的变化来改革我们的网络,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职能。仍维持原有的工作模式就会出现改革滞后的问题。但网络千万不可松动,更不可随意撤并,而要继续加强建设,使其成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这是由于中国拥有20%的世界人口,人口发展问题会作为一个长期问题存在。同时也必需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提供公共服务就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服务的状况是检验政府工作的重要尺度。那么通过什么来实现公共服务呢?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改造已有的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使其在新的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整合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国家人口计生委更名以后,在法定职权上增加了和人口相关的职责,扩展了工作内容。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有很多服务领域的交叉,包括同卫生、民政、社团及妇女工作的交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同其他部门一起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网络,如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和筛查工作,扶贫救济工作,参与农村保险体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等。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不是属于哪个部门的,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所有,人口计生部门要本着合作、奉献的精神,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在参与中实现责任和义务。

    21世纪是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代,几百年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将在30年代实现零增长,占人类1/5的中国人口转变将在这个世纪上半叶最终完成,这些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希望。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国人口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

    第二篇: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机电工程学院1130810220张兰霜

    为实施可持续发张战略,我国采取了诸多措施。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第三,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第四,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六,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1994 年7 月4日, 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 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最明智选择。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不够富裕,发展任务及其繁重的情况下,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没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环境容量。也没有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多,人口多又要发展,因此,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一问题对我国比对其它国家来说要严峻得多和现实得多。现在大家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这种共识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这是我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走出经济效益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世界各国对比中完善自己的必然结论,我国面临着比其它国家更加严峻的压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是一个基本现实。特别是我们在发展理论和战略的选择上受到传统发展现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强调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忽视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忽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人口基数过大,增长过快,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篇: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站推荐)

    简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刘靖琳 201324071XXX

    (13音乐学院音乐学2班)摘要: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多年,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造成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积极、消极、自然增长率、生活水平、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独生子女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人口问题不仅是家庭延续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0多年前,我国在正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审慎地把实行人口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有效控制两大奇迹。现在,40多年过去了,作为后人,我们今天来审视一下这项改变历史的基本国策到底有何深远影响!

    正文

    一、“计划生育”的积极影响

    计划生育实行这么多年,其积极性影响不容置疑。

    中国经过40多年努力,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24年12.08‰,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3‰下降到2024年的4.92‰。新世纪以来,妇女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已由1949年以前的2万/10万下降到1998年的203.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建国初期的1500/10万和200‰分别下降到1998年的56.2/10万和33.1‰。目前预期寿命男性达到69.36岁,女性达到73.11岁。

    实行计划生育为人民生活带来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中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和50元,增加到2024年的26955元和8896元,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80元提高到2024年的9453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24年8249万。计划生育的实行还使中国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中国在40年间少生了4亿多人口,对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高、缓解人口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两个战略目标。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将近4年,为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计划生育”的消极影响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的不良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再延长,老年人口的总数在不断增加。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新增人口变少,我国老龄化进程提前。与发达国家同水平下的生育率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显然较为落后。而发达国家到了同水平生育率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财富,基本上可以维持了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因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更为棘手,我国养老社会保障的缺口也就更大。

    2.男女比例失衡

    早在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之初,政策制定者已经考虑到了该政策会带来的男女 比例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还主要是以男性为主,加之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以及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在只能生一个的基础上,势必会导致人们选择性的生育男孩。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生性别比为118.06,这意味着将来这批孩子到了婚期附近面临着每六个男性中将有一个男性不能结婚。

    3.出现了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问题以及独生子女将来面临严重的养老负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独生子女现象在我国成为了主流。结论(结语)说到底,计划生育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给我们的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要看国家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电子文献——冯军军.题: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出版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出版年(2024年).

    第四篇:反思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反思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09公管仇晶09010700

    5一、中国人口真的很多吗?

    中国人口真的很多吗?中国的城市人口真的容量超限了吗?环顾全球看看东京,看看纽约、伦敦和巴黎等,这些大城市哪个不是人口超级都市?香港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700万人,1200平方千米也就相当于东部的一个小县城,而通常一个县城的人口不到100万;新加坡有半个香港那么大,人口三四百万,但是也没有人说新加坡和香港都应该大量削减人口,反而是人口每年都在增加。

    即使很多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因为交通不变,而受到冷落。山村占据了多少地盘?大山在现代的社会还算是个障碍吗?我们现在不需要愚公,有的是搬山的工具。有路,有企业,就可以兴起城镇,有城镇就可以容纳人口。提起西藏就是青藏高原,就是高原反应,不适合人居住?真的是这样吗?有人去过察隅吗?有人去过林芝吗?有多少地方是适合人居住的人间仙境?只是我们的目光,过多的集中在大都市,忽视了山区,忽视了边疆。

    边疆城市被我们忽略了,去看看伊犁地区,平坦的土地,宽大的伊犁河,难道这不具备一个大城市的条件吗?就因为是一个边疆城市,如果是东部沿海城市,这一地区得容纳多少人口?

    二、中国面临最大的人口问题,不是多,而是少。

    人口倍减太吓人。打个比方,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人的寿命在75,25岁生孩子。也就是说一个75岁的老人,儿子是50岁,孙子是25岁,曾孙是0岁。这就意味着,当一位曾孙出生,意味着得死掉4个家庭的8位老人。

    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平衡,多了就会增加人口。而现在城市里基本上都一个孩子。

    城乡生育政策的不同,影响城镇化率。城市里生一个孩子,农村里生两个孩子,如果没有农转非,那么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少。如果城市生两个孩子,农村生一个,即便没有农转非,那么城市化率提高也会很快。

    当然国家实行这种政策,是考虑到农村的养老问题。假如,换个思路,把投入到城市里的养老资金,部分投放到农村里,农村的养老问题得以解决,那么谁在意男孩女孩,不在意男孩女孩,农村人为什么非要生第二胎?

    而现在的情况是,农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拥挤到了城市,而这些农村出来的青年又缺少城市居民的各种保障,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假如这部分人不是出生在农村,而是出生在城市,他们享受的保障就好的多。

    这里就提到一个优胜劣汰的问题,就是有钱的有文化的,就多生几个;穷人就少生几个。不过过去有人提过这种观点,没有被社会认可,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纳。更不会被人们理解,因为这样明显带着不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这种生育政策,造成了老年人口比例急速上升,从而加重了子女负担,社会负担。未来中国将投入更多的钱放在了养老问题上。过去由平均2个人养一位老人(一个家庭有4位子女,另外一个家庭也是4位子女,8个人养4位老人),后来是平均1个人养一位老人(一个家庭有2位子女,另外一个家庭也两位,4位养4个老人)现在成了两个人养四位老人(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政府负担那么重,有福利高的因素,也有老年人比重过高的因素。将来中国的负担之重,会超出想象。中国政府负担过重,就没有更多资金用于生产投资,没有投资,就不会增加就业,没有工作,就会有人饿肚子;有人饿肚子,就会有人起来闹事。这

    是一种恶性循环。

    三、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后果

    1、使中国未富先老,并且导致大陆未来高度老龄化。现在大陆已经基本进入老年化国家行列,属于世界唯一一例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基本都进入老年化社会,他们是由于富裕,人们不愿意生育,因此步入老年化。而大陆是控制人口生育,也步入老年化社会。社会的老年化会使社会的劳动人数减少,因此年轻人需要交,较高的税负,这样才能养活广大的老年人口。因此经济发展会比较慢。年轻人需要照顾老年人,也需要照顾后代,负担较重,生活紧张而压抑,这样就影响了年轻人的幸福。因为年轻人生存负担太重,对老年人也会照顾不周,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化主要有二个缺点,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另一个是人们的生活幸福水平降低。

    大陆的老年化问题,由于不同的人口政策,其实就是汉族的老年化问题,其它民族由于生育后代较多,是基本不存在老年化问题的。只有汉族人口一对夫妇平均生育不足二个,才有老年化问题。其它民族的未来的年轻人,由于汉族人的老年化问题,而导致这些年轻人的税负较重,这些年轻人会感觉到不满。因为这较重的负担是由于汉族人的老年化问题而导致的,当然会对汉族人不满。这可能会是民族之间矛盾的一个起源点。

    2、人口萎缩的危害。

    根据中国现在的生育状况,中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人口萎缩问题。人口萎缩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毁灭性打击,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多少,这个国家的相对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力量,就要减少多少。比如,美国人口如果从现在的3亿减少到一亿,美国力量也会跟着减少到一亿人口所对应的那个力量。既与日本的国力类似,因为.对于发达国家,其国家力量与人口成正比.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相对国力的减少。

    3、造成男多女少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限制人们的生育数量,而不限制生育性别.再加上,可以鉴别肚里的胎儿的性别,因此人们为了既满足要儿子的愿望,也适应计划生育的对生育的限制.而有选择的流产。导致生育的男孩多,女孩少。这个现象导致的危害,只有在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危害的强度与这样的现象持续的时间,既积累的时间成正比。现在大陆大概只积累了十几年,并且危害还没有显露,因为时间不够,大概再有十年就可以显露出来,并且会逐年严重。从长远上看,会导致大量的光杆汉。会导致未来男青年找老婆困难,男青年之间择偶竞争激烈。导致青少年早恋,影响祖国的未来。导致男青年困惑与担忧增多,心理压力增大。极大的影响了男青年的幸福与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未来人们的综合幸福水平.。

    大量的光杆汉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人大概惟恐天下不乱,不需要负责任,当然责任心也较少,没有后顾之忧,一担走上邪路,就很难退出。那时也许人人要自危了。有人会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过去也有很多光杆汉,也不见得光杆汉会多不负责任。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情况变了,过去人口主要在农村,人们以家族而聚集,光杆汉所接触的是自己的乡亲,且养老也需要靠他们。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光杆汉的行为。而未来,人们必然会居住在城市,光杆汉当然也会在城市,此时约束光杆汉的因素就没有了,面对的是陌生的人,面对着众多的犯罪机会,那有不胡来之道理。况且光杆汉们本来就对社会不满的。

    因为大陆的人口政策针对的是汉族人,其实大陆的男多女少问题,是汉族的,男多女少问题。因此光杆汉也几乎全部是汉族人,这些汉族光杆汉在犯罪时,是不考虑对象是什么民族的,因此会有许多其它民族的人受到这些光杆汉的侵害。会在其它民族的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看法,汉族人好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也是未来其它民族对汉族人不满的一个源泉。

    4、导致中国人口素质的下降。

    人口素质的下降,主要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宣传,使那些有责任心的优秀汉族人,主动的减少生育,或尽量的不违背政策。因此这些为民族负责的人的后代在逐渐减少,事实上人

    们的性格是会遗传的,既那些有责任心的人在减少。这一类人平均智商也比较高,智商也可以遗传,等效于汉族人的平均智商在下降。汉族人的平均智商在下降,这一点,也是不会立即显露出来,需要积蓄几十年,并且逐年严重。到现在为止,如果停止计划生育政策,汉族人的平均智商下降量,已经相当于300年的正常民族进化,所导致的民族素质提高量。换一种说法就是,计划生育到现在为止,已经使汉族进化倒退了300年。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趋利性,导致这些人,对工作对象具有选择性。那些真正需要控制生育的家庭,比如,有某些遗传疾病的,以及智力低下的家庭。由于这些家庭一般都相对比较贫穷,对于这些家庭,由于无利可图,比如,罚不到款。因此,这些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这些家庭工作很不积极。对这些家庭生育的控制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家庭恰恰是各个地方生育最多家庭,这导致中国人口素质的下降也很大。

    汉族人是世界上最高智商的民族之一,与韩国人及日本人同属于世界三大高智商民族。由于计划生育针对的是汉族人,事实上,效果最好的也是汉族人。这导致汉族人,在新出生的婴儿中,比例大大低于汉族人口,占中国人口的比例,这对中国的人均智商水平,很有影响,结果是降低了中国的人均智商,这极大的不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降低了中国未来的潜力。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降低了世界人均的智商水平,对世界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利,这应该属于损己不利人

    第五篇:我国的人口现状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梁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群众性工作。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从53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曲折、悲壮、辉煌的历程。所谓曲折,就是在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上有过反复,在工作指导上发生过偏差和失误;所谓悲壮,就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通过国家意志推行计划生育,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控制人口增长,广大育龄群众作出了惨烈的奉献和巨大牺牲;所谓辉煌,就是通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4亿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我国的人口发展变化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2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2亿人,约占世界的1/5,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目前我国仍以每年600万人口缓慢增长。从夏朝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口发展先慢后快,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夏至西汉末年,人口由1355万增长到6000万,是一个缓慢增长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西汉末年到清朝初期,人口一直在6000-8000万之间绯徊,是一个上下波动,徘徊不前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从“康乾盛世”到1949年,是人口迅速增长,直线上升的时期。1684年全国人口突破1亿大关,1762年达到2亿,1789年达到3亿,1835年达到4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达到5.4亿。

    建国后,中国人口数量扶摇直上,先后出现三次生育高峰:

    第一次生育高峰,1950年-1958年,总人口由5.5亿增加到6.5亿,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

    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年-1973年,总人口由6.7亿增加到8.9亿,妇女总和生育为6.18。

    第三次生育高峰,1985年-1993年,总人口由10.5亿增加到11.8亿,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8。

    二、当前中国人口态势的主要特征

    1、人口基数大。全国总人口已达1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素质总体不变。我国15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2.9%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5年,高科技人才仅占总人口的0.8%,万人中技术人员数量是发达国家的1/500,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为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9%,我国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居世界106位。

    3、人口安全隐患突出。

    一是生育反弹的危险性大。人们的生育观念并未彻底转变,政策外生育势头反弹。

    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严重失调,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据调查,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达到122.3,有25个省的性别比处于失衡状态,预计到2024年,全国20-29岁青年比女青年多3800万,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构成严重威胁。

    三是人口老龄化凸现,目前我国是世界老人最多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5%,超过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未富先老”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沉重的压力。

    4、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5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9人的3.52倍,不但密度大,而且分布极不均衡。如果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河划一条直线,东西面积相等,但东部人口占我国人口的94%,西部仅占6%。江苏人口密度为600人,而西藏只有0.46人。

    三、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新特点

    1、新任务。过去叫计划生育工作,现在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两个字虽没有给计生工作增加权力,但却增加了任务,丰富了内涵,扩大了外涵,过去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只是单纯地控制人口增长,现在的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进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等。

    2、新方式。过去搞计划生育工作以行政手段为主,采用的是“胡萝卜加棍棒”的方式。“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现在的工作方式是“和风细雨”,以说服教育,优质服务为主,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难度。

    3、新难题。主要是控制缺手段,工作缺经费,基层缺力量。

    4、新压力。新时期面临着超生反弹压力,出生人口性别升高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就业压力。

    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共有“一法三规”和一个地方性法规、两个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即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一个地方性法规就是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两个规章就是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胎儿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及2024年12月10日湖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以上“一法三规”和一个地方性法规、两个规章是我们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和我们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必经遵守的。

    (一)生育政策

    总的政策是: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符合规定条件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禁止违法生育。

    1、生育二孩条件

    (1)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条件有4条。①第一个子女为残疾人,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②无子女,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要求生育的;③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的;④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2)农村居民生育二孩条件为5条。①夫妻一方两代以上是独生子女的;②夫妻一方是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③男到独女家结婚落户的;④夫妻只有独生女的;⑤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3)再婚生育条件。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4)半边户政策,夫妻一方为城镇居民,另一方属农村居民的,适用本条例关于城镇居民的生育规定。

    (5)城镇居民转为农村居民的夫妻,适用城镇居民的生育规定。

    (6)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其生育从转制之日起两年内,适用农村居民生育条件。

    (7)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生育共4条:①属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并

    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②故意致婴儿死亡的;③自报婴儿死亡,但没有死亡证据、证明的;④遗弃子女的。

    (二)奖励政策

    1、增加婚假、产假,晚婚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5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配偶10天护理假;婚假、产假和护理假视同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2、发放独保费、独生子女从办证之日起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或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400元独保费。

    3、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奖励。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父母在年满60周岁时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每月发给60元,直到亡故为止。对独生子女三级以上伤残的,女方达到49周岁的每年发给特别扶助金960元。对独生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女方达到49周岁的每人每年发给特别扶助金1200元。

    4、退休奖励金。对供销社、粮管所、棉采站、食品所、农机修造厂退休职工,属独生子女家庭和发给奖励资金3500元。

    5、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对父母和孩子属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和双女,中考时,文课给予加5分的政策照顾,农村独女的高考时享受文化课加10分的照顾。

    (三)法规责任(处罚政策)

    共有5种法律责任:征收社会抚养费、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纪律处分和刑事责任。

    1、征收社会抚养费:凡违法生育者都要社会抚养费

    ①对违法生育的认定,共9种情况,即:一是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的;二是重婚生育和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生育的;三是按条件规定不得生育第二个子女而生育的;四是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五是再婚夫妇不符合生育规定条件而生育的;六是三年内不得生育而生育的(属一胎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并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七是不再批准生育而生育的(属二胎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并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八是符合生育条件,但未申请批准领取生育证而生育的;九是其他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的。

    ②征收主体: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也可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征收。

    ③征收标准:一是城镇居民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所在县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二是农村居民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所在县上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当2人违反条例多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的,以多生育一个子女应当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多生育的子女数为倍数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2、行政处罚

    ①对违法生育所在单位处2024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追究该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②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处罚,对当事人处2024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属第一胎的,三年内不得生育,属第二胎的不再批准其生育,对医疗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执业证书。

    3、纪律处分:对违法生育的共产党员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4、行政处分

    单位不履行计划生育协助管理义务或者严重违法本条例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行政处分。

    5、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11月30日



    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2024年宿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
    本地交通费报销管理规定
    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工作总结
    中学生
    Top